好玩的城市

综艺大陆2018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好玩的城市 剧照 NO.1好玩的城市 剧照 NO.2好玩的城市 剧照 NO.3好玩的城市 剧照 NO.4好玩的城市 剧照 NO.5好玩的城市 剧照 NO.6好玩的城市 剧照 NO.13好玩的城市 剧照 NO.14好玩的城市 剧照 NO.15好玩的城市 剧照 NO.16好玩的城市 剧照 NO.17好玩的城市 剧照 NO.18好玩的城市 剧照 NO.19好玩的城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09

详细剧情

与未来对话,让梦想起飞!中国首档城市规划益智类节目 《好玩的城市》讲述一群来自全球多个先锋城市的阳光少年,在城市赛区中脱颖而出组成十支城市战队进入电视竞演。精彩的双城对决,紧张的智力对抗,犀利的思想交锋以及先进的科技手段,在多场激烈的规划百科大比拼中展开城市的魅力之旅,同时小小少年也逐渐蜕变为了“未来规划师”。

 长篇影评

 1 ) 一分钟读懂《极寒之城》人物关系,烧脑解析

影片背景是美苏冷战期间,柏林墙倒塌前夕。讲述美、苏、英、法各方间谍组织,围绕一份间谍名单展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故事。

因为剧情比较烧脑,这里先把各方人物身份和任务目的逐一介绍。

间谍名单的意义:
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合并。这是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的一次重大胜利。所以美国的战略目的就是保证东西德顺利过渡,不能让间谍名单出现在大众视野。苏联的目标是曝光这份名单,制造舆论,阻碍东西德合并,或者说,至少合并后可以在政治上取得优势。英国是美国的盟友,又在这一地区处于战斗一线,而且也确实干了不少见不得人的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不能让这份名单落入苏联人之手。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
大胡子老头,真正的幕后老大
罗琳,本片的主角,是CIA派往MI6(军情六处)的卧底,然后假装被KGB“策反”的三面间谍。但她CIA的身份直到影片最后才曝光,大部分时间里她是:被KGB“策反”的MI6间谍,即下文提到的双面间谍。
油头小哥,CIA派往军情六处的间谍。他是使剧情合理的关键人物。
美国派的任务目的:抢回间谍名单

MI6,英国军情六处:
C,军情六处的头儿
秃顶男,罗琳的上司
詹一美,军情六处派往东柏林的头号间谍。
詹姆斯,军情六处情报员。
英国派的任务目的:抢回间谍名单,挖出组织中KGB的间谍。

KGB,苏联克格勃:
胡子男,苏方间谍机构的头儿。
巴赫金,克格勃特工。
苏联派的任务目的:抢回间谍名单

法国间谍:木乃伊,因为她在《木乃伊4》中饰演的角色,所以这里就这么叫吧。她和詹一美是合作关系。

小眼镜儿:想要叛逃的东德情报机构官员,间谍名单就是从他手里流出的。

钟表店:CIA驻东柏林情报站。
钟表店“表哥”也是CIA的情报员。

明确了人物身份和各方目的,小编采取正叙的方式来为各位讲解这部关系复杂的电影。(影片中式采取回忆倒叙的方式)
影片开始,成功策反小眼镜儿并握有间谍名单的军情六处情报员詹姆斯被KGB特工巴赫金枪杀,名单落入巴赫金之手。

MI6派罗琳前往东柏林,与詹一美搭档,在KGB之前抢回间谍名单并找出隐藏在自己组织内部的双面间谍。

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1.詹姆斯和罗琳是地下情侣,由于詹姆斯知道了罗琳的真实身份,罗琳不得以指使巴赫金杀了詹姆斯。这么做,一方面保住了自己真实的间谍身份不被MI6发现。另一方面,嫁祸KGB。因为她的终极身份是CIA,总不能亲手杀了美国盟友的特工吧。

2.MI6之所以派罗琳去,是因为C已经对罗琳有所怀疑,怀疑她就是那个隐藏在军情六处的KGB间谍。

3.罗琳之所以接受任务,目的有二:
A.帮助CIA拿到间谍名单。
B.彻底抹掉自己是双面间谍的证据。

接着说剧情,罗琳到达东柏林后,事先得到消息的KGB不知罗琳为何回来,抢先去接。但罗琳发现自己被法国间谍木乃伊和军情六处特工詹一美监视和跟踪。为了不暴露自己和KGB的关系,罗琳突然暴走,解决了自己的“同志”并顺利和詹一美接头。

经过一番调查,罗琳发现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詹一美处处陷害自己,巴赫金也陈尸街头。

通过与法国间谍木乃伊的一夜情,罗琳发现,原来名单已落入詹一美的手里并且他与KGB有私下交易。但詹一美并没有告诉罗琳自己已拿到间谍名单,反而说名单丢失,只有那个东德情报官员小眼镜儿记着名单内容。无奈,罗琳只能冒险把小眼镜儿护送出边境,但在途中,小眼镜儿被詹一美开枪打中,最后被KGB开车撞到了河里而死。

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
1.巴赫金之所以没有把名单上交,是因为他虽然是KGB特工,但也是一个金钱主义者。巴赫金想把名单卖给美国人,但终被詹一美爆了头。

2.詹一美之所以和KGB做交易,是因为他在东柏林呆了十年,价值观产生了扭曲。他认为如果柏林墙倒了,东西德合并,自己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意义。所以,詹一美既想把名单上交给军情六处,也想泄露给克格勃,以维持两方的平衡。只有杀了小眼镜儿,自己手里的名单才是唯一情报,才有价值。同时,因为拿到了名单,他也知道罗琳的真实身份是CIA间谍,借KGB的手除掉她,可谓一举两得。

3.罗琳之所以保护小眼镜儿,是因为知道自己身份的詹姆斯已死,那么小眼镜儿就是除了詹一美以外唯一的“活证据”,如果小眼镜儿最后不死,那也肯定是被送到了CIA手里,因为罗琳已经和油头小哥商量好了计划。其实在小编看来,杀了小眼镜儿是最好的选择。你连自己的情侣詹姆斯都可以杀,为何不能杀小眼镜儿?这里是想体现美帝的人道主义,但显得极不合理。

继续说回剧情。詹一美发现法国间谍木乃伊有自己和KGB交易的证据,于是杀了木乃伊。但在逃跑的途中被罗琳所杀。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就是罗琳为何要杀了詹一美。因为詹一美手里有间谍名单而且他知道罗琳的真实身份。只有杀了他,才能嫁祸他就是隐藏在MI6的双面间谍,继而使自己摆脱嫌疑,最终全身而退。

继续剧情。事情到此,罗琳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KGB头头儿——胡子男。因为只有解决了胡子男,罗琳是KGB间谍的事才能完全抹去。罗琳利用间谍名单引胡子男见面,并让油头小哥预先在冰桶里放了一把枪。谁知胡子男早从詹一美那里得知了罗琳是CIA的间谍。一番打斗之后,胡子男报销,罗琳从容离去。

最后,钟表店“表哥”送罗琳上飞机,飞机上坐着幕后真正大佬——CIA大胡子老头。

这部电影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剧情设置上非常烧脑。打斗场面干净利落、十分真实,小编已经发布了一段6分钟的打斗片段,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查理兹塞隆延续了她在《疯狂麦克斯》中冷酷到底的风格,不过小编觉得她在本片中的扮相和安吉丽娜朱莉在《特工绍特》里的形象有几分相似。

电影中查理兹塞隆和木乃伊有多段床戏,尺度火辣,看点十足。

 2 ) 《极寒之城》细思恐极的真相……

一下纯属个人见解、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一个,不喜勿喷哦🙅

1、整个影片都是女主对军情六处讲解的。所有内容都是女主加工以后希望军情六处MI6知道的。

谎言一:自己才是真正的叛徒“萨丘”,大卫背锅了。

1⃣️大卫看到名单里的萨丘以后,约见了女主,后来MI6谈话时说大卫打过电话说快知道。萨丘是谁了

2⃣️大卫死的时候说:原来你准备这么玩呀,玩得真好

3⃣️报纸上的电话是在提醒女主萨丘这个身份已经不能用了

所以,女主杀死大卫,因为她知道大卫快要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了

谎言二:小望远镜有可能是女主自己杀的。

1⃣️MI6的目的是保护小望远镜,女主所代表的美国势力是要隐藏名单,女主在已经知道小望远镜可以背过名单的情况下,不可能让他活着。

2⃣️从影片表面看是大卫和布雷莫合作杀死了小望远镜,但实际上影片最后表明真正和布雷莫一直合作的人其实是女主自己。

女主对布雷莫维奇说的一句话:我从来没有为你工作过,你一直在为我工作。其实女主表面一直在为别人执行任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情报,推动自己的真正目的。

女主其实是三层间谍:

第一层:面对军情六处,代表英国人的利益。代号“洛林”。任务:名单,找出萨丘

第二层:面对布雷莫,代表东柏林或者苏联利益。代号“萨丘”。任务:名单

第三层:已知的真实身份,美国中央情报局。任务:名单

 3 ) 心疼塞隆女王和一美;极寒之城所有花絮翻译

1. 查理兹·塞隆有八个私人教练来帮助她熟练片中激烈的动作戏。她也同基努·里维斯一同训练,基努·里维斯是在为《疾速特攻》(2017)做准备。

2.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查理兹·塞隆的两颗牙齿被磕坏了。

注:后来塞隆去做了牙科手术。

简直是太敬业了,心疼女王。有个视频是塞隆上吉米秀谈到关于牙齿受伤的短视频:视频这里

3. 詹姆斯·麦卡沃伊在拍摄《分裂》(2016)的时候,他的手受伤了。到了拍摄本片的时候,他不得不忍着的痛来坚持拍摄完所有的打斗戏。

心疼完女王,接着心疼一美。实在是太敬业了,啊!!!!!

就凭塞隆女王和一美的带伤出演,我就想给这部电影打至少4星啊!!!

4. 查理兹·塞隆为了这部电影的拍摄准备了五年的时间。

5. 这部电影是根据安东尼·约翰斯顿山姆·哈特共同合作的2012年的漫画小说《极寒之城》(The Coldest City)来拍摄而成的。他们俩的这部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间谍必须找到一份含有双面间谍的名单,但是这份名单正准备被其他人偷偷地带往西方国家,所以这故事讲得就是这名间谍如何拿到这份名单。

注: 安东尼·约翰斯顿写作了《极寒之城》,而山姆·哈特负责书中的漫画设计。

这是漫画小说《极寒之城》在2012的封面

6. 大卫·雷奇在和查德·史塔赫斯基合作导演了《疾速追杀》(2014)后,本片是大卫·雷奇作为导演第一次独立完成的电影。

7. 这部电影以前曾被叫做《极寒之城》。

注:那根据这条花絮的话,本片就不应该叫做《极寒之城》了啊,应该叫做《原子美人》啥的。

8. 本片是由英国漫画小说《极寒之城》改编而来。

9. 埃迪·马森曾和查理兹·塞隆一起出演过《全民超人汉考克》(2008).

注:埃迪·马森在本片中饰演小望远镜(Spyglass)。

这是埃迪·马森在美剧《清道夫》中的剧照

10. 埃迪·马森和詹姆斯·麦卡沃伊曾一起出演过电影《污垢》(2013)。

11. 詹姆斯·麦卡沃伊和托比·琼斯都曾出演过至少两部漫威的电影。詹姆斯·麦卡沃伊在《X战警》系列电影中饰演X教授查尔斯·泽维尔,而托比·琼斯则在《美国队长》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中饰演阿芒·左拉。

托比·琼斯在《美队》中饰演左拉博士

12. 詹姆斯·福克纳和 约翰内斯·霍库尔·约翰内松曾一起出演过《权力的游戏》(2011),詹姆斯·福克纳在《权力的游戏》里饰演蓝道·塔利,而约翰内斯·霍库尔·约翰内松在《权力的游戏》里饰演莱姆·莱蒙克洛克。

注:詹姆斯·福克纳在本片饰演C,而约翰内斯·霍库尔·约翰内松(冰岛人的名字真长,哈哈)在本片饰演尤里·巴赫金。

詹姆斯·福克纳在《权力的游戏》中饰演蓝道·塔利,就是山姆·塔利的爸爸

中间那位就是约翰内斯·霍库尔·约翰内松(名字太长哈哈哈)

这是在《权力的游戏》中饰演无旗兄弟会的莱姆·莱蒙克洛克,我记得他最后被猎狗杀了,只活了两集的样子。

花絮翻译自IMDB

如有增加会继续更新的。

 4 ) 怎样去欣赏一部谍战片

今年刚刚看完《世纪三部曲》,所以特别对上个世纪末的谍战片感兴趣,这类题材的电影不是很多,能拍到精彩的程度就更不容易了。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整个世界的格局处在动荡之中。东西方的势力反复角逐,铁幕一点点地被撕破。而柏林,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斗争的缩影。二战之后,柏林被人为划分为东西方不同的占领区,而直到1961年柏林墙建起来之前,东西柏林的人们还是能正常通行交往的,很多人居住的城区和上班的城区并不一样。柏林聚集了各个地方的大量的间谍,因为它地理的特殊性,方便了间谍们交换情报,和对方势力接触。而间谍们,因为自身利益的关系,又衍生出各种双面,甚至三面间谍,其中的故事,真的是精彩纷呈。
片中的女主,就是一个多面间谍,她服务于英国军情五处,又为克格勃提供情报,实际上真实的身份是中情局特工。片中的打戏当然精彩,但我更欣赏的是导演把当年那个大格局真实地再现了出来。
首先从人物来说,影片对于人物的刻画,符合了西方审美标准,即克格勃的残暴,东德秘密警察“斯派西”的愚蠢,英国特工的忠诚,法国特工的幼稚,当然,只有美国特工是智勇双全,呵呵。
对于当年东德人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也是到位的,我们看到的不止是西方封锁下东德人民生活的窘迫,我们还看到了东德青年对于生活的追求,梳着朋克头,跳着霹雳舞,在卡式录音机的伴奏下开着秘密地下派对。
至于音乐,更不用说了,那么多熟悉的80金曲大串烧,那个时候风行的Eurobeat,不过在当年的东德,貌似听西方音乐也是个秘密的事,所以听到英国间谍的安全屋里播放George Michale的Father Figue那一段时, 我还是诧异了一下。
在柏林墙被推倒的那一天,也是间谍们最后殊死搏斗的一天,可能为了剧情的需要,导演没有过多地去展现当天的游行直至冲破围墙的场景,其实那是我最想看的场面啊。
影片最成功的,还是对间谍行为的描述,跟踪,试探,虚与委蛇,暗杀与搏斗,心理较量等等,打戏多了一点,不过很真实。

 5 ) 无标题

那段不切镜头的打斗太厉害了 冰血碴 本来以为就抢手表但 并不简单!(งᵒ̌皿ᵒ̌)ง或者我不够聪明 看了解析才有点明白 / 好想喝加冰的饮料啊!不是酒也行! / 一美很sing感噜!但和塞隆走一起 显得壮壮矮矮的 像个 斗牛犬。。(⁍̥̥̥᷄д⁍̥̥̥᷅) “我爱柏林!” / BGM都好听!女女太美噜!!! / 塞隆好帅喔!!!!!!有股王霸之气

 6 ) 极寒之城:重述“历史的终结”?

电影《极寒之城》的原名是“Atomic Blonde”,因此香港地区颇为贴切地将它翻译为“原子杀姬”。事实上,本片的谋篇布局也正是如此,它侧重的不是1989年的柏林——一座冷战“尾声”中的极寒之城,而是查理兹·塞隆所饰演的极具战斗力的三面女间谍洛林。

《极寒之城》的主要剧情谈不上复杂。1989年,柏林墙即将被拆除,此时的柏林城暗潮汹涌,一位英国军情六处MI6的官员被苏联克格勃KGB的一名前特工杀害,其掌握的冷战间谍名单也因此流失。为了夺回这份名单,MI6、KGB乃至美国中情局CIA都在行动,隶属于MI6的洛林因此前往柏林,试图找回这一份名单。

很明显,这一份名单便是本片的“麦格芬”——观众并不关心、但片中角色为之争夺的东西。它记录着整个冷战双方的全部间谍的情报,因此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当然,这种东西是怎么来的也不被允许关心,毕竟它的存在并不合理)。

渐渐,另一个麦格芬也出现了:谁是双面间谍萨奇?是MI6派驻在柏林的头号特工大卫?或者另有他人?应该说,这是观众本应关心的,因为它构成了影片的核心悬念。然而电影的叙事损害了这一悬念的吸引力。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极寒之城》采取了倒叙加闪回的方法。影片一开头,便是浑身伤痕的洛林前往军情六处接受审问,在这过程中,由她来讲述在柏林执行任务时发生的事情。这一场审问的原因很隐蔽,其实是军情六处为了弄清究竟洛林和大卫谁是萨奇,但此时大卫已死,唯一的可调查对象也只有洛林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开头,使得观众从一开始就被明确告知,洛林的柏林行动至少是活着回来了。于是,间谍片的一大观影快感便被剥夺了。

如果说生死问题是间谍故事的叙事核心之一,那么身份问题便是另一核心。然而,《极寒之城》在这一点上依旧出了不小的瑕疵。由于一开头的审问原因并不明显,看起来不过是任务汇报而已,因而观众并不关心甚至也不知道萨奇是什么。随着叙事推进,过分精彩的动作场面又剧烈地夺走了观众的注意力,在博斗和逃亡(以及女女床戏)中,人们可能也无暇探究萨奇是谁。这直接导致了影片在剧情方面欲振乏力。

只是,尽管一边是略显潦草的真身揭秘,另一边却又是塞皇拳拳到肉的重击。执导的毕竟是大卫·里奇,因而《极寒之城》的打戏和车戏都足够震撼,所谓“观者觉痛”。洛林一到柏林便开始杀人,手法百花缭乱,从高跟鞋到橡胶管再到T型开瓶器,足够果断也足够凶残,不怪乎网友戏拟片名为“女金刚大破柏林墙”。

或许可以说,《极寒之城》贡献了一个足以载入影史的九分钟长镜头打戏。一般说来,打戏偏爱快速剪辑,以凸显格斗的紧张,众多香港动作电影均擅此道。《极寒之城》另辟蹊径,充满魄力地告诉观众,打斗场面也可以一镜到底(进出大楼的黑屏和贴近衣物时仍有隐蔽的剪辑)。毫无疑问,这对动作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而个别动作显得匠气,例如甩冰箱门砸对方的脸,以及橡胶管跳楼),对演员亦是如此——塞隆后来自述,拍打戏把牙都磕掉了,还因此动了大手术。但这一长镜头提供了无比真实且剧烈的观影快感,自然不是“花拳绣腿”和血浆炸弹所能望其项背。

值得称颂的还有格斗场景的选置。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面前搏斗,绝对让人印象深刻。一动一静(此时荧幕上播放的是《潜行者》),营造了一种画中有画的势能,又再猛地破开幕布,逃脱而去,既骄傲又洒脱。众多利落痛快的打戏让女主的“霹雳娇娃”形象充满说服力。

或许称之为“娇娃”是不妥的,诚如影片原名atomic强调的是那种巨大的内在爆发力。而且洛林非但能打,还很敢爱。洛林轻易折服了法国女特工戴芬,也在与她的关系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柔情。尽管这是好莱坞乐此不疲的套路(再不适合的题材也要塞入情爱元素),但终究从一个侧面刻画了洛林的内心。

只是特工究竟是特工,杀人和嫁祸是天赋技能,爱人不过是爆米花电影一贯的点缀。洛林杀死了大卫,回到英国,没能上交名单,似乎任务失败了。偏偏她是三面间谍,CIA才是她真正的服务对象。她巧妙地让MI6以为大卫就是萨奇,自己杀死同事不过是为MI6完成清除叛徒的任务。直到电影末尾,她登上飞回弗吉尼亚州的飞机,对CIA的代理人轻松愉快地道了一句“回家”,谁是萨奇的谜团才得以揭开——尽管此时这一悬念已经甚为乏味。

不少评论诟病影片的布局,认为倒叙和闪回的方法减轻了叙事的张力。这一论断自然不错,然而在笔者看来,比起叙事的张力,这样的谋篇其实恰恰是更为合适的形式,因为电影选择把三面间谍身份的揭秘放在最末。洛林深知,MI6故意让她深陷柏林风云,为的是查明她和大卫谁才是萨奇,她的生死其实是次要的。如同洛林始终在欺骗MI6,导演始终在有意误导观众(“是的她没死,但也没这么简单”)。倒叙的仅仅是MI6授意洛林的柏林任务,身份的揭秘仍旧被放在末尾。于是,一种“终结的感觉”(the sense of ending)反而被解构,后劲十足,叙事编排的巧思在闪闪发光,也暗自应了影片中那句:“欺骗骗子带来双倍的愉悦”。

饶有意味的是,影片一开头使用了里根总统的讲话原片,又露骨地来了一句“这不是我们的故事”。冷战格局并不是《极寒之城》真正关心的,历史在这里不过是一道漆痕。否则洛林的房间又怎么会显得如此未来感十足,她的服饰妆容又如此华丽(直白的广告植入,007系列的绝佳传统);而那些好听得有些喧宾夺主的时代金曲,也成了一种炫耀式怀旧。影片的过渡如此丝滑顺畅,还带有一些游戏化(gamification)的意味,笔者一度怀疑是在玩《侠盗猎车手5》。

然而《极寒之城》的吊诡之处又就在这里。

对历史的冷感,传递出的或许正是一种对历史的傲慢。服务于CIA的三面间谍洛林大杀四方,追求混乱平衡的柏林的大卫被铲除,柏林墙倒塌,美国终究是最终的胜利者。洛林作为个体的动机被模糊化处理(“回家”?),而更庞大的建制在背后鬼影憧憧,我们好不容易在《谍影重重》系列里看到的对个体超越意义的确认被默默倒回谍战片长期以来所欲抚慰的政治焦虑。

间谍小说大师约翰·勒卡雷说“间谍故事不因冷战而生,亦不会因冷战而灭”,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直至今天,间谍故事仍旧与冷战相互缠绕。这不仅是说众多谍战片以冷战为故事背景,也是在说,谍战片至今仍然繁荣的事实对接的正是一个所谓的“后冷战格局”。这样看来,《极寒之城》或许是在重述“历史的终结”。但这就是文化研究的课题了。

---

本文首发于《虹膜》电影杂志微信公众号 20171106

 短评

楼梯间打斗(伪)长镜头太牛逼唤醒了昏昏欲睡的我,从那幕开始直到结尾全程高能无比精彩。本以为四妹是打酱油的没想到戏份挺多 基本算是塞隆女王的小狼狗了,开心。想抱怨两句..现在的动作片动辄放歌 有些腻,配乐不能和电影本身百分百契合时,很喧宾夺主分散注意

2分钟前
  • 模因碎片
  • 推荐

德国人被金刚狼打、被美国队长打,被神奇女侠打,被变形金刚打,被汤姆·哈迪打,被查理兹·塞隆打,被X教授打……

7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特工电影还不就是意淫,007就是英国意淫自己的情报体系全世界最牛逼,美国意淫的就更多了,身强体壮的俄国人和精明算计的英国人都玩不过美国特工,一个穿高跟过膝靴和高档大衣的女特工就能干到全部人。而我的心愿就是世界和平,还有查理兹塞隆的外套一样给我来一件。

10分钟前
  • 浮生若梦
  • 还行

柏林墙拆前大扫除,拳拳到肉的冷战风云。塞隆女王是疯了吧,一个爆米花电影居然飚出了奥斯卡影后的演技!美艳吊炸天不说,艹起妹子来毫不手软。啊啊啊剧情我不管了,一定要给男女通吃的女王爆肝!!!(请顺便把四妹子也办了谢谢)

1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最享受的是配乐部分,各种英伦老摇滚,然后是女主时装秀和画面效果,动作,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15分钟前
  • 小我𝙻𝚊𝚞𝚛𝚎𝚗
  • 还行

前一个小时都是因为塞隆女神的床戏才没有睡着。

16分钟前
  • 夜行动物
  • 力荐

塞隆上来就秀胸和背部帅气的肌肉,全程能打女王。大卫里奇的电影仍然在动作场面上充满力量与创造力,但是剧情部分就比较一般了,还是跳着看打戏就好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美国女特工混进英国特工队伍,到德国干死了一大票俄国特工以及英国头号特工,捎带脚上了法国女特工,之后全身而退。女主无敌性感,堪称史上最美特工。

18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水管袭警,感官蕾丝,《潜行者》肉搏,雨伞运动,长镜上下阶梯爆头穿眼透胸,密室开瓶器飞车脱逃,电子乐推倒柏林墙的感觉不错,至于来回反转的间谍剧情就很一般了

21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查理兹·塞隆超强女王攻,不愧是狮子座,霸道,冷艳,孤傲,杀人放火动作凌厉,毫不留情;女女交缠激情四射,高潮迭起!完美女特工就该是这样子,丢掉枪械,能和异性生死相搏,除去霓裳,能和同性耳鬓厮磨。拜了!

2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音乐酷 打斗酷 摄影酷 塞隆酷 一镜到底酷 总之就是个酷嘞不行的电影啦

26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文戏看到睡着,武戏看到高潮。电影院里一堆姬佬,塞隆上妹子的时候,全场安静如鸡。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陷入到无法嫁给塞隆的巨大悲痛中。

27分钟前
  • 虾坨坨艺仔
  • 推荐

8.5 霓虹光,音乐,长镜头,暴力打戏,每一个元素都太戳我的点了,剧情虽然无聊但是保证了人物和情节不傻,所以还要什么自行车(塞隆真的太帅了

28分钟前
  • 老滚
  • 力荐

哎嘛,这个片子能不能像John wick一样开个系列啊?塞隆女王身上散发的,到底是雄性荷尔蒙的味道,还是雌性荷尔蒙的味道啊?荧幕前的男男女女,大概都想被她真实的操哭吧?动作戏打出了行云流水的境界,BGM好听到像一杯杯烈酒,一颗颗摇头丸,我要去找原声大碟。

29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两部《疾速追杀》,一部《极寒之城》,出身特技的David Leitch和Chad Stahelski,为好莱坞动作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很有趣的现象,即现代电影无法阻挡领域认知的“侵蚀”,正如新兴科幻导演扎堆出身特效领域一样,电影语言的话语权将不再被“经典”导演们所掌控,这也是现代大众文化对电影冲击的体现。

32分钟前
  • 圣迭戈-北岛
  • 力荐

SXSW看的全球首映。故事很一般,甚至有点老套。前半段看睡着。但是从CT第一场打斗戏开始就精神了。她全片贡献了我这辈子目前为止看过的最残暴的打斗戏,从楼里打到车里一个长镜头到底,打得惨不忍睹,看得酣畅凌厉。看这部电影的时候,Chloe Moretz就坐在我前面… ps: 这片子的中文译名真是汗颜= =

36分钟前
  • Roderick
  • 推荐

80年代金曲串烧

38分钟前
  • 推荐

不同国家的特工们都好熟哦 联络紧密没事还能上个床。。。。。。。。我真的认为女主就是撒切尔

39分钟前
  • Unicorn
  • 还行

导演一定觉得《潜行者》特别闷,他拍冷战迷局的真正目的就是派塞隆穿越到东柏林去砸塔可夫斯基的场。

40分钟前
  • Ocap
  • 还行

冷战末期背景,英苏特工在柏林的交锋。悬念十足但拍竟成了电子迷幻风,还有大尺度女女床戏。一头雾水懵逼之时,一个屌爆的十几分钟血腥暴力动作戏(拼接)长镜头瞬间看精神了。塞隆造型动作戏都很好。一美演得不错但这个角色很失败。柏林墙倒塌只是噱头与剧情。最大悬念弄个三面间谍就解释了也是醉

45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