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本·拉登

剧情片美国2012

主演:杰西卡·查斯坦,杰森·克拉克,乔尔·埃哲顿,詹妮弗·艾莉,马克·斯特朗,凯尔·钱德勒,埃德加·拉米雷兹,詹姆斯·甘多菲尼,克里斯·帕拉特,卡兰·马尔韦,泰勒·金尼,弗兰克·格里罗

导演:凯瑟琳·毕格罗

 剧照

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2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3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4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5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6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3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4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5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6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7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8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19猎杀本·拉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0:54

详细剧情

  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后, 美国发动追捕和猎杀行动,目标是基地组织头号人物——奥萨马·本·拉登。玛雅(杰西卡·查斯坦 Jessica Chastain 饰)是美国中情局一位干练坚韧的女探员,她被派赴美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工作,唯一的任务就是寻找到本·拉登。尽管对当时局内使用酷刑审讯恐怖分子感到不忍,但她坚信获得重要信息的前提高于一切。她将人生的10年锲而不舍的投入到一件事上:从浩如烟海的反恐情报中寻找到一根稻草,然后用它压死一只叫做本·拉登的骆驼。最终她的努力获得回报——2011年5月1日,美国海豹突击队根据她的情报潜入巴基斯坦展开斩首行动,成功击毙奥萨马·本·拉登。而在这一切结束后的玛雅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由影史唯一一位奥斯卡女性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执导的《猎杀本·拉登》汇集前作《拆弹部队》的原班底,聚焦美国反恐十年,讲述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追捕和猎杀行动。

 长篇影评

 1 ) “我就是那个他妈的找到这个地方的人”

“我就是那个他妈的找到这个地方的人”


(12/19/2012 AMC Century City 15早10:30am映场)

毕格罗的电影,无论是《猎杀本拉登》还是《拆弹部队》,都很难看出导演对战争和复仇的态度,她更像是试图用一种与己毫无关系的镜头描述发生的事件:支持或者抗议战争,认同或者反对复仇,都只是每个人看过电影后的私人体验,而观众通过导演镜头下看得见的,是人的状态:无论是《猎杀本拉登》里心力憔悴的CIA分析员,或者是《拆弹部队》里对拆弹几乎病态迷恋的士兵。

电影中一个情节:CIA的分析员Maya和他的上司Joseph向时任中情局局长帕内塔部长汇报进展,说我们在巴基斯坦的阿伯塔巴德发现一个白色连体寓所,可能是本拉登的住所,但不确定。帕内塔显然并不满意这个回答。他说“下次开会的时候,你们必须告诉我更多关于这个寓所里住户的情况”。会议结束,帕内塔问Joseph:“这位女士是谁?”,不等上司说话,憋屈已久的Maya脱口而出:“我就是那个他妈的找到这个地方的人(I'm the motherfucker who found this place)”

片头出现September 11, 2001时,随后出现的并不是已经被播放了无数遍的被劫持的客机撞向大楼的画面,而是一片漆黑,只有背景音里无数遇难者遇难前打给亲人或者急救的电话录音片段。3000多个挣扎求生的声音,面对一片漆黑,就这样持续了接近2分钟。随后便是CIA的某处black site,“Abu Ahmed到底是谁?我知道你认识他!”CIA的审讯人员怒吼,女主角Maya就站在一边。其后就是包括水刑、饥饿、噪音、扒下裤子、剥夺睡眠、狗链、锁箱子等一系列酷刑毫无顾忌地大银幕展示。

片中杰西卡查斯坦非常成功地饰演了CIA的一位高效却被工作折磨得异常疲惫的情报分析员Maya,在CIA工作12年基本毫无建树却看着身边的女同事被恐怖分子袭击而死、上司迫于压力被调任、甚至连自己也遭遇了袭击。而当认定了本拉登就在阿伯塔巴德之后,她却在所有领导都说“大约60%可能性他在那里”的会议上毫无顾忌地说“我100%肯定他在那里,当然也可以说是95%肯定”。片尾的时候,任务完成的Maya走进运输机的货舱,靠着椅子坐下,没有复仇的快慰,就那么木然地哭了。

观影者很难接受的是:很难说911袭击中3000人的死亡让CIA所有不人道和羞辱的逼供变得合情合理,但事实是,在正义和邪恶之间,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了:所有正义的实现都变成了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信仰这种东西有点儿像“不能解决的问题”。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贸易赤字,债务赔偿,成本核算,劳资纠纷,这都不是问题,都是能坐下来或拧巴或扯皮或丑陋恶心或虚与委蛇能谈的问题,谈论无非数字大小,条件多少罢了。唯独说到“信仰”这个事情,没法说,原教旨主义者们就是觉得自己从事了高尚的“圣战”,能够为理想而牺牲是无上的光荣,既便是恐怖袭击,既便是纽约世贸大厦3000无辜平民;或者是马德里火车上的200无辜平民;还是伦敦交通早高峰爆炸的公交车上的52名无辜平民,一切在所不惜。绝无责怪谩骂之意,只是觉得人类进化也有百万年;文明演进也逾6000年,多年之后“宽容”还是一个难以根植心中的理念,即便多年战火血流有声硝烟不散,即便一次又一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心难易。信仰可贵,也很可怕。

话说回来,能组织恐怖团伙发动袭击的也得是家产万贯衣食无虑的人(比如本拉登就和沙特王室有密切关系)。为了追查线人的号码,男主角CIA部门主管Dan飞到科威特去拜见一位石油商人。这位身着传统阿拉伯服装的纨绔子弟在脱衣舞厅会见Dan说:“你们这些人不是我的朋友,平时打电话根本都联系不到,现在有求于我了才飞过来找我”;Dan说“那一辆V10的兰博基尼如何?够朋友了吧?”就这样:一辆兰博基尼,一个监听的电话号码。就让“我就是那个他妈的找到这个地方的人”的人找到了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本拉登。

无关正义或者邪恶。

 2 ) 总得有人来讲这个故事,而你们又在仇视什么

我承认,911不是一个容易上手的题材。恰恰相反的,这个题材是如此棘手如此令人投鼠忌器,以至于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几乎短时间内身败名裂的境地。去年Daldry用比较主观比较感情化的视角挑战了一次,结果没有招来什么好脸色。而今年Bigelow从另外一个方向,从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视角来讲了这个故事。反响相比之下好了很多,国外的烂评出发点无非两条:

一、太无情。911这么牵动米国人民神经的题材,居然用这么冷淡旁观的语气讲了出来,毕格罗你还是人吗。

二、太细节。我们干嘛要知道一红发没眉毛的妞,以及他背后的CIA为了这个行动付出了多少努力和牺牲,造了多少孽,杀了多少人。反正我们就欢天喜地地庆祝本拉登的死就好了。太细节的东西,一是无关,二是堵心。

用第一条来批判0D30的人最好给我喜欢特别响,不然真成了自己打自己脸。而说第二条的人,我可以称其为愚昧吗。因为这就是活生生的愚昧。911题材的价值,除了在情感上触动着3000个死难者,更多的生还者以及他们身后的亲属,同时还可以引起无限反思。反思美国和世界在911之前和之后的中东政策;反思我们自911以来一直采用反恐方式是不是单纯的以暴易暴,是不是真正地从根源上消除了恐怖主义的温床;反思为什么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可以造成如此惨烈的后果,我们将来如何避免此类悲剧重演。而这部0D30,就充满了各种陈述,以及冀望于对事实的全盘托出所引起的反思。

所以我就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批评说这片子是主旋律片,是在美化美国。主旋律片是不会反思的,它们只会用煽情的调子给你讲一个美好的结局,只会闪着泪花带着颤抖的微笑大叫“本拉登死了!笼罩在世界和平上的乌云被驱散了!”然后用令人窒息的姿态来把你揽入怀中。而0D30,并不是这样的一部片子。

一开始毕格罗就直接把911以来美国对恐怖嫌疑人施加的酷刑丑闻做了个大总结。水刑,暴力殴打,饮食剥夺,睡眠剥夺,对精神的折磨,对人格的侮辱,一应俱全。在线索推进的同时,重点渲染了穆斯林世界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强烈敌意。而在最后金丝雀行动的时候,强调了每一次对已经倒下的目标的补枪,更强调了在击毙本拉登藏身地第二个男人的同时,也毫不手软地杀死了他处于悲痛中只是想要保护自己丈夫的妻子。而恰恰是这一对抚育了最多的子女,也就是说,五秒钟内,这个世界上又多了好几个父母双亡的孤儿;最可怕的是,他们亲身目睹了自己父母的死,凶手无比清晰的就是美国。他们接下来会不会带着对美国的仇恨成长下去,会不会拾起自己父亲的枪,投入到对美国复仇的行列中来,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二个小时四十分钟的电影,结合平时各种渠道得到的信息,我们能在脑海里组合起一场隐秘,却无比血腥的战争。战争的双方都无所不用其极,做尽种种卑鄙下流之事;而同时双方又投入了令人乍舌的人力物力,每个参与者也表现出了各种传统美德:敬业,专注,和近乎偏执的执著。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又得到了什么?

是的,本拉登确实死了,但是自他的死被确认,到片尾,女主都没有露出一丝笑颜,没有任何放松的迹象。正如这个世界一般,本拉登的死并没有驱散恐怖主义的梦魇,我们仍在时时担忧恶魔的复活和反扑。而毕格罗也通过此片发问:美国真的就是正义的那一方吗?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911的三千死难者,真的不是过度剥削死者身上的价值,不是过度利用复仇这个理念吗?真的能够让我们无视在“复仇”的过程中,伤害的那些可能是无辜的穆斯林吗?

打击恐怖主义真的需要“不惜一切”吗?

而最后的最后,恐怖主义真的被打击了吗?

这么多的问题,抹去了美国一直以来号称正义的光环,甚至否定了美国在反恐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这也就注定了这片子,与其说是美化美国的主旋律影片,不如说是在抽美国耳光的 反主旋律影片。确实它起自一个人尽皆知的开头,却讲述了一个人所不知的结局。而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所蕴含的令人思索的无限空间,它才值得并需要被再三拿出来讲,就算这故事已经听得耳朵生茧,就算偶尔讲得比较对学院胃口,也不是用来抹杀它耀眼的价值的理由。毕竟,总得有人来讲这个故事,而你们,又在仇视它什么呢。

 3 ) 发现本拉登的详细过程

最新长篇详细报告终于来了:发现本拉登的详细过程

就当两架载着美国特种部队的武装直升机飞过没有月色的夜空朝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藏身老巢进发之际,此次行动的策划者还无法确定他们的目标就住在那儿。

一些情报分析师认为此次行动成功的概率只有60%。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选择了一个充满风险的攻击策略:直接袭击这座深处巴基斯坦的房子,而不是利用隐形战机来轰炸。这可能让美国战斗人员在这个像迷宫一般的建筑物内与对方发生面对面的交锋。

从阿富汗南部的洞穴到巴基斯坦东部没有法律约束的省份,这十年来追寻本•拉登的历程让美国倍受挫折。这一次美国官员决定冒险。对美国此次决策的评估显示,它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数月以来不屈不挠的策划之上的,但最终做出采取行动的决策靠的是直觉。

一位美国官员说,大家都认为除了本•拉登,不可能会是其他人躲在那幢房子里。一些人猜测,另一种可能是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扎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藏身于此。

去年12月,美国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以筹措上千万美元的资金,展开一项为期五个月的特别行动。周日击毙拉登的突袭为此次行动画上完美句号。在对白宫、情报机构、五角大楼和国会的近12位官员进行采访并听取相关情况介绍之后,记者撰写了这份报道。

很显然,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这座壁垒森严的综合体建筑是为隐蔽某位不希望外人看到自己的人所建的,它成了美国情报机构的兴趣焦点。到去年秋天,美国已经知道这幢建筑内的22位居民大都是本•拉登最信任的一位信使的亲属。“信使”是本•拉登的心腹,专门负责在基地组织领袖和基地组织的全球“朋友”间传递信息。

但在这幢三层高的建筑里也住着另外一家人,其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团。情报官员知道楼里住着一个成年男性,但始终无法见到他的身影,因为他从不露面。

十几年来美国一直在搜寻本•拉登,并有六次错失了良机。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为周日的行动洒下了种子。

2002年,就在本•拉登在阿富汗密布洞穴的托拉搏拉(Tora Bora)山区逃脱追捕一年后,通过审讯被中情局扣留的基地组织成员,美国得知了本•拉登一名信使的假名。这名信使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幕后策划者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Khalid Sheikh Mohammed)的门徒,也是此前被捕获的基地组织三号人物阿布•法拉杰•利比(Abu Faraj al-Libbi)的忠实助手。美国官员还未公布这名信使的名字。

此后又花了数年时间美国才知道这名信使的真名。2007年,中情局的分析人员终于知道了此人的名字,并开始寻找他。尽管如此,此人却踪迹难寻。2009年2月,帕内塔就任中情局局长以后首次关于本•拉登的情况通报会令人失望。在那段时间,美国情报人员已经瞥见了这位和其兄弟一起工作的信使。但这两人非常小心,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行踪。

一年多之后才取得了重大突破。2010年8月下旬,中情局得以跟踪这位信使径直到达了他的居住地,也就是位于阿伯塔巴德的那处建筑群。

美国对这处建筑群展开密集调查。来自中情局、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ational Geospatial-Intelligence Agency)和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的团队利用卫星和其他监视设备对它进行了研究。帕内塔每周收到一次最新情况报告。

建筑物建于2005年,位于市郊一条狭窄的土路末端。主体结构是一栋三层高的楼房,临街的窗户很少。三楼有一个平台,还有一堵七英尺(约2.1米)高的墙,以防其他人看到内部。

一位美国官员说,情报人员一看到它,就知道其中有问题。

间谍们甚至无法通过翻捡垃圾寻找线索。和几乎所有邻居们不一样的是,居住在这处建筑群内的人们都是自行焚烧处理垃圾。

2010年9月,奥巴马听说了这处建筑群,并得知里面可能住着反恐战争的重要目标──那位信使及其家人,以及他的兄弟一家。

一位美国官员说,除此以外,住在里面的还有第三个神秘家庭。这位官员说,有一名成年男性,情报人员不知道他长什么样,但知道他住在里面,还有一名可能是其妻子的女性以及不止一名孩子;这个家庭与乌萨马•本•拉登可能有的家庭相符。第三个家庭的成员从未离开这处居所。

2010年11月,帕内塔下令全国反恐中心(National Counterterrorism Center)给出10个方案,以更好地了解住在这处建筑群内的到底是什么人。反恐中心递交了38个方案,但只有少数可行。一位美国官员说,这当中要注意权衡,越是深入,打草惊蛇的风险也越高。

关于这次行动还有一个同样紧迫的担心:美国可能会让巴基斯坦人得到消息,而巴基斯坦人被认为不能够承担保密重托。一位美国官员说,巴基斯坦方面曾向美国提供有关那位信使的部分情报,但可能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美国部分官员曾长期怀疑巴基斯坦政府或军队中有人在为本•拉登提供帮助。

证据仍不充分,但中情局局长帕内塔在2010年12月认定,已掌握的情报已经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采取行动。他和国会议员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希望获得数千万美元的资金来实施一个对那处建筑群展开大规模情报搜集的宏大计划。

帕内塔于2010年12月从国会拿到钱后,中情局分析师对于本•拉登住在那里的可能性仍然没有统一意见。一些人认为可能性有60%,其他人说是80%。一位官员说,这种不确定性让帕内塔很为难,但他认定,即使本•拉登住在那里的可能性只有一半,美国民众也会对展开行动持支持态度。

2011年2月,帕内塔相信制定行动计划的时候到了。他和美军特种部队司令部负责人威廉•麦克雷文(William McRaven)中将会面,要求派出一支小团队来制定行动方案。

开始时,美国偏爱的行动方案是轰炸。这种方式会让美军的风险降到最小,最有可能击毙居住在这座综合体建筑里的所有居民,但同时也可能摧毁证明本•拉登潜伏在这座建筑里的任何证据。

如动用直升机发起突袭,情况会更复杂,但更有可能拿到本•拉登确实藏身在这座建筑里的证据。一些美国官员生怕再重复美军在索马里的军事惨败“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当时美军对索马里军阀展开了拙劣的袭击,造成多名美军士兵阵亡。

白宫首席反恐顾问约翰•布伦南(John Brennan)说,由于上述这些风险,以及缺乏直接证据,并且无法全部确定这座建筑物内居民的真实身份,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顾问们在下一步该如何行动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最高国家安全顾问们曾于3月14日在美国“战情室”(Situation Room)向奥巴马介绍了这一情况。他们说,这座综合体建筑里有一个重要目标,极有可能是本•拉登。

奥巴马对这些顾问说,机会来了。

两周后,奥巴马对其国家安全顾问团队说,希望他们开始进行对这座建筑的袭击演习。该顾问团队在阿富汗建造了一个该建筑物的实体模型,以充分考察袭击演习的成效。

4月份,帕内塔每天都要召开会议。一次他在会上说,这是我们得到的最佳线索,我们必须查明这座建筑里到底有些什么人。

4月19日,帕内塔对奥巴马说,美国中情局认为本•拉登在那里。其他顾问向奥巴马介绍了袭击行动的准备工作,包括演习的情况。一位政府官员说,奥巴马让这些顾问假定这是实现计划目标的一个良机,并说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也是在4月19日同一天,尽管风险增加,奥巴马还是对突击式直升机攻击行动给予了临时批准。美国高级官员说,要能正确识别本•拉登的身份,这已成了决定性因素。

4月29日周五早上八点,奥巴马在白宫外事接待室(Diplomatic Room)召集国家安全顾问多尼伦(Tom Donilan)、白宫幕僚长戴利(William Daley)和白宫反恐首席顾问布伦南开会,对行动进行了授权。

帕内塔给美国海军上将麦克雷文(Adm. McRaven)打电话说,朋友,一切由你掌握,给你献上我最衷心的祝福,而我能做的就是为你祈祷。

周日上午,奥巴马给这次军事行动下达了最后命令,此前由于天气原因,行动被推迟了24小时。帕内塔去了教堂。奥巴马打了九洞高尔夫。

据巴基斯坦官员看过的情报显示,本•拉登至少从自去年8月就一直占据着这座庞大建筑,它占地超过一英亩(约合0.405公顷),建在种满了尤加利树的绿色农田里。居民说,这座建筑自2005年就一直有人居住。

建筑的中心位置是一座三层高的楼房,建筑物四周被大约14英尺(约合4.2米)高的混凝土墙围起,围墙上方有带刺铁丝网,还有监控摄像头。有些附近居民说,这座建筑还有地下区域。

周日夜幕降临后,几架美国直升机将特种作战部队一支分队从阿富汗贾拉拉巴德空军基地带到此处。由于建筑物高墙造成的“涡旋”,一架直升机重重撞向地面后严重受损,这堪称美国此次军事行动最令人揪心的时刻。

帕内塔在七楼由会议室改成的作战指挥室里监控此次行动。奥巴马和他的高级助手们在白宫战情室实时关注行动的进展。布伦南说,当时感觉像是度秒如日。

突击队员意识到可能必须放弃一架直升机,他们用了40分钟时间边开火边搜查这座建筑的每一个部分。最后搜查到主楼时,在二层和三层找到了本•拉登及其家人。美国官员说,本•拉登在被击毙前试图用枪自卫。

本•拉登的尸体起初得到了突击队队员的确认,该处建筑内一个被确认是他妻子的女人也指认这是本•拉登的尸体。

突击队还接到命令要拿走具有情报价值的物品。一位美国情报官员说,他们拿走了所有能找到的东西,包括电脑硬盘;情报人员正在仔细检查这些物品,不放过任何可能从中获得的信息。

袭击结束后当地电视台获得的一段录像显示,在据报本•拉登被击毙的那间屋子里,有一张血迹斑斑的床。

美国国防部一位高官说,本•拉登是被“美国子弹”打死的,这就排除了他是被自己的卫兵打死以防被活捉的可能。美国突击队打出的子弹至少有一枚击中了本•拉登的左眼。

另有三名成年男子在突袭中被打死,包括上述两名信使和本•拉登的一个成年儿子。一名妇女被其中一名男子用作“盾牌”,结果被打死。另有两名妇女受伤。突击队离开前,机组人员毁掉了受损的那架美国直升机。

美东时间周日下午3点50分,奥巴马首次得知本•拉登的尸体得到了初步确认。晚上7点01分,奥巴马获知这具尸体“很有可能”是本•拉登。

据一位高级情报官员说,本•拉登的尸体不仅得到了突击队的确认,也得到了他一个妻子的确认。中央情报局专家对比了尸体图片和公开的本•拉登照片,以95%的把握确定这就是他。周一上午,初步DNA分析表明,尸体的DNA和本•拉登多名家庭成员的DNA“差不多100%”相符。

按照死后24小时之内必须安葬的伊斯兰传统,本•拉登的尸体已在周一被海葬。美国一位高级国防官员说在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举行了宗教仪式。遗体被装在一个负重的袋子内。一位军事官员宣读了准备好的宗教致辞。

一位高级国防官员说,致辞结束后,遗体被置于一个准备好的平板上,然后平板缓缓倾斜,遗体随之滑入海中。

华尔街日报 Siobhan Gorman / Adam Entous / Zahid Hussain

 4 ) 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世上可能有这么种人:从不会从自身找问题,如果你有问题,那就去消灭你,但凡这样的,大多会在这条道走到黑;只是不知等到无法消灭时,他们还会不会重新审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摘 尼采那疯子的两段话(就不翻译了):

“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ärker.”

“Wer mit Ungeheuern kämpft, mag zusehn, dass er nicht dabei zum Ungeheuer wird. Und wenn du lange in einen Abgrund blickst, blickt der Abgrund auch in dich hinein.”

在《偶像的黄昏》

说回电影:运镜、角色塑造、剧情节奏……真的很棒,4颗星给电影本身,无关剧情和事件。

 5 ) 诛的是敌人,同时也是自己的心

很多愤青喜欢用一句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来追忆中国曾经的强大,以及憧憬着代表国力强大的未来。很多想象力缺乏的人,想象不出来虽远必诛到底是怎样一种境界,只好用糯康来提供想象:看,我们把缅甸的大毒枭绑回来斩了,在菜市口示众了!
糯康提供最终结果的想象,而《猎杀本拉登》则可以负责提供对这句话进行具体实施的细节。关于这些细节是什么,2个半小时的电影已经提供的足够多了。有很多人死了,有很多仇恨被播下了,拉登确实死了,但这只是表象,深层次的东西,并没有被摧毁,相反,它们越来越牢固了。
从《黑鹰坠落》到《猎杀本拉登》,美国摔了两架黑鹰,前一架似乎是一个起点,美国人主要是在反思,是准备痛定思痛了。整整十年后的第二架,似乎成了一个终点:美国最大的敌人本拉登伏法了,黑鹰直升机见证了美国军事上的成就,但黑鹰之后何去何从?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黑鹰坠落吗?
《猎杀本拉登》的片尾,不禁让人想到《拆弹部队》的结尾。在导演凯瑟琳·毕格罗眼中,战争对人性的最大异化,就是人会像习惯一件工作那样逐渐习惯战争,会逐渐习惯仇恨与杀人的存在,如果有一天战争结束了,人会陷入到失业的失落中。然而,战争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因为仇恨已被播下。不能循着这个逻辑去深想,因为你会推理出一个可怕的未来。
其实就论表演本身而言,杰西卡本身的演绎是很不错的,但这个角色之所以能输给《乌云背后的幸福线》里的詹妮弗·劳伦斯,我推测还是角色存在着先天不足,缺乏变化,电影最开始关于她有一场对话:“不觉得让她这样的见识那些血淋淋有点太早了吗?”“华盛顿那边的人说她杀人不眨眼。”整部电影中,并没有感受到女主遵循经典叙事规则的变化,她是一出场就是为这场战争而生的人,她也说自己之所以没有像她的同伴们那样死去,是因为要抓住本拉登,而这也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最大动力。电影结束,她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飞机上,面对驾驶员问她“你要去哪里”,泪流满面,无从回答。
这是凯瑟琳·毕格罗故意为之的。她本可以将这个故事设计成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被这场看不见的战争所改变,不过那样就重复了《拆弹部队》。她也可以将此故事设计成女主角面对严刑逼供和滥杀无辜渐渐感到困惑,原先立誓抓住本拉登的信仰逐渐崩溃,不过那样就成了越战片……无论如何处理,都逃不开前人的老路,所以索性就让杰西卡坚强到底,从没有一丝的动摇,大骂顶头上司的人是她,在最后的会议上给出了百分之百是本拉登的人是她。然后在抓住本拉登之后,杰西卡那杀人不眨眼的眼神瞬时变得迷茫起来,当她确认了死者确实是本拉登之后,她以往所熟悉的那个世界不复存在了。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诛的是敌人,同时也是自己的心。

 6 ) Conspiracy: 击毙本拉登还是美国人的惊天阴谋?

可能性只有两种:要么Zero Dark Thirty是一部纪录片,要么奥巴马演了部故事片。你相信那一个?

有时候功课做得太扎实不是一件好事。对于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如果事先将整个事件的过程了解得一清二楚,那么对观影者来说,影片只是把事件用影像展示了一遍,而你的大脑90%以上的工作都是在核对影片进展和你的prior knowledge是否相符。只有甩开了思维定势,才能从影片中看到更多。

女主人公Maya高中毕业就被吸纳进入了中情局从事情报工作。从刚到前线面对残酷逼供的无法直视到自己主持逼供毫无压力,12年之久的追捕工作让她身心具疲。但是她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毫无私人生活可言不说,本拉登的线索也全断了。反倒是亲密的同事被炸身亡,上司也由于无人机误炸的调查离职。也许是直到中情局局长出乎意料地在食堂出现在Maya餐桌对面,她才意识到自己这十几年过的多么不靠谱。看着总统发表电视讲话,矢口否认虐囚并为美国人的道德底线担保,自己却心知肚明这一切都是谎言,我想她能做的只有逼自己麻木不仁了。

很明显Bigelow要塑造的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受害者。

Maya搜集的一切线索都无法证明本拉登藏身此处:传话人Abu Ahmed的身份来自7年前的情报;他的目前位置从科威特线人那里用兰博基尼买来。所有的senior都认为最多只有60%的可能性本拉登在此,而Maya却一口咬定100%。

最后的猎杀完全忠于官方公布的过程。没看过影片或者不了解事实背景的观众如果认为这次行动干净利索充分显示美军的神勇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无论“事实”还是影片,这一段都只能用节外生枝来形容。首先美军直升机居然因为热气流坠毁,然后三楼猜测拉登藏身处的铁门居然一时半会儿炸不开,最后美军的“秘密”行动竟然引来了全村的围观。杀死的是不是拉登我们暂且不管,这就是对美反恐战争赤裸裸的讽刺。

最后Maya visually confirm了尸体身份,我相信这只是她一厢情愿,因为她一刻也不能再忍受下去了。登上撤退的包机,Maya的眼泪包含的也许是释然也许是空虚,又或许是罪恶感,但绝对没有一丝的喜悦。

Al-Qaeda说圣战他们可以也将会一直进行下去,几个世纪都会进行下去。美军的反恐战争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结。战争到了这个份上,早已不存在正邪对抗了。剩下的只是无止尽的血债血偿。这些生灵涂炭并不是几个恐怖分子只手造成的,这些惨绝人寰更不是杀死几个本拉登能停止的。同样的悲剧从几百年前的十字军东征就在上演,只是人类好像并未打算从中汲取任何的教训。

 短评

毕格罗这两年是一个被高估的导演。

9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每个镜头每句台词都很干净利落 到底哪里臭长了

14分钟前
  • 文淇
  • 推荐

闭着眼睛都能想出的套路,总算给了美国人民一个交代,奥湿卡最佳影片直接颁给它也不会稀奇,这是美国人的感情,中国人无感。几个演员倒是演的都还行。

15分钟前
  • scaryzion
  • 较差

太!好!看!比《拆弹部队》更值得奥斯卡,让Argo瞬间变成了《变形金刚》。整个追寻侦破过程抽丝剥茧环环相扣,理性思考冷静旁观却又不失感性刻画,最后的突袭更如伪纪录片般让人窒息紧张。Jess就像克制冷静版Homeland的Carrie,收敛自如控制得当的表演比J.Law更出色。

1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也许本·拉登死了确实让很多美国人很解恨,奥巴马都没好意思说自己今年最爱的电影是这片子,美国媒体就有点自恋了,看着一手资料改编就把持不住那份公民自豪感了。导演放弃了类型片结构,把惊悚片当成纪录片拍了,很多行话术语,叙事结构也有着明显的割裂,好在有细节有独家内幕还有劳模姐。★★★

2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一点不觉得主旋律。这片子非常冷酷的展现了the way this world works,现实的残酷,让人有一种无力感,所谓的冤冤相报何时了,你看不到这种仇恨瓦解的希望。导演也没有野心去提出一种解决之道,她只是用女性的视角展现了一种冷酷与人性交织的痛苦,一种宿命般的悖论

22分钟前
  • 尖头叉子
  • 力荐

原来那一刻要喊的不是we beat him,而是it IS him。女主偏执狂押对宝,时刻脸上要写着"我很屌"星人,没被打动到。劳模的演技也只是一般,只能说是谁演都不会差的角色,小细节的灵性比不了JLaw。前妻甩前夫几条街+1

23分钟前
  • 左儿
  • 推荐

"这八年,除了抓本拉登,我什么都没做。" 要么2星、要么4星。本不感冒的政治题材+冗长无趣,但是震撼的真实背景与结尾半小时的无声胜有声,毕哥罗这个天杀的女人拍的电影比男人还man,活该奥斯卡遗弃你,因为提名你就等于别的男性导演都得死。

2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12/19/2012 CenturyCity:1、非常赞3小时毫无感觉;2、片头是911当天记录,黑屏和遇难者遇难前的电话记录非常震撼;2、CIA各种重口味酷刑,谁说主旋律来着?;3、毕格罗自《拆弹部队》拿下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后这片子也是一个路数;4、I'm the motherfucker who found this place苦逼CIA女职员演技很赞

27分钟前
  • davekozg
  • 力荐

毕格罗一定是某类男人十分痛恨的那种女人。。。。。。

30分钟前
  • 张熊熊
  • 还行

电影的的技术毋庸置疑,还是立场的问题。这样有争议性的题材,又何必采取完全中立的态度。你能想象拍少年派却把宗教那段儿拿掉,仅留漂流与历险吗?刻意的忽视“究竟什么是恐怖主义什么是救世主”这样的核心问题,而始终聚焦在女主心力交瘁的十年追捕路上,乃本片一大败笔。

3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siff15 看电影不重要,关键是和杰西卡·查斯坦本人相谈甚欢,人很NICE,令人难忘

3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4.5。严重被低估的现代军事片杰作。毕格罗深知人物从未大于事件,却能为事件的再现供应无限的生命力,仅凭对这一点的洞察与实现就值得激赏。几无可谓高光的佳句,却用每一个时刻彰显”呈现”本质力量的镜头,谱写了足以代言后911时代的反恐佳章。作品、女主和导演仿佛达成了气质统一,大爱结尾。

36分钟前
  • Ocap
  • 推荐

相形之下,逃离德黑兰假得像个玩具。

41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到最后略似《拆弹部队》,仍有战争对人的异化。杰西卡查斯坦在影片结尾面对的问题仍是将往何处去?从学校即进入CIA,从事的唯一一件工作就是抓捕本拉登,并坚持了十多年。结尾几十分钟的突袭事件拍得确实紧张,真实且压抑。对这个事件本身,始终不知如何评价。三星半。

4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没被提名,反而是最佳影片提名了?看完了觉得如果一定要二选一的话,应该是反过来才合理……

49分钟前
  • tintin76
  • 推荐

下了个好字幕版本重看一遍,果然大有改观。胜过《Argo》多多,也胜过《拆弹部队》多多。Jessica Chastain的角色随便换个脸部线条刚毅些,漂亮得不那么打眼的女星来演,都能发挥得不错。我爱的是Mark Strong这位叔,从同类型反恐片《谎言之躯》起就看好他了。

54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三小时几乎没有任何多余镜头。这片子最让人激赏的是让观众完全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这场十年的行动,不会被已经知道的结局牵着鼻子走,反而会有新的认知。最后一个小时的猎杀全程记录太棒了,收尾也利落。查斯坦的表演冷静大气,毕格罗为了等她空出档期还推迟了拍摄进度,当然事实证明“她是值得等待的”

5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之前吹的那么狠,看完了反而有点失望。这电影剧本其实很一般,节奏不好对话一般。和最后那让人看的手心出汗的二十分钟比,前面显得尤其拖沓,尤其马里奥特酒店那段安排很刻意太cheesy。最后很精彩,但我有个问题,你都把直升机停人家楼顶了还用炸药炸人家大门,进去之后你们还用的着压低声音说话吗??

1小时前
  • Iberian
  • 推荐

“猎杀”比“刺杀”更准确地传达出本片冷酷的纪实风格,这是一部“相当难看”的电影,同时,它又是一部无比高级的电影。刑讯逼供中囚徒面对食物和水的眼泪,和完成任务后女特工心态复杂的泪水,互为涟漪。这部电影没有丝毫娱乐性,但却会对你形成巨大震撼。

1小时前
  • 老晃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