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世界

剧情片其它2010

主演:米卡埃尔·佩斯布兰特  崔娜·蒂虹  马库斯·瑞格德  威廉·约翰·奈尔森  乌尔里奇·汤姆森  卡米拉·戈特利布  

导演:苏珊娜·比尔

 剧照

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2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3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4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5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6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3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4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5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6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7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8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19更好的世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13:22

详细剧情

  瑞典医生安东(米克尔·佩斯勃兰特 Mikael Persbrandt 饰)常年工作在苏丹的难民营,每天直面武装暴力造成的伤痛与死亡;休假时则飞返丹麦,与分居中的妻子玛丽安(崔娜·蒂虹 Trine Dyrholm 饰)轮流照看两个儿子。男孩克里斯蒂安(威廉·约翰·奈尔森 William Jøhnk Nielsen 饰)从伦敦迁至丹麦,母亲的病逝令他与父亲心生隔阂。在新学校中他与安东的长子伊莱亚斯(马库斯·瑞格德 Markus Rygaard 饰)结识,后者因瑞典人的身份受到同学的歧视与欺凌。克里斯蒂安教会伊莱亚斯以暴制暴,两个同样来自破碎家庭的男孩成为好友。  安东带着两个儿子和克里斯蒂安外出游玩,因误会被人连续掌掴羞辱。安东坚持以宽容忍让的态度化解此事,却不被孩子们理解。在发现库房里的火药后,克里斯蒂安开始怂恿伊莱亚斯加入自己危险的复仇计划。而此时已经回到苏丹的安东因为救治了恶贯满盈的当地大佬,内心正经历着一场道德的煎熬……  影片原名《复仇(The Revenge)》,后更名《更好的世界(In a Better World)》,于2011年相继摘得第68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和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两项殊荣。

 长篇影评

 1 ) 崔卫平:琐碎之恶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给了丹麦女导演苏珊娜·比尔的影片《更好的世界》。这部影片被认为“在每一个方面都不落俗套”。它所处理的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暴力,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却可能会造成重大后果。两个人为一点琐事吵架,结果却闹出人命。诸如此类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每个角落都在发生。


影片有一个国际化的生活背景,安东是一名外科医生,身为瑞典人在丹麦定居,工作却在千里之外的非洲某难民营。他穿梭在荒凉干燥的沙漠与如景如画的丹麦海滨城市之间,一再令观众陷入时空倒错。他的手术台上,不时地躺着被切开肚子的孕妇,这只是因为当地一个叫做“大个儿”的人,与其他人打赌,看看年轻孕妇肚子里怀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人们对此敢怒不敢言。作为医生,安东的工作限于将这些女性开膛的肚子再次缝上。


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恶,情节恶劣却没有根基:作恶者仿佛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丝毫没有考虑到这样去做的结果,给他人造成的严重伤害。他像是一个盲者,完全缺乏某种能力及某些器官,来想象他人的遭罪,体验他人所遭受的痛苦。他在这个世界上“独来独往”,逞一时之兴,想要怎样便怎样。他表达自己不可侵犯的方式,就是去侵犯别人,以此为乐。在那个时刻任何人不要阻拦他,否则就是“不识时务”。


这种恶不管在非洲还是在丹麦同样存在。不仅在成年人当中存在,在孩子之间也经常发生。安东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伊莱亚斯12岁,在学校里经常受人欺负。他自行车的气门芯经常被人拔掉,在路上走会被人无端拦住,在班上提及他的名字甚至都是一片哄笑。人们嘲笑他的理由有:瑞典人的身份,他的长相,他的牙齿。他的朋友克里斯蒂安帮他出了气,两人陷入被警察调查的麻烦之中。


学校孩童们之间的这种恃强凌弱,令人想起那部德国影片《浪潮》(2008)。其中那个绰号叫做“软脚虾”的男孩,也被他的同学们欺负得抬不起头来,后来在极权主义试验中找到了归宿。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苏联影片《丑八怪》(又译《稻草人》,1986),也将孩子之间的勃险恶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她)并非人们想象得那样纯洁无瑕。成年人力图加以掩饰的恶行恶习,在孩童那里暴露得一览无余。


安东的小儿子大约两三岁,在儿童游乐场与一起玩的孩子发生争执,这本来是常事。但是那孩子壮硕的家长走过来,不由分说在安东的脸上连扇几次:“不要碰我的孩子。”这之后他也没有心满意足地离去,接着将气撒到自己的小家伙头上。他暴躁的身体中埋藏着太多的戾气,恨不得将整个世界都当做他的出气筒。


这就是我所说的“琐碎之恶”。它是一种没有根基、没有必要的恶,以一种琐琐碎碎的方式,遍布和侵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他不能将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是联系在一起的,也不知道眼前的状况与未来的状况是不可分割的。伤及他人便是伤及自己,伤及眼前也是伤及未来。某种情况像那个寓言里所说的,洪水中青蛙驮蝎子过河,蝎子也认为不能将青蛙蜇死,那样它自己也就活不成了。但是到了湍湍激流的中途,蝎子还是蜇了青蛙,双双沉入水中。青蛙临死前发问:“为什么要蜇我?”蝎子回答:“因为我控制不住。”


在这样一种攻击行为的底部,蹲伏着虚无主义的种子。这个人自己从来没有被恰当地对待过,没有生命被尊重被珍视的体验,他因此也不知道尊重别人,感受不到他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一样,是同等重要的,不可抹杀的。当他觉得自己一文不名的时候,他也会觉得别人一钱不值。他被忽视得太久,他的怨气不知不觉地在生长,直到将自己长为一根尖锐的刺。只有在刺痛别人时,他才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价值”。他与周围人的关系,便建立在这种不停地互相攻击和某种“战争”状态之中。他习惯生活在一种密不透风的状态,既没有感受力也没有透视力,无暇顾及自己行为的后果。


非洲的那位“大个”其实也是如此。他的行为轻浮随意、满不在乎,这让我想起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所说,“不仅仅是暴行的残忍,同时还有暴行被实施时的轻率。”捷克诗人赫鲁伯有一首关于阿基米德的诗,也道出了某种真相。那位伟大的数学家死于误闯进来的入侵士兵之手,诗人这样形容这位士兵:“他轻轻一捋/杀死了圆,正切/和横切之点/以至无穷”(《杀死阿基米德的下士》)。


愚蠢的家长还没有结束他的蠢行。当时不还手的安东,事后带着三个孩子(加上克里斯蒂安)前往他工作的汽车修理站,这位修理工居然还要发威,吼叫着“你这个瑞典人滚回地狱去”,接着又扇了安东的嘴巴,声音清晰响亮,所有的人都听到了。这时安东的态度,成为整个影片的核心。也许因为此,这部影片被称为“在每一个方面不落俗套”。其实只要在某个重要的方面“不落俗套”就行了:它构成对于这个世界上流行做法的矫正。


安东对儿子解释说:“他是个白痴。如果我去打他,我一样是个大白痴。我会去坐牢,你将没有父亲。他赢了。”儿子问:“你怕他吗?”答曰“这不是问题所在”。哦,一个人做某件事情,应该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而不是为了其他什么理由,尤其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有时候,事情的不同方面就是这样含混不清地搅在一起。实际上太多事情也不可能仅仅归结为怕与不怕的问题。在这个“怕”的问题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的考虑。一个人行为的理由,在某种意义上,比他的行为本身更值得看重。


面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安东一字一句地说:“我带孩子们来,就是要告诉他们——我不怕你。”“你是如此一个大白痴,当我带孩子们来的时候,你却不道歉,却继续好斗。”“这不能够伤害我,我没事。”最后这句话真正将那位粗鲁的家伙激怒了,安东的做法让他感到自己彻底失败。他提高嗓门在喊:“我不能伤害你?那正是我想要做到的。”面对男孩们的愤愤不平,安东开导说:“他迷失了。他是个白痴,不值得我们花时间。”让一个白痴占据甚至为此付出自身生命,这真是一个划不来的主意。也许,一个人不仅要选择好他的朋友,也要选择好他的敌人。


当然这可能值得讨论,同时也要设定主题的严格限制——针对什么样的恶,人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更为恰当的。至少这部影片提供了某个参照,不能掉进“琐碎之恶”的陷阱,不能拿自己的生命与这种没有根基、没有来由的恶下赌注或互相交换。对于少年克里斯蒂安来说,他还需要经过一段历练之后才能明白——因为咽不下这口气,他用家里储存的火药去炸那个修理工的汽车,差点搭上了好友伊莱亚斯与自己的两条命。安东让他明白,原来“生命与死亡只有一层面纱之隔”。“我也是个白痴”,克里斯蒂安在影片结束时说道。


比较起来,同样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日本电影《告白》(2010)其处理方式则完全不同。两名少年杀死了女老师年幼的女儿爱美,残忍的做法中透露出同样的轻率无知。


其中A(受害老师这么称呼他)与上部影片里的克里斯蒂安有点相似,因为失去母爱有些心理失衡。不同于克里斯蒂安母亲患病去世,A认为自己要强的母亲抛弃了他。他因而要做出一桩惊天动地的事情,让母亲瞧瞧。这中间还有一些琐琐碎碎的因素。最终将无辜女孩置于死地的是B,这个少年生性怕事,在家被过度溺爱,也因此他有强烈的失败感,需要证明自己并不是个“残破品”。A同学在接受老师盘问时,竟掉头给了一个灿烂的微笑,并说了声“开玩笑的”,仿佛全然不知道自己做下什么。B同学的母亲在听整个事情过程时,不停为自己的儿子叹息,完全忽视了被害小女孩。


老师本身也认为,“A有杀意,可是没有杀人;B没有杀意,却害死爱美。”两少年在一种几乎懵懂无知的状态中犯下了难以饶恕的罪行。显然,学校与家庭对于生命教育的缺席,在其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影片中的女教师怨恨法律不能具体地惩戒这些少年罪犯,他们实际上与成年人一样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她给自己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有步骤的复仇计划,并付诸实施。她声称已经让这两个学生喝下了含有艾滋病毒的牛奶,从而在精神上折磨他们,让他们接受苦果。B同学因此发疯而不能上学。受困的A则在“野心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用自制的炸药炸死了他一心想要见到的母亲。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变态的故事。你可以说,痛失爱女的女教师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影片最大的缺点是少了一种价值观的透视,对女教师的行为缺少一种评价。与少年们一样,这位女性后来只有从伤害他人的报复行为中才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只有疯狂地折磨他人,她才得以获得一点平衡,她的做法在精神上是没有出路的,只有陷入“恶—恶”循环当中。尤其是我们如果将这两部影片对比起来看更显出《告白》之缺憾,也更加能够体会到《更好的世界》中有着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对于价值观的关心及一种自我反省的立场,而不只是如《告白》那样制造人性的奇观。

 (《财经》杂志 2011年第08期 作者:崔卫平)

 2 ) 会更好吗?

    其实世界上没有最好,衣食无忧的北欧会有精神上的失落,家庭的缺失,歧视的环境,让两个小朋友走上一条看似不可思议的道路,做个很反社会的决定,虽然最终的结局还算是圆满;而非洲部分更多讲的是因果报应,大头目造成的破坏和最终的结局,反似中国式的因缘结局。
    整部片中看似懦弱的爸爸,也许是在见证更多疾苦后变得从容。感觉上他串起整个片子的两部分,非洲与欧洲,落后与发达,但看似发达的地方就一定是更好的世界吗?未必见得,至少广袤沙漠上追着车跑的孩子是快乐的,有笑容的,那一句句的"How are u?",也许更像来自于Better world.

 3 ) 无解的题

丹麦女导演苏珊-毕尔所执导的电影《更好的世界》,勇夺今年奥斯卡奖和金球奖的最佳外语片奖。凭心而论,这部电影是非常典型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手法和议题上没有太多争议性,一张四平八稳的安全牌。

长久以来,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遴选方式受到许多诟病,首先是一个国家只能选取一部作品参加比赛,在这部分,许多手法创新、批判性强的作品往往就被剔除(这也是中国作品能获得欧洲奖项,却很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主因)。其次是片中英语发音部分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评审团由大约三百人组成,他们必须看多达二十部电影,然后从中选出最好的。而这些评审成员主要是一些年纪较大、已经退休的人,因此对影片的偏好自然是中规中矩。今年奥斯卡奖的评审过程虽然做了细部调整,将评审团分成几个小组,减少看片的数量,但结果似乎没有太多的差别。

《更好的世界》的拍摄手法和议题内容都在一般的水平之上,只是它是否是2010年间最好的作品,很多人都抱有疑问。《更好的世界》的丹麦片名是“复仇”,但参赛国外奖项时,导演将英文名称改为“更好的世界”,颇有讨好观众和评审的意味。

《更好的世界》的主要议题是“暴力”与“报复”,影片中运用了许多二元元素来突显人性中的挣扎与困境。影片主角安东是一个从瑞典移民至丹麦的男子,平日在非洲的难民营行医,妻子和两个儿子则居住在丹麦一个平静的小镇。由于工作的地方是一个战乱不平的世界,安东必须面对大量的血腥伤害,极尽全力救助暴力的受害者。然而在家乡,安东十二岁的大儿子艾利亚斯却因为“瑞典佬”的身份,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安东尽管知道儿子所面对的困境,但由于工作的性质和与妻子之间的感情问题,他被迫成为儿子生命中缺位的父亲。

安东生命中的矛盾,因为另一个孩子的到来而激化。克里斯提也是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在母亲病逝后,他和父亲一起搬到安东所住的小镇,并成为艾利亚斯的同班同学。克里斯提性格强硬,由于母亲的病逝,内心里对父亲抱有强烈的愤怒。然而父亲却因为自己内心的悲伤而不知如何处理儿子的心理问题。在认识艾利亚斯后,克里斯提很快就和他结为好朋友,并对欺负他的男孩出手,用棍棒和小刀狠狠地教训了对方。当大人们质疑克里斯提以暴制暴的行径,认为只会引起更多的暴力报复时,克里斯提回答:如果出手够重就不会了。

安东回家休假时,带着二个儿子和克里斯提一起外出,却卷入一场纷争当中。小儿子和另一个小孩为了秋千起了争执并动手推拉,安东出面将两人分开,却引来另一个孩子的父亲的不满,这位父亲是一个汽车维修工,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儿子而动手推打了安东。尽管场面极为难堪,但安东认为不应该降低身份和对方动手,于是带着孩子们转身离开。但这件事在艾利亚斯和克里斯提看来,却非常不能接受,催促着安东找对方“算账”。无奈下,安东找到了这个维修工,以言词指责对方使用暴力的错误性,结果对方辱骂安东是个瑞典佬,并动手打了他几个耳光。至此,安东还是坚持暴力的错误性,毅然地带着孩子们转头离去。

安东坚持不肯以暴力回报暴力,这与他的工作环境息息相关。安东工作的难民营中,每天都有大量受伤的百姓被送来,他们全是暴力的受害者,主要的加害者就是一个被称为“大人物”游击队份子。这位“大人物”整日带着武装士兵四处作威作福,甚至以孕妇腹中孩子的性别作为赌注,硬生生将孕妇的肚子破开。讽刺的是,这位大人物却因为腿伤不得不向安东求助。尽管旁边的伤患、家属及护士都要求安东不要救治这个杀人狂魔,但安东还是基于医生的道德出手为大人物治病。对安东的道德试炼并未止于此处,就在大人物的脚伤即将痊愈时,一个被开肠破肚的孕妇却死在了病床上,正当此时,一旁走来的大人物出言奚落和嘲笑了死去的孕妇。安东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他硬生生将大人物推出他的医疗帐篷,冷眼看着大人物被外头的百姓包围并攻击致死。

当安东因为难民营的暴力事件而沮丧时,另一起暴力事件正在他的家乡上演着。克里斯提不能忍受安东所受到羞辱,坚持制作炸药炸毁那名修车工的汽车。这件事本来有机会停下来的,但是却在三个环节上出了错误。首先是艾利亚斯的母亲发现了克里斯提送给他的一把小刀,进而登门向克里斯提的父亲问罪,这件事造成艾利亚斯内心对克里斯提的歉疚,因此不忍让克里斯提自己去炸车。其次是克里斯提在行动执行前的晚上,向父亲提到自己可能会死去,他父亲没有追究细节,反而是愤怒地痛斥了他一番。最后是艾利亚斯透过视频向父亲求助时,安东却因为当天的悲惨事件而无心与儿子对话。结果两个孩子便在隔天清晨出发去进行报复行动。

《更好的世界》呈现的是一个没有简单答案的问题,是人性不完美所造成的困境,面对暴力时究竟如何应对才是正确的?如果忍气吞声,暴力不仅不会自动停止,还会制造更多的受害者。就像艾利亚斯在学校所受到的霸凌,尽管师长和父母都知道问题存在,但没有一个成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都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让艾利亚斯培养出强硬的性格,才能让他彻底摆脱受害者的身份。克里斯提就是一个性格强硬的男孩,但结果是“以暴制暴”,是另一个困境。成人在面对暴力问题时,不仅要思考如何彻底终止暴力,还要思考对孩子的示范作用。例如安东,他认为正是因为孩子在场,所以更不能“以暴制暴”,然而这种软弱以对的方式,却在孩子心中激起更大的反抗意识,如果安东在面对维修工时还手,也许两个孩子根本不会自行采取报复行动。报复与否,没有标准答案。片中克里斯提说的那句话:如果要出手,下手就必须重。这话听来虽很冷酷可怕,但却有这么几分道理。

总体来说,《更好的世界》是一部很流畅的作品,但缺点是过于戏剧性,影片中安排的矛盾困境与现实之间有些许隔阂,而影片最后那个没有酿成悲剧、相互理解的完美大结局,也多少降低了这部电影的真实性与冲突性。我喜欢这部片子的议题,但不喜欢这部片子的手法,可能是因为导演是女性,所以里头有女性的感性,但也有女性对冲突的厌恶与回避,结果全片形成一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态势。

这部片子的内容无疑是很复杂而丰富的。暴力的起因往往是愤怒,安东将那个万恶的大人物推出帐篷,是因为愤怒;克里斯提相信以暴制暴,背后的原因也是愤怒;艾利亚斯的母亲在目睹儿子身受重伤时,之所以对克里提斯暴力相向,同样是因为愤怒。无论我们长到多大的年纪、拥有多少知识、对世事有多少理解,都不可能免除突如其来的愤怒情绪,这是人性,也正因为如此,暴力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在这个基础上,承受暴力的人,不免以暴力还诸暴力,结果便是暴力的往复循环和放大。

只要有人,就有摩擦,就有愤怒,于是就有暴力。当今社会常常强调父母师长对孩子的教育,认为从这点上可以根除暴力,然而作为父母与师长的人,他们终究是人,他们或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而在孩子生命中缺位,或是本身就纠结在内心的问题中,而无法察觉孩子的心理问题,社会从来不是完美的,成人非但无法解决儿童的暴力问题,甚至经常是儿童暴力的根源,就像安东的瑞典移民身份,就像克里斯提父亲的内心创伤。落后如非洲小国,先进如被誉为幸福指数最高的丹麦,都不能从暴力这个问题上解脱出来,因为暴力是人性问题,与道德、财富、教育无关。

 4 ) 有更好的人,才會有更好的世界

在滂沱大雨聲中看完榮獲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丹麥電影『更好的世界』,感覺隨電影一路出現的複雜情緒,那些抑鬱,憤慨,無奈,皆被雨水沖刷殆盡,僅留下雨後稍試平靜的片刻,與翻騰過後逐漸平和的心。 保持一顆平和的心,是這個公理正義難以伸張的浮躁時代裡,極重要的人格特質,不但能幫助我們思考面臨選擇之際該如何抉擇?更能在關鍵時刻避免憾事發生。然而,大部分的人在事到臨頭時,總難跨越橫在眼前的不公對待。於是,以平和之心維持和平理性的世界,遂成為理想主義的口號。 因為我們是人,不同的是,好一點或壞一點的人,極好與極惡畢竟是少數,在符合人性前提之下,我們所看到的真實世界,其實並沒有那麼好。 『更好的世界』與同樣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告白』,不約而同將「校園霸凌」置入電影中。兩者同樣出現 “以暴制暴”情節,而『更好的世界』更進一步將“以暴制暴”的方式延展至校園以外無所不在的社會霸凌中。  重點不在於“以暴制暴”方式的對錯,而是造成非得如此,或是除此之外沒有更好選擇的原因。 我想,所有問題的答案依舊出現在“人”身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出現強欺弱,大欺小的情況,這與國家文明與否無關,而與人天生的劣根性有關。因此,無論是文明先進的丹麥,或是野蠻落後的非洲難民營,隨處可見人與人之間恃強凌弱的粗暴對待。 電影中,生性平和的十歲男孩Elias,莫名其妙被班上大塊頭男生暴力相向,天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唯一挺身而出的轉學生Christian遭到連座,個頭矮小但性格強悍的Christian不甘被欺負,他的邏輯是只有立刻狠狠還擊,才沒人敢再欺負他。 事實證明,Christian是對的。我不主張暴力,但有些人的惡毫無緣由,不反擊,在他們看來就是“不敢”反擊,默默忍耐,不會結束暴力,只會讓他們食髓知味,更變本加厲。 小孩的世界如此,大人的世界亦然。Elias在非洲難民營當醫生的父親,平和理智,修養極佳,儘管在非洲天天目睹種族間互相殘殺,他仍不主張以暴制暴,他認為暴力相向只會招來更嚴重的報復,與更多無辜人們的傷亡。 醫生理性的想法沒有錯,也是維持和平的長久之道。然而,會挑起仇恨爭端的人,往往並非常人,說是瘋子也許更恰當,如果能和瘋子講理,早就天下和平,世界大同了。 有一次,醫生帶孩子們上街,小兒子和另一個小孩為搶鞦韆發生拉扯,他上前勸架,小孩父親出來,不分青紅皂白就賞了醫生一耳光。醫生沒有還手,不是因為害怕,而是不想與粗暴之人一般見識,然而,這一巴掌卻不偏不倚在孩子們心中烙下陰影。醫生為了教育孩子不使用暴力並非出於恐懼,再度登門面對小孩父親,沒想到小孩父親不但不認錯,暴怒之下,竟又連刷了他兩耳光,儘管醫生認為錯的是對方,卻完全無法讓十歲的孩子信服。 Christian不以為然道:『你說他錯,但那個人並不覺得是他錯。』醫生啞口無言。 這是我們在生活中偶爾與人磨擦會遭遇的狀況。有一次,我父親按了前面一台車喇叭,準備超車,沒想到超前之後,那台車突然加速開到我父親車前面,硬逼父親下車,凶神惡煞般的車主怒氣沖沖拿了大鎖下來,質問我父親沒事按他喇叭什麼意思?還好我父親年紀漸長之後不再像年輕時那般氣盛,直說自己年紀大看不清楚,怕撞了他車,那人才做罷。 可見,“文明”在粗暴之人身上完全起不了作用,這就是為什麼犯錯必須付出代價,不受到懲罰,原本就不可理喻的人只會更自以為是,一個慣性對人暴力相向的人,不受控制的舉止彷彿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炸傷觸怒他的人。 文明世界都充斥著粗暴之人,非洲原始野蠻的部落更是可想而知。 丹麥醫生不顧眾人反對,本著救人天職,治了殺害無數孕婦的壞蛋的腿,卻在那人一句泯滅人性殘害女性的話語中瞬間失控。他終於明白:“惡性重大”這件事並沒有休止符,就像人的欲望宛如無底洞,不阻止,洞只會越來越深,人只會越來越壞,世界只會越來越糟。 更壞的事隨時在發生。我們除了明哲保身之外,訴諸法律當然還是維持理性世界最好的途徑。然而,法律畢竟有太多漏洞可鑽,我已經不相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了。那些被法網漏掉的人,繼續以惡劣的方式傷害別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告白』與『更好的世界』這樣的電影,提醒我們在這不美好的世界我們需要的已不再是單純的相信明天會更好,而是面對明天也許不會更好的事實,更要因此學會保護自己,才能悍衛我們愛的人。 雖然“以暴制暴”解決不了不好世界的根本問題,但仍有助於受害者心理的平衡。此外,電影同時點出“以暴制暴”可能製造出更大的傷害,甚至留下更多遺憾。所以,該怎麼做?始終沒有最好的答案,只有相對自己而言更好的答案。 更好的世界,是所有良善之人對世界的期許。看電影時,我想到的題目是“沒有更好的人,怎會有更好的世界?”現在我把它改成“有更好的人,才會有更好的世界”。因為,我們雖然改變不了世界,但至少我們可以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當每個人都變得更好,無形中就會變成讓世界更好的一股推力。 而黑暗中的一線之光,往往就來自這些微不足道的力量。 原文發表於:http://blog.sina.com.cn/aiyung

 5 ) 让世界变得更好

正如标题“更好的世界”所言,电影的宏观意义上的主题即: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世界不够好,怎样才能让它变得更好。为此,影片以三次没有理由的恶意作为故事的引子,以三个主要角色应对这些恶意的过程作为故事的主体,并穿插着描写了这个世界生活着的人们所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困境及他们做出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呈现主题。

三次没有理由的恶意,分别指的是:(1)非洲的孕妇们没有做任何错事,只是因为自己怀孕的身份,就被黑社会恶霸Big Man捅肚子;(2)生活在丹麦的Elias是个好孩子,仅仅因为自己的门牙长得像老鼠的牙齿,就遭到校园恶霸Sofus率领的团伙的欺凌;(3)Elias的父亲Anton看到小儿子Morten和另一个孩子发生争执,上前劝阻,就遭到孩子父亲Lars扇耳光,之后对峙讨要说法时再次被扇耳光。而顺着这三条主要故事线,我们还看到了:基数庞大的非洲难民,只能排着长队依靠零零落落的外国医生予以救助;Anton和妻子Marianne正在经历婚姻危机,这给他们自身和大儿子Elias都带来了深深的痛苦;Christian因为母亲的病逝而封闭自我,将深爱他的父亲Claus拒之门外,而父亲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和儿子沟通。

丹麦和非洲某国,一个是典型的发达国家,一个则是典型的第三世界国家,可是说是代表了人类所处的两种极端的现代文明。但即便是物质水平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人们却都在对抗着突如其来的恶意,都在经历着不同的困境。可见,电影向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并不美好的世界。

Anton、Christian、Elias是电影的主要角色,在面对着这些没有理由的恶意时,他们的所作所为体现出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首先来看Elias。他比较软弱,总是尽可能逃避冲突。面对校园恶霸的欺凌,他选择默默忍受,上学途中被围攻,课上被同学嘲笑,每天推着被放气的自行车回家,父母和老师的沟通完全无法解决问题。但是,看似软弱的Elias骨子里却是个善良的人,总会下意识地避免伤害他人。看到自己的自行车被放气,他的第一反应是推着自行车回家,而不是破坏他人的自行车来方便自己;他一直担心Christian的爆破计划会伤害别人,而在看到无辜的母子即将被炸时,迸发了十足的勇气,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了他们。

然后再看Christian。他的行事风格是以牙还牙——遭受到怎样的恶意,就要十倍以还之,向恶人展示自己的肌肉。被校园恶霸用篮球打出鼻血后,他第二天就果断地以暴力回击,将对方打得鼻青脸肿,甚至拿刀子威胁对方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可以看出,Christian的攻击性很强,这也暗示了他的潜意识里自我意识过剩,或者说是缺少同理心。母亲去世后,他只顾着自己的悲痛,朝着父亲发泄自己的情绪,却没有意识到父亲也一直处在煎熬之中;看到Elias的父亲Anton被反复凌辱、坏人甚至没有一丁点自觉时,他就准备用炸弹来爆破对方的车,结果差点让无辜的母子被炸死,还让自己的朋友Elias进了医院,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最后是戏份最多的Anton。他的信条是不卑不亢、保持自我。面对无故扇自己耳光的不讲理的恶霸,他不会示弱,但也无意与对方纠缠;面对捅死无数孕妇的凶手前来求医,他没有任何和对方交好的打算,但还是选择了遵从自己的职业道德,为对方治病。但是,Anton所表现出来的这份清高和操守,注定不被他人理解。当他不对扇自己耳光的Lars还手时,就遭到了两个儿子和Christian的当面质疑;当他为Big Man治病时,护士都远离他,村民们和他争执,孩子们也不再追逐着他的车辆,而可笑的是Big Man还试图拉拢他为自己人。更加令人感慨的是,Anton虽然尽其所能地做好自己、避开纷争,但他终究也是有感情的人,内心里存在着一条底线。当听到Big Man对死去的孕妇用恶毒的语言嘲讽时,Anton终于爆发了,毫不客气地将他驱逐出去,任由愤怒的村民们处置。

在面对没有理由的恶意时,我们可以看到:Elias虽然善良,但他的软弱让他无法凭自身摆脱校园恶霸的欺凌;Christian的强硬的风格能够打击一部分坏人的气焰、保护自己,但锋芒毕露的他却很容易伤害无辜的人,不管是自己、父亲、朋友还是路人;Anton的中庸的处事风格让他总是尽可能地置身事外,以超然的心态保持自我,但他却不被他人理解,而且在面对没有底限、无法被制裁的恶意时,他终究还是使用了强硬的手段,违背了自己的信条。可以说,每个人的做法都是有其局限性的,万能钥匙并不存在。

除了这三次明面上的恶意之外,电影还隐含了一种潜藏在暗处的恶意。Christian母亲的病逝,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的来自上天的没有理由的恶意呢?死亡就这么突然地降临,给生者带来伤痛,让他们不得不经历心灵上的苦难。包括后来的Elias差点被炸死、Christian险些自杀,虽然当事人有过错,但这些惨剧都是源于一系列的机缘巧合,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的。因此,死亡本身,还有这些引向悲剧的“巧合”,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没有理由的对生者的恶意。

从这些角度,我们看到了,电影有意地在向我们呈现这些“无解”的恶意,是在表明世界上有太多的问题是我们作为个体的凡人所无法解决的。因此,渺小、无助的我们只能让这样的世界变得更好。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电影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却通过一些线索给出了它的倾向。

电影一开始时,Christian在葬礼上朗读了安徒生的《夜莺》节选,表达的含义是夜莺唱歌不为荣华富贵,而是为了给人带来欢乐。夜莺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显然照应的就是以医者身份到非洲救死扶伤的Anton,还包括了不顾自身安危去拯救母子的Elias。这种无私和善良,是电影歌颂的第一种品质。

Anton和妻子一开始经历着情感危机,但是在Elias第一次卷入事故后,他们俩用电话开始尝试沟通;在Elias经历了生死危机后,他俩也更进一步地重新接受了彼此。Christian原本不理解父亲、不接受父亲,但在经历了Elias的生死劫和白色大楼上和Anton的对话之后,他终于和父亲再次相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正是因为灾难的袭来、死神的降临,生与死的白纱才会于一瞬间消失,这样生者就能得以重新审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于是更加珍视眼前的美好。学会珍惜,这是电影歌颂的第二种品质。

经历了母亲之死,Christian不理解父亲的痛苦,这既让他的父亲更加难过,也让他自身走入极端。Marianne看到孩子昏迷不醒,在愤怒之下,逼迫前来探病的Christian离开,甚至通过说Elias死了来谴责他,于是被深深的惭愧所折磨的Christian选择要跳楼自杀,直到Anton赶来挽救了一切。我们看到,虽然他们的情绪都事出有因,但他们的举动却在客观层面上让事情恶化,催生更多的悲剧。因此,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学会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这种同理心、宽容之心实在是太重要了。最后,Anton夫妇带着Christian去探望Elias,Christian和父亲紧紧拥抱,恩怨才得以化解。可见,宽容是电影歌颂的第三种品质。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残破的,我们的反抗可能是无力的,但我们可以或多或少地让它变得更好。我想,这些内容,就是电影的主题的体现。

然后简单列举一下电影里的几处对比:

Claus在搬家整理物品时翻看照片,中间一张是Christian和母亲快乐地笑着,左边却是患癌症后做手术头发全掉光的母亲,右边是泣不成声的Christian。看似随意但实则精心设计的构图将病魔对生者的摧残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也为后来Christian的偏执做好了铺垫。

Claus翻看照片

Elias回家见到母亲时,母亲竭尽所能和他开玩笑打闹,但Elias却不领情,这和第二天Elias去接父亲时的欣喜若狂形成了对比,既暗示了父亲和母亲的婚姻问题,也表明了Elias更倾向于父亲,为后面发生各种事故时Elias总是优先找父亲求助而不是母亲做好了铺垫。

Elias对母亲的不领情

Elias见到父亲时欣喜若狂

校园恶霸Sofus在厕所逼迫Elias不准把昨天的事情说出去时,Elias瑟瑟发抖地表示一定不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Christian拿着棍子从背后猛击Sofus,并将刀子抵在他喉咙处进行威胁,以暴制暴。这里导演用了声画蒙太奇,用厕所里Sofus正在威胁Elias的声音搭配Christian从建筑外走到厕所里实施暴力的镜头,Elias的软弱和Christian的强硬在此刻形成了鲜明对比,而暴力宣泄的一瞬间也给观众以极强的快感。

Christian暴打Sofus

Anton为民众做完手术后,坐车离开时有非洲小孩奔跑追赶,但当他为Big Man做完手术后,坐车时却没有人追赶了,摄影机拍到的只有尘土飞扬。这一对比,表明了Anton的选择不被民众所理解,更凸显出了他的孤独。

Anton为民众做完手术后,坐车离开时有非洲小孩奔跑追赶

Anton为Big Man做完手术后,坐车离开时无人追赶

当Christian第一次到医院探望Elias时,Marianne愤怒地指责他,说他害死了Elias,将他赶了出去;经历了白色大楼的生死劫后,Marianne扶着Christian的肩膀,亲自带他到医院看病。这一前后对比,表明了两个家庭的恩怨的化解。而导演还特意将第二次来医院安排在了清晨,晨曦的照耀下,世界仿佛真的变的更好了,为故事带来了一抹亮色。

晨曦照耀下,两个家庭和解

最后,说一下白色大楼这个符号。

白色大楼

白色大楼直观上看就是生与死的临界点:站在高楼顶上,距离死只有一个跳跃。而具体到电影里,主角们对大楼的态度则就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亦或是心路历程。Christian喜欢待在白色大楼,暗示着他的不惜搭上性命也要以暴制暴的复仇方式;Anton认为白色大楼很危险,让Elias不要去,表明了他的洁身自好的理性,以及对Christian的不认同;Elias一边跟随Christian到白色大楼,一边被父亲Anton教育不要到那儿去,因此是否要去白色大楼就象征着Christian和Anton的理念冲突,而Elias则在两方的理念间摇摆不定。当Elias答应父亲不再去大楼时,表明此时此刻他是倾向于父亲的;而当Elias不小心把Christian送的刀暴露了母亲的时候,他的内心因为充满了愧疚,而开始改变立场,更倾向于站在Christian那边,这时电影就再次仰拍了白色大楼,并特写了站在高楼上的Elias。

Elias在白色大楼,开始倾向于Christian

观后感就写到这里,感谢阅读!

 6 ) Revenge or not

个人感觉,近几届的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的质量普遍都比较高,如前两年的《入殓师》和《谜一样的双眼》,手法上都是从冰山一角折射出这个社会不为人知的一面。今年的这部《更好的世界》同样也很出彩,讲述的是两个发生在不同地点的故事,一个在非洲的贫困地区,另一个在丹麦,反映的却是同一个主题:宽容还是复仇。

影片中的Anton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从开始接手对恶霸的治疗到将其驱逐出营地,他一直都处在自我矛盾的边缘,是否应该为那些被剖腹的孕妇报仇抑或是对其如普通病人般平等,直到他真正决定以后可还是为自己所做的事而感到不安。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一直这样教育孩子们,可是自己却还是走出了那一步。当他最后回到丹麦,看到孩子们又因为自己被欺凌而萌发报仇的恶念并导致最终发生的惨剧后,他又开始反省自己所做的一切,原谅了Christian犯下的错误。

Revenge or not

当一个人遭受外界或外人的凌辱甚至是杀戮时,相关人是否应该为了正义站出来为其斗争?还是默默的宽恕他人?更或者说,忍受这个社会所发生的与之同等级的一切恶劣行为,始终相信人心向善,恶人终究会被感化?这个世界一直都会有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在发生,但我们看到的结果无非两种:一些被我们铭记了,另外的那些则被遗忘了。铭记不代表复仇,遗忘也不代表宽恕。Anton作为一名医生,始终坚持自己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而正义的力量却让他陷入了沉思:以暴制暴还是以德报怨,一个让他始终无法正视的问题。

最邪恶的想法往往诞生于最纯洁的内心,Christian的作法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当他看到Anton被无故打了耳光后,复仇的种子就在心里生根发芽,也许是基于对自己父亲和学校的不满,他和Elias开始了一个危险的计划,却没想到差点失去了自己最亲密的朋友。由于一个孩子的年幼,在他不考虑外界因素的情况下,他也许会有比成年人危险一百倍的想法,而付诸行动也只是在一瞬间的事情。如何告诉一个无知的孩子孰善孰恶,孰对孰错是这个社会每一份子的责任。

报仇与否,并不重要。
一个人的良知源于他所亲历的每件事情,一个社会的良知源于每一个人的觉醒。

 短评

那些云唱着歌,我坐在车上,望着孩子们追逐着的笑脸,还会感觉到累吗?(人生会有终点,但不是现在。朝着前方前进吧,亲情爱情友谊伴我成长。这是最好的世界!)

7分钟前
  • 老顽固 老思想
  • 力荐

明天 估计就会出现许多 牛x人士的评价 来弥补过往的遗失

12分钟前
  • Roman的空想
  • 推荐

充满了深厚的人文精神的电影。Anton的形象充满了人文情怀、悲悯、能让整个世界都温柔下来的光辉,如果我们能持续矫正面对琐碎之恶”以牙还牙的流行做法,这个世界确实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世界。

14分钟前
  • 一湄
  • 力荐

孩子们的故事更像一个模型,而非洲则是真实的战场。用双线对比去暗示无处不在的暴力与仇恨。无论广度与深意都颇用心,斗争与仇恨无处不在,没有哪里是乐土。最精彩的显然是那个饰演克里斯蒂安的小孩,太帅了

1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人在面对暴力时所处的困境,是宽容,任其为止还是以暴制暴?暴力本身的根源和施暴者的反思让这困难的选择归属到了面对暴力的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之中。电影的双线叙事非常精彩,但个人觉得在某几个情节上的处理还是稍显刻意。苦逼正太其实很萌。

22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推荐

这个写剧情简介的朋友在梦游吗。。。

24分钟前
  • 恩来居士
  • 推荐

这个写剧情简介的朋友在梦游吗。。。

29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怕了北欧人,他们过得太好了。

32分钟前
  • 卫西谛
  • 推荐

四点五星,虽然故事讲述和镜头拍摄相对粗粝,却无法掩盖导演那颗悲悯的心:我们总试图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勾勒自己内心的美好世界,却无奈世界的运转永远不会按照我们的思维轻易践行。于是两个世界都有着罪恶之花的耀武扬威,也会有良善之人的不倦悲悯。一部非常有人文关怀的电影。

34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37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1.走不出的悲伤情绪,两个破碎的家庭仿佛这个斑驳离痕的世界,关爱是磨合剂,让世界更美好;2.摄影真心喜欢,美丽的画面与苏丹的残破乃至这个世界的不美好行程鲜明的反衬;3.克里斯蒂安的扮演者很帅,瑞典医生安东对3个小孩的亲身说教很给力。

3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成人黑暗投射到孩童心灵的倒影

4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很典型的北欧式剧情文艺片,很人文,很认真,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仇恨与包容什么的,一度让我想起了《告白》。总体来说没什么新意,前半程铺垫不错,后面发力不足,中规中矩之作,值得一看但不值得抱过高期待。看来今年奥斯卡外语参赛片整体比较疲软。

45分钟前
  • 麻绳
  • 推荐

有张力

50分钟前
  • Tezikitomoco
  • 力荐

苦逼的正太最具杀伤力,行动力强破坏力大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52分钟前
  • 阿朽
  • 还行

果然拿了奥斯卡,没办法,谁让评委喜欢这一类的呢?

57分钟前
  • 会飞的猪
  • 力荐

“有时候你感觉你和死亡之间有那么一层白纱,当你失去亲人或者熟人时,那层白纱就会慢慢消失,而你看待死亡也就更加通透了,可那也是短短的一瞬,之后白纱又会偷偷回来,你也会重拾生活。”游走于两个世界,人所处的环境造就了时代的罪恶与善良。(一群小孩在追车大喊着 how are you!)

60分钟前
  • yøulanda
  • 推荐

两个破碎的家庭,两个崇尚暴力的男孩,非洲和丹麦两条叙事线,故事的核心就是两个孩子的复仇,内容没什么争议性,一切只与道德有关,旨在探讨人自身的价值观。整部影片很工整,一切都是那样的严谨规矩,重要的是影片彰显的人文关怀直击人心。无论人所处的世界如何,关键在于一颗悲悯之心。★★★★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告白》和这片能比吗。。。。不知日本人咋就拍的那么阴暗呢。

1小时前
  • 醒夢一如
  • 力荐

命题很大,也属于标准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类型,但结尾太过和谐,非洲那条线也不够展开,相对而言摄影似乎更胜剧情。不过影片整体属于四平八稳很难有失水准的高质片。当我们面对世间各种矛盾与冲突之时,是该以暴制暴还是应该选择宽恕?★★★★

1小时前
  • Q。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