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鲁迅

综艺中国大陆2001

主演:易中天,于丹,王立群,刘心武,周汝昌,阎崇年,郦波,钱文忠,葛剑雄,蒙曼,纪连海,赵晓岚,马未都,袁腾飞,周国平,孔庆东,鲍鹏山,曾仕强,王蒙

导演:内详

 剧照

百家讲坛鲁迅 剧照 NO.1百家讲坛鲁迅 剧照 NO.2百家讲坛鲁迅 剧照 NO.3百家讲坛鲁迅 剧照 NO.4百家讲坛鲁迅 剧照 NO.5百家讲坛鲁迅 剧照 NO.6百家讲坛鲁迅 剧照 NO.13百家讲坛鲁迅 剧照 NO.14百家讲坛鲁迅 剧照 NO.15百家讲坛鲁迅 剧照 NO.16百家讲坛鲁迅 剧照 NO.17百家讲坛鲁迅 剧照 NO.18百家讲坛鲁迅 剧照 NO.19百家讲坛鲁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7 04:21

详细剧情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长篇影评

 1 )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

不知不觉已经快30岁了,我还真的不知道《百家讲坛》首播时间竟然是2001年,只记得初中时候,大概是04,05年吧,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从此开始入了历史的坑,15年过去了,闲暇时间重新开始看一次《百家讲坛》,满满的都是收获,以前不懂不理解的现在再看颇有新的感受。

王立群的《史记》、《秦始皇》、《大风歌》,郦波的《张居正》、《王阳明》,袁腾飞的《两宋风云》、《塞北三朝》,易中天的《品三国》,蒙曼的《大隋风云》、《武则天》《太平公主》《长恨歌》,刘心武的《红楼梦》,马末都的《马末都说收藏》,鲍鹏山的《新说水浒》,赵玉平的《跟司马懿学管理》,钱文忠的《三字经》,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于丹的《论语》,喻大华的《末代皇帝溥仪》、《囚徒天子光绪》、《苦命天子咸丰》等等。

大概只能记得这些内容了,以上这些故事,被老师们讲得鞭辟入里,很是引人入胜。每每听到精彩处,也感慨世味人情,几集的内容,这些伟人的一生,让人眼眶含泪心疼肝颤。

 2 ) 喜欢听历史

喜欢看百家讲坛还是因为我爸,我爸就喜欢看这些讲历史的,还有抗日片了谍战剧了都喜欢看,百家讲坛里我比较喜欢的有蒙曼、喻大华他们讲的风趣又好听,现在有几个类似这样的节目,还有一个是讲案件的也不错,前段时间盯着看百家讲坛现在有段时间不怎么看了,也不知道这节目现在还有没有,其实听一听也有好处多了解一下真实的历史。

 3 ) 《百家讲坛名实不副景帝陵篇》有感:帝王无情,上权面前无血亲。

明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几十万大军全军覆灭,瓦剌部横兵国门外,江山即将倾覆,宗社即将不复,郕王临危受命,北京保卫战进退有度,攻防有法,御外敌,保北京。外敌退去,太后马上改口:郕王只是监国,立英宗嫡长子为储君,帝位仍传于英宗一脉。后因“国赖长君”改元称帝,景泰八年间国泰民安,上承下启,政治清明。但景皇帝福源太薄,膝下无子,或者说是子嗣尘缘太浅,难以延续来之不易的皇位,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史书记载,继位鼓声传到景帝所在,景帝连叹两声“好”,无尽的叹息,无尽的累。 写下这段文字时心中尽是可惜,尽是叹惋。小时候或许每个人都幻想过自己是一个大英雄,挽大厦于将倾,救天下于水火,后备受爱戴,足矣流芳百世。可是当这样的事情真实发生在一个二十三岁的青年身上,朱祁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退不降不悔,重任贤臣能臣,呕心沥血治理国家。他也有缺点,他对哥哥侄子残忍,一心想将皇位从自己手中传递下去,对待唾手可得的利益也决不心慈手软,可这对于任何有野心的皇帝来说怎能算是人神共愤的缺陷?可是这样一位人杰,一位英雄,他去世后境遇又是如何呢?陵墓被毁,隘号为“戾”。何为“戾”?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亡国之君也不至于如此!实在人神共愤! 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弟弟对哥哥残忍,囚于南宫,任其自生自灭,兄长铲其陵墓,死后毁其名声,何尝又不是以怨报怨,相恨相杀?皇宫无情,手足相杀,人间惨剧! 说陵寝,看帝王传奇人生。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巨大的陵寝仿佛座座无字碑,埋葬的是非功过,酸辣苦楚,供后人品评。

 4 ) 百家讲坛之《女皇武则天》

近几年出现在众多影视作品中的武则天,正史和野史均对她留下种种扑朔迷离的记载。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蒙曼将晦涩难懂的历史情节与人物关系以通俗易懂而略带幽默的语言,在加上微妙的面部表情,将事件娓娓道来。 在蒙曼教授的讲演中即注入了历史真实的原貌,又不受历史人物性格发展逻辑,结合古往今来不同的的种种观点与资料文献,表现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

武则天传奇的一生如无字碑一般引人深思。

 5 ) 讲得鞭辟入里,很是引人入胜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狸右(来自豆瓣) 来源://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9274648 闲下来的时候愈发觉得贫瘠,空虚倒是其次,主要是不学习的时间长了,觉得自己慢慢枯竭,于是找出百家讲坛来看。王立群的史记,郦波的苏轼,杨雨的陆游。讲得鞭辟入里,很是引人入胜。每每听到精彩处,也感慨世味人情,听到江城子和钗头凤之类,居然也眼眶含泪心疼肝颤,真是见鬼。 很多情绪随着年纪增长生锈了,就封存住了。一个状态久了,仿佛人生只剩下吃穿活着,不知道还有心动这回事。不曾狂喜,亦不会大怒。以前总说麻木,到底也不能真正了解麻木的况味。就像辛弃疾的采桑子,少年的愁和如今的愁,又怎可同日而语。只是那个时候的自己,如何会懂得。 烦恼总是层出不穷的,快乐却是转瞬即逝。

 6 ) 《游春图》

今天看了百家讲坛,讲的是展子虔的《游春图》的下落。张伯驹的爱国精神实在令我们后辈仰望,难望其项背。那一句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令我十分感动。这种精神,相较于马霁川这个古董商简直是天壤之别,为了留住国宝,不让其落入洋人之手,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张伯驹虽然是公子哥,但他与别的公子哥是大大不同,他的心,永远向着国家。

 短评

后面开始搞养生什么的胡扯的太多,我上初中时很爱看,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继续播出?

10分钟前
  • 方轮自行车
  • 推荐

除了易中天和其他极少数教授 其他人都和课堂上的老师一样

13分钟前
  • 言之命至
  • 还行

易中天讲三国可以吹十年

17分钟前
  • ReMinD
  • 推荐

现在肚子里这点墨水都是百家讲坛给的

20分钟前
  • 夏至花开
  • 力荐

一开始文理兼有,后来全是文史

25分钟前
  • 我突然
  • 还行

小时候看的,每天中午播,最爱看的是讲红楼梦的,红楼梦原来这么有意思,藏了很多秘密。

26分钟前
  • 欣欣向荣
  • 力荐

小时候认为这个节目太无聊而喜欢快乐大本营等综艺节目,现在发现这个节目才是精髓,有文化有高度!

28分钟前
  • 不一样的烟火
  • 力荐

好像从刘心武那里开始红起来,易中天登顶,王立群,于丹,袁腾飞这一波也挺热,到蒙曼开始热度下降。

31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力荐

时不时喜欢看个两集

35分钟前
  • 你在百花深处
  • 推荐

每天中午下课买包奶茶回家,吃完午饭等百家讲坛开始,一边喝奶茶一边看蒙曼老师讲大唐,然后结束,一点四十分去上课。我好喜欢那时候的自己啊。

38分钟前
  • 三千月相
  • 力荐

遇见不喜欢的人只能听百家讲坛,遇见喜欢的人却能开百家讲坛。

42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力荐

讲师换了一波又一波,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

46分钟前
  • decidels
  • 力荐

挺喜欢这种风格讲历史的,推荐大风歌和两宋风云!

50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力荐

认真地看过好几期,后来专门下了好多视频,买过易中天的书。前期好多自然科学的课,比如那个李竞老教授讲天文学的,也挺不错的。其实是个好节目,不过后期易中天于丹之后,这节目的初衷和性质完全变了,从一个纯学术变成了一个社科商业脱口秀讲坛,现在影响力已然退位于视频网站了。8

52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跟着这个节目学了好多知识,也更加了解了我们国家的历史,很棒,值得回看

54分钟前
  • 待城
  • 力荐

遥想当年要是有易中天、袁腾飞……这样的老师教我历史,我的历史成绩岂能考到那么点!

55分钟前
  • 衮雪
  • 力荐

中学时代下饭必备~可看性很强,吃饭看也不会太跑神,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很多先贤为人处世的准则,还被科普了很多人文知识。蛮喜欢的。

60分钟前
  • amelin
  • 力荐

比傻乎乎的搞笑综艺节目强。

1小时前
  • forsee
  • 力荐

历史课要是这样上,爱听爱听一定学的很好

1小时前
  • 夕梨
  • 力荐

不是再说之前的节目有多不好 生气是生气在你一个红卫兵大学生凭什么祸害一个节目 前好几届也没说因为自己用典开一档节目啊

1小时前
  • 十分喜爱李胜基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