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综艺英国2023

主演:尤金·列维

导演:内详

播放地址

 剧照

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剧照 NO.1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剧照 NO.2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剧照 NO.3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剧照 NO.4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剧照 NO.5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剧照 NO.6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剧照 NO.13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剧照 NO.14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剧照 NO.15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剧照 NO.16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剧照 NO.17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剧照 NO.18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剧照 NO.19不情愿的旅行者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8 22:06

详细剧情

  尤金李维踏出舒适圈,造访世上各种迷人的旅游胜地。

 长篇影评

 1 ) 种族偏见止于沟通,也并非止于此。

引起我注意的是奇怪的电影名字,而让我反思的则是电影的内容。

总的来说,故事情节平稳而真实,在两个无奈选择阵营而对立的男人坐在拉合尔的茶馆里,聊聊天,虽有些紧张的气氛,然而,彼此都知道对方并非极端主义者,都希望化解民族之间的矛盾,又各有各的难处。

作为双方的自己,都有充分的理由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道路,谁都有自己的故事,谁都有自己的委屈,我都可以理解。而我想重点说的是,人类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国家或者地域歧视。举个简单的例子,人们认为俄罗斯人粗暴,法国人浪漫,英国人绅士,美国人开放,中国人勤劳,日本人恭敬... ...也许你会说,就是这样的呀?我反问一句:难道说中国人勤劳,你身边就没有一个人是懒惰的,甚至是无所事事的。我想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同样的反问:如果说穆斯林人都是好战的,其中就没有一位是热爱和平的?答案同样是否定的,人的本性是热爱和平的,谁会喜欢每天在枪林弹雨的笼罩下,居无定所,生死难定,况且我们还有我们最爱的父母,妻子,孩子。之所以走上战斗的道路,首先是一些极端主义者的挑衅,让无辜而又容易随大流的人民误以为其所宣扬的“真理”;其次,一些内部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这样最好。然而有人多管闲事,打着保护和平的名义却在一国的领土上大开杀戒,这是什么保护?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不一一列举。

Mr.Khan,就是一位被误解为激进的恐怖分子,也同样可以理解。因为自身的民族问题,让人们在出现911时间之后自然对留着大胡子的人敬而远之。可是,他也是无辜的,与他长的类似的或者相似文化背景的人呢做的事情不代表她就是那样的,我们不能将人当做一类一类的去区分,而是一个一个,每个人都是独立,都是个性的。来自英国的人可能是个没有文化的醉汉,而来自中国的人可能无所事事,来自法国的人可能满嘴脏话,为什么不可能呢?

我们需要做的,理解个体的共性。

也许真的很难,就如同最后两个人在谈论似乎融洽的时候因为巧合的一个动作让彼此又深陷不信任,而我们需要的是,信任。

沟通,可以消除偏见,然而,偏见everywhere.

 2 ) 两种文化的牺牲品

这是一部深刻的电影。主角怀揣美国梦,作为巴基斯坦的没落贵族,以过人的聪明才智和低调谦逊打入曼哈顿上流社会,成为了资本主义的顶端操作者之一,但却在一连串事件中渐渐感受到穆斯林文化、身份与这个国家的冲突和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坚决地走出曼哈顿的镀金而冰冷的世界,放弃文化差异巨大的爱情,回到故土。回到巴基斯坦,他发现那些所谓的爱国圣战分子们虽然貌似占领道德的高地,但确是同样的愚蠢、极端和冷血。主角从热忱到尴尬、失望、气愤、迷茫,这一心路历程,电影中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他作为两种文化的交集,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到冲突中,伤及家庭安危,这是他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五星10分。

 3 ) 难再见的电影文学性

补了这部12年上映的《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是因为里兹阿迈德,他刚不走运遇到了开挂的霍普金斯老爷子,错失小金人。《金属之声》里的表现足够好,甚至片子本身有点为表演奖定制的属性,可惜了。

女导演,少数族裔,话题性,这片子要是搁现在估计会更有影响力,阿迈德角色完成的蛮不错,故事本身有一种现在电影比较少见的观感——就像…嗯…阅读一本畅销小说,或是一篇长篇报告文学。上一次类似的感觉是在看伍思薇的《真心半解The Half of It》,一种畅销青春小说的质感,温润治愈。同样,没什么刺激度也同样在颁奖季没啥动静,唉…

弥足珍贵的是,他们并不着急输出,不贩卖刺激,不疾不徐充满耐心。

回忆起来,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初,这种质感的电影还是主流,这种文学基调虽然也是畅销文学属性,但仍然追求对复杂世界和人性的诠释,需要观众自愿安安静静坐在影院里两个小时,就像那个时候畅销文学至少还具有文学属性,需要你至少有看完一本书的耐心和…勇气。那个现象级的“刺激1995”年颁奖季 ,代表了这种潮流的巅峰,这是我能想到的主流电影最具能量的形式了。

或许是到推特(微博)出现,这一切开始改变了,激烈刺激性的片面输出变成了主流,流量至上影响从基础创作逻辑的一切,我们越来越难看到这样的作品了,就像我们越来越没办法读超过140个以上的文字了。

 4 ) 无题

看完,我在想那些穆斯林演员在演这类电影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穆斯林,恐怖组织,在如今很容易就会联系到一起
影片中表现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联系
如果不是一个来自巴基斯坦的年轻人,而是美国本土的年轻人
那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价值观发生变化,金融行业多么冷酷无情的故事
而带上种族,那牵扯到的东西就变了
到底是恐怖组织先找上美国,还是美国先把手伸到别的国家

人和人的交流就像影片中 “请你认真听完来龙去脉,不要轻易下结论”
“好”
最后呢,真的认真听了么?
谈判,一个能够随便揉捏另一个,那还可能平等谈判么

 5 ) 终究会有人继续做一场的“美国梦”

抽离掉他在高等学府获得学历、华尔街金融新贵的头衔、以及步入上流社会的酒醉金迷,他只是一个来自巴基斯坦没落家族的后裔。在这片处处标榜着民主自由平等的土壤上,终究只是一个异乡客。

那些看不见偏见和预判,如同隐藏在水面之下暗涌,一旦落入一颗小石子,就会激起层层浪花。那些他以为早已远离的尘嚣,在“911、双塔倒、拉登”这几个名词出现以后,纷至沓来。这个异乡客,在曾经的同僚眼中,立马从一个年轻有为的上进青年,一下子转变为一个“疑似恐怖分子”。 在经历了现实碰撞以及处于政治冲突的阴影笼罩下,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民族身份和宗教信仰。

“美国梦”给无数人带去一个“只要踏上美国这块土地,并且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好生活”的假象。移民、假结婚、偷渡、非法滞留,依旧会不断有人通过各种方式想要留下,创造梦想,改变明天。

 6 ) 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 “9•11”改变了什么?

      “9•11”十周年纪念日时,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杂志邀请13位知名学者,预设了“死亡、恐怖主义、恐惧、邪恶、敌人、勇气、正义、爱国主义、记忆、语言、合作、复苏和宽容”等等关键词来解读“后9•11”时代的美国。
与《高等教育纪事》杂志偏美国立场的“解读”相比,导演米拉•奈尔可能想说的更多。
她18岁到了美国,从此一步步上升,是实现了“美国梦”的代表人物。面对媒体,米拉•奈尔从来就否认自己是印度导演,也否认代表好莱坞,她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印度裔的导演。
那么,我们从影片中看到了怎样的在“后911时代“里挣扎的依然贫困的巴基斯坦?或者说,是全球化席卷世界的浪潮下任何失败的一方?
我们看到影片开头巴基斯坦“诗经”级的印巴吟唱;我们看到导演用极其抒情的镜头语言叙述巴基斯坦传统婚丧;我们看到导演借昌盖兹之口拷问每一个心怀“美国梦“的观众。
“你有过巴基斯坦梦吗?“
或许,如何解读电影,我们也绕不开如下几个关键词所铺陈开来的深远背景。
关键词一:全球化
就在“基地”成员驾驶飞机撞向“世贸双子座”的前夕,30万反全球化人士曾将热那亚变成了抗议的海洋,之前这股反对力量已经横扫了西雅图、华盛顿、布拉格、尼斯、夏威夷。
更早之前,在1999年4 月,在阿富汗坎大哈的一次会议上,本.拉登接受了由“9.11”恐怖袭击的策划者巴基斯坦出生的机械工程师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起草的一个提议。就如《世界是平的》中所提起的跨国企业的经营方式一样,本.拉登在阿富汗建立基地组织总部,把9.11恐怖袭击的总体设计工作外包给了哈立德.谢赫。又把财务管理外包给了哈立德.谢赫的外甥阿里.阿卜杜勒.阿齐兹。从沙特阿拉伯阿西尔省中招募劫机人员,从欧洲招募飞行员,从汉堡招募行动组织的领导者,从巴基斯坦招募后勤支持人员,他甚至还把培训飞行员的工作外包给美国的飞行学校。
我们总会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十年前,伊斯兰国家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却只占有世界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年后,人口分布没变,后面的数字略微变化,变成了百分之五点一。虽然伊斯兰各个国家的情况大不相同,但都没有在全球化中分的一杯羹。基地组织代表了在全球化浪潮中最失败的一方,代表最成功的一方是中国和印度,以后可能还要加上缅甸和越南。
对于全球化是不是美国化的问题,在经济领域似乎已经不存在太多争议。《经济学家》杂志认为,过去十五年里,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美式资本主义及其理念都已被广泛认同和接受。
正如昌盖兹的诗人父亲不理解儿子在安德伍德公司工作的意义一样,“如果我是个水果商,你既不是来卖我水果的,也不是来买水果的,我付钱是要你来告诉我,这个番石榴值8个卢比?“
美国人也很不理解,在全球化波及的许多地方,人们被压抑的愤懑和对西方的不满。他们本能地认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也想过和他们一样的生活。
就像我们汉人难以理解那些从偏远新疆而来的“切糕党“。
人类一切的矛盾始于沟通不畅,而全球化也不可能双赢,不可能“共同富裕“。理解其中不可调和的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影片的悲剧性。
关键词二:真相?
萧伯纳说,当死亡天使吹响他的号角时,文明的伪饰就像强风中的帽子一样,被从人的头顶吹落到泥地里。这似乎成了美国“911“后国防、外交政策基点的最好注解。
影片缓缓叙述昌盖兹从巴基斯坦的没落贵族出走的青年,怀揣“美国梦”,到成为安德伍德公司最年轻的合伙,再回到拉合尔大学成为教授暴力革命史的教授的心理路程,911是突兀转折的起点,却不是终点。

如果说资本主义的要义“自由交换”是安德伍德公司所本的“基本原理”,那么与影片快结尾处的伊斯兰头目所本的“古兰经真相”一样,都是缺乏人性基础的的乌托邦。
20世纪是盛产各种堂而皇之想法的时代,资本主义说所有人应当无拘无束同其他人做交易;共产主义说所有人应当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环保主义者说一个塑料袋就能毁灭地球。各有各的堂皇理由,各有各的美好愿景。一旦实践起来,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因为无论愿景多么美好,理由多么堂皇,“基本原理或真相”多么妙不可言,他们都忘记了主体的“人”。一个个大写的人。
庄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几千年来,谁都把它当成了耳旁风。
看透各有所本的真理或原理其中的虚妄本质,才是昌盖兹心路历程的终点,也是影片所要揭示达到的哲学高度。
关键词三:立场
当加缪的家乡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陷入战火,他以诺贝尔奖得主的身份说:“我信仰正义,但在正义之前,我要保卫我的母亲。”他的这份保卫母亲大于抽象意义上的正义、和平的情感,这是加缪的“立场”。
影片里,伊斯坦布尔的出版商有意对昌盖兹说起土耳其禁卫军的故事时,昌盖兹心里是震怒的。这位苦心经营中东文化事业的出版商甚至找出昌盖兹父亲的诗集来梳拢他。他明白,已经到了选择立场的时刻。随后,他去了清真寺。
用脚投票去美国是昌盖兹的理性经济选择,不是立场。“找回真实的生活”是昌盖兹的情感归属地,也不是立场。
人怕孤独,所以爱站队。被社团或某群体抛弃是人最恐惧的事,因为这意味着被孤立。
站了队,选择了立场,就树立了敌人,或自己造个敌人。基督说我是唯一的神,穆斯林也这么说。伊斯兰世界说美国霸权,美国说伊斯兰原教旨邪恶。永远那么两难。
影片的最后,助教的丧礼上,昌盖兹说:告诉雄伟的太阳/留住珍贵的光芒/我们会告诉自己的内心/追随它的光芒而闪耀。
我不知道这句是不是摘录某诗歌,但我知道,昌盖兹做出了选择,做了一个大写的人。

 短评

男主这条线,闪回的这条线索是非常清晰的,完整记录了遭受恐怖主义侵袭的美国又怎样将恐怖主义传染给个体,非美国籍阿拉伯裔人是如何被恐怖侵蚀还能保持理性的。几位男配的笔触不够还是让人物对比起来有些缺憾。

3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还行

Mira Nair作品。开头比较不知所云,静下心来看,非常棒,节奏也很快,几乎字字珠玑。很多在美异乡客的心境感同身受。Kate Hudson染了栗色头发,几乎认不出来。

8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力荐

又名:我不是拉登。ps:还是这个译名好,符合主题,佳片。

13分钟前
  • 路过蜻蜓
  • 力荐

美式观点

15分钟前
  • 孟克依
  • 还行

威尼斯开幕片,小说改编典范,米拉奈尔是个很棒的女导演,经历跟男主角有些相似。电影并非原教旨主义,提供另一种看待恐怖主义的视角,以一个曾跻身美国上层社会的巴基斯坦人,和他接触的若干美国人诠释值得玩味的模糊“阵营”取向,信任永远无法达成,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一场暗藏杀机的对话贯穿始终。

1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当你选定了你的立场,你的世界将重新焕发光彩。”看到这儿,《拉合尔茶馆的陌生人》已经堪称一部迷人的电影了。年度电影十佳之四!

21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要真正地体会这部片中的那种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没有作为少数群体在异域长期定居过的人们恐怕很难做到。看完这部片我倒不是很在意美国人的表里不一,因为在很久很久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了。我忧虑我们国家的未来。

26分钟前
  • 愚者
  • 力荐

静下心来看,很不错。美利坚不是无坚不摧的。

30分钟前
  • 看片达人
  • 力荐

我去过拉合尔,我喜欢那里。

33分钟前
  • 段神一
  • 力荐

相比原著还是有一定的改编,主线部分仍然没变,但电影中增加了一条支线,也就是所谓的人物动机--两人为何在此对话。原著没有背景,就是主角向陌生美国人讲述他的经历,结尾“金属的闪光”是个开放式结局,那个美国人到底是普通人还是联邦特工就靠读者自行想象了。电影是直接表明了两人的对立关系,但直到戏剧性的结尾后观众才看清实质。删掉了原著中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段故事,就是主角女友所代表的病入膏肓的美国,编剧选择了强化伊斯兰世界与美国的对立,这个改动互有取舍,都不错。电影我比较喜欢的是主角去智利工作改到了伊斯坦布尔,让主角直视蓝色清真寺,以此来做出放弃美国梦,不做苏丹禁卫军的决定,这一改动确实比原著更具说服力。有时不是你想站哪边,而是社会已经把你归到了哪一边,信任与种族问题永远很难和解。

36分钟前
  • 铁塔梦α
  • 力荐

也许是这类题材的电影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已经是【逃离德黑兰】那种节奏紧凑的美式商业惊悚类型片了,类型片的模式已经根深蒂固了,换成了这种涣散的节奏有点让人不适合,毕竟导演也没有想跳出类型片的桎梏,结构或文艺或商业都有点欠火候。但这依旧是一个好题材,好故事!★★★☆

3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是有美国梦 可是不管怎么做 也改变不了骨子里的血脉

43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推荐

三星半。离职那场戏好会拍啊,遇到同事提出问题,what are you going to be,这是编剧的功劳,紧接着男主角和会议室里开会的上级同节奏同方向的步伐,会议室外对切,这是调度和摄影,到男主角走出旋转大门的一刻,一名女子迅速的插入,还有个手推的小动作,这是群演的妙用,一场小戏却垫入了一场满满当当的情绪。抛开国籍问题,这个电影实际上还是一个都市中的孤独问题,所以前面十分好看,到了后面反而为了做什么而做什么,但我们解决认同的方式不就是如此吗,要去做,要表现给不知道谁在看着,要自证自己的内心是确定的,这非常难,我没有感受到最后他做到了,但不影响表现了他的孤独。

47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认真的看了一看,很好看,比《追风筝的人》好5倍,,,如昨之广播,中途没查影评、没刷豆瓣、但是,暂停2次、上厕所2次,因为吃了一盘黄豆芽、一海碗酒酿、一个3公斤的西瓜、也因此只抽了半包烟。。。

51分钟前
  • nothing传叔
  • 推荐

年度十佳第一部诞生,高潮从影片开始到结尾最后一刻,小说开放式的结尾被改成了神来之笔的莫比乌斯环,不同于原作者强烈的民族主义情节,导演力求将这个故事拍出寻求沟通的感觉,同时也比原作要『干净』。唯一能看出导演是米拉·奈尔的地方就是大量的音乐运用,世界风异常强烈。

56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911后穆斯林的生存环境变化和身份认同危机以及中西方文化冲突的主题很好,但手法刻意、旁白式表达显得说教又容易出戏,使得故事无法打动人心,开场特别震撼,后面越来越弱,好在结尾开放。整体会让人想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60分钟前
  • jj73浅之
  • 还行

电影节惊喜之二(可能是因为之前看到的分数不高,并且对剧情一无所知),开头和结尾都非常漂亮,叙述和闪回的结合。911事件只是表层,电影传达的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以及直到最后一秒我才放手去相信他的讲述,都令人动容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玩警察抓小偷 班霸要当警察 我就只好当小偷

1小时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The voice is pure, and wish I could pretend to be the him.

1小时前
  • heng
  • 力荐

911之后,伊斯兰,中东简直就是天生的恐怖分子。不犯事儿又如何,一样被区别对待。奋起反抗,不过是坐实了别人的歧视,你看,他果然有问题吧。。但是反抗需要多大代价,狂热分子们那种方式不可取,所以,他在中间,孤独。 选择不去对抗,化解鸿沟,竟然这么难。

1小时前
  • 卖炭翁独占花魁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