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2019)

剧情片法国2019

主演:达米安·勃纳尔,亚历克西斯·曼蒂,贾布里勒·宗加,伊萨·佩里卡,阿尔-哈桑·利,史蒂夫·蒂英楚,阿尔玛梅·卡诺特,尼扎·本·菲特玛,让娜·巴利巴尔,亚历山大·皮科特,罗曼·加夫拉斯,Raymond Lopez,Luciano Lopez,Jaihson Lopez,Sana Joachaim,Lucas Omiri,Rocco Lopez

导演:拉吉·利

播放地址

 剧照

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2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3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4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5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6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3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4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5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6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7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8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19悲惨世界(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3 04:54

详细剧情

  刚从瑟堡来的斯蒂芬,加入了巴黎93省圣德尼的“反犯罪特种部队”。在这里,他遇到了新队友克里斯和瓦达,两位经验丰富的警察。但他很快就感受到了这个街区不同帮派间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在一次出警的行动中,局面变得不可控制,而这个事件意外地被一架无人机记录下来,进而引发了更为剧烈的冲突。

 长篇影评

 1 ) 暴力对抗中的上帝视角

这是个除了异乡人之外没有闪烁着善良光芒的人的地方,这是法兰西种族矛盾的放大与缩影。

拉吉·利的这部处女作让人一下子想到斯派克·李的《为所应为》。同样是黑人社区中的种族矛盾问题,同样是由弱渐强直至不可收拾的暴力行动的螺旋式叙事,同样是审视所有人的客观眼光,只不过确实多了些“悲惨世界”的意境。


18年法国世界杯夺冠,大家纷纷涌上街头,无论肤色年龄出身,都在高唱马赛曲,披带挥舞着三色旗,在凯旋门前的香榭丽舍大道上欢呼雀跃。此刻,他们都是团结法国人,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导演为这个问题打上了大大的问号,“Les misérables”跃然于欢庆的法国人头上。

小狮子是一根导火索,引爆了原本危机四伏的火药桶社区。导演在整个无厘头失控事件中设置的角色很耐人寻味,他并没有将我们带入到某一个人的视角观察世界、考虑问题,而是让观众以完全旁观者的角色审视整个事件,而手持摄影带来的视听盛宴却又让我们身临其境。

Issa偷鸡摸狗的行为似乎让人无法在他遭受黑帮欺侮和警察的伤害与威胁时让人们对他产生同情,就算在他啜泣的时候有一丝怜悯,那么也会被最后的暴力报复抹杀得无影无踪。泪水在这时不是孩子们面对不公的无力,而是浇灌仇恨的温床。

在警察角色上我们能确切地感觉到,导演难能可贵地有意将电影的主角们当做有着独立形象与人格的人,而不是符号。作为白人警察的Chris歧视黑人,暴力执法,在出事后将重点放在无人机带给自己的名声损益上而不是救治小孩。他俨然已成为悲惨世界酿造者中的一环。同样,黑人警察Gwada有着与Chris相似的暴力的、没有同情心等特性。但当Chris回到家中,他变成了受妻子宠爱的丈夫,两位宝贝女儿的守护神;Gwada回到家中,他变成了母亲面前脆弱的孩子,或许是内心的自责,对于同为移民后代的孩子的伤害,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黑人警察事后的一句“Putain!”是懊悔,恐惧还是单纯的愤怒?以及他怎样处理有着自己罪行的磁卡?影片都没有给出回答,却在他归家时给出了模糊的指向。最后警察由施暴者变为受害者,让人唏嘘。

而Ruiz作为异乡人,是良知的代表(虽然他也做出了包庇Gwada失职的行为)。他不开下流的玩笑,制止白人警察的暴力执法,为受伤的小孩买药,威胁马戏团大佬射杀狮子等等。但或许是因为他的沉默寡言,抑或是缺少的魄力,他的到来并不能改变什么,反而被整个大环境推到了悬崖边上。当他掏出枪来对准Issa时,电影的讽刺力度达到了巅峰,有良知的人首先被推到了死亡的边缘,被迫与自己曾救下来的Issa对峙。最后,良知是否会在Issa的内心中闪现,导演以省略作了答复。


电影中最独特的地方在我看来是它的视角。客观/上帝视角有了可以具象化的东西——无人机。当然,戴眼镜的小男孩同样也被塑造成偷窥狂和受警察侵害的中立形象。巧合的是,在没有无人机的情况下,他依然在最后的大混战中通过猫眼成为暴力事件的观察者。从无人机到猫眼,男孩的视线发生了变化,视角却没有中断,依然与观众同在。多次俯视镜头,让我们重新审视着人们,审视着城市,而中间无人机视角下的夕阳,却代表了每个人心中柔弱的一面与尚存的善念。楼道内的战斗却摧毁了这一切美好的希望。

此外,另一个很独特的情节设置是暴乱前一群玩水的小孩向车内呲水。从呲水枪到燃烧瓶,从笑脸到怒容,两种“暴力”的相似性有多少?暴力对抗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性还是肮脏社会环境的恶果?导演以《悲惨世界》中的话语作为回答,也作为影片的结束。“从来没有坏的杂草或坏的人,只有不好的种植者。”现如今已不是雨果先生时代的法国了,但他的话依然振聋发聩。05年的暴乱有什么用呢?无疑是种植者的又一次失手罢了,但流血的却是人民自己。

 2 ) 狮与少年

提到法国就想到巴黎,提到巴黎就想到铁搭,然后又想到对法国习惯性投降的戏谑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那个“革命试验场”的评价。这片土地上飘扬过太多的旗帜,呐喊过太多的口号,追寻过太多的主义,也为前面这些流过太多的血。

观看这部片子时,我的第一个反应不是同情,也不是思考,而是恐惧。一是对无解的暴力 无序的动乱的恐惧;二是在熊熊火焰下发现自身易燃属性的恐惧。


影片开头,小伊萨跟随在拥挤的人群中,为法国队的进球和夺冠欢呼,挥舞着法国和一部分法属殖民地的国旗,高歌马赛曲,似乎每一个人都为自己是高卢雄鸡的一份子而感动不已。个把钟头过后,警探三人组开车巡视,向街上的人高喊“法兰西万岁”,路人回答“去你妈的! 其实这些路人也就是刚才“与有荣焉”高喊万岁的人。没办法,国家荣誉不能当饭吃。对这里的人而言,夺冠是个群体美梦,梦醒了自然也就回到了现实生活——贫穷与混乱的93区。

这样的地方世界各地都有,在这样的地方政府的权威和墙上的漆一样薄弱,甚至不用风吹雨打就会大块的剥落;在这样的地方有着一套外人不为了解,即使了解也难以理解的生存法则;在这样的地方白与黑,黑与黑之间时而合作时而对抗,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共同维护脆弱的平衡;在这样的地方,有着一群群野蛮生长,痛苦生存的少年。

我一直是持“人性恶”论的,这个恶不是邪恶的恶,是一种动物本能与现行社会规范及价值观不相符产生的“恶”。举个例子:很多小孩子都喜欢虐杀昆虫,有的甚至喜欢虐待小动物,用开水烫,用石头砸,从高空扔下去。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自己会造成的破坏没有认识,一方面是动物本能中支配和杀戮带来的原始愉悦,就像猫捕杀啮齿类和鸟类并不都是为了吃,可能仅仅是觉得“好玩”。当孩子长大成人,得到教化,才会产生生命是平等的这种观念,不再去长时间作出这种行为。当然更多的是因为社会监督下让人产生的羞耻感。所以没有这种羞耻感,成人后仍然热爱这种行为的人被我们叫“变态”。(刑法专家罗老师曾告诉我们:愉悦有两种,一种是让人放弃尊严的,一种是让人得到尊严的。大家应该摒弃前者,追寻后者。我认为很对。)所以当我们遇到熊孩子,遇到那句经典的“他还是个孩子,跟孩子一般见识什么?”的时候,我们应该说“我讨厌这个熊孩子,但我也可怜他有你们这种无能的父母,把毛坯房建成了化粪池。”

孩子是需要被当做孩子的,他们需要教化和引导。但影片中的93区恰恰就是一个不把孩子当做孩子的地方。小伊萨偷了鸡被抓进警局,监护人在一群警察面前暴打他,却没有一个人上来阻止,似乎大家都视为正常。 在这里掌握社会话语权的是欺行霸市的流氓,贩卖毒品的罪犯,“改过自新”的兄弟会以及和他们狼狈为奸的黑警。甚至不用镜头展现我们还能想象出:学校中老师敷衍潦草,家庭中父母忙于工作。 那么孩子们真的不需要教化和引导吗?不,他们需要。身居餐馆的老穆兄弟会领导人萨拉赫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片中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兄弟会成员,他也因此得到了成果——拍摄到警暴视频的小男孩遇到危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哪怕这个孩子在兄弟会的教育中似乎并不是很耐烦,但第一个想到的能够提供帮助、指引、庇护的仍是他。这些孩子得不到良好的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得到的是混杂着宗教思想的“劝善”教育和残酷的丛林教育。’

前文说过,在这里各个势力心照不宣的共同维系着脆弱的平衡,因为他们是成人,他们懂得利益交换,懂得在这平衡下攫取各自的利益。

但是有人是不懂的,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学,或者说还没学会。

小伊萨偷了马戏团的狮子,他冒犯了这里的权威之一——吉普赛人。作为众多势力的一方,吉普赛人选择通过传统的 “正常”的对话渠道来“沟通”,他们来到黑人的领袖之一——市长这里讨要狮子,因为有人看到了偷走狮子的是一个黑人孩子。在一番鸡同鸭讲后,警探三人组到来,作为维稳最积极的一方,他们对矛盾双方进行了调解,并达成共识。警探三人组一番调查后前往餐馆寻求萨拉赫的帮助,与他沟通之后新人警探成功获得“我是谁 我在哪 他在说什么 我该怎么说 ”这一成就。最终警察还是找到了小伊萨,并逮捕了他。一直到这里,事情还处于正常可控的范围内,这个小社会还处于传统势力维护下的平衡之中。

直到黑人警探的那根弦断了,他向逃跑的小伊萨开了一枪,而且还被人拍了下来。

他为什么会开枪,或者说为什么开枪的是他呢?当然,忙中出错胡椒水喷到自己,场面混乱过于紧张这些是理由,但和小伊萨在之后的暴乱中所起的作用一样。这些只是最后一根稻草。我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于,他出身一个移民家庭(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母亲),他痛恨压榨底层的恶人(和市长的关系极差),他能够也愿意适当维护底层的利益(和小伊萨母亲沟通后在伊萨家和平搜查),但是他是一名警察,一名普通警察,他能做的太少而要忍受的太多,弱者出身却要去欺压弱者。为了生存的工作给他在生活上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也是后半他在酒馆中所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压力一直很大。

压力大到最后,自然就会压断一些东西。

这次压断的,是小伊萨。


能量是守恒的。

压力也是。

你上班迟到被上司骂,回家骂妻子饭做得难吃,妻子骂孩子把衣服弄脏,孩子生气踢了一脚家里的狗,狗被踢疼弄翻你刚买的古董花瓶/昂贵手办/贵出shi的相机/刚倒好的冷啤酒。于是你压力更大。

这是个一个很不严谨的小例子。但足够能说明问题。

黑人警探的压力一部分转移到了小伊萨身上,他被打了一枪(橡皮子弹),处于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恍惚中。

在这恍惚里,他被带到马戏团,被一个当权者送到另一个当权者面前,为自己的冒犯权威的行为付出代价——被送到狮子面前。

他失禁了。

在最为原始 最为野蛮的力量面前,他失禁了。

在这一刻,他忘记了本来就脆弱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此时,他的眼中只有那头择人而噬的狮子,他的身上只有子弹带来的痛苦。他认清了这里其实是片丛林,有爪牙者才能存活。

从狮笼中出来,警察对小伊萨说:你的伤是你自己摔倒的,知道了吗?伊萨默默无言。事后,他没有去找任何人,只是呆坐在垃圾场中,呆坐在楼顶。

被击倒的压力,被恐吓的压力,日常中的压力,巨大的压力在汇聚,最终爆发,并得到响应。

警探三人组被少年们引到了上下堵塞住的楼层中,电梯坏掉,居民关门。前来救场的旧势力(市长和毒贩)被更为野蛮更为无序的暴乱少年们击败,他们不懂维稳,不懂平衡,不懂利益交换,他们遭受到的压力无法以合理合法的方式宣泄。至此,暴力,无序的暴力,也就成了最后的选择。

曾被暴力击倒的人变成了的暴力,被狮子恐吓的少年变成了狮子。他们吞噬了粉猪和雄鸡,吞噬了衰老腐朽的规则和制定这些规则的人。

片尾,手持燃烧瓶的小伊萨与拿着手枪相对真善美的菜鸟警探的对峙,其实就是无序暴力和有序法制的对峙。在这极度紧张的一刻,画面慢慢变黑,光芒渐渐暗淡,伊萨的面孔渐渐模糊,你会突然发现,伊萨其实可以是任何人,可以是任何被压力压垮的一份子。

就像那个被交警拦下后崩溃痛哭的青年。


在众人齐聚餐馆向萨拉赫索要视频存储卡的时候,菜鸟警探向萨拉赫说:暴力有用吗?之前你们使用过暴力,但并没有解决问题。萨拉赫回答:我认可你的良善,把存储卡交给你,但是你要知道,暴力还是会到来。

因为没有人能给狮子设置障碍。


暴力有用吗?或许没用。但在这里,它是无解的 必然的选择。

我想这就是让我恐惧的。

 3 ) 那个悲惨的世界缺了什么?缺……蝙蝠侠

文 / Evarnold

小时候有个动画片叫《维克多和雨果》,让我领教了这个大文豪。他让傲娇的法国人如此骄傲,竟然不惜把他的名字扣在两个笨贼头上来向全世界的小朋友宣传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竟然不惜把大悲音乐剧交给英国人包装来向全世界的低泪点人群宣传自己的革命初心。

而这次,以大文豪之名,《悲惨世界》描绘了一个对于全世界吃瓜群众来说几乎是陌生的巴黎(郊区)。这个地方不再充满浪漫的想象,反而像是大西洋彼岸的迈阿密。

从好莱坞传染到全世界的真·泛用·消费文化上来看,这个糟糕的城市的解决方案似乎只剩下一个——蝙蝠侠。哪怕是动画版里的《黑暗骑士归来》里的蝙蝠侠也成,毕竟最后他还是打服了哥谭里的新生代。

然而这里不是好莱坞,是法国。《悲惨世界》拍出了一个没有蝙蝠侠的哥谭市,拍出了一部纪实版的《训练日》,拍成了一部浓缩版的《牯岭街》,拍成了一部严肃版的盖里奇。与《小丑》旁敲侧击地cue时代风潮不同,《悲惨世界》大张旗鼓地直面欧洲的痛点。

《悲惨世界》的线索是浅显易懂的。政府作为的缺失,百姓内部的分化,双方的博弈平衡维系在一根细细的钢丝上,最终被一只失踪的幼师扯断。它展示了事件是如何发酵的,也展示了事件背后的团团黑影。

从阵营上来说,《悲惨世界》丰富得令人惊喜。警队代表政府:高高在上的白人女长官,激进暴躁的白人小队长,毫无主见的黑人跟班和“我想做好人”的白人新成员。环绕在警车之外的,便是整个现实。影片毫不避讳这个街区是由什么样的人组成的:代管市场的“市长”、纳人劝善的伊教、装模作样的吉普赛人、目无法纪的黑帮,还有,最重要的,法国的花朵们。在影片开头,是多么美好的一天,所有人齐聚在凯旋门前,徜徉在红白蓝的海洋之中,生动地诠释着“法国”二字对他们的共同意义。

随后,影片用屡试不爽的“学徒模式”给出了最大惊喜——谁是“事件推动者”。经过分析后,你会发现,整个事件从起因到发酵,能够真正改变事件走向的,只有一类人:孩子们。警队只是动作幅度最大的反应者,其他咋咋呼呼、装模作样的各个势力,统统没有改变进程,这很滑稽,也令人错愕。第二幕幼师事件的真正解决地点,是各方势力齐聚的餐厅,竟然是一有火花所有人都争相劝架,君子动口不动手。第三幕,所有大人都被“小鬼当家”式的伎俩干得鸡飞狗跳。可以想见,这些大人们能有今天,一定是干了很多更狠的事,但是如今他们为何失去了反抗的本钱?因为当他们在为自己而挣扎的时候,悄然失去了与下一代——也就是与自己未来的沟通能力。这一点在零落全片的父子、母子沟通桥段中都有显现,当大人们为自己的规则和秩序焦头烂额时,远远没有发现孩子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套对外伪装、对内默契的暗规则,成为了效率极高的自我保护与自我纠正系统。飞机男偷拍,三个女娃娃一席话就解决了,竟然成为了全片最干净利落的解决矛盾的方式。

所以,看本片如果只盯着警察的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如果只看到暴力与仇恨的循环,那只能说,看出的是影片的明线主题。而影片真正有价值的暗线主题,是旧的规则在新的一代面前的失语与失效,是昨天的话语在今天乃至明天面前的黯然失色。

另外,《悲惨世界》也在不断打破观众期待,创造了一定的惊喜。比如,大部分人中途必然会注意到并且预测到,事情会在一天之内往不可收拾的场面上发展。没想到,魔鬼般的进度条将真正的高潮放在了第二天。比如,偶然穿插在无数手持摄影镜头中的几个航拍镜头与稳定的大远景,不仅清晰地交代出了空间关系,也让观众脑中所构建的世界以视觉上更舒适的方式落为现实。比如,最后提前落幕的生死对视与僵持。

回到题眼,现实中没有蝙蝠侠。下一个十年,西方走向何方,可以一窥洞见。

评分:5星。

 4 ) 凭什么以雨果的《悲惨世界》之名?

2021年补充~

这篇影评引起了一些朋友的争论,这里再补充说一下。

我自认为自己偏向于zuo派的思想理念,在这里争论最多的是关于我反对以这部片子所体现出的“白zuo”理念。这里我想再强调一下我所以为的“zuo”和“白zuo”的区别。“白zuo”就如一些朋友评论的,把种族、宗教、性别、性取向等小部分群体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而对那些明显的因果逻辑却视而不见,即所谓的圣母心。关于这部影片所体现出来的这种思想,和赞颂这部片子的朋友的反驳我在下面都提出来了。

这里想要补充的是我的立场,与白zuo不同,zuo派能看见房间里真正的大象是什么,不是race、gender、religion这些,而是capital and class。

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只是想真心给大家推荐另一部法国片,让-皮埃尔·达内 导演的 《两天一夜 Deux jours, une nuit》,//movie.douban.com/subject/21624974/,这部片子没有那么炫酷的镜头和布景,没有那么热血的冲突画面,但如果你有耐心看完,相信你也能共情,并意识到race、gender、religion都不是原罪,poverty才是,所以不管是BLM还是ATF,以及所有白zuo都找错了方向,没有看清房间里真正的大象是什么

同类的片子还是肯洛奇导演的《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Sorry We Missed You//movie.douban.com/subject/30209084/,看了这两部片子,再对比这部“悲惨世界”,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人文主义,什么是披着人文主义外衣的狭隘价值观。

关于capital的讨论也可以参考另一篇影评,(言语有点偏激,导致之前几百的留言的原评论被删掉了)//movie.douban.com/review/13271597/

+++++++++++++++++++++++++++++++++++++++++++++++++++++++++++++++++++++++++++++

导演在片尾加一句雨果的引言就能把这部片子拔高到雨果《悲惨世界》的高度了吗?

如果说三个警察合在一起能作为沙威,那谁是冉阿让?是偷狮子的小孩吗?

冉阿让为了救妹妹的孩子偷了一块面包,然后坐了19年的牢,然后一辈子帮助别人,最后时刻还救了沙威,完成了自己和他人的救赎,“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那就是上帝的脸庞。” 雨果以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圣人,去抨击司法的不公和社会的不平等,以对子女的爱,对伴侣的爱,对朋友的爱,对公理的爱,对自由的爱。在雨果《悲惨世界》中在巷子里战死的是理想主义的革命者,为了一个更自由更美好的未来战斗到死。

这部“《悲惨世界》”呢?为了自己玩乐,自私地随心所欲,偷鸡,偷狮子,如果不是警察费心费力去找狮子,就会引起第二天吉普赛帮派和社区的火拼,这小孩为了一己私欲会引起死伤多惨还不知道。被警察抓就反抗,十几个人围攻三个没有枪的警察,被吉普赛人抓到笼子里被吓得尿裤子时候警察为了救他差点又引发火拼,换来的是什么?换来的是暗中埋伏要干掉这三个警察,见人就打,见车就砸,暴力的狂欢。最后拿着燃烧瓶高高在上,一副胜利者的姿态,藐视着救他的警察。

一个从不知道检讨自己的人,想要任何东西就偷,不计任何后果,连累到整个社区都无求所谓,被抓了就跑,跑不掉就打,打不赢就阴,在真恶人面前就吓得尿裤子,转眼就威风凛凛举着燃烧瓶要扔向本来要保护你的人,以暴制暴的名义把罪都推到庄稼人身上?也不见你听听Muslim大叔的话要有敬畏之心,也不见你学学黑人警察长大找个正经工作,也不见你学学姆巴佩好好踢球,再不济你学学眼镜小孩捣鼓捣鼓无人机也行啊,非要偷鸡摸狗惹是生非,你干掉了“市长”,长大后就变成下一个“市长”,然后你再被新的小孩干掉,如果导演能拍成《上帝之城》那样都还算公道,但这部片子的视角明显偏向小孩那一方,以《悲惨世界》之名偷换报复私欲与革命反抗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谁是片尾雨果句中的庄稼人?难道不该是体制嘛?真正的利维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把所有箭头对准警察?如果想像雨果那样批判社会批判制度批判司法不公,为什么拳拳只打在警察脸上?警察这个锅不背。

任何以追求自由民主为名来包装美化称赞为私欲泄愤而暴力的人,愿你生活的地方也成为片中最后火光冲天的93区


51节日期间的补充:

极少写评论,每次都是看了电影之后自己有一些观感,实在感到不吐不快,于是写在豆瓣上,没有想到有些朋友真是爱怼爱杠,而且理由是什么:这片子都得了戛纳了你还敢这在说三说四?你一个中国人能比法国人更懂悲惨世界?“雨果就是白左,你根本不懂雨果,你违反了雨果的精神”,那好吧,导演才是最懂雨果的,最具有雨果精神的,是我僭越了。那还是从导演自己的影像叙事和逻辑来重温一下他的“雨果精神”吧:

整个事件不碍乎就是:小孩伊萨偷了狮子,吉普赛人来要狮子差点火并,警察调解答应找狮子,找到伊萨问狮子,伊萨拘捕并且一群伙伴围攻警察,伊萨逃跑被警察橡皮子弹打中,过程被无人机拍下,警察去找无人机,无人机的内存被交给宗教首领,经过谈判宗教首领把内存交给了警察,警察把狮子还给吉普赛人并让伊萨道歉,吉普赛人教训伊萨让他吓尿了裤子,警察把伊萨放回家并说这事到此为止。最后伊萨集结青年埋伏袭击警察和当地黑帮。

从最开始在警察局里伊萨的父亲就表明他不是不管小孩,而是怎么管教都没有用。他什么都不在乎,不在乎家庭,不在乎社会,更不会在乎别人的死活,就是任性,爱怎么来就怎么来。并没有看出一开始父母就不管小孩放任小孩的端倪。

因小孩行为不端,掌控该地区兄弟会的大叔找他们谈话,虽然这里面没有伊萨,但可以看出他们还是循循善诱地想让社区里的小孩懂得尊重,要有敬畏之心的,虽然不好与悲惨世界里的米利埃主教相比,但至少这个社区的宗教领袖还是努力想用善意引导小孩们走上正轨的。

伊萨自己在和伙伴聊天的时候讲到看到有人偷东西经历,表明他自己心里很明白偷东西不好,甚至会遭受严重的后果和惩罚,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偷鸡偷狮子,就为了好玩,为了发ins,就是这么任性

吉普赛人怒气匆匆赶到社区和当地管事的大佬“市长”要狮子,可以看出这只幼狮对他们非常重要,现场火并一触即发

警察即时赶到调解,答应找狮子归还吉普赛人一方,吉普赛人给了一天时间。这里可以看出警察还是很负责任,并没有只吃黑钱不管事,也没有滥用权力,而是平息两边的怒气,想办法解决事情

警察来找当地宗教领袖打听消息,却莫名被教育一通,在这里就有点无法理解了,你伊斯兰教中狮子是高贵的,难道就可以去偷吉普赛人的狮子?各个宗教都有各个宗教的教义,吉普赛人把动物看成自己的伙伴,也从很早之前就靠驯养动物吃饭,你凭什么非要把自己宗教的教义强加给吉普赛人,如果不服从你的教义那是不是所有异教徒都该死?回到现实警察说幼狮可能有危险,更不用提吉普赛人的事情,然后又是一通洗脑,幼狮自己狩猎养活自己???导演作为穆斯林在这里显现出的意识形态就是只考虑自己的宗教信仰,你们异教徒什么吉普赛人就被塑造成一群匪帮

我对非裔穆斯林没有丝毫歧视和贬低之意,但我承认没有太多好感,在国外来自这个群体感受到更多的是被歧视和敌意,特别是在法国和意大利。有在巴黎上班的朋友(华人),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在通勤路上戴口罩而在地铁和其他公共场所遭受了辱骂和攻击,这些辱骂和攻击全部来自非裔穆斯林。我也没有因此带有偏见地看待这部电影,对电影的讨论还是就事论事从逻辑上展开,关于宗教的话题就不多谈了

警察又来到伊萨家里找他,这里又可以看出他并不是第一次犯事了,并且家里还有一个他的兄弟伊萨卡在家,同一个家庭,有其它小孩都能安分在家,也可以佐证把伊萨的行为怪罪到父母身上没有道理

镜头终于交代了狮子的下落,果然就是伊萨偷的,伊萨的姐姐让他回家,并且发现小狮子后很惧怕,让他不要带它回家,但是谁理你啊,我就是任性

小狮子可爱吗?太可爱了,偷来发ins吧,多酷啊。怎么养啊?不知道,偷只鸡来喂它吧,吃不吃我就不管了,跑掉了我也不管了,发完ins我还要去踢球呢

警察终于在球场找到伊萨,想问出狮子的下落。那怎么能行,全场都沸腾了,十几二十个人围攻三个警察,要求放了他。黑人警察拿出催泪喷雾警告后退,谁tm屌你,警c算个p,冲抢喷雾,黑人警察在袭击中眼镜被催泪瓦斯喷到,伊萨顺利逃脱

终于抓到伊萨,但是他没说把狮子关在哪个地下室,还说狮子已经跑了,这里不管他是不是撒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伊萨现在是能找到狮子的唯一线索,但这时球场的小伙伴已经追来了,快放开他我们要继续踢球呢

不放是吧,那就砸呗,三个警c算什么,分分钟围攻你,捡起瓶子石头就砸,眼看就要成功了,伊萨挣脱就要跑掉了,狮子的线索也要断了,这时处于高压状态下并且眼睛被喷了瓦斯的黑人警察终于开枪用橡皮子弹击中挣脱逃跑的伊萨

围攻他们的人顿时散了,黑人警察原地蒙圈,另外两个都是震惊甚至带有责备的眼神看着他,在后来的情节里晚上黑人小哥对圣母警察说明了就是在高压状态之中,那根紧绷的弦断了,这里可以小范围的理解那就是今天要找到狮子,但是伊萨跑掉可能就找不到了,明天有可能就要大火并,就在被围攻的一刹那没有选择打了橡皮子弹,当然更大范围是这种紧张状态已经持续多年了,这便要归咎到更上面的政策问题。但于情于理,我个人认为在这种警察抓了人又要反抗又要跑,还被多人围攻的紧张状态下,打了一发橡皮子弹有错吗?作为警察,连这点权威都荡然无存那要警察来干嘛?在你民主之光美利坚,你拘捕试试?抢枪试试?袭击警察试试?当然,这里是法兰西,要用关爱去感化他们,他们要跑就让他们跑就是了,他们要砸就让他们砸好了。黑哥卸下装备,打伤了伊萨心里还是很愧疚,但我不认为他应该为此后悔。

但是说对不起就完事儿啦?你有向伊萨道歉吗?他虽然拘捕,虽然要跑,虽然我们被围攻,但是你为什么要打他?圣母警察不依不饶。黑人只得解释,圣母的光环在这不起作用,何况你是警察,用关爱去感化并不是警察该干的事情,宗教家庭和社区都能有那个职能,但警察就是暴力机构,特别是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面,如果他们不怕你,你就没有权威,你就没办法履行你的职能。

回到事情发生之后,现在当务之急是找到拍下警察开枪画面的无人机,否则视频被传上网只能引发更大的骚乱。圣母警察这时擅自驾车去给伊萨买了药,并给他安慰

拍下视频的内存卡被交到了宗教领袖手中,圣母警察在和他交涉过程中点出本片本来的中心目的,就是映射巴黎05年发生的骚乱,一片狼藉之后但是没有人在乎。暴力和骚乱是无价值无意义的牺牲。这当然是导演站在他个人角度的观点,然后发出的诉求和呼喊,那既然明知道暴力没有结果,那最后20分钟的暴力高潮又是什么意思,威胁?还是想说暴力无法避免?

最后萨拉赫还是理智的,把内存卡交给了警察(这就更不能理解为什么导演要安排最后20分钟的暴力高潮了,导演这样安排的原因无从判断,联系到现实中的事件(见后文),导演本人是将视频传到了网上并且加上了极富煽动性的仇恨评论并因此遭到了责罚的,这里似乎是在探讨一个更加理性的解决办法吗?导演完全是掌控了整个事件的走向,并且也从各个角度表面了各个势力方面的人都不希望看到暴力骚乱发生,于情于理伊萨做出暴力报复完全是非理智的,仅仅是为了一己私欲而报复而已,但是导演还是将最精彩也最热血沸腾的影像叙事留给了他,难道安排萨拉赫把内存卡给警察这个看似理智的处理方法只是姿态上的假意中立吗)

警察将找到的狮子还给吉普赛人,并让伊萨道歉,以化解吉普赛人和社区之间的争端,也避免了双方发生流血事件。

但是你偷了别人的珍视的东西,毫无责任感,也没有悔过之意,今天偷狮子,明天就可以偷枪,就可以杀人放火。吉普赛大叔让伊萨长了个教训,你不是喜欢狮子吗,你不知道狮子是可怕的吗?那你进来玩玩吧,你不是那么任性吗,什么都不在乎吗,什么都不敬畏吗?结果就是伊萨吓尿了,三个警察也吓傻了,要拔枪射杀狮子,当然吉普赛人只是给伊萨个教训而已,做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人说这里狮子是对权力的隐喻,我就不过度解读了,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不是首先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吗?

最后队长放伊萨回家,在导演给队长极不讨好的人设上面,他让伊萨说自己摔倒的,不要说是被橡皮子弹打的,圣母朋友们肯定又要群情激奋了,凭什么要说我说谎,不是你们打的吗?虽然狮子是我偷的,我拘捕,我反抗,我逃跑,你们凭什么打我?还有吉普赛人,我不过就是偷了他们的宝贝吗,他们凭什么让我吓尿了裤子?你们凭什么说是我的错?

然后配乐响起,经历了一天的闹剧,每个人都身心疲惫,都在自己的空寂中沉思,随着情绪的调动我们观众也在沉思,思考这一切隔阂,矛盾,悲痛,苦难都源自哪里,伊萨坐在垃圾堆之间发呆,这是个怎样的世界?如此多的痛苦从何而来?如果导演到此戛然而止,我会毫不犹豫打上五星,最后这个结尾让我联想到《撞车》,最后也是一段无声的群戏,好的电影就是应该让观众带入情绪,用电影去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但是导演说你太天真了,我不是要你有这样的沉思,我会直接给你答案,正片才刚刚开始。

于是第二天警察继续巡街,这个拿水枪的小孩割喉的动作和凶狠的眼神表明了态度,酷炫大片正式开始。

我就问你酷不酷

三个警察被引诱到楼里,黑人让圣母呼叫支援,但是信号不好还没有说清就被冲进来了,所以这里他们三个是完全孤立无援的

少年高举着点燃的燃烧棒如圣洁的革命火炬般穿过人墙,在如此狭窄的空间营造出如此有张力的镜头感,不得不佩服导演的功力

一段跟随的长镜头定格在伊萨坚定而冷峻的表情上,一步步台阶走上去在旁边列队的注目礼中,走向慌张手足无措的“市长”,毫不留情一铁棒锤在他脑瓜上,然后众人一拥而上继续毒打,伊萨面无表情地走开,走向下一个目标,我就问你酷不酷!帅不帅! 狠不狠!爷们儿不爷们儿!

外面继续围攻原本要维持秩序的黑帮,燥起来吧兄弟们!让我们砸碎这个肮脏的旧世界!

最后高潮当然留给伊萨,他接过燃烧瓶,高高在上俯视着曾经救过他的警察,俯视着这个如狗一般乞求的人,你的生死现在拽在我的手上。我就问你酷!不!酷!哈?你还有枪,卧槽,你有枪你刚才求什么可怜?现在咋办,我只是想烧死你们而已,你不会真的开枪吧,你现在搞得我很尴尬,旁边的兄弟们都在看着我呢。

屋里的无人机小孩:卧槽,居然还有枪,那我先把门反锁了再继续看戏

最后镜头在这里隐去,伊萨的形象如同救世主般的剪影定格在银幕上面。至于伊萨会不会投向警察,警察会不会开枪,那你可以说是个开放式的结局,但是给警察最后的镜头有个细节,他鼓足了劲似乎是想开枪,然后一下又松懈了,全身肌肉都松懈了,我想他明白他自是没有办法开枪的

那伊萨会不会放下燃烧瓶,我想可能性很小,他旁边的伙伴们都用无比坚定的目光盯着他,他前面如此凶狠,残暴,不留一点余地,这时能放下燃烧瓶去和警察言和吗?直到光线以他头部为中心收缩后漆黑一片,此时的配乐又再一次介入,用带有宗教感的崇高氛围中结束。

导演的镜头叙事在最后这二十分钟达到极致,这些精美的构图,无懈可击的张力难道不带给你震撼吗?前面80分钟铺垫整个前因后果在这里变得毫无价值,谁对谁错还重要吗?导演的镜头还不够说明他的立场吗?

好了,我不得不佩服导演运用影像的功力,最后这二十分钟硬是从《撞车》的共鸣反思直接跳跃到了《上帝之城》般的暴力美学。无可厚非,如果直到这里电影结束,那我也同样认为这是个好片子,并且着实佩服导演的影像叙事能力和对画面张力的塑造,4星杠杠地,一起高潮不爽嘛?

但是,让我实在无法接受的来了,在举着燃烧瓶以宗教般崇高的伊萨画面隐去后,出现了雨果《悲惨世界》中的语句:

what???我脑海中顿时一片问号,震惊,只能说震惊,锅还能这样甩?我是看最后20分钟看得惊心动魄没错,但我的理智还在啊,讲点逻辑不好吗?家人没有教育过你吗?老穆兄弟会的人没有感化过你吗?你自己不知道偷东西的后果吗?狮子不是你为了自己取乐偷的吗?偷来拍照发了ins之后不管不问的不是你吗?警察找你问狮子下落拘捕反抗逃跑的不是你吗?你认为偷东西会被烧死,你也没有被烧死啊;你脸是被橡皮子弹打破了,但也没要你的命啊;你是尿了裤子了,你也没有被真的喂狮子啊,所以这就是你们防火杀人的理由吗?你惹了事端,最后事端被平息了,但是你为了被伤害的自尊就要对大人都赶尽杀绝,就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拿着燃烧瓶准备投向真心想帮助你的人?然后大大的字幕质问观众,难道是我的错?不是你们庄稼人的错?我自私,我懦弱,我残忍,我凶狠,我要用暴力把你们赶尽杀绝,但这是我的错?

有朋友说,导演是在等待或者呼唤一个“雨果”中米利埃主教的角色来去关爱,去感化伊萨,让他能转变成冉阿让一般的圣人。我只能想起一个老生常谈的故事:

一个基督徒,掉到了海里。他在海里挣扎的时候,遇到了一艘船,船上的人要救他,他说不,我要等我的上帝来救我。他在海里继续挣扎。然后又来了一艘船,船上的人要救他,他还是说,不行,我要等我的上帝来救我。最后他精疲力尽被淹死了。他的灵魂来到了天堂,见到了上帝,他埋怨上帝为什么不去救他,上帝说,其实,我已经派了两艘船去救你,是你自己不愿意上来。

就在导演自己的叙事中,这种机会难道没有给过伊萨吗?

在上面那么多个时刻,无论父母、姐姐、警察、吉普赛人,甚至是他自己,如果能负起一点责任,听一点教诲,不那么任性,有一点敬畏之心,有一点点对自己的反思,都不会恶化到最后的那个画面。所以这就是导演挪用雨果的理由吗?绑架雨果来为这样一个毫无善良仁慈和担当的角色背书,为这种血腥的暴力背书,就是你们对雨果的理解吗?一个自己作死的故事,引用一段雨果的话就能拔高到重新阐释《悲惨世界》的高度了吗?对不起,首先这种偷换概念的逻辑我无法接受。任有人愿意同戛纳一起高潮、对这个新锐导演高呼万岁,但这种价值观和这种对雨果绑架和滥用我不能接受。

最后附上你们承载着“雨果精神”导演Ladj Ly的一些资料的摘要(来源于维基百科和好莱坞记者报的摘录):

导演Ladj Ly出生于一个来自马里的移民家庭,他在巴黎Bosquets区的Montfermeil长大。《悲惨世界》是他导演的第一部非纪录片,并以此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该片还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票房收入高达1100万美元以上。可谓名利双收。

//www.hollywoodreporter.com/amp/news/les-miserables-director-ladj-ly-under-fire-criminal-past-1264041

“《悲惨世界》导演Ladj Ly在法国因过去的犯罪经历遭受抨击”

导演Ladj Ly的一个朋友Amad Ly在塞内加尔听说他的妹妹与他们表亲的丈夫发生性关系。回到法国后,他要求妹妹做出解释,但她否认了这段关系。在2009年1月13日至14日的晚上,Amad Ly打了她,打断了她的手指,并造成了她的头部创伤。然后和他的兄弟Mamoudou以及Ladj Ly一行三人去找他侄女的男朋友。这名男子被他们锁在一辆汽车的后备箱里,被带到森林里,遭到威胁和殴打,但他最后逃脱了。第二天早上,一个农民发现了受害者,受害者的伤势严重到10天内都无法有任何行动能力。

嫌疑人于2011年3月2日受审。检察官要求判处Amad Ly 4年监禁,Mamoudou Ly 2年监禁,Ladj Ly 1年监禁。最后的判决更为严厉:Amad Ly被判五年有期徒刑,Mamadou和Ladj被判三年有期徒刑。Ladj Ly的判决在第二年的上诉中得到了证实,但他的刑期被减为两年监禁和一年缓刑。他随后被拘留。地方和法国的媒体在当时对这一事件都做了报道。

在《悲惨世界》的上映大获成功之后,这段经历又被《Causeur》杂志重新挖掘——该杂志为这次没有出现在审判报告中的复仇之旅增加了宗教上的理由——并在2019年12月18日被重新发表。与这两篇批评文章的标题不符的是,Ladj Ly未因“蓄意谋杀”而被判有罪,而是在“绑架”和“监禁”中共谋罪名。即使控方放弃了企图谋杀和暴力的指控,他在审判期间始终否认这些事实。

2019年12月19日,Ladj Ly以“诽谤罪”和“种族诽谤罪”起诉了《Causeur》和《Valeurs actuelles》杂志。

另据《解放报》和当时的报道,Ladj Ly是2009年Amad Ly策划的一场犯罪的共犯。Amad Ly与Ladj Ly都来自巴黎郊区蒙费梅Montfermeil,即他的电影《悲惨世界》的故事发生地。

《解放报》的文章证实,Ladj Ly还被判有两项前科。第一起事件发生在2011年,当时Ly在网上发布了一段有关Montfermeil地区警察暴力的视频,他还在视频中加入了“令人发指的评论”。这名导演因此被判6个月缓刑,并罚款400欧元。第二次是在2012年,当时Ladj Ly因“对公职人员进行口头攻击和暴力”而受到谴责。

对于导演的这些电影之外的事件我不想过多评价,也许有人看了报道后会更加佩服导演,认为他是真正的fighter。我无法可说,我只是转载在这里,这些事件和这部电影中的情节有没有关联我想应该是一目了然的。如果与殴打女性的人为伍,并一起对其他人使用最残忍的暴力,然后基于自己或Amad Ly为原型拍了这么一部电影,就算获得商业和电影节的成功,我也不能认可,看似中立不偏不倚,但暗度陈仓偷换概念,这是影像的魅力,也是对影像的滥用,就算我钦佩他电影技巧上的高超,也不能接受这种混乱的逻辑,不能接受以这种形式去扭曲雨果和他伟大的《悲惨世界》。

 5 ) 《悲惨世界》:加速时代下的黑人抗争运动

《悲惨世界》:加速时代下的黑人抗争运动

作者:宗城

从2008年经济大危机开始,世界电影迎来了一波左翼电影热潮。它们关心阶级、性别、社会资源分配、平台资本主义与零工矛盾等问题,在一个总的社会不平等框架中,把镜头对准了被遮蔽的群像。近年来左翼题材的代表作,是肯·洛奇的《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奉俊昊的《寄生虫》、李沧东的《燃烧》和黄信尧的《大佛普拉斯》等等。尽管导演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选择了放弃温吞叙事和精英阶层容易带有的自上而下的怜悯,取而代之的是凌厉和决绝,把社会矛盾原原本本地撕开来看。法国导演拉德·利的长篇处女作《悲惨世界》同样在这个谱系中。它有力而精准的叙事,比名声大噪的《小丑》更胜一筹。杰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虽然暴露了新自由主义社会贫富不均、阶层撕裂的问题,表现了边缘人对富人虚伪、麻木不仁的愤怒,但它整体上仍是一个观念大于内容的故事,而小丑也被诠释成一个高度符号化、迎合市场趣味的孤狼式民粹分子,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并没有就此展开,而是沦为一场快意恩仇的复仇奇观。 《悲惨世界》从一开始就拒绝了这样的奇观化展现。它以一个伪纪录片的方式开场,摄影机带领观众来到街头,入画的首先是几个热爱足球的黑人少年,他们谈论姆巴佩、马图伊迪、博格巴(这些人都是法国国家足球队的黑人成员),支持法国足球队的移民后代,这其中大部分是非洲移民或阿尔及利亚后裔。历史上,由于法国对非洲多个国家的殖民入侵,法语成为非洲多个地区的通行语言。地理和语言的亲近感,使得法国成为许多非洲前殖民地居民偷渡或移民的第一选择。如何安置非洲移民和穆斯林,成为法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悲惨世界》以黑人和穆斯林入画,把镜头对准了法国社会被遮蔽的地带,那是一个不同于凡尔赛宫、香榭丽舍大道、缺乏资产阶级浪潮和文人情调的地方,那里暗藏着毒品交易、武器械斗、小摊贩、偷渡客,警察在那里暴力执法,移民在那里苟且生存,人们心心念念的不是政治正确的规范,而是如何苟活于世。 一:摄影机对移民社区主体性叙事的建立 尽管导演拉得·利知道怎样拍可以取悦巴黎的知识分子,但《悲惨世界》并没有把人物描绘成单一的受害者符号,摄影机把这些移民从受害者叙事中解放出来,取而代之的是主体叙事,这个主题叙事建立在对移民社区的展现之中。那些冒着生命危险从非洲、中东移民过来的黑人、穆斯林,他们自发集结成了社区或团体,比如热爱足球的黑人孩子们形成了松散团体,拥有相同宗教信仰的穆斯林聚集在同一片街区,黑人妇女之间结成互助保险以填补法国福利体系对她们的无视,这些人在生活中建立了一种秩序之外的自治社会。他们对外承受着以警察执法为表现形式的管控压力,对内则根据自己的习惯、趣味,塑造了自己的社区文化,里面的氛围和中国人熟知的江湖、帮派文化有些共性。在这里,朋友间的义气成了人与人重要的联合手段,这也是为什么黑人小孩被暴力执法后,他的同伴们都敢于挺身相助。这体现出底层在艰难环境中习得的生存智慧,而它正是平凡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闪耀之处,也是《悲惨叙事》真正超越受害者叙事、建立主体叙事的原因,它看到了“被统治集团反抗的艺术”。但也正是由于存在这种社区内部的自发秩序,法国本土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尝试避免直接的压迫策略,而是通过扶植社区内部的代理人,与社区内黑帮势力合作的方式来转移矛盾。社区非法武装也利用执法者在体系中的尴尬位置,来为自己的生存和突围找寻缝隙。这正是《悲惨世界》不回避移民群体内部问题的地方。它没有为了刻意制造观众的感动而去“漂白”黑人、穆斯林。这里不乏对一些受压迫者抽刀挥向更弱者的展示,当镜头对准巴黎郊区地带时,观众既看到了满口咒骂的毒品走私客,也看到了移民群体内部的冲突和撕裂。通过发生在巴黎郊区的小狮子失踪案,影片浓缩了非裔移民群体在法国面临的矛盾。警察答应马戏团老板寻找丢失的狮子,他们找到作为怀疑对象的黑人男孩,但在执法过程中误伤了他,而这一幕被另一个孩子的小型无人机拍到。事态升级,警察、仇警势力、黑人、穆斯林纷纷卷入,最终演变成一场大冲突。在故事后半段,导演呈现的不是妥协,而是公正规则缺失后出现的暴力及其动机(不只是个人的愤怒,也包括暴力作为一种斗争策略、树立主体意识的手段)。无论是警察还是黑帮,亦或者巴黎边缘街区的青少年,他们似乎都不以捍卫正义作为自己的行动目标,也就更谈不上对法国精英建立的一套道德规范的严格遵守(这里可以引起思考的,是“何者的道德”这一问题。法国社会主流的道德规范,是否就是移民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他们如何处理自己的道德?两种道德之间互相对立吗?移民在自己的境遇里有能力避免道德垮塌吗)。在这里正义和公平出现了集体性退场,取而代之的是暴力执法和对个人权威的迷恋。警察误伤孩子是暴力的,黑帮介入也是暴力的,正是因为看不到正义的到来,社会底层也只能选择孤注一掷的暴力式反抗。 整部电影犹如一个隐喻,好在导演没有为了叙述野心而把每个人设计成符号。影片中黑人警察一角的设置可见导演的功力。他曾经也是被压迫者中的一员,但在成为警察,一个国家机器授权的执法者后,他也接受了这种系统性的执法暴力。影片中讽刺性的一幕,正是黑人警察射出了误伤男孩的那一枪。而他在射击后,尽管内心夹杂着惊讶、恍惚和巨大的心理矛盾,却仍然在确定男孩可能面临生命危险时,为了保住自己的职务而选择采取隐瞒和销毁真相的行动。导演显然将激烈的批判意识指向这位维护不公秩序的黑人警察,但他仍然留下了这位警察回家后面对母亲哭泣的镜头,使得观众可以从中看到他内心的剧烈冲突和痛苦。这并非某种简单的道德平衡的处理,而是意在更写实地刻画那些进入白人体制的非裔移民。即便成为主流社会公认的精英阶层,他们仍然无法摆脱少数族裔身份给自己带来的困扰。在这个意义上,导演对进入体制的道路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 二:被遗忘的群体要传递他们自己的记忆 在《悲惨世界》的电影空间里,代表国家权力机关的警察,他们的职责是打击黑帮和偷渡客,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那些看起来像黑帮和偷渡者的人,以及那些在白人精英阶层审美中构建的脸谱划分中处于边缘的人(他们在日常话语中会被建构为添麻烦的人、危害主流民族的人、肆无忌惮生育的人、缺乏道德的人,从而引起社会主流人群的反感,进而被驱逐),也成了遭遇暴力执法的对象。暧昧的是,尽管非裔、穆斯林裔常常在舆论中成为被谴责的对象,他们的面孔也经常因为肤色、习惯、宗教信仰乃至生育问题而遭遇指责,但在这些舆论指控中经常忽略两类问题:第一类是谁造成非裔、穆斯林裔背井离乡的问题,谁在这个全球化治理体系中建立了压迫格局和鄙视链的问题;第二类是移民(这里不只包括非裔、穆斯林,也包括了华裔等更多移民群体)对法所做出的贡献被遗忘的问题。那些本土居民无法接受的脏活累活、整个社会远转体系中的低收入行业(被歧视却又不可或缺),它们在现实中依靠移民的劳动来支撑,移民并非是只知索取而不做贡献的人,事实上,移民为了有尊严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他们往往要付出更多。当上层精英根据他们的审美筛选社会的记忆,被压迫者所要思考的,并非如何去迎合精英们的审美,而是怎么在团结友邻之中保存属于自己的记忆。无论是《悲惨世界》这样的电影,还是上个世纪思想家法农呕心沥血的著作,本质上都是被压迫的移民者对自我记忆的传递方式。而在现实中,《悲惨世界》反映的问题已经爆发。2005年10月27日,巴黎北郊克利希苏布瓦镇,两个非洲裔穆斯林少年为躲避警察追捕,误入一所变电站,不幸触电丧生。这起意外引发该镇数百名青少年走上街头抗议,并与警方发生冲突,随后引发骚乱。28日到31日,骚乱持续扩大,10月31日,时任内政部长的萨科齐发表强硬讲话,导致骚乱进一步扩大。这场骚乱蔓延法国300多个市镇,数十人受伤,9000多辆汽车被焚。当年11月8日,法国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在多地实施宵禁。2005年巴黎骚乱刺激了导演拉得·利,那之后他决定拍摄一部呈现法国社会撕裂的电影。从2005年至今,法国相关事件持续发生,比如在2017年,22岁的黑人男子西奥在巴黎北郊欧奈苏布瓦被4名警察当街盘查,遭警察用警棍捅进下身,重伤入院接受手术。近年来,巴黎民众与警察的对立情绪加剧,尤其是黑人、穆斯林群体,和警察的关系愈发紧张。所以法国人观看《悲惨世界》会很有代入感,影片中的一笔一划没有粉饰和扭曲,它就是巴黎街区的真实生活,那是一个褪去世界著名景点外衣的巴黎,一个各民族聚居、骚乱每天都在发生的资本主义大都会。当人们把目光对准在巴黎和伦敦的富丽堂皇、非洲多个国家的社会乱象,将偷渡者形象想象和塑造为行径丑陋、素质低下和破坏欧洲文化传统时,我们更应当追问——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差异?又是什么让第三世界的难民背井离乡来到欧洲? 新自由主义的世界秩序从第三世界攫取原料、劳动力和淘汰低端产能,欧洲的资产阶级依靠在殖民地的掠夺和技术革命缔造了他们的辉煌,却也遗留了被殖民国家到如今都无法化解的伤痕。因此,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存在的移民问题,它表面上是移民素质和暴力执法的问题,根源上是资本主义秩序向全球扩张带来的问题。今日中东乱局的一个起源,正是百年前英国和法国共同签订的《赛克斯—皮克特协定》,这个协定把阿拉伯地区划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给麦加的阿拉伯人;叙利亚则被划分给法国,英国占的是伊拉克、美索不达米亚、巴士拉、巴格达这些地区。但是在划分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巴勒斯坦。双方未能对巴勒斯坦达成协议,于是他们把巴勒斯坦划分给了第三方。”(《奥斯曼帝国的衰亡:一战中东,1914—1920》)千禧年后,法国参与的北约对中东军事行动,加剧了阿拉伯世界乃至北非地区的灾难。2012年,一张“3岁男童伏尸土耳其海滩”的照片曾让世界默然。阿拉伯世界生灵涂炭,地中海对面的欧洲成为众多人眼中的“天堂”,于是,偷渡逃难的人群激增,环地中海一带面临严重的难民危机。当宗主国的殖民者曾通过掠夺获得暴利,如今又从移民群体中获得大量廉价的青壮年劳动力,他们不能一边享用福利,一边片面地指责是移民带来了种种问题。 三:一个第三世界的幽灵 《悲惨世界》对法国族群撕裂的刻画,既可以让人想起《寄生虫》《小丑》等国际电影,也能勾起人们对法国左翼电影的记忆。《悲惨世界》不像好莱坞老白男伪善的叙事策略,把边缘人描绘得善良天真、一脸无辜,惨遭上流社会的剥削。通过对左翼电影生产的占领和扭曲,今天的许多政治正确电影实际上瓦解了可能暗含的危险元素,在好莱坞电影常见的类型化加工中,“左翼”电影被矫饰成一包包爽身粉,用过了,嗨了,也就完事了。它对社会成见的改变不会有任何作用,而更像是消费主义对左翼议题的掠夺和“替代发言”。伪善的叙事策略回避了压迫和被压迫叙事背后更复杂的问题。也许我们应该回到思想家法农在《大地上所有受苦的人》中的发问——压迫从何而来?被压迫者的面目又是如何塑造的? 法国是一个左翼知识分子气氛浓厚的国家,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左翼知识分子们就一次次通过书籍、报纸和电影等媒介发出他们的声音。新浪潮运动时期,法国左翼电影达到一个高潮,电影人不但把艺术作为技艺的探索,也更重视电影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的载体。在关于电影《中国姑娘》(1967年)的访谈中,戈达尔说:“艺术并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反映’这一现实的过程。” 六十年代的法国左翼电影(其实也包括非洲法语区导演拍摄的电影)包括的一条支线,就是反映法国移民族群的电影制作。这其中既包括了呈现法国殖民霸权旁落、整个社会面临价值观重塑的作品,也包括了以移民者为主人公展开主体性叙事的创作,受到时代氛围的影响,后一种电影主要呈现的是移民者(比如非裔黑人)在宗主国受到的压迫和反抗。1969年,塞内加尔有一部电影《黑女孩》,主人公就是一个从非洲迁徙到法国,为法国中产阶级家庭作褓母的女郎。她去到更富裕的社会,但流动的盛宴不属于她,她背井离乡、遭受歧视,肤色和社会地位的差异让她如同下等人,在异乡饱受冷眼和剥削。这个黑女孩是当时法国非裔移民者的一个象征,她流落社会底层,充当法国的低价劳动力,几近奴工似的日夜做着琐碎的家务,终于在自尊心受到女主人伤害后,选择割腕自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肯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前殖民地国家纷纷从宗主国法国那里寻求独立,左翼电影人也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社会矛盾的电影。比如意大利吉洛·彭特克沃拍的《阿尔及利亚之战》(1966年),从被压迫者争取独立的角度歌颂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抗争与牺牲。戈达尔的《小兵》(1963年)同样反映了阿尔及利亚之战,但它采用了个体化叙事来呈现逃兵布鲁诺·福雷斯特在战争中的遭遇。当时,阿尔及利亚战争是法国知识界的敏感话题,萨特、加缪等一众鼎鼎大名的知识分子卷入其中。戈达尔目睹了阿尔及利亚战争造成的知识界撕裂以及法国不可挽回的殖民霸权衰弱,选择了一个无政府主义的视角。 千禧年后,反映法国移民问题的电影也不少。比如喜剧片《岳父岳母真难当》,讲一个天主教中产阶级家庭里的四个女儿,她们分别嫁给了阿拉伯人、犹太人、中国人和非裔黑人,由此引发的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问题。2009年,导演雅克·欧迪亚的《寓言者》,设计了一个阿拉伯人被送入法国监狱的情节。在这些片子中,我们会看到移民问题被商业化、类型化,一方面成为政治正确的表述,一方面却也在粗浅的和解或者符号化描写中消解了移民议题的痛感,而这正是《悲惨世界》的意义所在。 多年以前,在作家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中,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只须费一点点力,荨麻就成了有用的东西,我们不去管它,它就成了有害的东西了。于是我们铲除它。世上有多少人就和荨麻大同小异。’他沉默了一会,又接下去说:‘我的朋友们,记牢这一点,世界上没有坏草,也没有坏人,只有坏的庄稼人。’” 雨果写下这一番话,是通过荨麻隐喻小说主人公冉阿让。作为一位农民出身的贫穷工人,他出身底层,品性淳朴,可是社会结构的不公和压迫一点一点改变他的行动。由于看见姐姐的几个孩子饿得直哭,他忍不住去偷面包给孩子吃,因此不幸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几次越狱,被抓回来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结果为了一块面包坐了19年的牢。从监狱出来后,冉阿让到处遭白眼,没有工作,没有饭吃,当他被压抑到社会的最暗处,他发誓自己一定要向这个社会复仇。而在今天,当一部叫做《悲惨世界》的同名电影上映,它所希望的不只是让观众看到移民者的遭遇,也是要回到雨果的这句嘱咐: “我的朋友们,记牢这一点,世界上没有坏草,也没有坏人,只有坏的庄稼人。“

 6 ) 《悲惨世界》里的足球元素

谈两句《悲惨世界》里的足球元素(剧透慎看)

电影是以描绘去年俄罗斯世界杯决赛时法国民众的反应开场的,印象里最开始那些黑人小孩还在聊奥斯曼登贝莱和姆巴佩上不上场的话题。

了解这只世界冠军的朋友都知道,以姆巴佩、博格巴(坎特)、乌姆蒂蒂(瓦拉内)为首的三条线都是黑人,还没有算上登贝莱、勒马尔、马图伊迪等等主力球员。法国队决赛的首发11人阵容里更是有超过半数的6位黑人,毫不夸张地说是黑人少数族裔给法国拿到的大力神杯。这就不难理解导演设置这个片头的用意,不只是通过所有人走上香榭丽舍大道欢庆胜利的宏大场面营造气氛和引出“悲惨世界”的酷炫片名,更是暗示战争从一开始就已经打响了,即这到底是谁的法国。

这里还必须提一个小细节(也是一个逗的我笑出声的细节)。粉红猪小队刚开始在市集里有一段闲聊:粉红猪说金球奖就是他了吧,团队的黑人小哥说是姆巴佩吧,粉红猪否认说他觉得是莫德里奇。很不经意的一段对话,但信息量很大。

首先解释下金球奖是足球个人的最高奖项,过去十年都被梅西和c罗垄断。再看两个人选:姆巴佩是法国人,世界杯夺冠最大功臣之一和当今足坛最炙手可热的新星,以及黑人少数族裔;莫德里奇是法国队决赛对手克罗地亚的核心球员,世界杯最有价值金球奖(不过这个奖项近几届被视为对亚军的安慰奖),以及白人。然后回看那段对话,作为法国人的粉红猪宁愿把金球奖颁给对手也不给自己国家的黑人球员,那种不可调和的种族矛盾通过两句话传达出来。事实上电影最后交代给我们的正是无法调和的结局。(有趣的是,当年金球奖最终得主正是莫德里奇,姆巴佩排在第四,第三是他的国家对队友格列兹曼。)

最后想说的是,这可能就是我为什么不喜欢《悲惨世界》的原因的一个缩影。它太工整了,连足球元素都用得没有一点点废戏。每场戏都像是精心算计的组成部分,最后更是用某种看似升华的方式作结。而我对这种高考作文似的表达没有感觉,甚至有点抵触,这还是在没讨论人物弧光的前提下(事实上最后的大战因为人物坍塌在我这也是减分项)。

到底是谁的法国

写于2019年6月24日

将要发于公众号 深邃的电影

 短评

是执法还是犯法?当白人警察手握警权的时候,他们大概忘记了原来自己也是要守法的。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这些外来移民,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让他们忘了这些外来者也应当有基本的人权

8分钟前
  • 艮艮
  • 推荐

《为所应为》应有电影史地位这部应该有;《流浪迪潘》偷走金棕榈,可以考虑分给这部。

12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如果愤怒是唯一表达的途径呢?最糟是没人会在意” 事态走向的万劫不复感拍出来了,但缺乏情绪和核心情感,本以为是另一部《狩猎》。狮子笼戏份最有力度…“会叫的狗不咬人” 愤怒无用。

1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过于工整过于计算,应该是个硬伤,让这部调度出色、叙述扎实的杰出处女作,可以被当作一部时势电影(无法长久)。不知怎的就想起齐德·多尔里的《羞辱》,都是用相同的构架(每个人物都有一个立场),来展现复杂的社会矛盾。社会像个火腿,它只用虚构切一个情绪的横截面,就够身处这个悲惨世界的我们连连叫好了。但智者需要深谋远虑,需要对火腿进行超越情绪的另一种切法。

14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延续短片风格,成片很有力量,街头戏份真实刺激,最后的楼道大战调度惊人。抛出的问题尖锐直指法国乃至欧洲各国现状,无解命题背后是对社会制度的深思。虽然有设计感,但作为导演的长片处女作真的很惊艳。维克多雨果小说[悲惨世界]里的因果报应也在电影里对照上演。

1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4.5 各方面都颇见水准的处女作。并没有人出生就是恐怖分子,走到极端的自私和恶意,才会催生暴力之花。令人遗憾的是,从雨果的年代至今,世界还是那个悲惨世界,报复只能以报复回答,暴力的结果只会是更多的暴力。和前一场的《钱》形成完美的主题延续。(《黑色党徒》的结尾也让人有如此唏嘘)

18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睁眼看看这个分裂的世界吧,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群体之间一触即发。人物事件双驱动,纪实感是它的外观,也是力量所在。关注快速变焦的时刻——导演希望我们看到什么?马戏团的场景意指特别明显,弱者与更弱者都是笼中困兽。结尾仿佛是《开战》和《何以为家》的叠加,在三方悲剧性的对峙中,生而为人的根基在熊熊燃烧,最后的良知摇摇欲坠,但开放性又带来一线生机。问题被交还给观众:面对复杂的现实,常识失效了吗?他们的愤怒,具有建设性吗?我们的艺术,应该朝向何方?

23分钟前
  • 晚不安
  • 力荐

4.5 上次看100分钟的电影感觉只过了半小时的还是《地心引力》,视听和表演都太猛了,可谓惊心动魄。我们虽然身处2019年,但仍要面对着1862年,甚至存在得更早的问题。它们每一桩都是难解的,又都是简单的——“没有坏草,也没有坏人,只有坏的庄稼人”。导演用并不复杂的手法构建出极有概括力的事件,背后是深入的黑人社群观察和政治议题的落地化。即便部分桥段的转折用力地有点“过”,但创作者的位置与视角是绝对妥帖的。

28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笼中狮因为皮鞭的驯养忘了自己是野兽,执法者因为手握的枪支以为自己是神明。明明都在同一个街区长大,披上制服的警察和肤色不同的市长已经分了阶层。砸碎街边女孩的手机,以为也能砸碎高空无人机的内存卡。能把马戏团的狮子偷走,也能上演一场反抗极权的复仇。没有邪恶的植物和人,只有邪恶的培育者。

32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结尾字幕恶心到我了,还嫌法国不够完蛋呐?导演非洲裔法兰西人?哦哦那没事了

34分钟前
  • 有寂
  • 还行

#72nd Cannes# 评审团奖。比同名短片好太多了,篇幅足够把短片里没有时间说清楚的街区/族群政治讲明白了。这个意义上其实比[训练日]还是要高级和复杂一些。必须参照的还有导演拉德·利2006年的纪录短片《克利希-蒙费尔梅伊的365天》(2005年法国骚乱作为关键情节的背景信息)。开头节奏太慢,结尾先是煽情说教,再者是Issa黑化和复仇得有点战斗力太强,又要硬凑那个结尾。不过这片比《黑色党徒》在社会介入和愤怒表达上还是好很多。

36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一部重新让你思考人类社会阶级,权力,合法性的电影。狮子象征权力,人皆纵欲,权力欲是一头需要被控制的恶兽,Issa偷走幼狮,象征的是底层阶级分割统治阶级的权力;Issa在马戏团跟雄狮对峙,同样象征着他得到了权力。

41分钟前
  • 克雷蒙
  • 力荐

很难想象这只是处女作,现在只有法国敢拍真正揭露现实的种族题材的电影了吧。所有演员表演得浑然天成,真怀疑是不是导演直接去街上找的。不过,住政府廉租房的小孩居然有无人机到底是怎么回事,就算巴黎中产阶级的孩子也很难有吧。

4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一场暴乱的诞生 不管是剧作还是调度都成熟得不像处女作 / SIFF第13场

45分钟前
  • 凹凸
  • 力荐

看完大概能明白,为什么这位从没拍过长片的导演初出手就能杀进戛纳主竞赛。整个电影的观感从“渐入佳境”到“触目惊心”,开头就是一场以凯旋门为背景的庆祝大游行,然后三个便衣警察,漫无目的的街头巡逻,抱团的有色人种,不断触发和升级的暴力冲突,互相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除了真枪以外什么武器都上了,楼内警察跟一群黑人孩子的群殴戏震撼,而这一团乱麻只是因为两个顽皮小男孩而起。结尾在一高一低的对峙时刻戛然而止,留出开放空间。虽然总往雨果和悲惨世界上扣题略显刻意,但影片整体的纪实感、街头感、不着痕迹的调度与表演、对当下现实的反思对于新导演而言都较为出色。法国拍出这样的电影,选进了主竞赛,有的国家却……

4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4.5 反复出现的无人机视点,是物理层面的视点,又有引导、暗示整体叙事视点的作用。在呈现双方激烈对峙的过程中,拍摄者即便在高潮段落也竭尽全力做到类似无人机视点下的客观性、多元性,仇恨与善意其实共存。没有比定格于无解的对峙更合适的收尾。年度十佳。

53分钟前
  • LOOK
  • 推荐

高贵的雄狮在笼中呆坐,关不住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沉默的眼睛在天空游荡,看不尽痛苦无助的芸芸众生。如果发泄怒火才能换来倾听,那凯旋门前的欢呼是否能驱散仇恨。如果好勇斗狠才能换来尊重,那马戏团里的哭声终究会扼杀笑容。在这看似宁静实则汹涌的悲惨世界,谁来给孩子们的天空画上一道彩虹。首先想起东木《完美的世界》,随后是保罗哈吉斯《撞车》,虽然本片的创作理念上主要突出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差异所导致的冲突,但最终指向确实落在少年一代,面对那些气势汹汹的大人脸上的暴戾,他们眼中的凶狠,他们传递的恃强凌弱,他们遵循的目无法纪,统统尽收眼底,最后转化为少年手中熊熊燃烧的怒火,狠狠的砸向悲惨世界。相比东木刻画出的温情守望者,这里只有雨果笔下的邪恶庄稼汉。节奏的铺陈与社会视角的描摹精准且老练,完全不像处女作,看好导演。

57分钟前
  •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推荐

这个片子基本反映了二元世界中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分化,其实和只有立场没有是非的现状很相似。双方都耗尽了耐心不愿再费唇舌,却又不肯卸下傲慢与偏见,这样误解就会一步步加深,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麻烦。造成的结果,恶警的今天就是善警的明天,小伊莎就是未来的萨拉赫或狮子王。另一方面,双方都觉得自己很委屈,但在不可调和的现状下又无路可退,就像那个戛然而止的结尾,一个精彩的隐喻:少年不肯扔掉燃烧瓶,警察也不愿放下手枪,于是竟然达成了一种骑虎难下的“和解”,尴尬又不失讽刺。

58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世界上没有坏种也没有恶人,只有坏的播种人庄稼地。这早已不是雨果的巴黎,海报上的人群也不是抗议,而是在庆祝拥有多半数有色人种的法国国家队夺得世界杯。当年轻的姆巴佩驰骋在绿茵场成为英雄,比他还要小的黑孩子跑在街头白警察仍然追不上他们。应该在非洲大草原自然生长的小狮子不堪呆在鸡窝,被关在马戏团笼子里的大狮子也仅是像会叫的狗一样不咬人。离得那么近为什么会开枪,仇恨的累积无限的报复只会植入到每一个亲历见证者年幼的心里以改变未来不可收拾,高级的暴力那就是革命。生猛成熟的处女作,与同样非常喜欢同获戛纳评审团奖的《巴克劳》都出现了无人机,用俯瞰的视角展现记录着那些不可告人足以抹去的杀戮。#金马56#年度十佳。

59分钟前
  • seabisuit
  • 力荐

拉吉·利的剧本里有典型的设计痕迹,三个警察主角以经典的本我自我超我模型为蓝本,代表了法律面对“平行社会”的三种处理方法。人物设定和剧情走向里这些范式大多时候是钳制而非规范了富有动力和震撼人心的场面戏,同时也没真正树立起来立体和令人关心的人物,这对于这部颇具警世作用的作品而言是个大缺憾。影片真正的冲突发生在成人与青少年之间。被卷入成人世界纷繁矛盾中的青少年在尾声前没有发言权,显然他们对于任何一个成人势力、任何一种规范或协商式的解决方式都感到失望。直到惊悚的“第二个结尾”时,联合起来的年轻力量才如此富有摧毁性,法国的未来正如最后一镜一样危险而不确定。如此来看,导演最后引用的雨果名言是针对所有成年人的:我们该如何浇灌这些祖国的花朵?

1小时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