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幽灵

剧情片英国2014

主演:汤姆·费尔顿 杰克·阿贝尔 加瑞特·迪拉

导演:Brian Falk

播放地址

 剧照

太平洋幽灵 剧照 NO.1太平洋幽灵 剧照 NO.2太平洋幽灵 剧照 NO.3太平洋幽灵 剧照 NO.4太平洋幽灵 剧照 NO.5太平洋幽灵 剧照 NO.6太平洋幽灵 剧照 NO.13太平洋幽灵 剧照 NO.14太平洋幽灵 剧照 NO.15太平洋幽灵 剧照 NO.16太平洋幽灵 剧照 NO.17太平洋幽灵 剧照 NO.18太平洋幽灵 剧照 NO.19太平洋幽灵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13:26

详细剧情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1942年,二战正酣。1月16日,三名彼此陌生的士兵,加瑞特·迪拉胡特(《为奴十二年》《环形使者》)饰演的飞行员,费尔顿饰演的投弹手,以及杰克·阿贝尔(《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 》)饰演的无线电通讯员,驾驶美国海军的一架飞机,出发执行侦察任务。 飞机燃油耗尽,不得不在南太平洋上迫降。三人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任何补给,只有一艘4英尺宽,8英尺长的黄色救生筏,让他们在危机四伏的海面上漂流。他们必须互相扶持,战胜饥饿、风暴和鲨鱼袭击,想办法让救生筏驶向安全的陆地。

 长篇影评

 1 ) 与一历史事实的冲突

推荐,意思就是可以看、应该看。

根据百度百科记述的塞班岛战役情况,至7月9日战事就已结束。在这部电影中,直至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战斗都还在继续。更有一帮猪头军人拒绝投降,这在二战太平洋战区都极其罕见吧。

这部电影反映的深刻意义就是,在战局已定的情况下,仍旧誓死充当战争炮灰的人就是傻子,无论是多么崇高的信念。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383.htm

 2 ) 日本人真的没有反思战争吗?

日本人真的没有反思吗?
1、整部电影充斥着军人的激情,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是真正的反思。
从最开始,“狐狸”通过红色布条,救下了一个婴儿,便是人性的体现。如果一味的追求战争,在婴儿的身上放个手榴弹,那才是继续战争。当然,captain更为勇敢的去抱起那个婴儿更为可贵。最为可贵的是,敢于做出投降的命令,敢于向自己曾经的使命说no。战争进行到最后,便成了政治与人性这两种理念的战争。只有人性战胜政治的战争才是胜利的,狐狸最后战胜了狗日的政治,人性的光辉闪耀着,这不是对战争的最好反思吗?
2、日本军人的素养让人钦佩!
撤退中的散兵游勇,没有四处逃命,他们自觉的加入了一个大的战斗集体,自己的服从上级命令。敬礼的姿势始终一丝不苟。即使投降,依然唱着军歌,走着整齐的步伐……这种素养,绝不是踢几腿正步,大大的啤酒肚,开着军车到处乱串的人所不能比的。
3、世上并不是只有你一个是人民的军队。
世上并不是只有你一个是人民的军队,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会帮老百姓盖房子,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会抗洪抢险。皇军原来也是人民的军队。并且,只有真正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放在首位的军队才是人民的军队,而不是把政治家需要的胜利放在人民的生命前面的。
最后,想说的是,投降不丢人,敢于投降也是胜利!

 3 ) 从美军和日军两个角度描述,是难道一见的双角度历史视野

本片开始的屏幕自述为来自真实事件改编。这个是否完全100%重演历史不得而知,但能够同时从两个角度进行描写的电影确实不多,从黑白片时代的好莱坞二战片,关于太平洋战争题材的电影多不胜数,大多是单方面角度进行描述,敌方的描述往往一笔带过,或者丑化对方,或者淡化对方。甚至可能由于二战的创伤大家在电影中不想反复描述,好莱坞黑白电影的二战片,往往还带有战争幽默,娱乐性质。类似咱们的抗日神剧,让人觉得战争片很好看,很好打,很好玩。只有从估计《拯救大兵瑞恩》开始,才着重描述战争的残酷。

这部片子主要在于描述塞班岛残余鬼子兵的心理活动描述,着重刻画日本人是不会投降的,生死事小,面子事大,这点好学不学,一定要用“终战”,不能说投降。最后,还搞个光荣出山仪式。

但有一点,如果作为战士,他们是合格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但作为人,他们典型被他们所谓的天皇愚弄了,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是典型的对方明明加害于你,你还歌功颂德的傻叉!!!

 4 ) 太平洋的奇迹就是个奇迹!

512天,这不是虚拟的,是事实。最后剩下的46人,在大场的带领下,整齐的队形和军容,向美军投降,也不是虚拟的,是事实。这是什么?这是民族精神,这个才叫军魂。并不是日本有侵略中国的历史,人家就什么都不是了。中国需要向日本学的东西太多太多,如果实在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就看看《太平洋的奇迹》。

 5 ) 日本啊

客观来说 就算是发动侵略战争的一方 难道就不应该保卫自己的国土和人民吗?日本 真是个压抑可怕的民族 身为邻国的我们 要努力啊 切不可让历史重演 八年抗战 我们要是像日本这样打 而不是出那么多的汉奸叛徒 投降的军队竟然比日本侵略军还多 怎么会打那么长时间?最后 望战争不在 和平永驻

 6 ) 一部日本本位思想下的“伪情感”电影

作为一部日本导演根据美国小说改变的电影,《太平洋的奇迹》在叙事风格上兼济了日本与西方的叙事特色,也由此成为了一部在日本国内与西方都获取了不错票房的影片。它围绕着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塞班岛战役中一名叫大场荣的日军大尉讲述了关于责任与情感的故事。西方战争片的反战特色与日本战争片的情感特色在这里做到了融合,下面,我将就本片的镜头来分析一下这部战争片所体现的大场荣大尉内心责任的变化以及战场中情感的发掘。
       大场荣大尉作为本片的主人公,是一个沉默寡言,有着坚定信念的军。也正是这样的性格,使他对任何应承担或不应承担的责任都一力担下。在影片初期,美军进攻塞班岛,大场荣冒着美军炮火也要救回壕沟外暴露的己方伤员,之后在美军轰炸中更是教导士兵们如何躲避炮火,军官义务履行的一丝不苟。在与海军请求资源时,与部下的一番谈话更是直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身为军人肩负争取胜利的责任,不是为了送死而打仗的。然而,作为军人,那么他的责任就必然有一部分是灰色甚至黑色的。因此在上级命令部队向马坦萨集结时,他不得不遵循命令“放弃”了不能独立行动的伤员。而这种作为军人身份对于命令的遵从是贯穿全片他也未曾改变的,即使他不会为了送死而打仗,但当上级命令全体发动自杀式总攻时,他仍旧遵从了命令。这也就自然的解释了为何他在片末战争结束后投降时,也要求直接的上级命令了。
       同样作为军人,大场荣身上除了命令外所背负的责任在本片中是不断变化的。当他在自杀式攻击中因震晕而幸存时,面对前来搜索的美军,他第一反应是捡起枪准备进攻,然而没有命令的约束,他第二反应便是扔枪装死躲过搜查队,以保留性命集结部队更好的争取战争的胜利。正是这个想法令他带领士兵第一次到达野营地时不做停留,而是准备与美军继续对抗。随后目睹的野营地被轰炸及野营地惨状的镜头便是大场荣心头责任的第一次转折,他不再只为追求胜利而战斗,而是将照顾百姓保护他们也加入到自己应负的责任当中。修建新的营地,带领平民躲避美军搜索,这个责任一直持续到影片中后期收容所交火。断绝了补给来源,缺乏粮食与药品的情况下,为保证平民的生命安全,亲眼看到过收容所情况的大场荣决定送平民下山。这种放弃正是他对于这段护民责任最好的履行。同时这也是大场荣肩负责任的第二次转变,又成为纯粹的部队指挥官的他,在失去了夺取胜利的可能性后,就要尽一切努力保护好自己士兵的性命。在得知日本已经战败的消息后,作为士兵们的最高指挥官,主动投降是违背一个日本军官的准则的。而为了不让因战败而失魂落魄的士兵们“自杀成仁”,同样是摆在大场荣面前的难题。在这两者的矛盾中,大场荣折中选择了会见美军军官,以一份正式的命令来解决作为军人的自己所面对的苦恼。在这诸多的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场荣这个角色极强的责任感,从争取胜利到保护民众再到单纯的让士兵们活下去,日本军队体系下的一个军官形象鲜明的表现了出来。我不否认片中有在形象或者行为上的对日军刻意美化,但是单以刻画日军的一类代表人物形象而言,大场荣这个角色无疑是成功的。
       这部影片作为日美开战70周年的纪念影片,其内容必然是以反思战争,纪念和平为主,然而抛开这个大的主题,这部由日本导演平山秀幸执导的战争片继承了日本战争片一贯的思路,即情感丰富,透过影片中的一些小细节或镜头对观众的心理感化与引导可谓是全方位展开。首先,作为一部战争片,军人们之间的战友情在片中多处体现。片头士兵与军官不顾炮火跳出壕沟抢救伤员,在防守失利后即使山路难行,士兵们仍然或搀或抬着伤员退往二线。更是有两名士兵——木谷曹长与堀内一等兵因战友死于美军枪下,一个拒绝跟随长官投降,隐踪山林,另一个激进寻找美军复仇而亡。这既可以说是对于日军战争行为的一种美化,但客观讲在影片中还是对于战友之情的一种刻画。
       片中出现次数第二多的就是人们对于亲情的表达。片中一个很重要的支线角色青野千惠子就是因为亲人被美军手榴弹误杀而从此对美军恨之入骨,借失去来刻画拥有的美好。同时,片中士兵身上最常出现的随身携带物就是家人照片,影片前期战斗中士兵们看照片思念家人,影片后期士兵在山林中无法坚持意欲自杀时,又是照片上的亲人使他下不去手。就连不苟言笑的大场荣大尉也与士兵聊起自己有着两个孩子,这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平民之中,亲情就体现的更为明显。春子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自愿不拖队伍的后腿,前往收容所;马场为了带自己的孩子下山,不惜担上叛国贼的罪名上山劝降。这种在残酷的战争中的亲情刻画,在巨大的反差下更显突出,在博取观众情感方面功不可没。
       也正因为片中有着大量战争中平民形象,同时本片故事安排本就不是单以军人作为主体的,影片中军人与平民的感情自然会多于同类型影片。除去帮助平民修建营地,带领他们躲避美军搜查等行为,片中最为体现军民感情的细节是在两次下山,即平民下山与军队下山。第一次平民下山前,大场荣的讲话就流露出深深地情感色彩,“希望大家可以偶尔想起这些与部队一起生活的日子,这样我们就能与大家的回忆一起,再次回到日本”。下山时护卫士兵向平民队伍鞠躬的镜头,表明了他内心对于无法继续保护他们的愧疚。队伍中孩子们对军人们低头鞠躬以此感谢多日来军人们的照顾。第二次则是军队下山投降前,收容所中的平民得到消息,自发的为这些曾经照顾他们的军人缝制新衣,恐怕所有观众都不禁触动。将深深的情感融入这些细微的镜头中,正是这部影片的厉害之处。
至于美军歌曲攻势所引起的山中军民思乡之情,日美两军对于初生婴儿的关怀,片中体现的那种活下去的信念,这些就更是导演情感攻势的一系列体现了。这样的模式是国内很多很多战争片应该学习也正在学习的。一部能让本国观众感动的战争片不算最佳,能让曾经敌国的观众都触动的战争片就了不起了!
        综上,作为一部日本本位思想下的情感类战争电影,《太平洋的奇迹》无疑算是成功的...

 短评

虽然日本一直回避自己是战争的罪魁祸首之一的事实,但是不可否认它们战争题材的电影都拍摄得很聪明,这一次以被侵略者角度,既没有丑化侵略者也没有把杀戮作为影片的重点,而是展现日本军人的尊严以及气结,至少影片的主题还是一心向善的。

3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

塞班岛上的军民鱼水情啊。

5分钟前
  • 大浦洞二号
  • 推荐

六十六年过去了,日本人依旧学不会反思,依旧不舍大日本帝国的军国主义旧梦,依旧不会忏悔与内省。从市川昆到若松孝二,再到平山修幸。战争电影从昭和年间一路拍到了平成年间,电影技术的突飞猛进改变不了电影实质的提高,更谈不上什么史诗。无法坦诚面对自己的历史,何来诗意诗性的艺术创作?

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作为塞班岛的第一关键词——玉碎,平民跳崖的影像欠奉致令影片整体失衡。如同掩去了南云乃至军国主义的恶,大场的善也就无从提起。此外,唐泽老帅哥的yakuza造型很拉风,原以为20世纪少年已经够自毁形象了。

10分钟前
  • shawnj
  • 还行

充满了日本人意淫,变态不可以理喻的超级烂片!!!

11分钟前
  • yuci2
  • 很差

越看越感觉像是日本的”东北抗联“,在这部电影里,大场荣就是杨靖宇,美国兵就是日本鬼子。

13分钟前
  • huyouyou
  • 力荐

场面还不错,真的一看,但是,也实在太和平了吧,你们47个人在岛上就为了显示存在啥都不干么,也把美军看的太随意太没用了吧……

18分钟前
  • blablabla
  • 推荐

音乐凑出来的抒情气氛,不过下面还是有很冷静的反省,美国人用来是为了陪衬日本军人的坚忍的。真正失分的是中心英雄虽处处着墨,却始终不像个真实的人,仅仅是个演绎出来的概念。

20分钟前
  • novich
  • 还行

乏善可陈

23分钟前
  • 种瓜得瓜
  • 还行

做作.....

28分钟前
  • 北极光
  • 较差

倭人从不反思其发起战争给亚洲民众带来的伤害,只一味叙述其国民受到的创伤和其军队对裕仁的忠义。故其因战争遭到任何形式的伤害均是罪有应得。

29分钟前
  • 廿九
  • 还行

结尾那个仪式让人很有触动。

33分钟前
  • Alpha
  • 推荐

日本人一直在逃避,逃避着战争是他们首先发起的事实。在他们的电影或者电视剧里面,表现的永远是保卫日本国土,而永远没有他们发起战争的事实。

34分钟前
  • 永乐
  • 还行

制作精良,以人性刻画为主,比较有感染力。

35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推荐

美国人的原著,立场算中立,描述的手法比较平淡,但是很好看

39分钟前
  • 坐等天上掉馅饼
  • 力荐

野立!野立!你不要这么正经好不好。

41分钟前
  • 胡老喵
  • 还行

以一个战败国的身份无法宣扬大英雄主义,于是转而描绘人道主义。作为国人,你会鄙夷,但我们自己不是也在不断意淫着什么么……

43分钟前
  • fight2010
  • 还行

竹野内丰再也不是颜控所爱了吧

48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较差

事实上当时的日本人当然不是用这样的视角思考问题……战争中被官僚裹挟的个体纵然表象出这些,可也不是主流!当今的日本人用个人的角度去解读,去反思,去寻求安慰,当然可以!而且人家还做的不错……可这是战争的全部么?主角很现代……片子也拍的不错……不过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看下来的!

50分钟前
  • atengbriliance
  • 推荐

丰叔你终于圆了我和我妈10年的心愿…

51分钟前
  • 浮云的萌海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