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西北偏北 剧照 NO.1西北偏北 剧照 NO.2西北偏北 剧照 NO.3西北偏北 剧照 NO.4西北偏北 剧照 NO.5西北偏北 剧照 NO.6西北偏北 剧照 NO.13西北偏北 剧照 NO.14西北偏北 剧照 NO.15西北偏北 剧照 NO.16西北偏北 剧照 NO.17西北偏北 剧照 NO.18西北偏北 剧照 NO.19西北偏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5

详细剧情

  罗杰(加里·格兰特 Cary Grant 饰)是个平凡的广告商人,最近却莫名其妙的惹了一身的麻烦——他被别人错认成一名叫“凯普林”的人,还被人灌醉放进车中,意图造成车毁人亡,命大的罗杰却顺利逃过这一劫。这个离奇的经历让罗杰又后怕又好奇,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非要找出真正的 “凯普林”不可。
  噩运在纠缠罗杰。他一路设法摆脱追杀,一边千里追踪凯普林的线索。他跳上了一趟开往芝加哥的列车,车上巧遇娇娃坎多(爱娃·玛丽·森特 Eva Marie Saint 饰),愿意助他一臂之力。眼看就快可以约见凯普林,事情却又起了波澜——他不但没有见到凯普林,还随之陷入了又一场危机当中。真相越来越扑朔迷离,拉什莫山的总统雕像,也成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舞台。

 长篇影评

 1 ) 教科书

看老电影,尤其是经典电影的最大好处就是让我能明显的看到要学的是什么。希区柯克的电影就很容易让我有这样的感觉。在惊险处的音校和配乐、怎样暗示情节的转折、特写以及剪辑……一切都是典型的“教学材料”。

罗杰和梵丹的第一次对话时,梵丹关上窗帘,光线一下子暗了下来,恐怖的气氛开始,接着梵打开他身后的台灯,他背着光,脸色显得阴沉,而罗杰却被照的很亮。接着罗杰被灌醉,他开着车差点掉进海里,其中最惊险的镜头是车轮亚碎岸边的一块沙土的特写,然后又以车掉头开走结束。

罗杰去联合国找唐先生,发现当晚那套别墅里的人压根不是它的主人,此时,间谍在大厅背后飞刀刺死了唐,这是全片中第一次赤裸的出现凶杀场面,来的很出人意料。

真正算的上教科书的是罗杰在乡村马路上被飞机追杀的一段。曾经在书里看到那段的每个镜头的图示,颇好奇。最后一幕是罗杰被轧在卡车底而飞机直接撞向了卡车,罗杰最后逃跑。

罗杰潜伏进梵丹郊外的家中(作为工设学生我不得不说那个房子还挺牛),在栏杆下,他看见莱昂纳德和梵丹对话时将一把枪放在身后,这时新的悬念出现了,他是要杀死主人吗?主人公此刻和观众同样疑惑。而结局出乎意料,他用的正是女主角的那把空枪,此刻观众的注意力完全转向了女主角的危险处境上。

……

最后在总统雕象上逃命的一场当然是最惊险的了。音乐的诡异也在此时达到了最高潮。但结局是显然可以猜到的(老片子,而且是好莱坞老片子……)尽管如此,我丝毫没有对其中的任何一个场景厌倦,不论是追杀、跟踪还是男女主人公的亲昵……因为我总是期待着下一秒钟会出现的新花样。也许这就是希区柯克的神奇所在。

 2 ) 风月

关于希区柯克那些奉承话我就懒得说了,就片论片。 本片教育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长得帅很有必要。如果不是男猪脚够帅气早就被打成筛子了,当然这其中也有他的运气成分和机敏,否则的话在莫名其妙的睡了别人一晚上后他就很可能在第二天精力不济翘辫子。间谍部的老头也说了:这个可怜的家伙莫名其妙的卷入进来,我们可没办法救他。这里头只有趋利避害的博弈,无关人性道德。他只能像之前的两个倒霉特工一样玩完,而且还是不知道自己因何而死。

可偏偏这孙子就是长得帅,活活迷死了女特工爱娃同志,让其甘愿冒着暴露身份的危险来掩护他。当男猪脚第二次现身时,爱娃情不自禁跑过去拥抱了他,又马上冷冷的叫他离开,表现了一位革命女同志在敌我阶级斗争和爱情理想上、感性和理性的纠葛上的矛盾、痛苦、彷徨,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惹人怜惜。要问此君魅力大到什么境界,注意看他偷爬墙那一段,爬入了隔壁女人的房间,那眼睛娘居然在瞬间就陶醉了:谁!哦,等等~嘪走啦~ 当然,男猪脚本身很机智聪明也是在关键时候匡扶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革命法宝之一。多亏他的细心观察、手脚麻利才得以英雄救美,换了我这样的早上起来煮稀饭都嫌麻烦的懒骨头只能事后去帮爱娃同志收尸了。因此我常常告诫年轻人,要想泡到妞,脑子不好不要紧,行动才是关键。 我本人很喜欢这类老电影的原因之一可能也是跟儿时的记忆分不开,看这些片总能让人想起美好的往事。特别是看到美女爱娃时候,她的镜头总是有一圈雾样的迷蒙笼罩,不知道是电影后期处理的柔化效果还是她本人居然散发出这种气息。我喜欢这种感觉,我记得我念中学的时候很流行拍这种朦胧照来着,脸上的麻坑、雀斑、青春痘都能通杀,不管皮肤多惨不忍睹都能一招搞定,广受学生好评。爱娃总共有两部电影特别出彩的,一部是码头风云,这让她拿到了奥斯卡最佳配角,另外就是这部电影,希老头挑货的眼光还是很到位的。 本片的对话风格也很有意思,特别是男猪脚和女主角在火车上的对话,很棒,建议细细感受。

 3 ) 西北偏北:剧本向分析

总结出来一条编剧法则:当你想让两条毫无关联的故事线莫名其妙的交汇时,只需要让它们中的人物产生爱情就行,因为爱情不需要逻辑。

又是看了1.5遍才梳理顺当剧情(我怕别是个傻子)

这样的悬疑故事放在19世纪60年代是有着开路意义的,里面很多桥段都还被现在延用。先说故事线吧,是阴差阳错的两件事合并到一条线上,有点像之前写过的夜长梦多(夜长梦多更复杂而且出现荧幕缩水)相较之下西北偏北的荧幕对剧本的呈现是完美的,属于当时丝毫没有触碰禁区的标致商业电影典范。

1.加里格兰特饰演的男主是一个普通广告商,平凡的日子突然被梵丹黑帮的误认打断,梵丹一伙是当时fbi暗中调查跟进的进出口贸易犯罪嫌疑人。fbi在这片儿里也终于聪明了,为了保护梵丹身边真正的线人坎多(一个集聪明和美貌于一身的女人)而虚构了一个叫凯普林的男人,想用这个虚拟诱饵引出梵丹一伙。不料梵丹坚持认为男主就是凯普林,抓了他试图杀掉,幸存的男主还特轴(有角色塑造)非要找到这个凯普林讨个说法不成,这就完成了男主一步一步踏入事件的一个动机,我也说完了第一条线。

2.梵丹一伙打算携拍卖品(藏有某些犯罪证据胶卷的雕像)从科罗拉多州(总统像基本不属于这个州了应该是南达科塔州了)旁乘直升机潜逃出境。梵丹身边的情人坎多是情报局派的线人,而情报局本打算让线人上飞机继续跟进,奈何出了差错牵扯进来了无辜的男主,出于与女主互生情愫而闯进拍卖会,让黑帮怀疑了线人。

这两条线交汇,首先需要一个契机让男女主相遇,然而他们肯定会相遇,因为这个不存在的角色的行动时刻表就是跟着线人女主走的,只是由虚拟变成了现实存在的一个活诱饵,这一点让我佩服到肝肠寸断。在那个年代的编剧来说,应该是前无古人(事由一个不存在的角色而起),男主由强行被拽入角色,演变成主动追逐这个不存在的角色,这些只需要一个简单的人设,就是我前文提到的轴。而男主演绎出一个机智,风度翩翩,会打嘴炮,不善罢甘休,还对爱人痴情不已的形象,加之其母的昙花一现,可以说“轴”的形象只有百分之二十靠自我演绎,百分之八十都是母亲“折射”出来的,因为母亲对儿子的无奈与漫不经心,已经完全当他是个psycho,对发生的事漫不经心还劝他赶紧去跟警察自首。使得男主更是坚定了一条道走到黑,不见凯普林不罢休。

而男女主相遇了以后谁也不能预见的是爱情发生。女主一面装作保护他(也是真保护),一面配合黑帮把他继续引到一个荒原上好甩掉他。但是男主又从荒原逃生了来到了女主酒店,也就是凯普林的酒店,又去到了拍卖会。这才真正与梵丹对上号。而梵丹本打算直接杀了他,却不料男主发现被女主“欺骗”而伤透了心,干脆找事引来了警察。fbi通知警署男主不是杀人犯,此时fbi真正与男主达成暂时同盟,暂时就他破坏了女主的可信度而短暂合作,这也消解了男女主的误会。后来的剧情就是比较俗的空包弹,假死,为了救爱人而奋不顾身的情节了。这是个不一定是要真真正意义上的高潮戏,而全剧都让人不断高潮的一个剧本。

讨论一下由大家津津乐道的经典情节——飞机追杀男主的戏。这个戏被人称赞是由于它在极为平常和简单的场景中塑造出的紧张悬疑感,看时我猜测过,这是梵丹派来杀他的飞机吗?枪弹是哪来的?路人为何要特意说到这架飞机?结果看完发现什么也不是,我甚至不知道这段戏对剧情来说有什么用?除了制造气氛我找不到任何意义。说的正式一点就是充满了荒诞效果。这是法国新浪潮的缩影?前瞻?第一炮?希望有人如果理解的话给提点一下吧。

再说反转细节,最漂亮的是拍卖会捣乱和逃离fbi。拍卖会捣乱一场戏将这个讨人厌的男主靠一派胡言逃离黑帮监视演绎的让人捧腹,而逃离fbi翻窗户那里,隔壁病房的女人那两声stop简直是点睛之笔…

这片的摄影和剪辑都好,特写永远出现在必要的地方,大空间的和小空间的机位都特别恰当,不玩花的,中规中矩就足够。剪辑就是靠一些花了心思的转场,声音或者是逻辑关系,不列举了,不然我还得再看1.5遍……

 4 ) 复制个幕后花絮不违法吧

【制作过程】

    1958年,在拍摄完成《晕眩》之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曾经说过,他想做出一些改变,要拍一部幽默轻松的电影。希区柯克答应为米高梅拍摄一部影片,一开始他选择了改编小说《怒海争雄》(The Wreck of the Mary Deare),作曲家伯纳德·赫尔曼(Bernard Herrmann)介绍了自己的好友恩尼斯·莱赫曼给希区柯克,几周之后,剧作家莱赫曼觉得自己并不能改编这部小说,但他把一个二战中真实的故事讲给希区柯克听,也就是《西北偏北》的雏形。他们通过讨论,给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选择了很多可能的身分:比如一个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杀手的故事,一个在底特律汽车工厂的杀手的故事,最后整个故事在阿拉斯加州结束。

    《西北偏北》可以说是希区柯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影片没有把紧张悬念作为最主要的元素,而是加入大量幽默的对白,加强了人物性格的刻画。片中没有自始至终围绕一个悬念发展情节,这本来是大师很多早期作品中常用的手法,而这部作品导演是采用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的手法,层次递增而又花样百出的段落悬念超越了总体悬念。

    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非常想出演这部电影,于是他哀求希区柯克,让他扮演罗杰这一角色,但希区柯克认为1958年的《晕眩》没有取得商业成功就是因为詹姆斯显得太老。希区柯克觉得如果贸然拒绝斯图尔特会让他非常难堪,所以他推迟了影片开拍的时间直到斯图尔特出演了新戏《桃色事件》(Anatomy of a Murder),这时希区柯克向斯图尔特发出邀请,希望他参演《西北偏北》,已有戏约在身的斯图尔特只能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米高梅想要启用格里高利·派克,但希区柯克坚持使用加里·格兰特(Cary Grant)。不过,加里·格兰特比詹姆斯·斯图尔特还要年长四岁。

    在加里·格兰特与制片方签订的合约中,他要按票房的收入获得一定的提成,所以最后格兰特从<西北偏北>中一共获得了45万美元的收入,而因为他的拍摄时间比合约上规定的时间晚了9周,所以他还收取了剧组31万5千美元的罚金.女主角制片方米高梅比较希望由赛德·查里斯 (Cyd Charisse)出演,但希区柯克坚持使用爱娃·玛丽·森特(Eva Marie Saint)

    《西北偏北》在悬念设置上较有很多创新,但其中还是有很多希区柯克电影的典型特征,比如詹姆斯·梅森(James Mason)扮演的优雅反派(《美人计》中的克劳德·里恩斯,《辣手摧花》中的约瑟夫·科顿也是这种类型的人物)把一个普通人置于极端处境之中是希区柯克经常采用的手法。比如《西北偏北》中的罗杰,被误认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CIA间谍。《申冤记》中的亨利·方达被误认为一个罪犯。

    希区柯克的电影有很多对性的描述,但从来不使用粗俗的表现手法。他拍摄的性场面都很精致,富有暗示性。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伴随着骤然响起的交响乐,一列火车钻进了隧道。这个火车钻山洞的镜头显然起到了对于性的暗示作用,而联系上一镜头,罗杰和艾娃脱离险境,躺在火车卧铺上拥抱亲吻,这样的解释就显得更加合乎情理。
 
【西北偏北?】

    《西北偏北》的片名一直让很多观众感到费解,有人说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罗杰的逃亡路线是朝向西北的。不过希区柯克在1963年的一次访谈曾经说过,这个名字来源于《哈姆雷特》,目的是隐喻难以把握的现实,再有就是双关电影中提到的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到底哪一个说法才是真实的,至今已经无法考证。
在一次访谈中,与希区柯克长期合作的剧作家恩尼斯·莱赫曼(Ernest Lehman)说过,在拍片期间剧组都把影片暂时命名为在《西北方》,制片方MGM建议,为什么我们不叫它"西北偏北"呢,希区柯克觉得这个名字还可以,但他还是希望可以找到更好的名字.

【影片花絮】

    在1948年的电影《夺魂索》(Rope)中精彩的诠释了一个大坏蛋之后,詹姆斯·曼森 (James Mason) 十年后在<西北偏北>中再次展现了自己饰演反面人物的实力。梅森是英国著名的电影演员,在英国和美国拍过100 多部影片,代表作除了《西北偏北》之外,还有《虎口余生》和《包法利夫人》等。

    女主角爱娃·玛丽·森特1954年以《码头风云》一炮走红,荣获第27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金像奖。70年代下半期以后以出演电视片为主。

    在《西北偏北》开始,那个急匆匆赶公交车的胖子就是希区柯克本人。对于经常在自己的影片中客串出现,希区柯克有自己独到的解释,他说:"这完全是只求实利--点缀银幕。后来是过戏瘾,最后变成了插科打诨。"然而他随后的一句解释却充分体系了他作为电影艺术家的良好素质和宏观智慧:"我必须很小心,一定在影片开始后五分钟里公开露面,这样观众看剩下的部分时才不会分心。"

    《西北偏北》中最著名的镜头,就是那个长达7分钟的飞机追人镜头。这个镜头的视觉冲击力的确惊人,以至于特吕弗对此作出如此评价:"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其没有戏剧动机,这场戏抽光了所有的涵义和所有的真实性。"后来好莱坞很多以调侃经典为乐的喜剧片都曾多次戏仿了这一镜头,比如在喜剧电影《白头神探》系列中,但究竟导演有没有刻薄的嘲弄意味恐怕很难辨别。

    希区柯克没有获准在联合国内拍摄,所以剧组用隐藏摄影机拍下了联合国的内景然后在摄影棚内搭建了这个场景。最后拉什莫山纪念碑追击一场并没有获得官方的拍摄允许,希区柯克只好在摄影棚内复制了拉什莫山纪念碑,拍摄时所有人都小心翼翼,唯恐弄坏了复制品上的头像。

    在拍摄罗杰藏在火车上铺一场前一天,加里·格兰特告诉希区柯克,那个"上铺"弄得太大了,不适合拍电影。希区柯克完全相信了格兰特的话,重新定制了一个上铺,但忘了让格兰特先试试,以致出现了电影中罗杰从藏身之处出来后憋闷的场景。

    在拉什莫山纪念碑外景地,伊娃发现加里·格兰特向他的影迷收签名费,每个15美分。

    希区柯克对公司给伊娃设计的服装很不满意,只得亲自带着她去商场去挑衣服。

    男主人公Roger O. Thornhill名字中间的 "O"代表着无关紧要的人.当时非常著名的好莱坞制片人大卫·O·塞尔兹尼克(David O. Selznick)名字中的 "O"也是代表这个意思.

    希区柯克一直打算一组男主人公躲在拉什莫山林肯塑像的鼻子里,并且在里面打一个喷嚏.但有关部门当然不会允许他这么做,在反复的要求失败之后.有人对希区柯克说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林肯在格兰特的鼻子里喷嚏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希区柯克立刻明白了这段情节的不妥之处,放弃了拍摄。

    火车站一段的情节是拍摄于纽约市的中央车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就在当天拍摄现场的围观者中,就有后来非常著名的导演有现代恐怖电影之父乔治·A·罗梅罗(George A. Romero)。

    《西北偏北》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史上十大最伟大的悬疑电影的第七名。

    索非亚·罗兰也曾经是影片女主角的人选之一,罗兰的合约问题最后没有让她获得这个机会.但7年之后,罗兰还是参与了导演斯坦利·多南(Stanley Donen)受《西北偏北》启发而拍摄的悬疑片《谍海密码战》(Arabesque),而这部电影的男主角也是当时<西北偏北>的男主角热门人选乔治·派克(Gregory Peck)

    《西北偏北》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007电影, 制片方非常欣赏希区柯克在《西北偏北》中的导演方法,希区柯克对于007的故事也非常感兴趣。他也成为了第一部007影片导演的有力竞争者之一。007的制片方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希区柯克,因为制片方觉得他对于影片的控制权太大,而希区柯克在当时也开始筹拍自己的新片《精神病人》。

    加里·格兰特在影片中穿着的灰色外套无形中引领了一场时尚浪潮。2006年的GQ杂志把这套衣服成为电影史上最佳服装和对男装潮流影响最大的服装。很多演员都在电影中模仿这个造型,比如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在《借刀杀人》(Collateral)中和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在《记忆裂痕》(Paycheck)中。

 5 ) 《西北偏北(North by Northwest)》:因祸得福(IMDB250 TOP 039)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64453663.html

north_by_northwest_xlg

这部电影大概在四、五年前看过,只记得几个画面,情节全部忘掉了。人的记忆力果然有限。

电影讲述一个普通商人被错当成CIA特工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男主角是一个普通的广告商人,安于现在的生活。他在与朋友聊天中,随口说出了一个虚拟特工的名字,引起了一个泄露国家情报的团伙的注意。团伙的两个打手将男主角挟持到一个豪宅,准备杀死他。感到莫名其妙的男主角虽然极力反抗,最后还是被灌醉后放到了冲向悬崖的车里。男主角虽然醉了,但还是将车脱离了险境,可是因为自己驾驶失误,发生了车祸。警察将男主角抓起来后,他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并在第二天带领警察去调查昨天的豪宅。来到豪宅后,昨天所有的人都消失了,甚至还出现了豪宅的女主人,警察见此只得罢手。男主角不甘心,决定调查被错认为是他的那个人,此时他并不知道此人就是特工,而且并不是真实存在。男主角调查一番后,找到了豪宅真正的主人。当他与豪宅主人会面时,豪宅主人当场被杀,男主角被现场的人当成了凶手,使他上了通缉名单。男主角只好坐火车离开了这个城市。在火车上,男主角遇见一位漂亮的美女,美女不仅协助他躲避了警察,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夜情。下车后,美女将男主角要找的人的见面方式帮忙问了出来。其实,美女是犯罪团伙的手下,她给的地址是要杀死他的地址。男主角来到那里后,遇到了空中飞机上的袭击,他机智的逃了回来。这时男主角才怀疑美女的身份,并用计策得到了美女的行踪,并在一个拍卖行认出了团伙的打手与头目。同时,本打算不管男主角死活的CIA领导看见了他,见他巧妙离开拍卖行的行为,决定了一个计划。随后,男主角与CIA领导在机场见面了,男主角这时又得知美女原来是CIA特工,男主角决定参与这个计划。接下来,在拉什莫尔山男主角与美女上演了一出诈死,让团伙头目相信了美女的身份,然后就离开了。男主角此时已经深深爱上了美女,为了阻止她与团伙头目一起离开,在医院中偷偷溜走,来到团伙的家中。躲在外面的男主角发现,团伙头目已经发现了美女的真实身份,要杀死她。男主角挺身而出,协助美女离开,并与团伙的打手们展开了一番搏斗。最后,正义战胜邪恶,而且男主角还因祸得福娶了美女作为老婆。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悬疑片,堪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的完美之作。影片的情节、悬念,包括情节的转折,都是让人意想不到的,而且电影的画面、场景也都是那个时代的顶级品质,甚至对白都让人回味无穷。看这样的电影就是一种享受,而且会百看不厌。所以,即使这是第二次看,同样会被情节所吸引。

故事的设定——错认成其他人——在那个年代很新颖,在现在来看也不过时。错认之后,必然会发生一些故事,所以男主角被接下来的发生的事情弄得不知所措,也吸引着观众们看下去。随着故事的进行,男主角被误当成杀手时,更是增加了电影的悬念,我们会不时的思考,为什么男主角会被错认为一个人?这个人究竟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把他弄成凶手?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未解之迷,让人不得不继续下去,电影就这样一步步的吸引着观众看下去,一直看到真相大白。真相大白后,电影并没有停止设置悬念,而是给了一个非常大的转折——美女既是那位需要保护的特工,因此我们就会继续想知道美女与男主角的接下来如何应对,所以电影依然让人欲罢不能。总之,本片通过悬念的铺陈,以及一波三折的故事,将观众完完全全的吸引住。它是一部精彩的悬疑片,而且如此精彩的情节在今天来看并不会感觉俗套。

本片还有一个特别突出的地方,既是电影精美的画面和场景设计。作为一部1959年上映的电影,它竟然是彩色的、宽屏的,让我很意外。那个时候的电影都还停留在黑白片的阶段,使用彩色并不多见,至少在六十年代以前的彩色片我见得很少。同样的原因,宽屏的电影更是不多见。因为这些技术上的优势,使得这部电影的画面特别出众。行色匆匆的纽约办公楼、熙熙攘攘的人群、装修奢靡的豪宅、人来人往的火车站等等等,全都收入在电影精美的画面中,这些都是在黑白片、非宽屏电影中难得一见的。除此之外,电影的场景设计堪称巨制,飞机对男主角的袭击、拉什莫尔山上的追杀与逃跑、在悬崖边的飞车等等,这些场景在那个年代的电影中很少见到,即使放在今天来看,也是异常真实并不逊色。本片中的这些惊险镜头,是我看过的Hitchcock电影里最大的场面了。总的来说,本片在视觉上的体验绝对可以改变任何人对五、六十年代电影的看法,很超前!

电影的台词也意味深长,每一句对白下都有着言外之意。尤其是男主角与美女之间的对话、调情,更是包含有各种情绪,从互相试探、了解、到彼此帮助、挂念,以及男欢女爱之间的戏谑,都让人回味无穷。具体细节就不多说了,有心人定能体会到。

Hitchcock的电影看得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感觉到他的电影以情节为看点,并没有太深刻的主题,也不想表达什么观点。这样的电影,在现在来说就是一部商业大片。当然,他的电影在情节吸引人之外,还有着一些其他技术性优点,比如本片使用的蒙太奇剪辑。只不过对于我这样一个非专业电影看客来说,难以体会本片中经典的蒙太奇画面,Hitchcock的电影也就能理解到如此了。看着Hitchcock的电影,发现如今有一个与他很相像的导演——Christopher Nolan,同样的拍摄商业大片,同样有着自己技术性的追求,不同的是Christopher Nolan的电影主题更深刻。

本片的男女主角都是我的熟面孔。男主角Cary Grant看过他的很多电影,在本片里他老了,有了白头发。除了老了之外,Cary Grant其他都没变,还是那样迷人、帅气,而且说对白的语速也慢了很多,看起来舒服多了。女主角Eva Marie Saint在《码头风云》里见过,刚开始看的时候还没想起来,在网上查了一下才记起,电影看太多就是这个坏处。她在《码头风云》里很不显眼,没有想到在本片里却是美丽不可方物,而且说话的腔调特别吸引人。看来女演员得需要调教,好的导演能调教出好女人。其他人不熟悉,不提也罢。

总的来说,一部好看的悬疑片。从题材、情节、悬念、场景各个方面都堪称经典,是一部百看不厌的佳作。

Eva Marie Saint

Annex%20-%20Saint,%20Eva%20Marie_01

序列:0574

IMDB.Top032.西北偏北.North.By.Northwest.1959.BD.3Audio.MiniSD-TLF

2011-10-06

 6 ) 飞机追逐

文章首发 公众号【小导演儿】 ,转载请注明出处。

飞机追逐拉片

镜头1:鸟瞰:汽车从路远处开过来,中间停车,下来一个人,汽车开出画框。

镜头3:汽车在远处开走

镜头4:从左往右看

镜头6:从右往前看

镜头8:往背后看

背景天空有一个飞机在往右飞

头转回,往前看

十字架路牌

往右看

小汽车从远处开过

镜头跟着汽车运动

头跟着汽车从画框右边往左转

汽车开往远处

失落,看右边

转向左边

汽车远处开过来

镜头跟着汽车由远开近

往右转头

汽车开走

远处大车和小汽车交汇

大车开进

大车从前景开过,带来一路尘土

右边往前看

远处从麦子后面开出来一个小车,往左开

小车转弯,往镜头方向开

十字架处停车,走出来一个人

人往前走

男主取景变大

从右往镜头方向转头

解开扣子,叉腰

男主往前走,相机跟着走

相机模拟男主视角,往前推进

小导演儿电影馆|学术放映片单 //www.douban.com/note/745009944/

小导演儿工作坊 //www.douban.com/note/741107695/

 短评

喜欢其中的幽默元素,很好地填补了当时技术上的不足。Cary Grant在拍《西北偏北》时,一天的片酬就有5000美元,Eve一天的片酬是2000美元。《西北偏北》上映时引起了极大反响,在当时算是希区柯克呼声最高且最成功的作品。By the way,其实我心目中的理想男主是James Stewart。P.S.话说Stewart本来是要出演本片男主角的,结果《迷魂记》票房不佳,希区柯克觉得James太老气质不再,后来就回绝了他。结果最后Hitch找了比Stewart还大4岁的Cary Grant(不过Cary Grant看起来确实比James Stewart年轻些)。《迷魂记》成为了James Stewart和希区柯克最后一次合作。

2分钟前
  • 因爱斯坦的忧愁
  • 力荐

想问自己为什么要看国语配音版的 “噢!太好了,他把床铺好了!” “对” “就一张床!” “对” “这是个好兆头!” “对极了!” “一个光着身子的人,能干什么呢?”

6分钟前
  • 喜儿喂鸭正经地
  • 推荐

恐怖不仅产生阴暗的、狭窄的的空间里,如果需要,也可能让他发生在明亮的、空旷的地方。重要的是让它不知何时来,从那个方向来。

9分钟前
  • 袁牧
  • 还行

8/10。希氏偏爱使观众随着角色视线看见威胁的接近产生焦虑:罗杰被大灌波旁酒后飞速转换方向盘逃命,故意拍到前景的发动机盖,给观众带来疲劳驾驶的震颤;在罗杰和伊娃对话的餐车外出现警车,侦探走向停止的火车;在罗杰刮胡子的时候清洗室进来两侦探;当罗杰乘侦探们的车开走,镜头摇向伪装成园子的打手;总统山上的打手突然从背后跳出来;辅助悬念的幽默俯拾皆是,譬如罗杰给母亲指了右边的打手,母亲直接对谋害儿子的打手发问,电梯乘客们哄然大笑,再如罗杰假装疯子,质疑艺术品真假,不按规矩随意出价,被保安撵走让封锁拍卖会的打手干瞪眼,制造混乱脱险的套路上升了新意。锋芒犀利地探讨了国家造成公民的牺牲,政府为了重要的情报乐意以普通人的生命作为诱饵,仅高潮就表现了政府的冷酷:国父头像高高在上盯着逃亡的男女主角,冷漠不眨一眼。

10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你变成了一个不存在的人。经典的飞机杀人一幕,确实大银幕震慑。旁边一个胖头男开音轨给天真小妹讲解起来:知道嘛,大家都说诺兰《星际穿越》玉米地🌽,其实原始出处是这里。

12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情节一如既往的愚蠢,但是这次的摄影太漂亮了,摄影师非常棒,嗯。

16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肥西对场景分镜头的要求近乎苛刻,那场公路农场飞机的追杀戏已经载入影史,在《认识电影》里有100多个分镜,包含远近中景、构图、运动镜头、人物表情和台本。于运动镜头的推敲,肥希你是有多痴迷。8.4

1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希胖的所谓“悬疑”是极度尊重观众的悬疑,不明白这一点的后来者都只是东施效颦罢了。

20分钟前
  • 力荐

如此巨大的逻辑错误,这片居然成经典了=,= 声效还不错,女主角的每一套裙子都挺美的。至于最后的火车进洞。。。

25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还行

明明叫北西北很好,为什么豆瓣选名是西北偏北呢?唉..谍战片的经典,十分喜爱那个建在峭壁上的木屋。加里格兰特一错再错地被利用到底,变成了半路出家的间谍,整部割裂式的情节让人感到十分有趣。

30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后悔自己不是学电影出身,不然能对希区柯克的电影“长篇大论”,写他个几篇论文,赶机会也模仿他拍个作品。庆幸的是自己不是学电影的,不然把爱好变成任务,爱好终会变成痛苦。

32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一年里最后一天能看这么好电影,新年快乐。

35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应当说是希胖生平野心最大的一部电影,要满足恰逢其时的精神分析理论,要将已经锤炼至炉火纯青的悬念技艺再推升到一个新的层级,要拍出几个永垂影史的场景,要在貌似娱乐性的场景中注入有涉冷战对抗的荒诞味母题……功败垂成也得对其有敬意 3.5

36分钟前
  • LOOK
  • 推荐

希胖就是质量保证,场景多样巧妙,对话幽默感十足,复杂的悬疑片也能很轻松。

37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力荐

情节上的大悬念依然优秀,细节上的纰漏从今天的电影水平来看又令人无限遗憾。

41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一个被误认为是A的人去寻找并不存在的A.现在看来并不够悬疑,不过在当时相当不错.

44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上海电影节展映】4K修复版。 放到今天依旧是一部超赞的商业类型片。犯罪,悬疑,喜剧,爱情,动作…飞机火车总统山,各种元素应有尽有。开启嘴炮模式的加里格兰特魅力无穷,演技润物无声。金发女主也很有魅力。名垂影史的摄影和分镜更是名不虚传,道具布景也很精致。巨幕效果亦为影片增色

49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商业片导演还是应该以希区柯克为偶像,积极地汲取营养。

5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经典悬疑追踪片配美女帅哥的模式,现在倒是看过很多类似的故事,不过在当时肯定是很轰动啊。当然最后那个总统雕像那里还是够刺激的,嘿嘿,火车进洞。(被选进Museum of Sex里面作为电影情色段落发展历程的一部分。。)

5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可能是期望值太高,这部希胖知名度最高的电影之一却成为了我在今年至今为止最糟糕的观影体验。纵观这个剧本,逻辑硬伤无处不在,人物行为不合理性严重,一些细节处理幼稚到令人发笑,这样的故事让人根本无法提起观影乐趣。即使有希胖精湛的戏剧处理手法和剪辑功力,这部电影现在看来仍有过誉的嫌疑

56分钟前
  • 风雨骑老师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