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2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3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4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5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6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3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4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5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6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7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8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9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0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纪实性电影,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后12天,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
  苏联红军已经攻入柏林,希特勒(布鲁诺·甘茨 Bruno Ganz 饰)和情妇爱娃(茱莉安·柯勒 Juliane Köhler 饰)也躲到了掩体下。爱娃知道自己是来陪希特勒一起共赴黄泉的,但她并 不后悔。即使在她向希特勒为妹夫求情遭拒绝后,她也和希特勒一起举办了最后一次的婚礼。
  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戈倍尔(乌尔里希·马特斯 Ulrich Matthes 饰)决心全家一起陪着元首殉葬。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
  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长篇影评

 1 ) 推荐几本有关“帝国毁灭”的书

1945年5月8日邓尼茨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三帝国正式覆灭。而4月30日希特勒自杀以及5月2日柏林沦陷,是第三帝国实际上的灭亡。

如果要全面了解“帝国覆灭”,需要阅读官方正史。因为第三帝国从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就显出颓势,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只剩垂死挣扎,直到柏林战役被苏联一剑封喉。

但大多数读者不是历史学家或发烧友,大家更关注第三帝国最后阶段的命运,即柏林战役和希特勒之死,于是出现大量这方面著作。有的着重讲述柏林战役前因后果,有的专注解密希特勒最后结局,两者在叙事上又必须缠绕在一起,互为因果,形成了所谓“帝国毁灭”这个主题。

讲述希特勒之死的鼻祖,是1946年出版的《The Last Days of Hitler》(我没查到有中译本),作者是英国人Hugh Trevor-Roper(1914-2003)。他战前是牛津大学一名年青学者,战后由英国军方指派,调查希特勒死亡真相详情,军衔少校。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他在1945年11月公布了一份不算长的“希特勒已经死亡”调查报告。

要知道,柏林最早被苏军攻克,希特勒最后丧生并火化的总理府地堡先被苏军彻底搜查,大部分目击希特勒死亡的亲历者又都被苏军俘虏,盟军拿到的信息和证据非常有限。同时苏联方面对于希特勒的最终命运封锁消息,甚至斯大林亲口对艾森豪威尔说过“希特勒逃走了”。

在这种情况下,Roper仍然可以提交一份确定希特勒死亡的报告,且其中细节经过历史验证基本准确,只有小的出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铁幕徐徐降下之际,重重打脸苏联。这次打脸也导致了那些被苏军俘虏目击者的悲惨经历:他们被严刑逼迫,目的是签署错误的证词,以推翻英国人的报告,比如逼他们承认希特勒像懦夫一样服毒自杀,并由副官补了一枪。

次年,Roper将调查内容予以丰富,出版成书。作为官方代表,他可以调阅官方保密资料,采访到所有可接触的当事人,因此他的调查结果是全面、细致而可信的。但也有以下短板:

1、 很多更为重要的当事人当时都在苏联关押,他根本采访不到,他采访到的主要当事人其实只有三个。

2、 受当时紧张的大环境限制,即便是他能采访到的人,出于各种原因,未必愿说、敢说实话。

所以,其中有些细节是错误的。比如:他引用了希特勒司机肯普卡很多证词。肯普卡在希特勒死后暗堡成员突围时幸运地被盟军俘虏,是最早对外发声甚至出书的当事人。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猜他认为其他知情人不会重见天日,就有些肆无忌惮——证词水分很大,把很多没亲历过的事情都安在自己身上,后来数十年逐渐被其他当事人甚至他自己推翻。

【下图:《帝国毁灭》电影中的肯普卡。我本可以附其真人照片,但为了与经典的电影对照,故使用电影剧照。下同。】

即便如此,本书受到影响的只是一些细节,比如希特勒是朝自己的嘴里开枪还是太阳穴;婚礼举行的日期;是谁抬了尸体等等。核心内容和框架是准确的,“希特勒已经死亡”这个结论是确定的。这本书作为里程碑,至今仍被历史学家参考和引用,并且为今后同类专著设立了重要的基调。

我并未阅读本书,尽管孔夫子上有卖。我了解到上述内容是通过其它书作者对本书的评价。尤其是《希特勒暗堡》作者O’Donnell与Roper同时代,作为记者亲身参加过Roper的报告发布会,目睹了Roper当时风头无两的神采:“。。。穿着一身毕挺的战时皇家空军中队长的制服,向记者们流利地作了一番辛辣的、然而是故作克制的陈述,竭力驱散几个星期以来从东方滚滚而来的有害的宣传气氛。”

我个人不强力推荐阅读本书,因为本书出版之后数十年间,大量亲历者浮出水面,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材料,本书有些内容已经过时。但如果是历史发烧友,想从历史发展角度去了解二战刚结束几个月盟军得到的信息,进而与后面的专著进行比较,此书是必看的。作者成书年龄32岁,非常年轻,后来回到牛津大学,成为深受尊敬的二战史专家。【推荐指数:3星】

《The Last Battle》1966

(中文版《最后一役》,中信出版社,2018年5月第2版,王义国译,董旻杰校译)

第三帝国败亡,主要人物要么死亡,要么入狱,极少逍遥法外。在柏林沦陷前逃离的,基本都落入西方盟军之手,如邓尼茨、戈林、希姆莱、凯特尔、约德尔、施佩尔、海因里希这些高级军官。

【下图:依次为《帝国毁灭》电影中的戈林、希姆莱、凯特尔元帅、约德尔大将、帝国部长施佩尔】

而在总理府地堡留到最后,见证柏林最后沦陷以及希特勒自杀的目击者,基本都在突围时落入苏军之手,如希特勒飞行员鲍尔、随侍林格、副官根舍、孟克少将、医生申克、暗堡话务员米契等,大部分是中级军官。

【下图:依次为电影中的随侍林格、副官根舍、孟克少将、医生申克、暗堡话务员米契】

冷战从二战结束即开始,东西方相互敌视,上述当事人口供以及相关信息,东西方互不交流。那时,西方记者或者历史学家都无法获得希特勒之死最确凿的证据,因为这些证据被苏联独占。而苏联,出于各种原因,没有任何一部类似Trevor-Roper的被公认为可信的报告或书籍面世。

1955年西德总理阿登纳访问苏联,为冷战稍微带来一些缓和。于是在当年,苏联释放了最后一批德国战犯,其中就包括上述重要目击者,这些人很快辗转来到自由的西德,开始对外发声。又过了10年,到了1965年,被盟军判处20年徒刑的施佩尔(唯一活着的帝国主要部长)也出狱了,

可以说此时大部分活着的当事人都是自由身,并基本都在美国控制的西德。而此时,当事人经过多年的沉默,外部环境不再紧张,西方自由的社会环境不再压抑,他们有欲望说出真相,并且身体健康记忆力旺盛。于是在1966年,基于对关键目击者的采访,一部伟大的作品《The Last Battle》(最后一役)诞生了。作者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绝不杜撰的求实精神,采访了各个方面的重要当事人,内容全面、详实且非常接近事实。此书一经面世,蜚声世界。

作者是生在爱尔兰后入美籍的记者Cornelius Ryan(1920-1974)。1944年D日,他作为英国《每日电讯报》战地记者亲身参与过诺曼底登陆。1959年,以同样采访当事人方式写成的关于诺曼底登陆的《最长的一天》出版,并拍成电影,令他声名远扬。几年之后,他开始筹备本书的写作。凭借名气他可以顺利约访诸多当事人(他书中写到在赴苏采访前他甚至得到时任总统肯尼迪的接见,肯尼迪还就如何采访苏军强奸问题给过他智慧的建议),包括战时盟军最高统帅、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英军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德军柏林战役指挥官海因里希大将;苏军方面,除了已被斯大林打倒的朱可夫之外,其它高级将领如崔可夫和科涅夫。仅列举上述一线明星,就可想而知本书的受访者阵容。

作者成书时46岁,精力旺盛、思维敏锐。《最后一役》堪称史诗巨著,它以柏林战役为主题,把战役发生之前欧洲战场局势,苏美英德四方各自的立场与博弈,描写得大气磅礴、惊心动魄。而对于战役策划、筹备与推进,各方的排兵布阵,战争中平民的遭遇,又写的细致入微,令人身临其境。大到盟军不进攻柏林的决定,小到易北河上一次强渡;上至斯大林的权术,下到一名柏林少年手中的反坦克火箭筒,好像尽在读者眼前。1945年4月16日凌晨4点朱可夫140架防空探照灯发出的亮如“一千个太阳”的恐怖白光,以及紧随而至两万门各类火炮齐射带来的诡异狂风,仿佛让人置身其中,亲眼见到尸横遍野残垣断壁的柏林。

而所有这些内容,“无一句无出处”,全部是通过采访当事人和研读第一手历史资料获得,绝无主观臆造和道听途说。这种写作方式费时费力,但完成的作品,因为经得起历史检验、能让后人最真实地重温历史,而成为世界的宝贵遗产。

读Ryan的二战三部曲(还有一部是讲述1944年9月盟军市场花园行动的《遥远的桥》),我总会情不自禁想到中国的《史记》——当年的太史公,应该也是抱着这种历史使命感书写的吧。

《最后一役》中,关于希特勒在暗堡里最后的日子以及自杀,描述非常简略,以寥寥数笔带过,同时因为当事人证词的矛盾和错误,也存在一些小问题,比如那著名的自杀枪声是否被人听到。但即便如此,以作者极度认真和追求真凭实据的态度,以及对关键目击者的详实采访,本书对希特勒之死的描述大体准确。尤值一提的是,苏联官方在1963年本书作者采访时首次对外确认“希特勒已经死亡”。此前苏联方面从未公开承认过,哪怕Roper的报告已经发表18年。

另一方面,关于希特勒尸体的发现和身份确认,作者的信息不可避免全部来自于苏联方面,这些说法后来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是苏联方面出于政治目的一直编造的谎言。读到这里,不禁为作者和这部伟大的作品感到惋惜,这也许是本书唯一失实之处。但这就是时间的魔力,在时间面前,任何伟大的人都无法摆脱局限。

在我读过的关于帝国毁灭的书籍中,《最后一役》以其气吞山河的宏大视角和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堪称伟大,无出其右。还有,与下面几本书相比,本书是唯一不仅采访盟军和德军,也采访苏军的。今天我们认为很容易很自然,但1965年前后,正是东西冷战最严重的时候,西方人眼中的苏联已经被妖魔化。一个美国记者,能够客观公正写出苏联在柏林战役前后的立场、战略、战术和军纪(当然也详细描述了苏军进入德国对平民犯下的罪行,比如大量的强奸),在当时是非常可贵的。

此书翻译极其流畅精准,请来军事专家校译,整体阅读感受极好,加之印刷精良,这个版本是有收藏价值的精品。但我有点小看法:当译者和校译者发现原文有错误(大多是原著中军衔的错误)时,采用的做法是在译文中直接修正,并在译注中说明。我个人拙见:本着对原著和作者的尊重,译文应该保持原汁原味,对于这些错误,应该如实翻译,然后在译注中说明事实。

【推荐指数:5星】

《The Berlin Bunker》1979

(《希特勒暗堡》,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秦梅王彩芬可铮译)

《The Last Battle》出版后,又过了13年,出自历史学家、记者以及当事人的关于希特勒之死的书越来越多,这些著作其实各有侧重,视角不尽相同,但都不得不面对同一个问题:希特勒最后在地堡里都经历了什么以及最终命运究竟如何。对于这个问题,所有著作都必须涉及,因为它太重要太引人注目。于是在1979年,一部专门阐述这个问题的精彩作品诞生了,它是美国记者James P. O’Donnell(1917-1990)撰写的《The Berlin Bunker》(希特勒暗堡)。

O’Donnell与伟大的《最后一役》的作者Ryan很像,他比Ryan还大三岁,也是二战亲历者。因为精通德语,二战时在美军领导一个无线电情报连,专门负责监听德军无线电,上尉军衔。战后,他立即转业成为《新闻周刊》记者,常驻柏林,打探二战后西方人关心的各种新闻。

1945年7月,在希特勒死后两个月,刚刚转业的他随美军进入已被苏军占领并浩劫的柏林,还亲身下过希特勒的暗堡。

那时暗堡的控制权在苏军,但已经以他们认为彻底的方式搜索劫掠过,花园里包含疑似希特勒在内的十几具烧焦的遗骸已被运走,苏军认为暗堡已经没有保密价值,因此对盟军是半开放的,很多英美人士,甚至包括丘吉尔首相,都下去参观过。

作者下去时,暗堡里设施、家具还都在,遍地狼藉,甚至一些自杀者的尸体还在里面发臭(可见苏军的工作效率,这点我实在无法理解)。但是,他那时还没有写书的想法,反而是30年之后,他开始用与Ryan同样的方式,通过采访当事人,写成了这本《The Berlin Bunker》。

这本书,采访的人数众多,且逻辑性、故事结构、文笔都极好,可读性非常强。更为巧妙的一点,与《最后一役》严格以时间为主线(各章节没有主题)不同,《希特勒暗堡》每个章节设立一个主题,通过一位或几位当事人讲述自己亲历的故事,同时兼顾时间发展。

《希特勒暗堡》的主线如题,非常清晰,紧密围绕暗堡这个环境,叙述希特勒最后日子、死亡、以及暗堡中其他人的命运。可以说恰好与《最后一役》形成互补,后者着力描述的是战役的进程。

叙事方面,读者会感觉对面坐着一个讲故事高手,作者在严格基于采访材料的基础上,设定悬念,安排起伏转折,前后呼应,却丝毫不哗众取宠。对于诸多当事人对同一件事不同的证词,作者采取的做法是:经过甄别,筛选出作者认为最可信的证词,组织在一起,只给读者讲一个故事。

这样,读者就像看一部惊险电影,一气呵成,非常过瘾。而作者基于自己强大的分析能力和旁征博引的资料储备,组织起来的内容非常接近事实,相对于此前各种书籍,错误非常之少。

通过读这本书,即便不了解作者,也可以很容易发现作者是个极聪明、逻辑性强、善于推理的人。例如,关于希特勒的死法,之前大部分专著都采用“朝右太阳穴开枪”的说法,这一说法经过最先进入房间的林格和根舍的确认,肯定是无误的。但是,作者大胆提出另一种结论:希特勒在开枪之前一秒钟咬破了氢氰酸玻璃剂,这是最保险的死法。作者的依据是:在4月30日(希特勒当天下午1530自杀)凌晨,希特勒秘密召见了哈斯医生,询问什么自杀方式最保险,这是哈斯医生的建议。

但是,哈斯医生在柏林沦陷时被苏军俘虏,1946年死在集中营,作者是怎么知道这个秘密谈话的呢?原来听到希特勒的死讯后,哈斯医生马上就跟同事申克医生(《帝国毁灭》电影里那个光头医生》)

详细讲述了这次秘密谈话,并坚信希特勒采纳了他的建议。申克医生在接受作者采访时,将哈斯医生的话告诉了作者。这是多么周折却又有力的证据,一般的作者可能不会发现。作者还补充,用手枪自杀的人死后一般会紧握手枪,但希特勒的枪滑落到地上,这是服毒的症状。

当然,我本人认为,即便上面叙述全为真,也无法确定希特勒最后时刻采纳了哈斯的建议。这个问题在下面还会论述。

可以说,在专门写希特勒最后日子的书当中,这是最有价值的一本。它集真实和精彩于一身。换句话说,读者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这里都有了,且有凭有据,强烈推荐。

成书时,作者O’Donnell是62岁,想想这是一个记者人生阅历最巅峰之时,能够写的如此精彩也不足为奇。但这本书也有一个问题:采访时距离1945年4月已经过去整整30年,当事人的记忆会模糊或不那么准确。即便如此,此书的内容在出版后并未受到严重质疑。【推荐指数:5星】

《The Last Days of Hitler: Legends, Evidence and Truth》1996

(未查到中文版)

时间又流淌了17年,到了1996年,二战结束已经50年,绝大部分当事人已经去世或面临去世,这是一个收集历史记忆的临界点。同时,关于希特勒之死的书已经足够多了——已经没有更新的内容引起读者新的兴趣了——这还是对年龄大的读者而言。至于年轻的读者,也许根本不关心希特勒死亡的那些细节。

在这个时刻,一个德国历史学家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梳理了这个二十世纪最悬疑的事件。他就是Anton Joachimsthaler(1930-)。成书时66岁,正是历史学家最好的年纪。

他比Roper, Ryan和O’Donnell晚一代,生于1930年。作为历史学家,他研究第三帝国已经几十年了。经过阅读众多的希特勒之死相关书籍,他发现在很多细节上,众口不一,谁都无法说服对方,这导致没有一种说法是获得广泛认可的。其实这很正常,你我都有这样的经历:同一件事,不同的参与者在事后的描述各不相同,尤其是过去很多年后。

2019年4月,我联络几个大学同学,询问多年前一次班级象棋比赛的经过,每个人的说法竟然都不一样,且都信誓旦旦。可见,历史是没有细节的,换句话说,历史记载的细节没有很高的可信度,对于历史,我们只要把握大体脉络、时代背景、历史意义、人性折射,就可以了。

偏偏Anton Joachimsthaler是个极度认真的德国人,对于希特勒之死这个二十世纪重大历史事件,他认为产生史实错误的原因,就是以讹传讹:第一个作者引用了一句不准确的叙述,在经过多次转载之后,就会被“洗白”而成为事实。正是所谓的“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于是,他花了几十年时间阅读整理各种材料和当事人证词,以希特勒之死为主线,把所有重要证人的证词——有些是一致的可以相互验证,而有些是矛盾的——都集中在一起,让读者和他一起观察、分析、判断。所以,这本书是阿加莎风格的,读者必须具备波罗的大脑和推理能力,面对相互矛盾、纷繁复杂的证词,去找到那个唯一正确的事实。

比如,就“希特勒的尸体如何被火化”这个问题,作者引用了负责搬运尸体和点火的副官根舍、随侍林格、司机肯普卡的大段证词,以及后来查看火化情况的四个希特勒保镖的大段证词。最后得到结论:希特勒的尸体已经被完全烧毁,几乎没有残骸遗留。而四个保镖当中,有一位的证词与所有人都不相同:他声称亲手埋葬了希特勒烧焦的尸体,此时希特勒的面目竟然还可以辨认。作者认为此人的证词是不可信的。

还有,就“苏联人什么时候确定希特勒已经死亡”这个问题,作者引用了希特勒两个牙科技师(首席牙医未被苏联俘虏)的证词,称苏联人在5月初就曾向他们出示了希特勒和爱娃的烧焦的假牙齿桥,他们也立即确认这绝对属于希特勒和爱娃。最后作者得到结论:苏联人其实早在希特勒死后一周就确定希特勒已经死亡,但此后斯大林还对艾森豪威尔说“希特勒逃跑了”,这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这种大量引用各方证词的写作方法,与上面两本书非常不同。上面两本书的作者都是记者出身,他们多年受到的职业训练,是经过自己的梳理,给读者讲“一个”精彩的故事。而本书作者Anton J.是个历史学家,我感觉他是个吹毛求疵、有精神洁癖的历史学家,他不但要告诉读者事实是什么,还要同时告诉读者还有哪些不是事实的东西在混淆视听,以及它们为什么不是事实。

在他眼中,Ryan和O’Donnell的书都有错误,而这些错误都是因为轻易引用了不准确的证词造成的。

比如他指出,Ryan的《最后一役》中说暗堡有一条密道通向外交部,其实这条暗道并不存在。而O’Donnell则照搬了Ryan的暗堡地图,也展示了这条密道的存在。

他还指出,O’Donnell认为莫瑞尔医生(希特勒最信任的贴身医生)离开之后希特勒情绪稳定,是因为莫瑞尔走之前给希特勒注射了加倍的镇静剂,这也是不对的。因为根据更多的证词,莫瑞尔是在希特勒一度精神崩溃后被驱逐走的,此时希特勒知道希姆莱背叛他,不再信任何人,尤其是医生,他担心被注射昏迷之后希姆莱把他交给敌人,于是不再接受任何注射。

根据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发现Anton J.指出的问题都是小问题,不影响历史发展。但我想说,这就是真正历史学家的态度。这种求真求实的态度,促使作者不厌其烦地搜集、对比各种证词,同时加以判断分析,最后得到唯一的结论。我想现实中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一定也是这样工作的。

上面说到阿加莎,举两个作者当侦探的例子:

关于希特勒自杀时是否同时服用氢氰酸的问题(其它书里都称氰化物,而本书作者经过化学性能分析,认为应该是氢氰酸)。作者首先咨询了医学家,获得了氢氰酸的致命原理——极易挥发,可以瞬间进入血液,麻痹神经。服用氢氰酸的结果有两个:剧烈抽搐并立即死亡;全身散发浓烈的苦杏仁气味。而希特勒如果经历抽搐,太阳穴流出的血会溅的到处都是,但实际上血只是垂直流到了地毯上。

【下图是电影画面,现实中,地毯上的血迹不在此处,应该在沙发扶手侧面】

同时,在搬运和安放希特勒尸体时,林格和根舍都没有闻到尸体散发任何异味。而搬运爱娃尸体的根舍,却闻到了强烈的苦杏仁气味。

【下图是电影画面,实际上,希特勒尸体在前,爱娃尸体在后,而只有希特勒上半身裹着毯子,爱娃没有裹毯子。根舍抱着爱娃没有错,但抱着希特勒脚的是林格(电影里是马丁鲍曼),抱希特勒肩膀的是几个希特勒保镖(电影里是林格)。】

戈培尔六个孩子死亡的小屋里,也充斥着浓烈的苦杏仁气味。

我个人支持Anton J.的说法,并非因为他的分析,而是从心理学角度,咬碎玻璃剂同时扣动扳机这种方式过于冒险,且没有先例,而且没有必要。我怀疑这种双重保险的自杀方式仅存在于当时紧张气氛中口口相传的理论上,除了哈斯自称跟希特勒讲过,暗堡里没人采用甚至没人了解这个方法。希特勒的亲信马丁鲍曼,在突围时自杀,只服毒未开枪。

(马丁鲍曼的尸体在1972年才在他失踪地点附近的地下被发现,这是Ryan在写书时还不知道的,却可以被O’Donnell写在书里。所以有时候历史的逐渐清晰是需要时间的。同理,除了已有铁证的,我们无法确定今天认为的事实若干年后会不会被推翻。)

戈培尔夫人也是仅服毒而死,随后戈培尔开枪自杀。

(下图是电影画面。戈培尔夫人被丈夫开枪打死是戏剧化虚构)

有记载的唯一使用这种方式的是外交官赫韦尔,见《希特勒暗堡》第272页申克的回忆,电影里也清晰地拍出赫韦尔咬碎毒剂同时开枪的细节。(值得注意的是,说希特勒开枪同时咬碎毒剂的也是申克。目前只有希特勒和赫韦尔使用了这种自杀方式,且出自同一人之口。)

已经病入膏肓、身体控制力极差的希特勒,在这个生死关头,他最可能会采取的应该是最保险的方式:仅朝太阳穴开枪。

关于希特勒是向嘴里开枪还是向太阳穴开枪的问题。青年团领袖阿克斯曼说他看到希特勒尸体“两个太阳穴都流血”,认为这是“向嘴里开枪导致太阳穴爆裂”的结果。于是作者找到了枪械专家,研究了希特勒用于自杀的那款手枪(7.65毫米PPK,也是007的标志武器),

那款手枪在研发时进行了大量射击实验以搜集数据,它的射速只有297米每秒,不足以令头颅爆裂(需要超过300米每秒)。另外,其它两位目击者林格和根舍都看到希特勒右太阳穴上流血的弹孔外围,有一圈黑色烧焦的痕迹,枪械专家认为这恰恰就是枪口距离太阳穴很近或者紧贴造成的火药燃烧对皮肤的烧灼痕迹。由此得出向太阳穴开枪的结论。

看,这本书简直就是理工科直男的宝典。

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绝大部分证词来自于已经发生在1945~1960期间的官方审讯或取证。作者在1990年代的确采访了尚在人世的为数不多的当事人,但采访内容仅作为辅助和佐证,他几乎全部的证据都是有出处的法律文件。我们知道上面两本书恰恰不是这样:Ryan和O’Donnell明明可以引用这种现成材料,却舍近求远,亲身去采访诸多当事人,以获得第一手材料。

这两种方式,哪种方式写出的东西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呢?

Ryan和O’Donnell的方法,是记者的方法。记者的产出是“新闻”,是当事人提供的第一手资料。而“新闻”是“历史的草稿”。所谓“历史”(在这里不是指历史事实,而是指历史记载),正是建立在无数当事人证词基础上,经过甄别、分析、判断、提炼而成的——对过去发生事实的尽可能接近事实情况的陈述。所以说,Ryan和O’Donnell是历史的第一记录人,他在用他们的毕生所学和令人尊敬的敬业精神,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帮助尽可能多的历史亲历者,讲出他们的经历,让这些经历不会随着主人的离世而消失,而主人也因这些经历鲜活跃然纸上而获得永生。所以严格地讲,Ryan和O’Donnell是在讲述“人的故事”(他们自己也承认)。而历史——History,难道不就是人的故事么。

而Anton J.,有意坚持尽可能使用官方书面材料,我私以为,他作为历史学家而非记者,可能有个基本的立场:同样一个当事人,面对法官和面对记者,哪个证词更加真实可信呢?当然是前者。所以说,在证词真实性方面,Anton J.的方式没有劣势。

那么全面性呢?我们都明白,看几十年前的审讯记录,和面对面采访这个当事人,效果完全不一样。前者是固定的内容,没谈到的就永远无法获得答案,且无法追问。后者更加灵活,可以随时插入各种问题,令产出更加丰富和全面。

在读本书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读完本书,尤其是看到后附的长达八页半的密密麻麻的参考文献,我的顾虑没有了。

第一,参考文献极多,其中短短的一个条目,比如《Musmanno Papers》,就是一个美国法官Musmanno上尉在1945-1948三年间审讯200多名当事人的全部审讯记录,现藏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Duquesne大学图书馆。第二,不妨幽默地说,采访时长是当事人决定的,而审讯时长是法官决定的。第三,当事人可以不如实回答采访的问题,但必须如实回答法官的问题。第四,法官或审判员的问题,总是全面而滴水不漏的,况且他们有的是时间去审问。

综上,这三本书各有所长,都是经典。而本书,是一本学术气息极浓的真正历史学著作。但丝毫不枯燥,同样极具观赏性。反而,如上面所说,让读者有一种看侦探小说的烧脑快感。

作者成书时66岁,也是学问和精力巅峰之年。看得出他很有个性,爱憎分明,在书中多次流露出对一些人的看不上。比如,对苏联记者Bezemensky出的《希特勒遗体解剖报告》,他数次提及并鄙夷之极,意思是“你们苏联人连遗体都没找到,解剖个啥?”在他眼中,苏联人是为了政治目的到处说谎的骗子,是为了政治目的不择手段折磨逼供当事人说假话的强盗。还有,对希特勒司机肯普卡,他流露出对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的鄙视。对希特勒最年轻的秘书荣格,他认为这位女士的很多证词都不知从何而来,不太可信。

强烈推荐本书,虽然没有中文版,但不难读懂。【推荐指数:5星】

《Der Untergang》2002

(中文版《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新星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陈晓春译)

这个书名非常熟悉吧,这便是大名鼎鼎脍炙人口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德国电影《帝国毁灭》的原著。

上面说过,叙述希特勒之死的专著已经多的不能再多了,虽然各执一词,但经过多年的沉淀和梳理,基本上事实已经清晰了。当然,出版热可以到此为止,想了解事实的人去挑几本书去看就好了。但是,也有人认为,应该有个NB的人站出来,把这所有细节串在一起,不再去重复那些不实之词,讲出一个最完整、最真实、最无可置疑的故事。

德国历史学家Joachim Fest(1926-2006)就是这么认为的,同时他认为这个NB的人正是他自己。

FEST绝对称得上NB,他是研究第三帝国史的权威,代表作有《希特勒传》和《施佩尔传》。2002年,他集所有相关著作之大成(上述各书都在其中),参考这些著作和文献,完成了本书。出版后大热,于2004年被改编成电影,成为高分德国电影之一。

本书中文版名为《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仅看译名,有哗众取宠之嫌。关于本书的中文翻译,稍后着重吐槽。

这本书的时间线,是从1945年4月16日凌晨朱可夫发动柏林战役开始,距离希特勒自杀的确十四天,这就是中文译名的由来。

它涵盖的内容,基本围绕着希特勒的命运展开,但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是“集大成”,他不再吹毛求疵,而是尽量简洁地把所有重要时间点和事件串了起来。同时尽量客观,对于同一细节现存争议的不同的说法,他尽量都拿出来陈述,但最后不像Anton J.那样得出一个结论,而是不置可否,保留争议。的确,正如上面我的感悟,历史记载是没有细节的,很多细节已经注定湮没在岁月之中,找不回来了。

比如,究竟有没有人听到那“著名的枪声”,

【下图是电影中听到枪声的瞬间。荣格回忆,她带着戈培尔的孩子们在上暗堡吃面包,突然巨大的枪声传来,戈培尔的儿子大叫“正中靶心!”。荣格是唯一声称听到枪声的人,且有理有据,给这件事凭添神秘。我个人就此很困惑,因为上暗堡的餐厅距离希特勒自杀的起居室有一段距离,枪声即使有也不会特别清晰。而同时,站在希特勒门口的根舍和阿克斯曼却声称没听到枪声。这两种说法至今都保留着,正如历史上无数类似的争议,可能永远无法得到验证澄清,就看后人采信哪个了。】

本书并未纠缠,而是把各种说法都放在这里,并给予客观的简短分析,但并未得出结论。

显然,这种写法对于读者来说,不如上面两本书看着过瘾,我读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但当读完了所有这些书,再次审视本书时,我仿佛明白了:

作为德国权威历史学家,FEST写这本书时已经76岁了,希特勒和施佩尔这两位大咖的传记都早已写过了,所谓荣誉、权威地位,对他已经不重要。(事实上,电影公映后两年,他便以八十高龄去世了。)而且,第三帝国最后十几天的故事和希特勒之死,在过去五十多年间已经被嚼烂了,各个角度、各个细节,几乎都被掰开了揉碎了分析了无数遍。作为一个即将走完一生的历史学家,他要做的,不是为了满足任何人的好奇心而去研究希特勒死亡的方式,而是想用他毕生所学,让读者跟随他的叙述,去思考:希特勒为什么会这样?德国为什么会这样?第三帝国为什么会走向崩溃?这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阅读本书,必须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如果本着猎奇的心态,一定会失望。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篇论文,实际上本书只有九万字,就是一篇论文的长度。作者精炼但全面地叙述了第三帝国最后的十几天的重要事件,并未纠缠于历史上各执一词的诸多细节,却在叙事中穿插了四个思索性章节,以分析希特勒的性格、思想和命运。因此,本书是一篇让人去思考的提示,它需要读者之前已经阅读一些第三帝国史料,以此为基础,去获得启发。

如果看过本书和电影《帝国毁灭》,你会发现相似度不那么高,电影中的很多细节并未在书中出现,反而来自其它的著作,如《希特勒暗堡》。其实原因正是我上面说到的:本书目的不在于叙述细节,而是提供思索和启发。《帝国毁灭》电影,聘请FEST作为顾问,而并非照搬本书,可以想见,FEST在担任顾问时,一定提供了包括但不限于本书的诸多细节作为电影基本素材。

对于本书的价值和历史高度,我想已经说明白了。下面说说本书的翻译。

翻译毁了这本书。

首先,很明显译者是不具备军事常识的。

第11页:海因里希。。。刚刚“收复”了前面的防御阵地,这样一来,炮火攻击基本上是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如果没有看过《最后一役》,我肯定要被翻译搞晕了。通过翻译精准的《最后一役》可知:海因里希了解苏军“地面部队进攻前必用炮火狂轰”这一套路,于是设立了两条防线,掐算时间,在苏军炮火准备开始前,让防御部队撤出前沿阵地,退到第二条防线,导致苏军的万炮齐发收效甚微。译者把“撤出”译成“收复”,意思完全相反。

第11页:数百门高射炮“低垂”的炮膛里炮弹齐发。我也是通过《最后一役》可知,这里指的是德军火力缺乏,把高射炮拉来“平射”,给苏军造成大量伤亡。

类似例子有很多,令我阅读时频频出戏,无法集中。

除了军事知识匮乏,本书整体翻译生硬,语不达意和疑似错误(虽无法对照原文,但很明显不合理)随处可见。真是随处可见,无法全部列举,这里举一个典型例子:

第175页:在这些年里,在叙述第三帝国终结阶段时,混入了一些错误。。。绝大部分错误是由经历者常常矛盾的证词引起的。这是Anton J.写的《The Last Days of Hitler: Legends, Evidence and Truth》的功劳。。。

意思变成了这些错误是Anton造成的,产生相反的语义。这种错误是“致命而低级”的,只会出现在低水平的学生身上。即便德文水平不高,翻译完了再看一眼中文,也会发现问题。而译者、编辑、出版社竟然任凭这种低级错误存在。

我查了一下译者,是上海外国语大学一位资深教授。我不想对他进行评论,恰恰相反,我坚决不认为本书是他本人翻译的,这种翻译绝对不是教授水平。很可能是他接到这个工作后,委托麾下学生(还不是高水平的学生)完成,他也未认真校对。出现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因为2004年电影大热,此书中文版2006年上市,很有可能是中国出版商想借电影赚一笔,仓促翻译了本书。该老师很忙,只是挂个名,让自己的资浅学生操刀。这只是本人猜想,我希望我的猜想是真的。上外德语教授的水平绝对不该如此。【推荐指数:4星】

《Bis zur letzten Stunde》2002

(中文版《帝国的陷落:希特勒女秘书回忆录》,文汇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陈琬译)

同在2002年,本书德文版出版,作者是希特勒最年轻的秘书荣格Traudl Junge(1920-2002),便是《帝国毁灭》电影女主。电影是根据上面的《Der Untergang》和本书共同改编的。

Junge年轻漂亮,慕尼黑人,从小热爱舞蹈,但二战爆发后,国家不需要舞蹈演员,而更需要秘书,于是她通过妹妹的同事的朋友,进入总理府成为一名秘书,并于1942年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元首的秘书之一。在十个候选人中,早有消息说她的胜率最高,因为她不但长得像爱娃,还和爱娃一样都是慕尼黑人。希特勒对慕尼黑这个纳粹党起家之地有偏爱。

【下图是电影画面。希特勒与五位候选人握手时,一开始就注意到了排在最尾的女主。实际上前来面试的是10个人,希特勒首次见面时也没有对女主表现出特别关注,电影进行了不伤大雅的合理的戏剧化调整。】

【电影中,希特勒在握手时高兴地说“来自慕尼黑的姑娘!”这个情节是虚构的,但是合理的虚构。】

希特勒有四名女秘书,第一秘书Wolf,第二秘书Schroeder,第三秘书Christian(就是电影里希特勒发怒时在门外哭的那个),

Junge是最资浅的秘书,跟随希特勒也最短。前两位都跟随希特勒十多年,并都未婚。只有她和Christian结婚了,结婚对象都是希特勒身边的军官。Junge的丈夫开始是希特勒的随侍,后来主动要求上前线,阵亡了,她年纪轻轻(24岁)便成为寡妇,Junge是她丈夫的姓。

二战期间四名秘书一直跟随希特勒转战各地,最后进入柏林总理府暗堡。4月22日下午那次著名的军事报告会(电影中“元首的愤怒”)之后,

希特勒认为大势已去,人性化地命令所有工作人员逃往南方继续抗战,他自己则打算留在柏林等死。次日,前两位秘书都遵命离开了,而她和Christian却年轻气盛地表达愚忠,要和元首呆到最后,

同时决定留下来的还有爱娃和戈培尔全家。

于是,Junge就成了4月30日希特勒之死的最后见证人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信誓旦旦听到那神秘的枪声的证人。5月1日夜,她跟随暗堡剩余人员突围,编在第一组,与孟克、根舍、Christian在一组。

与众人分开后,她被苏军俘虏,并在1947年幸运逃到西德。在这里,她把在希特勒身边的所见写了下来,作为记忆的留存,以及事实的证明。但并未公开发表。

后来,有关希特勒的出版热开始以后,她与其它当事人一样,开始频频接受各种采访,上面各书的作者都采访过她,她的叙述成为上面各书的重要证词。1973年著名的BBC纪录片《The World at War》,她和林格作为希特勒身边人出镜,讲述希特勒之死的经过。那年她53岁,扎着一条彩色丝绸围巾,看上去高贵而有气质。

2004年电影公映时,她已经去世,但首尾都用了她2001年(81岁)的采访画面,同样扎着鲜艳的丝绸围巾,这可能是她认为最美丽的打扮方式。

2000年,一位德国女作家米勒找到了她,希望她的经历能够出版发表。此时她已经八十岁,不可能再动笔写什么,于是就把1947年写的回忆录拿出来,再由米勒把她进入总理府之前和突围之后的经历,写成两部分,分别附在回忆录前面和后面,便成了关于Junge一生的完整传记。便是本书。

我读本书最大的收获,便是了解了生活中希特勒的样子。因为作为秘书,作者是不参加正式会议的,要么在办公室处理文件,要么是在希特勒与政府要员、军事将领开会之后,陪元首喝茶或进餐。所以作者看到的希特勒,都是在聚光灯之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甚至家里的样子。这恰好是对看多了希特勒官方形象之后的一种补充。

看《帝国毁灭》电影希特勒进餐的场景时,我不明白在地堡里希特勒为什么不与将军和高官一起吃饭,而是与自己的秘书和厨师。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希特勒身边有个类似私人朋友的心腹圈子,包括爱娃、爱娃的朋友、希特勒的秘书医生和朋友,这里包括极少数政府人员,如戈培尔和施佩尔。至于帝国二号人物格林,三号人物希姆莱,以及那些元帅和将军,无论多么位高权重,却绝不是希特勒的朋友圈,平时希特勒是绝不与这些人一起吃饭或喝茶聊天的。这很类似中国古代皇帝的“外朝”和“内廷”,外朝就是工作关系,谈正事;而内廷则是彻底放松下来,吃饭喝茶侃大山。而“皇权”与“相权”很多时候甚至是对立的,更不会成为朋友,尤其是1944年7月20日暗杀事件之后,希特勒对军方彻底失去了信任。

当然,暗堡里的情况更加特殊,因为高官和将军们根本不住在这里,这里是“元首大本营”,只有元首(及其助理马丁鲍曼,相当于办公室主任)和他的指挥部(以克雷布斯和布格道夫两位将军为首)驻扎,没有政府官员和军队统帅。连戈培尔都只是在最后几天为了表达忠心搬进来住的。

【下图:从左至右——《帝国毁灭》电影中的克雷布斯、马丁鲍曼、布格道夫】

希特勒特别喜欢被大家围着吃饭喝茶的氛围,他会喋喋不休地讲笑话、轶事以及自己的奋斗史。他口才好,表达力感染力极强,也有些冷幽默(有些段子把我都逗笑了,坐火车去某地,进站时会远远看到一个人跪在站台上,原因是这个人腿实在太短),但话题却很单调,都是些大家听了很多遍的陈年芝麻,但他还乐此不疲。只有在戈培尔在的时候,他的话才会少一点,因为戈培尔更加能讲。

他开军事会议要几个小时,女士们如释重负去喝酒抽烟,因为在希特勒面前喝酒抽烟都是不行的,但一旦希特勒散会,一般都是午夜过后,他总要让副官或随侍找回女士们,来到他总理府的壁炉旁,喝茶聊天,到凌晨四五点才散。

希特勒是素食主义者,很喜欢吃蛋糕,尤其在暗堡的最后几天,他每天不停吃蛋糕。这点在电影里有个场景进行了交代,可谓细致。

作者的笔调柔美舒缓,从一个女性视角,描述了帝国元首的另一面。其中很少正面涉及重大历史事件,要么讲述希特勒的生活,要么从她侧面的视角给历史事件以注脚。比如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狼堡遇刺事件,一个装着炸弹的手提箱在会议桌下爆炸,无数书籍已经讲述了此事件的来龙去脉。而Junge则讲述了她自己看到的场景以及当时的心情。

如果拿本书与电影《帝国毁灭》比较,会发现除了借用了本书的女主角,电影很少涉及书中的内容,就是上述原因。因为在重大事件的精确描述方面,本书几乎没有价值,反而是上面几本书价值更大。电影编导聪明的一点,是借用这个人物让整个故事有了一个观察者和讲述者,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同时借用老Junge在采访录像中的忏悔,把电影反战的主题予以点睛。这应该是本书对电影的贡献。【推荐指数:4星】

 2 ) 帝国的毁灭

战争最后的癫狂,希望逐渐湮灭的背后,信仰的盲目和狂热、人性的拷问和挣扎,在这座堡垒之中达到了巅峰,众生相的真实呈现出一副气势磅礴的画卷,将独裁者的残忍和血腥、将战争的暴虐和冷酷、将人物的挣扎和抗争展现出来。半纪录片的方式略显冗长,却足够真实而恢弘。
分明只是在描述小小地堡中的短短12天,却拍出了大气磅礴的厚重历史感。对于希特勒和众多史实人物忠实冷静的刻画以及帝国陷落前的浮生百态足以令本片载入史册。

 3 ) 驳Berliner同志的《希特勒的罪行与过错》

目前关于二战的翻案文章,基本都围绕两点,一种是二战是欧洲反犹主义的最终爆发,另一种是二战是一战后列强压迫德国的结果。前者演化为犹太复国主义阴谋论,在黑犹太人的同时也黑了西方文明,后者则把二战变为另一场狗咬狗的利益之争。

这两种观点看似有理,其实大谬不然。比较要命的是,Berliner同志的大作《希特勒的罪行与过错》就是说的这两种观点,而且应者甚众。看此情景,我只好跟着说两句。

先说说犹太人问题。

犹太人遭到迫害的传闻最早在42年就有流传,在1945年以后才逐渐为西方民众所知,而真正广为人知,已经是冷战高潮了。事实上到50年代大多数人对纳粹罪行仍然没有概念,而二战中的人们在讨论邪恶德国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到犹太人的问题。对于当时的盟国来说,反犹纯粹是希特勒假公济私干的一件事,美英为此叫好的政治家不在少数,说盟国会因为德国反犹而反德,完全是笑话。

把二战简化为反犹主义和犹太人利益集团之间的战争,这种观点是冷战,具体说是中东战争的一个副产品。这种理论的起源和目的其实不重要,关键是,它完全不符合二战历史。对于二战中的盟国民众来说,德国威胁的是所有人类的生命,也只有面对这种危及,苏联和美英才有联手的可能。

如果有一个国家,用2年时间占领了整个欧洲,无论是与它毫无利害关系的小国还是世界顶级强国,都毫无还手之力。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被他打得奄奄一息。半年时间占领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的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唾手可得。它的盟友占领了北非,整个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世界第二强国完全被逐出太平洋。那么,这个国家到底是邪恶还是正义,其实根本就无关紧要。

二战后的美苏仅仅因为有世界第一的军事力量就成为全世界惧怕的对象,那么有这种力量而且毫不犹豫地使用它实现自己目标的德国,必然成为全地球所有国家的敌人。至于纳粹的理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纯洁的雅利安地球到底是不是天堂,我想没人会在乎。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正义与邪恶,也不是领土争端经济利益,甚至意识形态也无关紧要。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生或死。

1943年,美国向英国抱怨,苏联人对盟国的援助丝毫不表示感谢,丘吉尔说了这样一句话,“在一个人被凶手扼住脖子,奄奄一息的时候,你还要求他对待别人礼节周到,是毫无道理的。”

所有质疑反法西斯战争乃至抗日战争正当性的朋友,这句话就是对你们的回答。



然后再说说“协约国欺人太甚”这种观点。

如果客观评价德国在一战中起到的作用,那么任何不能让德国亡国的处理方式,都是对公正这一概念的极大讽刺。德国在一战的所作所为,只比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帝国更为丧心病狂。

与犹太问题不同,德国投降条件过于严苛的问题并非后人的捏造,而是确实存在,早在一战当中就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但是这不是一个正义性的问题,仅仅是单纯的政治考虑。当时对德处理意见有两派,一种是比较体面的和平,一种是彻底毁灭德国,前者是美国主张的,后者则是欧洲其他国家的意见。结合立场问题,两种意见的根源也就很清楚了。

对于美国来说,参加一战是个标准的赔本买卖,战后他只想赶快拍屁股走人,因此任何甩包袱的烂摊子都是他乐于见到的。对于英国来说,过去的欧洲均势政策已经被证明是个绝大的错误,但是劳合乔治考虑到英法一战中的各种不愉快,仍然需要一个能够压制法国的完整。主张坚决消灭德国的,不用说就是法国了,两次被敌人打到巴黎城下,大半国土沦陷4年,克里孟梭建议的肢解德国,已经算得上最仁慈的做法了。其他被侵略国家的意见自不必说,实际上,即使是德国的同盟奥匈帝国,对德国的怨恨也不亚于法国。俄国的意见虽然与法国相同,但是因为革命问题,它的主张只会起到反作用。

于是,最后对德处理意见就是一个折衷各方诉求的结果,必须强调的是,由于整个欧洲都背上了美元债务,美国在和谈中的影响远远超过它的贡献。如果让欧洲人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对德惩罚绝不可能仅只于此。如同曼京说的,如果投降协议不是在柏林签订,那么惩罚将很快降临到整个欧洲头上。

由于历史教育的偏差,一战史对中国人来说几乎是个空白,很多人遵循着毛时代的解释,将其归结为帝国主义国家间黑吃黑的战争,于是一战似乎变成了一场不分黑白的乱斗。在很多人口中,一战爆发的原因似乎就只是“帝国主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卢沟桥之前,中日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又能少到哪里去呢?这些矛盾是谁引起的?是谁一直在扩大矛盾?

这些人不知道威廉二世在一战前和一战中的所作所为,不知道他在投降谈判中带着仅剩的德军去全国各地镇压人民起义,不知道德国发明的无限制潜艇战,不知道施里芬计划对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侵略,不知道德国甚至在投降时还强烈要求留下占领的比利时领土。

如果这些都可以不考虑,那么抗日战争也不过是一场中日之间的黑帮乱斗,满洲国独立是因为中国政府对东北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七七事变是中国驻军与中国军阀间的擦枪走火,淞沪会战真的就是惩膺暴支,南京大屠杀是“例外事件”。既然如此,还有什么不能洗白的?东京审判中被判死刑的日本领导人,包括东条英机在内,哪个不比德皇威廉二世更无辜?如果世界上可以有这么多如果,我相信很多朋友现在一定快乐地生活在大东亚共荣圈,然后开心地围剿中国游击队。

 4 ) 年轻不是不悔的借口——第三帝国《覆灭》直感

年轻不是不悔的借口——第三帝国《覆灭》直感


“直感”的意思是,直觉的感受,充不得评论之数。打开电脑敲打以下文字的时候,我应该是破天荒地没有连接网路,并且故意切断互联性的交换,不查任一资料,放任必然出现的错与误,“感”而已。

接近凌晨时分,从衡山影院出走,两个半小时的德国影片《覆灭》(DOWNFALL),钱包里还有一张《覆灭》前拐到永华买的周六《第九日》的票——同样都是二战,都是德国。在这个纪实性的群像电影中,不知道感和想之间,哪端更出离印象。

希特勒的手

对于希特勒的印象,一直停留在2个影像文本里,其一是卓别林的《大独裁者》,那里面希特勒最夺目的身体器官是他的脚,卓别林将标志性大头皮鞋里的双脚压缩进希特勒标致的高统皮靴中,调戏着气鼓鼓的地球,戏噱而绵长;其二是《王中王》,此地最夺目的希特勒身体器官是他的小胡子,在闪电的一惊一咋里,希特勒和他的姐姐交相辉映,极尽讥讽之能事。

《覆灭》里,希特勒虽然算不得最夺目的角色(窃以为戈倍尔更抢眼,下节再表),但是他的手无疑被刻意放大了,许是帕金森症,许是为了放大“希魔”垂死前歇斯底里的神经质,无论“手” 摆放何处,指点地图、拨弄盘中的素食、戳着下属勃然破口大骂、轻抚爱娃的脸……尤其是背于身后多次得到迫近的特写镜头时,都痉挛一般地筛然抖动。

我想起,那个因为希特勒以致悲凄幻灭按捺不住拉着妻子一起自杀的人,他的一个小说中,曾写到一双比脸孔更曝光内心的,手。

爱娃的烟

最后一次从地下掩体来到地面放风透气时,她对希特勒的女秘书和厨娘说,抽一根吧,点燃,深吸一口,视线聚集在废墟瓦砾堆中幸存青铜少女雕像上,阳光很明媚,好像还有些风,四月底的柏林,天气应该不错。时间仿佛停滞,却不过几秒而已,空袭便响起,一颗颗炸弹凌空而来。

那根长长的香烟落在泥土里,爱娃的脚踏上去,用力地踩转一下。

她是来和他一起死的,她知道。她的妹夫是希姆莱与希特勒之间的联络官,希姆莱瞒着希特勒偷偷和盟军谈和暴露,希特勒派人抓到她的妹夫要处极刑。她之前接到过妹夫劝她离开的电话,她冲到希特勒面前,请他宽恕妹夫,妹妹要生孩子了,大厦倾覆中,“此时你这样做还有什么意义呢?”他用颤抖的手轻轻抹去她的眼泪,他的眼睛红了,他大声拒绝将军们疏散柏林市民的要求时没有红,他大声咒骂士兵将领应该拼命的时候没有红,他说他们命该如此,

但,他拒绝了她的要求。


“根据种族通婚条例,元首你是纯正雅利安人么?”

希特勒要在离开世界前与厮守15年的爱娃结婚了,炮火纷飞中,一个应该是牧师一样的证婚人被带到地下掩体。“根据种族通婚条例,元首你是纯正雅利安人么?……根据种族通婚条例,爱娃你是纯正雅利安人么?……根据条例元首我可以看你的身份证么?” “他是元首!”警卫官终于按捺不住发作了,牧师“哦”了一下,放弃查验,继续发问,“元首你愿意娶爱娃布劳恩为妻么……”

想起《U531》中最结棍的一句台词,“德国人造的东西,真TMD结实!”


戈倍尔的脸·戈倍尔夫人的小药丸

希特勒周围的人中,最抢眼的无疑是戈倍尔,虽然他在影片中出现好像没有希姆莱早,但是一现身就被我一眼认出——当然,因为我之前在电视上看过他的照片,我第一反应竟然不是他的名言“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脱口而出的是“他把自己的孩子们都毒死,然后和妻子一起自杀了”——这是我书上看过的简单一句话,我不知道,这个孩子“们”竟然如此之“们”,这个过程竟然,竟然如此……

这个演员简直太像戈倍尔了,五官是隼和狼的融和,刀削一般的高颧深目,而特别是在希特勒周围的军绿色中,他的糟黄色文官制服尤其醒目。

那鹰一样的眼睛居然流泪了,他像希特勒一样让柏林市民和士兵为他们的疯狂殉葬的时候他的脸依然酷毙了,像沙漠一样酷毙了。戈倍尔让希特勒的秘书为他记录遗嘱,秘书说,她正在打元首的遗嘱,他猛地收了泪,“那我一会再来。” 戈倍尔不仅将妻子孩子全部弄到地下,还唯一一次违背元首领袖的命令,元首让他带着家人离开——他执意为元首殉葬,带领全家。

戈倍尔夫人领着天使一样的一群孩子,真的是一群,6个,其实他们一共是7个,刚好一串完整的音符——还有一个是戈倍尔夫人书写遗嘱的阅读对象,一身戎装地放置在相框里。孩子们跟着妈妈,小鸟一般地齐声说:“我们来看希特勒伯伯和爱娃阿姨。”银铃一般地为希特勒伯伯和爱娃阿姨齐声合唱,妈妈是他们的指挥。

“孩子们不能活在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里……孩子们不能活在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里。”这是妈妈一再强调的要把他们都带走的理由。妈妈监督着医生用锥形瓶配制好深度安眠的药水。“孩子们,这是妈妈跟你们说过的药,有点苦,谁先来……海达你最听话,你先来……”最小的女儿先喝了,苦得瘪了下嘴,最后一个最大的女儿哭了,“妈妈我不要喝……”妈妈只好用灌。

孩子们都睡着了,妈妈蹑手蹑脚地进来,掏出一盒小药丸,逐一放到孩子嘴里,用手将上下牙挤压合拢,干脆的“咔”一声,孩子微微抽动一下,头就歪过去了,妈妈将被子给她/他从头盖上——每个孩子都是一样步骤,简洁而干脆。6个都完成后,她走出房间,颓然蹲在地上,她的丈夫,在几步外看到她。

轮到他们了,戈倍尔戴好手套,整理好衣服,和妻子走到地上,他先朝她开枪,然后朝自己开枪。两声枪响刚落,几个士兵有了之前对付希特勒和爱娃尸体的经验,毫不拖沓老练地从过来浇上汽油,点火。


彼得的自行车

彼得只有12岁,元首就接见了他,给他授勋,因为他用火箭筒击中了2辆苏军坦克。这应该是他第一次见到元首真人,或许他会想,这个佝偻着背哆嗦着手有气没力的垂垂老人,真是我们狂热追随的元首么?

彼得的爸爸之前曾经试图将他从街道上劝回家,爸爸也劝说其他和彼得一样未成年的“战士”,还有刚成年的战士,未果。等彼得在炮火和死亡的游荡和游击中逐渐回复一个12岁孩子的真实恐惧时,他冲回父母的怀中。

可是,即使在苏军的距离都可以目测的时候,依然有百姓构成的所谓战场执法队将怀疑对象迅速吊死打死。即使在希特勒已经自杀,柏林防御司令刚宣布停止抵抗的时候,彼得看到战场执法队从家里走出,父母都倒在血泊中。

于是,在苏军包围住一群德军士兵的时候,一个女人从包围中悄悄溜走的时候,他有力地牵住她的手,穿行在胜利者的眼神里,用12岁孩子的物理外表掩护她离开。

彼得突然有个发现,河里漂着一辆自行车,他捞起来,他们对视着笑了。她骑着车,载着他离开,他们在静谧的乡间路上行进,一起离开,离开……


特鲁德尔小姐·上尉医生

前面说到这个电影的纪实性,虽然隐约记得资料上说这个电影的视角和发轫都来自真实的希特勒的女秘书特鲁德尔小姐,好像她的姓是荣格,和著名心理学家一个姓——片子她的正式称呼是“荣格夫人”。但是我觉得应该还有一个视角,原谅我没有记住这个似乎是影片中唯一有点清醒旁观者样子的知识分子模样的年轻医生的名字,只记住他的军阶是上尉。这两条线索,前者的角度应该是从地下掩体由内而外,因为她一直都呆在希特勒身边,对于外面的战事并无切身体验;后者则是由外而内,他原来是负责食品药物运输的,后来到地下,并偶然见证了希特勒的死亡。

上尉医生的反省和清醒比彼得的父亲幸运,他尽力的劝阻不要继续抵抗血拼的语言似乎有些奏效,而他也在战后几年被释放。

特鲁德尔小姐被招聘被希特勒钦点为秘书,陪伴见证了希特勒最后的时光,她曾经在爱娃表态时迅速接口表态愿与希特勒一起死,虽然此后自己都不知道当时为何脱口。在希特勒死后突围,被苏军包围时,因为女性身份,又得到12岁男孩彼得的帮助,逃脱。战后被甄别为年轻的追随者,被释放。

片末是2002年特鲁德尔小姐逝世前一段采访录像,她说自己多年以来都不愿意开口,直到不久前看到一个展览,一个被纳粹杀害的年轻女子的遭遇刺激了她,“年轻不是借口,应该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


属于此地的“60周年”即将到来,《覆灭》直感后,在纸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忏悔需要勇气,和能力;接受忏悔也需要勇气,和能力——真实的勇气和真正的能力。不忏悔和不接受忏悔,不知道是否只需要“勇气”。


附:50块一张的电影票,这个所谓“电影节”简直是发横财,但是我依然迂阔地拒绝了黄牛20块的拉票。


http://www.blogcn.com/User7/ecnumeng/blog/21745217.html

 5 ) 当恶魔走向终点

    当美国人把萨达姆从更应该是耗子居住的地洞里揪出来的时候,看着当年飞扬跋扈的独裁者的一副落魄样子,我竟也有了一丝恻隐之心。而当今年他那幅自己洗衣服的照片被英国小报披露后,我也为一个老人的晚年的凄凉动容。但是,想想他所制造的那些罪恶吧,他杀害了多少人,他又带给了多少家庭以死亡和凄凉。当恶魔走向终点,总是见令受害者大快人心的事情,他们的感受来得干脆真实,而对相对的局外人来说,感情就有些复杂了。描述希特勒最后日子的《帝国陷落》就因此,获得了不同的评价,陷入了巨大的争议。

    影片从一个相对“平民”的视角入手,由希特勒的女秘书特露德尔.容格的视角讲述了这位恶魔最后的日子。影片中的希特勒还是那个恶魔吗?他在最后的日子里显得如此无助与落魄,一只手在后背绝望的颤抖,佝偻的身体摇摇欲坠,心腹们的背叛令他歇斯底里。这就是走入末路的希特勒,和其他带有妄想心理的征服者一样,绝望又不甘心失败,在交织着自尊与自卑的心情下走向死亡。应该说看完这部影片感觉它并不是像先前看到的宣传那样是要为希特勒翻案,或是要不希特勒“还原成人”的影片。影片对战争还是一个明显的批评立场,同时冷酷的揭示着战争给德国人民造成的痛苦,以及战争中人性的丑陋和良知。
    在这部影片中从各个角度揭示了第三帝国行将陷落时,帝国人的状况,有那些政治家,有那些将军,更有那些平民。最让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帝国极端思想对孩子们的毒害,在最后的时刻,德军甚至将深受帝国思想熏陶德孩子们派上战场,片中几个孩子操纵着笨重德高射炮射杀坦克,而当战争开始的时候,绝望的一个女孩竟请求一个男孩将她打死,而男孩打死了那个女孩后竟也在不知所措中向自己的头颅开枪。是的,绝望,这是被包围的柏林中弥漫的情绪,绝望的将军们陆续自杀,绝望的前线士兵对稍有些反抗的平民无情的射杀,绝望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放纵的喝酒狂欢。最令人心悸的绝望是绝望的戈培尔的夫人亲手毒死她的六个孩子,这该是这样的不幸,她走进孩子们的房间,孩子们已被药物麻醉,不知道将要发生的可怕事情,接着她将装有氰化物的胶囊一个一个塞入孩子们的口中,并把它打碎,做完这件事,她也绝望的抽泣,接着绝望的跟丈夫自杀。影片就从这些片断中放映着第三帝国对人们的影响,反映着战争给人带来的苦痛和绝望。

    但是,影片也展现着希望,在展现着罪恶的同时展现着人性的点滴光芒。当一个日尔曼青年团的孩子从战场跑回家时,他母亲对他父亲说,“他发着高烧”,而父亲面带欣慰的说,“可他还活着!”。活着,就意味着希望,就意味着可以弥补过去的遗憾与错误,可以有幸福和快乐的可能。影片末尾,柏林防卫司令要大家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时,人们从战壕和屋中走出,孩子开始在废墟中奔跑。而片末,逃出的女秘书特露德尔骑着自行车,载着小男孩在一片温馨的阳光中前行。

    最后,晚年的特露德尔回忆说,在纽伦堡审判时,她才知道了德国人犯下的那些恐怖的罪行,她当时认为她是不知情的,当时的感觉只是震惊而没有负罪感。可是,当一天她经过一座纪念一个被纳粹处决的女孩的纪念碑时,她被震撼了,在她为希特勒工作的那年,这个女孩被处决,她突然明白了,“年轻不是借口”。当她说出这句话是,我有一丝感动,这毕竟是一个有良知的老人,而日尔曼民族也是一个有良知的民族,他们在以后也诚心的对待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他们做到了,他们重新建立起了家园,他们也重新迎得了世人得尊重。作为中国人,我们总是为德国人和日本人的对比而感叹,日本当年的参与者们也有不少人向中国人表示了忏悔,可是日本社会始终没有一种对那段历史真心忏悔的社会氛围,连许多曾经直接参与杀戮的人中都还有人冥顽不化,何况当时许多入德国的特露德尔这样的“间接”参与者了。

    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部反思历史的优秀影片,至于一些犹太人对影片中对希特勒过于人性化的描述的抗议,我完全可以理解,对于一个曾经对他们要斩尽杀绝的魔头,他们的愤怒理所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没有立场的饶恕。如果国内有人不能理解,那么想想吧,日本拍一部描写东条英机最后日子的影片,如果也展现他的可能令人产生同情的落魄一面,想必我们也是会义愤填膺的。事实上,如果在看这部影片开始,我还对希特勒的落魄有些触动的话,那么随着影片一步步揭示人民遭受的痛苦,我只能说这是希特勒应该承受的,为他所造成的罪恶他理应遭受这样绝望的折磨。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是历史的参与者,我们都在做着我们的思考,做着我们的选择,做着我们的事。我们或许在不知不觉中会做出错误的事来,那么,当我们知道了我们曾经造成的错误时,我们是以当时的无意作为推脱的借口,还是勇敢的承认和弥补自己的错误?这或许不仅仅是个假想的问题。

 6 ) 选择与代价

    戈培尔说: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人民,是他们选择了我们。现在,该是他们为自己的选择献身的时候了。
    在我眼里,这是德国悲剧的核心所在。只是罪魁祸首的靶子太易辨认,以致于人们能轻易地将责任推卸到他们脚下,让他们更加醒目、更加明显。只是,行善可以隐姓埋名,人民的权利可以被代表行使,罪孽却不能被隐藏,也不能以代表的方式清算。希特勒既然是一个人,就一定有人性的一面;人民既然是人,也必定有兽性的一面。所以希特勒可以是小戈培尔们的“伯伯”,每个德国人身上点滴的纳粹主义集合起来,就能发动一部强大的反犹机器。
    这不是一句“欺骗”就能遮挡的问题。《狗镇》里的Grace对父亲说,但他们是人,人就是有这样那样的弱点。铁面的父亲回答:所以他们也得为自己的所做所为付出代价。冯提尔的手法不仅仅是为了省钱,当一切障碍物都不存在,当人们所有的行为都赤裸裸地出现在彼此眼前,无法回避时,人性再也无所遁形。Grace第一次被强奸的时候,狗镇的居民们仍然像平常一样活动。透明的恶行使一切平静变得荒谬而伪装,如果那些看不见的墙真的不存在会怎样?如果罪行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会怎样?情况会有所不同吗?或者这样问:他们是真的看不见还是装作看不见?当后来每个男人都去Grace的房间过夜已成为公开的秘密时,他们的眼睛看向哪里?上帝是仁慈的,他让我们学会了遮挡。有多少人性的软弱、怯懦、自私、残忍被四面墙壁所阻止,避免了考验、责问与彷徨,于是,我们可以继续衣冠楚楚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在上帝面前伪装成一个清白无瑕的好人。
    但我们是吗?我们真的是一个好人吗?我们对得起自己信奉的道德与良知吗?
    Traudl Junge在片头说,没有人逼我这样做,去柏林是我自己的选择。在片尾,她又说:我终于知道了,年轻,不是借口。
    Grace对父亲说,我不怪他们,在他们生活的环境里,他们已经做了他们最好的。她还说,如果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也不能做得比他们更好。
    如果仅仅是这样,留在潘多拉魔盒里的希望,实在不配被人类拥有。
    人类配得上的,也许只有上帝的滔天洪水。
    冯提尔的魔盒里,也藏着一个希望的精灵。皎洁的月光像上帝的探照灯,让Grace醍醐灌顶般看清了狗镇的现实。她对父亲说:他们的确做到了最好,但,还不够好,还不够好。
    于是孩子被杀死在母亲面前,房屋被烧毁,天空血红一片。
    原来希望从来就不是天使,与摩菲斯特的交易,才是惟一的出路。
    一定会有人指责导演以暴制暴。但Grace不是没有尝试过,圣母一般的纯洁的确能感染和改变人,然而,它们都是有底限的。在利益的分界线之前,它们总会戛然而止。
    冯提尔只是听从了上帝的旨意。如果上帝拥有原子弹,也许就不需要洪水了。

 短评

即使是从传记电影的角度去讲述,本片也显得过于漫长和沉闷..剪辑上下的功夫不够,但是演员们的演技都十分到位.希特勒的奥地利沙哑口音还原得很好,歇斯底里时候的声音连我这个老德国听起来都有些吃力.战争场面不能算壮观,只能说是逼真地还原了一些场景..疯狂和破败错落有序,为那些小细节给四星

4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他们说我的萌点都是渣渣!!

9分钟前
  • 六壁坂
  • 力荐

一部勇敢的片子。

13分钟前
  • TJ
  • 力荐

自从有了元首的愤怒系列 我再也不能好好看这个了

17分钟前
  • |
  • 力荐

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18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当年共我阅兵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戈培尔:“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人民,是他们选择了我们。”

23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罪孽者歇斯底里的信仰,没有任何煽情的渲染,可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赤裸裸沉痛与残酷的直感。

25分钟前
  • Ragdoll™
  • 力荐

absolutely fair and objective

28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六百人的资料馆大厅几乎座无虚席,所有人安静的看完这部沉重、冷静、真实、严肃、压抑、沉闷、悲痛、漫长、痛苦的希特勒最后12天。历史重现,战争无情,电影还原的细节以及演员的表演都值得深刻铭记

32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我到河北省来

33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元首最后的失意时刻,帝国毁灭的萧条前夕。Bruno Ganz演技精湛!从第三帝国的视角出发,竟对元首一丝同情。对元首的赤胆忠心,至死效忠,负隅顽抗,自杀殉葬,与丢兵弃将,谋求保命,违令背叛的对比引发触动和深思。纳粹德国虽注定失败,但其宣扬的思想和形式化符号及精神却成功根植到每个人的骨子里。

36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推荐

该片将希特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而不再让所谓的“魔鬼”充当人类良心的替罪羊。

37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B】绝望下的人性百态,没什么剧情,拍的更像是纪录片,而且我觉得是不是有美化纳粹的嫌疑?总之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向来对政治军事题材不感冒。PS.在看完N个恶搞元首愤怒的视频后,已经无法直视那段发飙戏了= =

42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落幕的时候你必须站在舞台上,我庆幸我不知道一直信仰的东西突然倒塌了的感觉。全片两个半小时可是没有感觉丝毫拖沓冗长,直击心灵的点接连不断,真的很久很久没有过不暂停一口气看完这么长的片子了。真实、痛苦。

44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这是一部伟大、勇敢、详尽、不煽情的电影。演赫曼的Thomas Kretschmann是个很帅的德国军官专业户,在《钢琴师》《刺杀希特勒》里都看到他。

47分钟前
  • yuanhan
  • 力荐

带给我的震撼比任何一部同类都来要得深刻

50分钟前
  • 达立
  • 力荐

素材啊 拿根帮帮捅死他! 尼玛死渣渣斯大林 好棒好棒的我到河北省来!!

51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除了元首全是渣渣 完全是因为鬼畜的二次元才看这片的

54分钟前
  • moer
  • 还行

渣渣,尼玛死!拿根帮帮捅死他!ps:男主很牛逼,一个瑞士人把元首的上奥地利加巴伐口音说的那么好。

58分钟前
  • Österarm
  • 力荐

挺客观,偏冗长

1小时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