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火焰

记录片其它2016

主演:吉安弗兰科·罗西

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

播放地址

 剧照

海上火焰 剧照 NO.1海上火焰 剧照 NO.2海上火焰 剧照 NO.3海上火焰 剧照 NO.4海上火焰 剧照 NO.5海上火焰 剧照 NO.6海上火焰 剧照 NO.13海上火焰 剧照 NO.14海上火焰 剧照 NO.15海上火焰 剧照 NO.16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4

详细剧情

  Samuele是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居住在地中海的一个小岛上。和许多同龄男孩一样,他并不是很喜欢去学校,而是更愿意去攀爬海边那些岩石、玩他的弹弓、在海港转悠。但他的家乡并不是个平常的小岛而已。

 长篇影评

 1 ) One Sea, Two Fires

关于欧洲难民的背景我几乎不知道,就单纯的说说电影。

在远离城市的海岸边,生活的人们,虽然没有热闹繁华的城市生活,但是他们的日常简简单单,并不无聊。逗逼少年因为自己戴了眼罩后弹弓射不准而烦恼。居家阿婆想听什么歌就给电台打电话点歌播放。父亲长期在海上生活难得回家一趟。大叔潜水捉东西(抱歉我对海边生活的无知,不知道他捉的什么)不怕风浪。他们的日子风轻云淡,海洋是他们生活的依靠,海上的火,是一种生命之火。

难民们就不一样了。上百人挤在一条船内,缺水缺食物,疾病和伤痛袭来,无依无靠。海对他们来说,是一条充满煎熬的路;海上的火,是一种炼狱之火。经历重重磨难之后,活下来的人,已经算运气好了;就算受伤生病了,也比不幸去世的人们幸运多了。就算将来是什么样,也暂时不考虑了。活着就好。

同一片海,两种火焰。

 2 ) 海上火焰 Fuocoammare, 2016

    今年二月,意大利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凭借他的纪录片《海上火焰》再次在世界顶级电影节上受到好评,捧回一尊金熊。三年之前,正是他的《罗马环城高速》在威尼斯电影节夺得金狮奖,所以这回夺熊也未能算是惊喜。眼看欧洲三大电影节罗西已雄踞其二,纪录片上位的历史性突破既让人感到振奋,又让人有些惆怅。

    《海上火焰》的双线结构初看上去不免让人有点困惑:从现实层面来说,一方是漂洋过海、满脸悲怆无助的黑人难民,另一方是意大利小岛兰佩杜萨普通的居民,一干人等过着平凡甚至无聊的日子,每天不过就是喝喝茶,铺铺床,甚至点点歌儿,让人想起《罗马环城高速》中的芸芸众生。两条线索之间互不打扰,唯一的交集便是兰佩杜萨的无名医生,他既是岛民的救护者,又是难民的大救星,除此以外再无其他。导演敏锐地发现了这其中的荒诞性和复杂性,将两个“平行世界”巧妙编排在一起,构成了其对欧洲难民问题的第一重讽刺。

    罗西的意图还不止于此。在现实层面之外,兰佩杜萨线的主角小男孩另干着一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蠢事”:从一开始从树上削下一截树枝做弹弓打鸟儿,到扣动虚拟步枪的扳机,再到弱视逐渐产生开始接受治疗,所有这些无不是对难民输送背后的战争的荒诞隐喻。其中有一段,两个男孩子用刀在仙人掌上像做南瓜灯一样捅出张张人脸,然后又用弹弓崩、用小炮仗炸,最后还试图用黑胶带把破碎的仙人掌粘回原样,“十八般武艺”在现实当中统统都能找出对应,用意不可谓不鲜明;小男孩的“弱视”本身更表达了导演罗西对战争盲目性的嘲讽,相比之下,影片并没有用一般纪录片惯常使用的方式进行直白的控诉,手法也不可谓不巧妙。至于“海上火焰”这个名词本身,更是如北野武的“花火”一样暗藏玄机,水与火的洗礼,情歌和战争的对比,浪漫和残酷的交织,都藏在这四字当中,足以引人深思。

    罗西对素材的运用相当巧妙,有时甚至是过于巧妙了,总给人一种摆拍的感觉,从而怀疑起他的纪录片的真实性。的确,《海上火焰》之中仍然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不过无赖一点说,罗西也并没有明确将这部影片归入纪录片的序列。纪录的内容和手法无疑贯穿其中,但更重要的是,他在利用手中的素材(无论真实还是虚构)表达着自己对于难民问题的看法,这种艺术的再造显然超越了人们对纪录片的一般定义。正因如此,恐怕没人想得到,《海上火焰》这部一直显得有些“虚假”、有些“轻飘飘”的作品,会在中段偏后处亮出“大杀器”——远离难民渡船的摄像机直接深入底舱,看到一片死尸。如此露骨的真实,真实得近乎骇人的片段猛然在平淡无奇、接近浪漫的基调中浮现,反倒给人以更加强烈的反差和震撼。所以,与其说罗西是在展现残酷,不如说他是在运用残酷。就在那一瞬间,罗西达成了相比全程残酷更加让人难以忘怀的真实,毕竟没有什么能比瞥上一眼死去的难民跟能触动人的了。

    而也就在那一瞬间,艺术家本人达成了他的政治责任和人道责任。纵观近两年来欧洲艺术电影,虽然涉及底层移民和非洲难民潮问题影片并不很多,但却都在主流电影节之中受到了热烈欢迎(尽管评论界对此有另一番态度),去年戛纳电影节的影片《流浪的迪潘》,和今年年初柏林电影节的《海上火焰》都是如此。罗西本人在兰佩杜萨生活了一年的时间,为的就是捕捉难民的真实情况和当地生活的质感,而最终这部接近110分钟的成品也已经与最初被要求制作的十分钟短片大相径庭了。显然,亲身的体验让罗西卷入了难民潮的漩涡之中。

    也只有在这时,观众跟随罗西进入了难民的地狱,相信了那段接近四分钟的关于战争、监狱和逃亡的说唱独白,“出埃及记”般的历程变得立体起来,难以置信却无比真实。面对赤裸裸的真相,底舱中的尸首,“圣母心”的指责变得冷血,“投机论”的轻蔑变得脆弱,难民的生死不再是远在天边的幻象和口唇之间的名词,变成了一种凝视间的痛楚和切身的体会。

    《海上火焰》的结尾停留在一段小男孩徒劳的“嘴炮”声中。声声炮响,向着观众,向着欧洲,向着每一个渴望和平、尚有良知的人类。

 3 ) 新形势的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1. 居然得了金熊奖。

2. 很多人物的处理,就是放在那里呈现这个小岛的居民组成?闲散的,并不不愿意让它们有何交集。

3. 难民问题大概是我余生躲不开的,在欧洲大陆、美洲大陆都不得不面对的世界趋势。以前是高一点的文明采取了野蛮的殖民形式,但带来了事实上的殖民地“文明”的被迫升级。现在没有殖民地时代,则变成了在落后地区,残酷的本国统治者压榨下,人往高处走的流动。文明的冲突以这种方式呈现,给各方都带来了新问题。

4.人类会怎样应对呢?

 4 ) 海上火焰

#每日一片# #柏林电影节# 上月17日晚因为正值柏林电影节期间于是在法国文化中心看了柏林影展,去年拿了最佳影片的《海上火焰》,当时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看完第一反应是这金熊奖给的也太水了吧!?在观影前,我早已被《海上火焰》这个美丽的名字所吸引,加上海报中红蓝二色的运用,让我在去年开奖后心里就一直抱着小小的期待。但是影片开始没多久就叫人感觉有点不对劲了…因为这部电影始终打的是纪录片的旗号,然实际成片雕琢痕迹太重了,不是说有着平实的镜头,描述真实的事件就能算纪录片吧?所以前天的奥斯卡这部柏林金熊没有获得纪录片奖项着实不奇怪。
  《海上火焰》这个名字从老奶奶的口中娓娓道来,以前打仗的时候海上总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这是当地一首民谣歌曲的名字,老奶奶给电台打电话点播了这首曲子,为他出海打渔的儿子祝福。战争与难民的身份相呼应,“海上火焰”并不难理解。
  影片分两条线,采取双线叙事的手法。第一条是住在意大利边缘兰佩杜萨小岛上的小男孩Samuele及其家人,第二条是偷渡来小岛的非洲难民与救助者(还有一条应该不能算作主线的潜水者)。小男孩这条线完全就是经过周密的剧情设计的,走的也是剧情片的路子,我可是一点儿纪录片的“真实感”都看不见啊。而另一条难民线,虽然从真实性上比小男孩线强了不少但仍能看出导演强烈的诱导意图。导演想通过一种不露痕迹的平淡叙事来打动和感染观众。也就是用“纪录”的方式给观众呈现现实中的难民、医生与救援人员,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不煽情而让人们能简单地产生同理心。我想这大概是本片被算入纪录片的原因之一,也是最终斩获金熊的原因,因为里面包含着最为普世的人性之美,是最易被大众接受的,导演定是拍摄伊始就想好了这种构思。
  我并不讨厌这种双线交织互相映衬的讲故事手法,哪怕作为纪录片这也无甚不妥,但我不喜的是这部电影讲故事和叙述上浓重的匠气(所以说如果它被算作剧情片我观感会好一些)。影片条理性和规划感太强烈了,推进有条不紊又平稳,即便是真实感相对强一些的难民线也是如此,纪录影像被拍得如此工整反倒更显做作。
  难民的艰辛与苦痛是电影主要想要烘托的主题,虽然难民的镜头从整个篇幅来讲只能算是浮光掠影(小男孩镜头比较多)。最初的部分甚至没有给镜头,只是夜间一个绝望的声音不停向电台呼救,两座雷达(信号塔?)不停旋转,救援人员不停询问“你们的位置在哪”而对方依旧只是不停地喊上帝与救命。这段剧情结合镜头里雷达的旋转其实颇有冷冷的笑点,坐在我旁边笑点很低的妹子也一直发出咯咯的笑声。第二天小男孩的奶奶做饭时通过广播这种画外音传来了难民船沉的新闻,整艘船上大部分皆是妇女和儿童,奶奶一边切菜一边轻声感叹“太惨了”。这是整部电影中比较高级的一个表现手法。后面难民线相继出现的情节有被援救,B超检查,安检,篮球赛等,基本就是旨在通过微末细小处表达难民们非人的痛苦遭遇与他们同常人无异的日常生活。这部分镜头还算有些纪录的味道,能让人体味到难民的真实可爱之处。不过中间有插入一段满室难民唱Rap讴歌身世凄惨的段落,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只是渴求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栖身之所。虽然通过这种方式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他们的心路历程但感觉不像是即兴发挥,设计感很强,镜头语言也似摆拍。在这条线的末尾对船上的难民进行采访,一位孱弱的女性问道“所有黑人都上来了吗?”说完后就半昏厥过去了,虽有私心但是对同胞的关心倒是非常真实。救援后船上的这部分社会缩影是全片最像纪录片最有真实感的地方。
  而该线还有两类刻画的人物,一个是仁者心的医生,导演借医生之口给观众分析讲解清楚了难民漂流的基本情况——例如不同舱位价格,一艘小艇承载人数,他们几天漂在海上严重的健康问题以及被劣质的柴油混合物烧伤的状况,这算是让观众对难民群体的不易有一个较为侧面且客观的了解。医生的存在也让我们看到了以救死扶伤为行动出发点的高尚心灵并为之触动以增加对难民事件认同度。对医生而言,工作的就是救人与验尸的二元世界,但这也正是非常残酷的现实,让世人看清每一个生命之可贵。“怎么可能对死去的儿童还有孕妇熟视无睹呢”即使见过数以百计的尸体,仍是无法习惯。医生非常详细地描述了难民孕妇生产时的死亡(另外呼应前面为孕妇做B超的镜头),虽平淡温和但真情流露出的诚挚与悲悯,这种人文主义的关怀相信是能给观众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优秀段落。还有一个则是在影片中基本上没有对镜台词和采访的救援人员们,他们的工作真的非常辛苦和不易,除了从小艇上把人救下来以外还要挽救难民的健康并且将已经死去的尸体装入裹尸袋,几乎每天都从事着这样消耗折磨精神的大体力劳动,却仍旧尽职尽责,他们是可敬的但从零星台词里也能看到他们的抱怨与无奈。
  电影的另一条小男孩线则是展现了兰佩杜萨岛居民的日常生活——小男孩讨厌学英语,喜欢玩弹弓,晕船又笨手笨脚无法成为像父亲一样的水手,虽然很努力地想学划船却发现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他一只眼睛有弱视,并常常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担心。每天都无所事事的样子,唯一的乐趣就是和小伙伴一起玩弹弓,两个人给仙人掌刻出鬼脸,然后打怪物的样子非常逗趣,整条线都充满着类似的令人莞尔的地方。影片给予了小男孩的奶奶不少镜头,例如叠被子、给小男孩讲故事等等,做饭的样子尤其多,大概因为这是最为生活化的日常片段(看到中间的海鲜意大利面真的好想吃啊!)。还有小男孩一家的生活非常平静,甚至平淡到叫人觉得有点琐碎无聊的地步,不过难民却连这种最为平凡的生活都求而不得。在有人因为战乱流离失所的时候,也有人因为无聊的和平生活而憧憬着枪支的刺激。
  影片还有一条支线,是关于潜水者的,这条线的寓意其实我真的不太明了…也许是为了应和电影的海洋元素吧。但是深邃湛蓝的海底真是危机四伏又令人神往的,在影院中还会有非常强的海底高压下的重低音效果压迫耳膜,临场沉浸感很好,迷人的深海叫人又恍惚又迷离。
  近些年欧洲难民电影层出不穷,有一部分观众认为这是“白左圣母”泛滥的结果,而最终柏林金熊就是给了这样一部难民电影一如15年的戛纳金棕榈最终颁给了《流浪的迪潘》一样。其实我也是有这样的怀疑的,这些难民题材的电影未必真的表现出色,是否只是搭乘了“难民”这种热点事件的顺风车便博得满场喝彩?我不愿一味批判“白左”是如何圣母,那样太刻薄了,谁都知道他们很多都是出于自发的善良与好心(抑或是被批判者所说的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与虚荣心,当然我认为二者并不矛盾),但他们是否被这种政治正确绑架、挟持了审美或左右了观点是我们仍未可知的…至少就我个人来说这部电影没有达到可以拿三大电影节最高荣誉的地步。不过也许它的另一个优秀之处就在于它能激起人们思辨的火花吧,还有可争论讨论之处,就至少总好过看完影片毫无感觉。(毕竟在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居然对这部电影的好感慢慢地上升了,想到了一些之前没有想到的方面)

 5 ) 很喜欢难民们rap诉苦的那一段

《海上火焰》是电影里的一首歌。夜晚,海上的巡逻舰开着探照灯,经常会发生枪火交战,炮弹的火花交错在海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本片是分两个没有交集的故事同时进行的,一边是岛上的一片宁静安逸,一边是海上的难民问题。两个世界形成鲜明强烈的对比,调皮的小男孩热衷玩打仗游戏,摧残仙人掌,出海捕鱼就晕船。而另一边海上时不时飘来一些偷渡船只,救护人员不得不接受和拯救这些把生命交给大海的求生难民。

小男孩为了出海,去克服晕船的障碍,难民们不管晕不晕船,为了生计必须上船接受命运与运气的安排;小男孩对着海上比划着开枪的手势,另一边海上燃烧的战火映红了;小男孩一点点心理作祟就要去看医生,船上的难民很多因脱水和苛刻环境遭受磨难。如此的并行拍摄手法很容易慢慢的触动观影者的情绪,内心的共鸣感油然而生。

难民问题是个棘手的难题,战争带来的严重后果总是需要时间来缓和,也需要人类的自救。难民青年们上岸后的那一段说唱,歌词唱出他们一路避难的辛酸,用铿锵有力的Rap道出内心的呐喊,看的非常带劲!

第一次接触纪录片,不知道从哪方面去欣赏,也分不太清纪录片与艺术片的区别。至少有一点感受就是,纪录片把更大的空白和问题留给观众去思考。

 6 ) 海峡两岸,两个世界

更新:真的没想到这篇影评也能被抄袭。

接到群众举报,台湾《镜周刊》作者黄以曦于2017年5月14日发表的影评抄袭本篇,看了下是很拙劣的抄袭和洗稿,这种跨“境”利用大陆不怎么看台湾杂志的抄袭真是醉了,也说明了豆瓣影响力。这片子看的人虽少但我这篇也是排名第一的影评,这都敢抄也是牛逼,麻烦杂志编辑采稿前先百度一下。

附抄袭链接//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508inf002/
===========================================================================
无政治,不柏林。

本片赢得金熊奖是意料之内的事,现在欧洲最火的和世界共同聚焦的话题是什么?难民。坐在电影院,看到导演吉安弗兰科·罗西的字幕出现不由会心一笑,一个如假包换强烈罗西风格的“纪录片”。如果《罗马环城高速》有摆拍争议的话,那本片完全可以说是一部影片而非纪录片。罗西和他的片子不算是我很喜欢的,比起沉默展现生活的纪录片,我更喜欢他充满浪漫和诗意的老乡保罗·索伦蒂诺。然而罗西影片中展现的对人类的悲悯,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对生命苦难的洞察,值得每个人钦佩。

兰佩杜萨岛,意大利边境一个很小很不起眼的岛屿,然而这里因为离非洲最近,每年都有无数难民跨越海峡试图偷渡到岛上从而进入欧洲。影片很直接且讨巧的两线并行,同时忠实记录发生在岛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对比意味一目了然。

一条线是岛上小男孩Samuele的日常生活。Samuele和其他欧洲男孩没什么不同,无忧无虑,爱好是拿着弹弓和小伙伴四处“打猎”,每天要担心的除了讨厌的英语课就是自己没能继承渔民家庭好水性的晕船问题。哦,对了,他还对自身健康忧心忡忡,在被诊断一只眼弱视后跑去找医生担忧自己是否还有心脏病和过敏病症,煞有其事一板一眼的描述症状,这也是影片为数不多能让观众微笑的地方。天真,单纯,充满阳光。

另一条线是岛上每日的搜救难民和难民上岸后的生活。影片伊始是两段对话,搜救人员问你们位置在哪儿,回应却是绝望的哭喊,然后一片死寂。难民们来自利比亚,苏丹,叙利亚等等,不同的国家,相同的战乱和地狱,杀戮,强奸,奴役。想逃离吗?先付800美金,然后把你塞到一个挤满人几乎没有空气的船舱里,和有害的机油混在一起不小心就会被烧伤。想要空气?请付1500美金,可以让你坐在甲板。至于沉船,脱水,饥饿?不好意思,不是蛇头们负责范围。于是我们看到身穿防护服的救援人员不断将奄奄一息的难民从岌岌可危的小船上转移到陆地,大部分是女人和孩子,当然,很多是尸体。

片中印象深刻的有两处。

一是岛上的医生。他负责难民救援,在给一个怀孕难民做B超时,女人子宫里的两个胎儿已经缠绕在一起了,他努力分辨着胎儿性别,尽管语言不通但还是比划着安慰女人“你的孩子都很好”,尽管他自己心里清楚由于船上恶劣的条件和挤压,胎儿前途未卜。他对着镜头说,我同事都觉得我每天接触数不清的遇难者应该习以为常了,可是,没有人能对死难习以为常。他同时也是Samuele的医生,可能昨天刚目睹难民的死亡和苦难,今天却要回答意大利小男孩没病找病的健康问题,不知道他心里会不会觉得有些讽刺。

二是Samuele的祖母边缝衣服边讲述《海上火焰》这首歌的来历。二战时军舰夜里在海上发射炮弹,渔民不敢出海,只能看着海上此起彼伏的爆炸,正如火焰。祖母每天起床祈祷家人安康,而Samuele则淘气的坐在岸边对准救援舰模仿开枪姿势。历史在进步,可战争从未停止,二战炮弹在海上的红色火焰只是被难民的鲜血代替罢了。

然而难民被救后是遣返还是留在欧洲?难民家乡那些拿不出800美金逃不出去的人呢?影片没有交代,我们只看到生还者眼中的恐惧和抱头痛哭。难民问题到底何去何从,无解。

最后简单谈一下个人感受吧。谈论这部影片必然联系时事和政治,作为一个混迹以“黑穆膜法”为方针的知乎er,我难免受社区大方向影响。欧洲目前是白左圣母小清新还是自由悲悯同理心这个大家讨论很多了,不再详说。其实本片已经处理很客观了,要是美国人拍指不定拍成什么样,但依旧偏政治正确。德国难民之乱和欧洲暴恐袭击是上半年非常火的话题,而难民的宗教属性也是。。。。大家懂得。当然,我们欣赏电影故事就好,对观点尤其是纪录片的观点,那是另一个讨论话题了。

 短评

3.5 无比典型柏林金熊眼光,政治性远高于电影,也许导演怕被说圣母,刻意避免添油加醋,别说煽情压根冷到冰点,只敢寄寓矫正弱视疑病焦虑学划船的当地男孩,因此绝不是“好看”的电影,但大银幕上看到血色眼泪、堆叠的尸体有被震到,客观上确有进步意义。今天还放映事故了欧盟影展真是年年出状况呃

6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还行

看完之后过了好一阵还是不能放下电影里的许多片段。表面没有联系的男孩的生活和难民营救两部分在全部看完之后觉得它们是一个整体,有点怀斯曼纪录片的感觉了。上一部罗马环城高速没太跟上罗西的思路,这部好懂多了,正好可以把之前的重新看看。另外这就是一部政治电影,不是明喻暗喻什么的

1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地中海小岛上居民的日常与非洲中东而来的难民在如此狭小的地域中构成两个遥远而几无相通的世界,仿佛对这个被各种迅捷通讯方式无限缩小的世界无情而精准的隐喻。整体还是相当克制而有力,engaging而并不说教也不显出优越感,两个世界的距离与层次也设置的十分巧妙。

12分钟前
  • 朱马查
  • 推荐

1.难民惨象与男孩生活双线叙事,杂以自然景致,构成纪录、半搬演与全控制的拼贴。2.沉静冷峻,获得金熊虽有政治正确之嫌,还是无法掩盖影片内在的辉光。3.以验光和弱视喻指视而不见,同[沉默之像]。4.以炸药和弹弓雕刻仙人掌的"面孔",遮住右眼后失去准星的发泄。5.壮美风光作反讽,凸月。(8.0/10)

1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SIFF# 第一部获柏林金熊的纪录片。但其实与罗西揽威尼斯金狮的《罗马环城公路》异曲同工,只是隔了三年,罗西电影的结构更精妙,并拓展了纪录片的边界。撷取现实的方法使之既可以作表层的解读,又隐含着隐喻。完全不用画外音,靠剪辑叙事(甚至配乐)。

17分钟前
  • btr
  • 力荐

电影名来源一首歌,导演也就五五开一面捕捉小男孩塞缪尔弹弓打鸟,蹂躏仙人掌,浮船上克服晕船,呼呼吃着意面,居然还担心自己患了焦虑,另一面也是主焦点,难民海上漂,是生是死尚难料,这是生存与生活的严重差距。

19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还行

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真实电影与新现实主义以Docufiction为形式的延续,作为“个体代表”的男孩家庭和作为“集体”的难民都被符号化,两者间完全没有交集却无时无刻不在碰撞,达成了无声的批判。如果将它对现实的揭示简单评价为“刻奇”,显然有些武断。

21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两条线,一条描写岛上居民日常生活的故事片,另一条则是反映难民的纪录片,很混搭的方式,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样强迫自己建立这两条线的关系的。[C]

22分钟前
  • 帕拉
  • 还行

精美的verite真实电影佳作,构建无垠的空间——自制与广博,匠心和风轻云淡。在今天的政治气候下,主题尤为惊心。

25分钟前
  • V_Lachesis
  • 力荐

西宁成龙影城2016.7.26.2pm 讲述的难民渡海而来的境况非常动人,结合小男孩一只眼睛无法看到的生命体验,也是一种有设计的表达。作为电影未必那么好,但所带来的直观感受还是很有冲击力的。

28分钟前
  • xīn
  • 还行

浊浪夜捞鱼,点歌献亡夫,单眼隐形火箭炮;营地足球,逃难说唱,海上炼狱;医生无法适应验尸,男孩觉得自己有病,难民清查和浮桥训练,两个世界无声冲突。挺好

31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柏林金熊,电影观念的大获全胜。当然随后的摆拍设计与剪辑技法也极其重要。当今国际世界语境下的日常生活的细思极恐,透过纪录电影片段+日常的设计摆拍交叉剪辑,实则还是控诉一种对他人当下苦难的漠视,它也有着对文明的深度自嘲以及严肃荒诞的重构。

36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罗西只是在讲这片海和围绕它而起的故事而已。清冷的小镇、玩着弹弓的孩童、自娱自乐的电台DJ、以及成批因脱水而奄奄一息的难民,他们故事因这片海而起而落,罗西没有所谓圣母心的态度,他只是为他们完成了一副肖像。

38分钟前
  • Heidyroyal Tea
  • 推荐

七年内最差金熊,不过某些段落还是有些冲击力。设计摆拍哪家强,还不如看赵亮...

43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才想着为何这么像纪录片,结果发现本就是。因而并无政治隐喻,反正都展露无遗。政局动乱后难民的流离,非常触目惊心。老医生说尸体见多了,其实并不会因为习以为常而毫不惊心,毕竟那都是生命。看到小男孩在这见证了太多血泪的小岛上淡然生活,有种特别的孤绝冷漠。但这电影毕竟还是少了些力度。三星半

44分钟前
  • Mr. Infamous
  • 还行

年度难民大片,全场白左掌声雷动。隐喻有点太用力。

4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摆拍出来的纪录片,再次模糊了纪实的边界,一些直视非洲难民尸体的镜头拍得精致却残忍。除了这条线以外,岛上居民生活好似毫不相干的另一部电影,眼神儿不好、自认为得了过敏症、凭空射鸟的小男孩,生活节奏静默迟缓的老头老太等。拿了金熊多半因政治正确吧,海岛风光还是美的

54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难以评价的纪录片。脱水抽搐的身躯,脸上红色的泪痕,满仓横乱的尸体,镜头太狠太直白残忍,小男孩一家倒是这冰冷记录里一丝暖意——但他父母在哪呢? 再者,医生的那番实话很打动人心,尸横遍野这种惨象,无论看见多少次,还是会侵入梦里,搅乱平静。

56分钟前
  • 留不
  • 还行

有的导演为了得到国际影展的青睐会在电影里加入一些讨巧的标签、符号、噱头,而这个导演拍的是标签、符号和噱头本身。

58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两条线的鲜明对比

59分钟前
  • Strelizeia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