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共和国

韩国剧韩国2005

主演:李德华 ,徐仁锡,李珍雨,車光洙,李在龙,金成謙

导演:林泰佑

播放地址

 剧照

第五共和国 剧照 NO.1第五共和国 剧照 NO.2第五共和国 剧照 NO.3第五共和国 剧照 NO.4第五共和国 剧照 NO.5第五共和国 剧照 NO.6第五共和国 剧照 NO.13第五共和国 剧照 NO.14第五共和国 剧照 NO.15第五共和国 剧照 NO.16第五共和国 剧照 NO.17第五共和国 剧照 NO.18第五共和国 剧照 NO.19第五共和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0:54

详细剧情

  1979年10月,韩国总统朴正熙被韩国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枪杀的事件,触发了全斗焕的军事政变,而后发展为南韩最动荡的时期。MBC电视剧大作《第五共和国》就是有关当年朴总统被行刺,以及全斗焕发动军事政变而令第十届总统崔圭夏下台的经过。剧中还涉及民主党与军人政府的权力竞争 ,更讲述全斗焕成立第五共和国政府,至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开幕,至后来由直接选举选出的第13届总统卢泰愚鲜为人知的幕后一面。

 长篇影评

 1 ) 《第五共和国》每集剧情及个人理解

01:朴正熙政权后期,为了维持统治,让三个部长互相猜疑,形成互相牵制的局面。中情部长金载圭与室卫室长车智澈的争斗中处于下风。由于对釜山市民游行事件的看法不同,朴对金多次表达不满,车趁机落井下石。有一次,车给金打电话“不用敬语”,彻底激怒了金。金认为这样下去,自己迟早完蛋,于是决意杀掉朴正熙。于是,一次宴会中,金高呼“和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呢?”,然后开枪射杀了朴和车。

02:金载圭杀了总统后,与陆军总长郑升和一起去了陆军部,而没有去自己的大本营情报部,丧失了掌控事态的主动权。(金可以声称是车杀了总统,然后自己杀了车)。金载圭反复请求发布全国戒严,但是又不肯说原因,总理肯定不会因为金载圭一句话,就发布全国戒严。与此同时,总统秘书悄悄告诉了郑升和等人,总统是金载圭枪杀的。

03:郑升和安排陆军保安部长全斗焕逮捕金载圭,并审问谁是同谋。郑升和犹豫要不要告诉全斗焕自己当时在现场,最后决定不说。而全斗焕已经通过审问金载圭和情报部门的其他人,得知全斗焕在现场。(郑隐瞒自己在现场的理由是没有做亏心事,其实他应该考虑的是“能不能瞒得住”。想隐瞒却没瞒住,反而给其他人猜测“他是金的同谋”。其实,郑可以声称自己当时在场,是受到金载圭的欺骗。)

04:金载圭在刑讯之下,2个小时就交代了枪杀总统的经过,以及其他的事情。全斗焕在电视上表情不为所动、平静地叙述了通报调查结果,给国民留下了好印象。而且部下给全汇报金贿赂官员时,全坦诚地承认自己也收了金500万的黑金,部下这才说已经掌握这一情况,之前不敢对他讲。全的坦诚使得部门更加愿意效忠于他(郑想隐瞒,全则坦诚,两相对比,差距立见)。全斗焕的合搜本部掌握了所有第一手情报,于是可以对任何有嫌疑的人搜查、审讯、定罪,成为了事实上的实权部门。郑升和不满全斗焕将收集的情报审核取舍后才报戒严司,直接打电话斥责全斗焕。全斗焕气得不得了,打算对郑升动手!

05:郑升和与全斗焕的矛盾:郑两次斥责全,一次是以下犯上,一次是私自处置搜查来的资金。郑的理念是:部队应该保持中立,在国民中树立良好的形象。郑将全简单看作下级,即使在寻求国防部长支持他撤换全未果的情况下,仍在会议上发表“不能再出现,像朴正熙总统那样不幸的军人了”,让军中上下都察觉到他要进行大清理。郑的这句话,也惹恼了军队里一心会的人。而全的策略则不同,他一方面试探郑的底线,提出“帮助夏代行支持率达到90以上”的涉政建议,;另一方面试探一心会成员们的想法,寻求他们的支持,同时还找到了郑的弱点——朴正熙被枪杀时他正在现场,可能涉嫌“帮助内乱罪”。(目前来看:郑全之争,郑作为上级,处于上风。但郑在明,全在暗,形势对比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06:郑打算运用人事权,将全调至东海警备司令部。这一消息被全的手下得知,全只有一个选择——提前下手,逮捕郑升和。(假如这一人事消息能保密到最终宣布时,全就回天无力了。)

12:英国为什么可以长期殖民印度?英国在印度保留了很多土邦,让土邦藩王之间长期争斗,英国则压制出头的土邦,扶助不起眼的弱小土邦,国家就陷入分裂,自然不能抵抗英国。(所以,要对付对方势力,就要利用对方内部的矛盾)。对全斗焕而言,执政的崔代行已经不是威胁,全认为崔没有骨气,根本不把他当作总统。而在野党的代表人物“三金”,就成了全上台执政的要对付的势力。金泳三和金大中在新民党内争权,可以先不管。接下来,着先要对付的就是共和党总裁金钟泌。与此同时,崔代行希望担任总统满1年,所以迟迟不启动修宪和举行选举,也给全实施对付“三金”的计划提供了时间。

14:全的手下制定了《时局应对计划》:以学潮运动为借口,将非常戒严令扩大至全国,逮捕“三金”使国会空转从而解散国会,再成立以独立于总统权限的国家保卫委会员取代,掌控政权。三金通过空输部队的动向,察觉到了部队的意图,于是金大中和金泳三商量一致:放弃政府主导的改宪计划,建议戒严立刻解除(金大中这样的政治活动家的能力在于,他们有人民的支持,能够发动民意)。全由于有消息灵通的卢泰愚和头脑灵活的手下,想出了以“北傀南侵”作为借口(网友评论“北傀”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从而扩大非常戒严令的计划。全以“北傀南侵”为由,向崔总统提出“扩大戒严令、解散国会、设立国家保卫机构”,崔这次态度坚决地反对(全的优点是不硬来,崔不同意,他就回去再想办法;但也不放弃,一次不行,就换个方式再来一次)。全于是召集全军会议,以全军指挥官集体上书的名义,带着国防长官再次向崔提出,崔把责任推给了总理,让总理在国务会议上决定。全派兵在国务会议入口处示威,这群文官哪见过这种陈势,于是通过了扩大戒严的决定

15:全国戒严令发布后,部队占领了光州的大学,要求学生们返家。学生们和部队发生冲突,部队的镇压方式十分暴力,虽然没有开枪射击,但是直接拿警棍暴头,几棍子下来,一个人就头破血流。部队的不当行为,激起了更多光州学生们的示威流行。全斗焕认为,决不能让光州的示威游行扩大,于是将2592多人的11空输也派到光州,与已经在光州的7空输,实施镇压活动。由于空输部队的镇压行为过于凶狠残暴,部队当着市民的面殴打学生,并将一个反抗的学生活活杀死。光州市民对部队的恐惧逐级变化为愤怒(恐惧是因为怕死,当镇压不留余地,市民认为如果不反抗自己也会被打死的话,为了生存,就只有愤起反抗了!),于是市民也加入了学生游行,并且拿起了武器进行反抗。反过来想,部队为什么对示威游行如何憎恶?因为空输部队作为新军部的主要军事力量,哪里发生了学生游行,长官一个命令,就要跑去镇压,累得够怆,故而对学生示威游行产生了憎恶,下手的时候也特别重。

16:一方面,新军部的报导统制班对所有报纸进行审查,严禁报道光州事件;另一方面编造了一个剧本:称金大中与北共有联系,向光州复读生学生会郑东年提供政治资金,支持他们在光州搞示威游行,所以光州事件是金大中煽动下的暴乱事件,既铲除了金大中这个政治对手,也给武力镇压光州事件有了“合理”的理由。

同时,光州事件则愈演愈烈,空输部队虽然战斗力强,但总共3000多人,在人数上远少于光州市民,市民借着人数多的优势,在小范围内也“打败”了几次空输士兵,所以光州市民不但没有被恐吓住,反而因为“小胜”被激发出斗志。

全斗焕在处置光州事件中,有点轻视市民和学生的力量,甚至想不通“这些人为什么不怕空输部队”“光州怎么会搞成这样”?

17:光州事件继续演变,市民们把空输部队逼到道厅,现场指挥的指挥官建议撤退,毕竟“不能向市民开枪,否则就是历史的罪人”呀。但是,在戒严司令官没有下令的情况下,空输部队最终向市民开枪了。(到底是谁下令开枪,剧里没有交代。从职务来看,全斗焕处于戒严体系之外,他不能直接下令。那么,很有可能是有权直接命令空输部队的全斗焕一派的***下的命令)。市民们为了反击,抢了警察局的武器。这一点被全所利用,市民们拥有了武器,那就是“暴徒”了,部队就有了“自卫权”,有了强硬镇压的理由,也有了通过媒体报道他们是受“金大中煽动”的内乱行为。(全斗焕之所以厉害,一是掌握军队-暴力工具,二是控制媒体-掌握舆论!而光州事件最终被镇压下去,也是因为信息完全被全斗焕封锁,全没有了外部的压力,可以)

为了配合媒体对光州的报道,保安部对学生会长郑东年和金大中的亲信金相贤毒打和逼供,取得了口供!同时,让金大中不睡觉必须承认他安排金相贤给郑东年提供政治资金,将学生运动变为市民暴动。

18-19:全斗焕通过媒体,将光州市民军描绘为“暴徒”,并将配上市民军持抢的照片。由于军队内部和全的几个亲信都建议撤退,部队暂时撤出光州。全斗焕实施了以下行为:以市民持抢暴乱为由宣布军队有自卫权,撤掉“镇压不力”的指挥官,换苏俊烈担任光州戒严司令官(原司令官在交接的时候,非但没有不满,反而觉将这么一个混乱的局面交给苏俊烈,内心有所愧疚)、封锁出入光州的道路集结军队,准备面全镇压

光州的市民军,没有等来美国的帮助(美国以朝鲜半岛的稳定为最大利益)、没有等来崔总统的帮助(崔总统虽然到了光州,但没有与市民直接对话,只是听了戒严军的情况汇报,就发布了讲话),只剩一些有血性的光州市民与镇压部队战斗到最后一刻。光州事件以市民被镇压而惨烈结束

(分析:为什么光州事件走到武力镇压这一步?对全斗焕而言,如果撤兵,那么之前空输对市民的暴行就无法隐瞒掩盖,将严重影响他的执政计划;对市民军而言,如果上交武器,虽然可以活命,但将永远认定为“暴徒”,一部分有血性的光州市民战斗到了最后。双方都不愿意了退让,所以只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20:国保委的成立,实质了架空了总统,将司法、行政大权揽于一身。接下来,国保委在制定第五共和国宪法的时候,面临了直选和间选之争。以许和平为首的年轻一派支持直选,因为直选能够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选出的总统也更加正当合法。而卢泰愚等元老希望间选,因为间接选举没有风险,可以确保全斗焕100%被选为总统,只在全当上了总统,这些元老们才会得到利益。全斗焕本人毕竟为了当上总统做了这么多事情,不想再冒风险,所以倾向于间接选举。当许和平再次希望全直选的时候,全心里想着“也不能老是照顾部下的感受”(说明全一般情况下,还是尽量听部下的意见,这样属下才会更加尽力地出谋划策。),于是反问道“你凭什么断言(我一定能通过直选当上总统)”,许和平表情显得很不高兴,全安抚地拍了拍许的肩。等许走后,全非常生气地骂道,亏我重用你,居然反抗我”(。

21:全斗焕为当总统提前准备,接受了“只要搞好经济,就能成为伟人”的建议,向懂经济的金在益请教。金在益建议,搞好经济的第一步是平复物价,平复物价,使国民的家计稳定,才能打下恢复经济的基础。当被朋友质问为什么帮助全斗焕时,金说“只有先把国家的经济搞上去,经济稳定了,国民也会心向民主化了”

金钟泌告诉卢泰愚“要将接全的班,就要和全共进退,不能让人看出有二心,哪怕一个小小的表情,企图分裂你们的人将会一拥而上攻击你。否则,你将来和权力就无缘”。

22:崔总统终于同意下野,与此同时,全传信威胁金泳三发表退出政坛的声明,并且要声明原因是“政局混乱是政治家的原因导致的”,否则就给金扣上“贪污腐败、性生活混乱”的帽子,金泳三本来坚决拒绝,但是由于抓了几个新民党的议员,金泳三在压力之下,宣布退出政坛。这样,崔总统、金大钟、金泳三、金钟泌四方面的政治阻力都被消灭,能够影响全当总统的势力已经彻底没有了。在这个时期,几个人的选择很有意思:卢泰愚,选择留在部队,仍然掌握军权,而且避免卷入政治旋涡,他认为这样对自己最有利;张世东,选择留下部队,他告诉全斗焕当上总统之后,卢泰愚等人就会成为他的政治对手,所以他留在部队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郑镐镕,看起来大大咧咧,没有政治野心,但你说全“上学的时候是榆木脑袋,没想到当上了总统”(有点得意忘形,言语中对全不够尊重,估计接下来的下场不会太好。)

全和亲信们聚会的时候问“我最大的骄傲是什么?”卢泰愚回答是“您说说看?”,而郑镐镕回答是“那还用说,当然是有我们这些支持你的兄弟呀!”(间接把全当上总统的功劳归于自己,全听了能高兴吗?),也说明郑镐镕有时说话不过脑,可能惹恼全斗焕。

23:在筹建新党的过程中,卢泰愚一方和许和平一方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而争斗,卢认为可以吸收共和党和维政会的旧人进入新党,而许和平们认为这些人已经腐败透顶,应该将共和党解体,新党成员只能是全新的无联关的人。卢泰愚的反驳非常有力“我们对怎么搞政治都不了解,在野党从未登上执政宝座,更不懂怎么执政,跟我们一样都只是初学者,没有经验,你们的太年轻了,老百姓首先期盼的是和谐稳定,所以只要能够帮我们搞好政治的,都应该吸收进来。”全斗焕再次站在卢泰愚这一边,同意将共和党的人才吸收入新党。卢泰愚呵斥许和平“将军都在替你说话了,你怎么还这么固执,你老是这么不肯低头,以后怎么到青瓦台抚佐将军”。事后,全斗焕感谢卢替他“压他们”,卢趁机说“不能太宠着他们,要恩威并用,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头”,说得全斗焕眉开眼笑。然后趁机提出新党事务总长的人选。

三清教育队本来是清理地痞流氓的,开始在老百姓中口碑还是比较好的。全斗焕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把反对他的人都送进了三清队,比如曾经有恩怨的军队老上级,社会上也利用三清队排除异忆已,包括公司社长讨厌的组织罢会的工会会长,学校讨厌的学生。这些人被送到教育场所长,不听话的出头鸟立即遭受一顿棍棒,绑到车子后面拖得半死不活,其他人马上被吓着不敢反抗,乖乖听命。在三清队,只有把自己当作狗,长官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让吃什么就吃什么,让死马上装死,才能活命!(三清队作为暴力工具,最后演变为了吃人的恶魔)。

要让金大中被判死刑必须适用《安保法》第1条,但是在情报部门认罪不能作为证据,但如果在军事检察院认罪,就可以作为将来庭审的证据。为了让金大中认罪,保安部让军事检察院的人假意支持民主化进程是来帮助金大中的,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口供让金大中签字承认所有罪行,军事检察官解释说这只不过是手续而已,可以让金大中早日离开这里,然后可以等上了法庭再为自己辩护就是。)

24卢许之争。许和平、许三守向全斗焕提议权正达担任新党的事务总长,全想到卢泰愚也提出另外的人选,就没有立即答应。全向李鹤捧询问对二许的看法,说“现在只信得过你”并许诺职位,并告诫李鹤捧不要像许和平那样强出头,动不动以改革为由介入政治,让他头痛!全离开部队后,由卢接任保安部长,二许自然成为了卢的下属,双方互相看不惯。(从全的角度,卢与二许之间相互制衡,不会形成一家独大,对他的统治最有利!)

在部队里,丈夫的职位决定了妻子之间的地位,所以卢的妻子虽然比全的妻子年长4岁,仍要在全妻子面前使用敬语,然而一旦卢妻离开,就是一脸厌恶的表情。

25:空缺!

26:全当上总统后,卢到全办公室非常尊重,称呼也变为“阁下”。全说私下不用喊阁下,卢说“还是要这样称呼的,这样我才安心!”。

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虽然承诺不撤美军,但是要求韩国中止远程武器和核武器的开发。为了使美国认同其新政权,全虽然明白这意味着放弃“自主国防”,会被国民视为“卖国贼”,但还是同意。关于去美国缔结条约的人选,全本意是防止许和平风头太盛,让卢和郑去美国缔结条约出出风头。但卢看了条约内容后,考虑到可能被攻击为为“卖国贼”,影响共接任下届总统,所以就让郑去,说郑“一直不敢出头,才被三许看不起,这是阁下的意思,而且迟早会脱下军装,要为今后着想”,头脑简单的郑镐镕被卢三言两语地劝说,就同意去美国缔约(说明韩国作为小国,与美国存在很强的依附关系,失去美国的支持,韩国无论经济,还是外交,都无法独立!)。

许文道认为,一旦戒严解除,难免民众会议论“1212”“光州”等事件,所以在戒严解除前,所以提出实施言论统废合计划,具体由保安司实施。卢虽然不满“三许”设好方案,脏活交给他干,但也不得不实施。具体统废合方式为:将自由媒体负责人逐一请到审讯室,强迫他们同意废刊解散,总之:将报纸、电视等媒体国营化,大量媒体从业人员被解雇

28:全流露出对许和平干预太多的不满,卢趁机进言:你看到的内容都要先经过许和平这一关(相当于全听取或者不知道哪些报告,由许和平作主!)。全马上意识到许和平对他的统治构成了威胁,就想把许赶出青瓦台。但张世东认为,许和平作为功臣,如果将许打入冷宫,会让其他一心会的成员寒心,一心会赖以存在“信任”这个基就会动摇。(张世东也不希望卢一家独大)。全对如何处置许和平犹豫不决。

正在这个期间,许和平向全谏言朴世直司令官私下称自己是接班,朴世直口碑一直不错,所以其实全斗焕并不完全相信,但是却表现得反应很过激:要求许和平将朴世直编入预备役,进行查办!(全这样做的动机很好理解:一是释放自己是绝对权威的信号——在我的任期内,不允许有二心,不讨论接班人!二是就是找处置许和平的理由,如果事后发现朴世直问题没那么严重,就是因为许和平在没有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就谏言!到时候把许和平从身边赶走,理由就比较充分了。)

接下来,全顺理成章地把许和平调任政务第一首席秘书官,不再是全的“身边人”。对这一调动,许三守表示不理解,许文道则看得清楚“权力是不能分享的,为阁下巩固权力,排除隐患,本身就构成了对阁下权力的威胁。”

作为对比,卢谨记金钟泌的劝告“要和全共进退,绝不能有二心”“要片刻不离全将军左右,远离全将军,就远离了权力”。

29:张玲子案发,由于张玲子一直打着青瓦台的旗号从事经济活动,而且全夫人的叔叔等人与张玲子关系密切,收受张送的房子和生活费,所以在民间产生发对现政权的质疑(小国就是这样,一件大案就会动摇执政根基。许和平借机向全进谏,希望把全的亲戚们赶出权力一线,全非常不高兴“身为总统,照顾下自己的亲戚,有什么不可以”(这也是所有权力者的共同心态)。许和平则借张玲子案之机排除异已,首先是斥责李鹤捧——事情最后搞这么大,李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李于是愤而向全递交了辞职信。对李的辞职,处于中立立场的经济首席官金在益认为:李比较正直,能起到文官秘书与武官秘书(主要是全之前的部下)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如果李离开了,全身边的秘书们(智囊团)将会分裂!

由于全对许建议将亲戚赶出一线非常不满,但仍然决定把妻子那边的亲戚都赶出一线,只留自己的弟弟全敬焕。

许和平被安排到国税厅,已经远离了政治中心。不甘心远离权力中心的许和平打出最后一张牌——将政变的元老们召集起来开会,大家均认为张玲子案影响恶劣,已经危及辛苦打下的政权。但对于谁向全斗焕进谏,则纷纷打起了太极,黄永时称自己不懂政治,卢泰愚称自己作为内务长官是当事人。最后,许和平仍把火烧到了卢泰愚这里,卢泰愚不好推托。

30:卢泰愚左右为难,最好想了个折衷的办法——书面而非当面,向全总统提出希望亲戚不担任公职的建议。全总统对元老们私下开会非常生气,当面对卢泰愚一顿训斥,卢泰愚没有过多辩解,承认自己的过错。而对于会议的召集者-许三守,主持者-许和平,全连当面训斥都没有,这说明全已经不再信任“二许”,二许被清理是迟早的事情。果然,全安排许和平担任大邱市长、许三守担任铁道厅长,许和平来了句“您让我出国,我都愿意”。全斗焕以“这样也好”予以强硬地回应。(许和平和全斗焕水平的高下之分立判!许和平在全上台的道路中确实提出很多有用的建议,但是别忘了,做决定担最大风险的是全斗焕,不是许和平。)于是,许和平被清理去了美国,可悲的是,许和平仍然认为自己是被清理的牺牲品。金在益对许和平的评价——他是依靠权力而生存的(理解这句话:许和平向全斗焕提出的直接选举、旧人不入新党等建议,都是基于如何扩张自己的话语权,而非真正的“改革家”,所以许和平的诸多建议之间,没有理论原则的一致性,最终会失败。)。

由于张玲子案,秘书室长率领所有秘书集体辞职,全斗焕没有同意他们辞职,但是对秘书室长敢于承担责任的态度非常赞同,还鼓励他保持这样的态度继续好好工作,还让顺使把因此案辞职的李鹤捧又喊了回来(要敢地承担责任,才能获得上级的认可。承担责任的方式就有讲究了:态度上,把责任揽得多一点,不要辩解;行动上,诚恳一些。上级反而不忍心下重手,结果反而比较好!)。

31-32:随着重要懂经济的金在益和懂外交的卢信永,国内的经济逐渐恢复,政权也稳定了下来。就像金在益所讲,国民的日子好过了,自然就向往民主了。这时,国内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是两样:

一是学生运动。官方实施了绿化(分化)运动来应对学生运动。具体措施是:将参与学生运动的学生强制入伍,然后通过殴打、威胁等方式,要求他们回到学校提供学生运动情报,然后再将搞实施运动的学生抓走、逮捕、判刑。据已知信息,有6名学生在“分化”中因受不了良心谴责而自杀。

二是金泳三的民主运动。眼看提出的民主倡议没有效果,金不得不“绝食”对抗,在绝食一星期后,全派人强行把金送到了医院。最后,以解除软禁为条件,在绝食23天后,金停止了绝食。

33-34:全总统开始为自己退位后继续保持影响力作准备。其策略是:在青瓦台以外成立一个日海财团,以南北问题、经济政策研究并向政府提出建议来施加影响力。日海财团的运行需要大量资金,于是如今韩国的大财团献金。其中,国际集团因为资金困难,只捐了3亿元,全总统对国际集团大为不满,再加上希望在釜山选区的选举,作为釜山最大的企业(4万多员工)却没有帮助民正党在选票上领先,于是全总统决定将国际集团解体。并私下安排将国际集团的酒店、土地等优良资产交由韩一集团收购,其余资产也交由指定的集团收购。就这样,在权力的干预下,一个大型公司就此解体。(分析:由国际集团事件来看,在权力面前,再大的企业也无法阻挡。所谓“韩国是由财阀所控制”是片面的,财阀和当权者之间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财阀是无法控制总统的。

35:全总统任命为民正党代表,卢永信为总理,张世东为保安企划部部长,形成三人都有可能是总统继任者的局面,从而相互制约。

由于在野党在大选中占据了多数席位,民间要求改宪直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全总统执政党基础动摇,张世东想出了“金刚山水坝水核弹”的点子来应付。具体办法是:北朝鲜计划修建金刚山水坝,张世东就放出水坝为了阻止汉城奥运会召开的阴谋,到时候水坝放水的威力就像水核弹,将民众的注意力从改宪吸引到外敌上去,从而重掌政坛主导权。其实,根据专家的分析,金刚山水坝就算泄洪,也只会回流,不会威胁到汉城,但张世东们仍然要求专家提供“水核弹”的理论依据。

37:“李敏雨”构想,

38:卢泰愚为了牵制张世东,建议郑镐镕担任国务长官,全总统当然反对,让负责人事的另提人选。卢泰愚摆脱人事长官,可以提那些不够格的人。果然,全总统看了名单,发现这些人更不够格,于是冷静下重新考虑郑镐镕,觉得郑镐镕进入政坛也有好处,将来如果光州事件被追究,郑作为直接当事人,为了自保,肯定会和全站在同一条线上。于是,就同意了郑镐镕的任命。

39:市民要求改宪直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渐渐失控,表现为:商人们暗地给搞示威的学生们提供物资,因示威被阻塞交通的乘客也在鼓掌加油。全斗焕感受到事态已经越演越烈,于是试探卢是否愿意“试试直选”,卢的第一反应是不愿意,称如果直选的话就“辞去一切职务”。于是全总统命令军队出动镇压,但是这次示威的规模很大,如果军队镇压的话,意味着卢政治生命的终结!卢最终接受了直选!为了争取民众的好感,这出全斗焕导演,卢主演的直选改宪,以卢声称系其”作为民生党党代表接受直选并向总统建议,如果总统不接受,自己将辞去党代表职务”,史称629宣言!由于民众期盼稳定的政局,所以在卢泰愚、金大中、金泳三、金钟泌的角逐中,卢开始处于领先位置。金泳三为了扭转局面,吸收郑升和入党,以“1212政变”作为攻击点,卢的领先优势丧失。卢向全提出,全明白只有卢当上总统,自己才有保障,所以同意“卢向国甩作出任何承诺,包括牺牲自己”,于是卢发布了“关于追究全斗焕政权腐败的公约”,表示如果当上总统,会和算全斗焕政权划清界限。而且,在选举前一天,全总统又想出了“将大韩航空爆炸案的主犯引渡回国”的计策,使国民更加支持现政权继承人卢泰愚。最终,在总统选举中,卢一路领先,当上的总统!

卢当上总统后,向全表示感谢。全表示,自己会以元老会议议长的身份,替卢总统发声,与卢一起努力,并且会在卸任前进行军事人事改革。(全几乎明示卢,自己会在卸任后继续摄政)。

41:卢当总统后,首先借助舆论,将全敬焕的问题透露露给媒体,民众要求逮捕全敬焕,进而迁怒于前总统全斗焕。全不得不全敬焕“坐几年”,并且宣布辞去元老会议议长职务。卢利用舆论,成功地阻止了全斗焕背后操纵国政的企图。

但是在野党的煽动下,民众对前政权的怒气没有平息,全为了自保,继续作出让步:向全体国民谢罪,上交139亿元财产,并且离开汉城(卢承诺只离开汉城3个月)。但实际上,全斗焕躲到寺庙里2年

全、卢二人也因为权力斗争,由盟友成为敌人,老死不相往来。

 2 ) 韩国政治斗争是

几天一口气把五共看完了,想找资源不容易呀!

全剧基本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朴正熙遇刺,几派势力相互较劲,算是全斗焕的登台亮相;第二部分是双十二政变,也是全剧最紧张,最精彩的部分,全斗焕如何掌控了政局;最后一部分是全斗焕当场了总统,如何治国的故事了。

看第二部分,真的是欲罢不能,恨不得一口气看完。其实全斗焕的政变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中间是政变势力与反政变势力相互较劲,对每个部队的拉拢,说不定其中一个小小的连队的立场转变都会改变整个政变的局势。不得不说,全斗焕的“一心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掌握了真正的军队,而郑升和一派看似掌握了司令部,但是对基层部队的掌控还是很弱的。

看“两金”,金泳三跟金大中两个人都是民主化的先锋,但是两个人又是那么的不相容,瑜亮之争贯穿始终。只要有机会,两个人不会放弃对总统的争夺,这也是全斗焕能够赢得大选的原因之一吧。因为民主派的实力被分散了。不过反过来想想,如果二金其中的一人上台,势必会对朴正熙的政策进行一个清洗,说不定韩国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会被自我阉割,不会有今日的发展吧。

全斗焕与卢泰愚,这一对既是好基友,也是对手。卢泰愚一直在接全斗焕的班,但是自己也有自己心中的小九九,他上台之后与全斗焕的摩擦也是很明显的。不过两个人毕竟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起被清算也是必然的。

最后,全斗焕这个演员演得非常有气势,演出可全斗焕那种飞扬跋扈的劲,十分有看头。

 3 ) 历史转折中的全斗焕:一点随感

断断续续看了整个剧(至少大部分吧)。主要关注双十二政变和光州事件,从头到尾看了。

全斗焕这个人,怎么说呢。他的五共在这部剧成了大反派,整个剧都是黑他的,黑这个政权的。不过他最大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内因——他是个粗野狂妄、只信奉枪杆子强力镇压的武人;第二是外因——他用的方式其实跟前任、他的老上级和知音朴正熙总统没什么本质区别,但是时代不同了,全斗焕没有意识到。这是他和国家的悲剧。

朴正熙统治时期分成了两个共和国:第三和第四。如果说第三共和国还是蒸蒸日上高速发展大家满怀希望的时候;那么第四共和国暴露的其实就是韩国社会对于军人专政已经开始不满的环境了。由于国际大环境(1973年布雷顿体系的瓦解,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低速增长甚至“滞涨”时期):一直依赖于日本和美国经济、搞外向型经济增长的韩国自然也连带进入低谷。人们生活下降,自然对于政治高压的社会环境也感到难以容忍。但是朴正熙是怎么处理的?他不像很多韩国右翼保守派认为的那么英明神武富有政治智慧——他的处理本质上还是军人高压式的。1979年的釜马事件就是最大的明证:朴调动三空输武力镇压。这也成为金载圭刺杀他的导火索。可以说如果没有刺杀事件,继续执政的朴正熙肯定会越来越顽固、越来越信奉武力至上。这可不是简单的车智辙迷惑上级的结果(在这点上车倒有点像未来全手下的许文道)。

人们也可以想想:釜马事件和光州事件,中间差了几年呢?就这几年就完全不一样了么?人们的认识、社会的观感就完全不一样了么?实际上,光州最后搞那么大乃至成为今天的韩国版“二二八”,很大程度上跟它所在的全南地区跟军人政权仰仗的庆北等地在经济繁荣中的不同待遇有很大关系。全南的经济在韩国大环境里是不受重视且拖后腿的,自然人们对于现政权,不管是朴正熙还是全斗焕,都不会有什么好感。朴正熙好歹还算经济奇迹的发起者,全斗焕?

然后谈谈双十二政变。

1979年的双十二政变据说连同后面的戒严时期算上,时长上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时间最长的军事政变”)。这似乎没什么好夸耀的。相比于1961年几乎众望所归的“五一六”,1979年的这场政变反对者众多,也有相当程度的流血发生。过程有点险,但最终也算得了一个成功的结果。

兵变的源头其实在于军队中传统势力对于民主化的不满,而兵变受到的阻力较大,也是在于军队内支持民主化的势力也不小。事实上朴正熙如果活着,他肯定会站在全斗焕这帮人这一边。从兵变者的角度而言,如果说这场政变有导火索,那一定是郑升和在军队会议上那句“绝对不能再出现朴总统那样不幸的军人了!”——全的前辈黄永时中将大发雷霆,鼓动全去拉人搞兵变。

政变主要动用的是全的老部队(现在是他亲信卢泰愚指挥的第九师团)、首都警备司令部的两个团(特别是张世东的第30团),还有特战司令部的三个空降旅团(朴熙道的1空输、崔世昌的3空输和张基悟的5空输)。特战司令部基本上成了空架子:作为国军精锐的空降部队居然只有一个旅团靠得住(还缺少运输车辆)。

插一句:3空输真的算空降部队出镜率最高的代表了。前有朴大总统镇压釜马示威用它;再则双十二兵变有它;最后镇压光州起义也是冲在最前线——可谓历代军人总统都喜欢的亲信部队。

政变成功几大要素:

1,全斗焕在兵变前掌握了实权:

全本来就是朴正熙眼中的红人。朴本来想让这个后辈也去搞政治,但颇有自知之明的全留在了军队。在越南,他和老友卢泰愚的搭档干得很不错。回国后被朴任命为保安司令部长官,这其实是韩国国军中的实权控制者。这决定了朴被刺后,虽然戒严司令部是参谋总长郑升和主政,但实权完全掌握在全斗焕手中。他成了戒严司令部名义上的二号和实际的一号人物,因为许和平和许三守的情报处控制了全部情报,信息优势成为未来兵变的关键。

2,全和他的同道们果断且全力以赴:

全自己召集家人显得很悲壮,事实上他也是赌上了自己的前途干这一票。

卢泰愚关键时刻下令停战区的第九师团出动29联队(全在越南战场指挥过的老部队)向首都开进(这完全违反军纪:停战区的国军部队就算平时也要在美军指挥下才能调动,结果美国人没管)。

许和平监听到汉江大桥接到阻止政变部队过桥的命令,马上直接连线大桥守备部队说服对方放行。

兪学圣中将想出兵不厌诈的主意,表面提出双方都撤军,实际上默许自己一方通过汉江大桥开进汉城。

兵变集团非常团结,以全小将为中心,群力群策,共同努力促成最终成功!

3,韩国国军内部对镇压政变犹豫不决:

这样的表现有两个原因。

第一,韩国国军的指挥系统完全是乡土关系至上(旧日本军队也是这样)。这种前提下的“忠诚”不是现代军队意义上的。

在兵变最危机的时刻:全让兵变集团的"一心会"成员都去动员能拉上乡土关系的军官去说服不要镇压政变。最后连最顽固的张泰玩也被手下军官抓起来了。这就是同乡说服的力量。

第二,镇压派墨守成规,其实根本就是不当回事。没有调令军队不动,参谋总部的军官们纸上谈兵毫无积极性。

一个不算恰当的例子是:听到兵变枪响吓得先去找老婆孩子一起逃难的国防部长官卢载铉,事后被政变军抓到被迫见崔圭夏,要求这位代总统事后认可。他对崔所言之理由也是这个。虽说这是托辞,但也反映了这种思潮在当时军队中是主流观点。

4,美国的最终认可,这点最终确认了全斗焕的成功:

世人皆知南半岛实际上是典型的美国附庸,与近邻和前殖民主子日本不同,韩国是靠着美国才能免于金家光芒普照的,自然是跪着接旨的角色。韩国国军战时指挥权属于联军司令部(就是驻韩美军司令部、美第八集团军司令部),甚至三八线南边停战区驻扎的国军部队,在平时也是美军才能调动的(结果卢泰愚兵变时擅自做主,美国人都不吭声)。

对比朴正熙当年的五一六,美爹在双十二中的表现很耐人寻味。

1961年朴正熙五月起事时,肯尼迪刚刚入主白宫四个月,正是理想主义的自由派精英大搞进步主义意气风发之时。这个时候的华盛顿主流,对于南半岛民主运动最终由军人兵变结束很有微辞:当时在汉城的代办会同驻韩联军司令会见总统尹潽善,主动提出调动停战区的国军部队回师首都平乱。尹潽善见大势已去也害怕武力平乱会招致内战北方得利,拒绝这一建议。美爹才勉强接受了朴正熙。

时钟走到1979年,世界已经大不同。苏联在这个十年占据冷战主动权,美国则因为在中南半岛的失败国威低落。金日成的"北傀"自从1968年普韦布洛号事件给了深陷越战的约翰逊政府下马威后,越发神气十足——1976年的板门店斧头事件差点引发第二次朝鲜战争。当朴正熙被刺韩国政局混乱时,美爹最关心的首先是南边要稳定——北方趁乱再次南下?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的。

这个时候华盛顿就要求稳了。在汉城的三个太上皇——大使来天惠(作为生于中国的传教士之后,他更喜欢自己这个文绉绉的中文名)、驻韩美军司令小约翰·威卡姆上将、中情局汉城站站长罗伯特·布鲁斯特,最终的共识是:韩国不能乱。全斗焕得到了肯定。当然要是这几位知道全私下派人监视他们(其实他们也是知道的),内心肯定会极端反感的。但这就是政治!

从这个角度讲:后来光州事件时学生居然流传"美爹两艘航妈来救我们啦"可谓毫无政治头脑。事后韩国学生又因为美爹对光州事件装孙子不知道掀起反美浪潮,这甚至成了韩国民意规模性反美的开始。这的确是不了解世界大势的结果吧。

 4 ) 命运枪声的回响——人日考古

朴正熙横行十八年饮弹毙命

新华社北京十月二十七日电 据朝鲜中央广播电台今天广播的汉城消息说,南朝鲜伪总统朴正熙被打死。

广播说,十月二十六日晚上六点左右(当地时间),朴正熙参加南朝鲜中央情报部部长金载圭在中央情报部食堂举行的晚宴时,金载圭和朴正熙的警卫长车智澈之间发生枪战,朴正熙中了中央情报部部长的枪弹死亡,车智澈在枪战中也被打死。随后,在南朝鲜全境实行“非常戒严令”。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南朝鲜当局在二十六日晚召开了“内阁”紧急会议,决定由伪总理崔圭夏“代理总统职务”。会后还宣布关闭各大专院校,实行新闻检查,禁止集会和示威游行。

据报道,从二十六日深夜起,汉城各机关和公共设施全由军队把守,坦克在伪总统府外巡逻,驻南朝鲜的美军也处于全面戒备状态。

独*者的下场

南朝鲜的独*者朴正熙在他的集团内讧中饮弹毙命,这是这个*西斯头目应得的下场。

朴正熙从接过李承晚的衣钵,在美国支持下粉墨登场以来,尽管挂起了一块‘维新’的牌子,使出浑身的解数,变换了许多花样,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他名曰推行‘民*政治’,实则实行一人*裁,名曰主张‘南北统一’,实则策划‘南北分裂’。在他的**统治之下,整个南朝鲜政治腐败,军警横行,民不聊生。富有光荣斗争传统的南朝鲜人民,忍无可忍,同朴正熙集团展开了坚决的斗争,此伏彼起地发出了‘朴正熙下台’的愤怒呼声。朴正熙纵有屠刀在握,而且比李承晚狡猾阴险得多,但是由于他丧权辱国,涂炭生灵,违背南朝鲜人民统一祖国的民族愿望,终于难免走李承晚的老路,垮台完蛋,而且连一条命也没能保住。

朴正熙虽然死于他的同伙之手,但是这绝不是偶然的事件。南朝鲜人民反对朴正熙集团、要求祖国和平统一斗争,使朴正熙的独*统治陷于内外交困,风雨飘摇。在他的后台老板看来,他已经是一条不能再起作用的乏走狗,这就决定了他的命运。历史发展的逻辑是:反人民者必然灭亡。朴正熙的下场也只能是如此。

朴正熙死有余辜

臭名昭著的朴正熙,在南朝鲜搞了十八年之久的*裁统治之后,十月二十六日在内讧中,中弹毙命。

长期以来,由于他推行军事法*斯统治,加紧扩军备战,坚持民族分裂,不仅使南朝鲜人民怨声载道,而且使三千里江山长期得不到统一。他的罪恶,罄竹难书。

朴正熙是在李承晚垮台、反动政权连根动摇的形势下,于一九六一年发动政变后爬上了“总统”的宝座。自此以后,他实行比李承晚当政时更加残酷的血腥镇压,先后炮制出五千多项法西*法令。秘密建立了许多特务机关、“非常军事法庭”,对人民进行迫害。

为了排斥异己和打击民主势力,一九七七年三月,朴正熙集团匆匆忙忙只用了十三分钟时间,非法判处曾经发表《民主救国宣言》的民主人士金大中、前总统尹谱善、宗教界人士咸锡宪、牧师文益焕等人以五年或三年徒刑。为了对付政治反对派,朴正熙建立了一支三万人的特务队伍。

朴正熙十分惧怕南朝鲜人民和进步的新闻工作者揭露他的法西斯暴行,为此,他扼杀社会舆论,严密封锁消息。被朴正熙集团勒令停力、强行封闭的报纸、通讯社和出版社达两千家之多,数百名记者和舆论界人士横遭逮捕和开除。

南朝鲜的青年学生一向站在反对朴正熙集团的斗争的最前列。朴正熙一伙对汉城梨花女子大学、高丽大学、汉城大学、延世大学及其他大专院校,施行了一系列残酷的镇压和暴力措施。根据他一手炮制的军事镇压令,伪军可以以“维持秩序”为借口,占据学校;可以在任何时候不需“法官”的证件就逮捕、拘留、搜索不合他们脾胃的学生和教职员。

朴正熙在“清除腐败和旧弊”、执行“经济开发”计划等幌子下,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使劳动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六年五年间,粮食和副食品的价格平均每年上涨百分之二十二点五。一九七七年,各种物价又上涨了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去年初,朴正熙又宣布普遍实行附加税,进一步掠夺百姓。南朝鲜一些报刊把朴正熙当局增加苛税指责为“税金攻势”,是“勒紧国民脖子的杀人行为”。

朴正熙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阻挠朝鲜人民走向自主和平统一祖国的光明道路,曾不断乞灵于战争叫嚣和扩军备战,加剧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

人所共知,一九七二年七月,朝鲜北方和南方发表了联合声明,打开了南北交往的大门。但是,就在联合声明发表还不到三个月,朴正熙集团竟然颁布了反动的“维新宪法”,并先后发布了多次非常戒严令和卫戍法,制造了许多迫害爱国民主人士的重大政治事件。

朴正熙曾大肆叫嚷南北之间已“进入了军备竞争的时代”,并宣布进入“举国安全态势”和“战时紧急体制”。他曾纠合了一些所谓社会团体组成“总力安全全国委员会”,强迫南朝鲜居民参加所谓“胜共动员大会”,让妇女成立什么“全国妇女总力安全协议会”。朴正熙本人曾多次窜到“前线”进行“视察”,给伪军打气。

朴正熙在进行战争恫吓的同时,玩弄贼喊捉贼的手法,说什么南朝鲜面临“南侵威胁”,遇到了“空前的危机”。但是,事实是最有力的见证。正是在朴正熙大肆叫嚷“南侵威胁”的时候,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主席提出了关于自主和平统一的三项原则和五点纲领。

为了永久分裂朝鲜,朴正熙曾加速推行“军事装备现代化”的计划,妄图保持“实力的优势”。一九七四年,在位于釜山以西马山附近的昌原,建立了新的军事工业基地,生产大口径炮、装甲车辆、地雷以及其他武器等。朴正熙曾吹嘘说,南朝鲜将“成为自由世界第九个坦克生产国”。

朴正熙的险恶用心就是用所谓“南侵威胁”转移南朝鲜人民的视线,用血腥镇压维持其*西斯*裁统治,以顽固推行它制造“两个朝鲜”的图谋。它的这种行径,必然激起朝鲜南北方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反*裁斗争的加强,从而导致朴正熙的覆灭。

 5 ) 历史转折中的高木正雄

1979年10月26日晚7点45分,统治韩国18年的朴正熙在汉城宫井洞遇刺,为军事强人政治的韩国开启了民主化的曙光。总理崔圭夏代理总统职权,陆军参谋总长郑升和担任戒严司令官,两人均支持民主转型,但是新政府却很快被保安司司令全斗焕小将控制转向新一轮的军事强人政治。

12月12日的政变并非毫无征兆,戒严司令官郑升和早有预感,却未能采取果断措施;国防长官毫无政治担当,听到枪声之后惊慌失措,只顾着带着家人逃离;代总统崔圭夏也优柔寡断,既缺乏判断力也缺乏行动力,陆军次长及诸多军官也墨守成规,不能决断。军政要员们的不作为,使得一个少将能够政变夺权,古来夺天下者少有如此容易。

什么原因导致一颗子弹射入维新的核心,第四共和国的应变机制就轰然倒塌?电视剧第一集大致描述了当时韩国实际的权力中心,维新政权的领导小组成员分别是最高决策者总统朴正熙,中央情报部长金载圭,国军保安司令部司令官全斗焕,青瓦台警護室长车智澈。其中:

中央情报部,现称国家情报院,负责搜集国内外重要情报, 協同國家安全和海外反間諜行動,朴正熙通过金载圭来掌控政局以及反对党的情报;

国军保安司令部,现称国军机务司令部,负责军队内部的情报搜集与反间谍,1977年10月,海军、空军的特别搜查队与陆军保安司令部合并正式改组为国军保安司令部,直属国防部长,朴正熙通过全斗焕来控制军队动向。

青瓦台警卫室负责青瓦台安保与情报工作,期初为中央情报部警卫队,1974年,文世光事件发生以后,时任总统警护室室长朴钟圭因为没能在暗杀事件中保护好总统夫人陆英修而引咎辞职,车智澈接替朴钟圭成为第3任的总统警护室室长。 车智澈深得朴正熙信任,因而僭越职责,干涉朝政,金载圭与全斗焕都对他颇为不满。朴正熙以车智澈制衡金载圭与全斗焕,以维持朝局平衡。

这个领导小组除了最终决策者朴正熙以外,其他三人均为情报系统官员(特务头子),皆为总统亲信,职位不高而权力极大,与之相对的行政与军事机构长官实际上被排除在决策机构之外,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从当时的重要政治事件(釜马事件)的决策过程中可见,金载圭与车智澈两人议事,朴正熙决策,并不涉及其他军政长官。

朴正熙的领导小组其实类似于内朝治国或者宦官治国,以锦衣卫掌控朝局,再以东厂制衡,这样的模式主要是为了加强领导人(皇帝)个人的权力,剥夺外朝的决策权。只是明朝内阁至少还能参与机要,四共名义上的军政长官都脱离了决策核心。朴正熙透过特务治国,反映了他对当时的政府、军队体系缺乏信任,而放任车智澈干涉朝政,也是在玩弄帝王权术保持政治的平衡。毕竟以禁军统领进入决策机构少之又少,圣朝也仅东兴一人而已。

如果不是金载圭精神失常谋逆,这个领导小组的确能够维护朴正熙的权威,但只要朴正熙去世,无论是遇刺还是自然死亡,韩国的权力体系都容易发生动荡。当时的韩国毕竟已经进入现代社会,宪法规定了总统身故时总理接任,然而作为接班人的总理竟然不在决策机构之中,总理接任总统必然会面临制度性(名义)权力与实际(非制度性)权力的斗争。

当然,朴正熙肯定没有想到,自己会突然死亡,在遇刺前他嘴上还在说要退下来,还政于民,否则自然应该找好接班人,在病床上握着他的手,说你办事我放心。同时,如果朴正熙是意外死亡,如被北傀或其他外部人士刺杀等,金载圭、车智澈与全斗焕还能彼此制衡,全斗焕也未必能如此容易的夺权。只是金载圭刺杀朴正熙使得四人领导小组中的三个人倒下了,全斗焕作为唯一幸存的领导小组成员,以少将夺权其实也并不那么意外。

绝不饶恕

军政官僚们面对政变手足无措,不仅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事实上更多可能是因为在整个维新政府时期,他们只是执行者,未曾参与机要,当面临重大危机时自然难以决断。全斗焕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转折中脱颖而出,与他参与决策、掌握情报的经历密不可分,也与他在一心会中建立的非正式权力依附关系紧密联系。权力的中心在那里,权力的传承也就在那里。

 6 ) 看《第5共和国》有感

难得一见的好作品政治剧。本剧从第4共和国朴正熙遇刺事件讲起,讲到全斗焕卸任结束,外加卢泰愚全斗焕被清算。

整体上对于政治斗争的描写非常棒,唯二美中不足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制作方,政治倾向太明显,看似是以一个公平的角度进行出发,实则处处在贬损独裁的全斗焕政权,第2个缺点就是把大部分的重点笔墨放在政变,镇压以及一系列清算事件中,然而并没有去说,全斗焕在任上真正的去做了哪些事情,只是在揭露全斗焕政权期间的腐败贪腐,或者说哪里做的不好,并没有给出他干了哪些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国家的事情,这是非常有失偏颇的报道。

整体上优点也很明显,首先人物塑造的非常立体。尤其是对于全斗焕,卢泰愚,许和平,张世东,这4个人物的形象树立的非常具体。尤其是对于全斗焕,卢泰愚,许和平,张世东,这4个人物的形象树立的非常具体。先说说男主角全斗焕,整体上的手段是心狠手辣,更多的政治倾向是偏向于朴正熙式的强硬右派镇压,但又常常因为一心会以及军部而妥协。卢泰愚在整部剧情里相对隐忍,但是背地里会耍小手段,去打压异己,非常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比如说前期是听金钟泌与全斗焕保持一致,后期又多次听取朴泰哲的意见。许和平这个人颇具有悲剧性,有主张,有能力,但是过于的贪恋于权力,以及不识时务,权力是由领导给的,还总想着去威胁领导,这就叫恃宠而骄,反而容易出问题。张世东这个人,整体上不够狠辣,不够无情,虽然有能力有手段,一是对于下属的管控不够细致,二是对于同僚过于忍让,没有当断则断,才造成了他最后的悲剧结局。还有一些非主要人物描写也很具体,比如说能力不行,还总往前冲,而且经常把领导当平级的人,郑镐溶。

再说说其他政权里的人物。先是最开始的一切的引子人物金载圭,整体上就是头脑冲动,虽然有能力,但是有时候不清醒,意识不到自己处于什么状况,到了西冰库还在那儿大吼大叫,自恃一副老长官的样子。再说说其他的在野人物,尤其是三金,整体上这些在野的人物,虽然在制作方角度上来讲,夸他们如何为了民主奉献,如何做出了努力,但事实上我觉得他们的行为自朴政府开始,就是开始一直的反社会,反政府号召人民游行运动,破坏正常治理秩序,并且没有一个确定的一定的以及团结的革命目标,有点像绿营。金大中这个人有着超强的意志,一直受到迫害,但也一直坚持了下来,确实很了不起,最后好像还成了跛子。

其次,对于政治的残酷性描写也非常到位。

政治这种东西就是你死我活。在金泳三上位之后,一点都不对全斗焕,卢泰愚客气,在金大中上位之后,又因为全斗焕,卢泰愚帮忙联系经济界特赦他们。甚至在卢上位时期对全斗焕的清算,切割也一点没少。这也就是民选政府的问题,人民往往会因为其摄入的知识没有这么充分,得到的情报系统不完备,而导致与政党的领导,高层的决策者看到的,想到的都有一定的差距。怎么能让屁股来决定脑袋呢?尤其是民选政府都是为了选票去听民众的那很多重大的决议不就完全搞不了了吗?不都搞坏了吗?就是去为了买票搞政治操弄,不是为了发展去搞民生,不把政治作为发展手段,而把政治作为夺得权力的工具,私人享受的工具,这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吗?

全斗焕虽然贪了一点,但是做出的贡献一样是不少的。该用雷霆手段的时候就是要用雷霆手段,有时候可能个人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目的达到了,成本也在可控的范围之内,那就是可以做的。

 短评

非常赞的电视剧,对理解威权政治和民主转型非常有帮助。人物刻画比较细腻,历史考证也花了功夫,虽然有些情节存在杜撰情况,有民主清算的嫌疑,但感觉编剧导演很懂政治。

10分钟前
  • 克里斯猫
  • 力荐

唉,看着张泰玩挨个求各部队出动真的难受啊,泰玩真男人啊,全小将属实是贵物

11分钟前
  • 超级闹闹
  • 力荐

前期政变斗争超神,中段光州+内斗略乏味,结尾下野竟能营造出军人政客枭雄迟暮之感,强推。

16分钟前
  • 不言而喻
  • 力荐

前详而后略,刺杀朴正熙、双12政变、光州事件、三清队拍得不错,有的地方令人落泪。韩国总统都不是善茬,且不说全斗焕与卢泰愚,就连金泳三与金大中在权力面前也是争得不到可开交,结果被对手利用。总统实在不好当,没有朋友,防范同学。最后,还是金钟泌最后一集说得对:“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你们还年轻,再过几年就知道社会不好混。”

18分钟前
  • 东土大唐
  • 力荐

“撒切尔,我们要在你坟头跳舞!”——————五共确实精彩,当然,其实也是这段历史本身的精彩程度就在那里。评论区的众生相(包括我)也都是对这段历史本身的看法。东亚之民主化,一个胎死腹中,一个靠的神兵天降,只有韩国是在血路牺牲了无数的斗士冲杀出来的。光州人仿效巴黎公社进行的奋勇斗争,每每回顾,都让人潸然泪下。但是尼米茨的小企业君赞美全斗焕狠力镇压依然是我理解不能的。毕竟这样的人按理来说最喜欢的可能是Sino式的神国,偏偏还对时局不太满意。。。——————2022.3二刷一遍,感觉后面全卢入狱是有点仓促了。不过把俩人心怀鬼胎,同室操戈还是描绘的很到位的。

23分钟前
  • 力荐

有可能这部剧是后来的人在清算前面的政治派系而拍的电视剧,可能对全斗焕一帮子人有描黑的倾向--但这能成为歌颂五共的理由吗?我是不愿意生活在一个严刑拷打随处可见的国度里,不想生活在一个强迫你举报朋友的国度里。谁要是对这种国度充满向往,那他真的是脑子出问题了。另外,当时的大学真的存在所谓的赤色分子吗?所谓赤色分子难道不是政客们借机打压政敌的一个借口吗?没事,社会出问题,就怪左派,怪那些示威者就行了。高高在上的精英们永远都没有错--但如果体制外社会运动的参与者能够通过体制内的途径达成自己的诉求,又有谁会放弃体面的议会席位,去街上冒着生命危险游行呢?

24分钟前
  • ldox456
  • 推荐

以史为鉴警示国人

28分钟前
  • Ronan 장남
  • 力荐

期待有人挖第三第四共和国的坑。

29分钟前
  • 索洛希菁
  • 力荐

任何针对平民的杀戮都是罪大恶极,终有一天。

30分钟前
  • 不 一
  • 力荐

在共同的敌人面前,人总能同仇敌忾,而面对权力却不攻自破。第五共和国的全斗焕、卢泰愚、许和平、张世东等是这样,而在野的金大中、金泳三、金钟铋又何尝没有踏入这个诅咒?本剧前半段政变夺权、光州事件、建立政党到二许流放还是极度紧凑的,执政中期便略显缓慢同时一个个事件变得离散,剧情结构没能体现出像政治那样编织一张紧密的网。民众运动部分则过于脸谱化,其实真实的民众运动从来达不到铁板一块,内部有着极多的分歧,也通常因为没有直接可以对话的对象,而导致此类运动经常以惨案收场。本剧毕竟无法就光州展开而且聚焦点在于军队背部,所以也就对民众部分草草刻画了。

31分钟前
  • 维索茨基的野马
  • 力荐

面对学生我重拳出击,面对北傀我狼狈逃窜

35分钟前
  • 没遮拦祢衡
  • 力荐

喊“忠诚”的人,都不忠诚;声称军人“单纯”的人,亲手葬送了国家的希望;打着“实现正义社会”旗号的政党,干的是最肮脏的买卖。一切都是因为,全斗焕面相差(不是)

36分钟前
  • 爱猫同盟薛定谔
  • 力荐

有人看了五共还好意思说五共是“最好的韩国”,建议送到三清教育队好好感受一下当年“左棍”遭遇的灾难

41分钟前
  • rosekiller
  • 力荐

這是我繼《OH!必勝奉順英》(2005夏天)后第二部追過的韓劇。這對於我來說,《共五》有著非凡的含義——它是我、阿布和gespenst三人的努力成果。從2013.10.09的策劃到2015.03.22的大結局,41集字幕的翻譯都全靠gespenst一手操辦,著實給力。這也是安那其字幕公社的最代表作。「說實話真捨不得」……

43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YM/YPM、大明王朝1566、第五共和国,必须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46分钟前
  • 丰秀见
  • 力荐

很好的政治片,过度简化,倾向性明显,但还是十分值得思考的。其实五共政权是个十分弱势的政权,先天合法性不足,前期缺少政治支持,后期甚至缺少军事支持。虽然对媒体强力管制但仍控制力不足。所以才会有民主化转型。那强势政权该如何转型呢。

47分钟前
  • 靠自己
  • 力荐

从1981年的《第一共和国》起,历时二十多年,逐次拍摄到这部《第五共和国》,将一个国家重新独立后的全部历史尽收眼底。分别制作的年限也不可避免地留下当时的时代烙印与局限性,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趣且耐人寻味的历史事件。写出此段文字的时刻,距本剧播出又过去了十三年,只是不知道对第五共和国之后的民选时代(第六共和国)是否还会有新的作品来做出全面的记录表达:以此剧中结束的时间节点为始,所有的风云激荡又默默地发生了三十年……

50分钟前
  • 阿尔汉不拉弓
  • 力荐

斯大林给了赫鲁晓夫三个锦囊妙计:1.打倒前任,2.掌握言论,3.寻找继任、早早下台。

53分钟前
  • 丛林小茂茂
  • 力荐

十星推荐!!!简直就是教科书一般的存在。政变镇压党争戒严清算竞选,这些统统都能学会。韩国人民能有今天,实在也是付出太多了。

56分钟前
  • tiiiiin
  • 力荐

比那个人民的名义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58分钟前
  • Full Metal Jack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