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捞

综艺大陆2017

主演:李好,叶一茜,薛之谦,陈冰,何洁,金志文,黄国伦,刘维,李艾,于莎莎,谭咏麟,杨千霈,王栎鑫,黄子佼

导演:内详

 剧照

金曲捞 剧照 NO.1金曲捞 剧照 NO.2金曲捞 剧照 NO.3金曲捞 剧照 NO.4金曲捞 剧照 NO.5金曲捞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5-25 00:54

详细剧情

  跟12年来音乐节目青睐选秀、翻唱的大浪潮不同,《金曲捞》关注的是如何打捞那些迷失在华语音乐巅峰期、本该走红却因为很多原因反被埋没的优秀创作。它所承载的主旨“打捞蒙尘金曲”,更将对曾经陷入瓶颈的音乐节目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据悉,在新的《金曲捞》规则中,唤醒师的压力更加巨大。现场将设置500人的评审团,唤醒师对歌曲的演绎,要超过300人认可方可成功。而一旦唤醒失败,“藏在”幕后的原唱如果选择由自己“唤醒”歌曲时,要得到500票中的450票方可成功。面对二度唤醒的严苛条件,歌手将承受更多的压力存在和风险。当然,如果唤醒不成功,原唱也可以选择自行离开并不现身。

 长篇影评

 1 ) 金曲捞丨有品质的音乐挖坟节目

《金曲捞》是现在难得有质感的节目,但他很难收获与之品质匹配的主流观众认可度。

在尝到了《蒙面唱将猜猜猜》的甜头以后,今年江苏台再一次尝试音乐节目,把去年尝试的《端午金曲捞》捡了起来,制作了这样一档打捞被埋没的好歌的“挖坟型音乐节目”。虽然收视率要周一见,不过结局似乎多少都能猜到了,可能他并不能收获与之品质匹配的收视率。

对这节目是真的心疼,除了招商之路异常坎坷,还在一开播就遇上了真国民综艺蓝台的大杀器《奔跑吧》(并且节目内容质量颇高),有种走上了《全能星战》老路的错觉,有可能比《全能星战》还要惨,毕竟二季度的音乐节目一如既往的扎堆,北京台《跨界歌王》第二季拉着一帮演员表演一个又一个的类似音乐剧的片段,芒果台《我想和你唱》还是主打网感,蓝台《天生是优我》已经被屏蔽,芒果TV《快乐男声》还是在造星。

《金曲捞》是想要找到乐坛的歌曲里的遗珠,这个概念还是如我当年评价的一样,在音乐节目里很难建立。跨界歌王有带流量演员们的反转,我想和你唱则是让乐坛当红的人带着素人唱口水歌,快男则是找奇葩吸引眼珠子。《金曲捞》名义上是找遗珠,但是难度非常的大,毕竟乐坛上没红的歌放到现在也不一定能红的了。而且一首歌要在演播室里唱两遍,第一遍改编演唱,第二遍原版演绎,怎样作出这两遍的差异是摆在节目面前非常大的一个难题。

在音乐的破题上,《端午金曲捞》做得很好,第一期《金曲捞》看下来,捡起来的最好听的可能还是开场的《为了遇见你》,梁咏琪的《沉迷》、谭校长的《把你藏在歌里面》和阿哲的《王子公主》都是好听的歌,虽然品质很高,让人享受,但很难有《为了遇见你》的传唱度。

在改编方面,对于金志文来说确实是得心应手,和原版有极大的差异,用新的编曲真正赋予了这首老歌新的生命,而且梁咏琪和金志文的身高差real萌,何洁和薛之谦虽然改编差了一些,不过也能看到节目组的用心,毕竟节目不能单靠音乐品质来赚流量。

除了音乐好听,节目的视觉效果呈现也是非常的赏心悦目!赏心悦目!赏心悦目!虽然不像荔枝台跨年演唱会好的那么夸张,但是质感还是非常足的。

舞美简单又大气,主舞台地面是木质效果,后面置景也是木质效果,灯光的搭配营造出了强烈的高档岁月感,五块简单的功能大屏,在节目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搭配,既能呈现气氛美感,又有极大的效用,对于现在疯狂用屏来呈现的演播室综艺来说,真是一股高贵的清流。

包装上也采用了金色主色调,无论是花字还是歌词的出现方式,做得都比较用心,和许多棚内综艺比,《金曲捞》的审美的层级高太多了。

不过logo的更改确实让我很痛心,原版的logo有一种把日式几何作出欧美范儿的感觉,新版的却又浓浓的街边塑料玩具喷金漆的廉价感,不得不说有些可惜。

原logo

现logo

在节目的内容上,节目设计了叨叨团,类似蒙面的猜评团,旨在复制蒙面悬疑的趣味性。

因为没有歌手的现身,取而代之的是五条唤醒歌曲的信息包含歌曲标签、80/90熟悉度(这是在说明这个节目想要取悦的受众就是80、90后嘛)、同时期热门歌曲以及其他信息。

这些信息的提供让叨叨团有了很多逼逼和展示自我的时间,原唱者则用变声器的声音来和叨叨团互动,变声器的声音一出来我就知道,那种蒙面的好玩儿感又来了。不过叨叨团请对自己的情绪定位有所保留与控制,不要闲着没事儿就这样崩溃让人觉得假到不行。

另外,原唱者演绎完原版之后,会进入“背后的故事”模式,在现场接受各方的“采访”进而讲出当年的故事。

梁咏琪讲了当年的八卦,谭校长讲了和哥哥张国荣的羁绊,在寻找金曲的同时,也把观众拉回了当年的流金岁月,用回忆让这首唤醒歌曲的故事更加饱满,这种操作确实很讨巧,也让节目增加了许多看点。

总得来说,这是一档让人尊敬的音乐节目,但是成为现象级,确实很难。最后的结局可能和加速中第一季一样,获得节目粉丝极大的美誉。

如果你喜欢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综艺提哪壶,和我一起哪壶不开提哪壶~

 2 ) 追忆我们听歌的方式

在已经播出的两期中,有两首歌曲在唤醒者第一遍唱的时候我便能跟上旋律唱出歌词,它们是徐怀钰的《温习》和梁咏琪的《沉迷》,尤其是《温习》,可以说相当熟悉(其实我更喜欢的是《Do you remember》),在节目里听到它的时候很有一点之前《我是歌手》形容徐佳莹的感觉——好像自己珍藏的一颗钻石被别人发现了,开心,欣慰,又颇有些不舍。我之所以熟悉这两首歌,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九十年代末00年代初当红年轻女歌手的歌,那个年代的流行偶像,范晓萱、徐怀钰、苏慧伦、梁咏琪,后来的蔡依林、孙燕姿,再后来的梁静茹……几乎如数家珍,她们的很多冷门歌我都听过,呃,应该这样说:她们的很多歌我都听过,不论热门冷门,原因就在于当年我们听歌的方式。

我清楚地记得我主动学会的第一首流行歌是《过火》,提这件事是因为我学会它的方式恐怕今后也不会再有了,是一个同学拿着手抄歌词一句一句教我唱的。那时期,歌本是除了文具以外的学生必备品。我们厌恶的家庭作业是抄课文,但是抄起歌词来每个人都毫不含糊,厚厚的一本手抄歌词本大概也可以列进文物展览馆了,因为以后恐怕也很难再有了。
随着影碟机和随身听的普及,DVD和磁带的音乐专辑成为那时期音乐食粮的主流,我深深怀念的正是那时期的听歌方式。为了听到喜欢的歌手,我们只能一张张地买来他们的专辑,一张专辑通常十首歌,两三张专辑就能撑过一个学期,这意味着平均算来我们几乎用一两个月的时间来反复地听十首歌,那些歌陪我们晨跑陪我们入睡,或许起初我们会特别喜欢其中的两三首歌比如主打,慢慢地听得久了,我们会发现剩下那几首一开始有些被忽略的歌曲其实也是好听的(你可以将其归结为歌曲匮乏,但至少结果就是如此)。我们对那时期的歌旋律滚瓜烂熟,歌词熟烂于心,即便是五年十年十五年以后某天听见旋律飘来,我们也能几乎一字不落地唱出歌词,轻松地跟上节奏,这是那个年代培养出来的音乐魅力。

这些年,数字音乐抢占了全部的音乐市场,我们获得歌曲的方式更方便了、更便宜了、更迅速了,更多的选择带来的是选择无能,我们听到的几乎都是被大众或者人为推到榜首的歌曲,它们来自不同的歌手不同的专辑,我们再也不可能静下心从头到尾花一两个月的时间反反复复地听一位歌手一张专辑里的十首歌了,更别提对那些歌的歌词熟烂于心了。
节目里提到“那个年代是华语音乐最好的年代”,是,最好的年代,然而不是因为现在的歌曲质量低下了,至少不是根本和唯一的原因,而是我们听歌的方式改变了。世界纷扰,信息爆炸,浮躁的心灵的确应该静下来,好好地捞一捞,无论是歌曲还是其他。

 3 ) 专访|《金曲捞之挑战主打歌》“重置”叙事逻辑,以“挑战歌曲”向“主打歌”发起较量

文|珞思(珞思影视研究组)

每逢暑期,都是一片歌声的海洋。

在今夏的音乐角逐中,去年一举拿下近几年来音乐综艺豆瓣评分最高的《金曲捞》,定于7月20日每周五22点江苏卫视浓情回归,势必激起不一样的浪花。

去年,以“打捞岁月金曲,唤醒音乐记忆”为宗旨,《金曲捞》从80万首“遗珠”中披沙沥金,32位原唱者、16位唤醒师共计打捞33首蒙尘歌曲,以《友情卡片》《王子公主》《人情世故》《把你藏在歌里面》为代表的曲目,横扫各大音乐流行榜。它不止打捞了金曲,更串联了几代人的青春回忆。

今年,第二季节目升级成《金曲捞之挑战主打歌》,口号更新为“挑战岁月主打,打捞时代金曲”。在“打捞”的同时,“挑战”成为新晋看点。节目采取“挑战歌曲”向“主打歌”发起较量的形式,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红与不红的对决”。

暑期浓情归来,打捞时代记忆

匠心护航,情怀加冕,江苏卫视在音乐领域的品质之卓越,已是业内共识。只是,从“悬念感”升级为“挑战感”之后,新一季《金曲捞》重置了哪些叙事逻辑?

敢于颠覆创新,足见团队对超越自我的执念。节目开播前夕,江苏卫视副总监、节目中心主任王希接受专访:“音乐的记忆,岁月的情怀,一定是我们会坚守的,同时希望是用一种年轻的表达去唤醒、去重拾、去珍视。虽说现在音乐节目品类繁多,但是我们希望这是一档被观众需要的节目,听完之后大家会忍不住去单曲循环,能在内心激起一些波澜,生出一些温暖,那就是我们的成功了。”

让“挑战歌曲”挑战“主打歌”

有一种创新叫主动求变

观众的耳膜对音乐节目总是格外挑剔。在他们眼中,大量节目徒有音乐之名却太套路,连真唱的问题都没法儿解决,谈何品质?

第一季《金曲捞》于去年亮相之后,豆瓣评分迅速攀上7.6,创下近年来在这一品类的最佳口碑。网友“丁晓北”表示:“舞美、音效、情怀、后制,各个方面可以给到近乎100分!”

可以说,《金曲捞》开辟了音乐综艺的全新打开方式。当我们的听歌方式被大数据时代的“先进算法”完全革新之后,每天被强行日推的歌曲,不过是基于流行值和相关性。《金曲捞》则以独特的逆向思维,偏偏要从那些无人问津的蒙尘曲库中,去打捞“遗失的美好”。

金曲不仅仅是歌手一个人的作品,更凝结着作曲者与作词人的心血和感情。《金曲捞》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拯救这些歌曲,更重要的是对优质创作人的珍视,以及年轻的唤醒师与资深的原唱者在音乐对话中,所迸发出来的致敬与传承的火光。

第一季出色的表现,证明了“好音乐永远不过时,好歌曲永远被需要”。回溯华语音乐辉煌的过去,从尘封的时光中找寻到那些动听的旋律,现在听来,依然能打动你我。

第一季节目收获上佳口碑

起点如此之高,第二季《金曲捞》又将如何不负观众期待呢?

最大的变化,在于“挑战歌曲”挑战“主打歌”概念的引入。根据全新规则,每期节目邀请1位原唱歌手和3位金曲守护者,金曲守护者唱响原唱歌手的3首主打歌,而原唱歌手则带来自己的3首挑战歌曲,最终由500名现场观众投票决定挑战歌曲是否挑战成功。主打歌,顾名思义,就是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而挑战歌曲,则相当于第一季中的蒙尘遗珠。

“去年的节目不能说不成功,但是我们自我总结的话,的确存在一些优化空间”,谈及改动的初衷,王希表示,“从可看性上来说,一期节目让观众连听三首陌生的歌曲,而且每首都有一轮重复,这对观众在沉浸心态上的挑战还是很大的。这一季经过改动之后,悬念感会有减弱,猜想原唱歌身份的的部分不存在了,节目看点变成了挑战感。一期节目涉及同一位歌手的六首歌曲,三首大红的,三首不红的,前者是容易引发共鸣回忆的岁月经典,后者是能够带来意外惊喜的蒙尘金曲,二者相得益彰,带给观众的感受更显丰富、更具层次。”

以实力和态度为选人第一准则

“金曲守护人”角色暗合节目初心

回溯《金曲捞》第一季的嘉宾阵容,每一个都是品质和情怀的代名词。众多歌手如珍珠一般,串起了华语乐坛横跨四十年的变迁岁月——难怪有观众感叹,“这简直就是一部华语流行乐的编年史”!

第一季《金曲捞》嘉宾由“原唱者”“唤醒师”“叨叨团”构成。“唤醒师”改编演绎“原唱者”的遗珠金曲,“叨叨团”负责猜想、点评、活跃气氛。基于叙事逻辑的变化,新一季节目的嘉宾分工也相应改变:每期的“原唱者”由三位减至一位,“唤醒师”变身“金曲守护者”,将以挑战者的身份致敬“原唱者”。

如此一来,实力歌者之间的强强对话,将成为《金曲捞之挑战主打歌》的全新看点。从目前已经曝光的阵容来看,“原唱者”仍以乐坛资深面孔为主,比如已经录制完毕的任贤齐、郑少秋。

任贤齐现身引发全场大合唱

“金曲守护人”则集中了一批年轻的流量,陈芳语、郁可唯、刘维、白举纲、胡夏、汪小敏等,都已出现在了路透中。薛之谦将以“金曲大使”的身份常驻,从上一季的参与者变成这一季的主导者,和主持人李好搭档,担负起“原唱者”和“金曲守护人”之间音乐桥梁的职责。

101小姐姐陈芳语加盟《金曲捞》,引来不少关注

以第一季为蓝本,第二季在原唱者的邀请上,同样保持着专业高水准和国民认知度。采访中,王希特别强调了“金曲守护人”这一设置,“他们首先是新生代华语乐坛的佼佼者,实力要禁得起检验;其二,金曲守护者与原唱者之间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往事,这样两者在金曲演绎的深层次互动中,更能凸显音乐传承的意义。《金曲捞》这档节目始终追求岁月老歌的年轻表达,所以我们会按照当下的审美进行新的改编。包括这一季还和短视频平台做了粘合度很强的合作,希望把这些有情怀、有品质的歌曲进行推广普及,我们还是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什么是好听的歌。 ‘金曲守护人’这五个字,其实也表达了我们的初心。

在温暖的“木质音乐厅”里

让全龄人群串起音乐的代际沟通

“捞一首歌,捞起了对某位歌手的记忆,由而对某个年代的美好记忆;捞一首歌,捞起自己曾经的悸动、成长的闪鸣;捞一首歌,还可以感受到音乐新旧时代碰撞的花火”,在《金曲捞》收到的多方点赞中,许多观众都提到——歌曲年代久远,却并不显得过时。

早已泛黄的歌曲,在这片舞台璀璨新生,兼具了时代表达和年轻语态,既让年长者记忆重燃,也让年轻人爱不释手。

新一季节目在观众层面别具匠心,现场宛如一个浓缩的、直观的大数据生成器——“我们去年是500位现场观众打分,以年轻人为主。今年在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五个年龄段各邀100位观众,营造代际的差异和审美的对话”,王希结合已经录制的情况介绍道:“我感到特别欣慰的是,当郑少秋老师的歌、任贤齐老师的歌被重新演绎的时候,90后包括00后的观众认可度也非常高。”

说到从第一季到现在创作《金曲捞》的心得和秘笈,王希的回答很简单:“从宏观层面来说,音乐节目必须足够用心,品质一定是第一位的。经过去年的检验,我们坚定了两大原则:一是好听的歌;二是好好唱歌。然后,特别要明确节目希望表达什么样的诉求和灵魂,我们今年依然沿用了木质风格的舞美,并且采取了流线的造型设计,可以在视觉上将之异化成某一个音符,感受上这就像是一个在音乐厅里唱歌的节目,整体调性是温暖的、高贵的,可以让人从繁忙、嘈杂的现实世界安静下来好好享受的。”

纯美的音乐在温暖中流淌

木质风格的舞美采取流线造型设计

不久前,王希的同事带给他一个令人感动的见闻: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家华人火锅店,每天用餐的时候,播放的都是《金曲捞》的歌曲和视频,问老板为啥如此偏爱?回答:“实在是太多客人喜欢了!”

这大概就是好音乐的魅力,足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美好的音乐是值得被守护的,应该让它们回响在更多人的生活里,催人奋进治愈人心。

 4 ) 金曲捞“致青春”以情怀取胜: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

从2005年的《超级女声》开始,音乐类综艺节目开始层出不穷,无论在演唱形式还是在歌曲类型,无论从灯光舞美,还是明星阵容,都极尽创新之能事,囊括老歌、新秀,让观众耳朵怀孕。随着《我是歌手4》《中国好歌曲3》等节目相继收官,《看见你的声音》《跨界歌王》等音乐类综艺节目马不停蹄接力。而一贯以新鲜的歌唱形式、亮眼的灯光舞美著称的江苏卫视推出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更是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从《蒙面歌王》到《金曲捞》,江苏卫视的音乐类综艺在情怀上下功夫,一点点引出观众的好奇心,和参与到音乐在时光中的沉淀,在“猜”和“捞”中,参与到音乐本身的创作演绎当中来,以听者的角度追溯时光、怀念流年。
打捞华语音乐的“遗珠”,钩沉岁月流淌过的痕迹,成为了江苏卫视季播音乐综艺《金曲捞》的美好愿景。去年仅有一期的《端午金曲捞》成功试水,《我可以忘记你》、《为了遇见你》、《温习》等被埋没已久的歌曲也终于重见天日,一举占据各大音乐排行榜数月之久。而从4月14日再次披沥上阵的《金曲捞》再次整装前进,将从80万首被人遗忘的华语歌曲中披沙炼金,找寻被时光掩盖的华彩乐章。
与传统音乐翻唱节目不同,作为2017年音乐综艺节目中的“新生力量”,已于去年成功试水的《金曲捞》以作品为本,以歌手为媒介,去掉繁华和包装,力求唤醒蒙尘金曲,堪称业界清流。加上全年龄段的嘉宾阵容:台湾音乐教父黄国伦,人气唤醒师金志文、薛之谦、何洁等人气大咖,以及随机现身的神秘原唱者,也将为节目带来更多趣味和悬念。在4月14日开播的《金曲捞》节目中,开篇唤醒的是梁咏琪,《熟悉的短发》,《沉迷》,《中意他》。还有超级女声何洁出现在现场。金曲捞捞出的是情怀,是青春,记忆满满。相信每一个80后观众的大学时光便是在梁咏琪、何洁等人的歌声中追逐着校园单车,70后还在怀念谭咏麟的深情歌唱。《金曲捞》的节目宗旨是“打捞岁月金曲,唤醒音乐记忆”,这些随着歌曲陪伴我们长大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题材不局限于小情小爱,灵感甚至来源于戴安娜王妃的情感经历;同时期的经典作品有张信哲的《信仰》、刘德华的《男人哭吧不是罪》、林忆莲的《至少还有你》;它还拥有80后与90后全场最高的熟悉度,达到了11%……这样的一首歌自然引发全场“猜谜”;一位咖位超过四大天王的逆天存在,将带着自己的“遗珠”亮相。据透露,原唱大咖曾获“金针奖”,这个奖项堪称香港音乐届的“终身成就奖”。无论是歌手的身份猜测,还是歌曲本身的猜测,在音乐的隧道里的相互交流,唤醒的不仅是歌曲,还是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情怀。

 5 ) 实在看不下去,作为观众说两句

重要的事先说三遍!水军勿扰!公关勿扰!

请水军们不要再试图通过评论私信的方式让我删除内容,不差钱!花钱邀请人吹捧当然容易,可你们敢听听观众的意见吗?

先说剽窃

看到水军评论里夸创意很好,也难怪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节目,请随意百度下“金曲捞 抄袭”,当时的端午试播版《端午金曲捞》就引起轩然大波,雇了公关公司帖都删不过来,该抄袭剽窃事件引起的话题“抄袭韩综几时休”当时在微博上达到9630万和7.9万的讨论量,节目的原版权方韩国KOEN MEDIA公司及播出方SBS电视台对《心肺复苏颂》被抄袭剽窃终于忍不住抗议起诉,官司都还在打着呢,关键这时候又还标榜自己是原创就吃相很难看了

这个节目核心就是韩国公司《心肺复苏颂》,当然还有个《suger man》(寻找小糖人的节目) 也有所借鉴

说不知道抄袭的,请看看截图对比,虽然改了logo和各种视觉效果,还标榜原创的,良心真的不会疼吗?

当然国内的现状是,在某个作家都能靠抄袭剽窃发家都能进入作协,甚至拍电影成为青年人文化代言人的现状下,除了不放弃,继续维权抗争,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再说内容和规则部分

总的来说,选歌不够抓耳,内容不够走心,所谓情怀也不够动人。

感觉在为了蹭热搜硬凑热点,在薛之谦、哥哥和谭校长这部分的串联上体现比较明显。以节目组让谭校长硬生生地唱《沉默是金》为例,谭张的关系远没有一些粉丝想象中那么敌对,当然也并非至交,只是普通朋友,他们的关系并不足以让谭校长在节目上大谈哥哥(校长和梅艳芳才是至交),可更让人尴尬的是大谈一通后,突然又被叨叨团一个女评委总结到, 如果哥哥当年也能像歌词里唱的一样,现在就能和校长站在同一个舞台了,大家也纷纷帮腔说是是,盖棺定论的感觉。在这里恳请节目组提前多做做功课、先行了解下张国荣生病前因后果再写台词,如果挑选在4月份哥哥的忌日这样过度消费的话,不一定能提升节目话题,反而是在混淆视听。节目组还想靠薛之谦的人气,提升节目话题,但就首期的表现来看,很快就会被证明是杯水车薪

但节目的舞台和声光效果确实出众,想必是烧了不少钱,客观地说这也是唯一值得称赞、超越原版的地方,想必韩国方也对国内动辄天文数字式的预算羡慕不已

节目组设定了一个由观众在QQ音乐投票选择开场曲的环节,似乎是个讨好粉丝的做法,但从首次播出的几期来看,无疑又是强奸了民意,已经有很多网友抗议,开播以来每期播出选定的曲目和网友投票结果都不一样,节目组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早晚会付出代价

可以对比下网友投票选中的曲目,和实际播出的开场曲目

当然这个节目的私心也不止于此,比如按逻辑唤醒金曲又要接受观众评判,理应演唱原版,节目的音乐导演却一定要把歌曲改得面目全非,例如第二期a-lin和黄品源《永远有多远》这首歌,熟悉的人都知道该曲是一对生死伉俪的悲情恋歌,节目组居然为了效果,把悲情的原版改成了欢快的爵士风,还获得了观众高票通过,紧接着原唱黄品源花大篇幅解释说这首歌背后很悲情,明显打脸改编和观众的投票,还让人有对逝者不敬的感觉,可为何要执着于歌曲重新改编呢?既然要表示对原作的尊重,为何不演唱原版?希望不是为了出于改编后享有每首歌曲的改编著作权,而是真正像节目强调的那样从音乐本身出发

最后说说作为业内人士对这个节目的不看好

收视率来源,csm 52城数据,

以现在季播节目的收视率来参考,连续播出这么多期,显然都没有过及格线,所以整体我觉得这个不叫好也不会叫座

 6 ) 感谢金曲捞让我们在这个快速运转的时代还能停下来回头看

回看的时候电视机随机切到了梁咏琪在唱《沉迷》、《新鲜》、《中意他》,那些我以为会永远躺在我的MP3里的歌,开心到飞起,后退键直接倒回去,从头开始看。 也算是追了好几年音乐综艺了,我苏终于正儿八经出了一档配方正宗合我胃口的节目。抛开台本痕迹明显全靠演技的综艺部分不谈,这个节目的歌单已经足够惊喜了,让我这个多年不码字的人有了为它写点什么的冲动,我歌都没有这个待遇。 一开场黄国伦提到王菲的《影子》,有点惊讶这么冷门的歌竟然出自这位一言不合退出演艺圈的综艺咖。我至今记得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的喜悦。大一的冬天,前一天晚上和父亲吵完了18岁之后的第一场架,一整夜没睡,第二天清晨独自走过北风呼啸而过的操场,顶着大大的黑眼圈。天空灰蒙蒙的。操场上正在进行第二天校庆活动的音响测试,然后我与这首歌邂逅。因为听过几年王菲的歌所以很轻松辨别出了她的声音,但旋律实在陌生,却毫不犹豫被击中。我有时候喜欢一首歌只是因为它情绪到位,我能感知到它,即使这种情绪当时并不存在在我身体里,且与歌词无关。好吧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扯远了。在我看来这首歌无论是从唱法还是歌词旋律上考量,都值得被唤醒,可惜台本只是当作一个梗一样玩了一下。当然请不到原唱也是一个原因。 这期节目三首歌分别来自1997、2000和2004年。可能我真的是个骨子里很老派的人,十几年前的歌词现在看来特别容易让我心生欢喜。字面工整流畅、叙事上直白生动有画面感,情绪上哀而不伤点到即止,有余味。最近几年出的歌总是让人有种填词人在玩文字游戏的感觉,刻意深刻的结果往往背道而驰,总之是很少见到“无论因为自恋所以自私变得自我,还是心似着火恣意摸索终于失落” 这样的词了。 何洁的音色洒脱大气,让我想起很喜欢的一位新加坡女歌手蔡淳佳,她们的歌声里有一种醇厚温润的美。 再说回梁咏琪,我的歌单里还有《有时候》、《胆小鬼》、《荷花》,也许这些歌真的永远要躺在我的mp3里了吧,想来也没什么遗憾。“有时候交谈变得空洞沉默却像沟通,当情人那么沉重当朋友反而轻松;有时候孤独可以寂寞也可以是自由,能安慰自己的人比较容易快乐“。梁咏琪所有的歌里,这首的旋律和歌词都无比戳我。 流水账一样写完了我的观后感,很久不码字了文笔实在是拙劣。还是想说世界太快了,多庆幸我还能为几首歌作片刻停留。

 短评

看大家说又抄人家韩国节目了……好失望。只看了一点,但还是很想说很感谢这个节目,看到大病归来的周传雄唱黄昏,徐怀钰哽咽着唱友情卡片,周蕙的风铃让嘉宾泪流满面,草蜢的失恋阵线联盟让全场欢腾...真的感谢

7分钟前
  • 初尘
  • 还行

江美琪挖出来的作品好听,是因为小美的好歌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很难失手。但是其他歌手的作品,说真的许志安和郑钧的那首不算是他们的代表作吗,其他人的作品充分向我们证明,当年那些歌不红,是有道理的

9分钟前
  • 夏日扬帆
  • 还行

其实捞出来的歌一首都没记住,但因为香港资源太硬看的好开心然后一激动就又去了趟hk✌️

11分钟前
  • 陈红花儿
  • 还行

我还是觉得,唤醒师都请来隔壁台的选秀艺人演唱,唯独忘了自家《绝对唱响》《名师高徒》也是出过邓宁、杉籽伽、丁少华这样的唱者,多少体现一个大台综艺节目传承的凉薄与断层。

13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点子不错,用音乐来怀旧,打的一手情怀牌,但问题是那些当年不红的歌曲在当年一定不红的理由,强行找一些过气歌手来重新编曲再和原唱一起上台,咖确实很大,但歌确实改编了也不怎么好听。

15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18分钟前
  • 深情的艾老师
  • 推荐

挖坟好音乐(・ω・)ノ

23分钟前
  • 圣墟
  • 推荐

意外的还不错

26分钟前
  • 离离塬上草
  • 推荐

于莎莎可以滚吗

31分钟前
  • 谨慎低调
  • 推荐

十有八九好听的基本都听过,剩下的那些真的红不起来吧。很多歌的新编曲并没有更惊艳【王子公主,人情世故,永远有多远,长安长安,东京铁塔的幸福,屋檐下的思念,友情卡片,爱与愁,爱的可能,曾经,水中央,我不睡,我们之间的事,等我回家,与泪拥抱,小孩,风铃】

32分钟前
  • 没有办法的事
  • 还行

1一首歌不火当然就只能是因为不好听,奋力捞出来之后不好听还是不好听; 2郁可唯作为唤醒师每次都比原唱唱得好这样真的好吗; 3谁去劝劝金志文,让他真的不要再做歌手了。

34分钟前
  • 朱熠
  • 还行

我觉的还算是不错的综艺

38分钟前
  • 柒柒♀
  • 还行

第一期选的谭咏麟和张信哲两首歌不错。但不应该把梁咏琪的部分放节目开始。

43分钟前
  • 卡夫卡
  • 还行

累赘的形式、自以为是的编曲还有神烦的叨叨团我都忍了,真正惹恼我的是,每次黄国伦煞有介事地推测幕后原唱是谁时,后期都给配了古畑任三郎的main theme!how dare you!

47分钟前
  • y▓▓▓ton
  • 很差

拿什么拯救你,B面歌曲,节目思路不错,但一路看下来,不得不说,这其中大多数歌曲之所以被丢到B面并且没红起来,是有其道理的。印象最佳的是沙宝亮翻徐怀钰那首《友情卡片》。

48分钟前
  • 王别树
  • 还行

—— 喜歡的本就喜歡, 沒聽過的幾乎也還是沒有想要再聽一遍的慾望. 二謙現場持續進步中.

51分钟前
  • Q·ian·Sivan
  • 还行

感觉不火的确有不火的理由?

52分钟前
  • 卢卡瓦
  • 还行

挖掘遗珠金曲的好思路。但是看了两集,挺讽刺的,明明是挖掘冷门金曲,首先选曲质量就很一般,其次,呈现它的方式有两种,却唯独没有原唱原版这一种,有点遗憾。

56分钟前
  • Enigma
  • 还行

还蛮有意义的一个节目 确实有一些歌适合捞出来重新感受!

60分钟前
  • 爱吃馒头的宝宝
  • 推荐

把你藏在歌里面。

1小时前
  • 水果沙拉崩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