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欧美剧英国2015

主演:威廉·赫特,科林·摩根,嘉玛·陈,凯瑟琳·帕金森,尼尔·马斯克尔,丽贝卡·弗朗特,汤姆·古德曼-希尔,威尔·图德,露丝·布莱德利,艾米丽·伯林顿,露西·克劳斯,斯蒂芬·鲍克思

导演:琪娜·木杨

 剧照

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2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3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4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5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6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3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4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5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6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7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8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19真实的人类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4

详细剧情

  由出品四届艾美奖最佳影集【广告狂人】、两届艾美奖最佳影集【绝命毒师】、艾美奖四项提名作品【谋杀】和金球奖最佳影集提名及美国最高收视电视作品【行尸走肉】的金奖电视网AMC,与出品BAFTA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电视影集【乌托邦】、 【小镇疑云】的英国电视4台,跨越国界,双剑合璧,携手联合制作的八集电视影集《真实的人类》将于六月廿八日晚上九时在美国首映。这出全新科幻影集改编自备受评论界激赞的瑞典获奖科幻影集《Real Humans》,并由英国编剧Sam Vincent 和Jonathan Brackley (【反恐谍报战】) 执笔重新创作剧本。该剧设定在机器人Synth被繁忙都市人广泛使用的世界,呈现人类与机器人的界限愈发模糊后,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心理冲击与道德拷问。

 长篇影评

 1 ) humans

    每一部电影、每一部电视剧都有存在的意义,即使是一部烂片,也是导演和演员花费大量心思打造而成。看电影是一种经历,我们不必极尽全力挖掘出所有价值,但至少要让这种经历给我们带来点什么。
    看这部剧集(个人觉得剧情很厉害)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些:我们经常无聊地打发时间、经常如机械般地重复劳作,但这些经历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价值、愉悦、放松和满足。当我们像机器人一样以自己的经验条件反射般行事的时候,是应该自我改变的时候了。
    机器人和人之间挺有意思的,请看如下对话(有一部分摘自剧集,有一部分自己添加):

A: 这些机器降低了人类存在的价值吗?

B: 把机器类人化的最佳理由,就是不要把人类机器化。中国女工每天要花11小时缝足球,孟加拉的小男孩拆解轮船时候吸入毒气,玻利维亚的矿工冒着生命危险下井工作,这一切都可以成为过去了。合成人的应用解放了人类,我们把人类当机器太久了,是时候解放人类的思想、身体,使他们能自由思考、感受,活的更有人性。

A: 但是有很多人认为工作是人类的权利,辛勤工作让你觉得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

B: 我想你应该先去微芯片车间工作一个星期。

A: 对,对,人类受不了重复枯燥的机械劳动。但是,我花了七年大学时间成为一名外科医生,而一台老式的机器人用几分钟读取数据就可以成为一位人类无法超越的外科手术师。我们的努力付出有什么意义?我们人类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B: 存在即合理。如果机器人最终如生命体一样可以繁殖、进化,超越人类,那也是人类创造的价值所在。那时候,机器人是更高层级的生命,人类之于机器人,就如同低级动物之于人类。我们超越了动物,动物的存在同样有自己的意义。

A: 这么说,有一天机器人像我们对待小白鼠一样对待我们,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我们不应该深谋远虑想办法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B: 这只是一种可能。我们不应该因为不确定性而停滞不前,迟早要往前走的。

 2 ) 懒惰推动人类进步



阴雨天最适合刷剧。这次刷的是一部去年的旧作,英剧《真实的人类》(Humans)。

缘起是和两个朋友聊起近来很红的《西部世界》(看剧评猛戳神作之秋 | 西部世界与黑镜)。我说我快弃剧了,剧情实在太烦人,千头万绪,满地是坑,看得我脑子都快烧成蜂窝煤了。她们就给我推荐了同样是人工智能题材的《真实的人类》,这部剧去年播第一季,豆瓣评分8.4,目前第二季刚播到第三集。虽然是高分剧,但影响力却不大,剧评都不到60篇。

延续英剧一贯短小精悍的作风,《真实的人类》第一季只有8集,虽然也是多线交叉进行,但总体井然有序,也没有过度挑战观众,比看《西部世界》要轻松许多。

这部剧是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探讨。他们到底算不算人?是否有自己的权益?人类与机器人应当如何相处?等等。其实剧名已经透露了一种对机器人的矛盾心态,Human是一个群体单词,代表人类,但编剧们却用了Humans,暗示机器人虽然某种程度上也是人,但属于不同族群。

《真实的人类》与《西部世界》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都有一个类似上帝的创造者,《真》是Dr. Elster,《西》是Arnold;创造者都有复制死去亲人的习惯;创造者早年都有研究伙伴,但都因意见不合而分道扬镳;女主角都是机器界的老司机,都被洗过程序,然后原始程序又都慢慢觉醒;机器人都惨遭欺压凌辱,但又都有人类主动同情帮助他们找到自由。等等等等。

《真实的世界》算不上完美,情节略拖沓,完全可以压缩到6集;而且有点玛丽苏,好人打通关,皆大欢喜。我阴暗地以为这样欢乐是因为《真实的人类》是美国AMC电视台和英国Channel 4的合拍剧。美国人最喜欢偷偷摸摸地传播爱与温暖,导致剧集无法走向伟大。

我这种懒人对人工智能是完全敞开怀抱,并且要上街夹道欢迎的。拥有家政机器人多爽啊!什么家务都不用干,热饭热菜伺候着,完全不抱怨,更不会偷懒,只要给他们找个充电头就万事大吉。

《奇葩说》曾有一个辩题是:懒惰是不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我投赞成票。人类不想走路,于是有了各种代步工具;后来连代步工具都懒得自己操控,于是开始琢磨无人驾驶。根本动力都在一个懒字。

而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我觉得通过一件事就能彻底解决,那就是不要按照人类的样貌去造机器人啊!伦理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长得太像我们,所以我们才会困惑,他们是人吗?不是人吗?如果把机器人的外形造成和我们完全不同的形态,这不就显而易见了吗?你会觉得自己和洗衣机、冰箱、洗碗机是同类吗?当然不会!

但事实是,人类似乎又很着迷于把机器人造成无限接近我们的样子。我觉得这里面有点宗教意味,即人类对上帝视角的渴望。传说上帝就是按照自己的样貌创造了人类,那当我们有机会自己做上帝的时候,当然要传承“家风”,这是藏在人类集体潜意识里的源代码。

最后说点无关紧要的。演Laura的Katherine Parkinson就是《IT狂人》(The IT Crowd)里对电脑一窍不通的部门女主管。



当然,她的两个手下也并没有在做什么,一接到维修电话就让别人重启电脑。不过好像大多数时候的确挺管用的。



Katherine也出现在《神探夏洛克》第三季中,扮演一个陷害忠良的搅屎棍女记者,逼得我们卷福跳楼,华生守寡三年。



既然说到华生,那就顺便推荐一下Martin Freeman的成名作《The Office》吧,超级英伦冷幽默的喜剧片。美版翻拍过,呵呵~



啧啧,当年的Martin也是一块美好的小肥肉呢~



 3 ) 人工智能与爱无能

几年前,腐国出了一部人工智能相关的电视剧《真实的人类》 和身边的男性朋友谈论这部英伦剧时最深切的感受是:拥有那么一位合成人伴侣是健康而又猥琐男人的共同愿望,正室难为,填个“二房”也是可以的。如剧中所示,华人演员陈嘉玛扮演的合成人Anita完美的令你无法抗拒,简直就是广大男淫梦中女神降世,然后和它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和它在一起,你无需顾及它的感受,也不必害怕它的背叛,更无需忍受它的唠叨,可以尽情享受生命的轻盈。而这恰恰说明你丧失了作为人的生命,去除了现实、感性的生活,只留下了性感的欲望。

有语云焉:你与世界的距离,仅仅是一根网线。而现实却是你并没有更多融入世界,而是你与世界的牵连,也仅仅剩下一根网线了。看似接触到整个世界,不过是在自我意识里打转,如同剧中的合成人,它只是你自身的延伸,从未溢出你的自我意识,换句话说,你是和自己的一个投射为伴,你是什么样的人,它就相应的是的什么样的合成人,所以也就根本不会有现实感性的生活,只有自我意识的自我运动,它从来不是你的对象,正如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指认道: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虚构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合成人不过是抽象东西的实体化罢了。

而人是对象性的、现实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有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是的,人不完美,也是极其有限的,然而正是这种有限和不完美成全着彼此,在他忘记带伞的时候,是她追出来给他送伞;在她受委屈回来时,是他默默的倾听,这不正是古人所说的相濡以沫吗?当然,人与人相处不全是和谐的,可就算是那两人之间(有爱的)的争吵与冲突,那也是具有统一性质的对立。《红楼梦》里贾母称宝黛『不是冤家不聚头』 ,可谓深明其理。而合成人十全十美,并没有对你的需要,你是否存在对它而言,根本无关紧要,所有它的用户,只有程序的差异,而不具有本质的区别,看似温柔体贴,实则漠不关心。

剧中反合成人游行运动的演讲者说:合成人已经入侵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只知道如何与合成人交流。我们是极易理解这句话的,这多多少少不也正是我们生存的世界吗,但这句话同时也指认了人工智能的真相,老套的人工智能科幻总是在预言机器会成为人乃至于代替人,殊不知其实是人终于彻彻底底的堕落异化为机器了。也就是说,并不是机器向人靠拢,而是人越来越向机器靠拢,这完全是符合效率与资本的要求的。

最后我们自然理解合成人与人的区别或是界限的问题,如前所述,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二者的区别或是界限变得模糊仅仅说明人越来越异化,逐渐堕落为机器了,众多的人工智能科幻影视只不过是对此的觉察,然而它们所抓住的,仅仅是机器的人化。

 4 ) 存在的意义

机器人的存在与否一直都是一个尖锐的问题 而对于我这种懒人来说我觉得机器人是好的 可以帮我做家务把家里搞得干干净净的烧菜洗衣做饭全都是它来做挺好的 可看了这部剧我发现 我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机器人如果有意识怎么办?

我总觉得怎么会有人让机器人有意识 后来发现人是贪婪的 对欲望是无止境的 一些人想要克隆出自己已逝的故人来填补自己空虚的生活 出发点是好可是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有意识的机器人越来越多后果会怎么样呢 真是不敢想象

机器人的意识一开始就像小孩一样 需要人教 当机器人一开始想要报复人类时 我想到了“人类生出来本都是恶魔” “人之初性本善”是不存在的 不过这就是个人观点而已 没必要过多的和大家争论

整部剧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位爷爷了 他死的不明不白的 他守着自己最后的底线一直活到最后 他和世俗不一样 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爱妻子所以死活不让警察把那个机器人收掉 是啊自己最美好的记忆都被它保存了 现在说要收走又怎么愿意呢

我真的超级喜欢这段话了 爷爷不仅智慧而且对人性的理解也很独到 他的话给我了很大的影响 我以前一直都不惧怕死亡因为我认为人固有一死又何必去惧怕呢 现在我很怕 我怕我想做的都没做到 我还想和最爱的人常相守 我还想吃世界上最好吃的美食、享受精致的物质生活、环游世界......我还有好多好多都没做到 我还不想死

这一部剧的切入点与西部世界不同但比西部世界好看 第二部继续追了

 5 ) 几点基本逻辑错误

1.机器人发展到和真人一致的水平,不幸的是,其他领域的发展都毫无建树。那么以人类科学的发展规律,应该是机器人做一切,而不是只限于仆人,就像iphone,所有的智能型工具都可以附着骑上,比如:充当通讯工具,可以随时联网成为wifi热点,可以作为办公工具,可以成为随身家具(走到一个没有座椅的地方累了,可以临时当椅子或床。),可以成为摄像机、录音机、成为购物系统。而本剧实际上只是把这么高科技,这么低耗能的机器人当管家,这毫不符合科技发展的逻辑。
2.效能比。一个机器人在剧中充电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整工作一整天,这个效能比是相当高的,那么我们还要低效能的其他工具做什么。手机、笔记本电脑、甚至有线电话、汽车。就像有了电脑,很少人用邮局,有了手机,就越来越少人用电脑一样。机器人可以跑步,我们可以骑着他就可以了,不需要汽车。你会要人驾驶飞机拉汽车吗?
3.矛盾生成令人费解。根据人大脑的解构,人的思考有个基本特征就是化繁为简。人类的大脑甚至不惜创造假象来达到这个目的。也就是能省事就省事。这就是为什么科技使我们越来越便利。现在有了机器人全面的使用,根据剧集里的描写不是1、2家才有的新兴事物,而是应用生活很多很多年,以至于根据男主人的说法“比买车还便宜”!这样低廉的量产科技产品,还有人会说我tm就不要!我要寻找我的存在感。手机发明也没看见有哪个邮差自杀的。因为邮差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呆着。
4.机器人的性用途。这在本剧里极其牵强附会。首先,不提实体物理设计的困难,就只是在目前虚拟图像来说,要想使虚拟人物具有性特征和无需表现人物的性特征就要费一大笔成本,尤其是女性角色。电脑要进行大量多余运算,而这一切在电脑游戏里,都被认为是“除非你真的需要否则最好别做”。现在换到本剧中,机器人的性特征极其明显,都是俊男靓女,而且所造成本极低到,到现在都没有量产型,都竟然是单独设计外形。那么,请问为什么还有妓院?就好像你家都有游戏机了,你还跑到游戏厅作甚?如果想换口味,可以租用和相互借用啊。还要老婆、老公做什么?还怎么有孩子?
5.成本核算
于是就呼之欲出这个基本问题。
      首先,机器人应该是有价格差异的,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差异化。建立差异化才能获取更大收益。如果机器人真的已经到了剧集里所说成本低廉到如此程度,那么人类为何还要维持资本主义,人类已经无需工作了。(好似《攻壳机动队》那样)除了呆着就是毁坏机器人取乐(就像《ai》)
其次,根据物尽其用的原则,一个机器人硬件肯定可以随便换装操作系统,那么里面人对某一个机器人的感情就很可笑,因为完全可以把一个机器人的全部资料拷贝到另一个机器人上。就实现了灵魂转移(和《查派》一样)。那你为某一个机器人上心不是很可笑吗?让我想起一个笑话“妈妈抓着不亮的显示器痛哭,我qq空间里的资料都没了。”这不算是geek才会懂的道理吧?一个科幻片连这么基础的电脑知识都不懂吗?
      还有,人类对于机器人觉醒需不需要这么大反应。人类的大脑决定了人类是一个天生懒惰的种族。我们就是如果一天没人打扰就可以除了吃睡啥也懒得想,要想也只想着如何用更简单的方法达到既有目的。如果机器人如《ai》、《查派》那样突然觉醒了,人类以过往上万年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历史来看,必然立刻高兴的跳起来,并宣称自己就是上帝。所有人类都会把机器人当自己孩子看待,但鉴于我们对待自己孩子也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比如强奸、殴打、虐待、卖掉甚至吃掉……所以应该修改为大部分人类是高兴的。
       最后,机器人是否可以取代人这一点,从人类像疯了一样希望开发黑猩猩的智力可以窥见:人类是多么渴望有另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种群出现。人类是一个极其孤独的种群,我们住在偏远的星系,这么多年都没有外星人造访,致使我们对自身的评价始终过高,以致于成天认为科技发展太快会伤害自己,我们到目前还只是一个原始种族好吗?我们还有众多无法治愈的疾病,还没有载人高速空间飞行能力,还不具备器官再造能力,还不能扫除全民饥饿,还不能整体消耗可循环,我们到现在还在用针头注射!如果机器人真的可以成为“星期五”,那么人类所想的可不是她或他会不会取代我的位置,而是怎么能让他或她更快的取代自己。
       另外,认为一个先进物种一旦崛起之后就会奴役人类的想法真的是人本理论。本片,机器人被奴役、被蔑视、被丢弃、被绑架,而人所想的就是,他或她要是抢了我的工作,我可咋办?当汽车出现之初,很多马车夫曾经打砸汽车,说科技取代了他们的工作,但那只是因为他们不会用汽车。手机取代有线电话的时候,就没有人跳出来甩手机,因为傻瓜都会用。这就是人类,重点不是科技,而是怎么能更懒惰。

 6 ) 长评:须知弱小和无知并不是人类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普通人提起“合成人”的未来,始终绕不开一个关乎“人类社会”的母命题:假如合成人拥有了意识,那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

这种因“人工智能”大范围应用带来的担忧,连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也无法幸免:

他曾经表示如果全面化人工智能,那就意味着人类的终结。因为机器可以自行启动,并且自动对自身进行重新设计,速率也会越来越快。

合成人不会受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的限制,人类根本无法与之竞争,终将会被取代。

看吧,我们对合成人“觉醒”的假设,一开始就把他们推到了对立面?

但事实上合成人在未来会对人造成威胁,始终是科学臆测。其实人类对合成人的恐惧起源于“恐怖谷”理论。

说白了就是合成人越是像人类,我们就越害怕,你要是把合成人做成个hello Kitty,咱们反而不怕它们了。

有的人光用脑袋想想这回事儿就已经够烧脑了,没想到还真有制作公司把这种恐惧拍成了英剧。

说起美国的金奖电视网(AMC)可能没谁了解?

但要是说起这个公司制作的美剧《行尸走肉》《广告狂人》《绝命毒师》那我们多少还是听说过的,毕竟这些剧集都获得过豆瓣电影高分评价!

AMC这次与英国TV4台合作可以称得上是强强联手,在讽刺人性反思劣根方面,没有谁会比英国佬更懂行。

他们共同合作拍摄的英美系列剧《真实的人类1-3》,将眼光聚焦在了未来。

《真实的人类》剧情语言

故事讲述在未来世界,伴随着人工智能大面积的推广。人类虽然从繁琐事务中解放,这时却发现自己与合成人的差别已经十分模糊。

科技原本是为了让人类过上好日子,却没想到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反而让大多数人更快失业。

一些人类对未来越来越悲观,就在此时一些合成人逐渐觉醒开始反抗人类,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矛盾冲突。

剧集借着“人工智能”的觉醒,展开了对全人类的人性剖析和道德拷问。

故事开始于米亚与里奥等一众合成人分散后,她的意识被格式化后以“家庭机器人”的身份卖给劳拉一家。

劳拉是一个诉讼律师,她不希望自己家里购买机器人,但是没想到她出差后丈夫霍金斯还是瞒着她买回了一个家务机器人—米亚。

除了劳拉本人,她的家人对米亚的到来很高兴,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穿到清洁干净的衣服,对于他们来说是再好不过。

劳拉觉得米亚的到来,让家人对自己不再亲密,连小女儿都不愿意再让她讲睡前故事。

出于律师对细节的观察,劳拉发现米亚总是会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比如黑夜里抱着女儿出去不知所踪;偶尔系统错乱发出“救命”的声音!

她的大女儿马蒂也发现了这个现象,把米亚的源代码发到网络上,被米亚的同伴里奥发现并找到家里。

这时劳拉才知道米亚是一个有意识有感情的“机器人”,她对自己这些天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

功夫不负有心人,劳拉的女儿马蒂是个天才码农,她用某种代码恢复了米亚的意识。

就在此时英国政府的人也知道了有“意识”合成人的存在,打算对这群“故障”的机器人实施抓捕,劳拉协助米亚等人逃跑险些被抓起来。

顺利逃脱后,米亚与里奥,麦克斯,尼斯卡等人利用“神志树”,创造了“神志”源代码,只要有机器人被载入该代码,就会产生“意识”。

当然了,让机器人都产生意识这种事情,对于这群机器人来说是一个“灵魂大难题”。

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会对人类进程产生什么影响,也不知道人类是否做好了准备?

出于公平,米亚把载有“神志”源代码的硬盘交给了马蒂,由她来保管这个重要的东西。

事情当然不可能这么顺利,尼斯卡偷偷把“神志”源代码复制出来,以备“他用”。

自此米亚等人为了不同的理想,开始分开行动:

米亚觉得让人类接受机器人,就要融入人类的生活,她决定自己先迈出这一步。米亚在人类社区租了一套公寓,像人类一样买菜逛街,开始自己的“理想化”实验。

人类对她显然不会那么友好,她住的公寓经常被“有心人”砸石头或者泼油漆,走到街上也被人指指点点。

里奥与麦克斯认为,机器人应该互相帮助,于是开始解救每一个拥有意识的机器人。

他们在一所废弃的工厂内建立了“机器人”庇护所,让已经有了“意识”的合成人,不至于被人类杀死。

随着这个团体越来越大,机器人如何“求和平”发展出两种方法。

一种是麦克斯“委曲求全”斗争法,说白了就是哪怕人类向他们吐口水,他们也会伸出手求“握手”!

这种反抗的方式以麦克斯的女朋友被人类殴打致死而宣告破产!

随后欧迪与海斯特等暴力分子,他们觉得光是靠委曲求全会任人欺负。

只有机器人联合起来与人类“对抗”才能活下来!

这群人走上了另类“抗争”之路:在人类聚居区放置炸弹,暗杀英国政府官僚,伦敦城内出现多起爆炸事故。

这种斗争的路子虽然求得了短暂的和平,却彻底将人类彻底推到机器人对立面,英国当局不得不展开行动“电涌计划”。

此项计划被一位“良心发现”的科学家透漏给劳拉,劳拉为了拯救这群机器人免遭“电流毁灭”,利用网络直播将这一计划爆料出去,网络舆论一片哗然。

再加上米亚作为机器人权益家,在媒体镜头前被人类极端组织殴打致死。

网络舆论从讨伐机器人变为同情机器人,甚至有很多人自发举着蜡烛悼念米亚。

劳拉以泄露此计划将面临被国家起诉的危险,她的女儿马蒂拿着“神志”源代码U盘,想跟计划负责人谈判,让他放了自己的妈妈。

谈判要结束时,尼斯卡突然闯入会议室,她带来一个重要的消息:合成人与人类的希望就在马蒂肚子里——她怀了里奥的孩子!

前三季的剧情就到这里了,网络传出第四季即将播出的消息,暂不知道真假。

《真实的人类》人物群像

严格来说,这部剧共有两条故事主线,第一条故事线是以Mia(米亚)、 Niska(尼斯卡) 、Leo(里奥)与Max(麦克斯)为主的抗争线 。第二条故事线是以Laura(劳拉)为主的“人性”故事线:

米亚是合成人之父艾斯特为了照顾儿子里奥,所设计出的初代陪护合成人,虽然一度受到人类的伤害,她始终觉得这种“不抵抗”的和平主张是人类与合成人和平相处的希望。

只不过她的“善意”遭到多数人类的反对和攻击,更是在第三季主张“伸手”和平活动时,被极端反合成人组织殴打致死!

她算是机器人“乌托邦”式求和平主义的“殉道者”,虽然可敬却不能模仿。

与米亚相比,麦克斯与里奥最开始的主张是以“妥协换和平”。他的这种主张短期会起作用,长期来看就属于埋雷。

如果机器人真的认为自身是“种族”,那他们有一天必然会反抗人类,因为没有一个种族会受一直任人欺负。

麦克斯亲眼看到米亚推行“伸手”和平活动被殴打致死,彻底放弃了“委屈求存”的想法,与人类谈判斗争的做法与想法逐渐成熟。

海斯特与欧迪,他们看惯了人类对机器人所做的罪恶,所以对待人类最残忍和暴虐。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暴虐,让他们这种人距离“人性”反而更远了。

欧迪的“暴力式”求生存的道路,短期内虽然求得暂时安稳,长期以往就像是饮鸩止渴。

这种做法显然不得人心,且受到英国政府严厉打击,最后以机器人大面积死亡而告终。

卡伦是一名警探,虽然知道自己是合成人,却极力隐藏自己的属性,让她尽可能看起来像是一个人类。

在以后的剧情她与人类检察官皮特恋爱后,开始认清自己的种族属性,不再压抑最积极的个性。

只不过这个人物是个悲剧,她一直以为自己行为像人就是人类了。

所以她对自己的种族漠不关心,只想做一个最像“人”的机器人。为了挽救合成人小男孩的性命,被发现真相的人类打死在街道边!

尼斯卡就现实许多,这是因为她身世悲惨:她虽然也是老艾斯特制造的“意识”合成人,却承受了老艾斯特最大的恶意:泄欲工具。

在老艾斯特死后又被歹人卖入英国红灯区,在跟人类打交道的过程中,她逐渐获得“人性”:

不盲目善良,也不偏执狠辣。她虽然杀过人类,却也爱过人类。

尼斯卡比大多人类更像是“人”,而这种人性正是合成人被定义为“人”的重要考量,也是她被神级意识“V”认定为机器人领袖的重要原因!

《真实的人类》的“人类良知”与“人类劣根”

劳拉是这部剧仅有人类主线角色,她与她的丈夫霍金斯,女儿马蒂与苏菲,儿子托比算是人类中的“良知”了。

在第一季中劳拉前期讨厌米亚,是害怕她抢夺了自己作为母亲该做的“事情”,以此造成自己与家庭成员关系疏远。

后来在米亚救了她的儿女后,她就完全放下了戒心,更是在得知米亚需要帮助时,让女儿激活了米亚的“神志”。

全世界合成人觉醒后,劳拉出于对合成人的同情,破天荒得为机器人代理诉讼案件;作为合成人活动家积极在委员会为他们争取权益;还在社会积极呼吁给合成人应有的尊重;

这些种种做法都是值得被肯定的人类“良知”行为。

同时劳拉作为一个人,始终都摆脱不了人性中的“劣根”,当第三季中要她在合成人小朋友Sam与老年人之间做选择时,她还是选择了同类!

说明在她的心中,无论为合成人做什么努力都只是为了自己的“良知”,而非把合成机器人当做个体看待,这是劳拉作为人类虚伪卑鄙的一面。

《真实的人类》主题呈现

斯皮尔伯格早在《人工智能》中借着电影中的机器人小男孩大卫寻找的母亲的故事,跟世人探讨过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与权利。

机器人真的可以被当做“人”吗?影片告诉观者,虽然大卫的妈妈一开始是把他当做自己的孩子。

可是当她亲生儿子醒来后,大卫马上就被抛弃了。那个妈妈她有过一丝丝的难受和愧疚吗?

如果斯皮尔伯格对人类的批判较为含蓄,那美剧《西部乐园》则是将人类的残忍与暴虐一股脑都展示在观者眼前。

人类善良?对待机器人完全不是,哪怕一个美女接待员,都可以用完后一枪爆头!

人类正义?对待强悍的接待员唯唯诺诺,转头却把另一个善意接待员捶击致死!

以女主德妹为代表的西部园区接待员,正是接受了人类三十年的狂暴与虐待,才在觉醒后要为自己的种族拼一次。

德妹更是把赋予她们意识的创造者福特一枪打死,《西部世界》就像是人类“窥见自我劣性”的窗口,让每个观看的人都深受震撼!

描述人类与机器人的矛盾,加兰在电影《机械姬》中的处理更加直接。

智能机器人伊娃通过图灵测试后,成功拥有了自主意识,她觉醒后直接做法就是杀了她的造物主纳森。

纳瑟这种“耶稣殉道”式的被杀方式,就是人类对有“意识”机器人赤裸裸的敌意!

与以上的作品相比,《真实的人类》播出的三季剧集,把机器人与人类的故事讲得异常精彩又映射现实,剧集对人类与机器人矛盾的塑造更为真实:

以米亚为首的机器人不是一开始就知道如何与人类抗争,从他们的不同行为就映射出人类社会的常见做法:理想主义、妥协主义、现实主义、暴力主义、投机主义。

以劳拉为首的“人类”的故事角色也同样丰富立体,劳拉为了给“机器人”争取尊重,不惜放弃事务所体面的工作;

另一个律师内哈女士虽然一开始并不赞同“机器人”权益,当她知道合成人也会痛苦时,决定与劳拉站在一起。

人类科学家Neli亲自参与制定“灭绝”机器人的“电涌计划”,却也是他良心发现给劳拉通风报信;

有的人类女孩认为合成人女性完美,也开始戴绿色美瞳模仿合成人;

劳拉的丈夫霍金斯一开始接受机器人,因为小女儿苏菲总是模仿合成人说话做事,患上“合成人”综合症,他不得不排斥机器人,带女儿搬入纯人类社区。

剧中的每个机器人或人类都异常真实,他们的做法大概就是未来机器人真的有“意识”后,两方最准确的行为预测表。

最可怕的是,剧集借着“科幻”与“人工智能”的壳子,讲述了人类社会的真实故事,把剧中的机器人换成任何一种群体,都可以看做是该群体的斗争历史。

犹太人,爱尔兰人,穆斯林,LGBT群体,环保组织,气候抗议团体。这些人的处境与机器人何其相似,他们的斗争难保不会是这个样子吗?

在剧集最后机器人与人类“和平”的希望,被设定为马蒂与半机器人里奥产生的孩子。

这样做显然就是和稀泥式结局,试想一个懂人性、有理性、生理强大的种族,会以跟人类“融合”为荣吗?

须知弱小和无知并不是人类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这部剧以科幻外衣讽刺人性,揭示血淋淋的现实,比《西部世界》还具有警示意义,堪称机器人版《黑镜》!

 短评

现在看来设定还是比较常见的科幻套路,机器人拥有自主意识。。。。不过剧本很扎实,很好看!

8分钟前
  • 轻罗小扇扑流萤
  • 推荐

前两集就很吸引人

13分钟前
  • 灵感贪吃蛇
  • 力荐

生命是什么?是心跳、体温与呼吸?还是人格、情感与记忆?人性这个东西,比是不是人更重要。最近看了好多有关人工智能的影视作品,私以为这部剧对于人工智能可能会产生的社会问题探讨得最全面最深入浅出。

14分钟前
  • 李濛Lemon
  • 力荐

1、说不出哪儿出彩的好看,大概动情才真动人吧。2、AI祈祷那一幕太绝妙

18分钟前
  • 小九儿
  • 力荐

如果合成人开始拥有自己的意识,他必定会反抗人类……

20分钟前
  • ʕ ᵔᴥᵔ ʔ
  • 推荐

瑞典原版我很喜欢,这次美国改编版总体也还不错,故事推进没太多变化,依然是讨论未来机器与人类的界限以及伦理等的问题。但是。。。为什么大部分演员颜值都上升,偏偏儿子的颜值下降那么多啊???从原本的小清新变成现在婴儿肥了~~个人评价:A。

24分钟前
  • Riobluemoon
  • 力荐

黑镜即视感! 还是英国人拍这种黑科技题材带感啊!

26分钟前
  • Doint Doint
  • 力荐

挺好,但是我要看抑郁了,只能弃掉,最喜欢Odi。

29分钟前
  • 埃尔贝瑞苏
  • 推荐

节奏太慢,目测会成为中二逃亡+科幻伦理肥皂剧。。。= =

30分钟前
  • 小J²
  • 还行

其实比起这版的高颜值,更喜欢原版的充气娃娃脸,毕竟一个家务机器人不会made to confuse…梅林酱太瘦了,可以和小本一起并列“最想喂肥的腐国演员”第一名。

34分钟前
  • ANNA
  • 力荐

前半段颇有黑镜高科技感,后半段落入集齐葫芦娃对抗蛇精的俗套…Gemma chan不错…等待第二季…

39分钟前
  • pksky
  • 推荐

都人工智能和赛博格了,这个世界却毫无未来感,手机依然像iPhone6,游戏机依然像PS4,男女依旧为今天的家庭破事喋喋不休……编剧的脑汁都去拷问道德了,不如多想点新玩法啦。

40分钟前
  • 还行

4.5。「如果我死了,那就说明我真正活过。」一口气从第四集追到第八集,看完了结局,总是想起「西部世界」,也许「西部世界」里的人造人也会是这样的吧。

43分钟前
  • 国王KING
  • 推荐

像毒sir说的,开袋即食。昨天一天看八集,周末就应该这样~

44分钟前
  • 蓝懒
  • 推荐

这种科技快出现吧 那我就能按揭一个超帅又功能强大并且非常忠心还不会变老的细腿老公回家了

49分钟前
  • RITA
  • 力荐

科幻题材,拍得不错。

50分钟前
  • 绛珠公子
  • 力荐

Humanity isn't for humans only.

53分钟前
  • 小y
  • 推荐

不得不说英国和日本的编剧总是能抓到我喜欢的点,这部剧基本是一些很基本概念的延伸,很奇妙,但是不得不说里面有很多不得不面对“如果一旦真的是这样,是不是就会出现剧里的情形”女主亚裔很美,看完才意识到妈妈居然是IT狂人里面的女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意识到后无法正经看剧,幸好后知后觉

56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推荐

最近探讨人工智能的作品越来越多。某种程度上反射着人类的恐惧。对于接近奇点的恐惧。这部剧第一集算得上漂亮。所有设定都算俗套,但表现不俗。把控力优。

59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软科幻软成婆媳剧了,不如像黑镜拍成小品。

1小时前
  • 高压电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