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世界尽头

科幻片其它1991

主演:索尔维格·多马尔坦,奇克·奥尔特加,埃迪·米切尔,威廉·赫特,阿德尔·卢茨,厄尼·丁戈,山姆·尼尔,吕迪格·福格勒,Diogo Dória,Amália Rodrigues,Elena Prudnikova,张进战,竹中直人,神户浩,藤谷美和子,三宅邦子,笠智众,艾伦·加菲尔德,Alec Jason,洛伊丝·奇利斯,大卫·古皮利,阿尔弗雷德·林奇,让娜·莫罗,Justine Saunders,Kylie Belling,马克斯·冯·叙多夫,保罗·利云斯顿,卡门·卓别林,多洛莉丝·卓别林,彼得·普高达,迈克

导演:维姆·文德斯

播放地址

 剧照

直到世界尽头 剧照 NO.1直到世界尽头 剧照 NO.2直到世界尽头 剧照 NO.3直到世界尽头 剧照 NO.4直到世界尽头 剧照 NO.5直到世界尽头 剧照 NO.6直到世界尽头 剧照 NO.13直到世界尽头 剧照 NO.14直到世界尽头 剧照 NO.15直到世界尽头 剧照 NO.16直到世界尽头 剧照 NO.17直到世界尽头 剧照 NO.18直到世界尽头 剧照 NO.19直到世界尽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17 16:58

详细剧情

  1999年世纪末,一颗印度的核子卫星即将坠地,地球上一片恐慌,视之为世界末日的到临。住在巴黎的女子克蕾儿(Solveig Dommartin饰)在一次离开男友尤金(Sam Neill饰)的浪游中,认识疑为工业间谍的崔佛(William Hurt饰),并且深深为之着迷。一 次车祸意外中,克蕾儿认识二名抢匪,受托运送大批赃款,克蕾儿开始出发去寻找迷一样的人物崔佛。他们的足迹遍布四大洲:从尼斯、巴黎、柏林、里斯本、莫斯科、北京、东京、追逐到旧金山、雪梨,最后到达澳洲中部荒芜的库柏培地原住民生活区。过程中,克蕾儿终于知道崔佛的本名是山姆法柏。他不是工业间谍,而是一位科学家的儿子。许多私家侦探追逐他的原因是老法柏(Max von Sydow饰)制造了一个可以让盲人看见的摄影机。为的是要让山姆目盲的母亲(Jeanne Moreau饰)可以看见她的亲人。就在一群人汇集澳洲峡谷的时候,核子卫星被美国打下,核磁波干扰了所的电器设备,一切都恢复原始的状态。外头的世界不知是生是死?这群人在地下实验室里开始了一连串超越人类科技的实验,数字摄影转换成脑波、再转换成影像的实验成功,终于让山姆的母亲看见家人,不久终因体力不胜负荷而去世。临死前,他母亲说:「看不见反而更好,这世界竟变得如此丑陋。」温德斯的微言大义,在此作了深刻的呈现。之后,包括老法柏、山姆和克蕾儿都陷入对梦境的痴迷中。他们把梦境转成视觉,让人可以读梦(老法柏一直想因此获得诺贝尔奖),山姆和父亲的冲突矛盾、克蕾儿对童年之梦的偏执,像一层层的牢笼,将他们紧紧网住。使每一个人都陷入偏执的迷失当中。只有陈述此事件的尤金是清醒的。他知道世界并没有毁灭(只是时受核磁脉冲影响),只是这群人陷在不可自拔的梦境追寻中。于是一切如尤里西斯的漫游遂都有了反映与解答。

 长篇影评

 1 ) 简短评论写不下了才跑来的

前几个星期跑去CILL让英语老师给我改个人陈述。看完里面某段写我未来研究方向的来由后,她说,你去看这个吧,你的想法跟那里面的一段还挺像的。
学校图书馆大概在搞wenders的电影展,连带着欲望之翼也放在外面on display。
看的时候有点郁闷。没有字幕就算了,还英语德语法语一起上。连日的熬夜让我看到中途就昏睡过去,看得断断续续的。
随便说说。
第一段公路电影的剧情挺好玩的。相比起后面两段在澳大利亚的所谓科幻部分,这段到处旅行逃亡的日子太有趣,也太符合我的品好了。因为剪切拼接的原因,好像一个梦的好几个情节,一点也不真实;再加上女主那差劣的演技,感觉做作得像儿童冒险剧。
因为感受不到女主对小说家的爱,所以也不觉得小说家是个卑劣的男人。反而后来女主对崔佛那么执著,挺让我同情小说家的。
anyway,这个电影让我看得困惑。首先是剧情不连贯,或者说转变太迅速,再加上语言问题,我简直是莫名其妙。第二就是,老师您说的那个关于梦的东西也太靠后了吧?
这部电影主题太多,应该分开几部的,不然没法突出重点。可是若真的分开了,每个主题没有前因后果,大概也会很薄弱吧。
最后那个关于梦的情节,大概因为我自己本身对此很有兴趣,所以希望它能够深入一下下,就一下下也好嘛。结果只有那几个人对着小屏幕疯狂地沉溺其中的样子,除此之外什么多余的有哲理的话都没有──我以为至少会有一些弗洛伊德的理论出现嘛……唉明明可以拍得更美好的= =
不过最后的结局还挺好。我喜欢这样抛弃什么爱超越什么情的,将所有一切上升到宇宙的结局。
话说这电影的配乐实在不得我心。好想把电脑里的那些歌都扣上去= =

 2 ) [Film Review] 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 (1991) 7.5/10

Saw Wim Wenders’ epic passion project on a big screen in its 179-minute European version (not the 280-minute trilogy version), 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 a fin-de-siècle globe-trotter, is the ultimate road movie, traversing through four continents and a handful of countries (from France, to Germany, Russia, China, Japan, then USA, finally lending its feet on Australian outback), it astounds audience with its gorgeous celluloid richness and a surprisingly prescient depiction of image addiction in the then-forthcoming digital era.

Near future in 1999, French girl Claire Tourneur (the late Dommartin, Wenders’ then companion and helpmate in conceiving the original story) is hit by a windfall (conveniently becomes an accomplice of two bank robbers and shares their munificent plunder) and falls in with a mysterious man named Trevor McPhee (Hurt, well cocooned in a melancholic vulnerability that betrays unsaid past woes), who evades an armed pursuer and filches some of Claire’s ill-gotten cash afterward. But Claire is intrigued by him, with the help of a German private eye Philip Winter (Vogler), they trace Trevor around the world, soon joined by Claire’s neglected boyfriend Eugene Fitzpatrick (Neill), and Trevor’s real identity is disclosed as Sam Farber, the son of a reclusive scientist Henry Farber (a sprightly uncompromising von Sydow) and has an expensive bounty on his name for possessing a cutting-edge device designed by Henry.

Claire’s infatuation with Sam drives her to flee with him on the spot and leave both Philip and Eugene behind, their cat-and-mouse escapade finally ends in Australia, right when a contentious Indian nuclear satellite is shot down by a USA missile, its NEMP effect wipes out nearly all electronic device worldwide, which marks a doomed trepidation of an apocalypse. In the outback, living among the aborigine, are Henry and his blind wife, Sam’s mother Edith (Moreau, gracing the picture with a becalming poise and warmth), and a family reunion closes the first half.

The second half of the film (mostly) firmly constrains its itchy feet on the massive Australian desert topography and distances itself from the central romance and veers into Henry’s unflinching experimentation, through the aforementioned device, at first he tries to synchronize Sam’s memories (which he has garnered all around the globe with Edith’s relatives), then transmit them to Edith’s, so that Edith can finally see the world she is living in (trenchantly, the revelation is not all positive as Edith admits the world is not looking good at all), and later, after a bereavement (the experiment takes a heavy physical toll on its human subjects), Henry beavers away in recording and then visualizing human dreams (too ambitious and unethical an endeavor that repels his aboriginal lab team), which severely effects its subjects’ mental states, Henry, Sam and Claire all become obsessively addicted to their visualized dream sequences, they all drift apart and are immured in their benumbed isolation with a digital device in hand (how prophetic!), only Claire is dragooned into a withdrawal process thanks to a persistent Eugene, who has taken the duty as our narrator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and a scribe duly puts these quixotical events into words.

Much blood and sweat is pretty in evidence invested in this irrefutably stunning cinematic adventure (also capitalizing on the exotic/futuristic localities, Japan’s capsule hotel and pinball parlor, fictional visual phone booth, for instanc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FX team’s avant-garde welding of both analogue and digital technology in rendering the pixelated, elusive memory/dream sequences, to say nothing of its zeitgeist-conveying soundtrack, a potpourri contributed by quintessential New Wave/avant-garde acts like Talking Heads, R.E.M., Can, 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 Patti Smith, Depeche Mode, etc., along with U2’s imposing titular theme song. However, 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 even running only around 3 hours, 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s epic length feels too long for its own good and too indulgent in Wenders’ over-confident strides, in spite of the post-modernity and topicality evoked by its marvelously envisioned contents.

referential entries: Wenders’ THE AMERICAN FRIEND (1977, 7.8/10), WINGS OF DESIRE (1987, 8.5/10).

 3 ) 直到世界尽头

    无所事事的一周,总算是看完了文德斯无比漫长的《直到世界尽头》三部曲。其间数次睡着,并夹杂着《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桥上的女孩》、《Balthazar》以及无数大小港台综艺节目。然而这部电影必须如此漫长,甚至必须情节缓慢不紧张不刺激使人目光游移,因为它关于迷失和追随,因为它遍布于四海然而仅在我们内心。

      女主角克莱尔的长相完全不符合我的审美观,然而她的声音和神情一贯地如泣如诉,与其在《柏林苍穹下》中的形象相差不大。故事发生在众人恐慌的世纪末,印度核卫星失控,漫游在臭氧层中,没有人知道它会降落在哪里。克莱尔离开作家男友尤金,一路追踪途中偶遇的男人山姆,最终在东京找到已经失明的山姆,一同坐上驶往不知名地方的火车,至此第一部结束。克莱尔很满足,她找到了他的男人,并且他需要她,不再抗拒她的关心,尽管他们对彼此一无所知。第二部的开始克莱尔和山姆在日本箱根遇到了恬淡生活的老夫妻,他们治好了山姆的眼睛,山姆也说出他漫游世界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实验。在这一部中尤金追踪着克莱尔,最后所有人到达了山姆的父亲位于澳大利亚荒原中的实验室,这是一处桃园般与世隔绝的胜地,然而实验陷入瓶颈,第二部结束。第三部中克莱尔协助完成了实验,世纪之交众人用各种不同的乐器演奏出旋律。山姆的父亲转而研究对人的梦境的纪录,山姆与克莱尔都溺于对自己梦境的迷恋,最后尤金唤醒克莱尔,带走了她,山姆与克莱尔再没见过彼此。

      事实上对影片情节的描述毫无意义,如果电影能够由文字替代也就不复为电影了。所以尽管影片的结尾尤金祈祷“文字中的真理能平伏天空中野鸟的惊叫”,并且他确实籍由文字的力量唤醒了克莱尔,然而图像仍不可避免地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且在与感知、记忆、潜意识的交织中导致浮躁和骚动。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简直是惊人地先知,在1991年影像传媒远不如今天这么铺天盖地无所不在的时候,文德斯就表达了即将到来的影像生存时代所产生的惶恐与迷失。山姆遍行全球为失明的母亲拍摄亲友的现状,而母亲却在终于看到这些影像时发觉真实的世界远没有想象中的世界来得明媚,“在黑暗的时候总是会有美好的东西”,再具体生动的图像都无法代替思想的丰富性和自由度......

      我不能再写下去了,叙述得越多只会离影片本身越远,在观看时不断与我的想法相碰撞的那些对白、情景、神态、音乐以及光线和色彩,一旦在我的脑海中投射出意象,就完全背离了它们的本质,而这部电影承载了太多思辩,也根本不是单纯的评说可以讲得清楚的。我必须承认无法完全理解文德斯,甚至是完全无法理解。如果把观看影片这一过程还原到仅仅是单纯的感受,那么我的感受也仅是关于我个人,以上所有的叙述可以完全地delete。“语言是一切误会的根源”,既不可能指望叙述可以完全地表达内心,也不可能指望看客们能完全理解,但也许可以通过观察、感受和表达来传达一些东西,影响一些东西。在这一点上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作家、导演、建筑师、歌手、舞者、雕塑师、画家、摄影师......不同的只是传达的方式,和影响的范围和强度而已。

      我希望可以如片中的作家尤金,他的旁观、投身其中以及拯救,正是我所期望的“风日洒然”。

写于2005.11.07

 4 ) 公路电影的背后不是浪漫,而是孤独与迷失

大荧幕看的。公路电影代表作,画面震撼,音乐一流,视觉先锋,4.5,因为直到最后一部分作家拯救女主后长篇独白才认为值五星。”连载小说体”电影,故事场景不停切换,连贯的只有不变的主人公。把第一部分与最后一部分放一起,你绝对猜不到这是同一部电影。公路电影没错,但彻底到如同漫无目的在公路上奔驰,散记沿途故事,没有统一核心。同时,每一章回单剪出来,完美。

最爱作家这个人物,他一开始就看透了女主,看透了她的自毁、她的爱的虚幻、她的狂热,但他什么都不讲,只适时说Come back,她不come back就帮助她做她想做的事,最后拯救了她,却清醒知道他不是女主爱的人。最后那篇独白,我深深感慨这种思想高度才是人类经历灾难的意义啊。

女主无法爱上他,是因为她有disturbing和self- destructive的soul ,完美避开所有安全美好有意义的人,不断投身漩涡与自我牺牲,而这一切,作家都明白。看透你,依旧爱你,他是真爱。作家说:有时深爱一个人,爱的是你的projection,因为你爱的只是你自己。无法超越自恋,无法拥有爱。文德斯偏爱公路电影,也许他执着认为人的自我在不断追逐中,不断追寻不断上路,灵魂不息,探索不止。

文德斯作为导演,他认为真正能拯救迷失灵魂的却是文字,也就是文学。影像让人沉迷,文字却是power。我觉得这跟文德斯的风格有关系,他从不试图在电影中寻找深刻,是电影界的Andy Warhol。我猜,这话伯格曼不会同意。

但至于我,的确认为读书比看电影更快乐一点,原因是,读书比看电影过程中思考更主动。但这也恰恰因为电影不仅仅有思想,还有艺术。给我同样的时间,我愿意看到更多美的可能性。

 5 ) Only miracles make sense.

Only miracles make sense:我们在世界尽头相爱

迄今为止看过最长的电影了,整整将近5个小时的如梦般的观影体验真的是一种享受!摄影和配乐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让观众完全沉浸其中。(此片一定要找高清晰度的看!高清晰度的观影体验会好很多很多!另外,不要试图寻找前三小时故事的逻辑,纯粹享受就好)

电影前三个小时(公路电影)我可以给100星!一个女人追逐一个男人到世界尽头。这一段的故事没有任何逻辑,里面每个人的行为都没有办法用正常和理性的逻辑来解释。但正是这种逻辑的缺失使这部电影变得迷人。完全impromptu的行为、摇滚音乐、一路上绮丽的景色三者的叠加让观众有一种嗑药之后置身于幻觉之中的快感。文德斯创造出一种迷幻、非真实、荒诞、颓靡的氛围,观众感受到的是纯粹的感官和精神享受,这是一种十分大胆的尝试,并且,他成功了。然而迷幻和颓靡的背后,也是人们面对千禧年到来的迷茫、孤独与无助。现代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空虚和不真实感,他们迷失了前行的方向,也无法找到生活的意义。于是他们沉浸于无意义和impromptu behavior而迷失了自我,这是现代人的困境。

电影前三小时中有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

l 开头三分钟Claire宿醉后醒来:摇滚迷幻的配乐、高饱和度科技感的配色、醉酒后跌跌撞撞的脚步,嗑药迷幻感就出来了

l 在高速上开车,跟着车上播放的音乐唱歌:宿醉后的颓靡感、女主性感沙哑的嗓音

l 路上拥堵,开车进入一片林子;选择了一条通向导航无信号的小路,踏上未知之旅(反叛与探索精神)

l 银行抢劫犯都是极为善良的人;Claire将钱用锡箔纸包起来放进冰箱

l 赏金猎人用的追踪系统极富喜剧和幽默感(小人和bounty bear)

l Claire的红色帽子太好看了

l Claire和Sam手被绑起来之后一起逃跑,带着手铐脱衣服做爱

l 去北京的那段很短,而且大部分都是高糊镜头,真的很可惜

l Claire在东京的那段短暂的逃亡和她浅蓝色的亮片衣服

l 箱根治疗眼睛的那段,不出彩。还是从一个西方人的眼睛里看东方世界,缺少了东方的韵味。(而且重要的发源地难道不是中国吗qwq)

l Claire全身赤裸面对着Sam,远处是绿色的茶山

l San Francisco酒吧中,高饱和度扫射的灯光,两人肆意地舞蹈,要是这个镜头再长一点就好了

l 澳大利亚的景色真的太美了,湛蓝的天和砖红砖黄的土地与沙漠

l 飞机上俯瞰的那段非常震撼:沙漠、飞机的影子映在地面上、螺旋桨停转后飞机在空中滑翔

l 两个人一个背着飞机的门板,一个瘸了腿,相互扶持着在茫茫的黄土地上向前走着,然后他们看见了那个绿洲,太美了(也象征着他们的爱情布满了枷锁,注定是失败的)

(跨越四个大洲的这场追逐和迷幻的观影体验让我不禁感叹这部电影是不是文德斯嗑药之后创作的lol)

后两个小时(造梦机器部分)视听语言依旧十分出色。音乐中加入了澳大利亚土著的乐器,充满了异域感。澳大利亚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景色也非常迷人。高糊高饱和度而迷幻的梦境创造的十分出彩。但是不太喜欢影像呈现机器和造梦机器部分,情节性太强没有那种迷幻感了。文德斯想通过这一段探讨他对于科技的思考。1现实远比想象中的残酷和灰暗。2文明开始的时候是文字,结束的时候变成了图像(这一预言倒是十分准确,看着Claire和Sam对于造梦机的痴迷,有当代人看手机那种感觉了)。3回归文字是解救人类的唯一途径。该部分对于科幻的探讨略显单薄了,个人认为如果仅保留前三小时或许影片质量更佳。

 6 ) 多

1女主挺漂亮 一说话公鸭嗓让人上头 2如果今天就是世界末日,为什么不笑着面对呢? 3舔狗的不懈追求 4科幻or现实? 5旅程的重点是一场父子矛盾? 感觉宏大的叙事瞬间没有了气势 6当妈妈重新看到世界后,又有了一丝悲伤,又见到了世界的丑陋 7人们会在可预见的末世面前做什么呢?无所谓?还是追寻自己想要的? 整个世界太有“秩序了 末世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8重现梦境好像吸毒,人的需求不满是不会停止的,设计很多伦理问题?他人有权知道别人的梦境吗?梦境的呈现反映人的真实想法吗? 人会不会沉浸在梦的世界里,脱离了现实与交际? 科学怪人似的人物真的不可以要 9前后真的蛮割裂的。前面讲爱与自由,后面怎么讨论伦理问题了?想到了,自由最后囿于图像中,自由不自由。最后的终点毫无意义 10舔狗终将胜利! 11“绕着地球跳舞”

 短评

各种类型各种文化通过镜头充分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前半段的寻找爱人甚是有趣,后半段的议论部分更是导演的自我表达。1991年导演写下了一首献给电影献给人类的散文诗

5分钟前
  • 大美毯子
  • 力荐

导演剪辑版三部曲,将近五个小时,没有中文字幕,还好对白比较慢比较少,靠着英文字幕啃了下来。故事背景为设想中的千禧年世界末日,第一部非常迷人,一个女人追寻一个男人直到世界尽头;第二部第三部稍显凌乱,主要是科幻上的内容维姆·文德斯把握不好。但整体而言真的野心非常大,摄影、音乐极好。

8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试图捕捉梦境的 不是奇才就是惶惶不可终日者; 3部 前后看了好几年

13分钟前
  • qia|有痣青年
  • 还行

280分钟,Wenders的末日浮世绘。一路从西方到东方,从现代到原始,从城市到荒野,他们于轻歌曼舞中穿越世界,跨越风情万种的影像,伴随着打字声走向完结的小说,还有一首接一首迷幻的音乐,哀伤和激情在迷离的追寻中弥漫。全部感官掠过绝美的世界,直到尽头,只为爱情的幻觉。失明的人可以重见光明,却只是丑陋的影像,失却的梦可以召回,却让人迷失其间。在被梦境捕获之后,Clair和Sam都凝滞在了自我的幻境中。关于自我的幻觉消除了关于爱情的幻觉,而对自我故事的叙说也消除了关于自我的幻觉,于是虚构的世界和生活的世界迎来截然不同的结局。Present will look after itself, but it's our duty to realize the future without imagination. 历尽千帆,寻回自我。

14分钟前
  • 热带素描
  • 力荐

一部电影,三部普通电影的体量。没有字幕,但不影响观影。这本就是一部不需要太多语言,甚至是跨越语言藩篱的末世预言。一段因缘际会在未知的灾难下横跨经纬,人类文明暂时回归太虚,人类羁绊仍依然牵连。一直喜欢“直到世界尽头”这个title,因为世界是圆圈,但生命有终点。线段,圆圈,妙不可言

18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表现中国的部分用了强烈的摇晃镜头 痛心

21分钟前
  • 啸如
  • 力荐

文文啊文文,你为何把片子拍的那么长,啊?私以为3小时处可作为一个截点,前半部为文德斯标志性的公路片,由西方至东方由汽车至飞机,时间与空间的倒换,一种错乱感及美到无以自拔的画面构图;后半部涉及主题,未来末日下何去何从,亲情的矛盾,梦境的沉溺,核爆炸下的现代文明是否还存在......清醒者仅作家一人。影片置于科幻背景下,营造的气息却是现代与未来的结合,尤其电子设备有种古旧落后而又迷幻超前的味道。最为喜爱梦境的表现形式,缤纷的马赛克以高饱和的颜色拼凑,模糊而又清晰,一秒一秒的卡屏抖动,再配以吊诡的音乐,一幅幅画面奔涌而来,不禁起鸡皮疙瘩,可是这想象力太绝了!ps:62岁冯叙多与63岁珍摩露,即使老了依旧魅力十足。还有87岁的笠智众,啊!我真的又兴奋又感伤,爷爷当时真的好大年纪了,呜呜。

22分钟前
  • 豆友135537595
  • 推荐

4.5;五小时体量够磅礴,如人类简史缩影——空间维度,历经世界各地,直至升上太空;时间维度,以源自土地的原生文明抵挡工业化/核武器的侵蚀,以牺牲现实存在的鲜活达成科技发展;文化维度,从以语言记录历史到沉溺于记忆/梦境影像化,直至最终仍为文字书写而拯救。探索伦理禁区的危险,创造自毁怪物,核武与脑波影像生成是其内外呈现手段。延续承接一贯主题与表现手法,多种影像介质调和,日本段如《寻找小津》,澳洲段如《德州巴黎》,摄影美得惊心动魄,尤其后半部分的梦境具象生成,迷幻得晕眩,契如遁入自恋虚无的深渊;配乐品味一如既往的好。以世纪末为前提谱写的末日焦虑之歌,以作家旁白为切入视角并贯穿始终,因而拥有“虚构”文本的意味,具有被上帝书写的隐喻。前后略割裂,更偏爱后半迷失在灵魂迷宫段落,甚至隐有赫尔佐格之感。

2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8.81,4.5个钟头,恢宏的叙事,美丽的风景,任性的激情,深奥的哲学,但还是觉得少了些什么,我不知道是什么,就感觉有些美中不足。2,作为科幻电影放现在看,科幻感较低。按理说,越长的电影越能俘获我的芳心,当年贝纳尔多·贝托鲁奇5个钟头的《一九零零》就霸占了我的年度最佳。3,空虚(绝对意义)背后还是空虚(绝对的空虚),人类顽固的去追寻的一些东西,所谓自由浪漫的爱情、一生的愿望或理想、流芳百世的伟大头衔等等,在天地宇宙间都似梦幻泡影,转眼即逝。然而人类不对意义和永恒有所追寻,那又要该去追寻什么?这种存在的荒诞性文德斯经常用二元对立展现出来,比如他在《事物的状态》里用死亡来表达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对立和隔绝。而文德斯认为世上只有一个故事,而其他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重复“二元对立”这个荒诞的故事

25分钟前
  • 花慕狼
  • 推荐

看得自称三部曲的27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闷死了,想掐死文德斯;也许有故事,也许有意境,但剪短些好

28分钟前
  • boks
  • 很差

28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目前看过的最长的电影。Wenders的终极公路之旅,足迹遍布全世界。虚拟的科幻末世设置下的梦境探索迷幻又忧伤,对现代文明的反思渗出灰暗与绝望,但Wenders始终是温暖的,他让飞蛾扑火的热烈成长为勇敢的自爱,也让结局如此迷人。

30分钟前
  • 全声波频道D
  • 推荐

~In Stock~(环游世界型公路电影,装饰艺术及前卫服装博览,布鲁斯及衍生音乐大赏,导演灯光、配色及取景教学片,绿帽侠必备指导手册.Part1中废土场景-开篇公寓、里昂集市、巴黎站台,现代场景-柏林玻璃房、北京长安街、东京胶囊休息舱;Part2中日式和风配澳大利亚荒漠,西部小镇佐cult实验室的场景真的看湿了,加之导演"动感"不失凝练的技法,"干净"不失丝滑的剪辑,以及里斯本电车错行、手铐国标舞,避难所奇想乐队《Days》的即兴等等,太精彩了.本想着结尾以"rock&roll"拯救世界作结,但没想到竟探讨起科幻片中永恒的"梦"的主题了,那句"In the end, there were only images"让总是辍笔的我顿时恛惶无措,当然,若是实验影像部分再先锋一点就更完美了)

33分钟前
  • 塔斯鲁波的痰盂
  • 力荐

五个小时如体验了整个人类历史一般。文德斯在70年代就有了构思雏形,当时千禧年似乎还很远。等到拍摄完成却已进入90年代,一切都变得太快——所以里面的电脑、网络的设定,看起来才会有点怪。但电影给这五个小时以外的想象太多了,从都市犯罪片,到沙漠人文片,它包罗万象,原创性独一无二

3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1.文德斯集大成之作,可与[柏林苍穹下][咫尺天涯][德州巴黎][美国朋友]相提并论。2.长达4.5小时的末世科幻公路片,恍若一场无尽的旅程,从尼斯到柏林,从莫斯科到北京(陈凯歌协助拍摄),从东京到旧金山,及至澳洲空丽荒野中的原始部落(原始vs未来科技),犯罪公路片也成了诡异迷离的梦境启示录。3.色彩运用帧帧迷人,原声配乐曲曲动人。4.摄影、图像与梦境作为母题:可视电话+粗粝失真的DV+迷幻暧昧的梦境图景,对沉沦、迷失于黑夜之梦与图像序列的警世恒言——“太初有道(言),末世唯有图像”。5.以山姆·尼尔旁白贯穿首尾,还有他永远在打字或弹钢琴的身影,以文字/文本与音乐来对抗图片/影像。6.文德斯的电影中,大都市与大自然的二元对立头一回如此昭彰可见,而他最爱的“地平线上的曙光/晚霞”图景亦不断复现。7.“科学里总有明天。”(9.5/10)

3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较之对爱情的执着,克莱尔的旅途反而是漫无目的的追随,也许来自于屈弗斯,也许来自于童年。当梦魇幻化为图像之时,克莱尔仿佛寻到了真我,触及了灵魂,却被末日收了回去,在澳洲沙漠中留下绝望。一望无际的荒野再一次被文德斯用来寄托极端的孤独和绝望。这是世界最后的尽头,人们只能依托脑电波来传送图像,因为互联是唯一可以证明作为人的存在,这一电磁切断无疑是对末世的重彩描摹。世纪末的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即便末日来临,“寻找”是永恒的主题。

41分钟前
  • 小宁波
  • 力荐

每个导演一生都在拍一部电影,文德斯的每部电影都是一段奇妙忧伤,没有终点的旅程

44分钟前
  • 猪老三
  • 推荐

不敢妄言这是公路片的终极形态,但至少可以肯定这是一部集合了所有可能要素的完整公路片。文德斯自始至终都是孤独的,独自越过千山万水只为捕捉瞬时的美丽;而文德斯终归又是浪漫的,所以他才赋予了人物如此强烈的毁灭性倾向,温柔地试探着义无反顾的边界。文德斯正是借助这样具有缺陷的人物的存在本身来表明当代乃至未来人类感情无法持久以及个体终将回归孤独的事实。初生有道,而末世只有影像,在这个意义上整部电影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微观缩影,文字与影像作为贯穿其中的两种信息传播媒介时刻处在相互博弈的状态,而这场承载着时间厚度的战斗注定没有赢家,文德斯能够做到的唯有给予我们一窥时间隧道的幻境,最终又只能狠心将其戳破,因为他深知时间的不可逆性,靠得太近便会深陷记忆的泥沼成为现实中隔绝人世的黑洞,而艺术家的使命必然面向未来。

49分钟前
  • 不朽浩克
  • 力荐

1999年,世纪末,印度核卫星失控,没人知道它会坠落在何处,它在地球的臭氧层上滑翔,地上的人被恐惧笼罩。有人说,这个世界到了尽头。人们开始四散逃离,只有她不在乎,随意行驶,像是在寻找什么。而寻找,则是文德斯电影里的主要命题。随后,某种可触达的科技感开始渗入镜头。偏僻,边缘,撞毁,损坏,废弃,遗失,无法联系...这些关键词屡屡被写下。但是在中段之后,重复性过高的问题开始出现,只是取景地不停改变,人心却没有什么进展,使人无法不问这样的问题:尽头究竟在哪儿?作为观众,我只发现世界之圆是没有边界的。直至电影后段开始,我才明白,原来我的尽头就是这个世界的尽头。我的尽头情结原来是死亡情结。意识到这点之后,我突然松了一口气,原来世界一直在我手中啊。

53分钟前
  • 电个爆炸头
  • 力荐

“世界”这个带着终极色彩的词包含了空间与时间两层意义,而文德斯这部所谓终极的公路片最后却因为体量过大而成了一盘空洞浅薄的大杂烩,最终原因在于他把旅行这个时空性地动作人为地分割为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入手。影片前半段跨越大半个地球的追逐里令人惊讶地缺少了时间影像,女主角的追逐好像移形换影,只能看到一堆瑰丽的山河画面,却没有其中的精神。后半段他走入时间的探讨里,旅行与历史都走到了尽头,于是他继续起克里斯马克的思考来,讨论起记忆和梦的话题。文德斯关于文字与画面的思考再度出现,似乎在说,画面只能反映当下或者记载过去,未来还是要靠文字书写,因此作家的叙事经常先于画面一步。这里是这部冗长的作品里最有趣的地方,只可惜没能展开。

58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还行

9.4/10 唐诺说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那种看一遍就足够的小说,因为它不过是写尽了一切小说的可能性。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说普鲁斯特不是将生活写进小说,而是把生活成为小说。所以在我看来,长达五个小时的本片也是如此,文德斯对于创作和书写做了一份史诗级答卷。世纪末的末世不过是幌子,世界尽头处在灵魂中央。对于影像和“看”的畏惧,对于书写的崇拜。克莱尔用特殊的相机看着的亲戚,身穿黄衣头戴蓝丝带,正如几百年前维米尔通过暗箱看着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走出东京的小巷是否致敬小津?飞机和荒漠,是辉煌的西部好莱坞。最后纷争的影像何尝不是太空漫游2001。绘画,数字成像,从实体视觉到梦境视觉,这是对未来视觉艺术和艺术史的指南和赞歌,这是一切影像和一切表达的调和,是艺术家最自觉的梦。不是科幻,而是博尔赫斯般的作者论。

1小时前
  • 鲍勃粥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