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死

战争片美国1975

主演:伍迪·艾伦  黛安·基顿    

导演:伍迪·艾伦    

播放地址

 剧照

爱与死 剧照 NO.1爱与死 剧照 NO.2爱与死 剧照 NO.3爱与死 剧照 NO.4爱与死 剧照 NO.5爱与死 剧照 NO.6爱与死 剧照 NO.13爱与死 剧照 NO.14爱与死 剧照 NO.15爱与死 剧照 NO.16爱与死 剧照 NO.17爱与死 剧照 NO.18爱与死 剧照 NO.19爱与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7 01:14

详细剧情

鲍里斯成长于一个人丁兴旺的俄罗斯大家庭里,在诸多的兄弟之中,要数他的身板和胆识最为渺小在鲍里斯的眼中,表姐索嘉一直都是缪斯般的存在。可是,索嘉宁愿嫁一个渔夫,也不愿选择鲍里斯。令鲍里斯深受打击的事情远远不止这一件,战争开始了,为了效忠国家,鲍里斯被迫拿起长枪走上了战场。一次偶然中,鲍里斯成为了战斗英雄,荣归故里的他几经波折,居然赢得了此时已成为寡妇的索嘉的芳心,两人组成了人人羡慕的幸福家庭。好景不长,战火再次袭来,拿破仑攻占了莫斯科,鲍里斯必须重回战场。无法忍受离别之苦的索嘉决定一劳永逸——刺杀拿破仑。于是,一对傻头傻脑的夫妻带上他们的猎枪,就这样出发了

 长篇影评

 1 ) 《爱与死》伍迪艾伦的思辨喜剧电影。

电影海报

《爱与死》

伍迪艾伦一直想拍画面很美的喜剧电影。到了1975年的《爱与死》,我们可以说伍迪艾伦完全完成了这一任务。1973年的《傻瓜大闹科学城》还只是视觉效果很美的喜剧电影,而《爱与死》的整个电影画面感看上去都非常漂亮。《傻瓜大闹科学城》是类似低俗喜剧的电影,而《爱与死》则是充满了哲学思辨和文学话题的喜剧电影。伍迪将自己所有的思想才华都在这部《爱与死》中徜徉肆恣的释放。他在自导自演的前四部电影《傻瓜入狱记》、《香蕉》、《性爱宝典》、《傻瓜大闹科学城》中每次都尝试一点新的电影元素,每次都在电影票房上获得了回报。从1965年初次触电的《风流绅士》到逐渐思辨风格的《爱与死》,伍迪积累的10年从影经验也给了他信心,他小心翼翼地前进,终于来到了这部堪称思辨喜剧并大获成功的《爱与死》。

电影结尾致敬伯格曼的《第七封印》

“俄罗斯文学、瑞典电影、法国电影、卡夫卡和存在主义哲学家,一切让我们振奋的东西都派上了用场。”—伍迪艾伦。在《傻瓜大闹科学城》中,男主角伍迪和女主角基顿只是简单讨论了上帝存在问题,只是提出了一个DOG和GOD的单词梗;而在《爱与死》中,伍迪与基顿整场电影都在讨论上帝存在与否、人类存在价值、爱与痛苦等哲学问题。电影在喜剧剧情行进的同时,多次进行哲学、文学讨论。《爱与死》展现了伍迪惊人的胆量:将通俗喜剧与文学、哲学结合起来!电影大量引用了托尔斯泰、果戈里、契诃夫等大家的名言。本片像伍迪艾伦之前电影的一贯风格一样,充斥着对各大导演的模仿:从查理·卓别林到罗伯特·奥特曼,从《卡拉马佐夫兄弟》到《战舰波将金号》,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到马克思兄弟,从英格玛·伯格曼到鲍勃·霍普。伍迪艾伦将自己喜欢的哲学、文学话题和他所爱的电影大师们的电影元素糅合到了一起,大胆地利用台词表达自己对它们的看法,这就是《爱与死》这部思辨喜剧的核心技术。

伍迪艾伦再次打破第四面墙

电影首映的那天,伍迪小心地观察着影评人的口碑。《纽约时报》文森特·坎比称赞:“伍迪的《爱与死》是自巴斯特·基顿、卓别林和杰瑞·刘易斯之后又一部经典的一人身兼主演、编剧和导演的个人风格电影。”佩内罗晋··吉列特在《纽约客》上赞美道:“这是艾伦最有味道的电影。”朱迪思·克里斯特在杂志《纽约》上发表文章表示艾伦这一次“终于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不是把他们卡通化处理”,并称赞艾伦的表演接近完美。《爱与死》的票房最终达到了2000万美元,且拿下了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伍迪艾伦在传媒和票房两个战场都收获了胜利,风头一时无二。

被屡次使用的年份梗

伍迪艾伦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电影审美需求,试图向观众展现更为层次化的电影。他的才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对待市场实干主义的谨慎态度和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劳作精神成就了这位殿堂级的喜剧大师。从1969年的《傻瓜入狱记》到1975年的《爱与死》,伍迪仅仅用了6年时间、5部电影就完成了自己从简单的笑料喜剧电影到思辨喜剧电影的层次化转型之路,而且每一部电影都获得了票房的巨大成功,如果这不是天才的话,怎样才算呢?

伍迪艾伦与黛安基顿

 2 ) 竟然戳中了我有关上帝最深的恐惧

小时候一直在纠结上帝是否存在,想要去验证,但是好像只有死亡时刻才能验证上帝是否存在,真的做了又怕自己死掉半途放弃,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尝试过了。

鲍勃艾伦竟然拍出了差不多的场景,但是电影更荒诞,甚至离别那一幕也是我曾经幻想过的。最后上帝出现了但是他依然死了,

整部最精彩的莫过于和死神跳舞,和爱人告别,絮絮叨叨说自己的死况。

最好玩的还是男女互相对话,两个人都在表达,但好像各说各话,明明在一个空间,却好像在两个星球,最荒谬的是最后又诡异的和谐了起来,就像他俩最后在一起了一样。

还有讽刺俄国式决斗吧,哈哈哈哈哈,实在开不了枪就对天开枪,结果打中自己,让对方大为感动和羞愧。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笑得我眼泪都要流出来。绝妙,就是玩~

哈哈哈哈哈真的很幽默。

 3 ) 他什么都没说,他什么都说了

这大概是我看了这么多老头子片子笑的次数最多的一次了,三分钟一小梗,五分钟一大梗,无法更欢乐了。

伍迪艾伦把自己这样一个懦弱纽约知识分子放回了沙俄时代,对自己和时代进行了无情的解构和嘲讽。片中充满了无数的致敬和戏谑。让我想想,伯格曼和他的与死神共舞,爱森斯坦和他的感觉蒙太奇,卡拉马佐夫兄弟,托尔斯泰,战舰波将金号,还有卓别林和他的降格滑稽戏。作为老头子的第四部片子,这实际上可以算他在《安妮霍尔》之前的真正电影生涯起点。

对于一个不爱伍迪艾伦的观众来说,电影里的台词大概会让人想把电脑屏幕敲碎,反之则会依然在这些唠唠叨叨中看出些什么来。黛安基顿是个有意思的角色,他一直说他多么想找一个完整的人,找一个真正的心灵伴侣,但伍迪艾伦真正开始和他探讨道德或是更深层次的东西时,他却宁愿去选择一个鲱鱼商,宁愿去选择一个只会元音与辅音的生肉爱好者。

众所周知伍迪艾伦是个犹太人和上帝怀疑者,这贯穿了他的电影生涯,他这部片中他依旧否定着上帝,唯一相信时,是丘比特说他会在死刑前被赦免,也许是对生的渴望和死亡的恐惧让他冲昏了头脑,他在那一刻无法停止的赞美着上帝。当然,上帝好像骗了他。有比死亡更糟糕的东西,比如,跟保险推销员过一夜,哈哈哈哈哈哈哈,这句真的笑死我了。

黛安基顿在片尾说的关于爱与遭罪的话也有些意思,“ 爱是遭罪 不爱是遭罪 遭罪是遭罪 去幸福就是去爱 要幸福于是就要遭罪 可是一遭罪又觉得不幸福 因此,要想不幸福就必须去爱,或因爱而遭罪,或因太多的幸福而遭罪 ”。小老头在七十年代就参透了爱情,“没有爱的性是完全的空泛”“肉体和精神当然是分开的”。

想到最后,我大概需要去补补伯格曼了。

 4 ) 愚者致敬,智者解构

实在喜欢《爱与死》的结尾,导致我垂死床上惊坐起,一定要写点什么。

《爱与死》是伍迪·艾伦的一部早期喜剧,讲述了他饰演的鲍里斯在十九世纪初的俄国经历的一系列故事。相信喜欢伯格曼以及俄国文学与电影的朋友能从中收获巨大的乐趣。伍迪·艾伦对包括情节、人物、环境在内的所有细节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可以说两分钟一小梗,五分钟一大梗,有些地方(比如蒙太奇学派的狮子)让人笑得都停不下来。但正如前面我所说的,我最喜欢的是电影的结尾。说来奇怪,许多伍迪的片子我都钟爱结尾,经典的《安妮霍尔》如此,最近的《纽约的一个雨天》也是如此,这当然是后话。

《爱与死》结尾的鲍里斯之舞

在我看来,《爱与死》的结尾是全片对两大经典解构以后的一个重构,统统放进那一场舞蹈之中,随着打出的 “The End”用真实时间呈现给观众,给出充分的时间让我去思考去回味。

其中一个再明显不过——伯格曼的《第七封印》。在影片前段就有死神的出现,并伴随我们的鲍里斯直至最后,最后的结局恰恰对应《第七封印》结尾的死神之舞,只是不见伯格曼的庄重神圣,取而代之的是鲍里斯舞姿的曼妙可爱。了解伍迪的朋友一定知道他对伯格曼有多么欣赏与崇拜,而能在片子里这么拿偶像玩一把(影片中间还有一段对死神带走一对夫妻的调侃,简直就是给《第七封印》最后马戏夫妻高深莫测的对白加上的注解),料想会是怎样的畅快。

《第七封印》结尾的死神之舞

另一个伍迪很喜欢的是作家托尔斯泰,在他的电影《丈夫、太太与情人》中,他曾形容托尔斯泰是一道大餐(可能对陀翁的描述更精彩记不清了)。而熟悉《战争与和平》的朋友不难看出这个片子从时代背景到人物姓名都来源于托尔斯泰的鸿篇巨制,但为什么说结局也和它有关呢?这就要追溯到前一场戏,那位突然出现的娜塔莎。伍迪这时候安排娜塔莎出场可不只是想点个金句或者摆个《假面》构图,更重要的是对最后舞蹈的诠释,即《战争与和平》中最精彩桥段之一的“娜塔莎之舞”。现在再回看鲍里斯的舞姿,是不是有几分俄国贵族小姐的热情奔放与高雅娇贵?很有趣的是,在原书中鲍里斯虽只算个龙套,但在开篇就和只有十三岁的娜塔莎私定了终身,这可能可以解释为啥主角不叫皮埃尔或者安德烈了吧(玩笑话)。

《战争与和平》华彩的娜塔莎之舞

搞清楚了鲍里斯舞蹈的来源,我们再结合片名来看。没错死神之舞正对应了《爱与死》的死,而娜塔莎之舞对应了《爱与死》的爱,啥叫点题,这就是最好的点题呀。但如果把伍迪·艾伦想像成一个只会追求工整的导演,那就太小看他了,这个舞蹈还能从文本引申开去。

《第七封印》的文本内容相对有限,结尾那些与死神共舞的人在电影里经历了无尽的挣扎,最终跟随死神远去,这和本片里的鲍里斯非常相似,尤其行刑前突然出现的神的启示,也和伯格曼电影一贯讨论的主题相符。当然伍迪的方式是戏谑的,或者说解构的。《战争与和平》的东西就多了,我最想发散的是娜塔莎之舞桥段里的舞伴——安德烈·博尔孔斯基。在原著中如果要找一个最悲剧主义、最像死神的人,必须是安德烈公爵。他对于生与死的思考,他多舛而不平的命运,甚至他在死亡面前的反应,都如死神一般冷静绝望。这里摘录一段托尔斯泰在安德烈公爵临死前的描写:

他充满了难以忍受的恐惧。这恐惧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它就站在门外。但就在他无力而笨拙地朝门口爬去的同时,那可怕的东西已经在另一边推门,想硬闯进来。一种非人的东西——死神——要破门而入了,必须把门堵住。他拼尽全力顶着门,要锁门已经不可能了,哪怕能把门堵住也好;但是他力量薄弱,行动笨拙,在那个可怕的东西的推挤下,门开了又关上。它又从那边推了一下。最后的超自然的努力终归徒劳,两扇门无声地开了。它进来了,它就是死神。于是安德烈公爵死了。
——《战争与和平》 娄自良译本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托尔斯泰的笔触,这种张力就像把死神放在我们面前一般。而我们的伍迪·艾伦,直接借用这最后一场娜塔莎之舞,自然地给他的死神贴上了安德烈公爵的标签,还有比这更简洁而有效的解构与重构吗?这也是我眼中电影结尾最妙的地方。

《爱与死》讨论的维度有很多,全片的哲学思辨也是极其精彩的,但由于我的偏好(和水平有限)就只探讨最后的结局了。我觉得伍迪·艾伦是一个很喜欢解构经典的人,他在《开罗紫玫瑰》里对布努埃尔的《泯灭天使》进行了解构,在《遭遇陌生人》里对莎士比亚的《麦克白》进行了解构,甚至在《解构爱情狂》里对自己进行了解构。

最后我也想点个题(虽然这个题目是我瞎编的)。我觉得“致敬”和“解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伍迪·艾伦也喜欢玩致敬,刚才提到的《泯灭天使》就曾出现在他《午夜巴黎》的台词对白里,但那种简单的提及与《开罗紫玫瑰》中对困在银幕里角色的演绎是决然不同的。我们也可以看伍迪自己对致敬的态度,就拿最近的《纽约的一个雨天》来说,当最后范宁问甜茶刚才那句话是莎士比亚说的吗,甜茶甚至都没有解释,直接选择留在自己的阶级里了。或许听出莎士比亚(甚至还说错)顶多是一种附庸风雅,而要能看出《遭遇陌生人》里的两对夫妻是照着麦克白夫妇来解构与重新设置的,可能才算是对无敌老头的胃口吧。

最后的最后(越写越精神了),我还想举个例子来对比致敬和解构。我很喜欢詹姆斯·乔伊斯在《都柏林人》里的最后一个短篇《死者》,也发现许多经典的电影会与这部作品有关。在我看来,安哲的《时光之尘》就是对《死者》的致敬,影片最后甚至让主角直接在雪中念出了小说结局那段雷霆万钧的描写;而罗西里尼的《游览意大利》就是对《死者》的解构,将后者夫妻间的微妙关系化用到英格丽·褒曼与丈夫的旅行之中,甚至用意大利的火山灰来比照爱尔兰的雪,实在巧妙。这可能也是安哲与罗西里尼的差距吧。

深夜胡诌,结尾跑题,如有不妥,还请原谅指正。

写于2019年12月21日凌晨

将要发布于公众号 深邃的电影

 5 ) 所有男人都猥亵女儿

几年前看伍迪艾伦的纪录片讲到第七封印对爱与死的影响,中午看了前者突然想起来就补上了。 伯格曼是那种,即使浑身上下只有一部超级8也会要想尽办法拍片的人,不管你看不看,我的这些智慧不能憋着。 而伍迪艾伦才是那种会说:如果我不做导演,或许我会成为一个双簧管演奏家/相声演员blahblahblah的人。 伍迪艾伦是如此地崇拜伯格曼,所以他应该不会介意我打这个比方(如果他哪天知道了who the fuck am I的话):伯格曼的天才就像是一个有着超长纵线的“T”,而伍迪艾伦的天才就像是一把齿朝上的梳子。不管你觉得我在诋毁哪一个人,别急。T,很明显,代表的是丰富的积淀和在专业领域异于常人的深度;而梳子,谁离得开梳子? 就像艺术选择了梵高,达芬奇选择了艺术。不是说后者因此就在艺术领域逊于前者了,但那种在中二的影迷脑中的,狄俄尼索斯代表了酒你代表了motion picture的宿命感,的确会让人不自觉地打开柔光来注视吧。这就是为什么梵高的故事会被拍成“挚爱”,而达芬奇的故事不是记录片就是悬疑片。 伍迪艾伦的电影在我早期的观影经历中是那么重要,以至于即使那些指控不是空穴来风,我也很难把这个在媒体上被丑化的形象和那47部电影里的天才合并在一起。所以如果有人问我关于这件事的态度,我大概会回答对于艺术家和公众人物这两个形象要合理区分这一类官话..(现在我了解那些纪录片里那些OJ的朋友和仰慕者为什么可以不顾罪行坐实与否都要为他说话了,事不关己的正义是敌不过切身建立的感情的,或许是人类本能) A伍迪艾伦选择了电影B纳博科夫是一位艺术家C电影是一种艺术D所有人都是艺术家E每个女人都有父亲

 6 ) 爱情是一个个叫做“基日中尉”的不存在名字

伍迪.艾伦1975年这部的《爱与死》,无疑非常适合悲观主义者的情人节。

他将自己丢入1812的俄法战争,将战争与和平变成一出阴差阳错的闹剧,无论是维护爱人名义而决斗,还是在战场上做炮灰,又或者被鲱鱼撑死,结局都那么回事,毕竟,艾伦小时候就邂逅了跟伯格曼下完棋的死神。“我们会再见的”,拿着镰刀穿着白袍的死神对他说。

作为宗教和上帝的怀疑者,伍迪艾伦将这番质疑以夸张化的脸谱置于自己扮演的懦弱的俄罗斯士兵鲍里斯,这个唠叨着嘲讽信仰的家伙,却比他所追逐的爱欲对象、信仰上帝的索嘉,有着高得多的道德底线。于是,他开始了自己迫不得已又狂笑不已的殉道之旅,被裹挟于冤冤相报、处处偷情的世间,不发一枪一弹的鲍里斯,却不幸成了1812的战争英雄、圣彼得堡的情圣、以哲学和生理同时赢得美人归的笨拙丈夫、暗杀冒牌拿破仑的阻挠历史进程罪人。

最终,他在死囚中,满心欢喜地等来上帝显灵,寻思着上帝跟拿破仑商量好了,赦免他。于是,大义凛然面带微笑地步上刑场,被小时候约定的死神接走。

同样是质疑者,在伯格曼看来,上帝是一只大蜘蛛(《玻璃之心》);在伍迪艾伦看来,上帝在客观上是个和死神窜通一气的骗子,在主观上,不过是无辜的被语言艺术误解的倒霉蛋(显灵的影子只是告诉他凡间之罪被赦免,并没代表拿破仑)。

作为配乐的普罗科菲耶夫《基日中尉》同样是荒诞的,故事关于尼古拉一世迁怒于一位并不存在的“基日中尉”,于是有了侍卫被迫安排出的流放、赦免、婚礼和葬礼。世界终归是虚无的,是一个个叫做“基日中尉”的不存在的名字。普罗科菲耶夫和伍迪艾伦都洞察清楚了。

 短评

90#。伍迪艾伦的‘’填字游戏‘’,‘’我”的《死屋手记》:在“我”迎接《罪与罚》的结局时,父亲来看我,他说博比克从《卡拉马佐夫兄弟》之一那儿听说,那个邻居家的男孩杀了两个女人,“我”认为他一定是被《群魔》缠身了。父亲说他本来就是个《流氓》(A Raw Youth)‘’我”认为他是个《白痴》,他表现的像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而且我听说他是个《赌徒》。当‘’我‘’死去,跟随《第七封印》中的死神离开,妻子的《假面》在屋中凝望着我。

4分钟前
  • Kriky
  • 力荐

冷战年代的“俄国故事”,变焦镜头,后现代的荒诞,却有向苏联蒙太奇学派致敬的剪辑(战场上的羊群),伍迪艾伦首次在欧洲获奖。可以看做是他早期疯狂喜剧的最后一部(之后便是《安妮霍尔》了)。其间他与戴安娜基顿的斗嘴戏的台词已然登峰造极了。

5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伍迪艾伦早期喜剧的收尾作,虽然说是有个过渡作用,但其实真的还是超级超级超级搞笑啊!每一句台词都是吐槽,和戴安基顿吵架吵得真是让人瞠目,哈哈哈。伯格曼、爱森斯坦、历史以及各种俄国文学被玩于股掌之间。。。

9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直到最后一刻,鲍里斯还认为自己会得到赦免,英勇地走上刑场。索嘉在和女友谈论爱情的时候,见到鲍里斯跟着死神走过原野,两个人沿着湖边的树林越舞越远。

10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同时戏谑俄国文豪和伯格曼

11分钟前
  • 𝐓
  • 力荐

喜欢这种脑洞大开和无厘头

14分钟前
  • fox的summer
  • 推荐

【A-】怎么说呢,你永远无法拒绝这个小老头。一边是精打细算的高级文人资本主义性爱笑话,一边又是混杂着文学、影像、歌剧的戏谑与致敬,外加“爱与死”的极尽哲思。用最黑色淫荡的欢笑去高度概括人间世最为深刻的道理,这应该就是我爱伍迪艾伦的全部理由了。最后与死神共舞的那一段彻底把电影拉到了一个全新的审视高度,喜爱程度再加一星。

15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爱是遭罪,不爱也是遭罪,遭罪就是遭罪。”//七八十年代的伍迪艾伦也太好笑了 简直是个行走的吐槽机 从东到西自南向北把欧洲大陆玩了个遍//当说话者的表情一本正经地足够让人信服时不管他们说什么听的人都会相信的//其实也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关于爱与死的讨论 毕竟上帝是个混蛋 死亡也不会糟过和保险推销员待上整晚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 如果做爱次数降到每八个月一次以下的话 就应该检查下是哪里出问题了(。

17分钟前
  • YiQiao
  • 推荐

好景不长,战火再次袭来,拿破仑攻占了莫斯科,鲍里斯必须重回战场。无法忍受离别之苦的索嘉决定一劳永逸——刺杀拿破仑。于是,一对傻头傻脑的夫妻带上他们的猎枪,就这样出发了

21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女主角说:爱就是遭罪,为了避免遭罪,就不要去爱,但是这样一来又会因为没有爱而遭罪,因此,爱是遭罪,不爱也是遭罪,遭罪就是遭罪。为了幸福就要去爱,要幸福于是就要遭罪,可是一遭罪又不觉得幸福。因此,要想不幸福就必须去爱,或因爱遭罪,或因太多的幸福遭罪。这概括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22分钟前
  • 麻木斯基
  • 力荐

战舰假面封印等致敬流早有豆论。只在无厘头的渊源上小作猜测:决斗时对空鸣枪导致双臂染红,疑似凌凌漆袁咏仪的遭遇――转射枪加吊灯;行刺途中插入一段对口,点秋香之杀人灭口居家旅行必备……另外一小段原声比较耳熟,英片马嘴的主题音乐。查了下,普罗科菲耶夫基杰中尉组曲之三基杰的婚礼。三星半。

24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哇真的是一如既往的黑色幽默,喜欢伍迪艾伦的电影,无论是作为导演还是演员他都很棒

29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电影在欢乐和深刻之间来回转换

34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伍迪艾伦将他擅长的风格化模仿几乎运用到信手拈来的地步。在《爱与死》中,它几乎将包括老塔与爱森斯坦在内的一系列苏联形式主义进行了致敬。它虽然包含宏大场面以及招牌式的黑色幽默,却是以此为表象提出一个宏大哲学命题:在生活中诸多不能忍受之轻面前,死亡已不值一提

38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看过老头42部,原来还有这部!又一个蠢蛋+倒霉蛋的欢乐神经病,他摇摇晃晃决斗哆哆嗦嗦谋杀,他和最佳拍档掉书袋打嘴仗、和死神共舞,他戏谑老陀戏仿老伯(不愧脑残粉),他把爱或不爱的痛苦与欢乐解构得如此迂回折磨,他把生或死去调侃得如此轻松幽默,这就是骄傲的伍迪老头。

4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8/10。上帝许若死缓只延期一小时。男主欣赏歌剧和伯爵夫人调情、决斗前求婚的独白用特写表现,全景对比军营里走错正步、弄歪刀枪、钻进炮筒等洋相,突显人物滑稽样貌。搞笑的是战场上有啦啦队和卖零食,夫妻生活穷得糕点吃雪做的。戏仿[战舰波将金号]中眼镜男、石狮子蒙太奇和[假面]女人的脸交替出现。

42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7.8/10。①拿破仑侵略俄国期间贵族家庭的男主和他表姐复杂的恋情故事。②笑点不断,喜欢直视摄影机说出内心独白、持枪决斗、敲脑袋的默剧、暗杀拿破仑现场这几段。③笑点塞得太满导致情绪过载(同质于《鸭羹》但严重得多),扣2分。④把黑色幽默拍成了玩闹/无厘头喜剧,气质有一定的错位,扣0.2。

43分钟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看到一个评论说伍迪艾伦多次强调《安妮·霍尔》才是自己电影生涯的真正起点,宽容点看其实这部和此前四部相比,已经开始脱胎换骨,首先极富哲学思辩的台词使影片开始脱离单纯的好玩而变得深刻起来,其次在深刻和有趣之间来回穿梭,如履平地,体现出了极好的掌控力。

48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7.7 无敌老头的沙俄情结,在荒谬戏谑的神经喜剧框架中通过台词点触到爱情与死亡的哲学,从而在一片混沌之中激烈地输出自己的观点,塞满了知识分子的消遣和自嘲。

51分钟前
  • KID Y
  • 推荐

开头居然不是温莎字体,Woody Allen的历史穿越古装片。Diane Keaton的表演真是棒级了,乐坏我了,Woody挑逗女人时的小贱样猥琐至极。俩人真是绝配,无数冷不丁的高笑点中夹杂着令人捧腹的狂笑点。比起Mia Farrow,Keaton简直魅力增色太多,更灵动、聪明、有趣。到处穿插着睿智的哲学思考与文字游戏。

56分钟前
  • 米格鲁猎兔泡茶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