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手无情

邵氏电影中国香港1969

主演:罗烈,姜大卫,陈星,谷峰,李菁,张佩山,房勉

导演:张彻

播放地址

 剧照

铁手无情 剧照 NO.1铁手无情 剧照 NO.2铁手无情 剧照 NO.3铁手无情 剧照 NO.4铁手无情 剧照 NO.5铁手无情 剧照 NO.6铁手无情 剧照 NO.13铁手无情 剧照 NO.14铁手无情 剧照 NO.15铁手无情 剧照 NO.16铁手无情 剧照 NO.17铁手无情 剧照 NO.18铁手无情 剧照 NO.19铁手无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7 01:03

详细剧情

沧洲捕头铁无情(罗烈饰)嫉恶职仇,时沧州出现四剧盗,包括梁延中(陈星饰),彭云强(谷峰饰),李不乐(张佩山饰)及马威甲(房勉饰)。铁先后击杀梁、彭、李三人。但被马的夺魂笔所伤,混乱间,铁以马的坐骑突围而出,意被送往马家,认识马双目失明的女儿桂姑(李菁饰)……

 长篇影评

 1 ) 六扇门里不乏好手

  说这个电影要提到两个观点:一是倪匡有时候会发善心二是奇儒是手工课代表。

  这个电影最温馨的地方便是豺狼对自己的子女也是好的,虽然豺狼会毫不犹豫牺牲别人或者只是靠牺牲别人来对子女好。铁无情最大的善事就是保全了父亲在女儿面前的尊严,《勇闯夺命岛》里有差不多的情节,东西方文化差异再大,在这一点上还是接近的。

  陈星小朋友这次绰号铁蝙蝠,也是很快就挂掉,人长得满脸横肉就是容易被歧视啊。谷峰叔叔弹琵琶的设定让我想到宫本武藏里的盲眼琵琶法师,他的燕形镖实在是杀人之养眼利器,张彻在道具上动的心思实在很深,独臂刀王里的刀可长可短还可以吐东西。

  姜大卫在这个电影里叫做铁二郎,还不敢坏笑,只是老是尖着脸:大哥,我觉得这样危险。差不多还在《十三太保》前面,不过已经开始锋利了,相比之下,罗烈就是凶悍有余。

  其实张彻手下最吓人的不是陈星小弟弟,而是罗烈,罗烈直到胡子眉毛都白了,牙齿都不齐的时候眯起眼还是很吓人的,我记得好像是《豪门》吧(有沈殿霞)的,他给个小姑娘事后红包:你给我见红,我给你红包。笑眯眯得我总觉得不是猥亵而是凶残。

  李菁的桂姑显得很柔弱但不是傻,面对这样的女孩罗烈也讪讪地说:你愿意和我一起生活吗?还说要在房子前面种满鲜花,有鲜花的地方总是不差。

  张彻笔下的盗匪都是薄情寡义的,什么大哥二哥三哥四弟的,杀你没商量,看《杂家小子》里刘家良杀一起蹲苦窑的兄弟连眉毛都不抖一下。对于看水浒,看倚天屠龙记的我而言,反而新鲜。

  罗烈除了这个电影好像还有个《天下第一拳》是主角,其他的他们这一辈就是王羽的天下了,说起来我不喜欢王羽和这个似乎也有些关系,但相比而言,王羽实在男主角威风很多,郑雷实在太矮,可惜了。

  捕快如此厉害,还是看张彻片彻底扭转过来了,后来温瑞安写的到底不像捕快

 2 ) 铁手无情

“二郎呢?”

“少年英雄,可惜得很!”

罗烈与房勉终极对决前的这番对话,少了长篇累牍的辩论,寥寥数字,一个铁手无情,一个老奸巨猾,江湖味浓得如同暴雨前压抑的燥热,让人既压抑又兴奋。

《铁手无情》的妙,既有张彻电影里少见的精致,也有不落俗套的儿女情长,大反派的舔犊情深,正派人物的嫉恶如仇原则里的宽容,人性不再是单薄的脸谱化,罗烈对房勉的杀或不杀,因为那片刻的迟疑反倒是更加的立体。

草丛伏击与客栈浴血,一边是风吹草低不见恶人的凶险,另一边是殊死一搏的英雄末路,凌厉的剪接将人物面部特写与动作相结合,拍出的是接踵而来的“险”和命悬一线的“惧”,而不是一味冗长的硬桥硬马。谷峰的琵琶与暗器,金算子的三节棍算盘加暗器,房勉的链子枪,新奇又精致,比起徐克如今的炫目依旧毫不逊色。

不知道盲女的桥段是否给予吴宇森灵感,但温瑞安的铁手无情来自于此片无疑,以往港产武侠片六扇门的形象若非为虎作伥就是软弱无能,能有罗烈姜大卫这般一身正气武艺高超的热血男儿,也算是革命了。

 3 ) 难得这么认真的张彻

在对于细节的注意上,《铁手无情》和张彻的其他作品相比,尤其是后期,是十分难得的。

被劫的宫百万家在东光。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在沧州南。所以劫匪行动后直奔沧州是很合理的。而沧州一直有习武的传统,巨盗也多。比如《连环套》里窦尔墩的原型就是附近的献县人。

谷峰弹的琵琶是十几品凤尾头的式样,比较典型的明清琵琶,而不是现代常见的二十几品如意头。谷峰应该是不会弹琵琶的,他的动作和音乐也配不上,但却确实是在认真模仿弹挑和扫弦的指法。

指认陈星的鸽子不是凭空拿出来的,之前就给过镜头留伏笔。当然信鸽能准确飞到一个罗烈路过的西瓜摊似乎也不太说得通。

张佩山大战一场之后向房勉报告时,特地说已经把暗器都收回来,并检查过没有留下活口。这就比较圆满地解释了为什么他手里的金算盘又已经填满算珠了。

午马的酒肆里的几场官匪试探很有张力,逻辑也很通顺。这里不再赘述了。八百两黄金放在民国就是八十根大黄鱼,二、三十公斤,也是一名悍匪会选择随身携带的合理重量。顺便说一句,午马年轻时有点像程之,戏路也像。

罗烈能能偶遇李菁,是因为姜大卫乱战中把他扶上了房勉的马。老马识途就把叙事结构的必须变成了逻辑的必然,这样的匠心对于张彻来说是比较罕见的。

当然,大写意、不拘小节也是一种导演的风格,原则上并无优劣之说。只是这一部作品对于张导而言有些别具一格而已。

 4 ) 温大侠与乐韵

原来这个电影是温瑞安“四大名捕”的启源啊,电影69年的,而“四大名捕”第一部小说诞生在1970年,铁手,无情,被温大侠分拆了。

这青纱帐很有感啊。尤其下雨的时候。发现武侠片最有意境就是下雨。下雪的话,因为邵氏人造的太假,就没那种味道。

李菁演一个盲女。

好吧,又看罗烈演了一个如假包换的男一号。早期他好像做了几部的男主,后来才大多演反派。原来罗烈是个情场浪子,风流成性。看到一个八卦,有一个内地女孩乐韵,原本是《红楼梦》的候选演员,长相极美,但像很多上海女孩那样,出国才是她们最想的(那时候内地有点名气的女演员何尝不是热衷出国?),为了等出国而放弃了出演的机会,这时候她认识了罗烈,一下堕入情网,于是21岁的姑娘,跟着50岁的罗烈到了香港,却不知罗烈有妻儿,被金屋藏娇,但纸包不住火,乐韵知道罗烈欺骗后(其实用脑子想想50岁的男人怎么可能没有妻儿?也许是欺骗离婚了吧),大闹了多次,却被罗烈报警而被惩处,最终因为情伤回到内地,自杀收场!

 5 ) 温瑞安的四大名捕就是源自于这部电影

时间:铁手无情 上映于1969年
      四大名捕的第一个故事追杀发表于1970年。小说里已经提到了铁手无情的名字。

芦苇丛的电影画面被直接应用于1982年的四大名捕故事:碎梦刀开头。比较一下情境、情节的设计,小说和电影是非常相似的。

 6 ) 高仿剑戟片

这片子让我很惊讶,原来张霹雳的电影业曾经做到过这么精致。《大刺客》好在故事和摄影,可惜片场硬件设施不行,打得也不好看,这片子好在人物,以及布景和动作剪辑,缺点在没有完整的立意,好的细节没整合起来。两部片子如果能做个加法,离剑戟片第二方阵的距离就不远了。

这时候的张彻肯定在模仿五社英雄,开始硬插入的方块字幕很有日本规则感,可惜很生硬,象《金燕子》开头一样。显然抄《牙狼II》没抄好。中国的建筑和服饰,还是不适合这样方正的插入。

影片的布景分成三大块,一是炎热的白天,在芦苇丛中,有蝉鸣和西瓜摊、汗水,要素很齐全,打斗充分利用了芦苇的遮挡,只是内景所限,没有日光下芦苇摇曳的阴影之美。二是客栈夜景,大雨中的遭遇战。三是寂静的山中,花圃和草地,利用了大雾。布景的元素很丰富,用心得令人惊讶。

客栈和山居中居然还来了段“智斗”,充满张力。打斗戏每一场都设计得不错,剪得也好,芦苇荡、马车劫杀、客栈、草山,都有特点。最后两人决斗累到满地爬,显然也是日本片才会有的场面。张彻中期以后主角累不到这样就该死了。

影片开始用蝉鸣渲染炎热,用货郎鼓声制造紧张感,最后用飞砣声突出形势险恶。都是邵氏少见的对声音有自觉运用的范例。

张霹雳的电影在形式上抄日本片可以抄成这样,已经快出师了。此后主题中国化、剧情简单化、形式霹雳化、打斗狗血化是大势所趋。所谓中国武侠片,就是这么草创出来的。

 短评

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刻画饱满,四大恶人武器设定极为用心,芦苇荡,雨中曲,杀人夜,勿独行。盲女家中坐,老夫已远行~想到了《喋血双雄》,倪匡笔下一部分外别致的片子。

5分钟前
  • 阿鲁卡多
  • 力荐

8.7;不是一般的生猛啊

7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芦苇荡,冷雨夜,气氛抑郁浑厚;雁形标,金算盘,细节精心有趣;恶狼护女,铁手有情,人物饱满立体。

8分钟前
  • 空思
  • 推荐

姜狄组合前的早期作品,类似飞刀手融合很多的日本武士片风格,还有类似喋血双雄这样两个无情人中夹一个不知情瞎子这样的情节,从头至尾剧情都绷得很紧

10分钟前
  • luc1en
  • 推荐

道是无情却有情,好就好在这份贼父和盲女的情上。芦苇荡内厮杀的环境设定很妙,制造出一种迷宫追逐氛围。四个贼头目,前三个均在招供之时,被同伙干掉,泄密者死。贼老大则死于自己的独门兵器之下,也是宿命。(房勉扮的贼老大马威甲很像李成儒)张彻的武侠片不太在乎真实光线,黑夜如白昼一般光亮,不论何时开打都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11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开始硬插入的方块字幕很有日本规则感,很生硬。芦苇丛和炎热感,夜雨客栈,山中大雾,都罕见于邵氏内景。39:39俩喽罗,袁大眼和王钟。客栈和山居里居然来了段“智斗”,张霹雳太令人诧异了!还有蝉鸣和飞砣声渲染气氛。这片子的元素丰富得让人惊讶。打戏设计和剪辑都不错。

12分钟前
  • 风间隼
  • 推荐

罗烈当了正面男主角还是那么凶,那么丑,泡姑娘就像抢民女,真讨厌。

15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铁手无情——万人斩——喋血双雄

16分钟前
  • 有鱼氏
  • 推荐

罗烈早期演正派,终于不用被谷峰压着,还杀了自己的老丈人上位;演老丈人的演员基本上是演正派居多,但在这里演了反派。该片虽然格局小,但是剧情有趣,并且有一定的影响力, 后来的《万人斩》、《喋血双雄》等片都受到了这部电影启发影响。

21分钟前
  • 灵魂harvest
  • 推荐

气氛可以

23分钟前
  • 回春堂朱二
  • 还行

“我要带你去一个很好很好的地方,那里冬天不下雪,一年四季都开着花”,→_→ 一秒变文艺片

26分钟前
  • 茉琉
  • 还行

张朋友,你武戏处理的比文戏好。午朋友,你做着副导端着盒饭好吃吗?

30分钟前
  • 云童
  • 推荐

罗烈就是一大便干燥

32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新派武侠佳作,效仿《姿三四郎》的芦苇丛也拍得很好,日本摄影师宫本幸雄(龚慕铎)的功劳很大,比张彻以往粗糙随意的镜头画面加强了细致感,配乐准确锐利,季节感强烈,罗烈的捕头冷峻刚烈又带有几许温情(赞赞赞赞),动作也是孔武有劲,至于后面桂治洪的《万人斩》基本都是以此片为基础,不过《万》的镜头感更好一些——大量精美的空镜头,不过此片打斗稍微逊色(软绵绵的打斗叫人提不起劲)

34分钟前
  • Allurer 顾
  • 推荐

算是靠谱的一部邵氏电影。打斗,氛围营造,角色塑造都还行。

38分钟前
  • 操蛋的教父
  • 推荐

看到片名,还以为又是洒血浆式硬桥硬马的动作片,没想到人文气息,环境氛围,桥段设置,眉目细节样样精彩,剧力更是由头到尾都保持住了。

41分钟前
  • Mr.Graceless
  • 推荐

当属邵氏武侠前五之列,水准犹在《新独臂刀》之上,张彻难得的用心之作,也亏得剧本动了脑筋。“二郎呢?”,“少年英雄,可惜的很”——足见台词功力。

44分钟前
  • 北庭都护
  • 力荐

三星半。姜大卫那个鬼瘦啊;罗烈看起来总像是坏人,结尾还篡改遗言,说老丈要把女儿许配给他哈哈(不过身材好好哦,果然张彻);房勉一般都是以好人形象居多的,这次竟然演坏人也生动得很啊,尤其是那句“少年英雄,可惜的很”,一下子就把老谋深算的形象立住了;芦苇戏很棒棒哦,最后的决战也不错。

48分钟前
  • 石头放在鸡窝里
  • 还行

桂治洪的《万人斩》是这部片子的翻拍,而《喋血双雄》里面,对张彻这部电影也有致敬,盲女总能引人发恻隐之心,一招鲜,也可以吃很多年。

52分钟前
  • 幸福超市总经理
  • 推荐

芦苇荡厮杀非常精彩,气氛足,画面美,节奏恰好。芦苇荡厮杀让我想起《谍影重重》里在满是枯草的冬日荒野里对战的那段戏……都是冲突感强烈的生死之战,极有吸引力。马威甲的家,温馨宁静,屋前种满了鲜花。马威甲这个角色比较丰满,他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我极其讨厌马威甲,好几次想冲进电影里去给他下老鼠药,这也许是因为他杀死了铁二郎(姜大卫饰演)。马威甲的女儿桂姑,是善良的盲女,让人怜惜。无情的铁手,见到她也会心软,不忍心伤害她。电影里那种侠气与柔情都散发着岁月气息,使我感到惆怅。

54分钟前
  • 雪之竹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