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2009

悬疑片韩国2009

主演:孙艺珍,韩石圭,高修,李珉廷,朱多英,朴圣雄,崔秦豪

导演:朴信宇

播放地址

 剧照

白夜行2009 剧照 NO.1白夜行2009 剧照 NO.2白夜行2009 剧照 NO.3白夜行2009 剧照 NO.4白夜行2009 剧照 NO.5白夜行2009 剧照 NO.6白夜行2009 剧照 NO.13白夜行2009 剧照 NO.14白夜行2009 剧照 NO.15白夜行2009 剧照 NO.16白夜行2009 剧照 NO.17白夜行2009 剧照 NO.18白夜行2009 剧照 NO.19白夜行200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7 01:02

详细剧情

太阳到达最高点的时候,它的影子便消失了。刑警韩东秀(韩石圭 饰)为了证实自己对一起已有定论的杀人案的猜想,致使自己的儿子意外身亡,从此变得意志消沉起来。14年后,一桩杀人案似乎和当年这起案件有着某种联系,当韩东秀再一次开始关注起当年一名被害人的儿子有汉(高修 饰)时,意外认识正在帮助财团老板调查未婚妻柳美皓(孙艺珍 饰)的私家侦探,从私家侦探那里得知这名叫柳皓美的女人正是当年被认为是畏罪自杀的凶手的女儿李佳。当年这两个韩东秀曾经有怀疑过的小孩子如今长大成人,而且又同样因为凶杀案出现在他的周围。在韩东秀的追查过程中,他发现了当年凶杀案以及近期凶杀案的真相,而真相背后,却是一对永远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见面的苦恋情侣。   影片改编自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白夜行》。小说曾在日本被拍成电视剧,并大获成功。

 长篇影评

 1 ) 电影版《白夜行》----弥补缺憾,但带来了更多遗憾

应该是因为顺序的原因,先是电视剧然后是原著小说最后是电影,对于电视剧中留下的小小遗憾,电影版的白夜行部分弥补了。也许是因为东野本人也加入到编剧的行列中,才把小说中最后雪穗嫁入豪门的部分添加到了电影中,之前的电视剧里没有这部分,当然也没有雪穗指使亮司去强暴美佳的情节,可能是出于当时两位主演的年纪,或是电视剧本身的尺度问题。我个人认为那部分情节中的雪穗是最为变态的,也是最为真实的。在这一点上,我还是要谢谢电影版,把这个故事的某个很精彩的部分展现了出来,虽然不喜欢孙艺珍扮演的李佳,因为到了她所扮演的那个年纪的李佳,她的表情和内心的情感应该是更为复杂,而不是动不动就来个嫣然一笑或是楚楚可怜,角色处理的并不满意。
其实对于连电视剧都没说全的故事,我已经不会期待电影能把它讲完整,但是即使是改编删节,也不能把它说的太压缩太仓促。电影版的故事结构几乎是选自小说的开始和结尾,而中间的大部分情节连带着重要的几个人物角色都被摸去了,这令人很遗憾,尤其是筱冢学长这个角色,对于白夜行小说本身,他是个也许仅次于笹垣警官的配角。小说中,两个主角间的黑暗人生以及所犯下的累累罪行跨度有近15年之久,而电影版却着重的把所犯罪行全部集中在一头一尾两个时间点,而老警官也并没有对案件本身进行持久的追查,相反若不是金有汉杀死了那个虚构的年轻警察,老警官或许都不会再去翻案,而编剧为了突出他对案件的看重,还煽情的设计了一出儿子死于管道的情节,我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更没有必要的就是女秘书的角色设定,她折腾了半天,还是败给了李佳以死以表衷心的烂桥段上,结果还当了老警官的替死鬼。而令我最无语的改变来自,金有汉的床戏,电影本身并没有包括原著中他与死人发生关系的部分,就何必加上这么个匪夷所思的情节,还有女老板那句摸不着头脑的XX台词。况且原著里根本没有那个女人的设定,若她是来代替典子的,未免有点太低级。 而且在小说中护士典子的角色相当重要,亮司去杀笹垣的药物来源,亮司的救赎都与她有关。电影版的女老板,根本和电影本身的剧情没有任何关系,她的出现现在看来几乎就是要给高修一个展现身材的机会,女主都裸背了,男主不能不脱啊。
电影的主题音乐选择了著名的《天鹅湖》,这一点令很多人从影片一开始就为之一震。难道金有汉和李佳就是齐格布来德和奥杰塔的化身,导演难道想让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纵使他们是杀人犯、加害者,他们终究是拥有纯洁爱情的王子与公主?不,我相信《白夜行》本身并不是这样的故事,正如许多读过原著的人所得到的感受一样,《白夜行》中的雪穗和亮司之间并不是只是爱情那么简单,他们之间的羁绊是多重的,不能只用爱情这个词去解释。或许把主题音乐换作是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即《莫斯科的悲钟》)更为合适。

最后,若电影就结束在李佳上电梯的美丽背影,那该有多好。

 2 ) 相濡以沫,只是为了生存

    谈电影之前先谈谈小说。2009年的图书市场,掀起了一股日本推理小说的热潮,无可否认,作为日本的“第五大国术”,推理小说被日本作家提升到了空前的水平。我曾是一个狂热的推理小说爱好者,不过显然我已经落伍了,我对日本推理小说家的认识还停留在横沟正史、森村诚一、松本清张的阶段,对于新生代的日本推理小说家们几乎一无所知。不过假如你对一个领域一无所知却还知道这个领域某人的名字,那就只能说这个人太有名了,就好像不是球迷也知道谁是贝克汉姆。而我这个已经和如今的推理小说迷们产生代沟的人,却也知道东野圭吾的名字,因为他太有名了。

    东野圭吾的影响力是覆盖整个东亚文化圈的,因此韩国人把他的旷世作品《白夜行》搬上银幕也就不足为奇了。当原著是东野圭吾,当主演是孙艺珍和韩石圭的时候,你知道,我就崩溃了。

    影片中交织着各种欲望,正常的,不正常的,变态的欲望。如果说爱也是一种欲望的话,那么它在这部影片里惨败,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它升华了。“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是支撑两位主人公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然而实际上,从影片的一开始那段情欲与死亡的觥筹交错中,这精神支柱就已经坍塌了,剩下的就只有女主角的力争上游和男主角的自欺欺人。也许小说里形容的更贴切:他俩的关系更像是贝和寄居蟹,只是为了生存依靠在一起。或者像《生死时速》里面桑德拉·布洛克说的:危难中产生的感情不牢靠。

    网上关于小说、电影、电视剧孰优孰劣争论得很厉害,我没看过原著,不敢插嘴。不过反过来,由于没有受到原著小说或是电视剧的影响,我对这部影片的观感也就没有先入为主的影响,应该是客观的。毫无疑问这是部优秀的电影。

    看完电影,不知何故突然想起李白的那首《古意》: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崖。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我总觉得这诗意和电影的主题有所契合,相濡以沫,只是为了生存。

 3 ) 韩版《白夜行》不懂夜的黑

在性善论和性恶论之间,很多时候我会偏向性恶论。

这两年,我看过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数量可观的日剧,对于人性的恶也有了一点小感触。首先,我觉得恶一定不是消灭的东西,就像灭掉了所有的狼以后兔子会繁殖失控一样,失去了恶以后善也会变得无处安身。另外一个方面,每个人的身体里面一定是善恶的交织体,一半是光明,一半是黑暗。所以现实中看到有人落水你会想救他但真正下水的人并不多,想中500w彩票的人多但真正去抢银行的人口比例小。

当然,我讲的两方面是最庸俗的两方面。日本的编剧也罢、小说家也好,从来没有停止将“恶”这个话题细致化、深入化,比如《重力小丑》、《人间失格》、《正义的伙伴》等等。然后也会弱弱地想,日本之所以不承认包括侵华战争在内的许多事实,是不是因为日本的民族性里对于恶一直有着源远流长的思考?

好了,我说回孙艺珍版本的《白夜行》。我之所以期待孙艺珍版本的《白夜行》,一方面是因为我对孙艺珍的演技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想看看韩国人买了日本人的版权后,是如何表现出自己对于黑暗的理解。而有时候,道理总是这样,期望值越高,失望也就越厉害。

首先,孙艺珍的确是演出了李佳极其复杂多变捉摸不透的一方面,但是李佳应该是一个年纪轻轻的邪恶女孩,她的年纪小更加衬托出她内心的恐怖,不仅是因为外部环境的促使,还有她自身年纪小才有的一些极端世界观问题。相比孙艺珍真的是老龄了。

然后再说回韩国人黑暗的东西,一定是不能拿韩剧里面的女二号男二号那些行为来佐证的,什么恶意中伤善良主角的话,什么故意制造主角误会的行为,那实在是太小儿科了。在电影方面,我会举出《杀人回忆》和《老男孩》这两部片子。尤其是《老男孩》,对于乱伦这个道德话题的表现力,真的是可列为电影史上影响最坏的电影之一。而韩版《白夜行》通篇看下来,孙艺珍和高修两个被杀人事件缚住光明的人,黑暗的理由仅仅是爱情,无关人性的复杂。

因为爱情,所以十四年前高修把剪刀捅向自己的亲生父亲;为了两个人的永生厮守,十四年来孙艺珍和高修不断铲除掉可能破坏这种幸福的人;因为相爱,高修这么多年来看起来残忍毁灭的所做所为,都是为了守护心中的这个女孩。绕了一大圈,《白夜行》不过是一个残忍版的爱情故事,什么悬疑推理的躯壳,什么人性黑暗面的描写,都不过是爱情的外衣。

如果是以前,我还是个哈韩迷,我估计眼泪鼻涕早就一大把了。哎呀,高修实在是太可怜了。哎呀,李佳实在是太悲惨了。哎呀,这部电影实在是太感人了……问题是,我现在年纪也大了,自己也经历过爱情的事情,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而这种对于《白夜行》的表现,我细想下来,觉得实在是太脆弱不堪了。而这种对于爱情的认识,也实在是太恐怖不过了。然后就想说,韩国的价值观是不是这样,或者说韩国影视作品的价值观就是这样。像《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之类连名字都那么爱情的名字,你是只能看见爱情的;像《大长今》之类包着美食、宫廷的包装的,如果没有爱情的纯粹也就不是韩剧;像《还想结婚的女人》之类,能拯救30多岁没脸蛋没年纪的女人只有爱情。

爱情很美好,但它一定不是所有现实的出口。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这个道理,你既然要拍《白夜行》,你就一定要明白。尤其是拍电影,作为一部根据经典小说改编的电影,还有那么优秀的电视剧集在前,如果只是一种向媚俗思想的低头,而不去探寻事件的本源,它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这是我给韩版《白夜行》打上的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想吧,韩版《白夜行》一有肉色画面,一有杀人事件,不知道算不算是限制级的,是给18岁以上观众观看的。如果是这样,就请不要低估观众们的智商和情商,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

 4 ) 男主心路历程猜想

东野在小说中并没有提及男女主角是如何联络以及如何杀人的,但无论是日剧还是电影版的白夜行,不约而同地,把杀人事件的罪魁祸首,指向了女主角。

在日剧中,女主人公逼迫男主去杀人,表现得相当直接,男主不愿意去,女主就内牛满面说自己要去自首,男主含泪去杀了;在电影中,男主在雨中攥着少女的照片对女主大喊,这个不可以!女主则说,我们马上就要有光明的未来!我们不能功亏一篑!男主含泪去干了……

诚然,女主人公经历了人生的黑暗,心理是扭曲的,但是男主人公呢?
他在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亲手杀死了恋童癖的爸爸,仅仅会是因为对还是小女孩的女主人公的爱吗?
不是。
在一个男孩子发现自己尊敬的父亲,在猥亵自己喜欢的女孩,那种心情应该就像整个世界崩塌了,之前的人生好像一个笑话,立刻陷入黑暗和绝望。随即男主在冲动之下亲手杀死了父亲,然后回家,冷静面对刑警的提问。也许之前他是个软弱的孩子,但从那一刻起,他不会再是一个软弱的人。

也许是这样也说不定:在他看到真相的时刻,女主人公变成了光明的象征,他的世界里唯一的纯白。父亲是肮脏的黑暗的,父亲所代表的整个世界都是肮脏的黑暗的,他只需要有女主人公,只相信女主人公,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第一个玷污光明的人被他杀掉,剩下的也都要被杀掉。
也许,女主人公什么也没有说,她不需要说,是男主人公自愿走上这条路。他的世界里没有太阳,只有女主代表一线光明,不管谁要遮挡这一线光明,都不可以。都要消失。

但是在日剧和电影里,男主人公总是会表现出犹疑和软弱,女主人公则像个冷血魔王。一切都是她的错,她为了钱,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逼迫男主人公一次次去杀人,越错越多。

我觉得,他们是身处黑暗之中的两个人,没有谁比谁更高尚,男主不是为了女主才做那些事,他只是为了保有自己心里的那一丝光明。他们无法相互温暖彼此,只会一起坠入永恒的冰冷和黑暗。

所以男主必须死掉,他死掉,那些执念,那些痛苦,那些不能言说的往昔,也仿佛随之而去,而女主终于可以头也不回地走向新的生活。

 5 ) 我尽了自己的全力,只是为了要给你在太阳下织毛衣的权力,不管是不是给傻逼

(李佳/柳美皓=唐泽雪穗 金有汉=桐原亮司 说电影的时候用等号前面的名字,说小说的时候用后面的)

先看了电影,想写点东西,但是很多人说不看小说就没有发言权,于是就去看了小说,至于电视剧版,看了几张照片就感觉气场完全不对劲,于是放弃了。OK,现在差不多可以说话了吧。

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小说版和电视剧版的评分和电影版差距不小。是因为非原创,是因为很多人觉得只要是棒子的东西就要一棒子打死,是因为电影里的人物不够多,还是说电影里的李佳不够阴,有汉不够狠。

电影版比起小说版,大概有这么几个较大的不同。
1. 省略了几个人物,尤其是亮司和雪穗小时候所接触的人,自然,受害者也少了几个。
2. 两个人的地位,小说里的亮司基本上还算有自己独立的事业和生活,到了电影里,有汉基本上成了李佳的附属品。
3. 心理戏和间接对手戏的增加,小说里男女主人公从头到尾没有正面的见面,心理描写更是几乎没有,电影里的分量不少。
4. 养母的下场。小说里养母因为突发疾病去世,不过按照小说中一贯的“巧合”,想必也是另有蹊跷。(看的是下载版,不知道是不是全部的,也不知道里面交代的养母死亡原因是不是完整的)而电影版中,有汉除了利用李佳养母的院子藏尸体,对于养母本人没有伤害。
5. 名字,小说中雪穗的名字始终没有改,只是动了姓,但是电影中从李佳变成了柳美皓。
6. 警官的性格。
7. 结尾的处理,电影中有汉被逼到了天台,和警官对峙了一会,小说里直接跳下。小说中的雪穗一次都没有回头,电影里的出现了十五年前的小李佳,她回头了。

可以说因为这么几个不同,相较于小说版的白夜行,电影版多了很多的“人味”。一条条说。

1电影版里,有汉杀了四个人:父亲,和母亲有不良关系的当铺经理,十四年后调查他的警察,私家侦探。
这几个人对他们来说,都是构成绝对的直接威胁的。
而电影版省略的,在小说版早期出现的人物中,有菊池,江力子,还有和亮司一起做过盗版软件的男生,还有一个中年银行职员,后来应该是被亮司害死了。
菊池被亮司陷害过,江力子被雪穗陷害过,手段都很恶心,关键问题是他们都是无关也无害的人,而那个男生,很难不因为亮司拉拢他的办法而感到胃部不适。也很难认同他们后来所做的事情。无论怎样,“偷窃”这样的事情,在电影版中,我几乎没有找到过,但是小说里却是比比皆是。
所以对于电影中的这一对,我虽然不认同,但是对他们的动机起码是稍微理解的,对于他们在太阳下行走的权力,还是有一点认同的。
但是对于小说里的这一对,除了鄙视,没有别的想法了。
如果说一开始是一群卑鄙的大人夺走了两个孩子过正常人生的权力,那大人们都被他们除掉之后,不愿意靠正常渠道走上正轨,就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了。
雪穗和亮司,我没觉得长大后的他们和自己的父母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不过也许这才是原作者想要的效果,也许映射泡沫经济下社会的浮躁和扭曲,完全暴露人性的阴暗面和绝望才是他想做到的。但是,这样的两个人还顶着“在太阳下走路”那种单纯的愿望,实在是让人觉得是在拼命找借口一样的恶心……
电影里,两个小孩子在有汉杀死爸爸的时候都哭了,很佩服两个小演员的演技,气场很足,传达着“小孩子不简单,但是,其实也不可怕”这样的信息,而小说里那两个孩子,真他妈的太可怕了。可怕到有时候觉得他们的绝望,也有活该的成分。

2.电影中的有汉,在正常情况下是个很普通的人,不会去拍少女的裸照,不会去做盗版软件,不会分析股票,也不会盗取商业机密。自然,除了帮李佳除掉威胁他们的人,有汉不会在经济上资助她很多。那么李佳最后得到的成功,技术上说可以算是用了她的真本事。这是我对电影版里也很有心机的李佳没有小说里那么反感的两个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后面说。但是小说中的雪穗“身后一直有不明资金的支持”,那些钱是哪里来的,小说里交代的比较明白了,总之没有几毛是干净的。
还是那句话,干什么性质的事,最好顶着什么性质的名,不然让人更反感。

3.小说里没有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对于小说本身,多视角的相互穿插也许在写作手法上是个创新,但是想在电影上实践这个的话那是不大容易的,尤其是对于商业片。
东野圭吾的小说我不知道他自己想定立的基调是什么,悬疑推理么?说实话就算不看简介,雪穗和亮司一出场我也知道他们一定有问题,本来推理小说里出现的小孩大多数都会有问题,更何况这两个孩子一直贯穿始终,再者很多东西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已经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了,结尾从推理小说来讲,基本上没什么张力了。
那么是什么,一个爱情故事?那么除了那个“R&K”的精品店名字,能不能给我一个他们相爱的可以让人绝对信服的证据?别说是那些互惠互利的故事,那不需要爱情,商业伙伴也可以那么相处。也许老警察那句“互利共生”更形象。
这样就不好找了吧,因为他们两个几乎没有交流啊。
但是在电影里容易的多了,自然,李佳依然是在利用着有汉,但是至少会记得他的生日,至少在开业的前一天去找过有汉。也许都是一些小小的细节,但是要让人活下去,需要每一个细胞的努力。
而有汉,他做的所有事情,我看的时候,都能体会到一种“一定要这样么,其实我不想这么做”的感觉,对于李佳的要求百依百顺,可以看得出,那是一种混合了替自己的父亲救赎,并且想尽己所能扫除挡在李佳和自己前面所有障碍的心情。
两个人隔着马路打电话这一段,小说里没有,算是电影里的创新,个人觉得很成功,起码他让我们了解了有汉是有底线的。他实在不想去伤害李佳未婚夫的女儿。
有底线,才算是个人。他尽量不想伤害的人,不只有雪穗一个。
同时,他也对李佳所说的未来产生了困惑。
不过最后的电话让我们知道,就算不确定未来是什么,有汉依然会保护李佳到底,这算是什么感情呢……除了爱,有别的解释么……
小说里,我看不出有没有这样的挣扎,也许亮司的迟泄是他开始困惑的反应,不过之前他做的很多事情,已经让我有了“他和父亲真的有区别么”的想法了。

4.养母,电影中代替养母的去世而让李佳和她的未婚夫的关系更进一步的事件是她拜托有汉制造的车祸。
当然了,这有不真实的成分,但是相对于伤害和利用对自己有恩的人,李佳选择了伤害自己。这是我还算欣赏电影中李佳的第二个原因。不论怎么变,她也是有底线的。

5.名字的问题,电影中李佳改掉了名字,成了柳美皓,那应该是为了完全告别过去吧,不过有意思的是别人对这个名字的态度,老刑警喜欢叫她李佳,应该是因为想提醒她十五年前的事,想让她知道这些逃不过去,让她救救有汉。
而有汉在隔着马路打电话的时候,也大叫了一声李佳,那又是为什么,我的感觉,那是因为在有汉的心中,柳美皓只是李佳的一个代号,在他心里,李佳一直是李佳。也就是说,他心里的李佳,还是十五年前那个哭泣的女孩,没有那么重的心机,一切只是迫不得已。同样的,他也当然不相信这个李佳会让他去做自己的父亲当年所做的,那应该是他们最鄙视的事情才对。
但是李佳总是纠正他们,说自己是柳美皓,这应该就是她的认同了,她是柳美皓,而且她喜欢这个身份,不容许别人的破坏。
两个人十五年不能好好直接见面说话,对于对方的变化和理解一定会产生偏差,在这里,有汉依然是十五年前的有汉,但是李佳已经几乎变成了叫做柳美皓的另一个人。
隔着那个马路的对话,应该也是有汉心理的转折点,在那之前,他应该一直相信,他会和李佳手挽手在白天行走,但是最后李佳未接的电话,还有两个人隔着门的对话,有汉几乎已经清楚的表明了一个意思,那个未来,我不要也可以,你一个人要在太阳下好好活着。
没有自私成分的恶行依然是恶行,但是,至少让人反感的程度比有自私成分的少一点。

6.警官的问题,电影里的警官和小说里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不过说实话更喜欢电影里的,因为他对于这对孩子其实抱着很大的同情心理,这比小说里那个基本上看不出心理变化的警官让人觉得亲切很多。电影中的警官想抓住有汉,也有很多救赎的成分在里面。

7.结尾的处理,个人认为小说里的结尾实在是处理的过于仓促了,电影里倒是发挥了只用画面也可以表达很深的意义的优势。成年的柳美皓没有回头,但是他身边出现的小李佳的幻影回头了,这个画面其实很有感觉,要怎么理解才对?
如果这是小时候的李佳,有汉心里的那个李佳,就一定会回头的,只要李佳回头了就好,柳美皓怎么想,已经不重要了。或者是说,其实李佳一直都没有变,两个李佳是一个人,小时候的她代替长大的她回头了,还是说,小李佳默然的回头,其实是在说,你只不过是我的一个棋子,一直都是。
与之相对应的,同样很难准确解释的,有汉嘴角挂着微笑,眼里却留下了一滴眼泪……

小说里那几句重要的台词,我是通过电影才有了自认为合理的解释。
李佳/雪穗说她的世界从来没有过太阳,但是有一束光,来代替太阳。
有汉/亮司说,他想在太阳下行走。
他还说,太阳升到最高处,影子就要消失了。
不知道是不是电影的刻意安排,李佳几乎总是穿着白色调的衣服,出现在白色的环境里,而有汉则总是穿着黑色,出现的环境也经常很暗。
这是不是在暗示他们的某种关系,也许就像白天和黑夜不能同时出现一样,他们注定无法在实现在阳光下一起走的梦想。
也许也在说明,有汉的身份,也注定只是李佳的影子。
在李佳眼里,有汉是李佳的生命中代替太阳的一束光,那么当太阳出现的时候,那束光也可以消失了吧。
最后太阳算是升到了最高处,那么,作为影子的有汉,也只能消失了。
有汉最后打电话给李佳的时候,用手遮着刺眼的太阳,就像在暗示:
真刺眼,也许我真的不适合在太阳下走路,那么你一个人好好过吧……

 6 ) 太陽背後

韩国电影《白夜行》,翻拍自日本著名小说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早前日本有翻拍成电视剧。
原著和电视剧版我并没有看过。这部电影被导演朴信宇创作成了韩国味十足的作品,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看过不少日剧和韩剧,我相信这个故事还是由韩国人来说会更适合。日本的电影电视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更愿意“向善”,而韩国电影人则喜欢浓烈的表达方式,这也是它的迷人之处。在一些关于宫廷或是大家族、财团的权利争斗、人性抗争等这类题材上,日本人在片中表现的明显要简单一些,很容易猜出谁是正面谁是反派,看前面的内容很容易就能猜到后面的内容。而韩国人用笔更重,强调细节渲染,用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点去撑起一个故事,而日本人则更注重故事的完整性。两种文化,两种气质。日本人更适合说温情,而韩国人一旦说起温情则一不做二不休,势必悲到声嘶力竭,让观众感动得太累了。

影片从开头便交代了一个相互依恋的主题,高光下白色的女主角和阴暗中激烈行凶的男主角交替着出现,总是在做事的时候心中想着彼此。他为了她杀了自己的父亲,她为了他们杀了自己的母亲。
影片《白夜行》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即男主角在死之前说的那句:“当太阳升到最高点时,影子不见了。”这部电影的主旨即在于太阳和影子、光与黑暗相互依存的关系。两人在片中始终一明一暗,看似女主角一直是那个太阳,而男主角则是她背后的影子。十五年来,男主角为女主角解决人命,铲除一切阻碍她升起的力量。为了一个以后,他们俩共同的以后。最后,为了保护女主角,他牺牲自己,最后看着那个升起的太阳和从前那个小女孩一起升向高处。
而女主角的一句台词,才是实质:“我的一生从未有阳光,我只有一道细光,它不像太阳那么耀眼,但是足够亮。”这才是两人真正的关系。
表面上,本片看似是女权至上,女主角发号施令让男主角替自己杀人,女主角最后不顾死去的爱人,头也不回的离开。在女主角去安慰未婚夫女儿的那场戏中,女权气息发挥到极致。她脱光衣服,紧紧抱住那女孩,叫女孩用这晚的记忆替代之前痛苦的记忆,说会保护她。最后是两个女人靠女人自己的力量走出阴霾。
但说到底,本片斥责的不是女主角最后的冷漠,而是男性身上的暴力和自私。一切痛苦的根源是男主角的父亲变态的需求,他以金钱为筹码向女主角的母亲买了女主角。男主角家原先的管家后来被杀也是因为他邪恶的欲望,他发现了男主角杀死亲生父亲的真相后,以此向男主角母亲要挟,后来霸占一切。从头至尾出现的办案警官,为了得到真相,牺牲了自己的儿子。男主角自杀时,警官留下的眼泪,说明只有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作出了忏悔,他像男主角道歉没能早点逮捕他,一直为失去儿子而痛苦,它在船上从男主角母亲口中得知真相后,泣不成声,行不成步,也是在为男人所犯的罪恶而愧疚。
女性在这片中永远是弱者。女儿被亲生母亲出卖,母亲被亲生女儿害死,另一个母亲被亲生儿子疏离,一个女助手被害死,连女主角在最女权的那场戏中,最后也只能赤裸着身体环抱着自己。男主角死了,女主角将永远带着这所有的恨和痛苦留在世上,只能靠自己,不再有哪怕一丝细光。

 短评

都是一個女人惹的禍

8分钟前
  • 北极熊7
  • 推荐

男女主角很不错。其他,还是刻画简单了。

12分钟前
  • 小岩井
  • 推荐

小说是无法超越的,但电影版至少男女主角比日剧版看着顺眼些。

13分钟前
  • Doublebitch
  • 还行

孙艺珍适合心机重的角色,韩国人好可怕什么都要跟着翻拍……

16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还行

一阴一阳谓之道,白加黑,奥利奥。

17分钟前
  • 芦哲峰
  • 较差

和主题曲的节奏一样,悠悠的哀愁与悲悯,虽不催泪,但是在缓缓的叙事中沉淀于内心,叹这悲催的命运和为爱的付出。

19分钟前
  • 摇滚玄奘
  • 推荐

日剧拍得很纯爱,棒影拍得很凝重,着重从老警察的视角出发一桩案件给当事人和旁观者都带来了无限伤痛。小说里没有正面描写唐泽雪穗做恶事,在电影里被直接表现出来性格就被弱化了,看不见的恶女才是真的恶女,电影让雪穗这个角色过度暴露了。太阳的立意生搬硬套,天鹅湖音乐背景,不如日剧的原创

24分钟前
  • 朽木立夏警部殿
  • 推荐

深得我心。。。。哪有那么差。。。超现实运用的真好。。。btw,高修,迷死了。。。。

27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推荐

凄美 好凄美

30分钟前
  • 喷火国王小怪兽
  • 推荐

日本电视剧版 韩国电影版 什么时候再来个中国山寨版

31分钟前
  • 氟西汀
  • 还行

很好很凄美

34分钟前
  • Yuri
  • 推荐

配乐搞的很煽情。高修很帅很帅,其他的好像也没什么了。 好吧, 我喜欢结局的时候那2个人的合影。。。不过。NND谁跟我说高修和孙MM有床戏的,浪费了老娘2个多小时去看这个电影?!结果看到高修被个中年妇女“糟蹋”。。。这段戏有必要有必要吗??

39分钟前
  • 老鱼聊发少女心
  • 还行

给五星吧!主要是太出乎我意料和期待了!无法超越原著,但也不辱没原著光彩,比改编日剧强太多了(那日剧难看的让人心伤)。虽然有些地方仍有韩国电影特有的拖沓和煽情,剪辑也持瑕疵,但我不介意了!主角们都好漂亮!!

44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以电影的篇幅改成这样子不错了,再说孙艺珍的确是美人啊

47分钟前
  • 狠狠红
  • 推荐

主角比日剧版强,也更贴近原著。没明白为什么日剧版评价会那么高~其实拍得还真烂~书最好看。

50分钟前
  • 秦唯。Asura
  • 还行

超出预期,补完了日剧后段删节的豪门部分。原作篇幅浩大,剧情删改在意料中,截取首尾加原创是很取巧的做法。虽有逻辑不贯通处,(如车祸和洗手间)但剧本整体结构让人满意,蒙太奇运用和部分镜头也是亮点。P.S:豆瓣低评,原作党苛责尚可理解,反韩党就令人无语了——烂改编多了去了,这片至于吗…

54分钟前
  • ♫欧德伯裔
  • 推荐

内心戏不是靠一个慢数五秒的表情就能表现出来了思密达

55分钟前
  • 皮皮鲁西西
  • 还行

少年成魔,唯有死亡才可救他还原成人。

58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剧情被改得虽然不至于面目全非,但是也没好到哪里去,也就两颗半星吧。ps 话说这开头就一段高H是想怎样......中间的也出现的十分诡异......完全没看出来这对剧情有什么用好么 =。=

1小时前
  • バカ蓝蓝
  • 还行

一直觉得《白夜行》是个爱情故事而不是一个推理故事。而本片在改编过程的重心明显偏重了罪案方面,主人公也更多成了警察大叔。这可能是最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方了。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