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他

动画片中国大陆2018

主演:吕伏阳,周圣崴,赵凯欣,韩睿达,岳嘉宝,陈雯,柳赛,斯琴,罗雪,赵威,孙承龙,韩昊辰,于良,尹明辉,甄鹏程,栾冬

导演:周圣崴

播放地址

 剧照

女他 剧照 NO.1女他 剧照 NO.2女他 剧照 NO.3女他 剧照 NO.4女他 剧照 NO.5女他 剧照 NO.6女他 剧照 NO.13女他 剧照 NO.14女他 剧照 NO.15女他 剧照 NO.16女他 剧照 NO.17女他 剧照 NO.18
更新时间:2023-09-07 01:01

详细剧情

本片由5万8千张实拍照片组成,耗时6年,是一部表现女性题材的国产纯手工定格动画长片   在一个不允许女鞋怪物工作的男鞋世界里,因害怕女鞋怪物体内蕴藏的植物原力,新生的女鞋必须立即执行变性手术变为男鞋投入生产。   一只被关押在监狱里的高跟鞋妈妈为了不让自己即将出生的女儿被变性,逃出监狱并杀死了男鞋监狱长,她把监狱长的尸体做成一件男鞋皮囊,伪装成男鞋进入男鞋世界里工作。   一次意外暴露身份后,她遭到无尽的折磨与打击,最终发现了体内蕴藏的植物原力,于是踏上为女复仇的道路……

 长篇影评

 1 ) 作为一个观众,我非常想看这个足够特别的片子

先说好,这不是一个影评,我还没看过,只是一个观众的请求

期待这个片子好长时间了。虽然他的形式非常少有。国内近几年也是独一份,但是让我联想到定格动画盛行的童年。作为观众我非常期待《女他》在影院上映,不仅仅因为它的少有和独特魅力,还有对电影界的新气象和年轻人大胆尝试的肯定。 虽然我没有多少话语权只能发个讨论吐槽一下,但是国内大量的烂片是怎么造成的,还不是大量的类型片等价齐欢,你烂我也烂,烂了还去看。我强烈建议《女他》在影院上映,导演可是做了六年啊,光是诚意都不知道比那些一两个月拍完的强多少。而且对这些新鲜东西我们应该鼓励而不是打压,如果没有这些不一样的东西出现,那这个世界得多无聊。 对一个影迷来说,我虽然不懂电影的运作,肝火气旺盛,说些幼稚的话。但是我们看的毕竟是结果,对我们消费者来说我们考虑的不是好不好卖钱,而是取决于看完觉得白瞎了影票钱骂娘,还是觉得花这个钱值。我还没看,虽然没有底气说它一定是个好电影,但我敢肯定它有上映的必要,而且会吸引大量的观众去看。如果电影的运作只通过炒作还有一些方式,把一个片子卖了好价钱,观众看了却觉得不值,那不是相当于骗钱吗? 我这真是像期待去年的至爱梵高一样期待这部片子。你可以用相似的眼光去衡量,起码这两部片子都是在形式上足以让人耳目一新,怎么会不好卖呢?我真的是很不明白,起码我给身边的朋友说,他们说很想看啊。

 2 ) 导演想了很多

今天和朋友去看了这部定格电影,映后听导演分享的时候,说女他还可以看做是《女人也》。

看完全片,我个人比较喜欢片头和片尾的部分,中间导演有点太沉浸在自己构筑的世界观里了,加上色彩变幻太快,讲真看着是有点累的。因为会不自觉的在想这个隐喻了什么,那个又隐喻了什么?不停地在设想,推翻,再猜测的过程中反复循环。中间还一度因为色彩冲击有晕眩感。还有一部分情节和设定是听了导演后面的讲述才明白的

想太多了会看的累,不想太多又会觉得找不到点

最后,我不太喜欢喜欢这部电影海报上的大标题“变性母亲,为女复仇”,反正我看完片子没觉得是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不过这片子如果分解成小段慢慢看还是不错的,一口气看下来,有点累

 3 ) 原生态视角下的女性主义“鞋”典电影

6月份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即4月的北影节之后,又一国内影迷圈盛事。每年国内影迷最期待的,就是多达数百部影片放映的展映单元,而上影节和北影节的主竞赛,倒是鲜少人问津。不过,今年的上影节主竞赛单元,出现了一部非常不一样的定格动画作品,进入人们的视线之后,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就是周圣崴历时六年,独自“闭门造车”所诞生的处女长片《女他》。

  • 原生态的作品

《女他》比起很多其他的独立电影和处女作,都是十分特别的一个存在。导演周圣崴大学毕业后在自己关在北京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出租房内,用从同学朋友们那里收集来的废弃物品,纯手工打造出一个个邪典气质非常的角色与场景,通过对道具的摆弄,逐帧进行相机拍摄,最终用58000多张照片完成了这部定格“鞋”典动画。所以导演在映后说,影片几乎没有成本,影片85%的道具都是来自日常生活废弃物,而哪怕你只给过导演一个烟头,你都会被写到片尾的鸣谢名单里去。如此省钱但却劳心费神的手工作品,彰显着原生态的匠人精神,也使《女他》成为了国产动画史甚至电影史的一个孤例,它的诞生确实很难被复制。当然,也没有复制的意义。

导演利用完全闭合的视听系统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女权推翻男权重建社会秩序的假想故事。在女鞋不被允许出世、不被允许工作的男鞋统治社会,女鞋木兰为抚养女儿成长,将自己包装成男鞋在卷烟厂打工,在经历一系列不公正待遇与压迫后,木兰能量觉醒,利用女鞋的绿萝藤蔓力量推翻了恐怖的男鞋统治,重建女鞋社会,但在她因以己之身哺育下一代而衰老之后,女儿重建了一种与男鞋社会一样的霸权统治,历史再度重演。这无疑会让观众热衷于去讨论影片蕴含的各种现实指涉,同时引申到更加深层的问题上去。但其实,影片只是在讲述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很经典的模型,甚至没有要特意更复杂深邃一点的想法。毕竟,影片里的众多类人意象,其指向已经再明显不过,无需更多赘言。

影片的狷狂气质得益于导演能拉出一长串名号的“邪典电影”迷影清单,从德国表现主义到史云梅耶再到特里·吉列姆,《女他》身上有着不少前辈们的影子;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导演本人的生命体验,他幼年对黑暗中的事物进行恐怖异化想象的经历, 成为了《女他》视觉风格定型的起源。而影片中“母亲”这一形象,也是根据自己多年在外打拼的母亲所创造而成,周圣崴在影片最后将它送给了自己的母亲,也更加显示着这部处女作的私人情感倾向。所以,《女他》是一部从创作目的到制作过程都处于原生状态的私人定制作品。而影片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关于性别对立和霸权政治话题的讨论,反而更多的像是一种情感附属下的产物,成为了一个衍生体系。这样的性别话题选择,更像是在这个情感基础因素上,为了讲一个寓言故事,而被动发展起来的故事。

  • 原生态创作下的掣肘

在费时费力的单人全手工制作背景下,影片为观众所打造的空间都是封闭的单个不相连场景, 无法灵活地让摄影机运动起来,穿梭在不同的场景中,从而使得整个异想世界更加完整丰满,是影片在制作上的遗憾。由于不能带领观众在完整世界中随意自由穿梭,单侧正面视角之下的《女他》,更接近于一出小舞台上的传统木偶戏。

所以即使影片本身的故事是简单粗暴易理解的,创作者的思想代言人也明晰可辨、一望便知,但依然让影片在角色的行动和行动之后造成的影响这两方面,给观众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由于无法获得全知视角,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更多是通过猜测来补全事件轨迹,影片设计了足够丰富的声音系统但没有设计对白,所以观众的理解力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延宕。

在诡异的场景设计和灯光布局之下,封闭的空间和单一的视角让观众无法及时建构完整的世界观认知,羽绒服工厂、男鞋卷烟厂、卷烟厂后台、女鞋原始花园以及新女鞋厂,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每来到一个新的空间就要重新学习一套游戏规则,重新适应这个场景下的系统运作原理,然后迎来非循规蹈矩之事。

在羽绒服工厂的段落中,影片像我们展示的规则是这个世界如何生产男鞋扼杀女性,那在该段落结尾就是一场女鞋的诞生反叛和变女为男的跨性别奇观展示。在卷烟厂的段落自然就是这个工厂如何运作,展示化身男鞋的女主人公与其他男鞋的不同之处,然后开始一场对于男女性别在工作岗位上遭遇到的不平等待遇,女性遭遇到的职场性骚扰等社会现象的大型戏仿与指涉。

在不断地展示系统流程的过程中,观众的注意力往往被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所吸引,每次刚刚适应了这个地图模块的规则后,就被带到该段落的小高潮上, 展开一个必要的推翻和改变。这种观影模式,仿佛玩家在开拓着游戏的世界版图。但这种脑力游戏消耗了观众的观影精力,同时后期过多的用来展示变革力量的重复段落,让观众对创作者的意图判断产生了模糊与留滞,因为他们在担心是否会有更多的信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更重要更危机的事件。在这样的影片观影运作过程中,观众一次次地体验着导演的超绝想象力,也一次次地疲惫于影片太过庞杂的象征体系和运作机制。

同时,作为一个被动发展起来的寓言故事,《女他》在介绍完世界观概念和系统运作,完成了大部分的奇观展示工作之后,来到了最为关键的主角崛起反抗段落。此处本应该是一个高潮,但是却发生了叙事疲软,导致需要用大量的震撼视觉效果来填充作为高潮的情感力量。在卷烟厂的后台,女主角运用铺天盖地的绿萝和樱桃掀翻了充斥着恶臭的中枢室,又在车间里,驱逐和征服了其他的男鞋员工。画面上不断向观众涌来一波又一波的植物浪潮,声音里狂笑不止的女性声浪也一茬高过一茬,这时终于到了一个观影疲惫的临界点。

作为一部形式和视角都十分独特的初心之作,《女他》无疑能够在国产动画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它从内到外散发的原生态气质使得影片质朴而复古,但是依然要感谢周圣崴导演的坚持,才能让观众看到这一出血性非常的女性史诗。令我没想到的是,当代采用完整女性视角又具备客观冷静思考的最女性主义电影,竟然是一部手工定格动画,竟然出自一位男性之手。

陈好康

2018.06.23

 4 ) 细听机械低鸣与花朵轻唱的声音

《女他》以先锋的视听实验,创造了一个绚丽而奇诡的世界。开头由色彩鲜艳的衣物和鞋袜组成的丛林风景,可以看到达达主义挪用现成品的意识。卷烟厂中柔软的钟表、墙面上的天空,则让人联想到超现实主义画作。影片很少使用特效,飞翔、冲撞、光线变化等动作基本完全靠场面调度和现场调光完成,对逐渐肆虐的火苗表现也是通过多层不同大小的剪纸,保持着对手工的高度忠诚。而另一方面,当这些日常物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被制作加工,上色重组,然后逐帧拍摄,配以音效时,它们真的完全变成了不一样的东西。它们在摄影机的魔术下,在音乐的催化中,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同时带来了布莱希特式的间离感杨与杨·史云梅耶式的邪典风。

片中出现的卷烟厂

片中建构的是一个等级森严,荒诞残暴,围绕男权中心和技术崇拜而建立的社会,个体无法找到反抗甚 至是喘息的空间。吞噬的口表现欲望的毫无节制,玻璃瓶“居所”表现控制的无处不在。锁链捆绑枝叶,齿轮撕裂花朵,铁丝刺穿根系,则构成对以机械取代肉身,实现对个体全面规训的权力机制的绝佳隐喻。不同于部分观众的观点,我并不认为这些暴力场面是一种单纯追求刺激的手段,而恰恰是这些段落,给了我对于作为弱者的主人公深层次的心理体认和情感共鸣。当这些日常物所构成“怪物”的肢体在屏幕上被赋灵,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不寒而栗的恐惧。因此在这样的世界设定下,主人公的生存斗争,也同时承载了“女性-男性”,“自然-机械”,“自由-集权”,“独立主体-集体无意识”之间的斗争。

给“怪物”赋灵的重要方式,是配乐与音效。片中几乎全部采用人声,但却又以极富创造力的方式,尽力抹除了人声之中“人”的感觉,而是通过探索人声在音域和节奏等方面的丰富性和纯粹的音乐性,带来一种介于“生命-机械”,“人-动/植物”之间的模糊感,甚至是一种“非人”的异质感。我以为那种时而低沉,时而尖细的鸣唱方式一定来自20世纪实验音乐,但跟导演交流时却惊讶发现,事实上是借鉴了蒙古的“喊麦”方法。当一个樱桃被吃掉,它没有脸,没有表情,但是它却在绝望地哀鸣,所以通过声音我们的恐惧也被唤起,并且与视觉上的平常感相对比,显得更加恐怖。这些富有实验性的人声表现了不同的角色,有时也作为气氛音出现,成为了故事内在的一部分,带来了强大的情感张力。

在围绕斗争进行的残酷叙事之后,影片再度回归到一个充满温度的情感内核,回归到家庭和生命存续的主题。母与女的交流、母亲的回忆、女儿的梦,显示了作者不愿意处理一个纯粹的关于革命的叙事,而是意在将这种革命叙事与个体情感内在关联的努力。

《女他》以鲜明的风格诉求以及强烈的情感表达,给中国动画电影带来了新鲜的可能。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大家就可以在电影节和院线看到这部电影,祝导演周同学好运!

 5 ) 访谈 | 周圣崴:90后北大奇才导演,当代杨·史云梅耶,他还有多少标签?

北大

鬼才

90后

定格动画

为妈妈拍电影

这些全是周圣崴的标签

《女他》

12月20日,《女他》在杭首映,95分钟的定格动画长片外加15分钟的幕后纪录片,充满惊喜和周圣崴导演的才华。

在一个不允许女鞋怪物工作的男鞋世界里,一只高跟鞋妈妈为了养活自己的私生女,伪装成男鞋进入男鞋世界厮杀打拼,意外暴露女性身份后,她遭到无尽的折磨与打击,最终发现了体内蕴藏的能量,于是踏上为女复仇的道路……©周圣崴

光怪陆离的鞋怪之都,用充满哲思的口吻讲述了一段引人深思的怪奇物语。片中出现最多的标签,便是“周圣崴”三个字,除了传达一人创作电影的不易,也成功让我们对他产生了好奇。

隔天,为了撕去他身上的种种标签,AME小分队与周圣崴相约杭城,进行了一场“推心置腹”的对话。

有趣的是,撕去标签后的他,其实就是一个真实率性的湖南小伙。

还不吃。还强迫症

周圣崴

青年艺术家/导演

1991年生于中国湖南,本硕毕业于北京大学。代表作《女他》大电影获得包括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第24届巴黎诡奇电影节New Talent单元入选、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唯一参展国产电影、第13届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年度动画长片提名在内的近30多项国内外电影节与影展殊荣。《女他》装置艺术展于上海万和昊美艺术酒店和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联合展出,部分装置场景被中国最顶尖的当代艺术馆之一上海昊美术馆收藏。


Q&A 对话周圣崴

“ACTION!”

Q:《女他》的细节非常讲究,比如烟头形容成烟蛆,这些作者风格是否跟你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A:我一直以来对材质都比较敏感,我幼儿园的时候,当时老师会分配给小朋友们一些彩纸去剪东西,画东西。同学都剪小鸡,剪窗帘纹理的图案,但我当时就会把纸揉成一坨,因为我觉得这些纸有很多其他造型的一些功能,然后会用别的东西,像冰棒棍啊鸡蛋壳,做一个立体的东西。

当时还不会把纸扭曲成另外一种我们已有的形象。比如你拿纸剪小狗,你是因为先天有小狗的概念,然后再用纸去完成这个概念,但那时候我会习惯性的,本能的觉得它就是一张纸。

纸本身有它的褶皱,纹理,厚度,可能是毛边的,光边的...这是它本身的特质,我觉得需要把它强化出来,只是看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强化它。

后来我就疯狂迷恋上捡树枝,捡冰棒棍,石头,贝壳。印象特别深的是药丸的胶囊,胶囊不是有不同形状吗,我会把它剪下来,然后做一些奇怪的东西,但我也不知道当时做的是啥。

导致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有一个手工比赛,其他人都做的唯妙唯肖,但老师每次看到我的作品,他的脸就很尴尬,“啊,你这个小狗好像小狗啊...你做是啥?”就整个人无语了。

那个时候他们的那些眼神一方面会让我对自己做的东西产生质疑,但另一方面会觉得我有自己的语言,只是时机不成熟,比较青涩没有被你们听到,相当于是自己一直以来在发出一个频率,但在海洋里找不到共鸣。

后来上初中,我有过一定时期的美术训练,当时我的美术老师发现了这个频率。

因为是应试教育,无非就是速写,石膏啊水彩,人像等翻来覆去这么练,然后描摹对象。当时我也跟别人不大一样,我画水彩的时候会故意颠倒固有色,比如沙发本来是黑色,我可能会画成金色,老师他当时就注意到了,但他也没有打消我,他只是说你要想清楚,你如果要进好的美院,你得要先妥协,然后你再到大学里自己发挥,但我当时就...不想妥协。

所以当时就没再走美术应试这条路了,但那个老师一直帮助我开发这些东西。

后来进了大学,觉得这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的一个本能性的东西,需要有一个表达方式去表达,后来就想到定格动画。

因为我本科是学电影的,刚好可以通过影像的方式去赋予这些手工生命,所以逐渐有了这些想法,就是在尊重材料本身的基础上开掘其他的可能性,而不是一开始你有一个概念,把这个东西强制性的扭曲到你的概念里面。

Q:看《女他》能让观众产生共鸣,你是不是赋予了这些日常生活用品其他的意义?

A:其实它本质上还是个思维逻辑的问题,也跟我的一次经历有关。我小时候特别怕鬼,超自然,那些与日常经验不大一样的东西。我小时候对一些东西的定义也不容易接受,比如说我以为这是一个杯子,但是家长会说这不是一个杯子,它本来的功能不是一个喝水的功能。

但在我小时候经常会用错,说白了就是没有常识。我觉得我到现在为止都有点没有常识。就是那个东西本来是用作这个东西的,但是我经常不知道它是干嘛用的,它们在我眼里会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他不应该就仅仅是被局限在一个夹子,它就仅仅是用来夹衣服的东西?我会觉得夹子他的嘴巴特别像是一种啮齿动物,像甲虫类。

有种经历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就是你睡觉的时候,当灯光全部暗下去,你放在床边,椅子上的那些衣服的轮廓会变成一种形象,像怪物一样,他在暗中窥觑你,你越看他越像,然后他慢慢靠近你,那个感觉让我特别窒息。

所以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它在某一种特定的环境里面会变成另一种东西,只是可能大白天光线比较充足,你看不到它另外的可能。

当然这些都是纯主观的了,但如果把东西定义的太死,会很无趣,我会很无聊。所以在《女他》里,我让那些熟悉的东西全部以另一个面貌出现,但你也不能完全不顾他的逻辑去做,所以你还是需要建构一个新的逻辑,就在这个新的逻辑里面自圆其说,我觉得就OK了。

Q:你之前提到说下一部想要拍商业片,面对商业资本这么庞大的体系,其实需要妥协的地方会更多。如果真的要拍商业片,你会延续作者风格,还是为了商业妥协?

A:真要做商业片的话,就完全是另一个体系和话语的东西了。

《女他》之所以做成这样,是因为它完全不在市场考量里面,它是一个发自内心,发自个性去做的东西。它某种程度上是艺术创作,它其实不完全是个动画创作。

如果真的要做商业片,第一是你要面对观众,要面对你的受众,但你也不能完全面对他们,因为受众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周圣崴与我们相聊甚欢

所以这个妥协的点就是,我要坚持我的“一句话故事”,好莱坞体系里面会说一句话故事,它能够说出你片子的价值观,最核心的情感,知道最核心的人物是什么样的,我只会抓住这三点。

然后其他的都可能会做妥协,甚至可能会做很大的变化,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倒退或怎么样,反而对我来说是成长,如果我一直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造一个《女他》类似纯粹个人风格的东西,对我来说会有点无聊了。

因为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经历过正式的商业团队合作,我对一个市场项目的正常运作充满好奇,因此我很希望能够尝试。而且如果说片子做出来之后,你的受众群能够有比较强烈的情感反馈的话,我会比较开心。

这是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你做了想做的,表达了想表达的,不管观众和别人的眼光,不管市场如何。“我行我素”是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是你创造的快乐,或者说纯粹表达自我的快乐。但如果你要做商业项目,或者说你要面向市场,你的快乐是观众的反馈,这也是一个快乐。

《女他》杭州首映现场

其实很明显能从昨天的放映中看出来,大家在看《女他》的时候鸦雀无声,然后大家很集中注意力去想这个导演他怎么想。但是大家看后面纪录片的时候就有说有笑。

这就是点,因为前者它基于作者逻辑,而纪录片很明显是基于观众逻辑,纪录片当时做的时候就说不是拍艺术纪录片,是拍给大众看的一个纪录片,大家觉得看完之后有情感共鸣,他们就很满足了。

这是两种不同的逻辑,所以对我来说,我觉得我已经尝试到了前者的快乐,所以我很想尝试后者。但百分百是要妥协的,因为你的受众面不一样了,基数不一样了,但妥协的过程当中我会有什么变化,我现在还不敢说,因为我还没开始尝试。我只是把剧本写出来了,之后可能会有很多磨合。

《女他》杭州首映现场,导演在与观众交流

Q:一般每个创作者都会有一些一定要坚守的底线,你有问过自己那个底线到底是什么吗?

A:就是“一句话故事”。所谓一句话故事,它包含三个点。

第一是人物,这是最核心的,就是你到底要讲个什么样的人。第二是这个人物带出来的情感,他到底是哪一种情感能够让你值得去讲。然后第三个就是你的价值观。我觉得这三个我是不大会妥协的。如果再妥协一点,可能人物会变,因为可能我会去讲一个观众更喜爱的人物。

说实话《女他》里的女主角和女儿都不讨喜,女主还好一点,因为毕竟有母爱,奉献的成分,观众会比较有代入感,但她同时有很多阴暗面,她其实完全没必要杀那么多人,也没有必要那么盲目的去爱这个女儿。但是女儿就更不讨喜了,纯粹是特别贪婪的这么一个暴君。

所以可能会在人物层面做妥协,但是我绝不会妥协的是情感和价值观。如果妥协了就没意义了,因为我作为一个创作者,我肯定是内心要一个东西,那对于我下部片子来说,我想剧透一下,它的价值观是在讨论完美和不完美。

这其实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们不必要去成为那个完美的自己,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这个价值观我是绝不会妥协的,但至于用什么方式去讲,这都可以变化我觉得。因为如果要走得更远,你不能太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我现在觉得《女他》相当于就是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但第二个片子肯定要有新的尝试。

Q:刚才你讲的下一部作品是讨论完美和不完美,这是不是来源于你自身经历的一些体会?

A:对,其实我的新片直接来源于上海国际电影节! 因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时候,你会下意识在外人面前塑造一个无懈可击的形象,因为你只有这么做,才能争取更多的资源,才能把《女他》推出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内心其实特别痛苦,就是很多一些伤心的,柔软的东西我没有办法跟任何人说,你只能表现得积极乐观,你的抱怨都要自己消化吸收。

我印象比较深,就是上海电影节我的片子首映完,然后就是有很多媒体过来采访,你的脸都是僵的了。之后我回到酒店,整个人就特别累,那时我就有了想法。

我觉得每个人都会碰到这种问题,不只是我,可能有些人上班的时候面对领导需要表现出一种状态,但下班回到家你又是另外一个状态,可能面对朋友和恋人又是另一种状态,就没有人知道。

亲密关系里面那个柔软的部分到底该向谁倾诉?所以这个是我很想说的点,它直接指向的一个东西,就是关于完美和不完美的讨论,或者说关于人身份问题的讨论。

Q:就像昨天你说坚持你把《女他》做下去的动力,就是追求完美。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A:对,就是觉得那个东西没完就特别难受。然后现在我也在反思自己这个点,包括去这些影展时,这些毛病我都有。

我前段时间还跟家人有点小矛盾,他们就觉得你片子已经都弄的差不多了,就不要再去很投入地做这些事情了,你就把片子给他们放,然后你就该干嘛干嘛去。但我就控制不住你知道吗?

《女他》杭州首映现场,导演在与观众交流

我总感觉放正片少了什么,应该再放个纪录片让观众看到更多的东西。因为纪录片版权不在我这,所以我又得去协商。其实我做了很多导演额外的工作,现在基本对每一个采访,包括映后的一些聊天,也还是会倾尽全力的交流,去说,还是有一种完美主义的,就是有种强迫症,就是它这个拼图又有一块掉了的感觉。

所以当时真的就是出于强迫症,没拍完我心里就憋得慌。第二个就是创作欲望特别强烈,它像洪水猛兽一样,如果不从镜头里面说出来,它会被困住,就好像是被关在笼子里。其实不存在坚持的问题,它就是要发泄。

一个是发泄,第二个就是那个拼图必须要拼上去。

Q:你为什么会选择用行为艺术和Vlog的记录方式宣传《女他》?

A:主要因为体系和语境不一样了,在创作《女他》的过程中,是很封闭的,纯粹是你自己跟自己对话,那个时候我都不会跟任何人去交流,也很少跟媒体交流,也不会做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但为什么说语境变化是因为我如果不把《女他》推出去的话,我会辜负很多人的期望。因为我家人支持了我很多,其实身边的朋友,同学老师都有各种各样的帮助。所以我当时就说我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身份,一定要从一个创作者转变到一个项目执行者。

你面对这样一个东西,你要怎么去推广它?而且当时我又不在电影圈,我也没有什么人脉,也没有背景,所以我就只能通过自己想的一些点子。然后就较幸运刚好上海电影节入围了,所以觉得《女他》一定要死死的抓住这个救命稻草,一定要像鞭炮一样狂炸!

上海国际电影节,穿鞋怪走红毯的周圣崴

所以当时有一个圈内专门做电影宣发的人来跟我说,如果你是我的艺人,我是绝对不会让你走红毯的时候做那些事情的。 因为他说那样是没意义的。

但是我觉得你如果要走红毯,你不这么做的话,就会丧失一个机会,即便是没得到想要的结果。确实当时做完之后也没有什么媒体来报导这个事情,但我知道如果不做我会很后悔。

上海昊美术馆《女他》影像装置展

所以当时的我不再是个创作者,包括到现在为止,对《女他》这个项目我都不是个创作的身份,我现在是一个项目执行和一个宣传的身份来做这个事情,你就不得不把自己其他的东西激发出来。肯定是有很痛苦的地方,因为其实我不大愿意做这些事情,但是你没办法,我觉得很多东西你必须要让自己尝试。

Q:所以《女他》影像装置艺术展对你来说也是一次机会对吗,做影像装置展和做电影有没有什么不同?

A:对对,当时就觉得这个东西拍完了,把它丢了有点浪费,然后放在家呢又没地方放,因为东西很大,所以我当时就觉得还不如做一个艺术展。这个东西其实单独拎出来也是成立的,就放在装置艺术这个语境里面。

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女他》影像装置展

因为它不是正常的像定格动画,尤其人偶什么,可能那个东西不够当代,但我觉得《女他》里面那些视觉元素和一些装置场景是有当代性在里面的,所以当时就借着上海电影节入围,马上联系了上海的一些美术馆,刚好喜马拉雅和昊美术馆就很愿意做这个事情,后来就同时在两个美术馆都做了这个装置展。

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女他》影像装置展

当时也费了很多精力,因为要把这些东西从北京运过去,你还要保证他们不被损坏,如果你用正常的艺术品运输又特别贵,也没那个钱,就只能走最便宜的那种,颠颠簸簸运过去之后发现损坏了很多,然后就没办法就只能在他们的停车场,就纪录片里其实是在抢修,修也修了好久,因为那东西都是垃圾,很难再把它修补出来。

上海昊美术馆《女他》影像装置展

你还得根据他那个场馆重新再设计灯光,我原来的灯光不是那样子的,所以你要重新设计它的打灯,所以相当于是二次创作。

因为最后呈现出来的装置跟影片是不一样的,影片里面那烟蛆看上去很多,是因为我反复用了蒙太奇,其实没那么多也就那么几十个烟蛆在那弄,但是现场装置你要达到那个视觉效果,你就要做很多。

上海昊美术馆《女他》影像装置展

Q:《女他》的创作周期为什么会这么长?你觉得你的下一部作品的创作周期大概会是就多久?

A:《女他》创作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部分都是我一个人。真正进入团队合作,其实是在后期的部分,声音和音乐这一块是团队合作的。

其实声音和音乐也做的很快了,当声音和音乐在一起就只做了差不多三个月,因为它里面每一个怪物的音效都不是从音效库里面扒出来的,都是拿各种各样的东西去模拟那个声音,所以是很耗费时间的,我们相当于缩短了周期。

所以如果说是一个团队做的话,我觉得第二项目应该不会特别久,应该四年以内,或三到四年应该差不多,前提是项目比较顺利,不会出现类似于突然中断或怎么样。 所以说动画长片真的很磨人,但在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Q:你现在是在用定格动画形式创作,之后的新片会不会用别的形式,或是不同的媒介呈现?

A:会啊,新片现在还没有完全定是以定格加真人,还是以三维加真人的形式,还没有完全定下来,得到时候根据市场判断。

但可以肯定的是,新片的形式会跟《女他》完全不一样。它是个彻彻底底的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如果你看过我之前的短片会发现其实我的形式是比较多变的,我不会固守在一个形式里面,因为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形式,是那个内容,你要讲什么故事,或者说你要讲什么人。

打比方,假设如果我的新片要讲一个特别日常的东西,那我可能就会采用真人剧情片,可能是台湾新浪潮这种方式,就是一个固定机位,然后大全景,然后抽离似的间离式的这种去拍。或者说用一些叙事形式语言,你可以用达内兄弟那种手持感比较强,纪实感比较强的跟拍的方式,展现人物的动作细节这种方式去拍。

但所有的这些都是根据内容来定的,如果说你要拍个《女他》,你用手持那肯定是出问题了,对吧?你也拍不出来。先有内容再有形式,而不是说我非得要保持个什么风格,我觉得那样就会把自己局限住。

Q:《女他》放映后,肯定不乏青年导演和青年创作者,甚至是独立电影人会与你交流。其实大家都处境都一样,都缺少这样的渠道去帮他做宣传,你对这些青年电影人有没有什么建议?

A:唯一的建议就是你不能等着别人,不能说我因为缺少这个东西就不去做,你只要能做到你就去做,不管做成啥样,不要整天想我怎么认识不到这个人,认识不到那个人。你不做,你什么人都认识不到。把缺点变为特点,因限制激发想象。

而且我觉得也不要太急于去社交,或者说去融入某种圈子。因为如果你是一个创作者,你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你的内功,或者说把你的基本功给扎实好,不要太浮躁。我觉得首先前提是要把最基本的一些东西,编剧啊,视与听这一块,然后导演调度啊这些东西你得要先学好,才能有别的可能。自己在过程当中能不能认识一些人,相对来说是比较次要的东西。

最主要的还是把创作这个部分打磨好。而且说实话,现在也是也是寒冬期,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到一个自己的这个状态里面。

“你看这个碗,它又大又圆。”

采访

Glen.Z

矿石镇的小智

编辑

矿石镇的小智

鸣谢

场地提供:七三七脂肪零售店

—End—

/素材图片来自©周圣崴/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 ) 女他

昨天晚上去看了一部电影《女他》(She),看完只能用“诡异”二字来形容,真的太诡异了。

《女他》海报上用极其显然的字眼写着“耗时6年,5万8千张照片,倾力打造国产纯手工定格动画长片”。不得不说,耗时6年这个噱头很吸引人,就像《大鱼海棠》一样,十二年创作之路的标语一打出来,就足够煽动群众的消费热情。

就题材而言,这是一部定格动画,是使用相机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画面里看到的每个物品都是真实的物体。

本着求是精神,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其实这种动画形式的历史和传统意义上的手绘动画历史一样长,甚至可能更古老。最早的一部定格动画诞生在1907年的美国,那时候大清还没亡呢。我国第一部定格动画《神笔马良》诞生在1955年,这是一部木偶定格动画,类似的还有我们童年看过的《阿凡提的故事》。后来上海美影厂相继制作了大量的定格动画,其表现形式除了木偶外,还有水墨、皮影、布艺、折纸、剪纸。

电影所有道具都是导演一个人利用周围朋友捐赠的废弃物制作完成的,所以在电影结束后,出现了一个特别长的感谢名单,旁边朋友笑言,如果在导演拍摄电影时就认识他,只要给他捐赠一个抽完的烟蒂(香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道具),就能上感谢名单了。虽然道具都很诡异,倒是越是诡异就越能展示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全片没有一句台词,只有各种诡异的声音,所以也没法知道每个人物的名称,只能自己指定主角为:女鞋妈妈、男鞋怪、以及不知道怎么称呼的怪物。说实话,用鞋子来作为主人公,同时用金属机械和绿色植物来强化性别特征,确实是个很棒的想法,但是作为普通观众,张牙舞爪的黑皮鞋不仅丑还诡异还有点恐怖,这都不是传统动画应该给人的印象。不仅物体本身不好看,其中一些映射喝酒、吹捧或者其他我压根没看懂的影射的片段还会让人觉得有点恶心。

整部电影画面的色彩都非常饱和,同时伴随着非常多的闪烁,很明显,为了凸显“女权主义”这个略带压抑的主题,导演就是要营造让观众不舒服的氛围,这样看来,他真的成功了。

整部电影中,使用了很多定格电影不太常用的长镜头,制片人也介绍说,视角移动的长镜头是一个具有极强专业性和技术难度的操作,据说导演光研究这个难题就花费了三四年时间,这样的执着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匠精神吧。

从内容上来说,海报上写的是“变性妈妈,为女复仇”,说实话,我觉得这个主题职能描述电影前半段的内容。按照这个描述,故事不应该是在男权社会压迫下,妈妈不得不伪装性别,谋求生存机会,在被揭穿后,不得不奋起反抗,最终推翻男权暴政,过上了平等自由的生活?

在观影结束后的主创交流中,制片人也说到,其实导演最初的设想也的确是到推翻男权暴政为止,后来在拍摄过程中,又将主题做了进一步的升华—在绝对权利的诱惑面前,不管男权还是女权,最终都会变为暴政。

最终女儿吞噬母亲长大成大鞋,掌握绝对权利之后,同样不择手段排除异己,并且更加残忍的统治同性的情节,确实很让人震撼。

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女权主义者到底在追求什么?其中有一个点赞数很高的回答是这样的:

追求一个不需要呼吁女权的社会。

具体来说,这个社会应该是这样的:

承认人与人之间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在于能力、性格、经历、出身……不在于性别。

没有性别期待。亦即不再出现「男人应该如何如何」和「女人应该如何如何」。女性可以拥有「男性的」爱好和兴趣,可以保持单身、追求事业而不被认为是异数。

不物化女性。最早的女权主义者,激烈反对的就是选美。

要求在广泛的社会事务上,拥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承担与男性平等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Lachel)

其实女权主义真正追求的也只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并不是要求女性有独特的权利或者地位。前两天在一个群里讨论“娘炮”的问题,绝大部分男性还是觉得男人就应该阳刚,但是有几个姑娘对此的反应就很激烈,最后不惜退群明志。我想这几个姑娘应该就是具有较为强烈的女权意识,从这个问题上看,她们应该是做到了“没有性别期待”。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让我很受触动:女鞋妈妈是在怪物沉迷于情欲中无法自拔时,推翻了暴政。电影中情欲是用樱桃进行影射(反正我是这么理解的),而这个樱桃恰巧是由女鞋妈妈产生。由此大胆猜测,电影还想传达的一个观念就是:女性也有享受情欲的自由和权利!这似乎也与“女人也”的标题解读不谋而和?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电影没有给出每一个物品或者情节的解读,所以每一个人看完电影的感悟都会不同,当下的观影也许更加希望的就是引导观众进行自我解读,这也许就是电影魅力之所在。

很开心,在九月略微有了凉意的晚上,遇到了这部很用心诡异的《女他》。

(文章最早发表于个人微信公众号:胡胡月的悄悄话,欢迎关注)

|2018年9月于成都

 短评

从Filmmaking的角度来看非常惊艳,如此爆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六年的创作坚持在中国年轻导演中特别罕见。但的确应该先拍成短片,现在的长度暴露了不少缺陷,反而削弱了完成效果。

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9th BJIFF# 一部认得一半以上Staff的片子倒也是不多见……这个才是北大艺术学院的真正水平而不是圈圈圈哈。杨大爷(扬·什万克玛耶尔)门徒之一,物动画+诡异路线(虽说杨大爷的重点其实不在这……),电影节路线选得真是飘忽(这个妥妥的应该是安纳西-锡切斯-布鲁塞尔这个路线……不过上海收了也是不错的)。其实先走一个短片是个合适的操作,直接上长片,控制力确实可以更好一些。当然整体做成当代艺术和装置又是另外一套很不错的操作。

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如果你碰巧认识导演,并在他创作期间给他捐过一个烟头,你就能进入片尾鸣谢大名单,这真的蛮叼的。

10分钟前
  • 黑狗成
  • 还行

有点「杨·史云梅耶」感觉的难得一见的国产定格动画片。—— 本片80%以上的角色道具场景均采用日常生活垃圾制作而成。→ 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以定格动画的形式另类展现了人类社会的男尊女卑、无私奉献的母爱、权力更替…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真是又奇葩又厉害!虽然不晓得编导周圣崴创作时有无此意,不过《女他》观影时也“解读”到:人类工业发展造成的污染会破坏环境,但生命力强大的植物在恶劣的条件下依然能顽强地活下去(就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导致周边的环境不适合人类生存就搬离了,可植物们却能在那里葱郁地生长)…… —— 翻看周圣崴的作品列表,发现自己多年前看过他好些短片,为「原来是他」而惊喜一下。

1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B+/ 如此幽暗的资本主义女性寓言——性别的规训,并不仅仅在于男权对女性的压迫,更在于女性在体系中被同样塑造为丛林法则的执行统治者。剧作上特别用心的一点还在于将女性与自然力的联结先搭建后粉碎,从而让整体的世界观设定非常完整且有说服力。作为一部带有很强现实文本对接要求的动画,在很多段落释放了影像的抒情性,很大程度避免了文本转译式的干瘪。整体的语法一方面突出了奇诡而机械的定格动画风格,另一方面又始终能维系住叙事的悬念与力量感,确实非常自信啊~

19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定格动画不容易,长片定格就更难了。感觉限制很多,所以遗憾也不少。不过,有些部分还是有亮点的。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本来以为是个母爱故事,结果是个平权故事。前十五分钟是惊喜,第二幕是意料之中,第三幕前半段是冗长,后半段是神反转。这么分裂的观感,导演应该统一一下。套进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的故事好像也说得通。附赠的十五分钟纪录片又称《导演出柜记》

24分钟前
  • 喵老师2333
  • 推荐

3.5。总的来说是导演自身取向的迷茫与认同的个人表达。不过在导演的价值取向里,是偏于性别平等,就算是男权社会到女权社会,社会状态形式还是一样的,所谓欲望面前人人平等。还有就是象征武装革命取得的统治地位,就算得到了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和变革,但是社会形态依旧落后。

28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比想象中更有想象力,无论是高速运转式的疯狂视听轰炸,还是女权觉醒-权力反噬的寓言体,在国内环境下都显得十足惊艳。可惜叹为观止的同时,此类风格又并不适宜将战线拉长,不免令人深感疲惫。

29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在中国语境下,突然生长出如此趣味一株奇葩定格动画,简直是一次断裂式飞跃,且很可能是个后无来者的孤例。北大艺术学院不止有毕志飞,还有周圣崴。

30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充满爆炸力的奇思妙想,背后是年轻导演周圣崴与“物”多年搏斗的执着。这部80%用生活废物制作而成的动画片,离现实那么近又那么远,构成了一个奇谲乖张的异想世界。片尾各种幕后一一呈现的定格动画每一帧的辛苦。

32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偏实验,很有想象力,猜周导从特里·吉列姆的《妙想天开》里汲取了不少灵感。影片对男权社会的控诉猛烈直白,通过花木兰般视角一步步揭开这怪奇世界里的集权压迫、男性主导、环境保护等问题,最后还不拘泥于此,更对女权左倾思想进行抨击,与目前矫枉过正的Me Too运动相得益彰。PS:我妈也很喜欢绿萝~

36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好作品。不过关于结尾的转折有不同意见。本片有两个逻辑,前半部很女权,歌颂自由和反抗;后半部女鞋社会与男鞋社会一样了。就算想表达换汤不换药,毫无铺垫还是很突兀。周导解答是“我就是想要让你们不舒服”,这没有太大说服力,让人不舒服可以是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但不应该是目的本身。

41分钟前
  • 陆小鸟
  • 推荐

有了权力就膨胀,无论男女都一样

45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还行

感谢大象点映给机会蹭了个片看。。。片子非常有意思,才华横溢,惊艳不已。

47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开场时候,屏幕上出现:献给我的父母。在场一个小女孩喊了一声:妈妈。

49分钟前
  • 邢早早
  • 推荐

喜欢女他的朋友,不一定喜欢艺术死了,喜欢艺术死了的朋友,不一定喜欢女他,这是因为女他的内核是类型电影,外壳是装置艺术,而艺术死了的内核是交互游戏,外壳是vlog和纪录影像,两者是全然不同的东西。

50分钟前
  • 周圣崴WAI
  • 还行

#21SIFF# 全程皱眉看完。诡异夸张的配音,密集堆砌的意象,还有所谓独权者的压制与折磨,都引发了极大观影不适。简单的「权力带来专制与压迫」,我们都懂。虽然定格动画拍出来很不容易。

52分钟前
  • Mintnotsmall
  • 较差

不懂是怎么败给朝花夕誓那种烂片的。即使史云梅耶风大众不起来,有眼睛的也能看到两片的差距。三代权力更迭,被压迫者上位依然成为新的压迫者,汤换来换去,药永远不变。怪不得无法上院线,既得利益者会指控这是含沙射影。

57分钟前
  • 雨宫萤
  • 推荐

结尾颇有味道。但整体过程感觉还是平庸了。导演将人换成了鞋子,虽是国内难得一见的定格动画长片,且足够猎奇,但观影仍显疲劳,感觉导演什么都想讲,却又什么都没讲清楚。PS:即使个人观感不佳,但导演长达6年的准备,罕见壮观的想象力仍值得敬佩,这部电影绝对是诚意之作!

1小时前
  • 天秤大卫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