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战争片南斯拉夫1972

主演: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  拉德·马尔科维奇  留比沙·萨马季奇  娜达·斯帕索耶维奇  D·保江尼奇·吉德拉  斯洛博丹·迪米特里耶维奇  汉约·哈塞  

导演:哈伊鲁丁·克尔瓦瓦茨

播放地址

 剧照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剧照 NO.1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剧照 NO.2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剧照 NO.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剧照 NO.4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剧照 NO.5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剧照 NO.6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剧照 NO.1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剧照 NO.14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剧照 NO.15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剧照 NO.16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剧照 NO.17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剧照 NO.18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剧照 NO.19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国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7 00:57

详细剧情

1944年,纳粹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为了能体面地结束战争,纳粹集结巴尔干半岛的A军团北调,妄图阻挡苏联红军南下。同时纳粹推出了“劳费尔计划”,即掠夺萨拉热窝丰富的燃油资源供应装甲部队。纳粹为实现劳费尔计划,将党卫军上校芬迪特里士派往萨拉热窝,全力消灭瓦尔特(Velimir 'Bata' Zivojinovic 饰)领导的当地游击队。芬迪特里士令间谍假冒瓦尔特,在叛徒的内应下,假瓦尔特与几名真正的游击队员组成抵抗委员会,并得到游击队员名单,诱杀了众多抵抗组织成员。真正的瓦尔特由于作战需要无法公开身份,但凭借个人出色的谋略与众多英勇的游击队员终于让间谍现出了原形。为了阻止劳费尔计划,清除了内奸的游击队员们再次出击。

 长篇影评

 1 ) 重温经典

      有人说,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我想此话用在电影上也是同理。同样的话还有,“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昨晚无意中重温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虽然我不像我先生一样可以如数家珍地把许多细节,甚至是台词一一道出,但是依然很佩服瓦尔特的机智勇敢,特别是被沙拉热窝市民的无畏和团结所感染。电影没有着意的说教,但所有群众演员似乎都是最佳配角,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节,都能捕捉到他们发自内心对保卫萨拉热窝的自觉从容,对失去的亲人的哀婉和对纳粹的恨。他们没有过多的台词,许多表演是纯粹靠表情来传达,但是却让人心生震撼。印象很深的是认领游击队员尸体和钟表师傅代替瓦尔特去广场赴约那两场戏,我会跟咱们许多同样题材的国内战争片比较,例如《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等,同是英雄,同是沦陷区的百姓,都有那份仇恨和失去亲人的哀痛,不一样的文化表现了一样的情感,可是手法却是有直白有耐人寻味之分。看戏的过程中,我先生提到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就没有那种集体不怕死的精神”,是集体不是个人。我回想了一下,在我们的影视里有没有那种鼓励我们集体反抗的作品呢?好像没有!面对盖世太保的机枪,没有事先号召,没有眼神交流,没有谁喊“一、二、三”,一群人,有逝者的亲人、爱人、故友,也有陌生人,就这样目视前方迎着枪口往前走。他们的气势只能用无畏和悲伤形容,但是却把盖世太保吓退了。那时候,我想到的是“信仰”,它不是一代人特发奇想蹦出来的东西,而是一代代人血脉相传的品质。而我们有许多东西没有传承,又有许多东西做不好,恰恰是想用“主义”代替“信仰”。一部很久的电影,却能让人读出新的味道,经典此之谓也!
      刚好傍晚下班的时候,听到电台说起《百鸟朝凤》制片人方励下跪“求排片” 致票房逆袭这件事。对此各有各的态度,不管为了什么或以什么为借口,我是不赞成以作践自己的形式求得所谓的利益,哪怕你觉得那是拯救电影的未来或是文化遗产。文人自有文人的清高,电影自有电影的功能。电影不管分了多少类题材(除A片外),其最初对精神的引领和审美教化作用是不变的。电影作品不能媚俗,电影人也不应该自轻, 如果电影人自身都没有了那份高于世俗的自尊自爱,又怎能让人信服你的作品能带来“美”的体验呢?面对国内电影市场打着“票房万岁”的旗号,越来越为“世味”服务,而且还是为迎合那群少不更事的孩童们的喜好而服务,我是再一次忧心于

我们的“信仰”,未来,我们还有经典吗?
      我先生问我,“你是先知道南斯拉夫还是先知道萨拉热窝”?我想,我们那一代人应该都是先知道萨拉热窝吧!就像我们似乎都是先知道“卡萨布拉卡”才知道摩洛哥一样。这就是经典,这才是电影的魅力!

 2 )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对七十年代有印象的中国人大都记得一部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1972)。1973年由北影厂译制,在中国放映,万人空巷,成为七十年代中国最流行的外国电影。它也因中国观众数量庞大、观看次数多而成为史上最受关注的战争片。人们还记得那句颇具诗意的台词,游击队员接头暗号:“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影片关于“二战”期间萨拉热窝地下抵抗组织与纳粹斗智斗勇。片中英雄瓦尔特以塞族抵抗组织领导人Vladimir Perić(1919-1945)命名,他因保卫萨拉热窝而牺牲。影片结尾,纳粹军官俯视萨拉热窝,说:“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片中各族人民(塞族与穆族)并肩战斗,团结统一,可惜二十年后,生于波斯尼亚的穆族导演哈·克尔瓦瓦茨(Hajrudin Krvavac,1926-1992)在南斯拉夫分裂内战的萨拉热窝围城中,因心脏病去世。

        克尔瓦瓦茨擅长借鉴好莱坞西部片手法,在六、七十年代拍摄出取材于“二战”时期反纳粹地下斗争的“游击队电影”,开创熔娱乐性与政治道德教化力量的“红色西部片”风格。他的“游击队三部曲”中,除了《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1969)在中国也鼎鼎有名,尤其片中插曲《啊,朋友再见》(本是“二战”时意大利游击队传唱歌曲)。《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有清真寺屋顶的枪战,钟表匠牺牲时群起的白鸽(比吴宇森《喋血双雄》中教堂白鸽场景早了十几年);穆斯林聚居区此起彼伏打铁声是被占区人的愤怒抗争……有奇观,也动人心弦。有朋友最近去萨拉热窝寻访片中遗迹,说山坡俯瞰,多了一整坡的新坟,感慨系之。

 3 ) 不事张扬而义无返顾

文革后期开始发蒙的人估计都对此片记忆犹新,那时候小子们津津乐道的是瓦尔特利索的拳头和持卡宾枪的潇洒,而今天科所沃土地上的血腥残杀已经让我觉得恍然隔世,瓦尔特们用鲜血保卫的萨拉热窝祸事频仍。片子烙印最深刻的居然不是瓦尔特而是那个义无返顾走向死亡的钟表匠。瓦尔特一时不慎,正走向纳粹的圈套,当一个有所察觉的地下工作者走到负责直接与他联系的一个钟表匠那里把他的发现告诉对方,并不无担心地问,是不是要出什么事,该怎么办。那位沉稳的钟表匠不苟言笑的凝重地对他说,你的任务完成了,你已尽了你的责任,下面的事,就由别人办了。他从墙上的挂钟里取出一把左轮手枪,面对茫然的徒弟,他只是说:“年轻人,学后手艺,以后会有用的。”然后迈进德国兵的埋伏圈,以身示警,使瓦尔特脱离了险境。钟表匠不惜生命去实现他的使命,不苟言笑却举重若轻,用现在时髦的话来形容就是酷-----不事张扬而义无返顾,真男人也。人家几十年前的战争片就能拍出这样的高度,真让现在的中国人没有脸面。

 4 )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他们在战斗

影片中除了瓦尔特这个地下抵抗运动的领导人,还出现了众多形象鲜明的正面人物:钟表匠和他女儿,照相馆技师,铁路护路工,医生,等等,这些人为了消灭德国法西斯侵略者,不顾个人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投身于抵抗运动。他们是当年南斯拉夫人民的杰出代表,光辉典范。而整部影片并没有一个完整严密的故事,它用一场场片段来描述了人民抵抗力量对德国法西斯所作出的万分艰苦的斗争。给人印象最深的有这些片断:瓦尔特带领助手枪杀了两个穿便衣的奸细后,事先安排好的火车头开过来,把瓦尔特和他助手接走;一个抵抗战士被德国奸细盯上,按指示去到博物馆,而一大群中学生也是安抵抗运动的安排涌进来,那战士趁机得以脱身;医院里的医生给那受了伤的战士动手术,抵抗运动安排适时灭了医院的照明,医生们把那战士转移,而在手术台上换上一已死的病人。这些片断加起来,从不同的视角描绘出了当年南斯拉夫人民与法西斯占领者的战斗是何等的波澜壮阔,轰轰烈烈。这也是这部影片的特色,它的别有风格的艺术手法。在这众多的英雄人物中,最感人的是那钟表匠。他自己投身于抵抗运动,却不希望他的命根子他的宝贝女儿也参与抵抗运动,他说,“有的在战斗,有的在等待......你们年轻,应该等待。”

 5 ) 45年前轰动中国,被删减却成为经典!

经典译制片怀旧系列之《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1972年出品,前南斯拉夫经典电影。

1944年,德军集结巴尔干半岛的军团北调,推出了“劳费尔行动”。党卫军上校迪特里希被派往萨拉热窝,全力消灭瓦尔特领导的当地游击队。在叛徒的内应下,假瓦尔特与几名真正的游击队员组成抵抗委员会,并得到游击队员名单,诱杀了众多抵抗组织成员。真正的瓦尔特由于作战需要无法公开身份,但凭借个人出色的谋略与众多英勇的游击队员终于让间谍现出了原形,最终破坏了劳费尔行动……

除了电影版之外,在1974年还曾发行过一部4集电视剧版,电视剧版多了很多镜头,情节较之电影更丰富,影片中多了更多线索和人物。

【迷影映画】45年前轰动中国,被删减却成为经典!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_哔哩哔哩_bilibili

 6 ) 再见了,永远的朋友

塞尔维亚著名演员、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瓦尔特的扮演者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当地时间22日晚上10点45分在贝尔格莱德圣萨瓦医院病逝,享年83岁。

塞尔维亚总理发唁电

据了解,日沃伊诺维奇近年来饱受疾病困扰,2006年心脏病发作,之后做过两次心脏手术,手术后右脚生坏疽。四年前因中风入院治疗。就在逝世前几周,他再次入院,因坏疽严重不得不截肢。

新华社报道,5月13日,新华社记者与几名华侨华人和当地媒体记者来到贝尔格莱德心血管医院门口,欲探望日沃伊诺维奇。医院保安和副院长当时透露,日沃伊诺维奇状况不稳定,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大家在等待一个多小时后也未被允许进入病房探望。22日夜,他在医院与世长辞。

据国际在线消息,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在23日发出的唁电中表示,日沃伊诺维奇在塞尔维亚电影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他的逝世不仅是塞尔维亚电影界,同时也是受到“瓦尔特”激励的几代人的重大损失。

拍摄于1972年的一部南斯拉夫战争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被引进国内后,这个名字便响彻中国的大江南北。扮演“瓦尔特”的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是科班出身的电影演员,除了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扮演”瓦尔特”,中国观众对他熟悉的角色还有他在《桥》中扮演的“老虎”。

□从艺历程

出演300多部影视剧

巴塔·日沃伊诺维奇1933年6月出生在贝尔格莱德东南约50公里处的科拉契察小镇。年轻时毕业于贝尔格莱德戏剧学院,毕业后从事话剧工作,此后逐步跨入影坛。1955年,他在故事片《库姆巴拉山上的歌声》中扮演一个角色,从而一举成名。日沃伊诺维奇善于塑造游击队员形象,还扮演过革命者、工人、农民等角色。他在代表作《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出色表演为他赢得了南斯拉夫全国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金舞台奖。他出演的电影也曾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2012年的《冰》成为他人生最后一部影片。

在迄今为止的55年银幕生涯中,巴塔总共出演了300多部电影和电视剧,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南斯拉夫时代的作品。1965年、1967年和1972年,他三度荣获南斯拉夫最佳男演员奖。即使在南斯拉夫解体后,他的艺术成就仍然得到认可。就在今年的贝尔格莱德国际电影节上,他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个人生活

德艺双馨曾参选总统

与他卓越的演艺生涯“不相称”的是,日沃伊诺维奇的绯闻很少,可称得上是南斯拉夫“德艺双馨”的楷模。他的妻子朱莉雅娜是一名舞蹈演员,两人育有一子一女。

日沃伊诺维奇不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电影演员,也是最受欢迎的政治家之一。最近12年来,他作为塞尔维亚议会议员活跃在南斯拉夫政治舞台上,曾当选为塞社会党副主席。2002年8月他被推举参加塞尔维亚总统竞选,但以失败告终。2003年后宣布退出政坛。

今年2月18日第38届塞尔维亚国际旅游展开幕时,贝尔格莱德市旅游局在开幕式上播放了日沃伊诺维奇的一段30秒中文视频,借此宣布将大力吸引中国游客前往贝尔格莱德旅游。这是日沃伊诺维奇最后一次参与公共活动。

□中国情缘

曾想加入中国国籍

中国人民喜爱“瓦尔特”,“瓦尔特”同样喜爱中国。几年前日沃伊诺维奇曾接受中国媒体采访,回想起自己当年在中国的知名度,仍然很是自得。他颇为得意地对媒体说道:“我当年第一次访问中国的时候,去了上海,夸张地说,恨不得有上百万人走上街头,就为了看看我长什么样。”在有生之年,日沃伊诺维奇曾先后访问过中国十多次,“每次去中国,我都很开心,感觉就像是回家,那里有个大家庭在等着我”。而他也表示,每次有中国代表团来贝尔格莱德访问,只要他在,都会尽力参与接待。

“因为我把中国人看作自己最好的朋友,事实上他们也的确是。如今我在写书和制作一些纪录片,有时候中国朋友会感兴趣并问我价格,但我不会跟他们提钱的,绝不会!因为他们曾经给过我的和为我所做过的,是无价的。”

他还透露,如果不是岁数太大了,自己都想加入中国国籍。“据我所知,中国法律不允许保持双重国籍,但我又不会放弃塞尔维亚国籍。中国人真的是那么可敬,令人惊叹!”

转自:京华时报

注:
从小到大看过无数遍他主演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既有父母一起观看,也有自己买了VCD一遍一遍地重看。时至今日,台词,场景记得最清晰,感动最深的电影依然是这两部。尽管从今天的角度,当初中国引进这两部片子并像其他社会主义阵营的片子一样译制后在影院,电视台反复播放,留给我最多印象的并不是意识形态,而是集体英雄主义情结。这种情结与好莱坞大片里史泰龙,施瓦辛格为代表的个人英雄主义不同,它是通过时代背景下几个个人形象的塑造,给我以一种每个人,换句话说,人民大众才是历史上的英雄的观感。如同电影桥中牺牲在德军重重包围下的班比诺,向他扔出炸药的佛罗伦萨籍前意军士兵扎瓦多尼,毅然爆破掉自己的桥的工程师,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小人物,有血有肉,有自私也有高于自我的部分,这种观感事实上是对我最初的国际主义启蒙。

 短评

对话简洁利落,行动干脆敏捷,有着不可阻挡的生机、那种为了明天为了希望的豪情。重复出现的主题音乐让人心动。纳粹军官引用的诗句与最后的感叹“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将城市空间、小写与大写的主体连接在了一起。

5分钟前
  • xīn
  • 力荐

冯巩的一个相声里自称冯-迪特历斯,这是个老梗

7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导演哈·克尔瓦瓦茨为穆斯林,借鉴好莱坞西部片手法,开创好看又有政治道德教化力量“红色西部片”风格。片中在清真寺屋顶的枪战,及钟表匠牺牲时群起的白鸽(比吴宇森《喋血双雄》早了十几年)。此起彼伏的打铁声是被占区人的愤怒抗争。可惜导演1992年因饥饿/心脏病故去于内战的萨拉热窝围城,历史悲

12分钟前
  • 黄小邪
  • 推荐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15分钟前
  • 易老邪
  • 推荐

非常经典的谍战片,悬念丛生,一开始是“小组里谁是间谍?”,后来是“到底谁是瓦尔特?”,不过最后瓦尔特是谁,随着电影的深入,已经完全不重要了;还是德国军官总结得好,“这座城市就是瓦尔特”!当萨拉热窝所有的普通市民一起站出来的时候,就是红色电影最动人的时候。根据这部电影在70年代国内受欢迎的程度来看,它是不是全世界观看人数最多的战争片呢?

1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20分钟前
  • scarllet
  • 力荐

7/10。当年的译制水平无论音色还是性格,都恰如其分,对此深表敬重。论影片对于文革结束后中国战争片的借鉴意义上,也不可小视,它生动地将扮演元素植入革命战争片,游击队变装成德国军官抓捕自己人演戏,而德国间谍也混入游击队、相互扮演各种职业和顾客。那些普通的铁路工作者、医护人员、游荡在大街上的民众,他们用买报、卖花来传递信息和接头任务,挂钟里藏着发报机或枪支,都在用生命掩护着游击队的行动,譬如弄坏手术室的灯泡把被俘的游击队和尸体调换,孩子们拥挤进博物馆阻扰特务的跟踪,老人和假扮学徒工的游击队一起敲打锅碗瓢盆躲避德军的搜寻,最震撼的场面不是列车油箱炸毁的火爆特技,而是钟表匠平静地跟徒弟交代后事,前往清真寺破坏刺杀瓦尔特的陷阱,一群腾空的白鸽着力渲染了这场无言的牺牲,但就全民抗战模式而言,美学享受并不多。

24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我的有一部“地理旅行片”,不带有任何配音怀旧情结,反倒是直至去了萨拉热窝后,才找出来看。它并非我所关心和了解的萨拉热窝,却反倒因这种差异,超越了本已遍布荒诞仇杀故事的真实城市本身,带着那些我从“美好药店”及老式小品里习来的听觉记忆碎片,将这座故事之城再赋予一层迷雾。

28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这是我看过最多次数的电影,熟悉到台词能接上的地步。第一个阶段是幼年被洗脑,因为C6的流金岁月,我家每周都会看这样的主旋律作品。它会导致在家里,我爸和我对暗号:请放大一张表妹的照片。阶段二:我开始被老游击队员的献身所感动,确实有人为理想去牺牲。阶段三:我开始反思当初那个南联盟去哪了

30分钟前
  • Jay
  • 推荐

1973年公映,才4岁,我是天才。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为了这句话,我第三次看,南斯拉夫民族把浪漫阳刚柔和在一起,同是社会主义国家,差距那时候就存在了。对那时期的电影,我几乎不敢感动,只有崇敬,虽然钟表匠父女这次让我落泪,绝美的音乐…2012年3月10日,上次是2003年底。vcd。

32分钟前
  • 陶子冬
  • 力荐

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这样的理念决定了这部电影走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群戏路线。本来这是个融合谍战动作悬疑等多种精彩元素的好题材,围绕真假瓦尔特的锄奸与反锄奸也是颇具看点,但导演把故事拍得太散,更像是一个系列剧的精编版,丝毫没有连贯性,也许是我们被好莱坞的经典谍战片给惯坏了吧。

37分钟前
  • deus
  • 推荐

看,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

41分钟前
  • 艾弗砷
  • 力荐

印象最深的,是钟表匠和走向前的萨拉热窝市民。情节够曲折,老虎、曼纳、团长、霍夫曼、班比诺、猫头鹰,桥的演员有点多。萨拉热窝这上坡下坡说是过去的青岛我也信233 看了2005年南斯拉夫电影那两集《电影传奇》(强烈推荐),小时候的编剧被学校里驻扎的德国伤病拽住,导演92年就在波黑战争的时候去世了,演员们也因为政见不同多年不来往了。

43分钟前
  • #瞬间收藏家#
  • 推荐

妈妈说起这部电影,眼神都会亮起来

45分钟前
  • 力荐

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49分钟前
  • 引领村里的潮流
  • 力荐

瓦尔特好帅,穿什么衣服都好帅,假扮成德军军官尤其帅,比电影里其他真的德军军官都还要像。瓦尔特是一个人,瓦尔特也是一座城市,那些捍卫着他们的城市的人们都是瓦尔特。

53分钟前
  • Marty McFly
  • 还行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57分钟前
  • 二嗲萌
  • 力荐

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1小时前
  • 卢十四
  • 力荐

南斯拉夫版铁道游击队,整个故事讲得很缜密,“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缺点体现在装备上,虎式是T-34,猎豹是SU-85

1小时前
  • 格瓦拉
  • 推荐

全世界大概都知道这片子在中国爆红哈哈哈。1973年北影厂译制(译制导演凌子风,配音包括葛存壮、于蓝等),文革后期的“社会主义商业片”巨制:战争片-革命历史题材,但同时又是地下工作者/反特片,以及南斯拉夫语境中的“游击队电影”类型。毫无障碍地可以被中国观众理解(“德国侵略者”“铁道游击队”“反特片”)且提供巨大的观影乐趣(尤其各种“对暗号”→“智取威虎山”)。必须被续进中国电影史脉络!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