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完美音调2 剧照 NO.1完美音调2 剧照 NO.2完美音调2 剧照 NO.3完美音调2 剧照 NO.4完美音调2 剧照 NO.5完美音调2 剧照 NO.6完美音调2 剧照 NO.13完美音调2 剧照 NO.14完美音调2 剧照 NO.15完美音调2 剧照 NO.16完美音调2 剧照 NO.17完美音调2 剧照 NO.18完美音调2 剧照 NO.19完美音调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13:25

详细剧情

贝卡(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饰)率领的巴顿大学阿卡贝拉女子美声合唱团终于出人头地,应邀为美国总统的生日宴会光荣献唱。谁知表演期间,“胖艾美”(蕾蓓尔·威尔森 Rebel Wilson 饰)竟意外走光,引起全场恐慌,令合唱团蒙上不雅污名,更被禁止公开演出!力挽狂澜的最后机会,就是赢得阿卡贝拉世界锦标赛的冠军,她们能否战胜来自德国的劲敌,挽回失去的名声,称霸阿卡贝拉的世界……

 长篇影评

 1 ) 我们离阿卡贝拉还有多远?—从PITCH PERFECT说开去,花絮,吐槽以及其它

 
  Pitch Perfect第一部刚出来的时候,在北美电影市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它不仅以低成本赚得了几倍的票房,更以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让阿卡贝拉这种音乐形式为更多的观众所知,所喜爱。流行曲目的编排加上有趣逗乐的舞蹈动作,使原本器乐伴奏的打榜歌有了不一样的动听感觉。
  
  事实是,虽然在美国,高校阿卡贝拉这种形式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就像电影里讲的那样),但其实这只是阿卡贝拉音乐并不专业的一个分支;人们对这样一种纯人声的音乐形式了解仍然不多。像第二部电影里所见到的,欧洲的阿卡贝拉音乐发展更加成熟专业,相比起美国主要是大学生在社团里玩玩闹闹,丹麦瑞典等国涌现出一批素质极高的专业阿卡贝拉组合,出专辑,做表演,世界巡回。对于美国的阿卡贝拉音乐,电影也做到了足够的自嘲—没错,我们太娱乐化,不专业,的确是被欧洲的阿卡音乐人闲聊时吐槽的对象呀。
  
  但却又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形式极大地扩大了阿卡贝拉的受众。对于这点和更好地了解Pitch Perfect系列电影(没错据说还有第三部),不得不提Sing Off 这个“阿卡贝拉界的the Voice”赛事。由NBC电台举办,Jessica Simpson前夫Nick Lachey(这厮年轻时也曾是一男子偶像团体成员)主持,以及三位权威评委(Ben Folds和Shawn Stockman常驻,外搭一名人气美女歌手)坐镇,全美的阿卡贝拉组合聚到一块儿亮亮招子。到14年已经播出了五季:第一季组合少,还在摸索门路,只做了4集;第二季开始有点模样,报名组合多了,但质量不算太高,只做了五集。第三季是highlight,12集,组合多,质量高,到最后剩下的五六个都各有特色,而且还有PENTATONIX这样一个拥有绝对实力有着未来感标签的组合横空出世(而且只有5个人适合签约做唱片),令人大呼过瘾。第四季明显做得顺手了,更加娱乐化。为了让观众看得更开心,突出组合特点和幕后故事,把评委都拉进来一块儿玩,还搞出了斗歌PK这种新花样(是不是很眼熟?PITCH PERFECT里的斗歌来源于此),但选手质量同样不差。每一季选手组成基本都能覆盖到各种阿卡style:老式三人barbershop,高校阿卡贝拉,还有一些说不上分类的各色团体;第四季甚至还出了个拉丁团,跳舞比唱歌还好… 但好歹,SingOff做到现在,生出了Pentatonix这么一个招牌组合,打磨一番正式出道后,连着出了三张EP专辑(还有圣诞EP?一下分不太清),巡演不仅在国内来了两轮,更跑到了澳大利亚等友国,今年还以daft punk的阿卡改编曲拿了格莱美,事业如日中天。由于Penta的SingOff出身,带着欧洲阿卡所没有的绝对流行味道,以各种鬼畜的编排刷新了大家的耳朵,也算是努力将阿卡贝拉这种非主流音乐形式逐渐带入公众视野,并且成绩斐然。虽然SingOff同样遭到欧洲同行的吐槽(见本人另外一篇影评,直接翻译自他们的博客讨论内容),什么歪曲了观众对阿卡贝拉的理解啊,真正的阿卡贝拉不是这个样子唱唱跳跳的啊;但好说歹说,毕竟受欢迎,也的确成为了好的推广。Sing Off这个比赛也把版权卖到了亚洲(韩国版的水准同样高,组合EXIT惊为天人;中国版的…呵呵,深圳卫视做了一年,起了个名字叫清唱团,结果不考虑国内环境,加上质量本身也不高,这个节目根本没什么人看…)
  
  扯了这么多应该属于另外一个条目的东西,下面回到PITCH PERFECT—电影的音乐顾问正是Sing Off的制作人Deke Sharon,他负责了电影里的选曲和编曲,演员的歌唱排练,自己还唱了一部分--这么一来,一切都有了解释!甚至,电影第二部里,最后的世界阿卡大赛中大批曾经的SingOff选手跑出来打酱油:PENTA是最大的酱油,代表加拿大出战,镜头还给了男低好几个特写;还有第四季的菲律宾奶油小哥团Philharmonic的本色演出以及拉丁团唱唱跳跳;其他也有一些眼熟的但是前几季的看得久没什么印象的脸。还有上文提到过的即兴歌曲PK环节,都是因为有Deke Sharon这个阿卡老手在背后得意地笑。
  
  所以这也算是一篇推广Sing Off的软广告—这个比赛真心蛮不错!第三季应该能找到资源!大家都去看看吧!
  
  然后,其实我一开始是想严肃地讨论一下现在国内的阿卡发展的。国内的阿卡贝拉就是起步阶段,还处于在高校里组团的阶段。除北京上海厦门外,其他地方也需要更加推广。毕竟这个事急不得,以国内听众的鉴赏偏好和现有一些组合的水平来看,阿卡贝拉要想在中国火起来可能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好在已经有一小批人开始做这件事,阿卡中国(没错这也是个广告!各个社交平台都能搜到!)的工作,一些高水准的欧洲组合来国内开唱,音乐节也逐渐办了起来;我们慢慢地看着这股风刮起来,希望阿卡贝拉在中国能够越走越远。

 2 ) Pitch Perfect 2-一部不成熟的续集

说实话,这部电影我是在最近才看到,本人比较对阿卡贝拉感兴趣,也因无意听到主题曲flashlight来看的,整体上比较不错,尤其是最后Bella的表演很感动,但是这部片子把太多镜头给了一些配角,主角镜头变少了,我本以为最后的聚光灯会打在Beca身上,没想到却打在了整部剧里面没怎么说话的女二号。还有就是Beca在实习中没有必要的东西描写的太多了。剧中还有好多关系没交代清楚,比如bumper又怎么回来和其他人和好了?还有他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就缠上了那个胖妞?还有,明显能看出Bella原来一共再给新生面试时有8个人,到第二部怎么还是8个人,难道有人提早毕业?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又都是同一届学生,怎么招新Bella?Chloe明明在上一部末尾是已经毕业了,怎么回来了?而且还拖了3年,到最后这一部结尾时,Bella们都不在同一届,怎么一起毕业?

对于这部电影细看会有很多槽点,不过最后幸好没有偏离这部电影的初衷,和上一部比较来说,上一部能更好的表达出Bella们的友情,校园生活和青春爱情等等。期待完美音调3能够改正这些,拍的更好。

 3 ) 美国梦与美国,中国学生与中国未来。

《完美音调2(Pitch Perfect 2)》.2015
昨晚看完本来想熬夜写个影评以表达我的激动之情,但动笔了一千多字发现意犹未尽,资料的来源也过于主观(国内数据),因此全部删掉今天再写。
本来是想写女权的,因为这凑巧又是一部女性视角的电影(是真的凑巧);本来想写闺蜜心理;本来想抒发未接触过的艺术的激动之情。但现在只想写一下美国梦与中国。

因为没看到第一部,虽然我开头猜到有合唱部分,但仍然没听懂“a cappella”是什么意思,又去网上下了个中文字幕,叫“无伴奏合唱”。孤陋寡闻的我第一次接触,令我非常震撼。特别看到地下party的battle部分,一种浑然天成的协调感以及难以言喻的美妙油然而生,无法自制。由于新事物的冲击,让我当时认为这是比streets battle更High的比武--不缺力量、灵动,而又更为优雅。就好像电音吉他跟钢琴的solo,有一种妖异的美感。
作为女性视角的电影,而且一群女性组成的团体,理所当然的表现了女性聚社性的特点,我个人认为这一部分是可圈可点的。例如在夏令营fat Amy睡不着要去大便,觉得有点便秘,社友一开头给唱起歌,她说了句“像冻酸奶一样畅通无阻”,我擦。so sweet!
但看着110分钟的电影,感触最多的是美国梦的现实意义。两位主角并没有很美,因为这不是好莱坞洗钱片。其次团队有各式各样在中国看上去会很奇怪的成员,这在中国叫做“排他性”。我在Barden Bellas看到的是一个多民族的团体,一个唯才是用的团体,一个有着包容性的普通人团体。从天赋上看,这是不是一个普通团体?明显不是。但从上帝视角看,这是不是一个普通团体?很明显就是。作为参照物,德国队伍Das Sound Machine简直是天赋团体中的天赋团体,但却有着明显的缺陷--上帝性。意为无所不能,但缺乏同感性。在决赛中,毫无疑问是DSM更胜一筹的,而Bellas是召集了历代bellas齐齐登场,利用了观众的认可度以及同感性才获得的比赛,除去电影逻辑外,这是现实中也是经常发生的。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德国作为一个超强的民族,实力超群,甚至就是明着脸碾压美国队的时候,输掉了比赛,作为唯物者德意志,心理如何众所周知。就好像当时的一战二战一样。美国人一直在传递一个思想给世界,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不是最强的,我们不是上帝,但我们可以成为最强,我们可以胜过上帝。(此处上帝为科学意义,跟宗教无关)

在全电影都直接明了的表达Bellas作为女性的正常心理:她们会紧张,会害怕,会吵架,甚至直言是低情商的。但她们是积极的,向上的,直言是一种草你的精神。作为对比,中国电影除了脑残视角--一直自己人跟自己人比缺乏国际性外,还表现出“我比不过你我就搞死你”等智障行为。而这种智障行为还被中国市场所认可,创下巨额票房。从客观上看,这是成功的。但有一个观点:并不是说现有客观成功便是成功,一时的存在并不能代表现在,也永远只能代表过去。因此这毫无疑问。因为人类认为的划分了时间维度,所以我们用历史来评价客观。
从以上的思考来延伸到中国的情况,是没有可能的。因为教育程度以及素质的差距太过明显,已经大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但我们又要如此去做,就好像我们无法走出银河系,但我们必须去尝试。这是21世纪。"no man is an island."
我们迟早是要接触国际的,也许在一开始我们用人数优势来取得局部优势,但后果堪忧。直接点说就是现在我国大学生不单没知识,没文化,没素养,甚至是逐渐低能化,而这一点随着出国留学短暂化将持续得到恶化。
因为教育落后,所以作为强校的学生依然比不过别人(也受环境影响),而其他的学生就更糟糕,不说他们毫无文化,他们除了会用手机APP,真的没别会了。不会电脑操作,不懂安全常识,不知古今中外,不知数理科学,不懂自身生理。可怕,真他妈可怕。更可怕的是他们毫不自知。
在以前,父母们努力了会让孩子出国,并且尽量不要回来,这是先知的一代。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父母在实力没有进步的情况下,资产也增多了,相应的,孩子也能出国了,但很少能读到四年制的。他们这种情况的留学生,有一个特点,说是去留学,其实就是一段长期的旅游。几乎没什么例外。可以看出,他们在中文论坛发表的内容,都是他们的日常所见所闻,甚至是一些代购。极少有传播知识的。他们换了个地方换了个服务器玩LOL,用更优惠的价格买商品,再跟同是中国人谈恋爱,再跟中国人玩,然后回国了。





回到美国梦的主题,Bellas的团体有白人有黑人有黄种人有胖有瘦有美有丑有异性恋有同性恋,这是一个典型美国色彩的团体,也是今后的团队趋势。总所周知,肥胖的人一般声线比较甜美,唱歌都是比较好听的,然而在中国,即使有这样的天赋,也得不到发展,除了客观上中国环境外,主观上他(她)们也没这个想法,很可惜。Bellas一直在追逐自己的美国梦,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虽然在现实中可能会没有那么美好,甚至是很残酷。但美国人从来没放弃过对自己的鼓舞,这是美国。一个在综合实力完完全全全方位超越中国的国家,当今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国。
国家由公民所组成,我们国家的希望在哪?以后的未来会如何?

 4 ) 就吐槽一点点....

       对于完美音调1的死忠粉来说,最感动的莫过于看到演员们全部回归,即使剧情不怎么样,但也无所谓了,至少那些歌唱得是真的好听。
       
       第一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声合唱团这种唱歌方式,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但在外国,这种唱歌方式已经相当成熟,而第二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华丽的舞台表演,这一部中有许多完整的舞台表演片段,让我大饱眼福,演员们亮闪闪的舞台服装,轻快灵活的舞步,充满活力的歌声,给予了观众们最棒的视觉享受。

       但这部电影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就是电影主题实在不怎么突出,剪辑也十分混乱,或许导演想给我们呈现更多的内容,但结果却不如人意,得到了一个反效果,这一部想表达的不仅是贝拉合唱团的生存问题,还穿插了贝拉成员的生活问题,穿插的片段多了,就模糊了真正的主题。

       影片中大部分的镜头都是说这一群女孩的友谊,以前我总觉得吧,两个人才是维持友谊的最佳人数,而一群人的友谊想要维持却十分之难,这一群女孩因为音乐走到了一起,因为音乐而互相忍让,在摩擦中接受彼此,用她们的行动诠释了音乐无国界,不分种族,不分语言……这部电影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这些朋友会陪伴你的整个下半生,可能你现在不这么觉得,但以后一定会是这样,你要学会珍惜。”维持长久的友谊并不容易,这部电影也让我更加珍惜友谊,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尽管电影拍得很混乱,但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原声大碟还是值得一听的。:)

 5 ) 被最后一幕感动到了!

开场画面:总统生日会上,贝拉合唱团受邀表演,发生表现事故,其中一位团员走光,导致贝拉合唱团走上风口浪尖,被剥夺演出权利。
主题呈现:贝拉合唱团能否成功赢得世界大赛的冠军来重新拥有表演和招生的资格?
铺垫:母亲是历代合唱团传奇人物的新生女孩出现,要加入合唱团,自己有一个原创曲;队长女主拥有了一份录音室实习的工作,不能全身心投入合唱团的排练事宜,并向团员隐瞒。
推动剂:贝拉合唱团为了看对手的实力,来到车展现场看德国合唱团的表演,对手实力强大,让贝拉合唱团唏嘘不已。
争执:面对强大的对手,贝拉合唱团能成功赢得世界比赛的冠军吗?
第二幕衔接点:合唱团受到了对手的挑衅开始训练,包括训练新人,队长女主一边训练一边工作。
B故事:录音棚工作期间,一个艺人出了一些问题,队长女主帮助解决了难题,得到了老板的赏识。
游戏娱乐:贝拉合唱团收到了合唱团比拼的邀请,与众多合唱团进行比拼。
中点:贝拉合唱团因为唱了原创曲目而被取消了比赛资格。
坏蛋逼近:队长女主的音乐不被公司老板认可,团队参加演出活动发生演出意外,和声失败。
一无所有:团队成员之间不能团结一心,产生隔阂,队长女主产生离开团队的念头,贝拉合唱团面临解散的危机。
灵魂的黑夜:女主唱之一提出进行培训的计划,见到曾经的队长,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交心,促膝长谈,共同训练,齐心协力,贝拉合唱团的和声又重新回来了。
第三幕衔接点:队长女主找到了选歌的歌曲及决赛曲目的创意,队长女主邀请新生女主前往录音棚进行原创曲目的录制作为决赛的必杀技
结局:队长女主帮助新生女主的原创曲的录制获得公司老板的赏识;贝拉合唱团因为最终的原创曲及历代所有贝拉合唱团的团员的出现,赢得了世界比赛的冠军。
终场画面:贝拉合唱团又可以重新招生,又一年的合唱团招生开始了!

 6 ) 有奥巴马参与的事总是让人失望,而且有点白左

作为AK47的脑残粉和Rebel的半脑残粉(Rebel选片水平一般,可惜),我真是特别特别想打四星。
可是本片真的就是个“还行”的水平。可以一看,不看也罢。姑娘们还是会很喜欢的。大中午的就坐了满场姑娘、大妈和大妈拉去作伴的小朋友,就我一个看美女去的。被好多黑妹子的笑声烦透了。

本作相比前作可以说是教科书式地令人失望——失望,并不是不好,只是没有达到前作的高度,和妇联2这种烂作是两个概念。
说它教科书式的失望,主要是因为它犯了几乎所有一部续集会犯的错误,而且特别白左。

一部商业作品的成功无非是标准化的剧本+above average的演员+亮眼的特色。前作就是最好的例子。
前作的剧情结构是典型的校园青春+开挂屌丝逆袭。三名主要人物相互作用、成长,然后配角们各有特色,围绕她们一同获得荣誉和爱情。很清晰,连贯性很强。其中像Fat Amy的人物塑造甚至被我的小说写作教授拿来作范例。
AK47、Rebel Wilson的表演没话说,属于她们这代中演技中上等。Anna Camp大美女、Brittany Snow大美女、Adam Devine小胖墩和Skylar Astin小帅哥表现中规中矩。
A Capella是大亮点,也不用说。
所以前作的成功原因非常明确。

一部成功作品的续作的最大陷阱就是试图在前作的优点上走得更远,同时还要打破前作的格局。
本作正是这样啊。首先前作那些有点特色的配角人物一个个地都在本作有了极多的镜头。Fat Amy无悬念地晋升主角之一,结果恨不得占了四分之一的篇幅;那个亚洲人Lily出镜之多,前配角中仅次于Fat Amy,而且全是在卖丑,前作她那段感情以及印度小哥完全无影无踪了;小胖墩Bumper莫名其妙地就回归了,然后莫名其妙又和男生们重修于好,更莫名其妙地和Fat Amy搞了四分之一部电影;突然冒出来一个疑似拉丁裔,英文结结巴巴,冲着这点特色拿到配角中第三多的镜头;Benji和女主小圆脸也是,莫名其妙就认识(真的一点没交代),莫名其妙就搞上了。这些支线剧情真的都有必要?
这样过于用力强调受欢迎的配角,直接导致主角们戏份减少。Brittany Snow(Chloe)和Anna Camp(Aubrey)一个只是名义上的主角,另一个干脆被挤成配角。原男主Skylar Astin同理。Fat Amy有了爱情故事,但这爱情却是约炮-拒绝表白-订婚的节奏,由于篇幅有限,没有足够铺垫。AK47演的Becca保留了相当多的戏份,但影片前半段暗示的那种毕业就业和合唱团练习之间的矛盾,到后面居然就没了。WTF.
再有就是单薄的主角小圆脸了。《安德的游戏》里走出两位垃圾童星,一位将要毁掉蜘蛛侠,另一位就在这里毁《完美音调2》(我知道她还有True Grit压场,so what?)。人物毫无深度,除了一个标签性的身份(合唱团继承人)以外一无是处。没有成长,从头到尾都一个样。作为本作的新元素,首先被AK47压着,没有前作“新生拯救世界”的感觉。其次没有任何特点——她唯一起到的作用是帮助AK47解决作品创作的难题,与前作AK47的作用简直天差地别。这个人演技也不行,前一半出于角色需要,强行演一位不会说话的小姑娘。后面直接就……就没影了——没有一句漂亮的台词,没有一处精彩的颜艺或动作。最夸张的是,这样一个平庸的角色居然最后最后,灯光打到她一个人身上。还有中间那段rap对战简直毫无来由,感觉就是为小圆脸和继承前作battle那段而强行插入的,也是为了发扬前作的亮点,结果用力过猛。
前作我很喜欢a-ca-cuse me这种小细节。前作很多,本作却没几句。

一部作品成功之后必然有多种势力进来捞钱。无法有效处理这些势力的影响,就会造成本片这种混乱的局面。一个演技平平的、只演过烂片的小朋友,居然被强行加到一部成功作品的主角位置,和一线明星AK47、Rebel Wilson以及Adam DeVine对戏。这背后没有金钱支持?很难让人相信。
本片的格局从实质上是一所大学内部的比赛变成世界大赛、从翻唱别人作品的小电影变成请Snoop Dog和Sia这种大牌参与作曲的大电影,这中间必然有大量的金钱介入。小圆脸放一旁不说,Adam DeVine和Rebel Wilson的大量出镜也佐证这一点。
前作和本作之间的三年中,成长最快的三位新星就是AK47, Rebel和Adam. Adam的Bumper角色在前作实际已被“杀死”,没想到本作却毫无交代地回归,并且和Rebel大演对手戏,甚至挤走了前作两位男主的篇幅。这中间没有点利益纠葛?
AK47作为本作最大牌以及前作第一主角,居然要和一个资历平平的小圆脸抢主角位置,差点被硬分成两条主线(学业和社团的矛盾、新生融入并继承社团)。结果就是两条线各自妥协,各种拧巴。小圆脸和AK身后没有各自势力支持?
如果你还不信,试着这样思考:
本作是奥巴马荧幕首秀。

是的,本作开场不久奥巴马两口子献上了荧幕首秀,而且还有秀一下演技哦。(喂,我的意思是这是奥巴马第一次在电影中露脸。虽然那段是剪辑的。)
想想这能吸引多少势力的介入。
于是一下子以奥巴马为象征的种种政治正确就上来了。我不爱给人贴标签,可是最近流行的“白左”一词真是适合这种人。

首先,合唱团种族组成变更。两名黑人,留一个是gay的,另一位毫无交代地换成拉丁裔。这位拉丁裔在第一部里根本没露脸,但是居然和各位团员及前团员极熟,还同一年毕业。此人获得特写之多前面已经提到过了。
然后,已有少数族裔增加篇幅。亚裔,反复拍!黑人gay,给更多台词!
最后,保持偏见!

是的,保持偏见。白左搞政治正确就是这么恶心。他们是怀着一种拯救世界的共产主义思维来提倡政治正确,内心其实觉得自己最牛逼。政治正确对他们来说,其实是秀优越的手段。
看片中都有哪些偏见(stereotype):
书呆子:Benji. 大四了,全国第二合唱团二把手,见到女性还结结巴巴……
亚裔女:Lily. 奇葩、胆怯。
黑人gay:Cynthia. 豪放、大哥、说话黑人腔、爱耍流氓(摸队友大腿什么的)。
印度小哥:Dax. 白人女主的反面教材。
胖子:Fat Amy. 豪放,爱出丑。上一集的Fat Amy会出丑之后笑着站起来fight on,这集就是单纯不断被rip-off的被歧视者。
棒子:世界大赛上的棒子组合。“没有人搭理他们”
德国人:主要对手Das Sound Machine. 严谨的德国人、完美主义、美国的大对手、讲无聊的理科玩笑。作为antagonist, 全片大概只有三段话,结尾居然直接走了……跟前作AK47与男主台上台下的眼神交流及最后的惊世一吻相比,这结局简直呵呵。
外国风情:世界大赛上各国选手的音乐。仔细听听,其实是披着各国服装的美国流行乐风格。
实习生:AK47. 真的有必要演绎实习生倒咖啡这个梗?那个公司那么多实习生,非要一个三年全国冠军倒咖啡?这么硬的笑点全场没一个笑的。
老板:AK47的老板。我不觉得任何一个公司老板会傻逼成这样,也没有任何一群实习生会站在这样一个级别的公司的老板身边工作。这个老板角色完全是为了配合实习生stereotype而产生的另一个stereotype.
女权主义:全剧。看了一条评论才梳理清楚,谢谢。首先本片貌似拍给女性看,最后一首还有we run this world, girls! 这样的歌,可是全篇夹杂着男主播的一些歧视性玩笑,而女主播(还是导演!!!)居然就无视……

一切都是白左以自我为中心,太恶心了。
如果说没有stereotype就难有喜剧效果,那人家《南方公园》是怎么做喜剧的?一定要靠自我为中心地嘲笑别人才能有笑点?

还有全国女子冠军给总统祝寿这个设定……如果不是中二,就是好他妈共产主义!不愧奥观海!

话说最后决战的两首歌真是大亮点。德国对手那一曲天突然黑了(嗯,刚刚别的队还白天,到他们就强行黑了),然后整曲舞台以红黄黑的德国颜色为基调,太帅。
主角们的Flashlight(Sia作曲,怪不得一股淡淡的南方公园S18E03主题曲的味道)一上来没什么亮点,没想到从空气中冒出来前代所有Bella,那一瞬间真是感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本来以为她们只是幻影(因为突然冒出来嘛),结果居然走下台去……


写得好乱。总之相对前作来说让人失望,而且挺白左,不过还算好看,有亮点有女神。

特意先看本作再去看Mad Max 4. 果然和Mad Max刚正面还是不行呐。特意挑这个毕业季上映但是票房肯定受Mad Max影响呐。

好吧,这部居然是班克斯自己导的。我喜欢她的风格,不过那个风格拿来导演还是……呵呵。

 短评

最后的高潮差点就感动得我给三颗星了 主要是前面80%实在太无趣了 廉价的笑话 面瘫的表演 还是吃上一部老本的梗。。。 还有上一部的吸血鬼大姐大怎么突然这么老了 Orz

2分钟前
  • sheeparker
  • 较差

明明是Das Sound Machine比较强好吧。。。肌肉男、霸气女、Muse以及不错的编舞。。。

6分钟前
  • 白川
  • 推荐

预算:2900万首周末票房:6921万北美票房:1亿8429万全球票房:2亿8750万上映日期:15.05.15上映周数:11周分级:PG-13最高院线数:3660北美最高排名:1

11分钟前
  • 夜观风
  • 还行

没有1好看,音乐也一般了

12分钟前
  • Strelizeia
  • 还行

彩蛋笑尿

17分钟前
  • 电影造梦鸡
  • 推荐

Hailee Steinfeld长好看了。

19分钟前
  • eviloan
  • 推荐

没有第一部好听、好看,就像贝拉团队的队员一样,迷失了方向。奥巴马和夫人是真实出镜吗?德国的乐团唱歌也太难听了吧。阿三都可以参加世界大赛,太瞧不起亚洲其他国家的乐团了!

20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还行

听到起鸡皮疙瘩。音乐制作人很厉害

25分钟前
  • 毛病小精灵
  • 还行

对埃菲的好感加一星~看着小海狸从大地惊雷里的双麻花慢慢长大,她和范宁家妹子,这种会演戏的高妹完全是我的菜啊。

26分钟前
  • marmaduke
  • 推荐

第二部明显经费升级了,开头奥巴马也是醉了

28分钟前
  • 宴时客
  • 推荐

昨天手贱提前听了OST,如果没听一定会有更多惊喜。我和另外一个今年毕业的小伙伴坐在电影院里差点哭瞎,和Bellas一起毕业的感觉好微妙。明天毕业典礼,我要毕业了!!!

33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人物和选歌都差了好多,只有Fat Amy还是辣么的奇葩!!!

3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刚开头那段“恐怖袭击”笑趴了。制霸全美下一步世界冠军没毛病,但中间情节——比如歌曲接龙地下赛,还有集训什么,比较生硬。歌也比上一部差些。亮点都在DSM(这个缩写……emmm)最后贝拉赢得不是很有说服力。贝卡男朋友这个存在感,真的,我本来期待在决战之后贝卡跟DSM的女里兜亲一下什么的,咳咳,自古黑金……这个系列越来越姬了

37分钟前
  • 小斑
  • 还行

虽及不上第一部的惊艳,但等到最后一曲还是找回了当初看(听)到一身鸡皮的兴奋高点!

41分钟前
  • 望潮
  • 还行

真的好喜欢这种营造氛围超有年轻貌美女性气质的片。

45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推荐

镜头 调色 人物 全方位的电视电影感

47分钟前
  • 翠西 。o 0 O
  • 较差

作为续集是个不错的执行,既延续了第一部的卖点,又有足够的桥段翻新。死穴在于明明德国队更牛,美国还是靠矫情赢了,哈哈哈。

48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有惊喜连连的第一部珠玉在先,第二部能完成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故事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有时还要通过加料的笑点来填充;但作为一部校园喜剧,给人带来笑声的同时,又满足了观众对人声合唱团热切的期待,从这一点上,这部电影成了。

53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2016-07-15 14:07:36

54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I generally hate this kind of movie, but this is fun. 被发电站附体的德国队翻大缪斯Uprising帅翻了,DSM牛逼成这样你队还能赢呢扯淡大BUG;Keegan-Michael Key意外客串;自备弹幕的女播音员就是导演;有两个队友第一部就在,但被完全无视就一句台词,而且是两个人同时说的一样的台词,我就呵呵了

59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