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与魔鬼2009

悬疑片美国,意大利2009

主演:汤姆·汉克斯,伊万·麦克格雷格,阿耶莱特·祖里尔,斯特兰·斯卡斯加德,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尼古拉·雷·卡斯,阿明·缪勒-斯塔尔,托尔·林德哈特,大卫·帕斯奎斯,科西莫·福斯科,维克多·埃菲尔,科特·罗文斯,鲍勃·耶基斯

导演:朗·霍华德

播放地址

 剧照

天使与魔鬼2009 剧照 NO.1天使与魔鬼2009 剧照 NO.2天使与魔鬼2009 剧照 NO.3天使与魔鬼2009 剧照 NO.4天使与魔鬼2009 剧照 NO.5天使与魔鬼2009 剧照 NO.6天使与魔鬼2009 剧照 NO.13天使与魔鬼2009 剧照 NO.14天使与魔鬼2009 剧照 NO.15天使与魔鬼2009 剧照 NO.16天使与魔鬼2009 剧照 NO.17天使与魔鬼2009 剧照 NO.18天使与魔鬼2009 剧照 NO.19天使与魔鬼200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7 00:53

详细剧情

本片根据美国畅销作家丹?布朗的同名小说改编。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维多利亚?维特勒(阿耶莱特?祖瑞尔 Ayelet Zurer 饰)与父亲在高速粒子对撞机实验中收集到了反物质,却发现父亲遇害,尸体胸口被烙“光照派”符号,高爆炸性的反物质被偷走,出现在正待选新教皇的罗马梵蒂冈,威胁天主教廷及整个罗马的安危。于此同时,四位主要教皇候选人的红衣主教神秘失踪。在教皇内侍(伊万?麦克格雷格 Ewan McGregor 饰)的授意下,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教授和维多利亚都被请到梵蒂冈协助罗马警察开展搜寻行动。兰登说服罗马总探员奥利维迪(皮耶法兰西斯柯?法维诺Pierfrancesco Favino 饰)依照“土、气、火、水”的提示在罗马的名胜教堂间与“光照派”展开了时间战……

 长篇影评

 1 ) 没看懂《天使与魔鬼》

真的没看懂,以我对原著教皇内侍相关情节有限的记忆力,我实在看不懂电影里乱七八糟的解谜线索啊……

就是老兰登同学牵着个懂拉丁语的美女物理学家在梵蒂冈的大小广场教堂地下墓穴里一直跑啊跑啊,不知道干了些啥……

那尊海报上噱头的天使与魔鬼的合体雕像只有一个镜头。

老兰登同学原来竟然不懂拉丁语,那他符号学是咋研究出来的。梵蒂冈的那群红衣主教原来都习惯用英语交谈。伽利略的文献里怎么会有现代英语。以及,教皇内侍终于摆脱了文艺腔的私生子身份,可以理解这是个太敏感的话题,涉嫌污蔑教皇,会被绝对谴责的。但他没有发现教皇私生子的秘密的话,他也不会信仰崩溃,不会信仰崩溃怎么会突然间那么激进。最后的自焚而死也变得缺乏悲剧感了,就是畏罪自杀,原著至少还有个洗清罪孽的意思。整个片子没有说明卡洛同学干嘛要异想天开地鼓捣出那些事情来嘛。有关科学与宗教的冲突,电影里也没有任何理论性阐述,虽然原著里的理论性阐述也不咋地。

电影里还是有个镜头拍到了教皇遗体的嘴唇是乌青的,说明他是中毒而死,不过就没进行继发性解释了。

俺觉得《天使与魔鬼》拍得还不如《达芬奇密码》,至少后者能让人看懂电影在讲什么。

教皇内侍同学和Bel Giorgio一样喜欢开飞机= =

八卦一下“教皇内侍”这个术语。

Camerlingo,汉译为教皇内侍,但就其内涵译为“摄政枢机”更合理。他是圣座财产管理人,他的职责原先包括对圣彼得遗产的管理。在11世纪以前,一直是由罗马教会的Archdeacon(总执事)管理教会财产,但是它的许多特权和教宗方面常常发生冲突,1073年在希尔德布兰也就是格列高利七世当选为教宗后,就限制了Archdeacon和枢机对教会财产的管理权。

摄政枢机顾名思义,首先他通常得是一位枢机。他的纹章上装饰着两把交叉成十字的钥匙,一金一银,钥匙上面有一个红黄间条纹的华盖,这个部分意大利语叫做Ombrellino,它也用作Sede Vacante(即宗座从缺期间:在任教宗逝世、而新教宗尚未选出期间)的纹章。

摄政枢机的首要职责是对教宗死亡的正式确定:传统程序是以一把银锤子轻敲教宗头部三次,并称呼他的受洗名,说类似话语,Albine,dormisne?(圣洁者,你安歇了吗?)在教宗被宣告死亡后,摄政枢机将从他手指上取走渔夫戒指,在枢机们面前用剪子切断,同时还要损毁教宗官方印章。这些行为象征着已故教宗职权的终结。稍后摄政枢机将通报教廷官员和枢机团团长。然后他将着手准备教宗选举会议以及教宗葬礼的相关事项。

在继任教宗被选出之前,摄政枢机将承担梵蒂冈城国代理首脑的职责。但他并不负责罗马天主教会的行政管理。前教宗约翰保罗二世于1996年2月22日发布的 Universi Dominici Gregis将这项职权交到了枢机团手里,虽然这项权力本身十分有限,仅能保证教会机构继续运转及执行一些基本功能,而不能作出任何权威性的决定和任命,因为这些权力通常是保留给教宗的。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根据Universi Dominici Gregis,宗座从缺期间教廷的行政管理转移到枢机团手里,同时,罗马教廷的全部首脑处于集体离职状态。唯一的例外是摄政枢机和Major Penitentiary(Apostolic Penitentiary的头,暂且译为圣赦法院院长),他们照常履行职务。如果Major Penitentiary本身为枢机候选人,那么他是唯一三位允许在会议内与会外人士通话的人中的一个。Major Penitentiary通常是一名主教枢机。

历史上有三位摄政枢机被选为教宗,Cosimo Gentile Migliorati在1404年,即英诺森七世,Gioacchino Pecci在1878年,即利奥十三世,Eugenio Pacelli在1939年,即庇护十二世。另两位,Cencio在1216年当选教宗,即洪诺留三世,Rinaldo Conti di Segni在1254,即亚历山大四世,但这两位当选教宗时都不在摄政枢机任上(Cencio担任摄政枢机的期间是1188-1198年,Rinaldo则是1227-1231年)。

我没把Camerlingo译为摄政枢机主教,是因为枢机并不需要是主教。历史上出任枢机者包括平信徒、执事、司铎和主教。1917年颁布的天主教法典规定,枢机候任者必须至少为司铎。若望二十三世于1962年更规定,凡擢升为枢机者,如果是司铎,应祝圣为主教,但在实践中有若干位被任命为枢机的司铎获豁免晋牧。关于枢机的最低年龄是几何,有年方四十余的例子(韩国的金寿宦主教在1969年被擢升为枢机时才46岁,是当时最年轻的枢机),因此不一定枢机都高龄。(至少我也论证了卡洛同学这个年龄这个品级当上摄政枢机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2 ) 科学与宗教

电影将小说内容搬上了荧幕 使得我们对小说某些场景建筑 如梵蒂冈 圣彼得广场 等等 有了印象 但为什么每回都删掉了重要的情节呢 还自己瞎改编人物 剧情路线呢 气愤

这部小说的主题应该是科学与宗教的统一性 也就是科学和宗教共同发挥作用 相辅相成 和谐统一 所以 小说结局处被教皇内侍设计杀害的是欧核主任 前教皇被杀是因为私生子 四位候选红衣主教全部被杀 还有欧核中心主任的童年经历 教皇内侍的来历 这些都是宗教和科学的冲突 也是彼此的合作 但是都被删了 搞得这部电影又一次成了推理片 其他内涵都不复存在 (⊙﹏⊙)b

 3 ) 一餐八成饱的晚饭,没有感觉不适,却始终有点若有所失

很多人都没说电影没书好看,但是我还是顶风去看了,总体来说还是挺好的(可能因为我还没看过书),至少觉得电影票钱没有白花:感受了甚为丰富的视觉盛宴……学到了很多有趣的历史知识……饱览了罗马风光(虽然很多是复制的)……感受了教廷的谆谆教诲……陷入了对科学和宗教的辩证冥思不能自拔……吓也给吓餐饱(一开始就给你个见血的eyeball = =)……也动了动脑(和大叔大婶一起猜谜语)……但不至于被晦涩的宗教术语弄晕,反倒给那种宗教的神秘主义和欧洲大陆强有力的文化命脉给吸引了。那感觉就像吃了一餐八成饱的晚饭,没有感觉不适,却始终有点若有所失。给个80分。摸摸~

首先,我从小学时看过了圣斗士之后就知道教皇,教廷这些如此尊贵的地方和人物也会成为权斗的祭坛了。所以cultural shock可以skip,基本做好了承受里面的精神领袖们攻讦打击暗箱操作的心理准备。and then..

影片的音效和soundtrack非常地不错,像darkwave,那种哥特式的圣诗,随着情节起伏把人物和主题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中;而一入教廷深似海的那种幽深、尊贵、傲慢与积淀,靠近天国的那种飘渺与肃穆感,都在这样的声效中慢慢展开。听说一个很八卦的传闻,说剧组本来是想在教廷取景的,但居然被拒绝,也不许剧组借景圣保罗大教堂。于是剧组人员不屈不饶假装成游客去梵蒂冈四处取景记录数据,最后再回来将资料汇总搭成一个临时的摄影棚,再加上特效,竟然也做成了我们看到的美轮美奂的梵蒂冈和那些充满着艺术气息及神秘气质的文艺复兴及dark times味道的雕塑建筑,令人如痴如醉。影片首映居然还故意选在可以看到圣保罗大教堂那个穹顶的地方,好像在跟教廷挑衅,实在是够屌。我觉得那个传闻真的很不可思议(噱头?)——罗马和梵蒂冈的那种最近天堂的光辉与美,真的能用复制来重现?

影片里节奏还是很紧凑的,而且藏了一个巨大的玄机与转机,就是邪恶的都铎小白脸同学本来满脸义愤和爱,反对权斗热爱教皇,见义勇为引爆炸弹,跳伞成功摔了个半死,信徒山呼万岁,主教也开始为他而狂热民粹,但是差一步就达到了权利顶峰,最后居然本尊显形——幕后主脑——;通过这场危险的博弈,他本来离圣座只差一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性命。而那个阴沉沉的选委会主席老爷爷,本来我以为是是个贪恋权利的奸人,到最后才证明其实他也有他睿智和果断的一面。(居然还没被选为教皇……我同意有个豆友说他很有教皇的气场)一条很简单却发人深思的道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黑和白。

“宗教出了问题,不只是因为宗教的flawed的,更因为人本身是flawed的。”权利,权欲,神秘主义,政教的纠结,在人类历史上重演了多少悲剧,又代言了多少历史的跨越。成也人性,败也人性。宗教和科学,无论是敌是友还是什么别的,只要被人性支配,一样可以毁灭世界。

对于教授的新作,枢机主教只是说了一句:Do It Gently. 教廷,封圣,科学,modernity,这些都是一直很popular的话题。但是这几年教廷的宽容和利用现在科技更新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实在是很难得。(据说教皇也开了facebook了好像)

看了其他的影评才知道书里的有些情节被删掉了,似乎处理得不好,其中一个书里的情节就是教皇内侍同学其实是教皇的试管婴儿,私人觉得保留这个就很有必要,因为这就是宗教和科学伦理关系的一个讽刺性的“画龙点睛”。

前面很多人已经不禁剧透了,我就说说我自己另外一些觉得印象深刻的东西。

1. 如果主教们和反物质不被按照光明会的组织规则细细地藏起来,那么就不会有这个四大元素参与的谋杀过程,而且说不定那个东西永远都找不到。如果内侍小哥哥的阴谋仅仅是为了夺权,或者毁灭,那他完全可以像北韩那样藏起东西,在某一天用核爆震惊世界,或者像金正日那样拿着反物质要挟教会,或者就把它藏到别的地方去,因为如果没有那些具有深刻符号学宗教学意味的线索,即不按常理出牌,教授就没有台阶下也没有用武之地。虽然你可以说“伟大奸计”就是purely情节的一个方面,但我仍觉得这部片子应该不仅仅是动作片或者情节片,至少这样铺排的效果,显示出作者或者是光明会有些坚持要向观众表达的东西, literally and culturally, religiously, and morally。

2. 光明会的整套炮烙rule的出现(一小时杀一个,杀法按照四大元素,i.e.水则溺之,火则焚之,胸口还要炮烙光明会的一个相对的元素sign),不仅仅是一个technical的视觉看点,它让我觉得有一种含义学上的心灵撞击力。我没搞清楚电影里是要说【内侍同学也是光明会成员(教廷终极无间)】还是说 【“光明会”这个话题是他将光明会以往和教廷的恩怨加以渲染挑起教廷内斗】的,但是我总觉得,杀手煞费苦心地按照哪个教堂哪尊塑像的地点哪个天使剑指的方向哪句经文的内涵哪个圣像的隐喻而布局藏起来的人质和反物质,都是对“宗教和科学”这个命题煞费苦心的presentation,于细处精密,亦不失宏大(四个布局地点居然在罗马城搞了个十字架线)是一种孔雀开屏和飞蛾扑火似的自我陈情。不仅这套“仪式”的执行本身有一层悲情的暴力美学定义,更有一层社会学意义上的仪式(“ritual”)的深刻内涵。用那么残忍而高调的方式折磨主教并差点玩残猜谜的,光明会在背着它自己的十字架在走最后的苦路,它也在骄傲的宣称自己的涅槃,它在喻示一种传承和永恒的斗争。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黑社会洪门杀人也有套方法,例如背叛社友的就绑上石头溺死,石头要绑6块,因为犯了洪门第六道坛规。武士要自裁,甚至要讲究肃穆和威仪,甚至怎样将刀在下腹如何划开,最后再由戒错一刀砍下首级。这样残忍而刚烈的背后,却有着不同寻常的一种执着和原则性——是一种胜利吗?不讲规则,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如刘邦,如金正日,或者出肘撞阿泰的科比,时常也能得到胜利的甜头,然而那样的结果就是——很难概述……总之我觉得 “sth is wrong”. 可是——影片的最后却给了所有常理一个最大的不寻常(不知想干什么!)

其实,即使这成set的rule根本不存在,而是内侍同学自己在自己对光明会和教廷恩怨情仇的理解上自己develop出来的东西,那也依然充满了许多具有酷炫语意的话语和神秘主义符号,挑逗着俗世的人们浅薄的神经。

3. 老爷爷们(四个枢机主教)的三个都死的好惨啊……默哀一下……特别可怕,我都快吓死了。特别是那个在基督像前被如十字架般双手绑起来后来又掉到火堆里烧死的老爷爷……唉……。第四个就被绑在铁窗上从车里直接推入四河喷泉里(元素:水)……真狠。

4. 里面其实有很多很搞的情节。意大利口音(噢不……),数码感很强的圣保罗,有点像学校lawlib的教廷图书馆,还有一个口口声声讲民主的黑人主教的嬉皮士小美语,最后是一个美国英雄似的跳伞代教皇,还有居然爆炸了的号称有五千吨炸药的反物质居然只在星空里涂鸦了一个美丽的星云,还有那个炸药本身,弄得整个情节有点忍者神龟似的娱乐味道。话题性也多,危机管理,权利,神秘组织,反恐,etc。整个过程也是很紧张的,但是被我想起了有点想起ocamp里的Hong Kong Orientation……猜……地点A……啊不对……地点B……解密……head for C……啊找到了!就在这里!要爆炸了!这可怎么好呢之类。

5. 不过它至少突破了大片的一些烂招,比如,没有激情戏,那个炸弹居然还让它给爆炸了,英雄的小阴暗心理还被揭穿了。没有样板戏,不错。

6. 有本书是有关于世界神秘会社组织的,也许值得一读,具有很强的文化和社会学吸引力。

7. 无论你是神学的门徒,还是俗世的背包者,今生今世,无论你走哪条路,一定要去 罗 马 朝圣。彻底倾倒。

 4 ) Crisis Management

The rapid-fire story telling approach can be difficult to follow at times, adapting a very complicated novel is surely an act ambitious. I like the conflicts Dan Brown presents - Science against Faith, and neither wins.

When McGregor was winning, the old priest looks entirely stubborn and on the wrong - Science was winning for a moment. Then Tom Hanks sought truth outta curiosity through Science, the old priest symbolizing old knowledge and rules prevailed - this time Faith took a lead. Yet still, there's no winner.

The balance is so difficult to strike but genuinely vulnerable to be evoked.

But my focus was wrong - the entire time watching the movie I had been thinking about the Crisis Management approaches. Religions embody faith and hope, truth and life & death against these values pinpointed the struggles. Of course nothing could have happened in movies aspired to mock reality, just come to think if it ever comes true, what choices are to be made? Could it be something otherwise?

 5 ) 原来我始终是个花痴

从前看原著的时候,就觉得《天使与魔鬼》会比《达芬奇密码》更扣人心弦更适宜拍成电影。《达芬奇密码》上映的时候,我们在大学的礼堂里看的枪版。记得那时骂声一片,没看过原著的人都一头雾水不明所以,我则觉得整部电影在“普及艺术史宗教史及密码学”等方面举步维艰,踉踉跄跄进行到结束。本来么,短短两小时的电影要给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观众一次性交代清楚纵贯几千年的知识,想不枯燥都难。而这同时又要追踪几条线索,展开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还想将其表现得精彩,更是难于应付的。应该说《达》就是缺乏高潮的,在一开始给了观众一记闷棍震了一下,在等待更强冲击的之后两小时,就很憋屈的慌。到现在,我只记得挺着肚子的老汤带着嫩桃般的奥黛丽满世界跑来跑去,只令人想到一个词:疲于奔命。
而《天使与魔鬼》则不同。虽说仍是要恶补艺术史宗教史,但容量已没那么大了,而且多是众所周知的科学家艺术家;作者本身在著作中就制造了一个个小高潮,比如用隔一个小时杀死一名红衣主教并展现一个神秘的光照派对称烙印这样的桥段来揪住读者的心,揪到最后制造一场来自天上的大爆炸及揭开事件最意想不到的真实面目来彻底释放读者一直悬着的心。可以说,小说本身就充斥商业大片的种种元素与噱头。只要电影避免流于说教和线索的突兀切换,都是会很好看的。
事实证明,朗•霍华德此次放开手脚拍一部观赏性很强的娱乐大片。科学宗教和艺术的有关背景交代都淡化处理,“知识普及”处于可接受的程度;也并不玩深沉着力探讨科学与宗教孰是孰非的大问题。在视觉和听觉上尽量美化处理,最后的大爆炸在技术上更是表现得很美妙,像是一颗超新星升起,让人印象深刻。而配乐也恰到好处地为本应觉得boring的部分平添了一丝紧凑,使人产生紧张感。如果就悬疑片来说,在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观众没那么容易地猜到结局,但在最后又能让人恍然大悟并且觉得精彩好看,那么就应当是成功的。
我边上没读过原著的east表示看明白了,只是他觉得没有突出“天使与魔鬼”这二者的含义。而在我看来最大的遗憾在于导演把兰登教授从直升机上跳进台伯河的一段弃之不用了。这本书还是上大学时利用坐火车返乡的无聊时间囫囵吞枣读完的,三四年过去,很多情节都已模糊不清,唯一印象深刻的便是最后兰登教授的这万米一跳,居然还大难不死。当年就把我震到了,可以说我前面的两个小时都在等待这一跳,极想看看导演和老汤怎么表现,可最后眼睁睁地看着伊万只身一人上了直升机,万分地懊恼失望。
说到这,花痴的毛病上来了,绝对不可以忘了本片最大最大的亮点,那就是伊万!虽然他有一点儿微微发福,但我仍陶醉于那传教服下笔挺的身材(制服诱惑啊~~~),优美的声线以及婉转的英文。伊万在此,我当老汤和美女科学家是透明的,不论外形还是表演。在丹•布朗笔下,反派好像从来都不是十足的恶棍,他们做的坏事动机都足够“政治上正确”,都有强烈的信仰支持着他们完成所有的“事业”。教皇侍从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爱自己的“父亲”,爱自己的宗教,不惜用极端的手段保护它。而伊万用他坚毅的眼神悠扬的声线把这个令人怜惜的幕后黑手表现得立体十足。尤其最后他突然明白众红衣主教们实际上是已经看穿他的时突然领悟却又不动声色的眼神,以及之后将油浇在自己身上企图自|焚那一幕,那偏执又绝望的眼神喷涌而出,成功奉献了一次魅力漫溢的演出,我花心荡漾地对east说我要哭啦~
说实话我并不太会欣赏演员们的所谓演技,只有自己直觉的好恶,这与演员的外形有关但也并无太大关系,这应该是一种综合魅力吧。我喜欢年轻一点的汤姆•汉克斯,即便是年轻一点的他也称不上是英俊,但自有一种正气与气势,而现在年长的他,那种气势反倒像随着肚子与眼袋的增长而渐渐消弭了似的,让人心生“廉颇老矣”的疑虑。伊万也并不是最帅的男演员,但在我眼里就是光芒四射,从《猜火车》里的迷失青年,到‘星战’里的绝地武士,到《红磨坊》的潦倒作家,再到《大鱼》里的经历奇特的老爸,还有《哑巴歌手》,《天鹅绒金矿》,还有《黑鹰降临》,《波特小姐》,各种类型的角色,极少叫人失望,光芒照耀几千年。我想,这就是类型演员,这就是天赋异禀,这就是亮眼的星星,这就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体~~~ 这部电影,我有很大一颗星,是给伊万的。

 6 ) 5.18看完,中规中距(含剧透,慎入)

5.18在纽约时代广场边上的Royal Cinema看的,12.5刀的票,4刀多的爆米花,上座率90%左右,火爆程度比我想象的要差一些,毕竟是5.15才首映的新片,而且估计大部分是没看过原著的,因为出场的时候还听到很多人感慨内侍是个反骨仔.

电影剧本还真是自由发挥,原著中间很多情节都遭到删减,举几个例子:

1.本来是维多利亚老爸被杀然后被打光照烙印,片子里变成了欧核的一个研究员,也没说烙印的事.
2.然后凶手给媒体透露消息的片段没有,对于对称字几乎是一笔带过
3.不知道是不是迫于现实中梵蒂冈教廷的压力,电影里最后一个红衣主教没被淹死而是被兰登救活最后成了新教皇;
4.又估计是迫于梵蒂冈教廷的压力,电影里没有内侍对已逝教皇享受科学恩惠的指责,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毒杀教皇是为了制造危机从而强化人们的信仰(也没有内侍跟教皇关系的叙述)
5.最后与内侍会面遭陷害的不是欧核的科勒,反倒是瑞士卫队的司令,话还没说一句就被乱枪毙命;
6.黑煞星死得比较体面,不是像原著中一样被兰登跟维多利亚携手弄死,反倒是着了内侍的道跑路的时候被汽车爆炸而灭口;
7.原著里内侍的死描写得十分神性,电影里完全是内侍走投无路倒油自焚,完全丧失美感;
8.原著里是兰登跟内侍一起登上直升机,电影里却是内侍自己开直升机而兰登则是站在广场傻傻看天.
9.兰登跟维多利亚最终也没擦出爱情火花,而且一部片子下来给我的感觉是此片不存在女主角,最多算有一个女配角;

毕竟电影只有有限的时间去解读故事,原著中颇有意思的宗教知识在电影里沦落成了兰登教授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的闪念,让人失望,没有很清晰详尽的推理线,可以说电影没有把有宗教内涵的一面展示给观众.这点比不上达芬奇密码,后者阅后会让你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知识点,但是前者商业片的痕迹就相对重多了,属于便当类的续集吧.

原著的一些情节有些忘了,如果你对原著滚瓜烂熟,你一定会发现看这个电影是一次很有意思的“大家来找茬”,所以我建议不要抱着重温原著的心态去电影院,因为你会看到另一个迥然不同的“天使与魔鬼”,最好的办法:忘掉原著,捧一堆爆米花,当成一部新电影来看,之后你就不会像我一样发牢骚了.

P.s:反物质爆炸的场面很炫,特效果然还是很NB啊

 短评

我喜欢解谜类的~

4分钟前
  • 牛奶很忙
  • 力荐

让人不知所措的朝圣者。

9分钟前
  • 快,回家吃饭
  • 推荐

偶有点明白本地堂区为啥贴告示要抵制这类电影了,迥。阴谋论啊阴谋论。。不过,那内侍太帅了,花痴状ing……整部电影完全就盯着Camerlengo去了,那细腰,修长的黑色身影在圣彼得大教堂微弱的光影中走动时简直迷倒众生啊~还有那无辜的眼神忧郁的神态和柔弱的语调谦卑的姿态啊。。崩溃了…

12分钟前
  • 缈沨
  • 力荐

这简直是太他妈不忠于原著了····还是读书靠谱····再这么拍就成柯南了,啊,我知道了,在那里,啊,我要去图书馆,啊,在那里,真的在那里,这次你要相信我的,在那里···给我地图,啊啊啊啊···

17分钟前
  • 螃蟹|腮脖膨客
  • 还行

那也就是說McGregor又演了一個處男

19分钟前
  • RITA
  • 推荐

色调好喜欢

23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圣保罗大教堂的内景历历在目 可能因为去过 所以印象很深

28分钟前
  • 宝宝
  • 推荐

还不错

30分钟前
  • littlejunebaby
  • 推荐

值得一看。

35分钟前
  • 七月
  • 推荐

第四颗绝对只是为了永远年轻永远帅的伊万麦克格雷格。

40分钟前
  • 丁丁|刘
  • 推荐

还挺好看

41分钟前
  • 甜腻的砒霜
  • 推荐

这片子没了Ewan还有什么好看的?Ewan穿着神父的制服真是诱人!!!

42分钟前
  • ParasItE
  • 还行

好看

47分钟前
  • 桦23
  • 推荐

很稳重的剧情片,故事不错,细节丰富,那个训练有素的杀手显得太突兀了。

50分钟前
  • 牛油果豆
  • 推荐

书比电影好看多了。。。。电影节奏倒是很好。。。就是唯独不够深。。。太浅薄了。。。。

55分钟前
  • 了不起的克莱德
  • 推荐

果然好看!很赞很赞

58分钟前
  • 咿呀咿
  • 推荐

又是一部汤姆汉克斯演的达芬奇密码~~~不懂西方历史的人伤不起啊~~

1小时前
  • 我爱大猪宝儿
  • 推荐

没有Ewan的镜头都在走神...

1小时前
  • 小凯撒
  • 还行

原著值5星,电影只值4星。原著探讨科学与宗教的历史并存对立变成电影版的梵蒂冈内部斗争,力度削弱太多。但是电影深受原著惠及,五大古迹,一个反物质定时炸弹,全程紧凑,争分夺秒运动解谜比《达芬奇密码》那种相对静态解谜要精彩得多,至少能牵着观众的心走。PS:《地狱》电影版已开拍。8/10

1小时前
  • 瓦力
  • 推荐

字幕组不敬业

1小时前
  • 看不见我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