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伺候第三季

欧美剧美国2019

主演:本·辛克莱尔,凯特·林恩·希尔,布丽特·洛薇尔,阿卜杜拉·赛义德

导演:卡蒂娅·布里希菲尔德,本·辛克莱尔

 剧照

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2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3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4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5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6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3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4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5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6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7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8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19难以伺候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7 00:52

详细剧情

6集新喜剧《难以伺候 High Maintenance》讲述一个布鲁克林的大麻供应商,他为患上神经衰弱症的客户提供大麻。Ben Sinclair饰演「The Guy」,一位友好的大麻供应商,他的客户有着形形色色的人,在剧中将揭晓他们的生活。

 长篇影评

 1 ) 它再一次证明,HBO有的不止是尺度,还有深度!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ID:ttyingtan

微博:影探探长

作者:booka

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于HBO来说,2019年注定是史诗性的一年。

《真探》《大小谎言》《守望者》《我的天才女友》...众多神剧悉数回归。

最最最舍不得是——

艾美专业户《权游》《副总统》两张头牌都将完结,与我们永别。

《权游》《守望者》《大小谎言》

手里全是王炸,闭着眼就能把对手打趴下。

所以,HBO的王牌们都不急出,先让众小弟露一手!

飞叶子、果体、船戏…

这个小弟飙出了老司机的风采,成为HBO喜剧中的翘楚!

《难以伺候》 第三季

High Maintenance

2019.1.2

《难以伺候》是从网剧《精心维护》(豆瓣8.6)衍生而来。

2012年,自编自导自演的本·辛克莱尔将其发布在视频网站Viemo上。

凭借大尺度、古怪的笑点、关注异装癖和女权等热门社会话题…

以及绝顶的创意、牛逼的剧本,它收获了不俗的评价。

网剧版,大表哥饰演一位异装癖

确认过眼神,你就是我们要等的人~

大热的它被HBO一眼相中,正式从网络走进了“美剧之王”的有线台。

虽然平台换到了HBO,但是换汤不换药。

《难以伺候》延续了网剧的风格,更肆无忌惮地飙起了车。

豆瓣评分高达9.1

作为共同导演和编剧的本·辛克莱尔卡蒂娅·布里希菲尔德原来是夫妻。

在创作第二季之前,妻子卡蒂娅出柜,两个人便协议离婚。

然而,友谊地久天长!

婚姻的破裂没有打破两人的合作关系。

不仅不避讳,他们还把老婆出柜变拉拉的故事写进了剧本里!

曾经的夫妻二人,左为妻子,右为丈夫

故事由一个外卖小哥展开,他是一位寡言少语、独来独往的单身狗。

一脸浓密的长胡子,十分邋遢。

但是他爱胡如命,甚至还因为一个胡子被刮掉的梦而被惊醒。

自己喜欢就好,碍着别人什么事呢。

即便被人开涮这胡子摸起来像XX,他也一笑而过。

全天下男人都有两个共同的困扰:一个是不举,一个就是脱发秃头。

遗憾的是,小哥已经到了严重脱发的地步。

人还没到中年呢,头顶都快变成光明顶了。

于是,他对头上的那几簇毛格外珍惜,当宝贝一样对待。

每次理发,他这稀松、别致的头发都让托尼老师无法下手。

最有意思的是,即便看到了第三季,你都不记得小哥到底叫啥名!

他一直被人叫做:The Guy(这家伙)。

其实,唯独有一次,前妻曾说过他的真实名字:

崇尚自由、不拘一格的本,其实是个外卖小哥。

但他送的可不是披萨、汉堡或过桥米线,而是已经在美国合法化的大麻。

你要知道,美帝的青年人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工作劳累、社交障碍、人生孤独、为爱助兴…

这群青年人需要靠“飞叶子”(吸食大麻)从生活中抽离,找寻短暂的快乐。

于是,在美帝就诞生了以外卖大麻为生的商业链。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小哥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布鲁克林的街头。

只要一个短信、一个电话,24小时服务的他都会带着药箱子,当面交钱验货。

小哥本人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瘾君子。

他对每个品种的产品,甚至迷幻蘑菇都了如指掌。

不同的心情和需求,需要不同品种打大麻来助兴。

他会根据客户的喜好,推荐不同的口感和效果的产品。

这种周到体贴的服务和安全无忧的保障,让客户对他十分信任。

白领、无所事事的嬉皮士、忙于社交的千禧一代、在美国扎根的移民…

《难以伺候》以这位神秘的外卖小哥为线索,带着观众见识了形形色色的客户,

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展现了布鲁克林这座城市的众生相。

作为HBO家的剧集,“yellow暴污”就是传家宝,《难以伺候》就得到了真传。

主打“开放、平等、包容”的它,尺度一点也不小。

从两性关系,到美国社会边缘的同性、异装、换妻,它都表现出了怀抱的姿势。

第一季一开场没多久,就是一出老汉推车,让人惊掉下巴!

麦克斯是一位即将与男友领证结婚的同志

但是,就像一首诗写道:

“爱情总是觉得新鲜,又那么眼熟;总是觉得快吐了,又还是不够。”

他对爱情变得贪婪、喜新厌旧、想要寻找新的感觉。

作为一个骚气、个性张扬的万人迷,他的周围全是绿茶婊、拜金女闺蜜。

在迷茫的爱情和虚假的友情之下,他通过社交软件来解脱压力、寻找刺激。

在一次约会中,他碰到了成人明星科尔比·凯勒,于是两个人上演了一场大胆的戏码。

这还没有完,三观继续往下刷!

第二季的一开场更猛,直接是一场三人行。

亲兄弟与陌生女酒店一日游,那真是重刷三观。

除了船戏,《难以伺候》还涉及了天体主义和异装。

利奥是一个热衷于换妻游戏的男人。

没错!他就是《监狱风云》主演小甜豆比彻

利奥和妻子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改善夫妻生活。

当别忘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在一次常规检查中,他被诊断出性病……

大表哥丹丹龙饰演了一位喜欢穿女装的异装癖。

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他每天穿着花裙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现自己异装的身份。

他与妻子还接受了利奥老婆的邀请,参加新一场的换妻游戏。

在游戏开始之前,利奥不得不跟大家做解释性病来由,提醒大家都去检查一下。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的人都瞬间炸锅…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呢?

爱爱千万种,安全第一条,羞羞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虽然这部剧的每一集都在飙车,让人觉得辣眼睛,

但是,它的叙事节奏随性而松散,每个故事都充满了生活的真谛和智慧。

它通过一个大麻外卖小哥的无心插柳,将布鲁克林的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展现给我们。

它关注着网络时代里人类的“孤独社交”:

从起床睁眼的第一秒开始,我们就无时无刻生活在网络里。

吃什么,玩什么,做什么...

都用手机记录下来,并分享到网络中。

每时每刻不断地刷手机,

只想查看自己的生活获得了多少个点赞和评论。

网络社交上的美好只存在于0与1的二进制中。

各种滤镜的背后都是是一个个混乱、孤独的生活。

沾满鲜血的姨妈巾被随意扔在地上,而视而不见。

网络上粉丝和网友很多,现实中谈得来的朋友却很少。

孤独真的成为21世纪蔓延传染的“社会瘟疫”。

上线活跃,下线落寞。

喧闹的网络交际背后是独自一人深夜里的哭泣……

除此之外,它也时刻关注着美国的社会议题。

亚裔等少数族群、女权主义、移民政策...只要是当今最热的话题,这部剧都能针砭时弊。

例如,它影射特朗普撤销童年抵美者暂缓遣返计划(DACA),

甚至还对特朗普的当选毫不客气地讽刺一番。

还记得在第一季第四集中,有一个关于华人夫妇与儿子之间的悲伤故事。

这对老夫妇是早期的华人移民。

生活贫穷的他们每天省吃俭用,靠着拾荒来供养出一位成功的音乐家。

如今,拥有财富、名人地位的儿子,嫌弃父母的节俭习惯和身份。

漠视、瞧不上的眼神已然写在了儿子的脸上。

儿子是金钱至上的代言人,玩的音乐是现代感的音乐,

而父亲却是传统的留守一代,文化传统的守护者。

在两种不同观念的对冲之下,

最后的结果就是传统的“二胡”独自游荡在异国他乡的地铁站里。

Life is funny,bees make honey.

获得HBO续订的《难以伺候》,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在第三季中,它延续了在原生态诙谐幽默中感受生活真理的风格。

小哥还是不停地搜Tinder,到处约人,但是,他在第三季有了全新的感情线。

交通工具也从最初的自行车变成了房车(前任留下的)。

小哥也会偶遇到更多精彩的人生故事。

此外,这部剧也开始涉及到严肃的死亡命题。

第三季一开始就是以老年药贩子的死亡开始。

这个磕了一辈子药、飞了一辈子叶子的的老头在虚幻中一命呜呼。

在一群嬉皮士、飞叶子老伙伴的回忆中,这位“英雄”辞世。

其实,这场死亡戏码也暗示了小哥老年生活的意味。

混迹在人群,淹没在人海,人是越来越孤独,寻求快感成为证明活着的手段。

第三季依旧着重讲述着一个人的狂欢,一群人的孤独。

X是一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因为生活平淡无味,她变成了一个寻求刺激的裸露癖

在办公室,只要没人发现,她就会借机露一回。

她还经常在网上钓鱼。

例如,她会在美国“58同城”craigslist发布二手货买卖消息。

一旦买家上门拿货,她就会趁机把自己的大胸露出来给对方看,让对方措手不及。

只要对方尴尬、惊讶、大呼Fxxk,她就会很快乐、很刺激….

但是,这种刺激感最终也让她体会到了一次十足的尴尬。

总体来说,HBO喜剧不是特别多。

跟NBC、CBS等公共台相比,也偏小众了一点。

但是,《难以伺候》不同于那些令人尴尬的罐装假笑喜剧。

而是把笑点全都埋藏在生活的细节之中,并自然流露,让我们心领神会。

同时,在飞叶子的迷幻下,不仅让观众体验到人生百态,更让我们对生活醍醐灌顶。

奥巴马惊悉现,变成老司机

自然流露的笑点,而不是迎合的假笑,嬉笑怒骂之中体会人生百态,

这才是一部真正的上等喜剧!

《难以伺候》就是这样的一部剧。

快快刷起来吧~

文/booka

(更多原创影评,微信搜索ttyingtan,后台回复片名,一起来看片儿~)

 2 ) 评论

Berg是个老年嬉皮,他的生活在有些人看来是困窘的:洗澡要在厨房用大锅烧热水,马桶圈上缠着的胶带,墙上的漆斑驳掉落。他应该是死在浴缸里的,舒服地吸了大麻,给这世界最后一句评价“far out”。

但在之后的追思会上,Cori说他是内心世界充盈富足的人,Berg和Cori都没有真正联系紧密的血亲,所以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后面Cori的独自悲伤,也说明两人的感情是真挚的。剧集并没有说明他们的感情是什么性质,是罗曼蒂克的还是情同父女,我觉得都不重要,这是相对于财富而言的一种内在的东西。

 3 ) 7、8、9剧透

这一季的7、8集,兽医在磕嗨了以后把卡在管乐器里的猫先是乱甩管乐再是用产钳尝试把猫钳出来;一个女人整天照顾假的硅胶娃娃而且还会带出去遛“你的宝宝怎么可以一直睡着”“让我闻闻宝宝的味道好吗”这两集真是把我恶心透了。最后一集是the guy去见自己高中时候就在一起的好友,他们的孩子得了重病,“我们以前是最好的朋友”“后面我们的友谊怎么了”也太真实了。然后the guy带着孩子爸爸出去喘口气,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在纽约穿梭,日落的时候the guy带着朋友到了布鲁克林大桥边,发现把日落的地方搞错了。这个时候爸爸收到短信,孩子她妈要奔溃了,他很感谢the guy陪他的一个下午,让自己远离残酷的现实吧,然后两个人恋恋不舍“I love you bye”the guy短信响了,又是大麻生意,但是他终于把他自己的手机放下,终于不再做那个迎合任何人的okay guy。这时候镜头切到披着彩灯的布鲁克林大桥。他骑着自行车开始享受纽约的夜晚。最后的结尾是高架桥上看夜晚灯火通明的纽约,那一瞬间像极了上海的样子。

 4 ) 作为真实艺术的虚拟影像

这剧如果不是看到师妹刷5星评论就被我埋没了。于是乎花一天半的时间把三季一口气补完,嗯,味道对极了。长久以来没有写过剧评,今天再添加碎碎念。

1、“浮世绘”影视剧的艺术内核

我看这剧的影评中很多人说这部剧是白左眼中的纽约浮世绘。广义上讲,可能所有的影视剧都可以归类为人类的浮世绘(宫廷浮世绘、贵族浮世绘、中产无产、古代、现代等等)。溯本清源地来看,“浮世绘”这个词本身被汉语泛义化了。除却美术史本身对“浮世绘”定义,其他人在引用此名称的时候本意欲指“广谱性地展现各色市民的生活情趣”。浮世绘本是日本市民生活风俗上升为美术创作的主体的一种统称,其作品本身形式内容都相对单一。后世再来归类浮世绘作品的时候,各个门类统合起来又构成了我们现代意义理解的“浮世绘”,一窥当时日本市民风俗生活。而所谓的本剧是纽约浮世绘,其实是我们把《清明上河图》错误地理解为一种“浮世绘”才作此称谓的。

由于我也找不到学院派对此类剧集的归类,我姑且暂时叫这种剧叫“浮世绘”剧。无论是所谓新古典主义的《唐顿庄园》(贵族浮世绘),还是皇家气息满满的《王冠》(宫廷去魅浮世绘),无论是怀旧的《广告狂人》(旧中产),《堕夜街传奇》(旧市民底层),还是清新的《我们这一天》,乃至毫不清新《无耻之徒》,无论是口碑爆炸的wuli《请回答1988》,还是古井深巷的《深夜食堂》,这些优秀的影视剧作品都在展现一种所谓的“浮世绘”感。那这种接地气的感觉的内核,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人”本。你看西方美术史,文艺复兴前后的圣母像,本质上就是趋于对“人”进行表达,而非表达“人造人”(去魅)。

豆瓣有一篇《为什么国产剧里没有穷人》,里面列举了从香港的《笼民》、《甜蜜蜜》,大陆的80-90年代的《渴望》、《家有儿女》乃至部分古装剧等,都在表现人的穷的上面下真功夫,即“写实”。反而越临近现在,看国产剧的时候都有一种“你这是在跟我开玩笑”的荒谬感。

我国在影视剧发端的时候没有落下太多。民国时期的《神女》《小城之春》之所以拿到今天惊为天人,比之日本战后的《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不逊,就是因为创作者尊重艺术。现在国产剧的服化道,不能批说粗制滥造,因为花费不菲摆弄精也致,但呈现出来就是出奇的假。大多数的国产剧,玛丽苏滥情的没有情色和诱惑,抗日的没有压迫感残酷感和血肉感,古装的甚至没有历史感,都市言情的也没有真实感情。近十年我看过的《走向共和》和没看完的《人民的名义》也许算有了些真实,但是其内核往往被不同领域解构出魔幻感。比如被当做反面塑造的祁厅长最后成了“底层突破上层的无奈的合理性”,这一点突破了剧集本身意欲塑造的“政治真实”变成了“生活真实”(反映出一种创作和表达时,意识形态先行的混乱)。电影方面,去年口碑爆棚的《我不是药神》试图为现实主义的作品做了些招魂,但是其内核上对所谓穷人还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感。跟《活着》一样,这些个把穷人活下去浓墨重彩地铺展开的所谓动人影视剧,在我看来,都有一种令人作呕的“妥协”感(污名化)。尤其是那句“最大的病是穷病”,简直跟“我最大的罪就是我是侏儒/皮肤是黑色”的精神差别万里。《钢的琴》、《心迷宫》等比《我不是药神》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2、所谓“实验性”和美剧的高度

有些评论指出,《众口难调》从导演在网络上放出自制剧到第一季被HBO收买做了6集,有很明显实验性。“实验性”成功了就是“革新”。美剧迷对这个剧的容易接受,导致受众一时半会儿没有理解实验性的体现。上文提到的《堕夜街传奇》也是有明显的群像性浮世绘,但是本剧在“无主角,无主线”上,应该是做到了大胆的突破。这一点上,其与侦探剧一集一个谋故事杀的多视角碎情节不连续的展现类似,但是又近乎放弃了每个故事都在围着主轴讲的窠臼。《浮生一日》在随机一天抽取地球各处的人物的平凡的一天录像视频组合在一起,呈现给你的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碎片中的统一,与次异曲同工。这种“我们不试图宣传主旨,只表现内容”,其本身就在产生戏剧性的原因就是尊重观众。同情心同理心这种东西,是人通有的,你不需要撕心裂肺地表达和煽情。此类影视剧像是在制作一面镜子,你看一下纽约的各色人物,思考着你以后会变成其中的谁。不过一般人懒于思考,这也是为什么,本剧其实需要一定的观影门槛,不能大火。

近些年的美剧调调都在有意无意地接近日剧。《众口难调》有点像抛弃第一人称视角的《火花》+《东京女子图鉴》,《我们这一天》有点在努力接近《最完美的离婚》。这样来看,东西方审美是一种很外行的说法,人的审美情趣虽然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但是时代性和地域性都是美的表现形式。在美的内核上,这种“东西方”差异是完全不存在的。最起码的,曲艺评弹和莫扎特巴赫,印象派和山水画,《红楼梦》和毛姆,王家卫和塔可夫斯基,一个自称文艺爱好者人是不可能在其中形成对立性审美倾向。美剧所谓发达,在工业体系上展现出来的制造精湛我们是无需畏惧的,而在审美的多样性和审美情趣上,我们要有几代人的路要走,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3、众口哪里难调?

这部被打了白左标签的美剧,其“白左”的地方体现在哪里呢?

high-maintenance:1. Require (ing) a lot of work/attention to maintain. 2. Require (ing) a lot of money or attention to appearance. 3. Require (ing) a high emotional investment or en excessive amount of money.

剧集的名字在词典里有这三层意思,我们可以分三层理解:第一、吸叶子后大脑的精神状态,第二、众生在纽约这个罪恶都市的实际状态,第三、“白左”的意识形态在美国的实际状态。

很明显,被标记为“白左”的同性恋、移民、穆斯林、黑人、犹太人、亚裔、华人、女性平权、换妻多P的生活方式等等实际在美国的生存比剧集表现的可能要恶劣的多。那为啥这些人群总是被划分为“边缘人”,为啥这些所谓的“白左”会去拍摄“边缘人”的浮世绘呢?其实上文已经说了,所谓东西方的审美差异是伪造的概念。更深一步来讲,对不同人群进行标签化的,所谓“边缘人”“白左”的划分也是实际不存在的。群体在对不同话语权体系描述的时候,用标签便于区分。被“边缘人”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在所谓主流价值体系的话语体系内。举个例子,我在中国大陆从一个外卖员的视角展开,拍摄城市各种人不同家庭生活的琐碎,这种贫嘴张大民式的北京人在纽约型的外地人在北京,最终会和谐统一。我们也有与当地格格不入的三峡移民,我们也有迷茫挣扎的北漂沪漂,千万计数的同性恋、跨性别者和女权,留守儿童家庭,宅男宅女,各色性需求的圈等等。可能我们的创作者会选择不看有此时此刻的限制。表现人的参差多态是艺术不朽的一个诀窍,其本质上是追求真理,而真理本身所需要的唯一门槛就是理性。

国内这种未经历过任何所谓“政治正确”的运动的地方居然有普遍性的对“政治正确”的厌恶,这不是简单的我们刚刚富起来可以解释的。80-90年代我们有这种关怀,上溯至民国,我们的眼光更平实。国内观众在咒骂影视剧创作者浮夸的同时,应该反思一下,你与他们究竟有何不同。《众口难调》这样的剧,不单单是满足我们审视纽约浮世绘的猎奇,更应该是我们审视我们自己社会浮世绘的放大镜。

4、存在即被感知

我们归类一下本剧风格类似的影视剧,从《安妮霍尔》的男女主视角切入到《撞车》多视角、《醉乡民谣》《美国甜心》的单视角切入 ,他们都在用一种可有可无的微弱存在性的主角(可以是男女主)去刻画反应与其产生关联的其他人 或者其时代的特色。这是技术风格革新的殊途同归。在表现主题上,本剧与之前的《超感猎杀》心性统一,甚至,超感猎杀中的一句台词可以拿来表达众口难调的欲言又止:“Labeles are the opposite of understanding,” 表现差异是为了表现人类的一致。

情节和叙事推动剧集的发展的确是惯用的合理的手段,但是我们理解故事的发展的时候是带有偏见或者说潜意识的逻辑推理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抛弃连贯性就一定是更高级的手法。因为就《众口难调》来说,其每一集都类似一个小品集,而总体上,这些小品集又很明显地风格一致。导演几乎刻意忽略了镜头语言和复杂剪辑的运用(除了狗狗POV的那集和吸high的部分镜头)。略有遗憾的是,本剧风格并没有突出。比起伍迪艾伦、科恩兄弟、沃卓斯基来说,这种去风格化对观众来说有点似是而非。因为我们明确知道你意欲表达的部分,而无论你的演员多么真实,台词剧本多么生活化,我们都不会是看纪录片那样的冷静克制。这一点上来说,贾樟柯《天注定》、是枝裕和《小偷家族》就做的好一些。不过比之《天注定》的《冰血暴》感,我更喜欢《醉乡民谣》。看《超感猎杀》《我们这一天》,我有明显的审美疲劳。在《众口难调》中,也注定有些剧集会让人疲劳。前者的疲劳是甜到腻歪,后者则是略有尴尬的距离感的疲劳。因为观众本人不是实际上的裸体主义女权主义乃至同性恋,而你又没妄图表达其戏剧化的冲突,那我们再次看裸男的时候就会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带有审视性批判性去细看。支撑观众继续看的动力除了猎奇性还应该有更升华性的对应。我觉得变装表演后的医生救人场面、电车里的气球和老人拉the guy帮忙开门的场景算是导演意图有此种尝试。再或者放弃此种的尝试,让剧集更冷静克制更真实更粗粝也许会更完美一些。

5、To be or not to be

《蒋公的面子》的导演吕效平教授在《一席》有一个演讲说,“我们真正的悲剧性在于那一切都是假的”(全文文字: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86259229422748509&wfr=spider&for=pc),讲的心有戚戚。前面说到的类型化的单元剧本身也有横切面式的浮世绘感,如《六尺之下》(非自然死亡)、《实习医生格雷》、《傲骨贤妻》、《犯罪现场调查》等。(那个《人间世》作为优秀的纪录片,其本身结构和故事也是可以完全复刻成电视剧的。)但是为了加强剧集之间的连续性,传统单元剧主角们的故事往往被塑造极为戏剧化(刑侦剧因为足够猎奇可能不够明显)。结合吕教授对莎士比亚以来戏剧的发展概括来看,《冰与火之歌》是在践行这个“一切都是假的”的悲剧性,所以它众星捧月般闪耀。但是,没有大戏剧张力的小情节碎碎念,从《废柴老舅》《深夜食堂》到《众口难调》等却又真实地感动着我们。美剧为何与日本的社会形态加上其文化习性形成的“向死而生”的审美导致的日剧风格越来越接近,这应该可以归因于全球趋同的现代化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导致的人的生活中可以提炼出的“戏剧性价值”在丧又治愈和窥探而不judge中徘徊。这种趋向也许会在现代戏剧创作中产生新的范式,一种窥探他人生活为视角,感受他人悲喜以自疗的当代浮世绘。

2020后记,艺术要表达的是真与假的问题,政治正确及其他要追溯的是是与非的问题。两个问题的混淆,就是其发展的瓶颈。



 5 ) 追剧记录

个人记录,剧透警告,不喜勿喷,好走不送。

301参加葬礼,没太搞清人物关系,这部剧的一个特点,每个人都像路人,所有人都相互联系。骑了两季自行车的男主一跃有了房车。一闪而过偶尔为之的善念,谁能知道你会和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发生什么关系,他俩好甜,这么快就接吻了,毫不突兀很有爱。

302还没看完,纽约人的咸鱼生活??原来那个黑人小哥只是梦中梦,好有趣,不用weed就能嗨成这样,真是赚了,有点白日梦想家的感觉。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除了露阴癖还有露乳癖啊,这个妹子生活是有多无聊,咸鱼也不过是为了增加更多暴露机会吧。这个咸鱼似乎就是免费二手流通。出租车司机好像奥巴马啊???分两天看的,也没怎么专心,没搞懂他和男主的关系,最后画像那里好妩媚hhh,ps我喜欢洗车那里,梦幻般的垃圾现实。

303餐厅里那个小男孩真是太太太太可爱了,这种性格绝对是做大事的人,看得出来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天生的擅长,太喜欢了,而且羡慕。男主会注意在孩子面前不说脏话,这种细节国人真的很少有。阴谋论者的合租生活,前边住那么差还用那么大的苹果电脑,强烈怀疑广告??后边的花絮很有趣,抵制叶子结果自己玩嗨了,果然是嗨了之后更可爱,这个宅男小哥应该是前边出现过。片尾男主在房车卖冰淇淋,他不会是想转行吧,他已经离不开这辆车了。

304剧组的一天

305我可以微信付吗hhh亚裔同性情侣亚裔旅游情侣中年教师的很贵的炮,中奖这个情节真的是哈哈哈哈,结尾的一分钟尴尬😅表演。一整集都超级自然

306超级时髦的老奶奶,真的好像丹麦女王啊,没看演员表,据说是婚外情事里女主的妈妈(有钱那个老太太)。你以为时尚业看中了你年轻向上的心态你好看的脸你个性的搭配,实际上他们只看中了你能带来的钱,一边说着无惧年龄一边p掉皱纹,女主拿着马克笔给自己加皱纹那里心突然轻松了。老太太私服真的超级好看,买个菜都是街拍级别的。

手指屁股这个梗,他们才玩吗?我怎么觉得几百年前就有了。

应该是这集,还有工作压力过大有些抑郁但是拒绝吃药的兽医,面对死亡是艰难的,即使是动物的死亡。演员是poi的陶,他突然这么严肃我还有点受不了。但是嗑药之后嗨起来就暴露闷骚本质了哈哈哈哈,被卡在大号里的猫有点可怜了。

307我也听不出是西语还是什么语,但是看眼神就知道你恋爱了啊。

Egg roll and coffe regular

一直穿着轮滑鞋转来转去的小女孩很酷,感觉在中国很难见到这种类型的小姑娘,年纪不大个性十足,中国的都是娇滴滴的小公主做作又矫情。

男主前妻和现任见面的尴尬

 6 ) 评论

Berg是个老年嬉皮,他的生活在有些人看来是困窘的:洗澡要在厨房用大锅烧热水,马桶圈上缠着的胶带,墙上的漆斑驳掉落。他应该是死在浴缸里的,舒服地吸了大麻,给这世界最后一句评价“far out”。

但在之后的追思会上,Cori说他是内心世界充盈富足的人,Berg和Cori都没有真正联系紧密的血亲,所以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后面Cori的独自悲伤,也说明两人的感情是真挚的。剧集并没有说明他们的感情是什么性质,是罗曼蒂克的还是情同父女,我觉得都不重要,这是相对于财富而言的一种内在的东西。

 短评

你的大麻供应商又上线了。。。开着房车走去但还是不变的味道,松散的叙事节奏太舒服了,life is funny,bees make honey

8分钟前
  • RR
  • 力荐

感觉这一季嗑的剂量不够high 啊

12分钟前
  • DIE YOUNG
  • 推荐

怎!么!可!以!这!么!好!看!

17分钟前
  • OK
  • 力荐

最后一集太美了

19分钟前
  • Jamie
  • 推荐

化身房车男,游离于NYC

22分钟前
  • 欲圣
  • 推荐

我们恩施有句方言,“九精十八怪”,是adjective,主要用来修饰那种另类、异于mainstream、自嗨的人,小时候觉得它是贬义词,长大后发现那些被评价九精十八怪的人都好有趣,跟环境轻微格格不入却就是“老子这样最爽关你们屁事儿啊”,不压抑,自由、任性、轻松,我觉得这就是high mantenance,是介于骚、低俗、怪癖之间的一种浪漫。dealer其实一般骚气,傻傻憨憨地,但这些九精十八怪的客户,私密状态舒展开的样子,真的让人感到放松,像一场高质量性爱后换个舒服的姿势考虑是否再来一次,像世界就糟糕下去吧反正大家都是一群sb,政治态度不谈,三季节奏一致:让人看完很放松。

26分钟前
  • 姜小白
  • 推荐

前妻挺美,余情未了现女友心理创伤很严重啊这一季比较甜的还真有,比如那对养硅胶婴儿的,以及每对情侣都有自己的相处之道。我喜欢看玫瑰花,也喜欢让玫瑰花看我。

30分钟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

个人认为,这是目前美剧中最好看的,没有之一:类型是所谓Urban Anthropology -“ 都市人类学田野”风格。每一集都像非常intelligent的短篇小说。每一季又不断完善:第一季是尝试,第二季的诗意就在每一集中静静透出;第三季又好过第二季。强烈推荐。

33分钟前
  • 听候清退旧精魂
  • 力荐

很喜欢很喜欢。我自己的观感,核心可能是孤独问题及生活在城市中的形形色色的人如何面对孤独,以纽约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作为整部剧的基调/底色。the guy让我想起大学时一段时间的状态,无所寄托,无所凭借,但又有那么一点儿茫然的期待,可能这就是引起我强烈共鸣的地方?总之这部剧拍 100 季我会追 100 季!

37分钟前
  • ZJW寻找圣杯中
  • 力荐

回归了!我竟然才知道… 3/5/2019 E03 哈哈哈哈他2020年会输 难道说的是川普哈哈哈哈哈哈哈 E04 set真的很真实了!哈哈哈哈 3/6/2019 E05 screen time 一分钟 有种 E06 aged gracefully E07 咖啡情侣有点甜 3/13/2019 E08 这部剧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的人真的是形形色色 这一季的视野一下便广了 越来越爱纽约和纽约人民了 3/24/2019 E09 在纽约骑车 NYC真的是梦一样 真实也不真实 全世界的人都汇集在 孤独且吵闹

40分钟前
  • 24/7
  • 力荐

最后一集看哭了,我想纽约了。

44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力荐

每个星期成为半个钟new yorker又结束了,最后一集颅内高潮

47分钟前
  • Lady Parrot
  • 还行

最后一集结尾那绵延的纽约夜景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部剧其实是一篇写给纽约的悠长情书,这座城市的包容、多样、美丽以及同样必不可少的丑陋乃至罪恶通过The Guy被碎片化地一一展现,又凝结成一个偌大的钢铁有机体。P.S. 通过疯狂的搜索,终于在GQ的访谈上得知The Guy双肩包背带上那个玩意儿是JBL Clip 2,突然想入手一个。

49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S3来咯,鸟枪虽然换了炮,但life依然还是bullshit啊。

51分钟前
  • iieao
  • 力荐

从当年重启的秋季档一路播回到春季档,论都市感的精准把握,近两年已无剧能出其右。白天我们是夸夸其谈的导游,晚上我们是月下伤感的狼人。与第一集同样杰出的第八集,在Imdb上竟然存在高达2分的分差,这才是真的high maintenance。

54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最后一幕,送走一个二十年不见的好友,站在夕阳下眺望布鲁克林大桥,没有泪也没有笑,一如往日的平静,却又有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可一个短信过来,又得抛下所有重新上路。每看一季就多打一颗星,第一季感觉平淡没有放弃,是有种直觉有一天总会爱上它,就像对男主一样,开始觉得他邋里邋遢,看到现在觉得他好性感啊。后面几集他其实已经不再卖pot了,但好像你都没有察觉,每一段故事,每一个人生依旧像被一个纽带串了起来。

56分钟前
  • 盲忙
  • 力荐

我简直太爱这个剧舒舒服服的节奏。生活平淡而缓慢却又时不时出现小状况的进行着。

57分钟前
  • 我叫王二蛋
  • 力荐

虽然单车换成房车,但生活一样是 funny bullshit and bees make honey...第三季更深入地聚焦了 “The Guy” 身边的朋友和客人或路人,让生活更加随意放松,让城市里的每个人小人物都是主演。看完《众口难调》系列后,会让你觉得生活特别妙。希望卡蒂娅和本·辛克莱尔继续把《众口难调》延续下去🚬🍃

60分钟前
  • 老怪CXJ
  • 力荐

ep06里Kathleen Chalfant和Ken Leung超级出彩

1小时前
  • 软蛋黄
  • 力荐

若即若离,不悲不喜,每一集都很高级。移民建筑工人那集(E07),太了解生活了,怎么能这么深入生活。这些剧本都是导演一个人写的吗?他写的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东西,演员们看到的都是什么,才能演得这么像生活本身?演员都是哪里找的啊,演的也像是他们自己。我也要跟他一样,和久别重逢的老友来一场日落自行车之旅,坐在房车顶上,吐一口大大的烟圈,拒绝回答「你肯定不会想要一袋沙子吧?」这样的问题。

1小时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