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

犯罪片中国大陆2017

主演:李杨  杜函梦  于越  胡明  吴一含  

导演:李杨

播放地址

 剧照

盲·道 剧照 NO.1盲·道 剧照 NO.2盲·道 剧照 NO.3盲·道 剧照 NO.4盲·道 剧照 NO.5盲·道 剧照 NO.6盲·道 剧照 NO.13盲·道 剧照 NO.14盲·道 剧照 NO.15盲·道 剧照 NO.16盲·道 剧照 NO.17盲·道 剧照 NO.18盲·道 剧照 NO.19盲·道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7 00:46

详细剧情

据民政部估计,全国流浪乞讨儿童数量在100万-150万左右。在一些地乡村地区,买卖儿童几近市场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地下黑色利益链。盲人小女孩晶晶(杜函梦 饰)一直被以郭伟(胡明 饰)为头目的犯罪团伙控制下在街头乞讨赚钱。一天,她在地铁通道里遇到了赵亮(李杨 饰)。赵亮是一名落魄摇滚大叔,整天装扮成盲人进行坑蒙拐骗。为了逃脱郭伟残暴的毒打,她在赵亮的带领下到了派出所,但民警王莉莉(于越 饰)根本找不到晶晶的家,晶晶却说赵亮是她的爸爸,万般无奈之下,赵亮只好暂时收留她。最终犯罪团伙还是找到了他们,并以晶晶“监护人”的身份把她带走,晶晶和犯罪团伙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赵亮为了弄清楚这一切,踏上了一场未知的行程。而他和晶晶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长篇影评

 1 ) 从男人到女人到孩子 渗透出的稍许底层民众 我感谢您李先生 愿人们懂你 佛保佑你

这已无关于所谓电影要求了 只为李导这种基层盲初心的不忘精神而举牌 如果你的所在地有排这个片 真心希望你们去看看。它可能不够直击灵魂,但可能是它已通过审核 更基层的真实性没能够呈现在大众银幕 它也可能情节不够连贯 没那么一气呵成。但可能那是它被剪掉了最重要的衔接部分。它也可能配乐和人声不够好听 但可能那是完成这部片子后提交审核之后又重新补上去的声音 它也可能在很多院线都没有排片 有看的 有拍的 确偏偏有不敢放的 这为了跟大众见面而去审核剪裁 其实很可惜 因为毕竟院线大众化这个路虽然面向的人更多 但不见得一百个里面有一个真正去认真思考看这个片子的 其实与其这样 还不如做个独立导演 哪怕不面世于这个世界 但李导你又是那样一个善良落实到实际情况的人 谁都知道像这种题材片子在国内走大众路现在是真不好走 还有可能更容易被所谓的水军跟风唾弃 我们爱这个时代爱这个国家给予的所有 但有时候太真实的东西 人们宁愿不爱 但总有些人知道 总有些人想去传播防范 任重道远 也是辛酸您李导了 加油吧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祝您好运常驻 也感谢您为基层的盲所作的贡献 愿人们懂你和佛保佑你🙏

 2 ) 盲道导演李扬专访:《盲山》《盲井》后第三次不合时宜

拍第一部电影《盲井》前,李杨手上有300多万元存款,在那时的北京够买10套房。拍完第三部电影《盲·道》后,这位导演几乎成了穷光蛋,银行卡上的钱所剩无几。

  历经1年零20天的审核后,这部关注城市乞讨儿童的新片终于上映。公映4天,截止到发稿前,票房艰难爬至29.6万元。同日上映的另一部国产片,票房一路涨到了1834.7万元。

  公映后的第一场见面会,被定在2月2日于北京亦庄举行。不大的放映厅里零星坐着19位观众,59岁的李杨身着平日常穿的黑色大衣,搭上一条灰白围巾就上了台。李杨解释,选择2月2日,因为他是一个“很二的导演”。

  《盲·道》开拍时,李杨心里就有数,票房肯定不会高。但他说自己不在意,“在意的话压根儿就不会去拍。”

  市场比他想象中还要残酷。在某些省会城市,这部片子没有一场排片。即便有排片,也多半是上午场或凌晨场。李杨很失望,但他多次在微博上强调,绝不会像《百鸟朝凤》的制片人一样,跪求排片。

  在中国电影圈中,这位出生于1959年的导演,一直挺另类。有人将李杨归于中国第六代导演,与贾樟柯、冯小刚等人并列。他曾表示,“我不属于哪个群体,我特别怕群体,我也不混圈子。”

  许多投资人找到李杨,想找他拍穿越、搞笑或者爱情片。往往打开剧本看了3页,李杨就拒了,“本子太烂”。而且,他不想当“观众的痒痒挠”。

  李杨的片子专注于现实题材,没有宏大场面和华丽特效。镜头始终聚焦那些灰色地带的边缘人群:从井下被煤炭包裹的矿工,到逃不出大山的被拐妇女,再到新片中被犯罪团伙牢牢控制的乞讨儿童。

  他的电影透着某种不变的压抑,并不讨市场喜欢。因为请不动好的男演员,20多年没演过戏的李杨,只好自己担纲男主角。他一个人当5个人用,编剧、导演、演员、美术,甚至剪辑,他都自己上。因为没钱,别的商业片一个镜头能拍十几次,李杨拍两三次必须得过。

  为了这些注定票房黯淡的电影,李杨砸入了全部积蓄,甚至多次抵上唯一的房产。他形容自己是个“一意孤行的人”。“做事不考虑后果,想做就去做了。”

  年轻时,他梦想着有天能做导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到推荐信,离开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自学考到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导演专业。

  曾经做过央视主持人的毕福剑,是他的室友。在一篇文章中,他回忆,这个看起来儒雅文弱的帅小伙,跑得相当快,在新生运动会接力赛上充当最后一棒,为只有6个男生的导演班夺得冠军。被理工科学生欺负时,李杨会在推搡之时大喊一声,“来,我们两人打你们10个!”

  大学念了两年,李杨突然退学了。从光鲜的大学生变成社会无业青年。他拎着箱子,带着400多美元和借钱买来的机票,飞去德国,只为不和决意留学的女友分手。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忆起此事,李杨不觉后悔。“就算没追上那又怎么样,至少人生中追过一次,疯狂过一次,对吧?”

  他对电影的追求同样疯狂。在柏林电影节上,为了一睹大明星和大导演的风采,这个籍籍无名的留学生穿上最好的西装,打好领带,在红地毯边上转悠。搞不到颁奖晚会邀请函,他就从垃圾桶里捡出别人随手扔掉的邀请函封套,忐忑混进场内。保安冲进来时,他飞快地脱掉外套,举起托盘上的香槟,假装很熟地和一旁的嘉宾搭讪。

  打拼10多年,在德国有了稳定的工作后,他仍放不下导演梦。他害怕过浑浑噩噩的日子,坐在花园中喝着啤酒,“任凭年华老去”。于是,他飞回北京,搬进一套空调开起来呼呼作响的老式公寓中。他揣着很多钱,舍不得住大房子,舍不得买车,因为钱都是为拍电影准备的。

  他没事就骑着自行车,去朝阳图书馆泡着,在成堆的文艺杂志中搜寻好故事。读到刘庆邦的小说《神木》后,李杨欣喜若狂。他把这个讲述煤矿杀人诈骗案的故事放进抽屉,晾了两天后拿出来,还是觉得,“就是它了”。

  就着几碟花生米、拍黄瓜和豆腐丝儿,刘庆邦向李杨坦陈了自己的忧虑。他曾托朋友将小说塞到几位第五代大导演手中,没人对这个题材感兴趣。谁都认可这是部好小说,可谁都知道拍成电影肯定不挣钱:写的是底层矿工,里面没有女主角,场景又不在城里,不能植入广告。

  李杨不考虑这些。他从包里掏出事先备好的合同和几叠现金,当即签下《神木》。

  为了改编出有真实感的剧本,李杨在一位记者的陪同下,从北京西直门火车站出发,一路向北,开始探寻煤矿之旅。绿皮火车里充斥着汗臭味、大蒜味儿、劣质烟草味和方便面气味。

  从河北、山西、宁夏辗转到陕西等省份,李杨几乎跨越半个中国,下了20多个幽深的煤矿。在矿工们住的窑洞或地窝子中,黑色的煤尘占领了屋子各个角落,连被褥上都落满了硌人的煤渣。他们的生活,每天就是挖煤、吃饭、喝酒、睡觉的循环。唯一特别的仪式是,月底发了工资,会去城里寄钱回家,有的会顺便喝酒找街边女。

  “我们就是一块肉,是几块石头夹着的一块肉。”一个矿工嘴里蹦出的话,击中了李杨。“不是可拍可不拍了,而是我有义务拍出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必须完成这部电影。”他后来回忆。

  为了保持电影的真实质感,李杨坚持要去地下300米的小煤窑拍,不用道具搭景。走在只有木桩撑着的矿井隧道里,嘎吱嘎吱的声音会从黑暗中传来,片子还没拍完,那矿井真的塌方了,两死几伤。矿主跑来找剧组借车,想尽快安抚家属,封锁消息,和小说情节一样。李杨只好带着剧组转场,几经周折,总算在开封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国营煤矿。拍完片4个月后,李杨鼻涕里仍带着黑色煤点。

  为了拍摄,李杨抵押了房产,向两个弟弟也借了不少钱,可还是不够。最后,一位好友透支信用卡,李杨才得以补齐后期制作费用,背着片子的拷贝飞到了柏林电影节。这回,他是受邀的。

  李杨执着于现实叙事。看到一篇被拐妇女伤害“丈夫”家人的报道后,他跑到四川,花了两个多月,采访了几十个被拐妇女。他甚至还和人贩子深入聊过,对方得意地告诉他,曾强奸拐来的女人。李杨气得想去报警,但懂法的人告诉他,没有证据,报案也没用。随后,电影《盲山》诞生,片子在一个小山村拍摄,演员大多是当地村民。一位被拐来的妇女,抱着自己的孩子,在片中扮演了同样的角色。

  他说自己也没指望通过电影传递什么,只是讲一个故事而已,“没那么高尚”。如果国内有人因为这个故事,关注到电影中展现的群体,展现的问题,那注视的目光本身就是胜利。

  这就是为什么,他用“盲”给自己的系列电影命名。网上有大量《盲井》《盲山》的盗版片源,李杨没去追究。

  自从看过有关少年砍手党的报道后,李杨一直对流浪儿童这个群体念念不忘。早在十多年前,在采访了一些少年犯后,他写了一个剧本《盲流》,但没通过审核。母亲中风瘫痪后,他重拾决心,“想做的事现在一定要做”。

  他辗转北京、贵阳、西安采访,去了盲人艺术团、救助站和盲人学校,采访了起码20个盲人,采访的流浪儿童数量记不清了。

  因为很少有投资人感兴趣,片子的成本低得可怜。雪上加霜的是,拍着拍着,合作的投资人撤了。那是2014年冬天,股市行情正好,对方毫不犹豫地转移了投资方向。

  李杨没告诉剧组,他默默地抵押了房子,高息贷款。平安夜,剧组成员收到了塑胶手机壳之类的小礼物。

  他开始向朋友求助。媒体人郭宇宽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回忆,刚接到李杨的电话时,这位导演的语气听起来挺轻松:“宇宽,你最近手头有钱么?或者认识哪个土豪能给我投资一点?”

  郭宇宽觉得,“土豪”两个字透着点儿孤傲。他在电话里怼回去,“我不认识土豪,我认识的都是很理性的企业家,人家的钱又不是偷来的。”

  挂了电话,郭宇宽有些放不下,想着李杨是个“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的人”。于是,郭宇宽约他在咖啡厅见。得知他正在拍关于乞讨儿童的片子后,住着50平方米小房子、出门能坐公交就不坐地铁的郭宇宽凑出20多万元,转给李杨。他打电话给一个身家百亿的老板,对方也不懂电影,跟着投了80多万元。

  后期制作发行的费用全亏了另一位叫苏同的企业家。李杨记得,对方抽空看过片子后,只说了两个字,“支持。”

  靠吃百家饭,片子总算弄出来了。新片上映后,网上的评价并不高。李杨自诩“剑客”,有人看过片后,感叹他的作品似乎少了尖锐,多了温情。还有人指出种种缺点,男主角的表演不到位,片子有的地方衔接得不好。

  李杨仰在沙发里,深深叹了口气,承认并不是特别满意这部电影。但为了它能跟观众见面,只好作出妥协。自封的“史上最穷投资人”郭宇宽放下话,“假如这部片子赔钱了,我会努力挣钱,以后再支持李杨。”

  等待上映前,李杨“心烦意乱,十分焦虑”,他在此期间写出一本自述,书名最终叫“一意孤行”。他原本想起名“随意而为”,大学同学白岩松私底下不太认可,“李杨的价值与一定会有的痛苦,都恰恰来自他的不随意”。

  在书的前几页,白岩松写道,李杨或许真是个“一意孤行”者。但他不会独行,路还长,“可能一意孤行者,只是提前出发的人吧”。

 3 ) 《盲道》,期待您为我们带来的下部电影完善这次的遗憾

盲道是一部幸运的电影,也是一部不幸的电影,幸运的事它能够上映,不幸的事它脱离了导演的初衷。

在整个影片中都能感受到导演的意图,但因为审核和别的原因,剧情出现了一些bug,尽管有些人说是别把什么事情都推到审核上面,还说出了女主的衣服和一些情况来印证,但是这部电影拍摄完毕之后还经历了一次点映,点映之前导演和剪辑师以及别的成员观看,而且这部电影还是李杨导演十年磨一剑的产物,他会对自己盲系列的收山之作那么不尽心吗,答案当然是不会的,这只能是因为审核和别的一些原因而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理解一下李杨导演,这是一部中等偏上的作品,只是因为导演之前的作品太过惊人让我们的期待值太高而产生的落差感而已。

这个大叔不太冷

人间自有真情在,世间永远有真爱!

 4 ) 《盲·道》――感谢你成为我最亮的星星

今天看完了《盲·道》,又看了下豆瓣评价,心真是凉了半截:4.4分。可我觉得这是部好电影,真实,温暖。 先来说故事。好多短评写剧情极不真实,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差劲。我完全不同意。 电影是顺序展开的,插叙也只是夹杂着极少数主人公赵亮回忆的部分,所以整部电影情节上可能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但我认为这种连贯的拍摄方式有两个明显的好处:完整且细腻。 我们可以从一件件接连发生的小事中揣摩出越来越真实的赵亮。刚开始,他是一个只顾自己的骗子,装瞎混个温饱而已,面对街边乞讨的盲女晶晶,他是拒绝的,甚至耍赖抢走了晶晶的钱,活脱脱一个街边无赖的形象。 赵亮对晶晶的怜悯,应该开始于“吃饭”。晶晶听到有吃的时候、无光的脸上才会闪现出本该属于她这个年龄的欢快。赵亮可能觉得,如果吃饱饭就能让一个孩子开心起来,那么这个孩子可能真的太需要人疼了,太可怜了。电影每次切到小姑娘开心吃饭的场面,都能明显地能看出,赵亮的眼神愈发柔软。 我以为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刻画细节。在这样不紧不慢的情节推动的过程中,人物形象一步步立体化。晶晶偷偷买烟给赵亮反而被骂后委屈又倔强,赵亮赶紧乐呵呵赔罪道歉,送给小妮子一串糖葫芦,小妮子吃了一颗红彤彤的糖葫芦,笑得比太阳还温暖。 赵亮为了从团伙中救出晶晶,一个人在暗处从白天等到黑夜后,抓紧时机屏住呼吸悄悄把门推开,抱走他一直牵挂的的晶晶。回家的路上,晶晶抱着赵亮的胳膊睡得很安稳,多温馨的场面啊。 赵亮和晶晶越来越亲昵,但是赵亮有太多无奈,他无法真正一直守护晶晶。他为了救赎被父母“卖掉”的晶晶,花光了所有的钱,分文未剩,还是不够。他又再一次费尽千辛万苦将晶晶救出后,用母亲传下来的老玉换了两万,打算用这最后的钱去带晶晶念盲人学校……这是赵亮深思熟虑的结果,她希望晶晶能够真正在学校得到庇护,逃离人贩子的控制,学习知识,过正常姑娘的生活…… 可惜啊,赵亮终究没等到那天。他为了保护晶晶,献上了最珍贵的生命。 如果搁在现实生活中,赵亮的后半生就是无人问津、独自腐化的过程,他曾经解酒消愁,他装瞎讨生活,他为了“生意”欺负瘦弱的小姑娘,没有人在意他有多坏,也没有人在意他有多好,漂泊无依索性得过且过。 好在晶晶出现了。 晶晶撬动了赵亮的善,作为回馈,赵亮也给予了自己的所有,甚至性命去保护晶晶。如果赵亮在天上知道晶晶如他愿去了学校念书,又被好心人收养,会很开心吧。 时间仿佛又回到他们相遇之初,小姑娘相信遇到了可以依靠的好人,一脸灿烂地自我介绍:“我叫晶晶,亮晶晶的晶晶。”赵亮莞尔:“巧了,我名字也有亮晶晶,亮晶晶的亮。” PS.写在最后的话:整部片子没有用很多篇幅写人贩子使用的酷刑,但寥寥几个镜头――摔砖砸断男孩腿、夜里拽女孩被子、不给吃饭、女孩的伤痕、孩子们惊恐的眼神等,就已让人触目惊心了。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高明。 最后,个人觉得,贫穷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教育是一切希望的开始。

 5 ) 盲系列之三《盲·道》

2017年2月2日,北方的沿海四线小城,包括区县的十几个电影院,只有一家影院的下午放映一场《盲·道》。诺大的影厅空荡荡的,加上我一共才两个人,也体验了一下包场的感觉。

李杨盲系列三部曲之三《盲·道》确实算不上一部佳作,比起李杨的前两部作品《盲井》《盲山》,《盲·道》更像是一部不太成熟的处女作。《盲·道》这部电影有点像国产电影《血蝉》,两部电影都是现实题材,类型也几乎一样。两部影片的导演也确实想拍一部佳作,可惜最终拍出来的作品质量一般,作品有很多瑕疵。

电影《盲道》的不足:

一、导演李杨在影片中饰演的主人公赵亮,是最大的败笔。也许是李扬没有过拍戏的经验,在影片中的表演令人失望,而且口音特别差。

二、电影开始的时候,主人公赵亮在街上坑蒙拐骗,脏话连篇,驱逐并且拿过女主角晶晶的钱。试问这种品行的人,是什么原因让他不惜一切代价帮助晶晶。

三、主人公赵亮和一个不明女子激情的部分,应该删除。电影没有说女子的身份,让观众摸不着头脑,对剧情的推进没有任何意义。

四、赵亮被叫去派出所问话,趾高气昂。试问一个流浪汉,现实中谁敢这么跟警察说话?

五、赵亮在街上偷开别人的车,正常逻辑下车主当时肯定找车追,并且报警,影片对丢车的车主没有下文。

六、主人公赵亮开车出车祸,把自己女儿害死的部分,拍的太假。

七、晶晶开始的时候认赵亮当爸爸,后来又说长大了,做赵亮的老婆,这就不切实际了,应该删除这几句对话。

虽然《盲道》并非佳作,但是在国产电影里面也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豆瓣这个评分不近乎人情。对于经常拍烂片的导演,偶尔拍了一部及格的影片,不应该赞扬。对于一个拍过优秀电影的导演,因为各种原因,拍了一部及格的影片,应该给予宽容。

 6 ) 虽然是烂片,但是我还是想打5星

关于这部烂片和李杨导演,看到以骂杨幂、杨天宝、刘镇伟(2010年后)的 恶毒言语来抹黑这部电影和导演,真心替导演感到憋屈和不公。虽然烂片, 但是这部片是我唯一想打5星的烂片。 这里转发几篇文章,大家也许会更加了解这个拍了一部烂片的导演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拍一部烂片。 中国新闻周刊:《盲井》导演李杨,我希望更多人听到我的声音,哪怕声音支离破碎 毒舌电影:又一个中国良心导演坠落了,我骂不出口 =================================================== 上面两篇文章都比较长,建议大家至少看一下第一篇新闻周刊的文章,写出了李杨导演拍这部片的不易。如果觉得新闻周刊的文章太长,也可先跳过,先看一下我以下的结论,再去看上面的两篇文章。 虽是烂片,但是这部烂片能拍出来实属不易,不颂赞歌来写现实题材就是戴镣铐跳舞,不拍灯红酒绿只拍底层就不是主流商业片和资本过不去,没钱又想拍电影就是和那些被商业大片搞臭品味(讲特效、讲道具、讲服装、讲台词)的文艺青年过不去。这种电影拍得太现实不妥协,龙标都拿不到,而资本追逐利润的不会投资这种有风险的现实题材多,太多妥协观众不满意啊,多边不讨好,导演是和自己过不去啊。 在新中国,对近现代文学大家有一个排名是:鲁郭茅巴老曹,鲁迅的文学才能应该不及郭沫若、老舍等,为什么鲁迅是排第一位呢?而且国人对鲁迅的评价是远远高于后面几位文学大师的。因为鲁迅对国民性的洞察力和批判是 最深刻的,是最具有启蒙意义和开启民智的。鲁迅曾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现在的中国电影,烂片横行,除了古装片就是家庭伦理剧,或者就是所谓的唱赞歌的主旋律电影,关注现实题材的的电影是极少极少的,官方不待见,资本不欢迎,观众还不买单,但是有这样一个人,叫李杨,第一部国内电影(盲井)是底层现实题材,不能上映;第二部(盲山)也是底层现实题材妥协改了结局票房惨淡;本片是他的第三部电影,又是底层的现实题材电影,确实妥协了,确实不像前两部的风格了,确实也拍烂了,但是为什么吃了前两部电影的亏后,不找投资拍主流的商业片呢? 在这个消费主义横行,自媒体、大V随手就能带起热点,流行轰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时代,导演能保持一种不屈的怀疑精神和关心底层人民的善良,这意味着对这个极度喧嚣的世界有自己的思考和反思。 这个时代,假的太多,假情假意,婀娜奉承,高唱赞歌的很多很多。而敢说真话,敢说不足,敢背对主流说不的人是很少很少。导演只想透过电影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些更加真实的记录和思考,说到底,他是一个有良心的导演啊。虽然本片是烂片,但是我还是想打5星,值得支持。 有人说,本片表演、配音、台词、配乐、剧情统统不合格,是的,我也认同,所以说是烂片。但是, 一部电影除了表演、配音、台词、配乐、剧情这些表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精神内涵,导演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我想导演想表达的是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切,希望通过电影来唤醒、呼吁大众对底层民众和弱势群体的关注,所以从这个层面就有别于其他圈钱的烂片,有些烂片是烂到底子里了。 我们总是在赞颂韩国电影怎么了不起,《熔炉》《素媛》《辩护人》等被观众津津乐道,说韩国有改变国家的电影。现实是,中国社会的现实题材应该才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拐卖妇女儿童、留守儿童、校园欺霸、幼儿园虐童(红黄蓝事件)、拆迁、城管、医闹、无理的判刑(气枪摆摊大妈被判刑)、政商权益不清(共青城赛龙事件)、蒲系医院、台海关系、香港占中、中国企业出海等等,这个社会在无时无刻发生着巨变。随便一条中国的社会现实能被如实的拍出来(而不是被各种阉割),就是一部部伟大的电影啊。在目前创作环境下,敢于拍这种现实电影我们就应该给他们点赞,每部这样的电影出来都及其不容易。《嘉年华》《二十二》虽然豆瓣很高分,老实说从表演、配音、台词、配乐、剧情都算一般的,但对于这种题材电影能上映,我对于投资人和相关电影工作者都表示极大的敬佩!要知道,在目前政策环境下,这种电影有可能意味着投资打水漂(龙标拿不到),有可能观众不买单,在风险极高的情况下,没有极强都责任心和对底层群众的关怀心理,是拍不出这种电影的。

中国电影最可悲的是,不是没有现成丰富的题材,而是在这个风云聚会的大时代却拍出了大量小时代的电影。

监管者喜欢的是赞歌而不是批判,资本是追逐利润的而不会去思考人性和道德,观众喜欢开怀大笑不愿意看到冰冷的现实。大量圈钱电影在哄骗观众,而观众好像也乐于被哄骗,这就是作为观众的悲哀。电影更高的层次是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反思人性,批评黑暗或者歌颂光明,讲故事仅仅是一个基本的功能而已。而现在烂片横行,都想通过讲一个故事来圈钱,丧失了电影应有的高尚灵魂。所以中国再要想诞生伟大的电影,很难,很难(个人表示悲观,但及其希望被打脸),因为缺少伟大电影诞生的那种土壤,难能可贵的是,还可以看到像李杨等不被困难所吓到,没有被金钱蒙蔽双眼的电影创作者,他们都是值得十分敬佩的。 最后,送上一句鲁迅先生的话: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加油!李杨们!

 短评

假。

3分钟前
  • 不良生
  • 较差

6分,电影相比导演之前的作品锐度大减,虽然结尾依然悲剧,但是满溢全篇的温情依然可以让人感动,并没有某些人贬损的那么严重

7分钟前
  • 丰川伊莱文
  • 还行

大失所望。都不说去跟盲井盲山去比深度力度了,这回的水准简直就是个学生作业。从题材,故事到技法都老土陈旧得不像话,完成度很低,表演和配音皆灾难,演不好还是别自导自演了吧,连戏都没法好好导了。怀疑自己看的是粗剪版,也就《盲流》这个名字取得还行……

9分钟前
  • 字母君
  • 较差

有些题材注定只能留在地下,硬要冲出地表注定尴尬。《盲山》和《盲井》之所以优秀是只到呈现为止,现实种种,绝望重重,他从不人工加温。但这一部却是为了呈现大爱,再兑入苦难。到处都是虚假的人工痕迹。如今李杨自己怎么面对三部曲的尾声?

10分钟前
  • frozenmoon
  • 较差

我…此时就坐在资料馆,好想提前退场…全程尴尬,完全看不下去…

12分钟前
  • ziban
  • 很差

我本不想打五星,简单一句,某些恶人死全家

17分钟前
  • 逝水年华
  • 力荐

台词演技生硬 但的确是一个真实的社会问题 强迫乞讨 妇女地位低下 男权 娈童 重男轻女 拐卖儿童 围观群众冷漠 法律疏失 警力不到位 哎 坏人当道 法律是用来保护坏人的 好气哦~

18分钟前
  • 小天狼星
  • 还行

愧对“盲”字,也许导演的初心没有变,依旧在关注着社会议题,但这次电检制度已然长在心头,所以《盲山》《盲井》的可贵是真实,《盲道》的可悲是虚假。李杨过去的电影是用痛苦滋养的,而今,那个黑暗痛苦期已明显退去,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痛苦。

2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还好还行可以不错没事可以去看看的,没事可以看看

25分钟前
  • 651564165cz
  • 还行

“我想做你的女人,而你只想做我的爸爸” 以前锋利的拍摄就像钝了的刀一样,题材和拍摄都少了《盲井》和《盲山》的锐气,变得温和主旋律,演员演技和台词也一落千丈。这届李杨不行,这分明就是冯小宁…

30分钟前
  • 影志
  • 较差

尽管依然是聚焦社会底层的题材或是一些经典元素,但无论是否作为收官之作实在不像李杨,他可是拍过《盲井》《盲山》那个手持利刃的大师啊。这条温情路线没有走好,表演不佳,台词无力,配乐尴尬,就连以前最为称道的故事都没能讲好,挺遗憾的。不过失望之余也应该想到,李杨导演确实不易。

33分钟前
  • 食野之苹
  • 还行

虽然比不上盲山盲井的震撼,但是也没大家说的那么烂吧,加入了北影节映后交流群,看某些人的评价感觉太过了。这样的电影给负分的话,某些大ip国产给几分呢?剧情有bug,演员台词生硬,但也有可圈可点之处,选材挺好的,有戳人的细节。可能是大家期望太高了吧

37分钟前
  • 家私听
  • 还行

私心加星,也是为了矫正下一些刻薄语调。和导演聊了之后,更加确定从“盲井”到“盲山”再到“盲道”并不全是妥协,更应看到镣铐起舞中实现的真正跨越,拍底层不容易,在北京大都会拍底层更不容易,底层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个边缘的不见光的黑暗面,而是我们每一个人触手可及却又熟视无睹之旁侧。

38分钟前
  • Nada曾
  • 推荐

导演你就坐底下,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41分钟前
  • 祭柯里
  • 较差

因为预期相当低,倒没有想象的那么差,不过确实太无聊了。问题还是拍了个太套路的温情故事,失去了以往的锋芒。以及,自导自演的李杨,表演实在是不行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电影资料馆。看到一半大家纷纷开始玩手机。看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晚节不保说的就是这个吧。宝强哥出道要是演这个电影怕是不会红了。。。。

47分钟前
  • 艾弗砷
  • 很差

没想到今年电影节居然这部踩到了雷,真是惊喜,以后尽量远离国产无口碑新片,过去什么都代表不了。所有演员演技生硬到感人,剧情欠推敲,细节不合理,就别拿审查当遮羞布了。

49分钟前
  • CobraCB
  • 较差

对导演的粉丝滤镜加一星。失望到崩溃,难看到失语。钱不够想拿龙标也不要这么心急好吗,能多打磨一下剧本吗。剧本演员节奏都有问题。何况这是三部曲收官之作力度如此之低,真是太意外了。作为一个映后把调查问卷写满的粉丝,真是一言难尽。从映前9.1掉到现在5.0,可以说很心疼了。

50分钟前
  • III🌙
  • 较差

真的非常后悔在几件事中选择了来看「盲·道」的首映,大概真的没人预料到李杨会让三部曲这样完结。问卷填写节选如下:1. 本片讲述了一个(矫揉造作)的故事;2. 一句话推荐给你的朋友:(千万别来看);3. 你会给本片打(负)分。第一次提前退场献给本片,资料馆版「法制在线」。

55分钟前
  • 果蔬橙
  • 很差

电影男主角由导演李杨本人扮演,在剧中他信基督教又卖佛珠,导致电影受到了神的联合制裁,烂的让人唏嘘。导演努力让故事成为中国版本的这个杀手不太冷,结果男主角被流氓轻轻捅了两刀后就惨死在大马路上。我不知道李杨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可能是有了感情纠葛?除了感情,别的东西不应该这么毁人的。

57分钟前
  • 邢早早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