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

大陆剧大陆2020

主演:秦昊,王景春,荣梓杉,史彭元,王圣迪,张颂文,刘琳,芦芳生,李梦,黄米依,李俊霆,穆丽燕,林鹏,陈朵怡,赵晖,刘妍,任洛敏,刘晨霞

导演:辛爽

 剧照

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2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3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4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5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6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3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4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5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6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7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8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19隐秘的角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2 16:54

详细剧情

  该剧改编自紫金陈推理小说《坏小孩》 ,讲述了沿海小城的三个孩子在景区游玩时无意拍摄记录了一次谋杀,他们的冒险也由此展开。扑朔迷离的案情,将几个家庭裹挟其中,带向不可预知的未来......

 长篇影评

 1 ) 我们与恶的距离很近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陀螺电影。文中内容涉及部分剧透。文章主要内容包括:原著《坏小孩》在剧中被删改的情节、《隐秘的角落》的过审难点及其策略、《隐秘的角落》结局理解、“恶童”故事的社会意义。

六月以来,悬疑犯罪剧集迎来了井喷。“迷雾剧场”在推出《十日游戏》后,第二弹就是此前倍受期待的《隐秘的角落》,改编自紫金陈的小说《坏小孩》。

上线第二天,豆瓣飙升到9分。上线第三天,全集放出。秦昊、张颂文、王景春和3位小演员的演技被大家频繁提起。摄制上各方面的硬配、软配又都能让人联想到几年前“紫金陈IP”的上一部《无证之罪》的水准。

当年《无证之罪》开辟了网剧的短剧模式,宣告了网剧也能拥有极高的制作水准和深厚的探讨面向,是一部拥有行业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但在那之后冒出的绝大多数悬疑网剧,离《无证之罪》都有着不小的距离。

现下的这部《隐秘的角落》,算得上是第二个《无证之罪》,甚至有其超越之处。

看完全剧,分集评分大致如下:

前六集 8 8 8 8 7 9

后六集 7 7 7 7 6 6

剧集的开篇就是一场血案。秦昊饰演的数学老师张东升,借机假意带岳父母旅游,在山顶突然将两人推下山崖摔死。

张东升在家中是个没有地位的上门女婿,与妻子感情破裂,一旦离婚,几乎是净身出户。常年受损的自尊所埋下的怨气和对妻子家财产的觊觎,令他设计了这场“完美犯罪”。

但与此同时,这一幕被三个孩子无意中摄像,双方随即开启了博弈。两具尸体只不过是开启这个暑假的钥匙,两个家庭随后被连环命案席卷。

自此,剧集和原著逐渐走向了岔路口。

实际上,最初看到《坏小孩》要改编成剧集的消息,我是不敢置信的,因为《坏小孩》这本书几乎是踩着审查的红线走。它也得亏是出版得比较早(2014年),放这两年的话很可能无法面世。

▲ 原著《坏小孩》

如何形容这本书呢?撇开文笔的孱弱、细节上的些许毛糙等显而易见的缺点不谈,它首先是一本结构上令人心惊的作品。

与绝大多数的推理小说写法所迥异的是,紫金陈把每起命案的凶手、动机、手法这些环节都直白地摆在我们面前,间或带有说明性的心理描写,几乎没有任何隐瞒。他只隐瞒了一个人物在中后段的心事,就让整个故事在最终突然迎来了巨大的逆转。

而更加惊世骇俗的,则是书的内在精神。其所呈现的社会关系与家庭关系,都浸透了一步步走向极端的恶。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在一连串案件里都呈现出了各自不同属性的恶,简单亦或复杂,灵机一动亦或老谋深算。

▲ 剧中的重要角色:三个孩子

两位主人公朱朝阳与张东升互为镜像人物,后者所实施的谋杀手段,前者马上就能模仿借鉴,并且还能通过后者的手让自己变得干干净净。

某种意义上,张东升就是朱朝阳内心里的“隐秘的角落”,其他配角则是起着各自推波助澜的作用。

▲ 心思缜密的主角,14岁的朱朝阳

成人世界充满了算计与冷漠,进一步地逼迫着孩子们准备谋杀的筹措。千奇百态的恶在经过排列组合后碰撞在一起,才引发出了每个环节的巧合。九具尸体如多米诺骨牌般排列,一块接着一块地被残忍推倒。

也正是通过对这些恶的刻画,我们得以反思成人乃至整个社会带给孩子们的巨大伤害与坏影响——孩子们犯下了谋杀的罪责,但他们手里的刀是大人递过去的,并“以身作则”地让他们狠狠攥紧。

▲ 剧中这一幕是朱朝阳心理变化的转折点

书中一个令人心痛的细节是,孩子的这方阵营每次在策划谋杀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想到初中《社会政治》课本里的一句话:未满十四周岁者无刑事能力。

▲ 原著《坏小孩》节选

当看到成人世界里的围捕厮杀、残酷狠烈后,他们不仅能模仿得像模像样,更能利用成人的势力为己所用。他们的底气就是,哪怕最后被发现,也不怕警察、不会入狱,何况最终的布局者朱朝阳拥有着极高的智力水平。

这种人物形象的前后重大转变,以及对社会规则的内在破坏与利用,让人一回想就不禁毛骨悚然,却又能对他们的行为产生进一步的理解

由于上述原因,《隐秘的角落》这部剧在改编上的最大难度,其实就在于将原著捋顺情节、删除并增添新的细节来制成“洁本”,从而直面审查。

⚠️以下部分内容涉及剧透)

审查来自于两个层面。

首先,审查机构对影视剧的审查比小说无疑要严格数倍,如果不做大规模的删改,根本没有拍摄的可能。

其次,网剧与小说两者的媒介属性不同,通过书页想象与直接观看一个小男孩接二连三地“弑亲”乃至最后心思缜密地害死朋友,所引起的观者的心理接受度,包括后续的社会影响与舆论发酵,都是截然不同的。

这两个层面的原因,直接决定了剧集的改编逻辑。诸如:

改变了三个孩子全程的行为动机(30万治病钱、朱朝阳并没有策划杀害父亲与王瑶),增加了富有人情味的干警陈冠声、凶蛮的混混王立、不负责任的周春红的情人、患有精神疾病的严良父亲这几个角色,并把原著中的严良一角删除(在剧中置换了丁浩)。

随之而来的,就是支线剧情几乎“重写式”的增添。由于原先主线(朱朝阳的三次杀人)的巨大改动,导致其后半程已经无法带领剧情的发展,只能依靠支线的衍生。

不少衍生做得还是挺精彩的。

第五集《妈妈》中,将王瑶作为母亲的肆意报复与周春红作为母亲的保卫守护,做成了更为完整的对照组。

第六集《苍蝇》里——

周春红给朱朝阳擦嘴时的冲突、张东升在给了三万块后的反将一军、朱永平独自一人吃掉多出的一份晚饭、陈冠声诱骗严良的“电话诈骗”以及朱朝阳在发现父亲录音笔后心机暗涌的表演。

▲ 第六集《苍蝇》,父爱就是甜品上的苍蝇

这些段落都很好地体现了人物鲜活的多面性,相较之下,原著里反而显得比较“纸片人”。

▲ 令人窒息的母子关系

另一个重大的改编设计,则是最后两集的叙诡。

在原著中,日记本作为朱朝阳最后时刻的秘密武器,为读者揭露的是他自中段起就开始暗自筹谋间接害死朋友的心路历程。但这个手法由于剧集中主线前提的变更而无法再次使用,于是编剧在最后两集采用了双重性设计,类似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的“故事新说”。

真假记忆卡、水产仓库血拼以及最终的船上决斗等情节,里面的众多细节,尤其是张东升的行为逻辑,乍一看都设计得非常粗糙,不够绵密精细,经不起细推。

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朱朝阳选择相信“童话”的一种表现手法。此前不断在铺垫的笛卡尔与公主“爱与背叛”的“现实或童话”双重性,此时派上了用场。

▲ 张老师在课上讲笛卡尔的故事

在这种解读下,朱朝阳刻意引发空白内存卡的事件,就是为了挑起严良与张东升的矛盾,借张东升之手杀掉严良。在结局里,可以确定朱晶晶是因为朱朝阳的不救而致死。现实里普普与严良也许已经死了,后者甚至有可能就是被他推下船的。

朱朝阳用童话式的谎言,告诉警察虚假的“事实”,实现自我的完全“脱罪”。他为了保护自己生活的前路,不让自己的秘密被曝光,而选择牺牲“所有别人”。剧集最终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化,而非真实的现实场面。

▲普普隐藏的少年宫事件真正的秘密

可以想见,鉴于“许多本来要死的角色(严良、普普)不能摆在明面上死”,涉及到的情节也只能以暗示的方式进行模糊处理

对小孩角色们普遍的“脱罪”化处理,也让它成为了一部温情与残酷并存的作品,而非一条路走到黑。

但即便如此解读,最终的剧情安排仍旧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这一幕明示了严良的“幻影”

一方面,朱朝阳与普普、严良两个伙伴的关系,在剧集中有着浓厚的情感铺陈,他们之间的秘密还没有大到互相针对到要对方死的地步。此刻朱朝阳的黑化,尤其是记忆卡事件这种堪称“玩火”的处理,反而变得有点不太合理。

另一方面,最后两集几个主要人物的死亡并没有传递出足够的信息量。比如朱永平和王瑶的死法,几乎是一种“任务式下线”。相比之前浓墨重彩、极其精致的人物细节塑造,这种收场则显得有些应付。这个方面其实与审查无关,就是一种稍显陈旧的创作套路。

纵观全剧,《隐秘的角落》做得很好的一点是每集的表达都有各异之处,时长的不同完全依照剧情来结构,从而保证单集主题的完整性以及每集主题之间的递进性。

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被修改后的情节,虽然的确抽空了大部分原著的内核,让整体的表达不再那么尖锐、生猛,但它仍旧能反映出相似的社会问题。

为什么我给第六集《苍蝇》最高分?就是因为这集让所有人物都形成环环相扣关系的同时,将原著的内核以一种柔软但准确的方式“曲向呈现”:孩童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成人世界法则的侵害,继而又产生了一套新的法则来趋利避害。

此处的伏笔,也在第11集末尾的拉链声音里引爆。朱永平其实知道朱朝阳是在表演,但他当时听完后却选择删除录音、甩自己巴掌——因为他在内心深处知道,自己只剩下“配合儿子表演”这么一条路可以走,必须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儿子的未来,他将永远对不起死去的女儿。

这份“罪与爱”矛盾并存的父子伦理关系,就如《阳光普照》《父子》中所描绘的一样,纠缠着彼此伤害、彼此亏欠。情节上的柔化,并不妨碍剧集揭示出了这份矛盾背后的复杂性与沉痛感。

《隐秘的角落》的改编,是一种所谓“戴着镣铐跳舞”吗?是,也不是。

说“是”,是因为这个老套的形容,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共识。审查已经成为中国时下创作环境里通行的门槛,并且每年都在紧缩。在这种形势下,创作团队已经在能力范围内做到了优秀,遗憾可能是难免的。

审查的红线明晃晃地摆在那,距离我们很近。在这片大地上,你无法寄希望于在影视里看到孩子们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恶童”形象。他们不再天真无邪,就已经是无比艰难的一步了。

说“不是”,是因为编剧在改编的过程中,找到了“镣铐”里的很多突破口,设法突破性地发挥出了不少比原著更精彩的段落。

前10集对人物逻辑的梳理、人性深处的挖掘都很出色。摄制上对湛江小城地域性市井气息的捕捉,一众演员具有丰富表演质感的表现力,让大多数表达显得真实且贴切。这些与原著相比堪称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表达出了另一种方向上的社会现实意义,映射着不同层面人心善恶的阴影面积。

而最终结局朱朝阳明确的“脱罪”,虽然不同于原著的开放性结局,亦达成了一套有力的反讽。

正如同海报上所言,“小孩是最能守住秘密的人。”朱朝阳此时守住了自己的秘密,代价却是再也无法挽回的麻木不仁。

曾经,“秘密”是意外,“最能”是因为天真的坚持,“守住”则来自于外界的逼迫。他们守住秘密,不过是对成人世界的失望。而在后两者轰然倒塌,不再天真,也没有逼迫之后,“秘密”就能迎着光存在了。但此时的光,却要比任何时候都更冷。

这点光隐约地提示着每一个观众:我们与恶的距离很近。恶存在于孤独的、隐秘的角落,受着来自周边世界的挤压与伤害,逐渐成长。正视恶的源头,是减少恶的第一步。

 2 ) 谁是坏小孩,谁造就了坏小孩(含结局与细节分析)

这部剧好到让我觉得超前点映的钱都花在刀刃上了,真值。

首先必须夸到飞起,本剧制作精良、剧情引人入胜、演员演技过硬,选角堪称完美,人物塑造极其鲜活,配乐和细节都值得拿出来反复分析玩味。如此水平,别说国内,美剧、韩剧、日剧近期也没有看到如此完整而风格鲜明的作品。

除了佩服制作团队,看到这么优秀的流媒体内容,简直开始相信爱奇艺能做东方Netflix了哈哈。

巧的是上一次为电视剧写剧评还是三年前的《无证之罪》,同为紫金陈的作品改编,主演都有秦昊,但《隐秘的角落》无疑更甚一筹。

于是我写了这篇长文,从结局分析到创作意图、题材解读,希望同样喜欢本剧的朋友能够一读。

先来说一说结局,已有不少人写了分析,也看到一些分歧,争论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严良和普普是不是死了,是什么时候死的;

2、朱朝阳的“黑化“程度,朱晶晶究竟是意外踩空,还是朱朝阳将其推下楼的;

3、欣欣这个角色是否真实存在,普普是不是才是全剧“大恶人”。

那么我来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会尽量避免和目前已有的热门影评重复。

1、严良和普普死了是板上钉钉的,普普死于哮喘病发,而我认为严良死于船上打斗,而不是火场。

最明显表达“严良已死”的一幕,是朱朝阳选择隐瞒一切以求重新开始,在开学典礼上,严良穿着一件白衣服突然开门走进来的镜头。

逆光中,严良进门,满屋的学生却没有一个人侧目,都没有看到他,很显然他并非真实存在。而他的表情则是明显的愤怒,只有朱朝阳转过来和严良视,片刻就扭回了头,不再看严良,严良则是又盯了朱朝阳一会,表情严肃而失望地转身离开了。

这里的表达意图十分明确,若严良还活着,他以虚拟形象出现违背常理。严良最后一次对朱朝阳说的话是“不要成为张东升”,而朱朝阳的选择很明显,他没有跟警察说实话,而是隐瞒了真相,这里的严良象征了“朝阳最后一丝对坦白真相的纠结”,而最后,他选择了幻想一个“童话”,自欺欺人地“重新开始”。

后续严良和老陈其乐融融的画面也符合这个和现实背道而驰的“童话”设定。前面的剧情严良将三十万扔到了老张家里,就算破案,依逻辑来讲他还是要进少管所,再者以他和普普的感情,他没有去哈市陪伴普普配型,就从老陈嘴里听这么随意的一句欣欣配型成功的happy ending?本剧一直都很注重故事完整度,绝无可能如此草率。

这个镜头总能想起《告白》

另外就是船上严良在船边落水前的段落。不少分析也有讲到,朱朝阳的一系列做法都是在“借刀杀人”,他是故意引严良去找张东升。

这个观点我也是肯定的,首先朝阳明明没有复制影片,那就没有必要提到复制卡,还非选在环境逼仄张东升在场的麦当劳,其次在船上他也是故意引严良和张东升发生冲突,整个过程中他既没有过去帮严良对付张东升的意思,也没有流露出丝毫对严良安危的担心,甚至没有在多次和张东升同框时询问过一次普普的下落。

在最后一集中,朝阳也明确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给你们开了门”,在经历了一系列惨案之后,朝阳想要抹去一切重新开始的心早就大于了他对三人友情的珍视,而这个“重新开始”的前提就是抹去故事中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存在。

所以船上的严良和张东升打斗,张东升突然放开严良,严良又落水,这段的镜头的剪辑看起来并不连贯,并且很跳脱和别扭。严良落水前,朱朝阳也没有丝毫要拉他上来的意思,而是很平静木讷地听他说出了最后一句“不要成为张东升”,这个过程都不太符合常理,同时,这个镜头的色调也不真实感极强,前后变化很大。

当朝阳看着船边的严良时,天空是深邃而云彩密布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几集表达三人友情的“幻想飞船”的童话色调,而在此之前和当警察赶到后,类似的角度,天空是发白而万里无云的。镜头的差异之大,你们自己感觉一下。

朝阳看着严良时的天空,和警察赶到后的天空色调对比

因此可以推断,严良在打斗中被张东升捅死了,后面的部分是朱朝阳为了“重新开始”自欺欺人的“幻想童话”。

另一些分析认为严良在火场就已经丧生了,我不赞同,一个是朱朝阳对火场父亲和继母丧生最后给出的说辞是还是继母为了朱晶晶的事把他绑过去的,如果警察还发现了严良的尸体,这个说法在逻辑上就很难蒙混过关,另外如果前面严良就死了,最后的一整段对峙就有点画蛇添足了,整个过程要表现的是朱朝阳步步“黑化“的递进。父亲和继母的死是意外,朱朝阳为了私欲选择隐瞒事实;严良和张东升的死则是朱朝阳设计为之。

(我知道原著中爸爸和继母的死也是他设计的,但剧我认为就是改编了的。)

普普已死就无须多言了,“普普没死”这件事只有一个论据支撑,就是张东升在打斗中放开严良然后说“我早就送普普去医院了”,前文已经说了此处开始已经是朝阳的“童话想象”了,因此并不是真实的。

而且按道理说严良和朝阳都并不知道普普哮喘病发没有及时用药的事,张东升不是应该说“普普很安全”或“普普在xxx”之类的么?

还有就是警察出发抓人前说“岳普找到了,抓捕张东升”,那找到的是尸体就比较合情理了。再者这么严谨的剧,普普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也已经说明了一切。

可见普普哮喘病发身亡被张东升弃尸才是真相,“童话”幻想是基于这个延伸的。

2、朱晶晶不是意外坠楼,就是朱朝阳杀了自己的妹妹。

大家都知道本剧是由《坏孩子》原著改编的,原著中的三个孩子的黑暗程度远远大于剧中,设计杀人和对生命的蔑视表现的比较明白,朱晶晶就是朱朝阳杀的。

当然二者的剧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我就不展开讲了,但总体来说剧的改编非常出彩,一个是对许多动机做了合理化,感觉更有血有肉,对“人性之恶”部分的表达也铺垫更足,相对隐晦的表达也更具电影的所谓高级感(原著情节还挺露骨,用词还挺粗鄙的。。);另一个则肯定有为了GDZJ能够GS而改编的,如果剧中直接演朱朝阳杀了妹妹,首先肯定是要让很多观众不适的,其次结局朱朝阳是必须被绳之以法的,那么这个“真相还是童话“的选择和最后这种震撼内心的感觉就没了。

最后普普留的信已经很明白了,“少年宫的那件事我从来没有跟严良哥哥提起过,也不会告诉任何人,我会永远替你保守这个秘密,不过我还是希望有一天你能有勇气说出来,那才能真的重新开始。”

“她把朱晶晶引到楼上杂物间,他们对峙吵架,然后朱晶晶失足摔下去”这个故事他们已经给严良讲过了,那还有啥事是严良也不能告诉的呢?也只有朱朝阳在晶晶言语相讥时,激动之下将朱晶晶推下去的事实了。

有人说是“见死不救、间接杀死”,最后严良落水那段是一种暗示,我觉得有点牵强,那意思是朱晶晶踩空和掉下去之间她在窗台上挂了一下,朱朝阳有机会拉她上来?我觉得这样剧情合理性挺弱的。

普普写给朱朝阳的信

而朱朝阳的黑化递进过程和心理变化这个我会留在后面整体分析时候讲。

3、我不认为普普是“大恶人”,以及其实欣欣这个角色其实不重要。

有一些分析搞些“细思极恐“的标题党,说普普看到朱晶晶唱小白船时出现意象,父母和弟弟在一起的照片出现,说明欣欣早就去世了。我觉得这个有点过度解读。

先别说在这个设定下,得普普自己编出来弟弟是什么病,还要配型,手术费三十万等信息哄着俩大哥哥团团转,中间还演过普普得到弟弟的病恶化了,着急想去哈市等信息,最重要的是“欣欣不存在”或者“早就去世了”这个信息对剧情其实起不到什么加强作用。要说严良是被普普骗出福利院,那实在也谈不上,严良本来就也想找他爸,也不想待在福利院。

另有一些人分析普普是个BOSS一般的存在,欣欣也不存在,她就是一路坑害团队,我觉得有点过度解读了,普普和严良其实还是有些工具人属性的配角,“恶”主要还是展现在张东升和朱朝阳这两个角色身上,普普的行为更多地是在推进剧情、推波助澜。

“欣欣“就是我前文所说的,书改编为剧的时候,对动机作出的合理化解释,他们敲诈勒索是因为“给欣欣治病”这样一个有说服力的动机。欣欣没死、存在与否在这部剧里并不重要,也不太值得纠结,对本剧内核没影响。

要说普普有啥问题,大概就是她严重缺爱、是非观不健全和有些表演型人格吧,跟严良的“憨、直“确实有很直观的差别。但说坏孩子指的是普普,最坏的就是她,我觉得故事的内核就很奇怪了,为什么要搞这么个设定呢?就为了故弄玄虚?

其实我觉得“坏小孩”这个词的意思是:朱朝阳是一直是家长、老师眼里的“好孩子”,最后他做的所有事都是希望能重新开始,再次变回一个“好孩子”,但他的人格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坏小孩”。严良和普普两个人则本来就是表面“坏小孩”(福利院偷跑出来、说谎成性、父母是罪犯),这两个人物的剧情张力没有朱朝阳那么大。

第十集开头狐狸请三只小鸡来家里做客的动画,也将谁是“坏小孩”表达得很明确了。当其他人都死了,朱朝阳拥有了“重新开始”的权利,也成为了另一个张东升。

仔细看人物特征都是很明确的

此外我还想说的是,没必要把所有逻辑点都和原著对比,强行引申解释,虽然有因为审查而隐晦表达的部分,但书和剧还是不一样的,剧中“坏孩子”坏的程度、坏的动机和原著中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以上就是对结局的解读了,在看懂这些的基础上,我想聊一聊这部剧到底在讲什么。

首先是这两个人:朱朝阳和张东升,朝阳东升,本就是镜中人。

而在结局时刻,张东升死了,朱朝阳则成了另一个背负真相、活在谎言中的张东升。

张东升是个什么样的人:寒门贵子、痴迷数学、老实本分、万事隐忍,为了妻子定居在无亲无故的城市,做了上门女婿,却没混上个真正的教师编制,只是个少年宫老师,秃顶,清贫,开车向妻子借,妻子家的亲戚都瞧不起自己,生育能力有问题,妻子出轨且准备离婚,岳父岳母早就认为他配不上女儿。

朱朝阳是个什么样的人:全班第一、痴迷数学、性格内敛,班上的同学孤立他觉得他“假正经”,父母离异后跟随母亲过着拮据的生活,母亲自以为对他无微不至,实则只停留在“吃得好“、“考第一”两个简单的层面,父爱则是基本缺失,他努力去够的父爱在同父异母的妹妹那里则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

除了性格和背景的相似性,对“重新开始”的执念,让朱朝阳最终成了张东升。

张东升两次杀人前都问了一个问题:“我还有机会吗?”第一次在岳父岳母那里得到否定答案,他杀了他们,其实比起泄愤,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他们的死能让已经漠视自己的妻子能和自己再次交心,结果也是如此,妻子伤心过度,先是捶打他,再是伏在他怀里哭泣时,他满足极了。

但这种满足并没持续多久,他又发现妻子早就有了外遇,打定主意离开自己,送妻子走的时候他又问,“我还有机会吗?“,再次得到否定答案之后,他送妻子上了黄泉路。

连对几个孩子也是这样的,他在麦当劳给普普挑玩具的时候流露的怜爱也并不是假的,因此当他发现孩子们的“背叛“时,愤怒是那么真实。但这些奇怪扭曲方式获得的片刻的感情,注定都会被推翻。这是一个孤独到极致的人,连“勒索自己的人”都算是少有的“和自己有联系“的存在了。

张东升“短暂地得到过妻子和孩子们的爱”,就像朝阳“短暂得到过的父亲爱”是一样的。

前期朝阳爸爸的父爱一直是奖励式的,朝阳考了第一名他就带朝阳吃饭、买鞋、边打麻将边对牌友炫耀,但朝阳真正需要什么,开不开心,他从来不曾关心。女儿死后,面对疯疯癫癫的妻子,他填补空虚将关注给了朝阳,则是出于愧疚和补偿。

但朱朝阳是如何得到的这种关注呢?他是发现父亲偷偷放了录音笔之后利用了父亲的愧疚,说了一番“我应该替妹妹去死”的话。这份爱本来就基于谎言,为了掩盖一个谎言,只能制造更多谎言。父亲给他量身高,带他游泳,和他用心地聊天,这用谎言换来的关心,能持续多久呢?(虽然他爸听到录音里的拉链声,但也会立刻就认为朝阳杀了妹妹吧,我觉得他应该会觉得朝阳看到他录音还没揭穿而更内疚。)

朱朝阳同样是“重新开始“了两次,第一次是朱朝阳期望妹妹死了,他就能重新得到父爱了。之后事情失控酿成一系列惨剧后,他执着于再次“重新开始”,而终极“重新开始”的办法只有,抹去普普、严良、张东升这些人的存在。以后他就可以继续扮演好学生,照顾妈妈,“正常”长大。

父亲在冷库中濒死时的遗言是“忘掉今天的事,重新开始”。其实我对他爸爸到底有没有说过这话也是质疑的,因为前面的剧情中朱朝阳根本没有来得及解释发生了什么,“朱晶晶死的时候我在五楼”这句话也是爸爸死了之后才喊出来的,在当时的情形下爸爸说快跑或者报警之类的都会比重新开始要合理。

不管他爸是不是这么说的,总而言之这里表达的也是朱朝阳对于“重新开始”的执念,和解释他后面的所有行为。

对于“重新开始“和“童话”这两个概念,本剧可以说是首尾呼应地反复点题了。朱朝阳和张东升都讲过笛卡尔的故事,张东升死之前也说了一句:你可以相信童话。

言下之意,你可以“重新开始“,方式就是掩埋真相,编造“童话”,自欺欺人地过完一生,而这一刻,朱朝阳成了张东升。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部剧最厉害的地方,是对现实题材的刻画。

近年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题材的影视作品真的不少,但有很多都是隔靴搔痒、生搬硬套,斗殴、早恋、堕胎、自杀、明目张胆的校园霸凌,大部分国人的青春未必有这么激烈而出格。(当然也有不错的,比如《狗十三》)

但和父母的隔阂、沟通断层,深刻的敏感和孤独,是绝大部分人真实经历过的青春。

剧中的朱朝阳就是90后的年纪,时代背景造就,这一代多为独生子女,且因为和父母的成长背景差异巨大,很难做到真正的沟通与理解。

前面说了朝阳父爱缺失,那母亲呢?

从第一集开始我们就看到,老师向她反应朱朝阳虽然成绩好,但不爱与人交际,本来是很善意的,但朝阳妈妈直接阴阳怪气、夹枪带棒地讽刺老师,强调“孩子就是最重要的就是学习“。

而她所坚持的“好母亲”的标准是,一心一意照顾好他的身体,感动自己式地牺牲幸福,她固执地坚持着“朝阳必须把奶喝了才能睡觉“,“我必须等朝阳成年了才能谈感情”这些“好母亲信条”。

但在这“无私奉献的母亲”的表象之下,则是另一种“自私”,她固执地相信“孩子只能是孩子”,不应该懂得大人的复杂感情,将离婚的缘由也粗暴地简化作“你爸爸抛弃我们母子”,她完全没想过幼年的儿子对这些也是有记忆、有自己的理解的。

如果你质问这样的母亲一句“你为何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她势必回以“我已经辛辛苦苦拉扯他长大,你还想要我怎样。”

这是这个时代亲子关系的普遍矛盾,也不能简单地说谁错了,但往往就是悲剧感扑面而来。父母和孩子都小心翼翼地扮演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从来没有过平等的对话,也没有人是真正快乐的。

在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未来在亲密关系中也很容易“爱而不得“、“爱无能”,这一切也源于家庭关系里的孤独。

也许很多人的原生家庭是大体美满的,没有这么戏剧化的分崩离析。但是我想每个人的少年时光里,大概都有向父母长辈“隐瞒真相”,给他们粉饰出他们期待中孩子应该有的“童话”模样的时刻吧。有多少人能拍着胸脯说,父母是真真正正了解你的呢?

其实,理解这一切才能避免悲剧继续发生,接纳自己、面对现实、表达自我才是情感与关系稳定的基础。

我想比起展现一个环环相扣的“少年之恶”悲剧,这才是本剧最后的字幕“献给童年”的真正含义。

希望我们都不是下一个张东升。

 3 ) 我拿着显微镜二刷后,图解了一份全剧的细节

首发于公众号:西瓜味少年,欢迎关注我哦

《隐秘的角落》上周开播,豆瓣上这部剧几天内就窜到9.0分,甚至一度高达9.2,对于挑剔的豆瓣用户来说,打出这么高的评分显然是对这部剧最大的认可。 于是我上个周末追完了12集,不得不佩服这个故事的情节走向,悬疑与感情交织,再加上有点渗人的配乐,真是让人紧张又想看,心甘情愿的给爱奇艺花了钱成为星钻会员。

咱能不能整点阳间的封面?

大抵来说,整个故事主要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秦昊饰演的张东升为主线,这位中年数学老师虽然在业务能力上突出,但在家庭关系上却十分失意,岳父岳母瞧不上他,老婆也执意要离婚,于是开始他的“复仇之旅”,开始了一些列的杀人计划,

另一条线是以小朋友朱朝阳的思想变化为轴,是从一个优等生逐渐黑化成一个邪恶优等生的过程。

简言之,剧情就是围绕着张东升和朱朝阳因一次谋杀而结识,遂将两个人的家庭朋友全部卷入其中的故事。

via微博@这里是王月亮

在这里先整理一份人物关系图:

这个剧的角色有点多,在12集内却完全没有浪费的,每一个都有他的作用,增加了故事推进的速度, 而整个剧不单单是几个镜头就抵达观众的爽点, 最重要的是它充分展现一个优质悬疑剧的特点:细!节!超!多!

网上已经有很多人在总结这部剧的细节之处,在我看来有的已经是在臆想了,甚至还有磕cp的(网友真闲) 秉着不过分解读的原则,我二刷的之后把每一集值得玩味的一些细节都扒了出来,

于是发现细节挖出来的越多,结局没有演出来的那么简单。

超大量剧透警告 超大量剧透警告 超大量剧透警告超大量剧透警告

故事都在片头里

一般我们看剧片头都选择跳过,《隐秘的角落》片头可看度很高,虽然这个片头动画不那么阳间,但是先把故事在片头里交待了:

三个白色的卡通形象寓意着三个孩子,那个大人就是张东升,

他追着三个孩子跑,追着追着有一个孩子回头了,好像发现了什么,寓意朱朝阳和严良、普普开始离心,他有了自己的心思,

而片头最后一幕正是这个孩子独自躲在角落里,和片名《隐藏的角落》呼应。

导演辛爽接受采访说,这个片头灵感来源于《魔方大厦》

“我小时候看故事会,看郑渊洁的东西,看《魔方大厦》, 很多东西说不出来它的具体情节,但你能记得它的感受,这些感受我都融入到了片头中。
童年阴影动画片《魔方大厦》

第9集结尾声音彩蛋

张东升的婚姻裂痕应该和孩子有关。

这个彩蛋是张东升和徐静的一次对话,大致上的意思就是两人想一起要个孩子。

不过最后的结果所有人也知道,他害死了老婆和岳父岳母,联想他在电梯里恐吓小孩的样子、亲属孩子满月酒的场景反复出现,想必他婚姻的裂痕和两人没有孩子有关系。

在去爬山之前,岳父母来家里做客提到了孩子

张东升在电梯里恐吓孩子

第11集结尾画面彩蛋

朱永平在听当天的录音,发现了拉链的声音,他明白朱朝阳知道自己在录音了,

于是干脆删掉录音内容,给了自己一巴掌,表示自己很懊悔,仅剩的孩子不应该这样被对待。

朱永平删了录音,打自己一巴掌

朱永平删了录音,打自己一巴掌

有网友分析这时候朱永平已经明白儿子在撒谎了,意识到朱晶晶的死可能和朱朝阳有关,

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这基本上无视了人的情感,单纯把朱永平和朱朝阳当成谎言的对立面来看待,而忽略了两人父子的关系。 朱永平死的时候说“忘掉今天的事情”,并非是“忘掉以前”“忘掉过去”,就单单是说他们在水产厂的遭遇,

随后朱朝阳在此时想坦白,但为时已晚,朱永平未必知道朱晶晶的死和朱朝阳有直接关系。

朱永平在临死前让朱朝阳忘掉今天的事

朱朝阳试图说出实情,但爸爸已经死了

食物的寓意

剧中的食物也承担着叙事作用。

牛奶代表着压迫,剧中只要周春红在家中出现,总会让朱朝阳要“喝牛奶”,不管牛奶烫不烫都要看着儿子喝完;

苹果的出现往往是伴随着张东升的威胁感出现。

张东升谋杀完岳父母后回到家,他削了一个苹果到阳台吃,孩子们到张东升家里谈判,他也在削着一个苹果;

橘子则是周春红秘密恋情的意象,

她和马主任谈恋爱的时候,马主任送她的是橘子,马主任要跟她谈分手的时候,周春红也一直在吃橘子。

背景音电视剧的台词

第3集,叶军查了朱晶晶一天的案子,回到家中女儿已经熟睡,在给女儿盖上被子的时候,从背景音乐《有一个姑娘》可以辨别出电视里在放《还珠格格》,台词说的是“你快下来,你不要爬这么高,好危险”,白天朱朝阳对朱晶晶说过同样的话。

第4集,叶军和同事在家核对资料,讨论朱晶晶到底为什么去学校五楼杂货间,为什么会坠楼,

在一旁写作业的叶驰敏嫌他们吵,故意打开电视剧。

剧里此时播放的还是《还珠格格》,此时背景音被放大了,福伦对尔康说:“本来留她,是出于一份好意”。这算是朱朝阳内心的潜台词吧。

还有第7集,张东升有一个特写镜头,背景音也是电视里的台词,被放大的声音说了两段内容,

“一个条件是要三十万两银子,去赎镖,另一个条件就是要得到你这把剑,去和他交换”,

“我早就跟你们说过,不想伤害你们,是你们逼我的”。

这段台词与剧情有所相似,连提到的“三十万”都和剧中的数目一致,而且精准地表现了张东升的心理变化。

张东升开始查三个孩子的地址

有趣的是,导演辛爽接受采访时说,这段台词是他花了一周的时间,翻了许多电影,最终在王天林导演1971年执导的一部电影《追击》里找到的。

结尾配乐

片尾曲可以说是每一集故事的绵延,有时候还带着一点寓意,

辛爽在接受采访也说:

“音乐是对整个故事的补充,所以我建议大家要听片尾曲,它是戏剧的一部分。 比如说第二集片尾曲《犹豫》,实际已经讲了朱永平最后的结局。 第三集片尾曲没有歌词,但是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歌名是什么。”

第2集《犹豫》的歌词如下:

红色的 蓝色的 必须选择一个 选红色明天死 选蓝色马上死
快选择 选择是快乐的 最容易碎的 快乐在微弱的光里 像未知的鲜血 凝固了

看来朱永平永远都会在痛苦中,即便没有被张东升杀死,知道真相(朱朝阳害死朱晶晶)也会在内疚中苟且过活。

而第3集的片尾曲叫做《Dancing With The Dead Lover》, 歌曲有一种极力隐藏但掩饰不了的雀跃,基本是这部剧所有“阴乐”里最活泼的了, 对应的故事刚好是朱晶晶坠楼,似乎是想反映朱朝阳内心的某种窃喜。

第3集作逼坠楼

歌曲的寓意都可以算是故事延伸,我把每一集的片尾曲整理了一下:

第1集:《小白船》小娟&山谷里居民 第2集:《犹豫》木玛 第3集:《Dancing With The Dead Lover》The Bad Molds
第4集:《DECENT》Anti-General 第5集:《因你之名》P.K.14
第6集:《人间地狱》Anti-General 第7集:《偷月亮的人》后海大鲨鱼第8集:《GOOD NIGHT》Joyside 第9集:《死在旋转公寓》发光曲线乐队
第10集:《比一个年轻人小一点的鹤》丁可 第11集:《昔日,没有光彩》丁可 第12集:《白船》秦昊

上面的音乐可以搜搜去听,我就不放链接了,大部分的歌感觉实在是太阴间了,

再加上剧情的紧迫,连《小白船》这样的儿歌,里面有一句歌词“飘向西天”都给我听怕了。

镜头暗喻的语言

《隐秘的角落》基本每一集都能挑出来一些暗喻镜头,结合情节来看很有趣:

第6集,朱朝阳和朱永平在吃糖水的时候,给了一碗糖水上扒着苍蝇的镜头,

可以理解成当时朱永平偷偷录音的做法就像给父子关系上添了一笔恶心;

泳池里两人怎么也抓不到手的画面,似乎是暗示父子关系的若即若离;

第10集片头开始将狐狸和三只小鸡的故事,对应张东升和三个孩子斗志斗勇的故事;

有网友说上面这张图三个骨头有一个是狐狸骨头,而房间里的狐狸有鸡冠子,有一只鸡打败了狐狸并扮演了它。

放大看看是有点像,如果这样理解就是朱朝阳在“扮鸡吃狐狸”了。

这样关乎重要人物走向的细节,我们暂且把它放到最后说。

再看这三只小鸡的故事,

在第8集,三个孩子在和张东升交易的时候同样也出现了这本书;

第12集,朱朝阳和张东升两人在船上都穿了白衬衫,似乎寓意两人的互相投射彼此;

第12集出现两次的日历,象征两个结尾,

一个是朱朝阳相信的童话故事里的Happy ending,老陈和严良说普普和弟弟配型成功,

另一次出现之后,是朱朝阳读普普的信,告诉观众朱朝阳面对朱晶晶的坠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12集第一次出现日历

第12集第二次出现日历

对细节捕捉量的多少,决定了在观众眼里全剧结局到底什么样。

在故事里,细节绘制了人物的全貌,人物左右了结局的走向。

比如刚才看到的“扮鸡吃狐狸”图,

如果真的认为活着的狐狸是一只鸡的假扮,那么就可以理解成朱朝阳就是创作者想表达的那个背后推手。

朱朝阳确实就是那个“坏”小孩,

这个结论基本上看过剧的人都能看出来,故事里基本已经算是明说了,在剧中有几个证据:

结尾警察带着他去少年宫五楼指正朱晶晶跳楼事件,他自己说话时的画面变成了带有一点点“柔光”的特效,表明他所说的就是谎言;

之前普普给他的一封信,普普对他所说的话,表示的朱晶晶坠楼和朱朝阳有不可推脱的干系,可以简单理解成就是他推的,

两次回想起坠楼时候情况也完全不同,

第3集朱晶晶坠楼,朱朝阳听到普普的话

第12集朱朝阳回想朱晶晶坠楼时,他听到普普的话

一个“要”字只差,两个句子可是截然不同,

“她摔下去了”像是状态的描述,

“她要摔下去了”更像是一种临危式的劝诫。

而他到底坏到什么程度,这就要取决观众怎么理解细节了。

有网友愿意把朱朝阳“一黑到底”,彻底让朱朝阳这个人物黑化。

在故事细节中就可以开展很多联想,

比如,王瑶死在了水产场这段,有人认为张东升一开始只是把她勒晕,但严良看到的尸体位置移动了,且旁边有红色的棍子,以及朱朝阳被救之后用力搓手上的红色印记,以此判断王瑶是朱朝阳杀的,

张东升杀死王瑶的位置

严良发现王瑶尸体的位置尸体位置变化了,旁边有一根红色的棍子

从水产场逃出来的朱朝阳一直在警车上搓手

不过,如果不愿把朱朝阳想的那么黑暗,也可以理解那时候朱永平刚刚死掉,朱朝阳这个时候马上去补刀后妈有点说不过去。

而在车上搓手的镜头,更可以看成是那些红色是朱永平的血,朱朝阳只是想赶快忘掉这些事。

这样对细节理解带来的不同结局,提升了整部剧的可看性,

关于这样的细节,全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关于严良的:

严良和普普真的死了么,他的死究竟是不是朱朝阳谋划的。

结局画面很明显更偏向严良和普普死了。

第12集严良走进朱朝阳学校的礼堂,只有朱朝阳能看见他,再加上阴森森的配乐,这个镜头出现表明是严良和朱朝阳的一种告别,

情节上,张东升在船上与严良相遇撕打,已经彻底自暴自弃的张东升没必要再把严良留下活口。

另一边,普普的死也有迹可循,

在张东升家里,普普哮喘病犯了,张东升打了急救后却不想留下地址,基本就表明他彻底不想救这个孩子了,而普普就此昏厥了过去,

后面的剧情开始普普彻底领盒饭没露过脸,可以理解为已经挂了。

叫救护车这个桥段后面的镜头是严良疯狂寻找普普,开始慢动作,此时阴间的音乐又来了,也可以理解成寓意普普的死亡。

而最后一集出现的严良在船上对朱朝阳的忠告,还有老陈对严良说普普和欣欣配型成功的部分,都极可能是朱朝阳选择“相信童话”自己臆想出来的内容,

严良是不是被朱朝阳谋划害死是有争议的,

如果理解成是,有几处细节可以捕捉到这个结论,

第7集,朱朝阳明明就复制了卡片内容,却给了严良一张空卡,

第7集朱朝阳复制成功

第10集张东升发现复制卡里没有内容

他故意没有把复制成功的卡片给严良,

第12集,朱朝阳告诉张东升一直走就能看到自己,

结果看到的是......

严良。

最后在船上他还对严良这样说:

毕竟,严良和普普的到来,从一个假期开始破坏了他整个人生,让他的生活开始背负谎言和死亡带来的忧虑,

不过,如果理解为严良不是朱朝阳谋划害死的话,复制卡桥段可以理解成朱朝阳心软,毕竟张东生是帮助过他们的人(给了30w)

第10集朱朝阳和严良在麦当劳洗手间对话

在船上的严良遇见张东升更像是一种巧合,而严良和朱朝阳的肉搏则可以理解成朱朝阳自己内心善恶之间的博弈。

这些细节都左右观众如何看待人物,人物影响着情节,情节的多样就让结局呈现更开放的效果。 但不得不提,这个剧里有个bug,是在张东升最后一集在船上临死前对朱朝阳说:

“你可以选择童话。”

不过秦昊的嘴型显然说的不是这句话,

通过嘴型看起来说的更像是:

“高手”

我估计这里用配音改了台词是因为审查的原因,

张东升如果说了一句“高手”,基本就把朱朝阳黑化坐实,证明张东升知道了自己一系列的杀人行为都是被朱朝阳牵着鼻子走,

也就是说创作者有意把朱朝阳刻画成一个黑化到底的角色,但出于审查的缘故,不能这么直接, 在台词上就把“高手”这俩字改成了“你可以相信童话”,让结局呈现开放式的状态,

这是一种无奈,也算是一种趣味。 所有关于剧情的猜测和讨论,也许正如笛卡尔传说的版本,

相信真相还是童话,画上最后一笔的不是导演,而是看剧的我们。

也许看到才是最重要的吧。

最后还想说一句,

谁踩老子新买的AF1一定Biss额!

 4 ) 我都不敢说秦昊演得不好

最近,由秦昊、王景春、刘琳主演的网剧《隐秘的角落》口碑大爆,豆瓣评分一度逼上9.2,尽管现在回落至8.9,但它仍然是内地年度最高分国产剧,并且是32万人观看后评分的结果。

这里我稍微多说一句,豆瓣评分的确是评判一个作品质量的有效工具,因为它有比较出色的算法和防水军机制。

但是,这并不是在说明一个作品在豆瓣的评分越高,它就一定越优质。

豆瓣评分正确的看待方法是:基于打分人数、分析高分段与低分段所体现出来的差异化口碑,结合得分综合看待。

因此,《隐秘的角落》在32万人打分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呈现出56.3%的观众打出五分满分、综合评分8.9分的成绩,这充分说明了它是一个在口碑与热度上都非常出众的作品。

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结合弹幕还有各种网友评分仔细看了一下,关于这部剧的剧情、节奏、音乐、摄影、表演各个层面,观众总体上都非常认可,不一而足。

但我看剧的时候,弹幕刷得最多的还真的就是演技: 「XXX演得太好了」「全员演技在线」「没有一个不会演的」。 那么,到底该如何评价《隐秘的角落》这部剧演员们的表演呢? 最近两篇更新,我将以张东升朱朝阳这两个全片最大Boss入手,稍微地分享一下我个人对于两个角色和两个演员的诠释的看法,抛砖引玉。

为什么要拿这两个人放一起来讲?很简单,因为这两个人本质上是一样的——

一样地作为悲剧,把这世界上另外一些人正常的人生,烘托成为喜剧。

东升,朝阳,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他们不在东,也不在阳,他们只活在隐秘的角落里——

终身舔舐着自己无法见光的伤痕。

因此,这两个角色身上实际上具有非常深刻的互文性。他们是绝对意义上的同类,有着绝对相似的心理机制。

必须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分析人物。

这一篇,我们先讲张东升。

张东升

(秦昊 饰)

张东升原本是一个数学优等生,八年前,他跟妻子徐静(黄米依 饰)结婚,只身来到宁州(实际上这也侧面暗示了他与原生家庭关联不紧密,关系不和谐),做了少年宫一名没有编制、偶尔代课的校工。

可以说,张东升在事业上没有任何建树,也看不到任何希望。

但也就是在结婚八年后,妻子徐静强烈要求跟张东升离婚。因为张东升是上门女婿,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他跟徐静离婚,将会一无所得,人财两空。

这对于张东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情感上和理智上都无法接受。

用他自己的话说:

徐静,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人像我对你这么好了,我把我的一切都给你了,毫无保留。我现在除了你,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徐静根本听不进去:

东升,我不爱你了。

所以,在很多观众眼里,击垮张东升的,就是徐静执意离婚的决定。

但是大家不妨暂时去掉这片子的高分滤镜,冷静下来想想,正常情况下,妻子要求离婚,身为丈夫,即便再不情愿,至于去对两位老人痛下杀手吗? 而且关键是,像张东升逻辑这么严密的人,他难道会认为,杀掉妻子的父母,就能阻止妻子跟自己离婚吗?尤其是在对方还有外遇的情况下。(徐静收拾行李时他戳破徐静谎言,暗示徐静有外遇) 很显然:不可能。 合理的逻辑是: 如果张东升不想承受跟徐静离婚的结局(人财两空),那么对他来说,合理的思维逻辑是:要么杀了徐静,要么威胁徐静。 总而言之,徐静,才是他的婚姻困境中,最具有决定性的人物(徐静方方面面都表现得很有主见,不是受父母左右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那为什么张东升要求杀掉徐静的父母呢?

我个人认为,从影视剧的呈现出发讨论,张东升这样做,最主要的是原因是: 泄愤。

大家可以看到,在家庭聚会上,就连徐静家的亲戚,都能在餐桌上随意地嘲笑张东升这个一事无成的倒插门女婿,由此可见,徐静的父母平时也没有少公开奚落他。

虽然剧中没明确地呈现,但这一点是肯定的。因为「亲戚」,是最会看眼色的。

张东升本就背井离乡,几乎没有亲人朋友,唯一的家人就是徐静的家人,结果他们还丝毫不顾虑他的自尊,乱开嘲讽,挑战着张东升的忍耐底线。

如剧中所示,张东升的杀机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从杀人前一晚的酒席上他临时起意,随后主动要求带父母爬山开始,最后在山上谈崩,变成魔鬼的。

能够临时起杀心,一方面说明这个人本身做事方式极端,心理阴暗,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是受到了某种刺激。

那么是什么刺激了他呢?

我认为,是两句话。

第一句,姑父说的:东升,事业对男人来说很重要啊,男人没有野心,就不算男人。

第二句,岳父说的:我看现在你们两个在一起不幸福。

一个说张东升「不算男人」,一个说「女儿不幸福」,再考虑到张东升中年秃顶(肾虚),以及跟徐静结婚八年,都没有孩子,张东升想要一个普普这样的女儿却苦苦无法实现,并且面对徐静出轨,表现得非常平静……

所有的迹象都在说明,之所以张东升会痛下杀手,很有可能是因为岳父岳母们的话,深深地伤害了他的自尊——他作为男人的自尊——

对,他有隐疾。

再直白一点说,张东升大概率是阳痿的。

就连开头徐静父母去小两口家里,父亲都说:

有些话你不好说,我去跟他说。

这台词,有深意啊。

OK,不管怎么说,岳父岳母都成功刺激到了张东升,并且成功下线。

我们呢,也顺藤摸瓜,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破解了张东升这个人物身上最重要的密码:

这个人物,他最主要的危机,其实不光是表面上我们所看到的婚姻危机、家庭危机,而是更根源性的生理危机,以及这种生理危机所造成的巨大的精神压力。

得是这个压力压得张东升实在喘不过气来了,得是他用常规的方法实在解决不了了,他才会选择饮鸩止渴,用谋杀的方式,去试图释放自己内心中无法平息的焦虑。

所以,可以明确,张东升困境的最根源,就是他阳痿。并且他为此极为焦虑。

(这里也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张东升就是个纯粹的变态,他杀人就是纯粹因为心里扭曲而杀人。但是很可惜,这个说法在剧中,是不成立的。

因为如果他纯粹是变态杀人,他不会反复问「我还有机会吗」,他也不可能在跟三个孩子周旋时,用那么柔和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既然是变态,一定在某些层面上的感知与常人有所区别,但是去看张东升之后的行为逻辑,并没有什么特别不正常的地方,因此该说法不成立。)

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来看张东升杀掉徐静父母之后的反应。

失去了父母的徐静,心情非常悲伤,在这种悲伤之下,张东升一直在积极打理父母的后事,这让脆弱的徐静多少产生了一些依赖感:

她靠在张东升身上哭了起来。

徐静的亲近,当然让张东升看到了一丝挽救婚姻的希望。

但是,朋友们!

微茫的希望,往往使人更加焦虑。因为没有希望,人们可以放弃,微茫的希望,却指引着人们付出更巨大的努力。

看到了一丝丝希望的东升哥,心里一定是高兴的,但是也会加倍焦虑。

因为他虽然杀了人,出了气,但是他依然没有解决自己跟徐静之间的最主要问题,那就是自己的生理问题。

谋杀又不能让他们夫妻生活和谐的嘛。

因此,急于挽回徐静的东升哥,此时是不可能放松下来的。因为他心里的大石头,还悬在他的头顶上,随时可能砸下来。

那么秦昊,这里是怎么演的呢?

他在安抚好妻子之后,欢快地吃着苹果走向阳台:

然后做了两个俯卧撑:

吹吹风,看看花:

甚至再来一个弹跳:

末了,还得坐下看个书:

生怕观众看不出来他心情有多好。

Emmm……

当然,演员他想怎么演,只要导演同意,他怎么演都行。

但是,话说回来,秦昊这么演,正确不正确呢?

答:并不正确。

负责任地说,在面向大众的影视剧中的表演上,是存在着「正确与错误」的。

这种正确与错误的判断依据是:是否有助于人物的塑造、是否遵循人物的行为逻辑、是否在完成人物的最高任务。

秦昊这里试图用轻松的行动,表达自己抱得了美人的愉快,如果只单纯看这一场戏,这样演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当我们站在更宏观和完整的人物逻辑上,去看待张东升这个人物,我们会发现,秦昊这里的表现,是与张东升这个人物此时的心里状态背道而驰的。

最违和的地方,前面已经说了,那就是杀掉徐静的父母,并不能解决他与徐静之间婚姻的矛盾,不仅如此,事实上还给他张东升制造了更多问题。

不论他到底是不是阳痿,他跟徐静之间的裂痕,都非常明显不是徐静父母造成的。而他谋害他们,是绝对意义上的违法犯罪,不论他对于自己的设计有多自信,他此时此刻都不可能真正轻松下来。

另外更深层的一点是,秦昊此时表现出来的松弛,是不属于这个人物的。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

说的是,一个人老年时期的性格,在他幼年时期,就会展现端倪。

其实它侧面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的性格,不论怎么发展变化,其实都是在一个基本内核上发展变化的。

这个基本内核,其实就是人的本性。

那么张东升的本性是什么呢?

还记得我们文章开头说到的他与朱朝阳的内在相似性吗?

没错,张东升的本性,跟朱朝阳是一样的,那就是:

深度的内向、高度的理性、极度的压抑。

这样的一个人,天生就是警觉的,他与轻松无缘。他的内心之中,必然无限紧绷。

因为他始终在用数学的方式去高速地运转。朱朝阳也是如此。

所以,隐秘的角落才会存在,那是他们心中隐藏真相却不会见人的的秘密角落。是因为他们两个,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会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故事——他们喜怒不形于色,这种性格张东升在朱朝阳这个年龄时,就已然形成。

那么试问,这样的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在人尸骨未寒的时候,像上面秦昊表现得那样松弛呢?

这是不可能的。

不信你们就去观察观察看看:紧绷的人,就是连最放松的时候,都会保留一丝紧绷;松弛的人,就是最紧张的时候,他也依然会体现出无法伪装的松弛。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色戒》里的易默成易先生。

你们可以去看看梁朝伟是怎么演一根紧绷的弦的。

梁朝伟用易默成这个角色非常生动有力地说明了,一根紧绷的弦的基本修养是:

只有在有可能解决他的根本困境时,他才有可能松弛,也就是愉快。

同样的道理。

另一幕,张东升在换掉徐静的药之后,最后一次跟徐静在地库说话。

他问她「我还有机会吗」,问完哭了。

哭得非常无法自制:

而徐静冷漠地看着他。

秦昊这里的表演,我一样是不太认可的。因为秦昊的眼泪,单纯在夫妻永别的这个语境里,成立,但是在张东升的世界观里,在张东升的性格内核下,却显得很虚假,很不成立。

张东升可以有情、可以不舍,你甚至可以说他是因为有情、因为留恋,所以才做出了一系列疯狂的举动。

但是请记住:

他是一个深度内向、高度理性、极度压抑的人。

他是非常非常不善于排解自己的情绪的。

他只会积压,不断不断地积压,直到他的灵魂变形——

他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不会求救。 否则,他不至于划向深渊,万劫不复。

所以,秦昊饰演的张东升乍看非常不同寻常,但是实际上这很大程度还是人设帮忙。

人物逻辑上的bug,或者说模糊掉人物色彩的地方,其实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简单地总结一下,就是说:

我认为,秦昊饰演的张东升并不成功,这种不成功,在于他并没有深刻地演绎出张东升这个角色的悲剧性。(现在角色的悲剧性多数时候还是来源于人设)

事实上,张东升走上杀人犯罪的道路,应该是一个普普通通、想要好好度过一生的人,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地面临命运的褫夺,不断地失去,最后到了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才自我放弃,走上了不归之路。

这个议题本身,是特别深刻的。

因为它讲的是人生中那些沉重的「不可选择」。

它讲的是张东升的「认命」

只可惜,秦昊本人的痕迹,不论是个人痕迹还是表演痕迹,都在这个角色里太重了。

以至于在最后的呈现中,张东升心灵上的破败与无助、呐喊与彷徨,却在一定程度上被轻视了。

这是很可惜的。

不过咱们话说回来,演员也不是神,有很多时候,演员也会在表演中流露出很多的「不自觉」。

这种不自觉并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一个逻辑尚且不能自洽的角色,竟然满堂喝彩,一片叫好。

这满堂彩喝得我甚至不敢说秦昊演得不好。

但我偏要「顶风作案」。

因为我认为这届观众,需要有态度。有理有据的态度。

因为我认为他是秦昊,他应有这个肚量,他也可以更好。

同时,我也一直说,表演不只是表演,它是视角,是人生。 对于观众来说,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觉得我们也不妨去尝试用更加宏观和整体的眼光,去看待故事、人物和角色。 有很多时候,把局部的零件、单场的表演,拆开来看,它们都没有问题。 但是一旦它们组合到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时,它们却有可能高度互斥,完全无法兼容—— 人间事总是这样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非得学会组合起来看事情,才能看得明白一些,顺畅一些。 不然,就会陷入张东升的无奈与痛苦之中,被自己的「无法解开的人生之题」深深折磨。 这是艺术的难, 也是人生的妙。 零件与零件之间偶尔存在的矛盾,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只需要用最原始最简洁的方式,去做出每一个决定, 只需要去尊重自己内心里真实的感受与欲望, 就可以了。 这就是每一个成功的童星,能够成功塑造出经典角色的根本原因。人生而复杂,我们不需要演那么复杂。 这也是朱朝阳,能够「战胜」张东升作为大BOSS笑到最后的原因: 他,足够邪恶,足够简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严正声明:本文绝对无意冒犯脱发人群,也不是根据秃顶这一简单事实得出张东升阳痿的结论,而是结合八年不育、相关台词以及全方位信息,作出了大胆的猜测。如果有任何冒犯,还请多多包涵。鞠躬~

————————————————

公众号:宋雯婷(ID:swtstory)

有提问欢迎来微博找我,搜:宋雯婷sweety

公号后台发送电影关键字如《我不是药神》获得相关电影评论、发送演员名字关键字如「章子怡」「姚晨」获得演技或相关评论。

微信扫码或搜索公众号名字即可关注。

 5 ) 东升朝阳,现实幻象,白船无帆,事态炎凉

本文基于12集全部看完的条件下写出(没有看过原著),有严重剧透,没有看完且介意剧透的伙伴可以看完再来☺️

———————————————————

张东升和朱朝阳两人是相似的,都热爱数学,崇拜笛卡尔,是“高材生”,是社会的精英,是“优秀”的。仅仅从人物的名字设定来看,地球自转,太阳“东升”,昼夜交替,黎明到来,“朝阳”悬空。“东升”和“朝阳”都是太阳运动的一种状态。不过“东升”是一种相对泠冽的过程,要经历无尽暗黑,跨过地平线,才能成为“朝阳”。朝阳作为初生的太阳,不如正午的太阳火热,只是淡淡的,相对柔和,缺乏自信的。作为多音字,“zhao”也念作“chao”,面对太阳,向着阳光,怀抱希望。

剧中,张东升和朱朝阳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特别害怕失去的东西”,“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从而犯罪而杀人。会读书和好人之间没有逻辑关联,社会的评判标准有时候天真的可笑。

但两人却又截然不同,分别信仰了笛卡尔两个命运结局,一个是童话,一个是现实。童话是在笛卡尔六十二岁的时候,他追求了一位公主,然后还做了那个公主的数学老师,但是被国王发现以后流放了,最后死在狱中。另一个现实版本是,他追求公主,但公主并不在意他,笛卡尔最终死于背叛。

这个故事由朱朝阳在第二集吃饭的时候和妈妈讲过,也由张东升在第四集奥数班上课的时候讲过。当仔细注意他们两人的讲述方式就可以发现,朱朝阳和他妈妈说的时候是先说了理所当然得介绍了童话版,之后才为了严谨提出第二种看法。这意味着朱朝阳倾心于童话结局,这也在最后一集印证了。但张东升讲述这两种结局的时候是不带有任何情感的,是平实的,可见他更信仰现实结局。

两种对笛卡尔结局的偏好也正反映了两个人不一样的价值观,也映射了两人不同的结局。

从两人的背景分析来看很容易看到两人渴望拥有,亦是已经拥有却摇摇欲坠,脆弱易碎的“特别害怕失去的东西”。

———————————————————

一切故事由张东升而起。先来看张东升的身份背景,他是一个“凤凰男”,他没有一份所谓理想的工作,却找了一个有钱的妻子。他们的婚姻里,阶级基础导致物质上双方是并不平等的。在中国千万年的男权社会里,张东升不能承担男人养家糊口的重担。

而且他没有女方长辈需要他拥有的上进心,他安于现状,在女方家长的多次暗示讽刺下,他很自卑,隐忍,但他无奈改变,甚至说,他不愿改变,他喜欢自己奥数老师的职业。(不止一次,侧面提到张东升是一个教课很好的数学老师)压力大到秃头,他用假发片(别人的毛发)掩盖住了自己的稀疏的头顶,强装镇定,用华丽覆盖住龌龊,道貌岸然。

他的婚姻是他的避风港,他以为自己可以通过这个不平等的婚姻摆脱从前的贫困,实现社会地位的飞跃,晋升到衣食无忧的阶级,摆脱骨子里的自卑。但是这个婚姻已经分崩离析了,对于剧情刚开始的张东升,这个婚姻的裂缝首先来自于岳父岳母的不信任和自尊上的打压。所以他先干掉了岳父岳母,企图消灭破坏他的婚姻的敌人。杀掉岳父岳母,他在妻子脆弱无助的时候主掌大局,彷佛获得了对于婚姻的掌控权,他快乐了一小阵。

当后面他发现他们婚姻维持不下去的理由就是妻子的出离和背叛,他才狠下心杀了他妻子。他应该是爱他的妻子的,全剧里他唯一痛苦到面部扭曲的片段就是地下车库,挽留无果,并送走将死的妻子。但最后他还是显得很平常得叮嘱妻子开慢点,是他最后的温存,也是他有杀人决心时,变态的冷静的体现。一切直接阻碍他渴望的平静生活的人事物(哪怕这种生活是现实的,是冷淡而憋屈的),他都有毁掉他们的决心,无关爱恨。他信仰无爱的物质,他信仰冰冷的现实,他企图鸠占鹊巢式的偷走他妻子的阶级所享有的相对富足的生活。他就想以他自己的兴趣做一个普通的数学老师。

———————————————————

那么接下来看看小主角朱朝阳,他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父母早早离婚,跟着妈妈生活。妈妈在景区工作,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对儿子的唯一的问候就是“妈妈回去给你做鱼吃,鱼吃了补脑”和“记得早餐喝牛奶”。当我们以为这是一个好妈妈时,仔细发现这些关心都是浮于表面的,物质层面的简单问候,从来没有深层次的心灵交互。所以家长会上,朝阳妈妈被老师找去谈话。谈话里提醒他妈妈朱朝阳似乎没有什么朋友,指出在老师眼里是一个对小孩心理健康有影响的事情时,朱朝阳妈妈竟然不以为然,表现出很不屑,说出“朋友是出了社会才需要的”这样很不负责任的话。可见朱朝阳一直被妈妈要求成绩很好,朋友并不重要。而作为懂事且早熟的朝阳,他一切照办了,他成为了他妈妈理想中的好儿子。撇去懂事一说,朱朝阳也不得不成为他妈妈的好儿子,不照办的结果也是恐怖的,可以在他妈妈逼他喝牛奶,和给他擦嘴边的牛奶渍可以看出。(包括说好了记账再给钱,除了是培养小孩的金钱观,也看出他妈妈对他的控制欲。每笔钱都必须是合理的符合妈妈要求的。)他妈妈的爱是单薄且有强制性的,并无温暖可言。

他妈妈作为第一监护人,显然是极其失职的,对于朝阳是一直“absence”缺失的状态(总是在朝阳出事以后才现身,朝阳一整个暑假都在外面到天黑根本管不到),加上之后朝阳被王瑶弟弟绑架,从水产厂死里逃生出来,被警察问话以后,妈妈反问朝阳为何撒谎时,是不是更爱抛弃了他们母子的爸爸时。朝阳表示他什么都清楚,什么都记得,是朝阳妈妈逼着爸爸离婚,朝阳心中相比较出轨的爸爸,因为自尊,直接破坏这段婚姻妈妈更让他受伤。而且他的早熟让他洞察人性,他知道他的父母都是“只在乎自己”的人,自私自利的人。

这种自私的特征在他母亲身上甚至更明显,除了让朱朝阳不用交朋友,在第二集吃饭的片段也可以看出来。当朱朝阳关心景区无端丧命的两个人时,他妈妈回答却是那么事不关己,毫无同理心,“死了”和“和景区没什么关系,最多赔点钱”。

(以上对于朝阳妈妈的讨论,并非想站在道德至高点讨伐这位单亲母亲,只不过想把这个拿出来讨论,想把这个看成一个可悲的社会现象,有思考才能更好的改变吧。社会对这位女性是极其不公平的,朝阳妈妈也是缺爱的。举个例子,她和马主任明明是光明正大的恋爱,却搞得偷偷摸摸。一是不希望朱朝阳受任何影响,或者难堪;更重要的原因是大众对于单亲母亲的定义从朝阳妈妈两位女同事的讨论可以看出:“孤儿寡母”,多刻薄啊,离异的男性可以重组幸福家庭,为什么离异的女性被stereotype出一种苦大仇深的形象,连周春红出去见马主任的口红涂上又要擦掉一层怕太显眼,怕这个社会对她的恶意!周春红吃橘子那场戏大家都记得吧,让周春红彻底放弃,是马主任抛出的那个理由,他老家给他介绍了一个女人,“没有孩子”。言下之意,她不像你,没有拖着一个儿子,她不是一个像你一样的二手女人。多残忍啊……每个人都有活得漂亮的权利,但社会对于女性的却那么不宽容。其实对所有小众群体都是。这些也或多或少导致了朱朝阳妈妈对于朱朝阳的爱是不完整的,缺失的这个事实。)

朱朝阳得到的温暖的爱竟然全部来自回忆,父亲的关心是带有温度的,一起游泳吃冰那样天真烂漫的快乐。这也是他相信童话的原因,他内心仍然有美好的希望,因为他曾经获得过这样的爱,他渴望有父母的爱, 特别是父亲给予的有温度的爱。但朱晶晶的存在把父亲这么简单的关心都剥夺了。全剧里其实朱晶晶是最幸福的孩子,她有着父亲和母亲全天候的照顾和陪伴,剧里出现的其他人都是缺爱的。王瑶作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不得不说她是一个无比敬业的母亲,每天接送上下学,也记得给晶晶准备演出裙子。之后也是她的母性和第六感让她第一个认定杀害女儿的凶手。(为什么朱朝阳是guilty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朱晶晶的死,在文末评论里有解释)所以当晶晶踩了朝阳的鞋子(朝阳获得的父爱的象征),或许真的是无心之举(当普普质问她时她完全不自知),但加上王瑶对于丈夫和前妻生下的儿子的刻薄,对于朝阳,这一切显得那么尖锐。让嫉妒和恨都变得合理和正义。晶晶太幸福了,以至于她的存在整个缺爱的剧里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所以她几乎必死无疑。

———————————————————

张东升和朱朝阳两人虽然生活得如此憋屈,但这种状态却是平静的,适应以后,对于两人来说竟然是可悲得那么自然。

洪水猛兽一般闯进他们的生活、打破一切脆弱规则的是两个福利院出逃的小孩。一个是朝阳小时候的玩伴叫严良,另一个是渴望筹钱救弟弟的小女孩普普。

严良的父亲的遭遇没有交代清楚,但隐隐带着一种含冤的感觉,入狱原因也是为兄弟两肋插刀,之后仍然相信人性道义,让儿子出事就找当年的兄弟,结果这些社会人早就翻脸不认人了。只有老警察还心存愧疚,将他送进冷冰冰的福利院。严良的遭遇就是所谓事态“炎凉”,我相信这是编剧取名的由来。他的出现象征着社会的黑暗面,(赞一下剧组服化道,严良一直穿无袖上衣,就是很明显没有朱朝阳体面的感觉,细节见良心)最先也是他以“弟弟打着玩”的借口掐断了朱朝阳的报警电话,提出了之后一系列疯狂的计划。他一直都在以他的角度践行着“一个好人”(“严”格的“良”人)的目标,他似乎是问心无愧的。但他不知道的是,自从他提出敲诈勒索的计划,就已经踏入了违法犯罪的河流,他的逻辑源头浸染在悲哀世道里。他的好人逻辑一开始就偏了,他想成为的好人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好人。底层的人伸张正义似乎没有正道可言,严良不过是炎凉事态里的悲哀产物。他的勇敢和善良不能打破这个僵局,他的勇猛也成了慷慨赴死的困兽之斗。

而普普的存在则是“童话”的象征,她的任务是给她弟弟筹钱,三十万,诡异的数字,对于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想出自己筹钱救弟弟本身就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想象,是美好的童话故事。当朱朝阳问普普,她认为笛卡尔是什么结局时,普普说“当然是童话”,因为“童话是美好的”。

她对于朱朝阳就是完整家庭的象征,她守护朝阳的对于完整家庭的期待。当朝阳的鞋子,他获得的父亲的温柔的爱的象征,被朱晶晶踩脏时,普普一个人起很早默默得给朝阳擦鞋子上的黑脚印。当朱朝阳将妹妹从五楼推下去,她也包庇了他,守护着美好的童话。

而普普对于张东升,就像是一个乖巧的女儿(在麦当劳被认错)。而张东升全剧里唯一接收到的温暖竟然就是普普给他贴的那个创口贴(所以他回到车里还摆弄观摩了一下这个创可贴,比了一个孔雀,显示出一点童趣。人在展现童趣的时候是最真诚的,无戒心的。)他的校工身份也是对他来说比较纯粹的,让孩子们爱上数学。其余所有关系不是背叛就是敲诈利用。

两人期望总结就是张东升假借看望,向朱朝阳要水库钥匙清理尸体时说的,让一切快结束吧,我做回我的校工,你做回你的好儿子。

张东升自卑低贱到骨子里,记得剧里王瑶黑社会弟弟和他对峙让他跪下,他二话不说直接跪下了,没有反抗,他从来就不想惹事,他像一只寄生虫苟活于现世,他低贱到没有勇气结束自己的生命,毕竟自杀也需要一些刚烈和决绝。

在剧末张东升和朱朝阳的对手戏里,张东升求求朱朝阳用刺刀把他杀了,这样朱朝阳就可以变成他了,背负着杀人犯的罪名在世界上窝囊苟活、踽踽独行。张东升眼里这种苟活是比死亡更大的惩罚。但是朱朝阳在心底那么早以变质的爱的引领下,没有杀了张东升,而是悬崖勒马,保存了自己最后一份体面。

———————————————————

东升朝阳,现实幻象,白船无帆,事态炎凉。在缺爱的世道里,没有人是幸福的。盛夏冰凉,你无处可藏。守住现实比较守护童话更需要执行力,但守住童话需要比守住现实更会说谎。信仰现实的被现实杀死了,信仰童话的通过欺骗自己活下去。

一切又归于平静,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是海滨小城里又一个有些漫长的暑假罢了。

 6 ) 个人理解的隐藏结局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好,皆大欢喜,但是我觉得三个小孩里严良和普普已经死了,老陈或许也不在了。

1.开场动画三个小人被追杀,最后只剩下一个躲在黑暗里。

2.普普哮喘发作,张东升产生的一丝恻隐之心在听到医院问及地址立马就消散了,挂了电话。这样不愿跟三孩子扯上关系的他可能会把普普送到医院吗?何况当时普普已经昏厥过去,吸氧都不能,送去也很难说来得及了。后面她也再没出现过。

有个花絮张东升一个人吃着三份麦当劳套餐痛哭,之前他答应过带普普来点三份,这证明了普普的去世。不过这段被删了。

3.朱朝阳在读普普写给他的信泪流满面,全剧他只哭过三次,之前都是很受伤的事。为何如此伤感?

4.严良在船上掉下去就死了。老陈腹部重伤住院,上厕所都要老伴扶着,才几天突然就能没事人一样下水救人(在周边那么多jc的情况下让他一个伤员下水救援就不科学),还及时赶上准确无误救下了严良,这未免太像张东升和朱朝阳口中的童话了。

如果仔细看可以看到他之前还是捂着肚子走,水里捞起严良就安然无恙一般生龙活虎的给严良做心肺复苏(我觉得可能这时老陈就没了)。如果普普已死确立,那么后面说普普配型成功的严良和老陈就更不真实了。

5.礼堂那个画面仿佛天堂来客,配的音乐也是所谓的“阴间”音乐,严良一个外校人淡定走进学校礼堂,全校师生跟没看见一样,只有朱朝阳转过头。

严良看朱朝阳的眼神明显带着不满,作为一个算得上有正义感的人,他根本不原谅朱朝阳,如果这是朱朝阳幻想中的童话日记,那还是隐喻了一部分现实。那就是证明了他作的恶,他复制卡的谎言与故意传播害死了普普。温暖的画面配不安的音乐,漠然的与仇视的眼神的对视,绝了。

甚至在船上严良挂了那么久,朱朝阳也并没有伸手拉他一把,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他掉下去。已经很明显了。

6.至于朱晶晶的死,在我看来已经算明喻了。最后普普信里说的这个真相她连严良都没告诉,那对应她前几集对严良说看见朱晶晶自己摔死了,就可以得出朱晶晶绝对不是意外摔死。要么朱朝阳推下去,要么他见死不救,个人倾向他有看到朱晶晶挂在外面(有衣物挂在外面)并助推,不然只是冷眼旁观的话,他与普普份量是一样的,普普不必要在信里说希望朱朝阳承认真相重新开始。

那个柔光画面(与普普回忆家人的滤镜如出一辙,代表虚假与谎言)朱朝阳探头去看,随后黑屏,出现一段小女孩的哭声,再才是坠地声。坐实了朱晶晶是在外面挂住了没人救才摔下去的。

朱朝阳最后一集说出的后悔给他们开门也印证了他黑化后对朋友截然相反的态度。我觉得他黑化的几个关键点一是被亲爸猜忌,二是被后妈羞辱与王立三番两次置其于死地,三是亲眼目睹张东升杀人现场(质变的一次)。

担心严良在解决张东升的事后主动自首暴露了自己,所以朱朝阳隐瞒了王立绑架自己/张东升杀王立事件(既能在亲爹那刷好感,离间亲爹与后妈关系,又能拉拢张东升,利用他做侩子手除去自己要除掉的人),也开始对朋友目的不纯,不择手段。

他最后两集两次问严良“报警吗”就有了杀意(有趣的是刚开始看到杀人事件先提出报警的是朱朝阳,被不想送回福利院的严良阻止。而后面反过来,是朱朝阳不想严良报警),在看到张东升与其他两人“其乐融融”的情况下,他故意说复制卡的事,并祸水东引到严良。嘴上说着销毁,但他清楚严良不会销毁(毕竟对杀人犯总有戒备心),因此严良必会被张东升视为眼中钉除掉。

结尾他一通电话把两人引到轮船上,说走到尽头就可以看到自己,结果却是让张东升和严良碰头,导致他们打起来。有个猜想是严良是在这里被张东升杀死的。未成年人严良肯定打不过张东升,就算打架经验多,但张东升毕竟杀过那么多人,连王立这种坐过牢的地痞流氓都能干掉。而且当时张东升已经掐住了严良脖子举起了刀,按照这个动势和张东升杀人干脆利落的性格放过他太奇怪了。也已经出现悲凉的配乐与严良遗言一类的话。后面那个严良可能就是朱朝阳想象出来的劝自己不要下手的正面形象,在他童话里这是要当jc的人也说的过去。

普普属于意外情况不在他计划之内,但是他防备普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普普把朱晶晶事件告诉严良,所以结局看到信哭出来除了为她的死,还有就是愧疚感。

最后一次朱朝阳跟妈妈吃饭笑着说自己成绩又是第一名,妈妈脸上已经没有笑容,在父亲刚死的情况下还笑得出来跟母亲讲成绩,朱朝阳已经没那么在乎父子情。这个剧里的母亲直觉都很准(包括没有证据就死揪着朱朝阳不放的后妈),或许母亲早就察觉到了儿子身上的变化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而无力挽回。

当初三人一起在船上飞往月球的美梦,终于变成了一个阴暗中孤独生长的“旭日东升”。张东升与朱朝阳有许多共通之处,都热爱数学,都喜欢笛卡尔,相信事物的两面性,有阳光的名字与阴暗的个性,都可以为了得到至亲心目中的第一顺位而对关系不好的亲人痛下杀手,甚至都爱穿白衬衫。后期还有种亦师亦友的惺惺相惜之感。在船上那番交接,也是彻底失败的张东升把这面阴暗的旗帜递交到加强版自己朱朝阳手上的节点。只是朱朝阳做的更不露声色,成功将自己伪造成了一名受害者,以至于演的都感动了自己。

————

仅发在豆瓣

 短评

以为不连戏的地方其实都是暧昧的暗示,值得细品。看看大部分黄金热播国产剧的脑残现状,还是宽容点吧,不能那些都考全国卷,单给这个考江苏卷啊……

4分钟前
  • 竹官碧
  • 力荐

一群电影咖来拍电视剧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秦昊演的张东升在电梯里被小孩滋水,嘴角微微一撇,怒而不发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安嘉和这个恶魔。一个细节:从朱朝阳选择相信的笛卡尔故事结局,就已经揭示了朱朝阳是怎样的人了。

9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选景很到位,破旧的海滨城市搭配上火辣辣的阳光,整个画面看起来很有夏天的感觉,非常有代入感。除此之外,我感触很深的是几个小演员们的造型,朱朝阳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班里那些整天埋头看书、不怎么爱说话的学霸们,还有严良的服装、发型和小演员的气质非常搭。总体来说,这种角色设定非常考验小演员的演技,但很幸运,这三个小孩的表现都非常不错,特别是演普普的小女孩,我真的太喜欢了,即使不说台词,眼神里满满的都是戏。

12分钟前
  • 七月在野歪
  • 力荐

牛逼,小演员的表演太惊艳,秦昊演这类角色毫无压力,湛江取景选的真好,某一刻都以为在看《风雨云》了......这种国产剧我愿追。

15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让张东升杀掉朱永平简直大败笔(可以理解是考虑审查),杀父之仇是太强烈的情感推动力,改变了整个故事的逻辑,如果没有这段,故事是完全可以朝着更黑暗的方向讲述的:三个孩子和一个大人合力毁尸灭迹,张东升收养普普,严良跟随老陈,朱朝阳一家三口团聚,每个人都得到了幸福,大家藏着秘密再也没有见面。人生是很沉重的,我们从小就知道。

19分钟前
  • 基闹
  • 推荐

还真的是挺棒的,审查把创作逼成了少年派。我觉得最可深究的角色是普普。这个女孩儿是朝阳和东升之外的另一层映射,普普不停地说,我是不会告诉严良的,然后要钱去救一个不存在的弟弟,细想才是毛骨悚然。

21分钟前
  • 顿河
  • 力荐

多好的一个张颂文啊!

22分钟前
  • 尝碗粥
  • 力荐

秦昊早该演变态的反派啊,这下要成多少孩子的童年阴影……(6.19刷完记,没烂尾,还成了“剧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稳。

23分钟前
  • 小艮
  • 推荐

说那么多,就没一个人看出来,这剧很娄烨吗?

2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维持在9.0就OK了,第一次看国剧有了那种刷美剧日剧的优越感,发自肺腑的开心和骄傲。既然都把标准线定这么高了,咱就别再掉回去了吧。别的制作方来看看,别天天拿过不过审当借口,但凡动动脑子就成,是好东西,大家都会花钱的

30分钟前
  • 一毛钱
  • 力荐

音乐真的绝了,朱朝阳这个小孩演的好好呀!细节处理的太好了,一开始的极度谨慎,用梳子上的头发丝放到衣柜门口,检验门柜是否被打开。后面三个小孩抱团取暖的感觉温馨到我了~草刚刚看剧透,他妈温馨个鬼哦,看的我后脊背发凉,坏起来真的不敢想象,人性哦~

34分钟前
  • 肖宗镜
  • 力荐

你知道我有多久没看到这样的国产剧了吗

36分钟前
  • Nobody
  • 推荐

非常好,我挑不出缺点的好。既商业又情怀。

39分钟前
  • 紫金陈本人
  • 力荐

秦昊的是影帝级别的演技担当,看他演技真的太爽了。我单方面给他搬一个痞帅影帝吧。虽然没得过影帝,但他的确是非常非常有实力、有魅力的男演员了,近年来我最最喜欢的男演员!

42分钟前
  • 平淡是真
  • 力荐

集齐刷口碑利器:年代、方言、涉案、小城、孩子和不红的中年演员。但还是忍不住产生十万个为什么,朱朝阳把小伙伴带到妈妈工作的景区就这么不怕被妈妈撞见吗?两个山头离得那么远,这是用了多小的光圈才能让三个孩子看出那是把人推下山而且推人的就是停车场见过的人,秦昊为什么一点也不挣扎就认了,以三个小孩面对他时所展露的智商,他说自己是去拉人没拉住我觉得也是可以糊弄过去的……还有民警同志啊,发现小女孩坠楼不上去查看还立刻把现场所有人都赶走,这是保护现场还是保护可能存在的疑犯呐(扶额

43分钟前
  • 小安
  • 还行

秦昊+张颂文,两位文艺片男神坐镇,广西六峰山和广东都有取景,时不时还有粤语乱入,一瞬间突然似乎就穿越到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了有木有!这个导演之前在《幻乐之城》似乎就有拍过短片?印象很深,他的镜头运用一直都非常有质感。(希望我没记错)当然,这部剧更让我喜欢的是这三个小朋友,尤其是朱朝阳这个角色。小小年纪就能hold得住这么有层次的角色,未来可期啊!

46分钟前
  • 银河水手XD
  • 力荐

秦昊演坏男人永远让人恨不起来!加上影帝王景春张颂文这阵容妥妥的文艺电影冲奖标配啊。。。(很想连麦一下娄烨导演,问问他看到秃头的秦昊心生怜爱和疼惜了吗?还是会给一个三分薄凉三分讥笑四分漫不经心的眼神哈哈哈哈)

47分钟前
  • 钮钴禄哥斯拉
  • 力荐

其实从我的角度,最后一集是显而易见的烂尾了。哪怕是学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表层故事也要做到合情合理,深层故事才有发掘的价值。而这剧最后一集的表层故事里,张东升、朱朝阳和严良的行为逻辑是混乱的。但从一个创作者的身份,我愿意给这个剧打五星。我完全能够想象这个剧在改编过程中的艰辛。很多时候我自己面对苛刻审查与IP资本的双重压力,最后就是选择破罐子破摔。而这个剧真的做到了在尽最大可能去呈现出创作者的追求和情怀,对每一个角色都倾注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情,然后还有这么一群非流量的真正表演者,去用心诠释自己的角色,仔细打磨每一场戏的表达,而最后这样的作品真让那么多观众看到了,并且喜欢上,这是让我非常感动并且深受鼓励的。我本来以为中国影视就这样了,就是混口饭吃了,反正大家都不在乎了。但事实证明还是有人在乎的

52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我,笛卡尔,一个感情失败的秃子,追不回我的公主,拿不到我的相机。

57分钟前
  • 浪漫下颌
  • 力荐

弹幕有人吐槽节奏慢,没看过原著,看前两集根本不敢眨眼,张东升人前人后的反差、朱朝阳被校园软暴力、朝阳妈妈的教育理念、严良的身世、普普的内心世界,细节真的太多了,每个角色的人性丰满让人惊讶

59分钟前
  • 有趣的人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