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洲2012

爱情片大陆2012

主演:李强,尹雅宁,吴冰滨,余宣

导演:陈卓

播放地址

 剧照

杨梅洲2012 剧照 NO.1杨梅洲2012 剧照 NO.2杨梅洲2012 剧照 NO.3杨梅洲2012 剧照 NO.4杨梅洲2012 剧照 NO.5杨梅洲2012 剧照 NO.6杨梅洲2012 剧照 NO.13杨梅洲2012 剧照 NO.14杨梅洲2012 剧照 NO.15杨梅洲2012 剧照 NO.16杨梅洲2012 剧照 NO.17杨梅洲2012 剧照 NO.18杨梅洲2012 剧照 NO.19杨梅洲201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6 23:13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湖南某临江小城。生性倔犟的小静(尹雅宁 饰)自幼聋哑,早年父母离异,如今的她跟着外公和舅舅(余宣 饰)一起生活。常年的不能与他人正常沟通异化了她的性格,小静逐渐变得令人难以琢磨,使她滑向了伦理道德的边界。酒吧歌手小梅(吴冰滨 饰)狂放不羁,在与母亲大吵一架后流落街头不再回家,但残酷的现实令这个涉世未深的女孩深感迷茫,她不知如何走下去,只靠貌似坚强实则脆弱的内心支撑苦苦挣扎,她不知道哪里才是温暖的归巢。警官张昊阳(李强 饰)自觉生不逢时,他已鰥居多年,与前妻离婚后一心再想找个女人,却总碰不上合适的,他想再要个儿子,尽管他曾有过一个聋哑的女儿......  本片获得2012年,第36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电影竞赛最佳影片“火鸟大奖”  2012年,第十届海参崴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NETPAC奖。

 长篇影评

 1 ) 雪白透亮

歌女小梅第一次在酒吧唱出《雪白透亮》我就惊呆了,喜欢了很多年的一首gala的歌,突然穿越时空的机缘里再次击中我。于是想起来这首歌的ep正是写过电影《杨梅洲》主题曲。 中国导演在做家庭伦理片这方面是有先天文化优势的,混居的家庭成员,破碎家庭与重组家庭,无血缘的陌生人在一个屋檐下的碰撞磨合交融。中年危机和琐碎生活的一地鸡毛。小静那个梦境的表达很有趣,江面上燃烧的纸船,如果自杀的舅舅和流产在同一天夜里就更完美了,用自己的罚带走自己的罪,而不要畏罪自杀。小梅拉二胡的父亲这个安排也极好,女儿其实传承了父亲对音乐的天赋和热爱,但父亲却只想要儿子。 这个电影对于自闭症、哑巴(语言障碍)的人发展自我表达自我做了个提示,通过绘画来表达。人类的自我表达需求如果不能诉诸语言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图像(绘画)和肢体(舞蹈)。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健全的人类儿童在4-7岁时又最磅礴的绘画需求,语言系统未完善,而表达诉求日趋强烈,绘画作为语言的补充或替代。七八岁以后语言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绘画的兴趣会骤然下降。同理可知,对于语言障碍不能正常表达自我的人来说,绘画几乎是首选的自我表达方式。片中小静经常制造噪音,借以体验自我的存在。

 2 ) 雪白透亮

她第一次唱起这首歌的时候

笑的那么好看

在悲伤之外是有开心的

第二次呢,

哪怕有希望 哪怕想坚持

无力和悲戚 无法阻挡地蔓延了开来

在每一个音符里 在每一声呐喊里

看着她的侧脸

我特别想 上去抱一抱她

嗯 只是抱一抱她

雪白透亮这首歌

一半希望 一半绝望

它存在于很多人的每一天里

也存在于很多人的一生里

包括我 包括影片里的小梅 包括很多很多人

没有希望 就活不下去

而失望无力 永远都那么猝不及防

有时你无力招架 有时你压根就不想去招架

就让我这样吧 你想

 3 ) 人生錯位

在私下,有些事,在某些時空,相當美好,在另一些時空,卻成了人生的錯位。美麗頓時成了醜陋。
電影以冷風格打造了平靜底下潛藏的暴力。日常平凡生活中那種山雨欲來的暴力,有時讓人透不過氣來。

 4 ) Song of Silence

人生中第一次意外中奖,于是有缘遇见了陈卓导演,观赏了《杨梅洲》这部电影。
虽然影片的故事内容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叙事手法很赞,对极了我的胃口,我喜欢这种缓慢近乎平静的叙述,没有太多的对话,仅通过镜头推动故事的发展,慢慢地让观众心静下来,调动所有的感官来触摸这部影片。影片有两个女主人公,两个同时缺乏父爱,缺乏温暖的女孩。影片刚刚开始是两个时空的叙事,这两个女孩是那么的不同,似乎有着某种关联,似乎又没有。
导演对于小静的刻画很细腻,细节把握很到位。仅通过小静在铁轨上走,舅舅用石子敲打铁轨“喊”她回来这个细节就向观众传达了小静是聋哑人的信息,同时奠定了小静和家人直接无言的沟通,以及隔阂。小静的内心与外界是隔开的,所以她一直都是蜷缩着抱着自己的腿,吃饭,坐船……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还会偏执地用矿泉水瓶划墙,用梳子刮鱼缸,尽管这样的声音会让观众蒙住耳朵,但是这就是小静的生活方式,她的世界是无声的,尖锐的声音可以让她们与外界连接。这条主线上的镜头大多都是长镜头,利用景深变化来引导观众的注意点,同时也将一些杂乱背景给屏蔽,画面的美感油然而生。
对于小梅的塑造,导演也没有少下功夫,小梅的穿衣风格,职业身份,与母亲的关系,从未出现的父亲……在一个不稳定的生活环境里,父爱的缺失或许就是她对张警官产生感情的原因吧。这条主线上,时空是有声的,故人物的对话多了,节奏也快了点,人物之间的冲突也多。
终于,这两个女孩到了同一个时空里,连接点是张警官,他是小静的父亲,小梅的情人。故事到这里或许给观众一些惊喜,原来,这两个如此相像却又不同的女孩是有交集的。小梅怀孕了,住进了张警官家,开始和小静有了接触。观众也看到了这两个女孩同处一个空间的矛盾和关系的变化。
每一个故事都有高潮,都有一段特别happy的片段。小静和小梅之间的点连接上了,她们开始沟通,小梅带着小静进入她的空间范围,逛商场、超市购物、打电玩、迪吧跳舞,这是小梅的生活,是小静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导演在处理小静在迪吧这个空间的感情时,采用了有声世界和无声世界的交叉剪辑,对观众的视听冲击,将观众引入小静的内心世界。这段的声音的处理简直是神来之笔。
小梅与小静关系的变化,也影响了小静与父亲张警官的变化。两女孩一起玩着游戏,张警官帮忙小静,胜利后与小静的打闹,小梅看着看着就黯然神伤了,她意识到了自己若是生下这个孩子的话,自己在这个家庭的身份是什么了?于是,小梅打掉孩子离开了张家,回到了乡下的家……
导演利用梦境,超现实的手法表达了小静对家和爱的渴望。舅舅因为内心责备和愧疚,跳进电鱼的河水中自杀了,梦境中纸船也烧了,小静的孩子也流产了。生活似乎又恢复平静,重新开始了。
关于这部影片的叙事手法不可挑剔,镜头的构图,以及后期的调色也很到位,组成这部诗一样的电影。但是我更想聊聊这部影片的配乐。这部影片的配乐不多,每一个节点的音乐配的恰到好处。
小静主线上的音乐大多是寂静的,只有一首钢琴曲,缓缓流淌,和缓慢一样静美;舅舅在船上给小静放帕瓦罗蒂的《茶花女》中的音乐,并且用舞蹈让小静感受到音乐的旋律,音乐很空灵,在寂静的夜也触发了小静对舅舅感情的变化。而小梅主线的音乐大多由小梅演唱,表达小梅的内心世界。小梅在酒吧驻场,唱过一首歌《雪白透亮》,片子用了两次,第一次小梅和张警官在酒吧“遇见”,小梅唱着她看着张警官喜悦的神情;第二次,小梅和张警官分开后,在酒吧唱着,这时似乎带着更为悲情的味道,更进一步打动观众。小梅和在张警官家,唱着《我想有个家》,更加直白展现了小梅的内心需求,她和张警官在一起不是为了钱,所以才有后续因张警官给钱负起而走。以及后来小梅得知怀孕后,与朋友在KTV嘶吼着《鸭子》,也同样表达了小梅渴望爱的心理。因为她是一个歌手,借音乐表达感情和内心是再好不过了。

 5 ) 其实快乐很简单

小静很好,不是问题少女。梅姐更好,完美女人。张警官遇到了这样的两个女人还要什么儿子,观念害死人。要是他懂得珍惜,本应是很幸福的。

 6 ) 草芥的救赎

转发一个60多岁阿姨写的影评,她不会上网

——观电影《杨梅洲》小感
  
   走出这个临时小小的影放厅时,我与到场的导演陈卓打了个招呼。年轻人有着很谦逊的礼貌习惯,很恭敬地和我道了再见。我一路沉默着,一个短语盘桓在脑际:独立电影和当代艺术。以我已然落伍的文化积淀,来看这部帮我诠释这个新悦名词的电影,有一种开一点茅塞的兴奋。
   就像散文里的故事虽然有集中的神,却是时隐时现在绝不平铺直叙的散说中一样,这部杨梅洲的画卷不急不忙的托出了一个故事,她不是讲给你听,而要你自己去看,讲故事的人把他要说的话(甚至是只说部分的话)点撒在画卷中,你看了或是找到了看不到或是找不到都在于你自己,他不强求你。他的思想和情感在故事里延伸了,他也通过他的散散的的具象在轻柔的提示你,但他的提示绝不雷人,你要就罢,不要也随你。我想到平时儿子“教导”我时就是这般,不差强人意是我们的下一代比我们高明的地方。
   其实这是个严肃主题的东西,但他就是不以吓唬人的阵势来说教你,你在很长的时间甚至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当然是我们这些大多没有步入当代艺术等的圈圈内的老东西,新锐的文艺青年不会)。我也是带着迷惑看了一个多钟头后才看出了一点端倪,似乎扣到了些微思考的丝缕。故事以最卑微小人物的心灵救赎结束,展示纤芥生命里道德的力量,这个含蕴在片中四个人物身上都有呈现,尤其在梅和舅舅身上突显得耐人寻味一些。
   舅舅,可说是无争议的边缘人物。这个人物貌似一个江上毫不起眼的渔夫,其实内在有一些艺青气质,比方他在《茶花女》的音乐里蹈舞,他和静以电击捕鱼,泛舟江上,俨然情侣。他对于被父母抛弃的静,是亲而怜而爱的,而静对这个虽然也低微却是唯一肯收留自己的亲人是亲而恋而爱的,两个草芥一样的年轻人相互体恤取暖,其间的相依相爱虽说是不合伦理却是真实自然的。舅舅与静乱伦在静是孤寂无爱兼之耳聋自闭所致,但舅舅以正常人的思维引诱残疾的外甥女乱伦却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最后跳进通电的江水里自尽。小人物这样的解脱自己说得上是对自己的一个判罚,作为生命的结束也可以标志精神世界的一个超度。在草根的眼里,至少还是一个知道廉耻的人,知道乱伦的离经叛道,因此上也算得上是一个声名的救赎。
   梅,相对于前者,她的抉择就更其值得称道一些,也给影片增加一些人际间关怀的暖色。本有着无爹娘不疼的遭际,靠卖唱养活自己和嗜赌的母亲。在街头混混群里找到被肯定被拥戴的自我认识。起初兴许是利用后来还是爱上了一个老警察并且和他怀上了孩子。等到打定主意要嫁这个男人时邂逅了男人曾被抛弃的女儿静,经过对峙和磨合,两个女孩因少女天性的善良和豁达成为朋友,而且由于梅的努力这对父女亲情的天性复苏,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父女间亲情的需要。梅感到自己身份的尴尬,更想到腹中孩子的出生会打破这难得的和谐和平衡,毅然决然去做了流产,离开了这个傍了许久想作为依靠的男人,独自离开家乡去闯荡打拼。在梅的身上,寄托了作者对于女子自强的希望,有着令人信服的人性闪光。梅的毅然退出的令人遐想空间非常大,片尾时静的父亲远眺江面的思索蕴意深远,静的未来也牵挂观众的联想,因此,梅的举动所带来的她自我的救赎和对于她爱过的男人的精神救赎以及对于静的境遇的拯救,都富有希望的生机。
  《杨梅洲》里的众生都是世间草芥一样的人,但他们都有独立无二的人格,都秉承从古到今的人伦人性的教化,在这个世风不断谲变的时代,他们的迷失和错乱及至回归都可以在现实生活里找到蓝本。
    年轻的导演着眼于最小的视角来反映生活的大话题,有条不紊的将严肃的剖析举重若轻的摊开给观众看,其过程艺术的含量自不必说,毕竟画家的手笔。

 短评

情绪营造的很细致,但时而记录风时而文艺范儿的跳tone还是让人不明所以,以及湖南本土剧真的好不适合文艺,你能想象重庆森林里边的人都一口湖南话吗?

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爸爸捡肥皂

8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等了这么久。太失望了

9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349g

14分钟前
  • 南团
  • 较差

“爸爸捡肥皂”其实是拿来主义,但无疑契合得十分巧妙,从容克制的气度看起来确实不像处女作,要忌讳的是符号(鱼缸纸船塑料鱼梦境之类)太多,个个标签像口号,逼人往意象处联想,反而显得匠气,感觉还是不自信所致。

16分钟前
  • 狄飞惊
  • 还行

意料之外,但还是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21分钟前
  • 潔西卡變
  • 还行

不可多得的方言电影

25分钟前
  • Coreone
  • 力荐

又是方言电影基本听不懂,实在看不懂为啥得奖

28分钟前
  • R先生
  • 较差

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电影世界,我的确都很喜欢灰暗的风格。正常人也许一辈子也无法理解一个从小就没有听觉的孩子的世界是怎样的!比起那些光鲜的电影,这种风格让人感觉更贴近生活!3个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拍的非常好!关于舅舅的那段感觉没有串好!小静演非常棒!不愧是年轻导演,能拍出这一代的故事!

31分钟前
  • alan sister
  • 力荐

整体有点伪文艺片的感觉,塞了很多世俗人觉得所谓文艺片应该有的元素。乱伦、堕胎、破碎的有问题的家庭的孩子、聋哑的孤独少女、等等。关键是没有拍出让观众感动的通感。也没有真正文艺的思维,很多情节太容易猜到了,比较程式。节奏不行,俩女孩应该早点碰面。梦那一段还不错。整体还行吧,一般。

35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还行

因为Gala的歌才知道这部片子的,片子的视听效果和细节处理都很棒,但是96分钟的片子中塞了太多东西要表达,情节又有点跳,主旨也不太明确。和张赞波导演的感觉一样,从小静住到爸爸家之后片子就在走下坡路了。长沙话听起来倍感亲切,雪白透亮和长沙话有加分。三星半。

36分钟前
  • Never-land
  • 推荐

在近期各种国产烂片的轰炸下,看到这部制作尚可的独立文艺电影算得上是小惊喜。灰蒙蒙的摄影调调我挺喜欢的,关于杨梅洲的景观看起来也挺有味道。至于影片,故事情节较弱,人物关系网建立较慢,演员表演和镜头语言都中规中矩。在这样失意的生活里,短暂的欢乐只是为了让失望更彻底。我说烟少抽点行吗?

3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好熟悉 都是湘潭啊~

40分钟前
  • 拱廊
  • 还行

现实主义情绪佳作。故事起承有序,情绪控制适度,表演及音乐也同样优异(堪比春晚)。双线行进,相交、碰撞、谅解、沟通及治愈(不得不联想到观音山),又延转至分叉别离,或释放或救赎或迷茫。渔船起舞及纸船起火带有很强的舞台及装置感。或许会是争议部分。方言、渔湾龙舟赛都是加分项。

45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小静与父亲关系的微妙变化、小梅与男人关系变化,都处理的细腻自然,都有痛楚,都很无奈。感觉导演想说的太多,小静与舅舅那段稍稍多余。。

48分钟前
  • Nikitaa
  • 还行

摄影和剪辑有趣,两个女孩各自情绪线始终拿捏得当,方言+非专业表演加分。那些夸《少女哪吒》青春和《聂隐娘》留白的,可以看看这部处女作在这两方面是怎样胜出的,把狗血剧情讲到了雁过无痕却暗潮涌动。此外,纸船起火惊哭的梦境太像相米慎二的《搬家》了,连救赎与分离也是,不知是否致敬/照搬。

52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一遍SIFF 117版,一遍98分版。舒缓冷静,懂得克制。「玻璃涂鸦」设计巧妙,从“房子”(我想有个家)到“?”(沟通)再到“父亲捡肥皂”(父亲是双方的桥梁)达成和解,化解矛盾。两姑娘看起来截然相反的,骨子里却是镜像关系。「积木抽离」则是三点一线的瓦解,三人的关系只能一对一,不可能一对二。

5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对于爱,责任,孤独的阐述毫无痕迹,但是情节的安插还是可以窥见做作的痕迹。叙事从开始的双线交叉到融为一体表达很娴熟,人物设计表现空间很大,情感表达够饱满但是情节及人物推动还是需要再推敲。总体很不错的小成本文艺片。三星半。

60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决定去看电影,结果豆瓣上没有票卖啊,还好选了个好座位! btw 座边上的两姐姐,拎着两瓶红酒去看电影,真霸气。

1小时前
  • loddit
  • 推荐

看完第一感觉像<观音山>,就连片名都很对仗。但比<观音山>更加克制和含蓄,影像极其沉稳,完全不像是处女作。

1小时前
  • 向阳花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