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喜剧

喜剧片大陆2019

主演:任素汐,吴昱翰,刘迅,汤敏,赵海燕,刘宸翎,裴魁山,梁瀛,于奥,梁翘柏,常远

导演:周申,刘露

 剧照

半个喜剧 剧照 NO.1半个喜剧 剧照 NO.2半个喜剧 剧照 NO.3半个喜剧 剧照 NO.4半个喜剧 剧照 NO.5半个喜剧 剧照 NO.6半个喜剧 剧照 NO.13半个喜剧 剧照 NO.14半个喜剧 剧照 NO.15半个喜剧 剧照 NO.16半个喜剧 剧照 NO.17半个喜剧 剧照 NO.18半个喜剧 剧照 NO.19半个喜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2 00:54

详细剧情

  三个自由浪漫的年轻人,过着各怀心思的人生:有人急着摆脱单身,有人想在结婚前放荡一番,有人想在 大城市站稳脚跟。因为一次情感出轨,三人扭结成了一团“嬉笑怒骂”的乱麻。当各种价值观碰撞在一起, 当一个人需要平衡亲情友情与爱情......他们慌乱的生活,就像是半个喜剧。

 长篇影评

 1 ) 还原解析郑多多PUA孙同,让孙一步步沦陷的过程

截止3月11日,收到6元打赏,不多,我很开心了,自己凑4元捐了,截图为证,感谢观看。

小声,担心有人疑问数字太小,说明下,疫情初期和困难时期,我也有捐过款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篇影评,而已,对您的生活和三观不会产生任何改变,不管针锋相对还是理性的质疑我都会尽量回复,但是口吐芬芳、辱骂攻击会立刻马上截图取证、举报、删除三连,请自重。

——20200215——

有评论提到“不要什么都与pua关联”,我要解释下,pua本身源于传播学和心理学,传销也如此,所以三者有相似之处,区别就在于掌握它的人人性如何。我认为郑多多的行为有pua倾向,可能是他的成长环境从小耳濡目染,也可能是他天生如此,但不管如何,他是在利用他的优势,去控制孙同,欺骗高璐和莫默。这导致郑和孙之间并非平等的友谊,郑和高之间并非可以互相信任的爱情。郑造成了明显伤害,这是本质区别。另外,影评是我个人对电影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以上,20191231。

………………手动分割线………………

有人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说,PUA(Pick-up Artist)是针对女性的,电影里莫默和高璐是直接受害者,但我认为,与郑多多做了多年朋友的孙同,才是这部电影里最大的郑多多PUA受害者。

下面将根据网络(知乎、论坛等PUA科普的一般步骤)搜集资料,结合剧情进行适当假设推理,逐层抽丝剥茧,还原孙同如何一步步“沦陷”,困在郑多多友谊之名的牢笼里。(如有不专业之处,欢迎指出、讨论)

第一步:好奇心陷阱

主要通过立人设、讲故事,引起对方好奇,达成初步认识目的。

电影中很少描述二人如何从大学同学变成“哥们儿”,但可以从一些细节里大致推断。

首先是二人的性格几乎完全相反,从孙同房间的藏书、海报,和他喂猫、同情莫默来看,孙同的个性标签是:上进、善良、内向、爱音乐。并且,他从“小地方”一步步走到繁华、拥挤、陌生的北京,会遭遇什么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内心柔软的人,我们几乎可以在读书时、工作时,很容易从身边找出相似的人来。

而郑多多,高大、外向、阳光、豪气、从容,也许学习不好,但是如此闪光的人,在哪种人群中都是耀眼的,让人心生向往的。孙同很容易被反面的郑多多吸引。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人,高璐。

高璐、郑多多、孙同,三人是谁和谁先认识的无法判断,可以肯定的是,高璐在学校应该与郑多多同属于光环型人物。

电影里提到孙同暗恋过高璐,而郑多多是一个占有欲极强的渣男,开场他睡过的女孩儿,在婚礼上被其他男性搭讪,他立刻过来赶走,丝毫没有在意胸前新郎的胸花。

还可以从郑多多和高璐的相处模式看出,郑多多对高璐是求、是忍的,电影最后被高拒绝他依然纠缠,但他“得手”莫默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以郑多多的条件,他对高璐“低三下四”的态度就值得考量了。

那么也许,曾经的剧情是这样的:在同一班级,三人都是认识但还暂时没有很深联系的同学,郑多多也许早就盯上了高璐,但因为自己的骄傲,一直没有下手,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偷偷仰望高璐的孙同,那样一个灰色的人,居然喜欢上了“班级之花”?郑多多想看看这个人,嗯,学习不错,音乐天赋也不错,跟自己完全相反的人,有趣,与其打击、赶走他,不如把他变成哥们儿,以孙同的良心,即使喜欢高璐,也会一辈子闭紧嘴巴。

第二步:探索陷阱

当人设树立后,PUA男会颠覆人设,以悲惨的身世,或内心的脆弱等,引起被害者强烈的同情心理,想保护、拯救,当心疼指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则成功沦陷。

对这一点,电影里最有力的证明是,孙同一直相信郑多多有个发自内心真爱的女神——莫默。

孙同甚至知道一些郑多多与莫默相识的细节,孙同因为郑那么多年怀恋同一个人,一定是非常相信郑的痴情人设,而痴情,在外人看来,正是一种“人品”的证明。

所以,孙同愿意闭紧嘴巴,掩埋对高璐的爱慕,他相信郑多多,才愿意把他的女神,交给另一个人。

要知道孙同曾经一定是真的爱过高璐,后来也是真的把高璐当成朋友,他才会违背善良的本心去伤害另一个无辜的女孩,阻止气愤的莫默告诉高璐真相,就是不想看高璐痛苦。

那么也许,曾经的剧情是这样的:孙同与郑多多相识之后,被他自带的魅力光环吸引着,他可能想,这样完美的人,真的是自己的好朋友吗?然后有一天,他发现,这样完美的人,也有求而不得、“刻骨铭心”的遗憾。他发现几乎完美的郑多多,也跟普通人一样,会经历思念的痛苦,会有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高大、帅气、家庭条件好,还痴情,这样的人,应该比什么都没有的自己,更值得几乎完美的高璐。

第三步:着迷陷阱

利用你的心疼和拯救欲,诱导你表白,和你建立情感契约。

从同学到朋友,从朋友再到哥们儿,郑多多不是GAY,所以他选择建立情感契约的方式,是从物质到精神的“帮助”。

电影里,房子、户口,只是一部分,在大学期间,在职场上,郑多多利用自己的关系,让孙同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待。

房子,有没有房租不知道,有也一定很低,在北京住这样装修和面积的房子,已经秒杀不少人;户口,就不同说了,交社保、攒积分,看一篇推文里,一个人用了14年才实现北京落户,可想而知,直接落户的诱惑对于从小地方考三次考上来的孙同来说,是多么大的诱惑;工作上,不用和无数优秀的毕业生投简历搞竞争,不用为了生计放弃自己的音乐梦想,不用担心遇到不好的上司,迟到好像也不用很在意......

这一桩桩一件件,对普通人的诱惑已经难以阻挡,更何况孙同成长在以爱他为名,不断要求他“上进”的妈妈的影响下。

捷径就在眼前,还是那么诱人的捷径,只要自己“听话一点”,“乖一点”,那些自己和妈妈拼了命才能得到的东西,就在手边,只要伸手。

精神上,在妈妈口中内向的孙同,在我们看来好像并没有很内向,该说的话,他也没少说,嘴皮子还挺利索。

那么也许,我们看到的是现在的孙同,大学时期的孙同可能真的沉默寡言,但再沉默的人,怎么禁得起一个几乎完美,还“嘤嘤”撒娇,还不断身体接触的人的示好呢?

电影里,郑多多断绝关系时说的是情侣用词:“你要跟我掰是吗?”说话时,双眼通红,眸中含泪,好像在遭受一件非常痛苦的折磨,如果不是拥有观众的上帝视角,身处其中极有可能和经理一样,误会两人的关系。

有了郑多多的关照和支撑,以及在他说话方式的影响,孙同逐渐适应了北京的生活,对外人时自然会外向很多。

慢慢的,郑多多把两人之间的关系,从同学到朋友到哥们儿,再拉进一步,几乎到了灵魂伴侣的高度,他让孙同产生自己收获了一份世间少有的兄弟情谊的错觉;

慢慢的,给孙同特权,打消了孙同和世界竞争的想法,剪掉了孙同的一部分生活能力,看似留下了音乐的出口,其实也是以理想为名控制住孙同,他“罩”着孙同,也把孙同关在了自己的羽翼(牢笼)下。

第四步:自尊摧毁陷阱

当女孩沉浸在关系中时,PUA男会突然翻脸,放大一丁点错误,想方设法引起对方负罪感。

最明显的情节有2处:

一是莫默走后(没发现真相前),孙同质疑郑多多为什么三心二意,明明都要结婚了,而郑多多立刻大声反问:“你怎么能不信任我,”我们这么多年哥们儿,你居然怀疑我,我是哪种人,你不知道吗?

孙同沉默后,不想管这件事,跟往常一样借郑多多的外套,但郑一反常态,发脾气不借,非等孙同有了认错的意思,才又“施恩”一样借给孙同,就像在通过这些小事训练孙的服从性。

孙同有多信任郑多多呢,要知道他当时已从妈妈口中,知道了莫默转述的郑多多的话,孙同妈妈那样一个能屈能伸的人,都会发脾气,但是孙同,似乎完全没有在意这件事,他是真的相信郑多多。

二是郑多多因为孙同和莫默在一起的事大发雷霆,在楼梯间里,他先礼后兵,一开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以为孙同会和以往一样“听话”,但好像低估了莫默对孙同的重要性,于是,郑多多开始口不择言,大吼大叫,不断强调“我喜欢的人,你就是不能喜欢”,“你要跟我掰吗”,以兄弟情感威胁孙同。

然后,郑多多见情感不行,开始拿出锋利的“刀”架在了孙同脖子上:你要跟莫默在一起,就把我给你的还给我,房子、户口、工作,你选吧。

看似给了孙同选择权,其实还是在威胁,这是最后的杀手锏,也是孙同的七寸。

然后郑多多如愿以偿了。他看到了孙同明显的犹豫,试图转移话题的试探,他知道自己赢了,即使当下孙同还不会立马和莫默分手,两个人之间也完了,低头,只有一次和无数次。

终于,被关在羽翼下的孙同,在妈妈、在上司等人的影响下彻底沦陷,他叹了口气,决定从此做个“成年人”。

轻松一点,不好吗?违背本心,但轻松一点,能有什么不好?

还有第五步:情感虐待陷阱

涉及暴力、诱导zisha等,已触及到法律边缘,但郑多多PUA孙同,更可能是因为可以多个人应付傲娇、需求多的高璐,也多了个听话的工具人;他玩PUA是因为他生性如此,并不是先天欠缺后天去学习的,他对如何PUA他人信手拈来,不需要暴力等内容满足心理需求,所以不展开叙述,有需要了解,可通过搜索。


也许有人觉得孙同是个懦夫,得了便宜还卖乖,毕竟那些好处他是切切实实接受了的,但也要看到孙同的付出(打扫/做饭等家务帮着打掩护照顾高璐)、成长环境,还有他面对的诱惑,电影会呈现人物不堪的一面,正是因为人性本就复杂,试问谁真的能心如止水?

也许还有人觉得孙同离了郑多多得不到他拥有的一切,但是电影里孙同的音乐被发掘,并不是因为郑多多,而是他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位真心帮助他的朋友——酒吧老板,所以,也许没了郑多多,孙同会走很多弯路,会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工作/户口,但我想一切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被郑多多PUA的,还有高璐和莫默,高璐不详谈,作为主角,莫默看起来是电影里最好PUA的对象。

首先她是几乎透明的人,她不需要猜,不高兴了会告诉你,一切随心而为,但她第一次选择了花心的郑多多,第二次选择了当时内心软弱也可以说有点懦弱的孙同,两次她都是follow her heart,这样一个似乎有些“天真”的人,偏偏成了郑多多埋的最大的雷。

电影台词:说谎就是埋雷。

以电影的逻辑,对两性关系而言,不信任感是摧毁一切的雷。但像郑多多那样一个到处都是漏洞、满口谎言的人,能熬到剧情结尾,只能说明他的PUA能力还有进步的空间,等他完全融会贯通时,一般人已经难以发觉。

要每个人不断修成人精,提防他人,并不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初衷,可既然存在,就希望每个人,不论男女,都能认清真正的朋友,遇到互相成就的爱人。


最后要说下任素汐的那段哭戏,一层层爆发,一点点心灰意冷,她有满腔的愤怒、不解、难过,想把自己的情绪化为尖刺,破坏一切,可是孙同拦着,郑多多不见人影,她的一切反抗进攻,都在残忍的真相下,和另一个幸福的女孩子的对比下,扎在了软绵绵的棉花里扯不出来。

“这确实痛苦:一个人受到凌辱,却没有力量进行报复。”——《月亮与六便士》

所以她只能选择哭,不像成年人体面隐忍的哭,她像个得不到眷顾的婴儿一样,大声哭诉,也就是这一次,唤起了被PUA多年的孙同内心的一点触动与怀疑:

莫默做错了什么吗?郑多多这样做,是对的吗?我真的,成了他的一条狗吗?

是从不说谎,从不沉默的莫默让孙同在多年的控制中,第一次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也让孙同和观众同时意识到:原来人生还有其他选择。

——写于2019年12月21日 02:14

我想电影想传达的一点是:每个人都可以是自由的,先别急,用莫默的话,我工作这么多年,难道不知道每个人都不是自由的吗?我当然知道,我自己也有一身的“不能不行不可以”,所以我在乎的是,既然不自由是必然,为什么不自己选择所能承受的呢?我希望我所担负的重量,一部分还是会归于无可奈何,至少还有一部分是我自己选的,不一定真的对我好,但可能会更坦然一些。

孙同的懦弱让他一遇到困境就觉得世间都在逼迫自己,他要明白的是自己选择了就要承受,无论是选了郑多多,还是莫默,他都会有必须承受的好与坏,只是导演和编剧“好心”给了他和观众一个最理想的结局,所以最后看起来他不仅没失去什么还得到了很多,我想这应该是一种电影创作者身为社会一员的不忍,和鼓励人心的艺术手法。(也可能是出于大和谐的背景)

所以进也好退也罢,无论开局还是结局,要始终相信自己有一部分选择的权利,这很重要。

——20200210 20:03

欢迎你到【喂,小李啊】的主页逛逛。

 2 ) 孙同比郑多多更恶心。

如果你就是生活中的莫默,可能要承受电影所展现的逻辑的各种强奸。虽然电影对郑多多是抱持着批判的态度,但态度实在过于冷静。就好像一部小说着力描写了一个杀人狂怎么残忍行凶,到结尾却交代这个恶魔被拘留了。看得让人如鲠在喉。

看到郑多多就犯恶心,看到孙同比看到郑多多还要恶心。虽然结尾孙同一波洗白,还是难以掩盖观影过程中的不适。

就像莫默说的,“你冻死了吗?你饿死了吗?”

有吃有穿有住,干嘛要给有钱人当狗呢?奉献自己还不够,还要把自己的曾经女神(高璐)现在的爱人(莫默)也献祭出去。

在水坑里,看似无奈,却根本不成立。

1,孙同没在水坑里,有吃有穿有住,年轻力壮身体健康。饿不死冻不着。北京户口也不是活下去的必需品。

2,在水坑里也不是理由,真正的理由孙同没好意思说,真正的理由是他想“活在天上”的欲望。

 3 ) 《驴得水》原班阵容,又拍了部深刻喜剧

说国产喜剧,绕不开的是开心麻花。《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都曾一度成为年度爆款。

除了偏重笑果的喜剧外,开心麻花也有偏重发人思考的作品。就像《驴得水》, 豆瓣8.3, TOP250,证明观众对这片有多喜爱。

这次《驴得水》原班阵容,带着他们的新片《半个喜剧》归来,自然让很多人期待。

本文有剧透。

1

《半个喜剧》和《驴得水》的民国背景不同,这次是个现代都市青年爱情故事。

孙同和郑多多是老同学,俩人研究生快毕业,郑多多是正经北京人儿,孙同现在算北漂,住在郑多多的房子里。

但即将结婚的郑多多,人不老实,很浪。都到结婚的关头,还偷偷追求初恋女神莫默,准备最后疯狂一把。

孙同被卷进这件事,被迫在郑多多未婚妻高璐和莫默面前,帮他两头圆谎。

郑多多达到目的了,准备和莫默斩断关系。但孙同却喜欢上了莫默,两人感情迅速升温。面对郑多多和莫默,孙同陷入两难情境。

故事中几个主要人物间的关系,很有张力。尤其有导演的话剧经验打底,影片对空间内的调度得心应手。

比如设计情节让郑多多、共度良宵的初恋女神莫默、即将结婚的未婚妻高璐还有夹在中间的孙同四个人,阴差阳错同在一个屋子。

下一步他们该怎么办?他们能怎么办?

即使是小小的密闭空间,人物关系带来的紧张感,也能强烈感染观众,让观众设身处地体验那种紧绷气氛。

同样是房间内,《半个喜剧》还屡次运用错位,让故事更有戏。

错位带来误会,误会带来喜剧。就像莫默和孙同母亲互相错认身份,莫默和高璐互相错认为孙同女友。观众开着全知视角看片中人物的立场变化,很有趣。

这样的情景片中还有很多,戏剧效果直接从人物身上来,让电影笑点密集、节奏紧凑。

并且相比舞台剧风格十足的《驴得水》,《半个喜剧》的场景设计电影感更强。

片中有个段落,眼镜店对话,用镜子把孙同和莫默两人的头和身子错位,镜头处理照应对话内容,相当巧妙。

2

《半个喜剧》的精彩,得益于人物刻画足够成功。

角色不是全坏全好,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和欲望,并因此互相冲撞,迸发出故事。

任素汐在片中出演的莫默,和《无名之辈》的泼辣、《驴得水》的自由,都不一样。

这是个内心无比纯粹的角色,她敢爱敢恨、坚持底线。甚至这份坚持,正直到他人无法理解。

所以她面对常远客串的相亲男,刚聊很好,准备再发展看看。但说到对正确的理解不同,以此看到价值观人生观不同,她直接就要离开。

至于两个男性,吴昱翰出演的孙同和刘迅出演的郑多多,其实是两个非常典型的角色。

他们是同学,住在一块,关系也不错。但两人看着一样,其实很不一样,甚至残酷的是,从一开始就不一样。

郑多多足够富裕,家里背景雄厚。他是花花公子、渣男,谎话张口就来,并且理直气壮。他深谙社会规则,生活也顺风顺水。

孙同来自小地方,家境要普通许多。复读三年考到北京,感情经历近似白纸。他能在北京立足,户口、工作、住所都靠郑多多这个哥们。

两人的性格模式和他们的境况挂钩,而他俩的处事态度,鲜明代表两个对立面,一方世故圆滑,一方天真理想。

孙同和郑多多关系很好,是衣服能互相借穿、醉酒能把对方扛回家的那种好。

但问题是这份友情沾染了利益,一旦有冲突,就会出问题。他们冲突的点,是莫默的出现。

虽然片中的故事很喜剧和戏剧化,但情节和人物,能立住,都很真实,甚至我们能从身边找到类似的模板。

3

《半个喜剧》不是那种让你笑完就完了的喜剧,更是在展现我们经历的真实生活。

前面的笑闹,到后面逐渐成了令人深思的现实讨论,喜剧外表下,有着深刻内核。

情感问题,只是一个层面,电影不仅如此。北漂、职场、家长干涉……它涉及当下年轻人经历的方方面面。

尤其关于理想与现实的纠结,集中体现在男主人公孙同身上。

孙同性格比较柔软,他的处境却很极端。

一方面是母亲的逼迫,卖了老家的房子、装病撒泼,就是为了让孙同在北京立足。

一方面又是兄弟的怒火和生活的压力,郑多多无法忍受孙同和莫默在一起,给孙同的选择,要么绝交、要么和莫默分手。

爱情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他无法做到平衡,只能选择。

摆在孙同面前的问题,看似症结只是和莫默是否在一起。实际却是理想和现实、爱情和面包,乃至尊严和妥协的抉择。

他的痛苦在于没有最佳选项,他很难像莫默所说的那样,只为自己考虑,选择必然都会对他的生活造成巨大冲击。

《半个喜剧》讨论的是一个年轻人该如何在城市里生活,且活的有尊严。或者按片中的话说,怎么算做个人。

莫默开头怒斥孙同,说他是郑多多养的一条狗,因为他整个人都依靠郑多多。这样的形容,虽然刻薄,但再贴切不过。

裴经理和母亲的眼里,忍是前途无量。但对孙同而言,这是他内心的煎熬。所以最终他选择活出自我。

在外漂泊的年轻人,或多或少能从孙同、莫默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或许我们没这么戏剧的感情经历,但却可能曾做出过那些违背本心的选择,面对相似的生存困境,也很难放下一切为自己而活。

电影除了包袱不断的喜剧,折射出的种种现实问题,也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就像片名《半个喜剧》,它是喜剧、有笑点,但它也不仅仅是喜剧,喜剧之外剩下的半个,可能是悲剧、可能是镜子、可能是现实。

到底能从《半个喜剧》中获得什么,感受到什么,每个人都不会一样,需要自己去寻找、去体验了。

三星半。

 4 ) 现在的年轻人可真是太难了

前两天去看了半个喜剧,看完了顶着脑袋上的三个问号出了电影院。当我看到那些:工作,户口,剩女,恋爱,富二代等等熟悉的字眼的时候,觉得很理所应当,也有点意料之外。

似乎还可以被称之为年轻人的80后90后们,大多数逃不开这些字眼,每当相关话题出现了某个社会事件,在网上必将有大波的共鸣,从过年回家如何面对七大姑八大姨,到怎么解决北京户口。从孩子多大了为啥还不结婚,到一线城市的房价和杯水车薪的到手工资。

但同时我也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这些观念也开始逐渐转变态度,那些矛盾的点和无奈,已经变得好了很多了。社会开始变得包容,父母们开始变得更加平和,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拘泥于自己的年龄和对象,甚至买不起房租住也可以乐呵过日子。这个世界正在慢慢的包容那些曾经特立独行的人,接受他们是”奇葩“的存在,且合情合理。

那些曾经很尖锐的问题随着时间和信息的更迭变得柔软,所以年轻人才能有更大的空间去认识追逐真正想要的东西,做真正喜欢的事。

这是我所感受到的存在。所以当我看到半个喜剧的时候,我看到了一点点夸大,也有点遗憾这些问题依旧会被认为是尖锐且不可调和的矛盾。

或许是我看得人不够多,经历的事情不够多,阅历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任素汐饰演的莫默,是一个刚直不阿的愣头青,她拒绝撒谎,觉得这就是个坑,谎言之后会有更多的谎言。

当她在相亲对象面前接了领导的电话并且明确拒绝了领导想要帮人加塞办业务的请求的时候,相亲对象带着点教你做人的傲慢,说你这样领导会给你小鞋穿的。

莫默说:我不是不知道这个世界什么样,我就是想试试这样行不行。

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呢?

我们往死里学拼死了考的高考,背井离乡去大城市,然后要面对的还是一模一样的人情世故和似曾相识的阶级天花板吗?这未免也太让人难受了吧。一线不仅仅是意味着更高的薪水和基础设施,同时也意味着相对公平的环境和对规则的尊重不是吗?

如果说每个城市都大同小异,适应qian规则才是大势所趋,诚实和遵守成了被人认为傻,永远不会出头的行为,那么年轻人的奋斗又有什么意义呢?令人害怕的不仅仅是对于不公平规则的默许和崇尚,也是对所谓“异类”的嘲讽和不理解。

这个故事或许在说在北京打拼多么不容易,但我希望不容易是精英扎堆的优胜略汰,是不学习就落后的奋力拼搏,而不是散发着恶臭的社会关系。因为那样就好像在说:你再努力也是白费力气。

男主孙同的母亲,也是非常典型的会在豆瓣知乎被发帖的父母。据说豆瓣之前有一个人气很火的小组叫“父母皆祸害”,后来因为三观不正被解散了。

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牺牲自己现有的物质生活水平让儿子在北京扎根,看似是一个伟大母亲的行为。孙同的妈妈, 一个人拉扯大孙同(电影里孙同要问父亲要钱被母亲阻止了,暗示父母可能已经离婚,而且母亲不愿意与父亲有联系),卖了唯一的房子给儿子付首付,巴结儿子有权有势的同学,在别人的婚礼上帮儿子物色优质的相亲对象,几乎付出了自己的所有。

但这种付出,在子女和观众看来,是一个又一个包袱,重重的压在了儿子的肩头。“因为母亲付出了所有,所以我必须回报”像一个魔咒控制着孙同,让他无法一心一意的从事喜欢的音乐事业,也不能大大方方的和喜欢的女孩修成正果。

当莫默在医院爆发,冲着孙同吼说:你现在谁都不要管,问问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孙同沉默了,因为他已经不知道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了,从小到他, 生活在别人的期待里的小孩,永远把自己是怎么想的,放在最后去思考。

孙同在这一点上是羡慕莫默甚至嫉妒她的,因为这个女孩子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并且按照自己的想法过活,而他并没有随心所欲的筹码,满足妈妈的期待已经让他力不从心了。

在孙同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从小城市出来在大城市打拼的人的影子。自卑,胆小,输不起。所以我们看到北京土著渣男郑多多睡了一个又一个妹子,有户口有房有工作的莫默29岁还理直气壮的拒绝逼婚,相亲对象不满意拔腿就走,那是他们的资源和阅历给到的底气。

孙同曾经对莫默说:你当然不懂了,你生在天上了,而我生在水坑里。

在怀疑着一个北京正经高校的研究生为什么凭自己的努力找不到一个可以解决户口的正经工作的同时,我也理解这个男孩子为什么连告白都看起来底气不足小心翼翼,他说:咱俩在一起试试不行吗?

因为他觉得他不配。他把北京户口和工作,房子和地位看的那么重,以至于生而自卑。这种自卑或许曾经支持着他努力学习,考到了北京,支持着他考上研究生,支持着他忍受那么多不平等而依靠郑多多,但是这种自卑让他在一个堂堂正正不用违心的女孩面前,没有底气告白。他觉得看起来有点可怜,有点寒酸,还有点怂。

当下的年轻人的恋爱越发速食主义,在一个xing开放的时代,承诺和节日第二天的鲜花一样廉价。大家都随便说,信了的人是傻瓜。异地恋很难修成正果,看多了分分合合狗血出轨,竟然觉得或许这就是常态。

但是总要有什么去相信,不然单纯依靠荷尔蒙的剧情总是单调无聊。于是开始算命,于是有大把的仪式感在抖音上散播,于是我们相信星座,把真心藏在新兴的封建迷信里,这样即使失败,也有不那么狼狈的理由。

分手应该体面,所以开始的时候,就用星座找好借口。分手不是不够努力不是不爱了不是我们孩子气拒绝解决问题,而是这个月咱俩水逆,宜分手,宜新欢。

听起来其实有点逗。

最后孙同的爆发看起来很爽。当他说出:我想做个人的时候,觉得很心酸。

在北京做个人,就这么难吗?还是说,难的并不是光鲜亮丽事业有成受人敬仰,而只是真实的面对自己,不做违心之举?

没车没房,没钱没工作,什么时候被定义为不是人的标准了?或许这是孙同妈妈不是人的标准,这是郑多多不是人的标准,这是莫默的相亲对象不是人的标准,但是这就是普世的标准了吗?

所以所有年轻人就应该齐头并进站在向这个标准进发吗?

我不知道,在拥有这些之前,没有人知道拥有之后会不会幸福一点。

半个喜剧打着喜剧的名号,说了一出有关年轻人的悲剧。那些规则,那些偏见,关于父母,关于地位,始于奋斗,终于做人。

电影的最后是幸福的结局,但每一个正在大城市打拼的人,都从电影里隐隐约约看见那个苦逼的自己,还苦苦挣扎着,一往无前。

 5 ) 半个老实人

减去最后12分钟的戏,五星。

整部戏里最令人讨厌的,是孙同。

他貌似憨厚老实,却时时漏出本性:虚伪、易怒、自卑、懦弱、贪婪。

他是第一个发现郑多多要穿帮的,“憨厚老实”的他,第一反应是什么?说谎。帮多多圆谎。

碰到莫默相亲,引起误会,“憨厚老实”的他,第一反应是什么?说谎。加深误会。

莫默砸坏他电脑,留下一沓钱做赔偿。而他很快领到了单位发的电脑。赔款呢?装兜了?您倒是拿去修电脑或者重新买一台呗。况且后来两人成了男女朋友,也没见他提这笔钱。特小家子气。

还是相亲那场戏,他自己要去加深误会,被揍了,眼镜坏了,莫默说她给他买一副。嘿,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花别人钱真痛快。

他妈妈装病住院,莫默给他几次机会让他自己坦白,他呢,不仅仍然不说实话,还公共场合大声吵闹。莫默作为受骗者,都很克制地说,有事回去再说,不要在这里闹。真的,能在公共场合闹的人,没别的,就是low。

面临选择的时候,他首选隐瞒,选一个对他自己来说两全其美但必须说谎的做法。莫默这里说得特别特别好:“干一次这种事就是干一辈子这种事。今天你能为了工作,明天你就能为了升官,后天为了孩子上学。你永远会为你自己做恶心的事找借口。”为莫默打call!孙是怎么回应的?“这怎么就恶心呢?你不能总把人往坏了想。我妈都病了,你还刺激她是吧。”他妈真病假病他心里门儿清,但是这时候他揣着明白装糊涂,拿出来当武器使。

知儿莫若母。孙母说了:“这可是你自己做的决定。”她早就看穿了他,只不过前面一直没有戳穿。

结局。哎。这么聪明的导演,真正的结局,不能拍出来。童话里,公主永远嫁王子,门客永远维护王权。就这么回事。

演员选得好,也演得好。非常形象的二代、经理、单亲妈妈、白富美、大城市土生女白领......

 6 ) 有些东西是必须要去捍卫的。

“我不像你,一出生就在天上,而我出生在泥沟里” “我并没有出生在天上,我也想要更好的生活,只不过我不会为了生活去做这种事” 我真的太理解孙同在医院说的话了。他光是站在莫莫面前,就已经拼尽全力了。 但他一直没有分清界限,什么是该做的妥协,而什么东西是必须要去捍卫的。 孙同一直在做一个隐忍的人,给别人当小弟,寄人篱下,承受着母亲的期望和自己绝不低人一等的执念。他有点懦弱,很多胆怯。像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每个人,甚至比多数人磨得更圆一点。 快三十岁的他知道,自己母亲单亲带自己很不容易,从小不知道放弃了多少尊严,甚至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在比自己小一轮的富二代面前装孙子。他也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天之骄子,研究生考了三年才考上。 错过高璐,是他觉得自己不配。 遇见莫莫,是生命给他意外的惊喜。 莫莫是一个幸运且刚的人,人生准则就是我没错就不改,她方方正正的,仿佛永远不会妥协永远不会为五斗米折腰。 孙同在酒吧里面唱“可惜我只是我”他习惯了妥协,习惯了忍气吞声,可是因为莫莫,他突然觉得自己可以了。 很多人会有很多揣测,比如觉得孙同根本不爱莫莫只是因为她有北京户口。 觉得莫莫要是也是北漂还能硬气的起来吗。 孙同在医院妥协了,是因为觉得自己忍了这么多年,母亲付出了这么多,被沉没成本给拖住了。 这也让我陷入了无能狂怒却又无比理解。 至于为什么最后又说实话了,是因为他真的懂了,谎言是为了以后埋雷,可能是哑弹,也可能一炸就山崩地裂。 他不想再对不起自己了,前二十多年是为别人而活,而这次他是真的为了自己而活。 电影不只是讲了一个爱情故事,爱情随处可发生。 而是在讲一个人,在活了快三十年以后,终于把别人碾碎扔进垃圾桶里的尊严,小心翼翼的捧在手里了,他终于懂了有的东西不论别人给多少钱也不能拿出去践踏。 至于莫莫,她的刚,对抗一切规则的刚,正是我们应该去敬佩的。 这让我想起来,当人因为善良受骗时,总会有人说,真是傻,蠢才会这样。 错的难道是善良的人吗?错在她把人想的太好了吗? 善良这么珍贵的品质,什么时候变成了别人嘲笑的准则了吗? 这嘴脸真的有够丑陋的。 最后郑多多真的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他不懂尊重,不把别人当人,你跟他讲道理时他跟你聊感情,你跟他聊感情,他又跟你扯你一点也不懂他。话术之高脸皮之厚真是个纯粹的人渣。 做人真别太郑多多了。 有人会说,可能最后高璐会原谅郑多多。 我个人看法是不会的。如果你是温室里的小白花,突然有一天有个人假意呵护你,却把你连根拔起让你看到了丑恶的人心,打碎了你的梦,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一直在欺骗你的人,你会原谅吗?

 短评

整体非常工整,把角色置入窘境和尴尬之中制造笑料的方式也完成得不错,在包袱之外还想引出一点关于自身的正直与社会普遍潜规则之间的抉择问题。但这故事有个大bug,孙同被妈妈逼迫放弃爱情的理由是郑多多钳制他的工作和户口。电影想把这个制造成困境,但这不是困境。先不论那种糊口工作到处好找,只说户口,唯二用途就是买房不用等五年以及孩子上学方便,可莫默是北京人啊,孙同直接跟她结婚,爱情现实全都解决啊。孩子跟妈妈落户,房子以家庭为单位买二套,过十年自己随伴侣落户,同时摆脱价值观不合的哥们。一举多得。难道不是吗?

10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半个喜剧》,是我心目中的剧本教科书。前半有一种癫狂狂欢的喜剧气质,人物被丢进一个又一个险象环生应接不暇,过山车似,紧凑而激烈。一幕幕严格结构,而在幕与幕的间隙,有气口,松下来,透出一口大气,一个陌生人唱的歌,不为你而唱,又在抚慰你的心。眼泪容易崩不住。后半则是残酷,尖锐,《驴得水》那种直指人心,质问国民性的尖锐,它质问恶人,也质问怂人,好人微弱的光环碎裂掉落,我觉得它质问的是我们这个互相回护依偎权力的人情社会,以一个故事的容量。我们依偎权力,吮吸权力,同时权力榨取了我们,碾压了我们。我们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无辜。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种,打开房门,光线进来,让我们与房间里的大象直面,不能假装它不在场。这是我们的命运,悲喜难分。

15分钟前
  • 柏邦妮
  • 推荐

用一个典型好莱坞喜剧的壳,讲述了一个接地气的中国故事,造就了一部最具有现实主义的开心麻花作品,前100分钟的嬉笑真的荒诞吗?仔细想一想,你周遭的现实或许有过之无不及。当然,毕竟是喜剧,所以故事最后还是有了一个近乎英雄主义的结尾,算是平凡的人们在幻想中对残酷现实的最后一声嘶吼。任素汐果然还是在开心麻花电影中发挥得更加游刃有余,但最喜欢的还是孙同这个角色,不是因为他最后做了你我敢想不敢做的事,而是他前面的表演真实到令人心痛。这部电影还教给你如何看透PUA男的招数,醒醒吧女同胞们,面对PUA男,要相信你的每一次第六感都是对的。

17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生理不适,如坐针毡。我很好奇,9012年了,女性观众看到这样的电影真的不会觉得被冒犯吗?

18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很差

国内少有的既接地气又三观正确的商业类型片,了不起!真正触及了人生成长中的种种问题:经济、阶级、身份、利益和人情世故。它告诉我们,人活一世,贵在真实,不要为自己的各种理由与掩饰找借口——虽然我自诩自己是个善良的人,但在电影中我也看到了与人相处中时常伪善和油腻的样子。有时候,我也告诉自己,万事的无奈都是有理由的,力不能逮,因此于喜剧的外壳之外,这部电影对我而言,或者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个十足的悲剧。大家在笑声和若有所思的感慨中离场,生活一切照旧。

22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7分,前半段在剧作上设计得还挺有趣的,各种巧合带来的喜感。后面则转入社会话题,比之前的驴得水,这部在话题上,相对更有实感。另外,男主真的很可爱,不错,原来他是《李茶的姑妈》的导演。那就继续做演员吧。

2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奇葩说》辩题:刚交往的喜欢的女朋友和争取许久的北京户口、工作,我要选择哪个?!

2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全片的核心喜剧技巧是错位,很小品(还真就请来了海燕)。影片有意在做强化,来了一连串的误会,并不断推动人物关系的展开。调度也都是舞台范儿的,比较精彩的一笔是眼镜店“以我之身配你之首”的正反打段落。真正提升电影品质的是后面现实部分的讨论。郑多多是世故现实,莫默是理想主义,孙同是夹在两个极端之间的大多数。开头还挺猛的,现实诱奸了理想主义。而从后续剧情看,影片呈现了华语片维度里比较健康的性观念。再值得肯定的是它的“冒犯性”,你臣服于现实,现实就有借口堵你的嘴,直至你敢于向它挥拳。可惜困境的化解方式有些草率。高璐好漂亮。

29分钟前
  • 居无间
  • 还行

“在金钱、权力面前,最先被牺牲掉的,往往是感情”,五年前当我明白了这句话的时候,就彻底离开了北京。

31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1、开心麻花系列最佳,真诚落地、言之有物的时代喜剧。两室一厅一厨房一浴室,开篇在极简的空间中将人物身份关系的错位发挥到极致。爆笑-甜宠-扎心,三段风格的转变自然轻巧,当人物的阶级属性被一点点撕开,夸张的“戏剧”真正成为“现实”的投射。依然有表意过于直白的问题,但扎实的人物支撑足以掩盖缺陷。男主角太可爱了我可以。Ps:终于把彭磊的歌用对了地方我甚感欣慰!2、有PUA,有城乡鄙视链,有性别权力的倾轧,但为什么是半个喜剧?恰恰是非喜剧的另一半在尝试非口号化的催人深省。如果要在喜剧电影中挑Stereotype的刺,那这个世界就不存在喜剧了。现实世界明明那么多偏见,为什么置放在电影中就要承受道德的鞭笞。《婚姻故事》难道没有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喜剧之王》的柳飘飘难道没有?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3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A.选择好基友,有工作,可升职加薪,有北京户口,老妈把东北老家的房子卖了,给他在北京买房付首付,跟基友老婆的表姐结婚,走上人生巅峰。B.选择北京女人任素汐,房子现成的,北京户口早晚的事,老妈不用再卖老家的房子了,他有了爱情,还可以追求唱歌的音乐梦想,走上人生巅峰!连医院里看热闹的路人都知道怎么选,那编剧这么折腾半天,男主角的选择有什么真正的风险和困难吗?反正他横竖都是拥有北京户口走上人生巅峰啊!如果让任素汐的角色没有北京户口,一样是外地人,那才是真的挑战,真的难选,需要男主角纠结,选择了一个外地女人就是一无所有从零开始。原来编剧折腾了那么久,套用loser做自己的戏码就是为了给渣男洗白啊,医院那场戏反正是救不回来了。其实还是开心麻花那种三观有点清奇的喜剧,越想越不舒服。

3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3.5 这部竟然是开心麻花电影里迄今最让我喜欢的。从第一场戏开始,戏点就密密麻麻地涌上来,无巧不成书,三个主角间的关系拉扯被处理得非常鲜明。就在你以为它朝着一部爱情喜剧的方向发展时,片如其名,是“半部喜剧”。原来前半部皆为伏笔,完成铺垫后火速扭转为对一个个社会痛点的精准打击,轻巧却又有力。一个年轻人,要如何在城市里有尊严地活下去、扎下根?这不是小问题,而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要面对的时代症候。

38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片如其名—“半个喜剧”!言外之意,其实有点对标“好的喜剧内核是悲剧”这句话的意思。当然,剧作上也确实是按照这一思路展开的,将喜剧与现实生活进行了巧妙的嫁接,看起来更像是《驴得水》与《夏洛特烦恼》的融合:一半的喜剧,然后另一半留给观众生活的思考,没那么放飞自我,也没那么沉重。至于喜剧的呈现方式,则是妙用巧合,借用错位与反差,记忆最深的一个情节是配眼镜那段,镜面巧妙搭配男女主,将两人的性格和性别来了巧妙隐喻。虽然半个喜剧,但值得一看!3.5。PS:没想到年末电影院贡献俩世纪渣男,一个叫胡建平,一个叫郑多多!

40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这世界就是有装病的大夫,看戏的护士,姓付的正总和姓郑的副总。也有卖房把你送上天堂的母亲,上去了就下不来。有拿刀架在你脖子上的兄弟,架上了就还不清。这世界就是有人生在天上,有人生在泥地,有人爱一个还不满足,有人丢了书包以为是爱情。当我们把脚陷入谎言的垃圾桶,至少应该学着勇敢拔出来。

4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1你就是个普通的实习生,领导连你送的礼都不想收。但只要你有一个有背景的哥们儿,领导就会反过来请你吃饭。没有触犯他的利益的时候,你就是他好哥们儿。要是触犯了他的利益,你就只是一条狗。很多时候我们被逼无奈只能做一条狗。但做狗做久了,还是想做一回人。2女人都是福尔摩斯,你以为一切都天衣无缝,但总会露出破绽的。要想不被发现出轨,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出轨。3父母总是喜欢催婚,总是问你有没有喜欢的人。喜欢有个屁用。因为不是你在谈恋爱,是你父母在谈恋爱。你喜不喜欢是次要的,关键是你父母喜不喜欢。4“你想要的我全都满足你了。”“是我想要的吗?房子是我住吗?都是你自己做的决定,不要埋怨我。”叫你要有骨气的是她,叫你不要招惹多多的是她,事后推卸责任的还是她。听父母的话有什么用,听从自己的内心才是正解。

44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贺岁档最佳+开心麻花系列最佳 虽是闹剧开场,却没有一味地停留在闹腾。从约会中看音乐节逛宜家,到和恋人和父母争吵的对话,处处充盈着真实。再放置到阶级差异的现实背景下,更突显剧作的深度。嬉笑怒骂过后依旧动人,源自对生活的洞察和创作的真诚。男二演得太他妈好了!PUA本A!渣成这样都让人觉得有魅力!

47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大型PUA现场。稳固的男性联盟。所有关系都是对权力逻辑的效仿。优越的北京人。结尾反转不是来自自省,而是捍卫男性自尊。他们叫它现实。

49分钟前
  • 还行

实话说,赞美都给素汐,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电影,也是票房上会有惊喜的电影,这样一个敏感细腻又质朴的团队值得这样的成功。但私心里,希望我们的才华和作品,给更勇敢和更有光芒的人。

51分钟前
  • 顿河
  • 推荐

驴得水主创掌舵,故事层次丰富而有趣。北漂、落户、靠关系,一边是需要包庇的兄弟同时吃人嘴短,另一边是爱情同时需要坦然率真,这样看似荒谬于生活的人物关系,实则都是生活的精准投射。“我生在水沟里,你下来看看什么都知道了”,鞭辟入里的半个喜剧,直面人生困境的价值抉择。

55分钟前
  • 渡口无边
  • 推荐

除了真实且微妙地展示这个社会的龃龉外,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部电影里对影像化的尝试:莫默与孙同在眼镜店里隔着展柜对话的那场戏,镜子用的真妙啊。

5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