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2017

爱情片其它2017

主演:Alban Ukaj,Adriana Matoshi,Genc Salihu,Vjosa Abazi,Kumrije Hoxha,Luan Kryeziu,Edon Rizvanolli,Kaona Sylejmani,Ilire Vinca Celaj,Melihate Qena

导演:布拉尔塔·泽奇里

播放地址

 剧照

婚礼2017 剧照 NO.1婚礼2017 剧照 NO.2婚礼2017 剧照 NO.3婚礼2017 剧照 NO.4婚礼2017 剧照 NO.5婚礼2017 剧照 NO.6婚礼2017 剧照 NO.13婚礼2017 剧照 NO.14婚礼2017 剧照 NO.15婚礼2017 剧照 NO.16婚礼2017 剧照 NO.17婚礼2017 剧照 NO.18婚礼2017 剧照 NO.19婚礼2017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6 18:19

详细剧情

  安妮塔(Adriana Matoshi 饰)和贝金(Alban Ukaj 饰)是一对相恋多年的恋人,早年间,安妮塔的双亲在科索沃战争之中失踪了,直到今日,安妮塔依然没有放弃过寻找他们的希望。随着婚礼的临近,安妮塔和贝金感到需要应付的麻烦好像越来越多了,尤其是贝金家人的强势插足,让这对情侣紧张的神经绷紧到了极致。  一天,贝金的前男友诺尔(Genc Salihu 饰)忽然再度出现在了她的面前,而让贝金美哦与想到的是,诺尔依然深深的爱着她。这让贝金一下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变得越来越麻烦起来,安妮塔和贝金都开始渐渐的产生怀疑,究竟谁才是他们真正深爱着的人?

 长篇影评

 1 ) 享宴Hold不住(Le sens de la fête,2017)

1、享宴Hold不住(Le sens de la fête,2017)原意:派對的意義。可以這樣問:這個婚宴派隊為誰而辦?

2、這是一部關於態度的電影,世代、性別、階級、文化差異、價值判斷之間充滿著衝突與矛盾,但是等一等,不要緊張,船到橋頭自然直。

3、附註:羅伯特麥基在「故事」一書中提到,有些類型屬於超大類型,龐大而複雜,其下次類型的變體數不勝數:12、喜劇:

其次類型從滑稽劇、諷刺劇、情節喜劇、浪漫喜劇、荒誕劇、鬧劇到黑色幽默,他們之間的差異表現在喜劇所攻擊的焦點上,如官僚的愚蠢、上流社會的繁文縟節或青少年戀愛等,以及表現在電影嘲諷的程度上,如溫和、尖酸、致命等。……喜劇所包含的無數種次類型,每一種都有自己的原則,但是,有一個壓倒一切的常規統馭著這一超大類型,並將它與正劇區分開來,那就是:無人受到傷害。在喜劇中,觀眾必須感到無論人物怎樣從牆上摔下來、無論他們是怎樣在生活的壓力下尖叫或掙扎,都不會造成真正的損害。……按照類型的常規,喜劇作家既要使人物經受地獄般的折磨,又要使觀眾確信,那些飄忽的火焰其實並不燙人。跨越過這一界線之後,則有黑色喜劇在等著,在此,作家將喜劇的常規進行扭曲變形,從而使觀眾感受到尖銳卻仍堪忍受的痛苦,而這類影片中的笑常讓我們哽咽。

 2 ) 一场婚礼办下来到底有多么不容易?

在去年的《奇葩说第4季》中,有一期的辩题是:你觉得婚礼要不要办?

当时这个辩题不但在节目中选手们聊得面红耳赤,网络上也掀起了讨论的热潮。一方说婚礼充满了铜臭味,变成了家庭和朋友间攀比的竞赛;另一方说婚礼是一种仪式,是对两人婚姻幸福的见证。

不管婚礼需不需要,至少每个少女都会有一场浪漫的婚礼幻想。或渴望梦幻般的婚礼,或希望婚礼平平淡淡。我听说过婚礼现场新郎逃婚的,也见识过新娘结完婚瘦了十斤……

当然今天我们要聊的不是婚礼需不需要,而是一部和婚礼有关的电影——《无巧不成婚》。

一场婚礼办下来有多么不容易?可能电影中的主角麦克斯最有话语权了。

《无巧不成婚》正式海报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奥利维埃·纳卡什和埃里克·托莱达诺。

在2011年,这两位导演一起导演了一部经典的法式温情喜剧《触不可及》,创造了当年零差评的影评奇迹。

《触不可及》剧照

阔别六年之后,2017年他们再度联手,奉上了这部暖心而励志的《无巧不成婚》。影片上映后也获得了极佳的口碑和褒奖,在素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的“法国凯撒电影奖”提名名单中,它更是获得了10项奖项提名。

可以说,《无巧不成婚》再次让我们领略了法式幽默的温馨和美好。

男主角麦克斯是一家婚庆公司的老板,对他来说今天是艰难的一天。

一大早,他接见了一对为了节省婚礼开支吹毛求疵的情侣,气愤之下,他以冷嘲热讽的方式赶走了这对情侣(说好的客户至上呢?)

但这仅仅只是麦克斯这一天“丧”的开始。因为在市中心豪华的17世纪城堡举办的那场婚礼, “自恋派”的新郎皮埃尔只想把婚礼办成是自己的个人秀。

婚礼现场也是状况不断,麦克斯刚到,就看到黑人姑娘阿黛尔正在咆哮着和DJ詹姆斯在争吵,不但如此,阿黛尔今天对所有同事都发脾气吵架。

这个DJ詹姆斯也令麦克斯很头疼,因为他耍大牌,我行我素地唱他那“落俗”的歌曲,完全不顾婚礼策划的音乐风格。

而自我感觉良好的摄影师盖,不但拍照心不在焉,还偷吃婚礼的食物、摔坏嘉宾的手机,甚至刚从实习生那里学会使用手机APP,就用社交软件勾搭上了新郎的母亲。

最奇葩的是麦克斯的妹夫朱利安,他穿着一条花睡裤就来上班了,而且在婚礼现场还去追求新娘,原来新娘是他年轻时的梦中情人!

之后,麦克斯总算克服了重重困难,婚礼庆典马上开始了。可是,坏事总是接二连三地发生……

晚宴的主菜牛肉全部过期了,这就导致晚餐没有主菜供应。

在工作餐中吃了这些食物的乐队集体生病,无法演奏音乐。

新郎准备了厚厚的一本演讲稿,在宴会上足足讲了三个小时,现场昏昏欲睡。

DJ詹姆斯违背了客户前期的叮嘱,竟然让嘉宾们挥起了餐巾。

本以为扭转局面的终极大惊喜,新郎驾着热气球在空中像新娘示爱,可是没想到拉着热气球绳子的阿黛尔和詹姆斯竟然放走了热气球,激吻起来!

而最后,两名员工因为操纵失误导致烟花爆炸,导致婚宴现场断电……

这场闹剧般的婚礼,眼看就要断送了麦克斯的事业前程。不过最懂浪漫的法国人,总会在最颓丧的经历中给出一个最温馨浪漫的结局。

这里保留一点小悬念,让大家对电影的圆满结局抱有一点幻想。

我想如果喜欢法式幽默的影迷,对《无巧不成婚》这部电影一定非常钟情。片中不仅仅是男主角饰演者让·皮埃尔·巴克里一个人巧如舌簧的台词功底来取悦观众,更有着一堆配角出色的演技和言语,让影片的幽默程度更加饱和。

比如摄影师盖和实习生的幽默对话;阿黛尔和詹姆斯对怼的斗嘴等等,每个演员都通过幽默的台词和动作表情,让观影者忍俊不禁。

我们都知道法国人是十分追求浪漫和幽默的国家,同样在法国的喜剧电影中,导演对台词的设定都非常的讲究,往往一部影片中的对话就能很好地表现出喜剧的效果,而不单单是靠演员的面部表情和夸张的肢体动作。

更关键的是,演员的台词总能深入观众的心里,让观众感到既幽默又有回味的余地。

比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麦克斯去取牛肉回到婚礼现场,阿黛尔告诉他一个坏消息:“现场有一位老人吃酥皮派噎住了。”麦克斯问她是怎么处理的,阿黛尔表情严肃地回答说:“死了,我们把他的尸体放在冷库了。”

气氛瞬间由开始的紧张变得有趣起来,这样的对话在全片其实比比皆是,包括主角麦克斯、摄影师盖、DJ詹姆斯、妹夫朱利安,每个人都好像戏精上身,幽默感油然而生。

林语堂先生在《论幽默》一文中指出:"幽默是人生的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程度,必有幽默的文字出现。”

法国电影的幽默不但体现在了剧情上,更是台词上的巧言性,可以说《无巧不成婚》是呈现法式幽默的又一部经典。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电影同样和《触不可及》一样,在欢乐的笑声中、在糟糕的生活自嘲中,观影者依旧能够从中感受到强烈的温馨感。

导演并没有刻意地去渲染生活和工作中的无奈,反而是通过喜剧效果突出写实,并且最终设定一个完美的谢幕,让整部电影从情感上得以喧哗。

《无巧不成婚》诚如是,也许它传递给我们的,就是对美好的向往。

 3 ) 无巧不成婚|你笑出猪叫,我黑人问号

电影进行到尾声,阿黛尔和乐队主唱四目相对,忘情拥吻,因而放开了手里绳索,任由绑着新郎官的气球飘向天空时,屏幕前的我被逗得大笑不止,说是笑出猪叫,倒也不为过。

然而这几乎是我看这部法国喜剧电影,唯一笑的一次。

而等到这个镜头的前90分钟,嗯,有些煎熬。

当然,前面细细碎碎的铺垫,埋梗,看得观众昏昏欲睡,最后十几分钟反转,高能,高潮迭起是很多电影惯常的套路,靠这个模式一战封神的佳作也不少。

不如说这也是电影的正常拍法,两个小时,情节层层推进,情绪慢慢积累,节奏逐渐变强,蓄力到结尾喷薄而出,比所谓的全程高能,一路搔着痒处逗人发笑,高明而正常的多。

虽然本人愚笨,但是剧中的人物关系和笑点大致还是能捋得明白:

看什么都不顺眼,总是黑着一张脸,临时抱佛脚的嘴炮领班阿黛尔;

临时替班,读不懂氛围,总是感觉在状况外的乐队主唱;

一副专家模样然而落后于时代,贪心好色却又自命清高的摄影师;

穿着睡裤就上工,眼光不错一眼相中新娘的小舅子;

头脑短路,只晓得计算短期得失,一脸蠢萌的黑工甲;

以及其他的差不多员工乙丙丁们……

当然,还缺不了自身难保,还得到处救火的主角老板马克思。

说是无“巧”不成婚,然而所谓的“巧”,要不就是计划不周,要不就是突发事件,总之,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电影的情节推进相当简单,婚礼慢慢推进,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个人出来耍两下,马克思和阿黛尔收拾烂摊子,打打闹闹一路走到头,穿插着一两个镜头和几句台词说说主角们的个人烦恼。

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最后一个大问题,大家合力救回来,峰回路转,新娘满意,婚礼团队之间的恩怨消泯,其乐融融,迈向美好的的明天。

情节轻松笑点足,又是高档法国货,卖相很好。

只是……看起来有点累。

首先便是人物众多,大家还都有戏……对于小民这样的笨人来说免不了就会有对不上人的尴尬。更可怕的是本来就是脸盲,后半段居然让很多员工都穿上了同样的头套和制服,所以……这都是谁啊……

小民曾经吐槽过《完美陌生人》,槽点就是人物多。然而很明显《完美陌生人》为了让观众认人还是做出了努力,不仅形象上区分,而且大家都在一个场景中,对比鲜明也能加快认识速度。

而《不巧不成婚》中,不仅人物多,场景也多,配角的戏份被切割到后厨,中庭,客厅,杂物间等不同的场景中。所以……这都是谁啊……这都在哪儿啊……

最后,电影的节奏有种奇妙的迟滞感。这样一部本应该是鸡飞狗跳的热闹喜剧,居然几乎没有短镜头和快速剪辑,而是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我们经常会看到两个法国佬在一个场景里大段大段的对话,然后……看困了。

所以……这都是谁啊……这都在哪儿啊……怎么这么慢……

这样的疑惑几乎抵消了电影中的大部分笑点,而让整个过程不那么愉快。

然而这又并不是电影本身质量的问题,非要归罪,只能说是文化隔阂和本身的拍摄风格所致,虽说在法国本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奖项。但是推广到外面,可能还是会水土不服。

还是要为法国人浪漫的想象力而鼓掌,也有点羡慕其自由还有点放纵的生活态度。但是电影嘛,嗯,法国人拍给自己看的喜剧,我们就算不笑,也没啥大不了的。

 4 ) 喜欢这部温情的电影,很日常琐碎,有烟火气。

现在的很多电视剧都喜欢演职场精英,男女高管,自带气场,没有为难得到他们的事。

但是真实的生活更像《无巧不成婚》中的满地鸡毛、跌跌撞撞的。婚庆老板马克斯贴近于真实生活,他会暗怼、吐槽难缠的客户,但是又对婚礼细节要求严格,尽量给客户一个满意的婚礼。他会严厉地处理服务生不带假发的风波,处理小舅子朱利安的麻烦、处理后厨主管阿黛尔和婚礼歌手詹姆斯的争执,与事故不断的下属斗智斗勇,但也会给搬家的下属借卡车、放假的方便,坦诚地与主管阿黛尔、摄影师交流自己真实的想法。他遇到麻烦时,虽然无奈,但也迅速调整心态,提出解决方案,带领团队度过难关。

马克斯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这部电影恰恰让我们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麻烦,马克斯看到了别人的麻烦,去接纳别人的问题,灵活处理,让这些活生生的有缺点也有长处的人一起去完成一个奇妙的婚礼。

 5 ) 一场鸡飞狗跳的婚礼,可能另有深意?

这部电影,就是在发牢骚。

世上最鸡飞狗跳的事情,婚礼要算一桩。

想象中的婚礼神圣甜蜜,可现实中,往往令人神经紧张,奔波劳顿。

它无异于一场大戏,新娘新郎台前表演,宾客在台下实时观看。

而最手忙脚乱的,就是后台工作人员——婚庆公司了。

[无巧不成婚],就从婚庆公司的角度,描绘了一场灾难级别的婚礼。

片名甚至一度定为[困难]

看完也忍不住心疼婚庆。

肉类全部变质,临时向附近酒店借调食材。

婚庆团队因为先垫肚子,工作人员已经食物中毒倒下大半。

在这之前,赶紧给客人灌打死卖盐的咸酥皮,和撑肚子的苏打水。

还有各种团队矛盾……

以上都是小问题了。

他们甚至把新郎搞丢了。

在新郎飞天向新娘告白的节目中,新郎本该身系气球,在空中一路飘到新娘面前。

结果,拉气球的人一撒手……

新郎飞走了

若你办过婚礼,或至少参加过婚礼,大致应该明白,办场婚礼,是真累。

站一整天,小心安排好坐席,记住各项流程……比上班还累。

一个不小心,还要出无法原谅的事故。

前阵子新闻的酒醉公公失态事件

完成婚礼,跟拍一部电影一样难。

也许是我想多,总觉得,这也是导演们拍戏的写照。

导演奥利维埃·纳卡什(左)和埃里克·托莱达诺(右)

曾一起拍过[触不可及]

和[桑巴舞]

导演们说,他俩当年为了筹钱拍短片,啥都干过。

画师啦,DJ啦,潜水员啦,服务员啦。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看遍了聚会的“沧桑”。这也是这部喜剧的源起。

拍电影,也要经历这些沧桑的啊。

我怀疑,只是导演不好说明白,但纵观各种电影的幕后,类似[无巧不成婚]的种种事故,从来就没少过。

从这个奇怪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就像在发牢骚。

01

甲方

不是一路人

新郎新娘,既是演员,也是甲方。

甲方的身份,相当于电影里的制片了。

为了省经费,提胡搅蛮缠的理由

什么餐品不要前菜啦,照片去掉白边啦。

还有的,倒是不差钱,但特别要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临时加了一大段戏

这又臭又长的演讲,听得人昏昏欲睡。

奥利维埃和埃里克在欧洲拍片,实行导演中心制。但身处美国的同行,在制片中心制的阴影下,撕逼那是免不了的。

[银翼杀手]、[异形3],导演与制片人之争早在坊间广为流传;多少年后[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也还是同一个套路。

导演想这么剪,制片人觉得那么搞票房要扑,遂缩减片长,或改换结局。

当然,大部分时候,这种争斗,是暗流。但如果真把导演的豹纹脾气召唤出来了,结果就如[无巧不成婚]:

省钱吧,山寨最省钱

豹纹导演的典型代表,当属特瑞·吉列姆。

1985年,他在美国发行[妙想天开]

影片在欧洲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美国的发行商环球,一口咬定,这部电影不可能在美国赚到钱。

于是环球决定将142分钟的电影,缩短到90分钟,配乐也要换,结局还得改。

而双方签合同时,吉列姆已经把最终剪辑权交出去了。

普通人都觉得这下是毫无办法了。

可吉列姆在《Variety》租下了整版广告,发公开信直怼环球母公司总裁希德尼·西恩伯格:

“你什么时候发行我的电影,[妙想天开]?”

西恩伯格也怒了,他告诉《洛杉矶时报》:“要是他的电影真这么完美,那就让别人买走吧,我们不要了,这点损失我们承受得起。”

接下来,吉列姆又把未剪辑版本给洛杉矶电影协会看。在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后,终于让环球发行了一个132分钟的版本。

电影确实没在美国挣到钱,不过,收获了两项奥斯卡提名,也成为类型片经典。

刚刚拿下奥斯卡的吉尔莫·德尔·托罗也曾有类似遭遇。

1997年的[变种DNA],在拍摄阶段很不愉快

哈维·韦恩斯坦和鲍勃·韦恩斯坦(没错就是凉掉的那两位),时不时就来片场“巡视”,总在抱怨电影不够恐怖。

他们让人拍摄了很多“跳出来吓人”的镜头,来“弥补”影片“不足”。

他们还毙掉了托罗设计的跨种族夫妇。

以白人夫妇代替

2011年的蓝光版本中,托罗在导演音轨中评论:“美国还没准备好在主流电影中呈现跨种族婚姻,我觉得我被炸回了中世纪。”

[水形物语]的人鱼恋总算扬眉吐气

也有[天堂电影院]这样,公映版公认胜过导演剪辑版的。

但甲方乙方的撕逼,始终是真闹心啊。

02

搭档

看不顺眼

无论是拍电影还是办婚礼,都是项团队工作。

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工作人员互看不顺眼,项目就遭了殃。

在[无巧不成婚]中,表演歌手和后厨主管,就所有问题,都要争个哪个部门先,哪个部门后。

互不相让,叫进度停滞,陷入僵局

拍摄[僵尸世界大战]时,编剧阶段就产生了分歧。

导演马克·福斯特希望把电影重点放在动作戏上,编剧J·迈克尔·斯特拉辛斯基,则希望还原原著,认为动作戏会把故事打散。

相持不下,编剧被解雇。

[无巧不成婚]就没法这么干。婚礼就是今天,解雇谁都办不成。

相当于,[僵尸世界大战]拍到最后,不能把布拉德·皮特随便就解雇了。

不然前面重拍吗

而在影片制作末期,生产出现了极大困难,整个第三幕和结局都要重改,而制作截止日期只剩不到三周。

有报道称,皮特和导演已经拒绝交流。重拍期间,导演的意图,都要通过中间人传话。

像这样

但导演出面否认,认为是制作困难滋长了这些谣言。

估计他心里只有这句话

拍[雨中曲]期间,没有舞蹈基础的黛比·雷诺兹,常常被吉恩·凯利骂到哭。

有一次,还被路过的弗雷德·阿斯泰尔发现,她躲在钢琴底下哭。

而电影里,黛比和吉恩,是情侣啊

即使后来,黛比说,吉恩这样一个演员,指导我这种完全没有舞蹈底子的人,真的要巨大的耐心;他是我合作的导演中,最令人激动的。

但吉恩随后的赞美听来还是怪怪的:“很走运,黛比坚强得像头牛。而且她也是很棒的模仿者,不需要太费劲就能完成最复杂的常规工作。”

银幕前的粉红泡泡简直是奇迹。

03

员工

没有紧迫感

最叫人又生气又无力的,是别人都忙得恨不得喷个气飞天了,他还悠哉游哉。

比如摄影师不好好拍照,一个劲吃

把宾客的甜点都吃光了。

詹姆斯·卡梅隆遇到过这种事儿。

拍[异形2],地点在英国松林片场

英国绅士们在《工会法》里规定,上午十点,下午四点,是饮茶时间。

卡梅隆当年就已经是个全才,不光导演,每个环节都能参与。

这个机器人就是他亲自设计

卡神忙到飞起,凡人们却只顾饮茶,你说生气不生气。

终于有一天,卡梅隆扬手就掀翻了餐桌。

此后,卡梅隆被英国剧组人员起了个绰号——“恐怖亚当”。

[无巧不成婚]中,摄影师也被Boss暴击

你会发现,对待这种人,不痛骂不行。

但往往痛骂了还是不行。

04

办公室恋情

影响工作

还说回那俩冤家,互称“脑子有屎”的家伙。

竟然来电了

而且正是在不该的时候来电。

把新郎放飞了

这说明啥同学们?

办公室恋情要出乱子啊。

片场的恋情一般是不大有问题的。

比如像[断背山]里的希斯·莱杰和米歇尔·威廉姆斯。

成就一段佳话

或是像[母亲!]里的达伦·阿伦诺夫斯基和詹妮弗·劳伦斯。

好赖也宣传了电影再分手

但也有例外。

我猜你跟我想的一样。

金敏喜和洪尚秀

原本是好好的导演与缪斯。金敏喜一进军电影圈,身价就高达三亿元韩元(约180万人民币)。

洪尚秀更是韩国导演五虎之一,文艺青年的偶像。

一公布这婚外恋+忘年恋,举国哗然。

两人相差22岁,而洪尚秀的妻子,也坚决不同意离婚。

而洪尚秀2015年就离家出走,跟老婆说:“我想和别的女人生活。你也找个别的男人吧。”

金敏喜借两人作品[独自在海边的夜晚]拿下柏林影后,这部电影恰恰讲的是是女演员与导演出轨。

韩国观众当然不买账。

他们说,和当年全度妍拿下戛纳影后的心情,完全不一样啊。

于是每一部合作作品,都有了作品之外的争议。

[无巧不成婚]当然不是[买凶拍人]。

后者是有意要影射拍片过程中的各种灾难。

投资大佬干预拍摄

制片唯钱是从

但每一种团队工作,都会或多或少遇到[无巧不成婚]的状况。

哪一行没有天灾人祸、坑爹甲方、不给力乙方和猪队友呢?

-

文:姜不停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6 ) 无巧不成婚

这吃了狗屎的生活!看似荒谬的各种意外巧合把婚礼策划人的男主搞的鸡飞狗跳,哭笑不得,而在这荒谬的喜剧背后却有着强大的现实一面,所以关于喜剧,本来就有悲剧的底蕴吧,越是悲凉越是笑得大声。

对外,有不靠谱处处挑刺想省钱的新婚夫妇,尤以自大而自视甚高的新郎为代表;明察暗访的检查员和上门谈收购的工作人员傻傻分不清楚。对内,有火爆性格的左右手,有不省心的穿着睡裤的小舅子,有怨声载道埋怨服装的一众侍应,有大吃特吃生意惨淡的摄影师,有临时顶岗挑战新郎神经的祝唱歌手,还有闹着别扭的婚外恋对象,这么一个岌岌可危的团队闹出了不少笑话,也险些毁掉这场婚礼,但在危机的最严重时刻,也是他们挺身而出,携手并行!

最后一个危机来临,男主意识到即将完蛋时,歇斯底里地痛斥每个错处百出的员工,这个桥段倒是很打动人。人生不管你做了多么万全的准备,多么努力地修复,都依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影片的结尾还是温暖而有力量的,员工们即兴演奏,既率性又真诚。也正是大家不遗余力的抢救,让男主重新找回自己的热情,重新点燃继续下去的勇气。

大概这就是人生吧,哭过骂过抓狂过无奈过,但最终依然要学着微笑地面对人生!

 短评

无巧不成婚这个译名跟电影内容根本就是两回事。这个婚庆公司的老板怎么活下来的...摄影师跟饿死鬼一样偷吃,让助理帮他注册了社交软件后,上了新郎的妈;新来的替补服务员能把每一句话都听错;小舅子遇上他前同事——新娘,魂都丢了...结局虽热美好,但这是电影,现实能让人想屎...

10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在圣塞看的12部里的最佳,婚庆公司在古堡组织奢华大婚时的各种接踵灾难和化解。放映时一大段漏了英文字幕,不知道最大包袱是怎么抛出的。除去依然有的乱哄哄法式喜剧外,也有更多能让国际观众捧腹的桥段设置,制造巧合和戏剧冲突的频度和强度,堪比1990年代的《电影节贵宾》和《憨豆放大假》。

12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新郎真是戏精本精了,这样的亲友团遇上这样的婚庆团队不出事就有鬼了

14分钟前
  • 殇潮|Enigma
  • 推荐

用法式幽默包裹了一个中年危机的内核,婚礼上所遇到的问题实际上就映射了人生里的坎儿,当羊肉变质的时候就可以用酥皮派加气泡酒填饱肚子,人生就是这么回事儿。

19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一场婚宴背后的闹剧,麻烦不断,越理越乱,法式幽默贯穿全片,穿插每个人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妥协,配乐也很加分,这种片子很难不好看。

21分钟前
  • 沙客
  • 推荐

很不错的法式喜剧 虽是关于高大上的婚庆业背后的鸡飞狗跳 其实所有工作的人应该都有共鸣 猪队友一样的同事 永远会出状况的项目 难搞的客户 四处救火的老板...... 这不就是自己的日常吗?会抱怨 会有离开的念头 但最后真的要迈出那一步还是很难 总会有关于集体的温暖时刻停在心里吧

24分钟前
  • anewpig
  • 推荐

Gilles Lellouche 唱歌还挺好听。

26分钟前
  • vivi
  • 还行

3.5 无论哪个指标都大概是三谷幸喜60%-70%水平。过分工整的凯撒陪跑片。

27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他朋友劝他说要换个角度看,因为这是积极的。看清现实不等同于悲观,"悲观' 又有什么问题?

32分钟前
  • 赛末点
  • 推荐

看电影的过程中正好又有个同学来邀请参加婚礼:嗯,好,知道了,尽量去。其实不是不愿意去,只是千篇一律的流程,我都能演了,电影中的乱象反而增添不少趣味。于是乎,尘封已久的wedding plan又涌上心头,绝对surprise。前提是,我得遇到那个让我想结婚的人啊~浪里个浪

36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相比丹尼伯恩,这对搭档导演的喜剧才算是好的法国喜剧。但是相比触不可及还是逊色多了。“不愧是法国人,只有他们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41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生活就跟这场婚礼一样,峰回路转,有危机有转机,反正随机应变就是了。糟心生活里要自己找快乐的点才能过得开心啊~三星半

42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特别地道的法式幽默和浪漫,异想天开、此起彼伏、意味悠扬、轻松自在。全程节奏把握恰到好处,转折点都如蜻蜓芙水带过,自然又高级。新郎两面三刀和做事认真有创意的浑然一体,以及各种人际关系处理也彰显了法国人对人性多面的理解和胸怀。全方位点赞。

43分钟前
  • L.C.
  • 力荐

浪漫是全天下人的,幽默是少数人的,而烦恼却是一个人的。

4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7.0/10 分。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呀。。。人物太多了。。。新娘挺好看的。。。

52分钟前
  • Lonely
  • 推荐

焦头烂额的日子才是日子 不断出错人生才是人生啊!!!

57分钟前
  • 葡萄柚
  • 推荐

用复杂的困境作为所有困境中人的出口,“月球”出现是最大亮点。但一点场景浪漫并不能完全抹盖婚礼中投射的法国人际乱象,刻意圆满的结局明示希望,真的很难不去联想这是在影射现代法国社会。整场婚礼运作中的这种天生的“自由灵魂”,实际就是不负责任,却仍满口推辞辩解。醒醒吧。

1小时前
  • wang_15th
  • 还行

同行看了有共鸣吧…猪队友坑团队,请来的摄影师在梦游,请来的歌手太有个性太跳,老板忙上忙下焦头烂额最好能分身,客户各种改各种白痴,最后甲乙方都快崩的时候,某种巧合化解了尴尬,happy ending。“让我们好好融入法国…”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欲圣
  • 推荐

一场鸡飞狗跳的欧式婚礼,一个婚庆公司老板倒霉的一天。法国人依旧浪漫的不拿出轨当回事,头发花白的老夫老妻也可以各自培养备胎。欧洲电影则在民族大融合的道路越走越远,不仅仅突出黑人角色,连印度裔都开始频频露面了。

1小时前
  • 大海里的针
  • 还行

远处传来笙歌,他推开重重人群,在古堡幽微的烛光中,看到一对新人沐浴着祝福蹁跹而舞。竹笛长鼓钢琴大提琴萨克斯,混杂着锅盖打蛋器调料罐奏出一首不眠之曲。此刻乐器不再有区别,欢乐不再分雅俗,成员不再分贵贱。于是挥动餐巾,飞上夜空,吃光加盐的酥皮派,这荒乱的婚夜成为每个人阔别难忘的记忆。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