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虎啸龙吟

短剧大陆0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短剧虎啸龙吟 剧照 NO.1短剧虎啸龙吟 剧照 NO.2短剧虎啸龙吟 剧照 NO.3短剧虎啸龙吟 剧照 NO.4短剧虎啸龙吟 剧照 NO.5短剧虎啸龙吟 剧照 NO.6短剧虎啸龙吟 剧照 NO.13短剧虎啸龙吟 剧照 NO.14短剧虎啸龙吟 剧照 NO.15短剧虎啸龙吟 剧照 NO.16短剧虎啸龙吟 剧照 NO.17短剧虎啸龙吟 剧照 NO.18短剧虎啸龙吟 剧照 NO.19短剧虎啸龙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28 13:25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曹睿病态形象的分析

1 亲眼见证甄宓饮鸩自尽,对幼小的曹睿心中毁灭性冲击力是难以想象的,长大后表现出对亡母的追思越发极端,扮母上殿等情节。
2 曹植曾对甄宓动情,曹丕对曹植心存两重嫉妒之心,一是曹植逆天的诗文才华,二是曹植是曹操最钟爱之子,对曹丕自己而言,曹操谈不上喜爱,甚至有些厌烦。两重嫉妒引发两重自卑,致使曹丕不喜欢曹植,也恨屋及乌的不喜欢甄宓。加上流言说曹睿乃是曹植与甄宓斯通所生,更加剧了曹丕对甄宓、曹植、曹睿的厌恶之情。
3 从小缺失父爱,内官在宫中贴身照拂、日夜相伴、幼年丧母、缺失父爱,多重原因结合导致曹睿对辟邪的异常感情,亦父亦母却又非父非母,才出现独好男宠,反复无常的情绪。
4 曹家聪慧,所以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多疑,而现在曹睿贵为天子,权力之大无人能与之抗衡,自然更加无法无天。

曹睿病态的角色形象与剧情契合,也是对人物本身的成长经历的独特总结(仅针对剧情设定)。

 2 ) 对于水军口中所说的丞相粉,我来给大家伙介绍几个

这部剧太恶心人了,而且水军口中一直丞相粉丞相粉的在嘲讽,好,那我就来大概介绍几个丞相粉(以下大部分都是百度搜索的介绍,不是出自我手,如有错误,敬请指出)。

top13:王安石
      北宋时的名相王安石,心高气傲,性情刚直,亦对诸葛亮极为推崇,在其诗作《诸葛武侯》中写道“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赞颂了诸葛亮以弱攻强,毫不退缩的精神。此外,在另一诗作《感旧》中写到了“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也说明了诸葛亮对于蜀汉政权的重要性。

top12:桓温
      桓温西征,在途径峡口八阵图遗迹时,提笔写下一诗【望古识其真,临源爱往迹。恐君遗事节,聊下南山石】,并勒石以铭,这也是历代较早的咏颂诸葛亮的诗篇。
      此外还有个小故事,出自世说新语【桓温征蜀,犹见武侯时小吏,年百余岁。温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虽说不能保证真实性,但那句【自公没后,不见其比】真是相当的感人,个人认为这甚至可以说是历代对诸葛亮最为出色的赞誉。

top11:刘伯温
      元末明初军事谋略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刘伯温:军在于治。诸葛亮连年征战而兵无厌言,乃至于此。以致后人说刘伯温是诸葛亮的转世。

top10:乾隆皇帝
      隆皇帝,写诗赞孔明曰:“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昊真。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完人。”

top9:司马炎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的开国君主。 司马炎:朕闻卿之言,晓诸葛亮之能也!今天下已定,朕立武侯伺,乃为祭其忠贞。司马炎特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
      司马炎他爷爷司马懿其实也算个亮粉,不过只能算大路粉,而司马炎却真的是铁杆亮粉,对诸葛亮相当之推崇。
      蜀汉灭亡后,司马炎特别派自己的亲信将领陈勰去学习孔明练兵阵法,以教禁军五营士【先是,陈勰为文帝所待,特有才用,明解军令。帝为晋王,委任使典兵事。及蜀破后,令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勰悉暗练之,遂以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迁将军。久之,武帝每出入,勰持白兽幡在乘舆左右,卤簿陈列齐肃】不说别的,光是司马炎能让身边的亲卫军士以诸葛亮的治军之法操练,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在他心中地位之高。而且还让陈寿整理诸葛亮集奉上,看完后感叹道【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明显的认为满朝文武没一个比得上诸葛亮的,也不知道满朝文武听了这句话后会有什么感想。
ps:吴仲达,连你亲孙子都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

top8:苻坚
      苻坚这厮是一个汉文化的优秀学习者,他认为手下能臣王猛是诸葛亮转世,特意封王猛为“武侯”,就是为了彰显他们君臣【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孔明也】,王猛也不负苻坚重望,不仅以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将关中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得前秦国力越发强盛,更是亲自带兵征伐二国,扫清中原,统一了北方,使得前秦极盛之时十分天下有其七八。这样看来,苻坚的姿势水平实在是相当的高

top7:苏轼
     《念奴娇》作为千古传颂,上了语文课本的名作,自然是无人不知,苏轼也确实是个周瑜粉,但其实他对诸葛亮评价,更胜周瑜。
苏轼对于诸葛亮的态度有过一个重要的转变,年轻气盛时候的苏轼,对诸葛亮并没什么推崇,甚至对于他与刘备使用欺诈手段夺取益州颇有微辞。但随着宦海沉浮,起起落落之后,他对诸葛亮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他的生涯后期,就著有颇多赞颂诸葛亮的作品,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在三国吧里时常有人提到的那篇《诸葛武侯画像赞》:【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苏轼在其中大大赞扬了诸葛亮 治军严明,指挥有方,甚至赞颂孔明如神似仙,可谓非常之吹捧。
      并且,苏轼在其《三国名臣赞》中,赞扬诸葛亮乃是“三代王者之佐”,评价在三国诸多名臣中堪称第一,并且,这似乎也是第一个有关三代而后第一流的赞颂诸葛亮的说法(最著名的当然是那句三代而后第一人)
【西汉之士多知谋,薄于名义;东汉之士尚风节,短于权略。兼之者,三国名臣也。孔明巍然三代王者之佐,殆未易以世论。 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 因蜀之资, 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
      此外,苏轼还有几篇推崇诸葛亮的诗词,论其总数,其实还要超过赞颂周郎的,但因为大江东去的知名度,大家都认为苏轼是铁杆瑜粉,而忽略了这一点

top6:宋濂,方孝儒
      苏轼所谓【三代王者之佐】是第一个以三代以后能臣赞扬诸葛亮的说法,而此类说法在明朝以后广泛出现,如明初名臣宋濂,便是赞叹诸葛亮乃是三代以后唯一一个“合于先王之道”的人,并说三代以后得杰出人物,只有诸葛孔明等数人而已。
      明初另一名臣方孝儒亦持相同观点,认为诸葛亮乃是“千载一人”,其才堪比伊尹,吕尚(这也应该是最接近三代而后第一人的说法了)以其才能,没能平定乱世,都是因为“天实厄之”
      宋濂:【龙门子曰:三代而下有合于先王之道者,孔明一人耳。其师以正动,义也;委身事君,忠也;开诚布公,信也;御众以严,智也;其功之不成,天也。议者则谓其“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又谓其出师“不攻瑕而攻坚,一出师乃与魏氏角,其亡则宜”,又谓其“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所以失之”;是皆以权谋术数测孔明,而孔明明白正大之心,初未尝知之也。若三者之议,真蛇鼠之见哉! 】
      方孝孺:【汉治任法,难乎大臣。惟忠武公,千载一人。综核万变,以义而动,虎跃龙骧,天下震恐。极其智能,乱不足平。天实厄之,大勋无成。成败纷然,处之甚暇。论其所存,伊吕流亚。古学不传,士气益卑。公心不亡,百世之师。】

top5:李靖
      大唐开国功臣,军神李靖对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评价极高,【兵之情虽主速,乘人之不及。然敌将多谋,戎卒欲辑,令行禁止,兵利甲坚,气锐而严,力全而劲,岂可速而犯之耶?”答曰:“若此,则当卷迹藏声,蓄盈待竭,避其锋势,与之持久,安可犯之哉!廉颇之拒白起,守而不战;宣王之抗武侯,抑而不进,是也。】在李卫公兵法中说到司马懿抵抗武侯,就像廉颇拒白起一样,只有蓄盈待竭,避其锋势这一种办法。(注意,这里说的是李卫公兵法而不是唐李问对)
      而被后世认为是托名伪作,名列武经七书的【唐李问对】中,更是对诸葛亮大肆赞扬,认为陈寿等史官“鲜克知兵”,所以低估了诸葛亮等人的军事才能,更是自陈六花阵乃是源自诸葛亮之八阵图【靖曰:【诸葛亮以石纵横布为八行,方陈之法即此图也。臣尝教阅,必先此陈。世所传《握机文》,盖得其粗也。】
靖曰:【臣所本诸葛亮八陈法也。大陈包小陈,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古制如此,臣为图因之。故外画之方,内环之圆,是成六花,俗所号尔。】
      靖曰:【观其文,迹其事,亦可差别矣。若张良、范蠡、孙武,脱然高引,不知所往,此非知道,安能尔乎?若乐毅、管仲、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此非察天时地利,安能尔乎?其次王猛之保秦,谢安之守晋,非任将择才,缮完自固,安能尔乎?故习兵之学,必先由下以及中,由中以及上,则渐而深矣。不然,则垂空言,徒记诵,无足取也。】
      唐李问对中多次出现了多位古代军事家的名字,其中孙武13次位列第一,诸葛亮出现7次,位列第二(次数有可能记错了,欢迎指正)很多人喜欢说他是伪作,但是伪不伪作它都是一本名列武经七书的古代军事著作,这总是不能否认的吧?

top4:裴度
      辅佐唐宪宗削平不服藩镇,实现“元和中兴”的中唐名相裴度,在成都武侯祠外,亲笔撰写《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认为史上过往诸贤,能兼具事君之节、开国之才、立身之道、治人之术者,唯蜀相诸葛公也。并赞颂孔明施政【法加于人也,虽死徙而无怨;德及于人也,虽奕叶而见思】,可与伊尹、周公、管仲、晏婴,萧何、张良,易代而论。
      历史上著名的三绝碑,即是出自裴度之手
      另外,从以上裴度的言论和诸多咏颂诸葛亮的唐诗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是很喜欢喜欢把诸葛亮与管乐孙吴作比较,甚至认为诸葛亮超越了他们,其中尤以杜甫【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最狠,一下把伊尹吕尚萧何曹参全比了下去

top3:陆游
      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写了大量的赞颂诸葛亮的诗。 他在诗中赞道:“隆中鱼水三分业,江上风云八阵腾。”“五丈原头秋色新,当时许国欲忘身。长安之西过万里,北斗以南惟一人。”“壮气河潼外,雄名管乐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一表通今古”,“千古隆中可与期。”“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top2:杜甫
      诗圣杜甫,诸葛亮铁杆粉丝,杜甫直接咏颂诸葛亮的诗大概是10首左右,仅次于写给李白的14首(杜甫也是李白脑残粉),加上其他诗句中提到过的,一共是16首,以下是其中几首。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阁夜》)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咏怀古迹》)

top1:魏晋以降所有忠贞爱国之人
      不喜欢诸葛亮的人总是说三国演义太过神话诸葛亮,其实并不是罗贯中神话诸葛亮,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以及老百姓都在神话诸葛亮,罗贯中只是把民间的诸葛亮的形象经过艺术加工,放到了三国演义里面,即便没有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诸葛亮的形象也是伟岸无比的,也不是司马懿之辈能够望其项背的,各位有空可以看看成都武侯祠的变迁,就能知道武侯在老百姓心中是多么伟大的

       看了虎啸龙吟,我真的是出离的愤怒了,不曾想,世界上竟然会有这么无耻的人存在。
     《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做事情首先要做的就是正名,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忠义正名、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名,为丞相正名,不能让虎啸龙吟的污水泼到丞相身上,不能让那些不了解历史、不了解三国的人被虎啸龙吟所蒙骗。

 3 ) 细节中的精彩与争议:《虎啸龙吟》细节探讨

历史剧,终归不是历史,而是戏剧。戏剧,在于表达,在于呈现,在于交流。杰出的戏剧,不止在叙述一个故事,更在表达一段思索,呈现一个困惑,从而与观众交流沟通。这一点,《虎啸龙吟》做到了。

曹叡女装画母:“娘,别走!”

“月球表面”、“女装大佬”、“疯狂恋母”,大概是许多观众对剧中曹叡(刘欢饰)的第一印象。实际上,刘欢饰演的曹叡是《虎啸龙吟》里最出彩的人物之一。

陈寿《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第三》的记事记言,主要着眼于曹叡一生的主要功绩,如拒诸葛、退孙权、平辽东等,也记载了其晚年(虽然三十六岁英年早逝)大兴宫殿的奢靡之举,陈寿如是评价:“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于时百姓雕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显祖,阐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汉武,宫馆是营,格之远猷,其殆疾乎。”([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1页。)这里,陈寿认为曹叡既有明君风范:深沉刚毅、善断有识、率性而为;又有昏君行为:大兴土木,置民生凋敝、国家分裂于不顾。裴松之注引孙盛语,更是称赞曹叡“优礼大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至概焉。”(附赠彩蛋,仍是裴松之注引孙盛之语:“魏明帝天资秀出,立发垂地,口吃少言……”嗯,“天资秀出,立发垂地”,果然有“女装大佬”的潜质;等等!还有神马毁三观的东西,“口吃少言”,难道曹叡应该这么演吗:“好…好…好一……一…一…一个……忠…忠…中二少年?”)如此一位“开容善直”的仁德开明之君,怎么就成了剧中一言不合就杀画师、穿女装的变态皇帝呢?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史书仅仅是对历史的书写,永远不能代表历史本身。此外,古代官方史书基本只侧重于记载重大事件,而极少关心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除去大兴土木反常之举(相较于其勤政开明,大兴土木确实显得有些反常)外,读《三国志·魏书·后妃传第五》,亦可发现曹叡的某些乖戾举动。据《后妃传》记载,曹叡宠幸郭皇后(明元郭皇后,即支持司马懿高平陵之变的郭皇后)之后逐渐冷落毛皇后,游后园,召集才人以上的妃嫔开宴寻乐(“召才人以上曲宴极乐”),唯独不请毛皇后(“元后曰‘宜延皇后’,帝弗许”);事后,毛皇后仍然得知了此事,醋意顿生,便反问:“昨天在北园游宴,玩得很爽(曹爽的爽?!)吧?”(“昨日游宴北园。乐乎?”)曹叡听闻后,知道有左右宫人泄露此事,盛怒之下,处死十余人(“所杀十馀人”),还直接将毛皇后赐死,但照旧加谥,葬在愍陵(“赐后死,葬愍陵”)。(参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3页。)

看《虎啸龙吟》曹叡女装扮母的时候,也许有必要脑补《军师联盟》的甄宓。

文德郭皇后(郭女王,即剧中郭照)又是否为曹叡下令所杀呢?《后妃传》仅载“青龙三年春,后崩于许昌,以终制营陵,三月庚寅,葬首阳陵西。”([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2页。)史家常为尊者讳,所谓“内大恶讳,小恶不书”,陈寿极有可能有所避讳。裴松之注引列举了两种不同于《三国志》的说法。其一为《魏略》,郭女王自然死亡,但下葬时被“披发覆面”:“明帝既嗣立,追痛甄后之薨,故太后以忧暴崩。甄后临没,以帝属李夫人。及太后崩,夫人乃说甄后见谮之祸,不获大敛,被发覆面,帝哀恨流涕,命殡葬太后,皆如甄后故事。”其二为《汉晋春秋》,郭女王被逼杀,下葬时口含米糠、以发覆面,正是《虎啸龙吟》采用的说法:“初,甄后之诛,由郭后之宠,及殡,令被发覆面,以糠塞口,遂立郭后,使养明帝。帝知之,心常怀忿,数泣问甄后死状。郭后曰:‘先帝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雠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邪?’明帝怒,遂逼杀之,敕殡者使如甄后故事。”([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2页。)如同赐死毛皇后之后仍为其加谥,剧中情形——曹叡先赐死郭太后而后加谥厚葬、以“病逝”入史册——大概具有一定可能性。

无论是因左右泄密、皇后吃醋便大开杀戒,还是将得宠于父皇的郭太后赐死,抑或是剧中虚构的女装画母、斩杀画师(第二、三集),究其原因,或都与曹叡不幸的童年经历有关。童年,母亲被父亲赐死,自然会留下难以抹去的幽暗记忆,无论理性如何克制,如何成年后如何“沉毅断识”,恐怕都无法摆脱那段苦痛回忆。母亲去世后,曹叡又一直生活在父亲曹丕的父权压抑下和宫廷斗争的恐怖氛围中。“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裴松之注引《魏末传》,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6页。),这不仅是对幼鹿的同情悲悯,更是内心深处的战战兢兢,正如剧中曹叡继位前的担忧:“他杀了我娘,他会不会把我也杀了?”(第一集)这种不幸经历造就的性格,难免敏感多疑、极度缺乏安全感,也难免产生浓厚的恋母弑父情结。之所以处死泄密的宫人(即使仅泄露了生活小事而非军国大事)和“善妒”的毛皇后,大概正是因为曹叡厌恶被监视控制的感觉(大概也因此更加懂得驾驭臣下,而始终提防自己被权臣操纵)。赐死郭太后,则或是将对父亲的怨恨投射到郭女王(被父亲宠爱)身上,也饱含着无法挽救母亲性命的遗憾、愤恨和无奈:“我娘死了,她现在一个人在坟墓里,口含米糠,以发覆面,好凄凉啊。那个时候为什么没有人,千里迢迢闯宫面君去救她呢?这么多年,朕恨自己,朕恨自己没有能力去救自个儿的亲娘。”(第二十四集)

美国德裔心理学家弗洛姆曾在《爱的艺术》里指出,纵欲是人类摆脱孤独感的一种方式,但仅仅只能在纵欲之中短暂地逃离孤独(参见[美]弗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1页。)。曹叡晚年大兴土木,大概也是为了摆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安吧。幸而剧中还有大内官辟邪的陪伴(《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中明文记载了辟邪这一人物:“既从刘放计,召司马宣王,自力为诏,既封,顾呼宫中常所给使者曰:‘辟邪来!汝持我此诏授太尉也。’辟邪驰去。”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0页。),尚可在深宫中相互取暖。

曹叡是一位励精图治、沉毅善断的明君,也一度是大兴土木乃至滥杀无辜的暴君,但更是一位从小失去母亲和母爱的普通人。他可以拯救战火侵袭、贪狼窥伺的大魏天下,却无法救回自己的母亲和女儿(曹淑,早夭);他可以命人建造巍峨的殿宇、壮丽的宫室,却始终无处安放自己心中的孤独与恐惧。

曹叡,一代英主,他可以拯救战火侵袭、贪狼窥伺的大魏天下,却无法救回自己的母亲女儿。

空城计新解:空城不“空”

诸葛亮空城计,并不见于陈寿《三国志·蜀书》第五卷《诸葛亮传》,但裴松之注引《蜀记》提及了晋初郭冲向扶风王司马骏所列举的“条亮五事”,即有关诸葛亮的五个传说,其中第三事便是空城计:

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49页。)。

裴松之认为“空城计”的传说不可靠,其理由有四。其一,司马懿不可能在场。“郭冲三事”指出当时诸葛亮正屯兵阳平,但按照《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屯兵阳平之时,司马懿尚在担任荆州都督、镇守宛城;及至曹真去世后,诸葛司马方才双雄对峙。即使曹叡曾经派遣司马懿自宛城由西城伐蜀,但正值大雨,未果,实际上并未交兵。这前后,在阳平也没有任何战事记录。(“亮初屯阳平,宣帝尚为荆州都督,镇宛城,至曹真死后,始与亮于关中相抗御耳。魏尝遣宣帝自宛由西城伐蜀,值霖雨,不果。此之前后,无复有于阳平交兵事。”)其二,司马懿可以屯兵相持,而不必撤军。既然司马懿有二十万众,我众而敌寡,完全可以围而不攻,设防对垒。(第就如冲言,宣帝既举二十万众,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设防持重,何至便走乎?)其三,诸葛亮生性谨慎,断不会贸然铤而走险。(“案魏延传云:‘延每随亮出,辄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己才用之不尽也。’亮尚不以延为万人别统,岂得如冲言,顿使将重兵在前,而以轻弱自守乎?”)其四,郭冲对话对象是晋扶风王司马骏,不太可能在一个诸侯王面前曝光其父的不光彩历史。(“且冲与扶风王言,显彰宣帝之短,对子毁父,理所不容,而云“扶风王慨然善冲之言”,故知此书举引皆虚。”)

总之,空城计的故事不可信,大概今人已达成共识。但经后世罗贯中《三国演义》、京剧《失空斩》的精彩演绎,空城计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了诸葛亮的标签之一。《虎啸龙吟》第九集则将这个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了现代解读。其实,“养寇自重”的观点并不新鲜,《虎啸龙吟》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合理解释了司马懿退兵的原因(担心被鸟尽弓藏并祸及家人),更透过这个故事呈现了司马懿的内心冲突。剧中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神交”,其实也正是司马懿两重人格的对话一重人格如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国家、君主忠贞不二,甚至为忠君报国可以舍身取义。还有一重人格则如众人眼中的司马懿,鹰视狼顾、韬光养晦,内心深处欲望骚动,不仅希望家人平安,更渴望至高无上的荣耀:“依依东望,望的,是毕其一生的抱负;望的,是毕其一生的荣耀;望的,是毕其一生最大的成就。”此刻,诸葛却倏然显形为老年司马:“依依东望,望的就是毕其一生;依依东望,望的是时间。”司马望的是时间,更是自己的忍耐:“我曾经轧断过我自己的双腿,那天,我跟我自己说过,如果有一天,我要是再站起来,我要跑过所有人,我跑过了武帝,我也跑过了文帝,但,我总是跑不过、跑不过我自己心里的恐惧。”这个故事里,司马懿败给的并不是诸葛亮,而是潜藏在心底的恐惧与欲望。城里空空如也,但司马懿心中却早已埋伏了重重杂念。

一个优秀的故事不仅在叙述故事本身,更在表达一个思索、展现一个困惑,从而触及人心。《虎啸龙吟》里的空城计新解做到了。

司马懿听到的不仅是诸葛亮的琴声,更是自己的心声。

诸葛贬“益州人”李严:蜀汉政权的内部矛盾

同在第九集,诸葛亮政敌李严出场,并自称“我是益州人”。其实,李严并不是益州人,而是荆州南阳人(参见《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3页。)。尽管李严不是益州人,但却可被视作“益州集团”的代表,与作为外来势力的刘备集团相对。这个“益州集团”所指乃是刘焉、刘璋父子所创立的政治集团,但刘氏父子也非益州人,而同样是荆州人,乃江夏竟陵人(参见《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16页。)

关于李严与诸葛亮的矛盾问题,田余庆《李严兴废与诸葛用人》(见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0~207页。)给出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实际上,在刘备入川前,益州就活跃着两大政治阵营:一为益州本籍官僚地主,这其中又可分为两股势力,即“原仕洛阳、后随刘焉回籍的益州官僚”(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1页。)和“仕于益州的本籍豪强”(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1页。),分别以赵韪、贾龙为代表,彭羕、黄权、秦宓等亦都是益州人;一为东州官僚地主(主要来自荆州、三辅)以刘焉、刘璋父子为代表,李严、董和、刘巴、法正、孟达等则都是由荆州、三辅入蜀仕于刘璋的“东州”人。刘焉“欲避世难”(见《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16页。),于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为益州牧,入蜀后,由于益州本地官僚势力较为单薄,便皆依附与刘焉,与其相互依存,但二者矛盾却依旧没有真正消除。贾龙先为刘焉所击杀(“犍为太守任岐及贾龙由此反攻焉,焉击杀岐、龙。”见《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17页。)之后,刘璋继任益州牧后,赵韪又发动了一次叛乱,但终为部下所杀:“璋性宽柔,无威略,东州人侵暴旧民,璋不能禁,政令多阙,益州颇怨……赵韪因民怨谋叛,乃厚赂荆州请和,阴结州中大姓,与俱起兵,还击璋,蜀郡、广汉、犍为皆应韪……韪将庞乐、李异反杀韪军,斩韪。”(《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裴松之注引《英雄记》,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18页。)叛乱平息后,东州官僚集团和余下的益州本地官僚集团达成和解,最终联合为一支较为稳定的政治势力,即与其后入蜀刘备集团相对的“益州集团”:“不断由三辅、南阳及荆州它郡流入的外来士人与余下的益州在官地主联合一起,形成一支比较稳定的力量,支持刘璋在益州的统治得以维持一个时期。”(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2页。)

刘璋迎刘备入川后,刘备集团和益州集团两阵营间便自然形成了客主之分和新旧之争。早在张松向刘璋建议邀刘备入蜀之时,黄权便预料到了两大政治集团间的矛盾:“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三国志·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19页。)由于刘璋昏庸暗弱,益州集团中的多数官僚都陆续背弃刘璋倒向刘备。但刘备征服刘璋后,刘备集团、益州集团新旧两股势力的分野却仍然存在:“刘备征服刘璋,刘璋部属全体进入刘备阵营以后,客与主、新与旧合流,其分野实际还存在,不过不再是军事上两个营垒的区分,而是政治上两个派别的区分……在当时矛盾还不显著的情况下,两部分人的区分并不整齐,政治态度也不完全一致。同是刘璋旧属,有些人在政治上公开反对刘备,例如来敏、李邈、刘巴等;多数人则不公开反对,等待形势的变化发展。”(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3页。)

刘备作为一位政治家,深知需要调和阴阳、平衡矛盾:“刘备通过设官分职,力图使各种人,主要是刘璋旧属,同新人一起,各得其所,彼此相安。”(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3页。)一开始,董和作为益州集团的代表,被刘备征辟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交欢。”(《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83页。)董和性情谦和,与诸葛亮勠力同心、关系融洽,诸葛亮谓其:参署七年,事有不至,来启相告。”(《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83页。)

“逸群之才,英霸之器。”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重,其时董和已卒,临终前便将托孤重任交与诸葛亮(时任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和李严(时任尚书令),两人分别作为刘备集团和益州集团的代表。李严被刘备任命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3页。)。同年(建兴元年),刘备病逝,刘禅登基,改元建兴,诸葛亮与李严又分别受封为武乡侯、开府治事、领益州牧和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诸葛亮极力维护新旧势力的和谐关系,但只要存在客观上的利益冲突,矛盾便日益积累激化:“但是,形势在发展,利益有冲突,新人旧人的矛盾日益增长。敌视旧人者嫉妒李严,不服新人者攻击诸葛亮。新人旧人矛盾明朗化,几年之后演化为诸葛亮与李严的公开冲突。”(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4页。)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诸葛亮发兵汉中,李严得知此事后,移镇江州(巴郡治所,今重庆),留护军陈到驻守永安,统属江州、永安。如此,李严“实际上是总揽蜀国东部军政,与成都分陕而治。”(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5页。)原本,李严与诸葛亮一同受命为托孤重臣,本应与诸葛旗鼓相当,却只得居永安为外镇,无法实际参与朝政,“统内外军事”也沦为一纸空文。李严心中不平,便退而求其次,力图以江州为据点,与在成都辅政的诸葛亮东西分治理:“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4页。)他与孟达的通信内容也颇为微妙,显示出其偏居江州的不满:“严与孟达书曰:‘吾与孔明俱受托,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3页。)他甚至似不怀好意地劝进诸葛亮受九锡、称王。

一直以来,诸葛亮始终试图平衡益州新旧两股势力的关系,以此维持蜀汉政权的稳定。对于为一己私心而挑拨是非者,无论新旧,诸葛亮都不会姑息。刘备集团的廖立(“新人”),不甘心屈居于李严之下:“立本意,自谓才名宜为诸葛亮之贰,贰游散在李严等下,常怀怏怏。”(《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2页。)他因挑拨是非,而被诸葛亮废为庶民、徙汶山郡。益州集团的来敏(“旧人”),亦常在群僚中制造事端,故被诸葛亮调离虎贲中郎将的重任、改任为军祭酒、辅军将军随诸葛军北伐。面对李严的数次挑衅,诸葛亮积极回应,同时也适度让步:建兴八年,魏大司马曹真率领三路向汉川伐蜀,诸葛亮命李严率军两万人奔赴汉中,李严“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此语来自诸葛亮上书刘禅的奏表中,见《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4页。),诸葛亮为安抚李严,便上表推举李严之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以“典严后事”。这里,诸葛亮欲将李严调离江州,便是为了防止他在益州东部坐大、最终割据一方,当然也没有理会李“欲为巴州刺史”的要求,作为让步,诸葛任命李严之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坐镇江州。但二人的矛盾并未缓和,反而趋于激化。

建兴九年,李严(此时已改名为李平)为祁山蜀军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李平,即李严)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军退。”(《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4页。),最终导致诸葛被迫退军。这个事件在《虎啸龙吟》一剧中也得以呈现(第十七集,在之前的第十四集加入了柏夫人游说李严的杜撰戏份)。电视剧误将李严作为“益州人”,大概是为了表明李严先于刘备、诸葛亮入蜀的“益州集团”代表人身份,尽管李严是荆州人(荆州南阳人)而非益州人,但李严和诸葛亮分属不同政治集团且冲突矛盾不断,却是史实。据《三国志·蜀书》第十卷《李严传》(见《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3~594页。)记载,在缺粮退军这一事件中,李严多有反常举动,先是诸葛军退后,十分惊讶,反问诸葛“军粮饶足,何以便归”,陈寿认为这是为了推卸责任,“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衍也”;之后又上书刘禅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最终,诸葛亮以李严前后手笔书疏为证,上表刘禅废黜李严为庶民、徙梓潼郡。田余庆先生认为此中原委比《三国志》记载更加复杂,真相难考:“陈寿、常璩书中所载废李严事情,当是据《诸葛亮集》资料写成。但是今存这些,看来都是诸葛亮之词,没有李严一面的资料,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已无从考定了。”(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00页。)也许其中有诸葛亮将计就计的成分。不过,根据时人对李严的评价判断,李严此人确有性格缺陷,《三国志·蜀书》第九卷《陈震传》载诸葛亮与蒋琬、董允书:“孝起(陈震字孝起)前临至吴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于不意。”(《三国志·蜀书·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86页。)李严被废时,竟有二十余位大臣与诸葛亮联名上书,从中大概窥见其人缘。

诸葛亮废李严,当机立断,大体应当是诸葛亮稳定国内政局的一次有力举措,显示出一位政治家的英霸果决。有观众认为剧中演绎的诸葛亮废李严,将诸葛亮塑造为了一位曹操般的权臣,以为不妥,笔者以为不然。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绝不能仅有忠贞贤良,而同样需要雷霆手段,如此,才能有力维系政权内部的平衡稳定,从而使上下一心、共御外敌。《虎啸龙吟》能够通过诸葛亮废李严表现诸葛身为辅政相国的“英霸之器”(陈寿评诸葛亮语),正是对诸葛亮形象的丰富,而绝非“抹黑”。

司马懿女装读《出师表》“气死”诸葛亮:理想主义者的执着与绝望

《虎啸龙吟》一剧中最富争议的桥段,当属第二十一集,“司马懿女装读《出师表》气死诸葛亮”。笔者并没有看出诸葛亮是因心胸狭隘而被司马懿气死,我所理解的,是诸葛亮见自己的“巾帼之计”未果、司马仍按兵不动,又自知来日不多,深感绝望;加之司马懿读《出师表》提醒自己“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深知自己已无法亲自北定中原而有愧于先帝重托,一时激动,吐血倒地。这里,“受刺激”确有,但心胸狭隘性质的“受气”却无,故并无恶意抹黑诸葛亮的成分。许多观众将该情节理解为“司马懿气死诸葛亮”,主要原因大概有二。首先,一些观众受《三国演义》“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影响,容易将该情节理解为“气死”。其次,有观众指出,剧组官微上的剧情简介上写明“司马懿气倒诸葛亮”的类似字样,我曾见过截图,但当时没有保存,此外优酷剧情简介上写的是“受刺激”。即使剧组写为“气倒”(这样写大概也是为了博人眼球,属于一种“营销手段”),对“气”亦可有不同解释,既可是“心胸狭隘”之贬义,也可是“备受刺激”之中性。这里,这些观众大概没有仔细品读剧情,反而拘泥于自己的刻板印象或网络对剧情的语言概括,恐怕本末倒置。诸葛亮既是足智多谋、忠诚贤明的一代良相,但更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只能欣赏诸葛亮的品行才干,而无法接受他的脆弱无奈,这不是对诸葛亮的尊敬,而是对他的苛责。

如果说剧中第九集空城计的司马诸葛对话,实际上是司马懿的内心独白,那么二十一集司马懿渭水畔诵读《出师表》以及其后的司马、诸葛隔空神交,则是卧龙、冢虎二人的一次坦诚交心。剧中,司马懿朗读《出师表》,内涵大概有二:其一,自然是腹黑攻心(也回击了诸葛亮的巾帼攻心计),欲以此刺激诸葛,挫败其北伐信心,使其绝望:“我就是老王八老乌龟女装大佬臭不要脸,就是龟缩不战,你奈我何,你倒是来北定中原啊”;其二,则是以此表明对诸葛的尊敬与理解,故而剧中司马懿读罢,向诸葛深鞠一躬。司马懿理解诸葛亮的忠诚、执着:“丞相可真是痴心人,也许我比丞相唯一的聪明之处,就是我从不执着。但我明白你的心,设身处地,我没办法比你做得更好。”剧中的冢虎卧龙二人,司马懿偏向现实主义,着手眼前,一心守护家人的平安和国家的稳定;诸葛亮则偏向理想主义,遥望未来,执着于实现汉室复兴、政通人和的理想。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剧中,诸葛亮在执着追求理想的同时,也清醒认识到了“理想”与实现理想的悖论以及现实的无可奈何“理想”往往浸入了人类的美好愿望,是对现实的美化与超越;而在践行理想的过程中,又难免需要直面现实并通过参与现实来进行抗争,由于直接与现实接触,故而这些抗争本身便往往包含一种“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现实逻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诚如剧中司马懿所言:“若生铸剑为犁之心,需有平复刀剑之力。”第十七集,诸葛亮在汉昭烈帝庙前诉说自己的内心矛盾:“主公,亮错了吗?我五次兴兵,耗尽益州财力,陇上多战死之骨,田间尽思亲之妇。亮辅佐主公起兵之时,为的是太平,是一统啊!谁又能料到,竟然事与愿违至此。然而,大汉偏安,若不收复长安,则迟早为魏吞并。亮日日夜夜,未敢一刻松懈。主公啊,你告诉亮,何为对,何为错。”诸葛亮想恢复的并不只是大汉的名号,更不希望恢复一个灰飞烟灭的朝代,他想恢复的是“百姓心中政通人和、太平强盛之世”。但“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现实告诉孔明,首先要做的并不是追逐遥远的梦想,而是以攻为守,使自己的国家免遭灭国之灾;于是他“六出祁山”(实际上诸葛亮只有两次出兵祁山,七次向曹魏用兵,其中一次为防守且魏军因持续大雨封路撤退,一次仅遣偏师,故共五次率军北伐)、连年北伐。同一场北伐战争,站在不同视角观察,便会生成不同性质:于战场阵亡将士和闺中守寡妇女而言,战争是灾难;对于魏国的将士和百姓而言,蜀汉屡次兴兵,又是毫无道义可言的侵略;但对于诸葛亮而言,这大概是他守护国家、践行承诺和追求理想的唯一方式,尽管他也一再怀疑,这究竟是执着还是执迷。也许任何理想都有一定的“执念”成分,而偏偏又是这些我们无法放下的东西支撑我们活下去。

《三国志·蜀书》第五卷《诸葛亮传》(见[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43~554页。)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容貌甚伟”,又说他年少意气风发,常自比管仲乐毅;裴松之注引《魏略》谓诸葛孔明好读书而不拘泥于对书本本身的精熟,而善于“观其大略”。皆云“诸葛一生为谨慎”,但在我看来,少年诸葛,长身玉立、白衣如云,天资聪颖,性情通达,潇洒不羁、不拘俗流。也许他在出山时,曾想象自己辅佐刘备平定乱世后,事了拂衣、归隐林泉、云游山水;不想挥扇一去,二十余年,昔日的年少轻狂如今已消磨为一生谨慎;可惜天地不仁、命不由人,出师未捷,星陨五丈原。

似乎在许多人心目中,曹魏与蜀汉,不仅一直以来有“正统”之争(此处东吴很受伤,总是被忽略),更分别代表着现实主义的政治理性和浪漫主义的政治理想。曹魏君臣明于利害,曹氏三代与司马懿父子之间,似总有相互猜疑和各怀心思,一方面都利用着对方的价值:君主利用臣下维护统治,臣下利用君主发展自身;另一方面则又都提防着对方的威胁:君主提防臣下反客为主,臣下提防君主兔死狗烹。蜀汉君臣则言于仁义,刘备父子与诸葛亮之间坦诚相待:君主对臣子倾心相信,臣子则对君主倾力相报。然而,我想真实的情况都暧昧而复杂,曹氏三代(尤其是曹丕)与司马懿之间,大概总存有几分真情;而作为政治家的刘备,在说“君可自取”时,或也在用这句话试探诸葛的忠心,以最大的信任使得诸葛全无自立的正当理由,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也确实不复设丞相一职(大概感受到了权臣的潜在威胁性)。或许,真假美丑,朦胧相杂,才是真实的现实历史。

司马懿的“心猿意马”:什么是“人心”

司马懿宠物乌龟“心猿意马”贯穿剧情始终,大概是剧中最为重要的意象,且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乌龟“心猿意马”出场于《军师联盟》第六集,这一集,司马懿张春华夫妇携家人郊游,偶然遇到了这只乌龟;也在这一集,司马昭抓周,先抓笔,后抓棋,司马防笑言:“以后可别黑白不分。”“心猿意马”的出现,象征着司马懿心中的欲念涌动:虽然表面上称病避世,实际上又蠢蠢欲动、跃跃欲试。这在《虎啸龙吟》第九集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神交中得到了映证,司马懿说:“我曾经轧断过我自己的双腿,那天,我跟我自己说过,如果有一天,我要是再站起来,我要跑过所有人……”《虎啸龙吟》第八集,司马懿得知马谡在街亭的扎营地点后,意欲抢功,准备连夜进军,临行前侯吉帮司马懿带走了“心猿意马”。这或许在暗示司马懿的争功之心。《虎啸龙吟》第十九集,火烧上方谷。在这个虚构的历史故事中,次子司马昭唆使郭淮贸然率军追击蜀军,误入诸葛亮在上方谷中布下的埋伏圈。司马懿闻讯后率军救援,诸葛亮发动火攻,司马三父子被淹没在火海之中,所幸天降大雨,幸免于难。在此过程中,司马懿身中一箭,但被藏在铠甲下的乌龟“心猿意马”挡住,毫发无损;撤军之时,司马懿拿出“心猿意马”,向诸葛亮炫耀成功撤军(然后立刻被打脸,万箭齐发,还好司马老贼躲得快,不然就提前杀青了)。这里,“心猿意马”或有两重隐喻:第一重,隐喻司马懿的私心,为救儿子,不惜连累三军;第二重,则或象征诸葛亮内心的动摇,因司马懿的父爱而心生怜悯。正是司马懿的“心猿意马”让自己身陷险境;同样,也正是诸葛亮的“心猿意马”让司马懿化险为夷。最后一集,侯吉给司马懿端上“心猿意马汤”,诈称已将乌龟炖汤,司马懿勃然大怒,欲杀侯吉。这或在象征司马懿无限膨胀的内心中隐藏的无限脆弱,而正是侯吉通过“炖汤”点醒司马。全剧的最末,司马懿在水畔将心猿意马放生,代表他已开始放下执念、收敛欲望,重归安宁。

“执刀人”司马懿,可以用刀剑杀死无数敌手,却无法消除心底的恐惧。

依依东望,望的,究竟是什么?剧中一共给出了三个方面的解释。“依依东望,望的,是毕其一生的抱负;望的,是毕其一生的荣耀;望的,是毕其一生最大的成就。”“依依东望,望的就是毕其一生;依依东望,望的是时间。”“依依东望,望的是人心。”首先,依依东望,望的,是“抱负”、“荣耀”和“成就”,这些大致指涉世俗层面的功业以及心理层面的强烈欲望。其次,依依东望,望的是“毕其一生”和“时间”,这可以是现实层面的忍辱负重、等待良机,“那时走与此时走,有什么分别”,时间可以成就一切;也可以是哲学层面的命运,“天意终究会吞噬你我之中的一个”,时间同样可以毁灭一切。“这时走与那时走有什么分别?”也许,没有什么分别,最终都起于无而归于无,有始有终,无始无终。

最后,依依东望,望的是“人心”。“人心”,也许可以从三个不同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是政治层面的“笼络人心”和“民心所向”。这应该是最容易想到的解释。这一层,也大概与《军师联盟》第一集司马懿对《咸有一德》的理解相呼应:“天命无常,为君者应当经常修德,才可保住君位;若停止修德,便会失去君位。”这里,保住失去的不仅是君位,更是“人心”(“民心”),而修德所修的实际上也同样是“人心”(人君的“内心”)。由此引出第二层。

第二层,便是心理层面的“内心”,即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既创造了人类,也吞噬了人类;既赋予了我们自由意志,同时又束缚着我们的自由。“自我”、“自我意识”原本就具有虚幻性质,是人类臆造的想象物,我们自以为可以掌控一切,却往往反被希望掌控一切的这种自我意识所操控。这种自我意识趋于膨胀时,便形成了我们的欲望与执念。剧中,司马懿希望跑过曹氏三代、跑过诸葛亮、跑过曹真曹爽父子、跑过所有人;他希望不再做别人的手中刀,而争取成为执刀人,总之,他厌恶被操控,而渴望控制一切。最后,他熬死了曹氏三代,敌国对手诸葛亮和国内政敌曹真也先于他而故去,最终还一一消灭了曹爽、丁谧、何晏、王凌等政敌。挟天子而令诸侯,已然位极人臣。这时,他却发现他可以用刀剑杀死无数敌手,却无法消除自己内心的恐惧;他发现他在操控天子、操控朝政、操控他人性命的同时,也在为内心的欲望和恐惧所操控。正是欲望驱使他争夺权力,恐惧促使他一再杀人。他曾和那么多人为敌,到头来,不过是在和自己的内心相处。这是更深层次的人心。

第三层,则是哲学层面的“交心”,即从上一层的自我出发,延伸为自我与他者的复杂关系。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第一层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政治性和社会性,这一层则着重于哲学性和心理性。人人都渴望真心,出于自我保护意识,却都希望对方首先给予真心;任何一方都担心,一旦自己率先袒露真心,便可能让自身受到伤害,于是谁也不愿首先付出真心;于是,双方都开始隐匿真心,开始说谎,最终开始了尔虞我诈的恶性循环。越是缺乏安全感,越是难以率先主动向对方交付真心。剧中,曹丕和司马懿本是同甘共苦的好友,却因朝堂政治君臣相疑。曹丕既欣赏司马懿的才干与抱负,又担心后者的志向与才华会威胁曹魏政权的统治。这种不信任延续到了曹叡身上。曹叡自幼生长于深宫之中,母亲被父亲赐死,看惯了灭绝人情、冰冷残酷的宫廷斗争。因此,他极度缺乏安全感,也难以轻易相信任何人,或者他最相信的是人对权力的贪恋。为什么贪恋权力?大概还是因为恐惧,因为缺乏安全感,于是蜷缩在权力中,而躲藏在强权之下的是脆弱。司马懿在曹氏三代的压抑之下,逐渐走向权臣之路,同时也走向一条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爱妾柏夫人)的孤家寡人之路。其实,司马懿的初衷,不过是想保护家人,在家中,和家人欢颜笑语、倾心交谈,简单而欢乐。我们都渴望真心,却都不愿相信对方的真心,不愿首先主动付出自己的真心,于是我们只能远离真心。而诸葛亮的伟大,在于他有勇气去相信刘备对他的信任,哪怕“君可自取”只是一句帝王心术的谎言,他也宁信其有,从而奋不顾身,用其一生兑现承诺。往往,我们相信什么,就能创造出什么。

“去吧,我的心猿意马。”望向澄明的水面,司马懿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也向天地山川敞开了闭塞已久的心扉。

剧末,司马懿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也向天地山川敞开了闭塞已久的心扉。

个人原创《军师联盟》剧评:《<军师联盟>:打开三国历史的一种方式》

 4 ) 无责任脑洞:对43集三父子罗生门的深度解读 (下)(内含大量细节剧透)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入这场戏最高潮的阶段:父子三人正式对峙。

话说司马懿和司马昭父子两人在房内垂泪。接下来我要谈的是一个在片花里出现过但是在正片里被剪掉的细节。司马懿这时伸手想要摸儿子的脸,司马昭小心地避开了。这个小动作很微妙,因为司马昭避开之后司马懿喝了一口酒(水),并摔碗为号召唤司马师进场。显然这个小动作对司马懿的抉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它到底代表了什么呢?由于剪辑的缘故,我们没有看到这个小动作做出时的具体情境和前因后果(也许之前两人交流了些什么)。但这不妨碍我脑洞大开地设想一下当时的情形。司马懿摸儿子脸看起来似乎是想拭去儿子的泪水,但实则表示:你既然都招了就自行了断吧——当然没有那么严重。司马懿虽然不想杀儿子,但应该是暗示儿子需要做些事情来表示自己的忏悔,很大可能是想让他放弃自己得来的权力。司马懿此时还是想给儿子一个台阶下的:如果你态度良好,那我就不召你哥进来杀你了。然而司马昭怎么肯放弃已经到手的权力,他避开父亲的手,略带些不甘和倔强:不要,我不要这么做。司马懿终于明白这个儿子是敬酒不吃要吃罚酒了,终于狠下心来喝了口酒(水),怒而一摔。这时房门打开,关键人物终于登场——执剑独立的司马师缓缓走进来,压轴大戏开始。

从配乐的连贯度来判断,司马师进场这个片段应该是删减了一部分,所以我们无从得知司马师此时是说了些什么。不过很细节的一点是当司马师走进来的时候,司马昭在房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他从面对父亲的正坐变成对着哥哥跪到了侧面,而且是趴着的。不难想象,司马师的入场是很令司马昭意外的,着实把他吓得屁滚尿流(话说全剧看下来我还没见过司马昭这么狼狈的样子)。司马懿在这一幕估计已经猜到长子的选择了,因为埋伏的兵都不见了。他问了一句:“人呢”。司马师回答“他是我弟弟。”此刻所有人,包括跪倒在地的司马昭已经明了戏的结局:司马昭得救了。接下来的戏码又有些真假难辨了。虽然得救,戏总要演下去,司马昭匍匐过去跪求兄长饶命,他的忏悔我相信一部分是真的,他是真的觉得对不起兄长。尽管早就选择原谅弟弟,戏还是要演一下,司马师痛心疾首地斥责弟弟的忘恩负义(其实他昨晚早就在心里问候弟弟一万遍了)。

也许一般的狗血桥段接下来会这么演:司马昭不停地求饶,司马师饱含热泪选择原谅弟弟。但是如果这么演,就不是我愿意花几万字来分析解读的神片段了。接下来剧情突然峰回路转。司马师痛责:“为什么把你养成了一头会吃人的狼?”不断求饶的司马昭突然站起身来,附在兄长耳边小声地说了一句:“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你怎么不知道这一切是爹让我干的。” 许多人对这句突然冒出来的话十分诧异,通常解读是司马昭乘机挑拨司马懿与司马师的父子关系,试图将杀害嫂子的祸水引到父亲身上。我的看法不尽如此。司马昭在挑拨么?有那么点意思。但更大程度上他是在挑衅。请大家注意司马昭跟兄长耳语这句话的时候一闪而过的司马昭司马懿会面画面。电视剧通常在演一些突然反转的桥段时插播一些画面来向观众解释说话者的意图。那么司马昭说这句话时镜头交代的是什么:昨晚与父亲会面的场景。我们之前提过,两人昨晚“通气”的主要内容是暗示明天要来一场“收拾”司马昭的戏(但至于两人是否交谈,是否如一些网友猜测司马懿主动背锅,我认为不置可否),司马昭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可以这么理解:“其实今天这一切都是爹跟我演给你的一场戏,爹不想杀我。”他此时告诉兄长这件事的动机颇有些费解,因为这看起来像是在激化三人矛盾。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司马昭耍的一个小心机:父亲才是我的护身符和靠山,你动不了我。

请注意司马师此刻的表情,他直愣愣地望着司马懿,说了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是么?”这句话似乎是对司马昭的回应,但实际上是对安坐在案几旁的父亲的质问:难倒你想让弟弟掌权?其实在司马昭没有说这句话之前,司马师以为戏是这么走向的:父亲跟他串通好,套出弟弟的话,然后他再来决定要不要杀弟弟。在上一部分我们讲到司马懿在对峙前晚分别去见了两个儿子要他们明天演场戏,但显然两个儿子手里拿到的“剧本”不是全部:司马师并不知道父亲之前找过弟弟“演戏”,司马昭也不知道父亲找过哥哥“演戏”。而现在,司马昭这自以为是的小聪明让司马师突然自己意识到被老爹套路了一把:父亲其实跟弟弟也串通好,故意演出一场诚意满满的审弟戏让他心软。这里司马师的心态有些变化了。昨晚的他以为今天是场试探戏,父亲给予了自己自由和权力去处置弟弟,所以他才会在做抉择时那么挣扎——他是真的相信自己的一念之差会左右弟弟的性命和家族的利益。但是现在知道内情的司马师已经不那么想了:原来这是父亲和弟弟演了出双簧操控我按照他们的套路上走。这里司马师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欺骗,以及司马昭对自己在家族地位的威胁。现在我觉得司马师有点要不按套路出牌的意思了:他会将计就计杀了司马昭么?

司马师已经知道全部内情了,但司马昭还没有反应过来,他对兄长的这句“是么”的解读是:哥哥还在怀疑。所以他颇为得意地回答:“不信你问问他,他就坐在那里。”言下之意,你问问爹,是不是他不想杀我。司马昭料想兄长的反应会是去找父亲理论。但是司马师没有,而是直愣愣地看着父亲,眼里还有些肃杀之气。此时聪明的司马昭立即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他的哥哥一定也跟父亲事先有些什么默契,换句话说,他发现自己也被父亲套路了一把。其实在没察觉到哥哥诡异反应之前,司马昭以为戏是这么走:只要他认罪态度良好,父亲就不会杀他,哥哥嘛,肯定也会遵从父亲的意愿。但是现在司马昭感受到了司马师身上透出来的杀气。司马昭此刻明白过来,现在握有他生杀大权的不是父亲,而是这个兄长。

司马昭毕竟是司马昭,脑子转得很快,他决定不按原来的套路走,铤而走险,先下手为强。他唰的一把夺过哥哥的刀,架在自己脖子上,怒吼:“杀我啊”,闭眼,一副赴死状。此时我觉得才是兄弟二人毫无套路的,真正的对决和选择。司马昭也在赌,他赌自己的兄长不会杀他。这里我觉得司马昭先拔刀的心机在于向兄长表达自己积极、坦诚的态度:我也不跟你套路了,老子豁出去了,要杀要剐随便!逻辑很简单,做错事后主动坦白受到的惩罚肯定比被人抓包后小一些。司马昭明白,如果等到兄长拔刀,自己就必死无疑了。此时司马师也握住了刀柄。这个动作很有歧义:他往前一点就是抹了弟弟脖子,往后一点就是把刀拿开。司马师到底要怎么选择呢?司马懿此时在喘粗气,显然这个桥段是他意想不到的。其实从司马昭跟司马师耳语这里戏就已经不在他的掌握之中了,因为两个儿子都发现老爹在套路自己,两个儿子都不想按套路走了。但鉴于是兄弟耳语,我认为司马懿并不知道儿子们已经知晓自己的小九九了。但是现在司马昭突然拔刀的行为让司马懿意识到戏已经不按自己的套路走了。这是很危险的,搞不好两个儿子都要挂。所以司马懿很紧张。两兄弟握住刀柄的手在较劲,就好像司马师挣扎的心一样。最后司马师把刀放下。司马昭终于得释。他对着父亲仰天长笑。司马昭的又哭又笑包含多种含义。首先是得救后的轻松:妈呀命终于捡回来了。其次是对父亲套路自己的鄙夷: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啊,我们早就知道你套路我们了。再次是对父亲的挑衅:你看不用你的套路,我也能活着。最后是悲哀。许多影视剧在表现哀伤的时候喜欢用它的反面——笑来表达。这里也不例外,司马昭悲哀的是什么?从此兄弟感情可能要从24K纯转变成塑料情了,有一些。但更多的是悲哀自己的命运:他的野心和抱负在将来恐怕是要被兄长压制了。原因有二。首先司马昭经此一役终于知晓家族的权力已经从父亲移交到兄长手里了。刀在本剧中具有十分明显的象征意义——即权力。司马昭夺了哥哥的刀但是又被哥哥拿回去了所暗含的是兄弟二人在这场家族继承权斗争中司马师的胜利。尽管司马昭活下来了,但他的生死今后是要操控在兄长手里了。我们知道司马懿属意长子继承,但是司马昭曾经并不那么认为,他的这种想法曾经很直白地被何晏道破。司马昭会弑父弑兄么?也许他想过的。然而罗生门事件让司马昭意识到,自己的兄长远比想象中要强悍,他目前是斗不过他的,你看自己的生死还捏在他手里。其次,目前失去家族继承权的司马昭是很清楚夏侯徽之死真相对自己在这个家族地位的不利影响的。

这里我们简要讨论一下夏侯徽之死真相所带来的意义。之前我们提到过,夏侯徽之死真相是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关系乃至整个司马家族前途的定时炸弹。但是司马懿是什么人,司马懿是一个总会把危机变成转机,不利条件变成有利条件的人。夏侯徽之死真相被司马懿又一次利用,从定时炸弹变成了稳定家族的定海神针。首先,夏侯徽之死真相揭露,兄弟二人之间再无秘密,将来不会再有别有用心之人以此离间司马家。其次,夏侯徽之死真相于司马师而言是一把制得住弟弟的尚方宝剑:这个弟弟其实很危险啊,要防范啊。尽管司马师最终选择不杀弟弟,但并不代表对弟弟还能毫无保留的信任,从此以后他会控制司马昭,并且随时可以拿妻子的死来威胁弟弟。第三,夏侯徽之死真相对司马昭而言是一个紧箍咒,一个握在兄长手中的把柄。从此司马昭再也不可能为所欲为了。在兄长的有生之年里,他只能胆战心惊地活着,深怕哪天大哥翻脸拿他杀嫂这件事反手一个杀杀杀。

司马昭大笑着扬长而去,场景里只剩下司马懿和司马师。司马师一手执刀,渐渐逼近司马懿。这段场景很有歧义。司马师没有立即收刀,而是提刀缓缓走向父亲。我第一次看片花的时候以为是司马师要弑父,但看到正片的时候想法有点变了。我相信在被父亲欺瞒的司马师心中对父亲是有怨恨的。但这个镜头的另外一层象征意也很明显了,刀现在在司马师手里,司马师通过考验顺利成为新一代执刀人。这时候司马懿再次上线。无论中间真真假假波波折折,最后戏的结局还是如他所愿。他缓缓地说:“放了昭儿,是师儿你的选择”。言下之意就是:你看我给你机会让你杀了弟弟了,现在你选择不杀他,将来可不要后悔啊。司马师流下血泪,但没有正面回答老爹:“司马家要的是无坚不摧。”这句话说得很有水平。首先司马师没有明确承诺自己永远不会杀弟弟:我现在可以为了家族利益不杀他,将来也可能为了家族利益杀他。其次,这句话表明了他选择原谅弟弟的主要原因:我不是因为兄弟感情或者别的,而是为了大局。最后,它也表明了司马师作为新一代执刀人对司马懿的承诺:我将来会永远以家族的利益为最高的利益。

我们很有必要在这里讨论一下司马师原谅弟弟的原因,即司马师所考虑的家族利益具体是什么。从最浅层的程度上来说,家族利益指的是司马兄弟之间的团结。虽然夏侯徽之死令兄弟之间产生芥蒂,但是他是自己的弟弟啊,是自己家族最得力的帮手啊。老婆已经死了,杀了弟弟有什么用,反而引起家族内讧,让外人有机可乘。但我马上要讲另外一层更深层含义:家族的第三代继承人问题。这里我们需要把真实历史和本剧所设定的情形区分开来。我们作为开了上帝视角的观众当然知道,历史上司马师是没儿子的,最后他的政治遗产是由弟弟司马昭继承。那么我们把自己放在剧里的司马师位置,考虑一下他在决定杀不杀弟弟时所处的情形:死了老婆(不知道有没有再娶啊,仅指剧里),只有五个女儿,目前没有亲儿子(当然如果那时司马师再娶,他可能以为自己将来跟继任妻子会生下儿子),只有一个过继过来的司马昭的儿子(目测年龄很小)。从这个情形来看,司马师会考虑,假如自己命不好,不久就死了(我们知道历史上他的确不久以后就死了),自己的继承人是谁?是过继过来的司马攸么?不行,太小,而且没有威望。那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自己的弟弟司马昭。我们相信在选择要不要杀弟弟的时候司马师已经有了一个打算:也许他想在将来的某天,等自己的亲生儿子出生长大或者嗣子长大以后就杀了弟弟,但是现在绝对不能杀他;现在如果司马昭死了,自己又不久死了,司马家的权给谁?尽管司马昭人品很不咋的,还杀了自己老婆,但是他的能力、资历和威望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司马师也不得不承认。也许有人会说,司马家除了司马昭还有别的兄弟啊,比如司马伦。如果是在平常时期,在司马家已经根基牢固稳掌大权的时候,司马伦说不定可以坐这个位置。但现在是什么时候,现在是非常时候,司马家刚刚夺了权,虽然清洗了一批批人,位置还是没有稳,各地反对他家的叛乱不断,皇帝也心怀不满。如果现在不幸司马三父子全死了,司马家肯定要被别人干掉啊。

正是基于对自己和时局的理性分析,司马师做出了对自己对残忍但对家族最有利的选择(尽管他曾经挣扎过)司马师甘心么?肯定不甘心,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再说一句,封建社会没亲儿子害死人啊),所以他无奈地流下血泪。这时候司马懿突然抬头,默默凝视这个大儿子良久。请看一下司马懿看长子的角度,是仰视的。虽然这个老头声称自己老眼昏花,但是此刻司马懿的眼神是相当震惊、欣慰和钦佩的。对于这次试探儿子司马懿满意么?太满意了。这就好像你给儿子一张满分一百分的卷子而他答出了一百五十分的水平。如果说罗生门事件之前的司马懿对长子的能力和手段还有些疑虑,那么现在他彻底地放心了。我一直认为,在此之前,司马懿一直是很忽视和低估自己的长子的。司马家对两个儿子的态度很符合咱们小老百姓对孩子的态度:总是很宠爱小的那个,何况小的那个聪明伶俐。司马昭在家里是很受宠的,父母兄长保护,当然这也养成了他后来自私任性的个性。尤其是司马懿,对次子的调教简直不要太明显,我们看到的是父子两人斗嘴,但这又何尝不是老父亲对小儿子的偏爱呢。而反观这个长子(这里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个剧里的长子都不受父亲待见,比如曹丕曹睿),在需要为家族利益作出牺牲的时候,司马家总是推出长子,比如与夏侯家的联姻(当然也许在封建大家族里本来就是要长子先结婚的)、比如去洛阳做人质(当然也许长子做人质皇帝更信服一些),比如跟郭太后家联姻。司马师作为家里总是被牺牲的那个有怨气么?剧里并没有很多体现,反而多处表现出他对牺牲自己成全家族利益的理解(这里和被父亲欺负得有些心里不平衡的曹丕曹睿形成鲜明对比啊),例如说服妻子将女儿嫁到郭家。但是司马懿你不要以为大儿子不哭不闹就好欺负,不哭不代表不疼,不闹并不代表不在乎啊。在斥责司马昭忘恩负义的时候,司马师的话还是流露出自己的不满:我爱护家人,多年来一直默默奉献,结果你这么对待我,把我老婆都杀了,我这到底是图的啥啊。司马懿作为后半部戏的旁观者,虽然没有给出镜头,但是我相信他对长子的控诉以及后来做出的选择是很触动的,所以他才会如此钦佩长子最后做出的选择。司马懿自恃洞察人心,自认为自己为这个家付出良多,但他在今天才真正意识到自己长子多年的隐忍和奉献。

血泪的镜头一闪而过,很快司马师恢复如初(因为我发现泪水又变成透明的了),嘱咐父亲一句“粥凉了,快喝吧”,离开,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这里我觉得司马师已经彻底成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了。成熟的政治家是怎样的,大局高于个人情感,利益高于对错,处事泰然,举重若轻。旁观者侯吉气冲冲地出来了,司马懿说:“刀已经不在我的手里了。”这句话一语双关。第一层意思是你看我已经没有权杀我的儿子了,权在我长子手里了。第二层似有宣示故事结局之意,这是对作为观众的我们说的:这场戏完了, 权已经交给我大儿子了,我大事已了,都散了吧。

44集的开头印证了我对这场罗生门真实含义的判断。因为甫一开场红衣司马懿就跟皇帝请辞隐退:我老了,要退休了,我儿子司马师接我的班。算是正式宣告了这场交接戏的大结局。44集交代了主角司马懿的结局,却没有交代许多配角的结局,例如我们所关心的罗生门事件后的司马兄弟。当然历史告诉我们,司马懿死后司马师掌权,清洗政敌,废皇帝,平叛乱,比他老爹在世的时候还要狠还要无情。许多人认为本剧塑造的司马师形象太过于白莲花,和历史上那个敢毒死老婆夷了大舅哥三族的司马师相差甚远。这一点我是赞同的,因为前期塑造的那个爱家敬业的司马师实在是和历史真实形象相差甚远。但是我认为编剧对后期司马师的刻画(高平陵事件后)有慢慢向历史原型过渡的痕迹,也即是我们常说的“黑化”,而这个形象在罗生门事件后完成了创作形象与历史真实形象的对接。前期的司马师是个深爱夏侯徽的好丈夫,但罗生门事件以后,妻子的死或许成为了他拿来掣肘弟弟,巩固自己地位的工具了。前期的司马师爱护弟弟尊敬父亲,而罗生门事件以后,弟弟的生死或许仅仅是成为维护他政治利益的棋子。罗生门事件后的司马师从曾经的被牺牲者转变成了牺牲别人的政治家,那么后来他那些无情又残酷的政策手段变得十分的理所当然。其实我一直很好奇父亲死后在兄长手下干活的司马昭抱有的是怎么样一种心态,愧疚?恐惧?小心翼翼?如果司马师蜕变成了又狠又酷的政治家,司马昭的日子想必是十分不好过的。他曾经痛恨曹家猜忌父亲,不齿于父亲的忍气吞声,是因为彼时的司马昭哪有经历过那种被人支配的恐惧啊。想必在司马师治下如履薄冰的司马昭某天回想起当年种田的经历,突然理解了父亲对他的一番良苦用心:悔不该不听父亲的话哦!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那么的吊诡,压制自己的哥哥不久死了,无子,把权力交接给了自己。没有了父兄压制的司马昭彻底放飞自我了,你看片花里他敢骑着马进皇宫上殿堂,历史里的司马昭更是嚣张——他连皇帝都敢当面杀,这种丑事连自家子孙都听不下去。但有时候我觉得真实的历史比戏剧更有意思,司马昭一心想实现皇帝梦,却在距离它几步之遥处猝然而死,这又仿佛是历史对他的野心最大的讽刺。

后话:其实我看《军师联盟》的契机很偶然,那时追的剧没有出新集,吃饭不看剧又感觉很无聊,所以无意间看了《军师联盟》,看了以后就停不下来了。《军师》的节奏很好,许多情节都很带感,尤其是高平陵政变以后(果然我有喜欢看司马家黑化的恶趣味哈哈哈)。罗生门事件短短二十分钟,拍得虚虚实实似是而非,很有点政治惊悚剧的味道,几位演员不能说演技十分精湛,但是完成度已经很可以了。就好像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利波特(啊呸呸哈姆雷特),我所提供的解读只是站在我的角度来看这场戏,也许是过度解读了(哈哈哈我脑洞比较大),也许其他更心细更有想法的朋友还有别的解读。我不希望我的解读带偏了大家看剧的节奏,欢迎大家分享自己对这出戏的不同想法。当然,《军师》一剧还有其他让我印象深刻的精彩情节,如有时间和兴致,我还是会继续连载对剧中情节的解读,也欢迎大家提议自己喜欢的片段解读,我很乐意与大家共同交流。

 5 ) 前压抑后放飞的叡及其他——我就是瞎扯,想到哪说哪

关于司马懿背《出师表》这一段,我觉得这样设定就是为了突出司马懿的能忍和无耻。我不喜欢司马懿,算是武侯粉吧。为什么会有人看了这一段会以为武侯是被司马懿给气死的呢?司马懿宁穿女装受辱也不出战,这时的武侯,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看到司马懿的决心后为北伐前途感到担忧,难道这里表现出武侯气量狭小了吗?我是没看出来。武侯和《出师表》的地位,在我心中没有半分动摇。我舍友对历史并不感兴趣,但我俩有时还能一起背几句《出师表》。有一个鲜明的对比:武侯杀马谡时的心痛和坚定与司马懿佯杀司马昭时的惺惺作态。武侯把军法看得重,把国家看得重,他无私;司马懿把儿子看得重,把家庭看得重,他就是自私啊。人品高下一眼看出。任何贬损武侯人格的,都是垃圾,可这剧并没有啊。

小时候看《隋唐英雄传》,觉得李建成和李元吉真是又蠢又坏,害死罗成,到最后李世民要杀他这一兄一弟的时候还婆婆妈妈的,罗成的仇他应该立刻报才对。后来知道了罗成只是一个虚构人物(或许有原型),看到了吕思勉先生《中国通史》里写到刘黑闼叛乱后“为唐太子建成所破”,才知道李建成不是我原来认为的那个样子,并不是只会在阵前落荒而逃的无能之辈,也知道了一代明君唐太宗的得位史并不光彩。可我依然喜欢这部剧,并不把它讲的故事当真事,就是看个精彩,看个瓦岗英雄的义薄云天。

《虎啸龙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让我看完了之后认同司马懿的价值观,我为武侯的死哭过无数次——看《三国演义》原著和唐国强老师的表演时都泣不成声。道德标杆就应该是武侯这种人,司马家被骂是活该。看何晏夏侯玄嵇康的遭遇时,我曾无数次骂过司马家——其实我对姓曹的人从记事起就有好感,原因不说。

即使是这样,我不否认这电视剧好看,并不是只配一星的烂剧。

看一个访谈节目,刘三解和《虎啸龙吟》里演司马孚的王东聊司马孚这个角色,他们正聊到司马孚最后和家族在精神方面决裂,我不小心碰到了耳机开关,视频自动暂停,突然就响起音乐来,我很喜欢的霍尊的歌——尝尽悲欢离合人间苦,却怎么咫尺天涯陌路。恰好从这个地方开始唱起。我突然觉得整个世界都空了。古稀之年的兄弟俩,相扶同行数十年,却在高平陵事变后“咫尺天涯陌路”。 张爱玲说中国文学向来只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安稳的一面,写斗争不写和谐。我喜欢看这剧里的家庭戏。在我固有的印象中,篡夺曹魏政权时的司马家是非常和谐的,虽然我知道“八王之乱”比知道司马师这个人要早。司马师死后能被追封为皇帝这事,常常被拿来讽刺只把兄长孙策追封为郡王的孙权。后世的北齐文宣帝高洋,虽然也把兄长高澄追封为文襄帝,但这哥俩的关系实在不敢恭维。司马师和司马昭真是兄弟关系和谐的典范,至于他们家后来怎么就你砍我我宰你的就不想提了。这么好的兄弟关系、父子关系,不拍家庭戏真是可惜了,恰好和前面的曹丕曹植曹彰做对比,看得我心塞。可一个家庭,真的能永远这么和谐下去吗?原本我看家庭戏,看到的是安稳,是温情。可往后看,同样是家庭戏,父子会如何?兄弟会如何?他们要走的路是不同的。最激进的司马昭与最保守的司马孚,同司马懿都有矛盾,还有失去老婆、杀了大舅子、瞎了一只眼睛的司马师,他的立场又是什么?剧透说司马师死前最后的话就是喊了一声爹,但剧中杀他老婆明显是他爹的意思,他心里不矛盾吗? 司马孚也是一个传奇,嚷着“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的晋安平献王,历来褒贬不一。司马家每干完一件缺德事,他就一种义愤填膺的样子,每次都对着或死或活的皇帝说臣来晚了,然后蛋糕一块也没少分。演员说剧是按照“褒”来处理的,他代表传统儒生,对忠孝极其看重,最后与司马懿(司马家族)分道扬镳…… 我是个很喜欢悲剧的人,喜欢看一个个英雄从意气风发到灰飞烟灭。有时候被一个人的精神感动,就不大在乎能力如何了。昨晚看到武侯去世,悲从中来,对那个二十多岁从隆中走出,带着一身理想和抱负要兴复汉室,却五十四岁就秋风五丈原的奇男子,我只能说佩服得五体投地,佩服他的才华,更佩服他的高尚人格。诸葛武侯显然是拿来和司马宣王做对比的,同样受托孤之重,一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另一个…… 印象很深刻的一个镜头,是武侯死后,姜维拿着武侯的羽扇,眼睛通红,满含热泪,深深望了一眼“克复中原”的旗帜。此后的姜伯约,带着武侯的理想活下去,六十多岁的年纪还在剑阁和钟会对峙。邓艾从阴平小道直取成都,刘禅不战而降,而姜维却依旧密谋复汉。姜维没有成功,但他令灭蜀的两个最大的功臣无一生还。刘禅都不在意亡国,他姜维究竟在意什么?他在意另一个人的理想,在意对另一个人的承诺。司马懿说他与诸葛亮最大的不同,是他对承诺没有执念。呵呵,承诺对司马懿来说算个屁啊。我理解自私的人,却崇敬无私的人。 为什么要为了对一个人的承诺和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把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为什么反倒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家族成了最终的胜利者?为什么三国后是一个让阮嗣宗长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时代?——浪花,早已淘尽英雄。又为什么……我的品德与武侯相去甚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该叡叡颜值受到诟病,人设也被说太变态和历史不符,仍阻挡不住我要看的步伐。叡其实是个可怜的孩子,历史上和剧中都是。每天活得战战兢兢不是说着玩的,明明能力超好却只能在他爹面前装孙子。因母得罪,由王降为侯,之后事父事养母至孝——可我总觉得是装出来的。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里的“任心而行”让我爱恨交织。没有爹的叡真的是任性直率不做作,即位前后变化之大几可与杨广一战。他懒得做样子给世人看,他爹出殡都不去送葬——原因是天太热。世上怎会有这样的理由?每天担心自己会不会被老爸杀掉,身为长子却直到他爹死的前一天才被立为太子。曹丕临死前倒是记起了他是曹叡的爹,一番对不起他对不起他妈的话就说了出来,可又有什么用呢?我不信那一席话能抹去叡数年如履薄冰的恐惧,他依旧是那个“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的可怜孩子。但可怜不是他可以作恶的理由,郭照也可怜。曹丕死时,别人都哭,唯独他贼眼飘飘却流不出泪来。 我要吹一波波叔的演技。他哭曹丕,把我的泪都哭出来了,当然后面的曹休曹真却是一脸mmp——这货怎么哭得这么狠?叡影帝模式开启,一口一个“仲达公”:你要好好辅佐我啊,我爸说这可是托孤给你。波叔哭得更厉害,叡又说忘不了仲达公当年对他的好,惹得波叔哭完老子的苦心托付又哭儿子对恩情的念兹在兹。我弱小的心都快被波叔哭碎了,真的有被感染到。 变态界里的战斗机,战斗机中的VIP。叡真是当得起这句话。按照他叔《洛神赋》那么抽象的描写,让谁也画不出一个像他妈的人来啊。不过有一先生听到“太阳升朝霞”后画了个太阳——我也是醉。目前看来,他对司马懿还不错,给了他一栋让司马家所有人目瞪口呆的豪宅,而且考虑极其周到。叡大兴土木爱造宫殿已初见端倪。司马懿看着屋里陈设,说这个那个的寓意,司马伦突然跑了出来。仲达以为自己绿了,当然啦,柏夫人是不会绿他的。郭照真是倒霉。

关于曹叡扮母,如果只看照片的话,百分之百的人会笑吧,肯定会有好多人直呼辣眼睛,可我看这段从头到尾就笑不出来。这小太监总算干了件人事,说世上仅有皇帝本人存着甄宓的神韵,让曹叡扮母,由画师看着皇帝的样子画甄宓。说实话,我也觉得这很难,但这世上有些牛人你又不得不服,真有人画出来了——我看这也仅限于电视剧里了。叡真的是爱吃蜜饯,是因为那里面有很多他的母亲的美好回忆,话说甄宓喝下毒酒后还吃了一颗曹叡给她买的蜜饯——母子互为最爱。叡痴望着母亲画像的时候哭了,剧的效果比截图好多了,音乐一起我直接泪奔。小太监辟邪也哭了,宫女哭了,画师哭了。辟邪和宫女哭,我觉得是因为他们理解曹叡的思母之情,感动哭了。至于画师哭嘛,我觉得是因为能保命了,喜极而泣,其中或许也掺杂着一丝感动吧。

夏侯徽和司马师超甜。我太喜欢这姐姐的长相了,不惊艳,不具有攻击性。张芷溪冷,唐艺昕甜,而她是很温婉,让人一看就很舒服。话说在司马家还没有忙着篡位的时候,司马师还是比较清闲的,在家给老婆画像,甜炸了!我不要相信《晋书》里的司马师杀妻!此时的夏侯姐姐(司马夫人)又怀孕了,前面的是女儿,两人当然希望能有一个儿子了,而且都还挺自信这一胎会是儿子,司马师老早就“我这儿子”叫开了,生下来又是女儿。我当然觉得女孩好,可古代人不这么想。夫人直言想生儿子,做丈夫的当然要安慰了,劝夫人以后不愁没儿子什么的。然而司马师真是没有生儿子的命啊。夏侯姐姐生了五个女儿,按生物学观点,当然是司马子元的XY染色体的概率问题。奇怪的是,夏侯徽死了之后,司马师21年间再也没有生过一个孩子,我们可以推测出司马师生育能力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除非他被绿,怎么从26岁起就好像失去了生育能力一样呢?就算是续弦有问题,妾总该能生吧。我对这事百思不得其解,我相信夏侯姐姐没给他戴绿帽子,也觉得司马昭不至于在这种事上搞鬼,想到最后发现只有言情小说的套路才能解决这问题:师徽爱得深沉。当然,这纯属我个人yy。真要是深爱,哪有后面一堆烂事?剧中司马师和大舅子夏侯玄的关系很好,一口一个“大哥”——随老婆叫的。一想起司马师最后夷夏侯玄三族,简直不寒而栗。宜脑补虐心小说。

司马昭与钟会来了一波商业互吹,还没有以后你要弄死我我要弄死你的苗头。想起这俩货害死了嵇康,气愤。我一看这钟会就来气,好想做了他。 何晏什么鬼???找了个女的来演。天朝现在要找阴柔气质的男明星太容易了,一巴掌下去能拍死好几个,怎么就找了个女的?昨天上午的年级会上,导员刚讽刺了魏晋男人的抹粉嗑药之风,我下午就看到了这个酷爱五石散的何郎。

——————————————————

更新一下。

我对司马师这设定其实是比较感兴趣的。剧中的司马景王与史书上的大不相同,尤其是性格。电视剧显然是将司马师和司马昭的智商给换了一下。

冒昧揣测一下剧情。夏侯徽是司马昭杀的,这基本就可以认定了,但从预告看来,这有可能是司马昭得到了司马懿的授意。司马师和其父其弟的关系应该会大有变化。司马师知道夏侯徽死因的这个时间点很有趣。直到夏侯玄死,子元还是双眼,但他知道真相的时候已经是独眼龙了。他是怎么知道夏侯徽死因的?我看了片尾的一个镜头,觉得是司马伦在搞鬼。这tm真是个搅屎棍啊,不愧是“八王之乱”的首祸,恁小的年纪就开始挑唆事。司马师和司马昭关系是很和谐的,而在剧里居然能看到白刃相见的片段,我不得不期待。另外,司马师对着司马懿流出的血泪实在好评!

——————————————————

司马杀孟达那一段,有一种后来他杀何晏的即视感,好阴险哦。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懿清理曹爽一党,何晏协助。等何晏把别人都清理出来,宣王还嫌不够。何晏懵逼:“难道是我?”宣王估计在贼笑:“正是。”这里杀孟达也是,不肯带他见曹叡,直接送去见曹丕,爽利地来了一句:“斩了。”

叡真是霸气。这种男人,算是变态帅吧。

司马昭野心毕露。这剧认为宣王并非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当权臣的,所以从宣王的初心讲起,可为什么司马昭有一种天生要篡位的感觉?司马昭劝司马懿等诸葛亮攻下长安后再去救援,这样就可以完虐曹真了。这时候的司马懿还一本正经地训斥儿子。此处能看出以后的司马家的特点:家族利益放在国之上。对于“八王之乱”的那群货来说的话,是个人利益高于家族利益。发展趋势是越来越自私,宣王开了个好头啊。剧设司马昭像爹,司马师像娘。宣王说这句“随我啊”的时候,用的是疑问语气,当然在我们心里,陈述句更为恰当。

打街亭之前,司马懿还没拿到马谡的驻军图之前,不肯让司马师当先锋轻易涉险——毕竟他这时候不清楚对手实力,把张郃踢了去。等知道了马谡屯兵山上,心里那叫一个后悔啊,这神情……啧啧啧。反应过来说了句“再晚就都是人家的了”就慌忙带着儿子去抢人头。

对空城计这一段的拍摄挺有意思。诸葛与司马打了一场心理仗,颠覆了以往的设定。司马昭猜出了父亲的心思并说出来,被甩了一巴掌。

我觉得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很微妙啊。诸葛亮仿佛有两个不姓诸葛的儿子,一个姓马,一个姓刘。对姓马的,他是一味惯着。诸葛武侯像班主任,马谡像是班里那个学习好又机灵懂事的最受老师疼爱的学生,老师知道他有些小毛病,想让他办大事历练一下又不放心地千叮咛万嘱咐,学生对老师的嘱咐不以为意,俏皮地做鬼脸,总以为老师多虑。剧里的图我没截。这种学生呢,往往不受其他同学待见,但别人也不敢得罪他。我小学的时候,和这种人就有点像,不过现在已经改了。对姓刘的“儿子”呢,他是一味要求严格,由于太不放心就干脆什么事都不让他干,只让他做功课读书。武侯对刘禅是真关心,刘禅对这种关心表现得很开心,可我觉得他实际上并不开心,话里隐含不满。另外,要“灭魏斩叡”的武侯夸小叡聪明,我还是蛮开心的。呃……武侯这样夸小叡的潜台词是不是阿斗不够聪慧啊?

回到家中的司马懿真的好牛。才和张春华做完了羞羞事,又去找柏灵筠。好体力!春华因为司马懿对司马伦太好而吃醋。仲达对子上说“慈母败儿,慈父更败儿”,这真是给自己立了一个好大的flag,后来的司马伦……春华好有心机,把司马懿的腰带勒得紧紧的,看仲达见到灵筠后解腰带那个费事啊……

司马昭和夏侯徽的这一段很有意思。《三国演义》说司马代曹的禅让仪式是依样画葫芦——当年的曹丕对刘协的方法呗。编剧誓要发掘(编造)司马家和曹家更多的相同之处。后世好事之人编出来曹植和甄宓这一对叔嫂恋,为了对称,司马家肯定也要有一对。于是乎,就有了司马昭对夏侯徽的暧昧情愫。说实话,我对这个一点都不反感。这样的话,结合后面的司马昭杀嫂,曹元仲的“大魏第一变态”(我封的)之名就要保不住了。这样的话,司马昭和夏侯姐姐就有了个参照物——北齐武成帝高湛和嫂嫂李祖娥。当然,我觉得高湛更变态。司马昭看夏侯徽时,真的是痴汉脸啊……亲自为嫂子挑做衣服的料子,这样真的合适吗?好在夏侯姐姐和司马师伉俪情深,不为所动。司马昭很在乎嫂子是否关心他,问“你担心我和大哥吗”的时候,居然……把他放在了他大哥前面。日军轰炸香港时,张爱玲在难后想到的,是如果刚刚自己死了有谁会知道。而我们的司马子上同学想到的,是一个人万一在战场上被杀,会连家书都来不及写。所以,杀人后受到冲击的他……想逃回来把这件事告诉嫂子。还真tmd浪漫啊!夏侯姐姐听了很尴尬。司马师和夏侯姐姐还没这么腻歪呢。重申一遍,我对这段不反感。三观崩塌,节操碎了一地的我啊……

夏侯姐姐真是会教孩子,教弹琴,不许小孩穿太奢侈的衣服,真是好妻子好妈妈。好喜欢啊。

 6 ) 《空城计》浅显解读

空城计个人解读(纯属自娱浅见):

开篇:琴声悠然清雅,孔明淡然抚琴,司马独马上前。
递进:琴声急促凌厉,孔明冷汗透背,司马蹙眉汗下。

一层:司马点明识破空城,一进城取诸葛性命想一战成名。诸葛城门洞开以魏国形势诱返司马。这层讲的是眼前胜负与背后政治。

二层:司马冷笑不理二进城,诸葛以少主多疑宗亲嫉才鸟尽弓藏点明司马性命恐不保,司马不惧丢命也要流芳百世,驾刀脖颈。这层讲是生死与荣耀功名。

琴弦断,马惊嘶,司马急转撤退,诸葛抚弦落泪。
镜头切向一只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诸葛为蝉,曹睿黄雀,司马螳螂却步断舍。

三层:“那你儿子呢?”诸葛质问, 你司马懿一人为荣耀可不惧生死,那司马家族呢?司马恸然倒地,儿子与私欲交织挣扎,继而站起表示不受威胁。这层讲的是自我与家族。

四层:司马独白,跑过武帝文帝,却跑不过心魔恐惧。人这一辈子要的就是抱负,是荣耀,是成就!有了这些就能战胜恐惧!此时司马的野心与欲望肆意膨胀到了极点,千古功名在我一身,世间一切其奈我何!早已红了眼!

举剑!
诸葛竟是老年司马!依依东望毕其一生,回头看到的竟是初踏入仕的司马!
是,就是那年于耸立宫墙下回头,说“我一个学子,最大的抱负就是找到一个君王,臣之辅之,也许还能结束这乱世” 的少年司马!可这初心还在吗?这欲望有尽头吗?

看着自己年老之时,抚着心猿意马,缓缓道,依依东望,是时间。

少年司马端坐痛哭,继而释然微笑,答案了然于胸。

这场对话,本就是司马内心挣扎,踏进一步就是欲望极乐巅峰,虽善忍,能忍得屈辱痛苦,还能忍得抛弃唾手可得吗?能,世间一切有为法,本就如露如电,皆是虚妄,转头成空。

空城计,选择学术界“鸟尽弓藏学说”,可军师的解读还远不止此,司马退兵,不止是惧怕埋伏,不止是害怕自己被杀,不止是害怕家族湮没,更是,他要战胜自我恐惧,观照内心,用时间去明白时间。

由自因推向外因又回归本我,叹服。

从未有历史剧如此拍过,这创新太过瘾,也太值了!
观剧之余,撷得深思一二,足矣。

 短评

这剧编剧水平有限,将大时代的变迁的笔力不足转嫁到家庭矛盾纠纷,家庭伦理纠纷喧宾夺主。细节考究,大局抓瞎。司马懿作为政客的老谋深算被强行写成了网文白莲花的强行黑化之路。国剧终于在漫长的大女主玛丽苏剧时代后迎来了新的剧种:变性大女主玛丽苏剧。看在马桶的楠木材质上能给到及格。

6分钟前
  • 曼特宁
  • 还行

如今,这样的片子不五星,那就没有五星片了。

11分钟前
  • 少主
  • 力荐

还我杨德祖,还我曹子建,还我荀文若,还我曹孟德!我没有司马懿的胸怀,我也不想跑赢时间,我只愿能伴古人左右,再看一眼当年的河山。

15分钟前
  • 歧楷
  • 力荐

何其壮观的一生,不知历史如何评价司马懿,究竟是忠还是奸。四朝皆信赖他,事事于国有利,但最后他也的确权倾朝野,党羽遍布朝堂。脖子上架着刀开始入仕,刀拿在手里去世,老骥依旧笑春风啊……

18分钟前
  • 七沐妹妹
  • 推荐

终于能和李晨演的曹丕说再见了。

23分钟前
  • 熊罴怪
  • 力荐

如果有人看到司马和诸葛成为了好友或者诸葛战斗力下降了,嗯点下我,木有也可以点,反正我就是不喜欢连三国志都不要的三国时代

26分钟前
  • 雪雒
  • 很差

司马懿凭借着华佗教授的五禽戏,熬过了曹操、熬过了曹丕、熬过了曹叡,熬过了诸葛亮。

29分钟前
  • 令希丰
  • 推荐

我爸问我怎么还不睡……我给我爸看了第一集……我妈问,你们两个怎么还不睡……

33分钟前
  • Cenjee_
  • 力荐

我希望看到的历史剧是在史学界公认的基本史实和最新的学术成果基础上扩充改编的而成的,并且这种改编具有起码的史识眼光。因为我认为在某个时空中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比小说刻意安排的情节还要精彩得多。很遗憾,经受过严格史学训练又深谙影视制作之道的少之又少。

35分钟前
  • 俺知道恁县
  • 较差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诸葛亮的演员我很喜欢,演出了武侯的忠义,却又没有多智近妖。

38分钟前
  • 尽欢
  • 还行

本来就只是想瞅一眼的,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地看了好多集😂前几集真是精彩,曹操演得真好,李晨的演技也让我改变了一些对他的看法。虽然曹丕跟郭照挺甜的,但我还是站了丕宓,虐是虐,但带感啊~~“曹子桓,如果有来生,我不愿见到你”,李晨的那个手啊,表现出想挽留又不肯示弱的心理,唉!

40分钟前
  • Lydia
  • 推荐

第二部的野心明显要更大,完全是照着权谋战争史诗的拍法,没了于和伟,来了王洛勇,本剧真的发现了不少老戏骨。但更让人惊艳的是幕后团队的创作诚意,尤其是空城计一节改编的好,终于跳出了过去国产历史剧的框架,拍出了更具有现代感的戏剧张力,人性和历史的深度挖掘立住了,这剧已然成功了一大半。

42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看过上部感觉是再给司马懿洗白,而且在曹操死后剧情并没有太出彩,但是《虎啸龙吟》看到现在还是很满意的,也没有了洗白的感觉,并且感觉司马懿的人物性格会在下部有个很大的反转。身处乱世何来无辜,编剧并不是想洗白司马懿,是想表明“任何人物都是时代造就”的观点。

45分钟前
  • 天生这么红
  • 推荐

这天下从来都没有太平过。

50分钟前
  • 谢小迪
  • 推荐

本剧富含大量镜头语言与留白,精妙绝伦。老年司马懿演技炸裂,展现出吴秀波把控高难度复杂人物的极高水准。苍老的体态,阴鸷的眼神,甚至令人震惊的声线变化,诠释了被欲望吞噬的人如何权倾朝野心入魔道。画面闪回初入仕时的清俊书生,那一作揖一回望,恍如隔世,才真正让人唏嘘,时间终究摧折了人心。

53分钟前
  • 休矣美矣
  • 力荐

刘欢变态般的演技炸裂

55分钟前
  • 小纯汀在奋斗
  • 力荐

登上了至高之位,第一件做的事是把多年对母亲的思念近乎病态的表现出来,这么多年肯定是憋坏了吧

57分钟前
  • 陆逊
  • 力荐

刷了六集有点想弃剧了。跟上一部一样,细节考究,大局抓瞎,檀香木马桶——可惜了材料

1小时前
  • 郁卞丢
  • 还行

第一部虎头蛇尾,第二部蛇头虎尾,最终加起来86集,只有最前最后的20余集是出色的。剧作上涉及诸多三国名场面,但都采用了较有新意的处理方式,导致多次罔顾历史、造成谬误,是三国题材“全面权谋”拍法后的掣肘,且拍得也过于聒噪。但如果这是正剧...估计时至今日也无人想看。国产剧在篇幅上的优缺点一览无余:用86集的篇幅来展现司马懿的一生,最终是如何成为一个截然相反的人,这过于冗长,却又做到了“漫长的必要性”——成百上千的“做局”看似皆为权谋,但每局之间都细微改变人物塑造的走向,与《甄嬛传》同构,司马懿的形象被不断360度扭转,到最终老年之时已臻入化境。吴秀波演得真好,也许能排到上个十年中国电视史里的大男主TOP5,不过这也就是他人生最后的巅峰了...

1小时前
  • 徐若风
  • 推荐

斗曹操走脑,斗曹丕走心,斗曹叡就只能走肾了。

1小时前
  • 宅神爷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