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尼

恐怖片美国2011

主演:杰克·布莱克,马修·麦康纳,雪莉·麦克雷恩,里克·岱尔,Mona Lee Fultz,Wray Crawford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播放地址

 剧照

伯尼 剧照 NO.1伯尼 剧照 NO.2伯尼 剧照 NO.3伯尼 剧照 NO.4伯尼 剧照 NO.5伯尼 剧照 NO.6伯尼 剧照 NO.13伯尼 剧照 NO.14伯尼 剧照 NO.15伯尼 剧照 NO.16伯尼 剧照 NO.17伯尼 剧照 NO.18伯尼 剧照 NO.19伯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3 08:58

详细剧情

伯尼(杰克·布莱克 Jack Black 饰)是德州小镇迦太基的殡仪师,他专业技术过硬,为人厚道、慷慨、热心公益、在教堂担任领唱还参加社区剧团演出,赢得小镇所有人的欢心,但他始终单身,被人猜测要么奉承独身主义,要么是个基佬。镇上一位富商去世后,留下脾气古怪、被所有人讨厌的高龄寡妇玛佳丽(雪莉·麦克雷恩 Shirley MacLaine 饰)。伯尼本着“对每个家属赋以最真诚同情和善意”的原则,热心接近玛佳丽,很快赢得她的欢心,她负担起两人所有玩乐开销,让伯尼参与她的财产管理,甚至为他改动遗嘱。两年过去,人人都爱的伯尼几乎成了玛佳丽的私人所有物,她辞退所有用人,生活中的所有琐事都交予伯尼一手包办。好脾气的伯尼也有爆发的一天,而且是一步到位地结束了玛佳丽的性命,演着一出“玛佳丽中风了”的戏,伯尼撑着这个秘密,试图逃过法律制裁……   本片根据发生在德州的一起真...

 长篇影评

 1 ) 法律只谈事实,至于善恶,交给上帝去评判吧

        我向来有屯电影的爱好,只要在任何地方看到有推荐的影片,尤其是未听说过的冷门电影,我都会先记录下来,等有时间有空间有心情就下载,有大块闲暇时间的时候,不至于无电影可看。也正因为这样,很多电影实际已经在我的硬盘躺了好久好久,以至于每次打开一部电影,我几乎都不知道是什么类型的,大致情节是什么。不过这也好,阿甘说过,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次拿出来的是什么口味。我的生活是没有什么波澜起伏了,但也可以在看电影这件事上人为地寻求一种小小的未知的神秘感。
        但是我没想到今天打开的巧克力是这个口味,最开始伯尼给学生们讲课,传授给死人化妆的技巧,我一度以为这是个恐怖片,或者会出现比较血腥的镜头,而我当时正在吃饭,害得我马上中止电影,等吞进去的面条消化的差不多了,才重新启动。而伯尼,他可能也没有想到过生活最终给他的巧克力竟会如此苦涩。伯尼是一个外地人,应聘到德州小镇迦太基作殡仪师,凭着过硬的化妆技术,对死者的敬重,对死者家属的真挚安慰,动人的歌喉,以及无处不在的白求恩式助人为乐的精神,虽然有时候有点娘炮,被人怀疑是同性恋,但还是很快赢得了小镇居民的交口称赞。
        纽金特太太,一位吝啬,孤僻,古怪的老富婆,与所有亲人都不怎么联系,与小镇上所有人--也许可以除了一位理发师--都算不上朋友,甚至因为钱被孙女起诉,丈夫死后,她的生活中就几乎完全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而也正是因为丈夫的死,伯尼才走进了她的生活。最初伯尼也只是为了安慰一个老年丧偶的孤苦无依的老孀妇而已,与对其他人完全一样,这就是他的生活和性格。如果换做是另外一个被安慰的人,可能感动过后,就成为好朋友而已。但是纽老太太不一样,对她而言,任何一个人的关怀都是奢求,正因如此,她慢慢地紧紧地抓住了伯尼,希望他为她一个人所驱使,必须随叫随到,陪她吃饭逛街旅游看歌剧,甚至帮忙打理生意。伯尼也乐在其中,不过后来我已分不清他是单纯为了安慰和陪伴纽金特太太还是为了享受这种坐头等舱,住豪华酒店,到世界各地旅行的贵人生活了。最终老太太的控制欲毁了她自己,也毁了伯尼,我相信这不是一场蓄意谋杀,当伯尼举起枪的那一刹,他的脑子肯定是空白一片的,但是,所谓“激情杀人”,只不过是一句苍白的辩护而已,在法律面前,剥夺了别人生命的权力是事实,至于罪犯是好人还是坏人,那不是法律所关心的。
        但是我相信的是,这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经济地位决定生活地位,他在陪伴老太太的那段时间,花的钱都是老太太的,必然老太太会把他当作私人物品,这是人性。话又说回来,纽金特太太想控制伯尼的那条线也只有钱而已,她并没有拿枪时刻逼着他,也没有在他体内植入生死符一类的东西,所以伯尼如果想不被控制,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而且离开她对他的名誉丝毫无损,小镇的人们只会在对纽金特太太尖酸刻薄的评价上再加上一个砝码而已。伯尼也许已经知道纽老太让他继承遗产的遗嘱,所以他不愿离开,他想在可忍受的情况下把对方耗死,但是对方的疯狂和控制欲让他丧失了理智。
        我觉得小镇居民对此事的看法是值得深思的,在他们眼中,伯尼是好人,纽老太太是坏人,伯尼是被逼无奈,她才是罪有应得,他们根据以往的印象来评判有罪无罪,这种朴素的价值观实在可怕,如果伯尼真的在当地被判无罪,那就是向外界说明:在我们迦太基这里,法律并没有什么卵用,我们是在替上帝说话。正因如此,麦康纳(BTW,我想起来了我是因为他才下的这部电影)饰演的检察官把伯尼送到外地审判的决定才如此重要,不只对他自己,对小镇,对整个美国甚至人类都是如此。我相信,导演已经比较客观得描述事实了,但是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也不禁希望伯尼被判无罪,而我现在已经把这点想通了,我想小镇居民慢慢也会理解检察官维护法律尊严的决心。而这个结局,对伯尼来说也最好不过,他至少还能得到朋友们的想念,在狱中还能受到其他犯人所没有的尊重,如果被释放,可能余生都会顶着杀人犯的帽子和压力,纽老太太的幻影会一直跟随着她,远没有在牢狱里活得坦然。
        最后小镇的一位居民说,上帝怎么评判才是最重要的。是的,伯尼的后半生在哪里度过,法律说了算,但是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我也只是猜测而已,最清楚的,恐怕也只能是上帝了。

 2 ) 法律对个人的保护,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家庭是社会一切斗争或一切美好的缩影

       保持敏锐的善心,持有积极的态度。这是伯尼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监狱。心灵开出花来,那整个世界都会是花的海洋。
    同时,通过玛佳丽也可以看到一颗渴望爱而冷酷刻薄到处处设防的心灵,好像坚冰,却更过之。因为纵使好人如伯尼都无法使它再回到温热的常态上来。
    另外,伯尼这样做好事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玛佳丽的遗产,而遗产则来自她死去的丈夫在天然气事业上一生的奋斗。所以,好事也不是随便呼来即是的。玛佳丽丈夫的工作和人生态度同样值得深思。
    当然,是谁将本来没有超越意义的金钱向善了呢,这就是伯尼的选择。
    所有的事情都是选择。选择自我激励,或选择浑浑噩噩;选择态度,或选择逃避... ...
       其实最后的结局也是两个自由的选项:(1)伯尼终结了玛佳丽可能存在的不再冷漠、与人热忱相处的自由(尽管可以预见这是纸面上的可能,以玛佳丽在人们心目中一贯的形象和她想改观的自我动机来看,都绝无可能了),终结了她享有自在生活的自由,总之终结了一个活生生的个人的一切自由(但她个人的生死从事实上来说,已经与周遭的世界没有半点关系,只有伯尼关心她除外),这是一个个体的自由;(2)同时伯尼的做为终结了他自己在自由世界(即监狱以外)中行善的自由,虽然他堪称楷模的心灵在监狱里也展示了正确的态度,但终究限制了这个个体的自由,它对环境的影响力却是很大。
    当然最重要的不仅是有正确的态度(如伯尼),更要有实际的作为(比如他在殡仪师工作中的出色付出,及玛佳丽前夫通过奋斗才积聚的财富)
    总之看你用什么态度,做了什么。大态度,小作为,也是好的。但是没有态度的大作为,恶作为,这个世界已经够多了。

 3 ) 不好评判的罪与罚

做个有原则的好人,不考验自己和别人的底线。就像辩护律师所说,伯尼是个罪人,但他绝不像一个禽兽。人就应该抱有人的尊严。伯尼在罪恶聚集的监狱中也没有放弃他的善良,就足以证明他真切的悔改。当然,如果伯尼当初知道如何拒绝老太太的控制,如果有人给他指明一条出路,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了。但是既然已经发生了,就是对后人的警戒。

 4 ) 如果你是陪审团一员,你怎么判?

首先要说,拍摄的手法挺新颖,没什么花俏的技术,很平实。你会很想看下去,跟着主人公的心情,也思考着他的心情。

可以明确一点,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杀死她。就好像那把枪是魔鬼拿起来的,而不是他自己。

可是他也没有去自首。他甚至没有想过万一被人发现了怎么办,因为接下去除了偶尔幻想女主人出现在餐厅和戏剧场,他还是平常度日,开开心心做着使人也使自己开心的事。他很单纯,没想到后果的感觉。

不过谁知到呢,他花她的钱做善事是否是为了抚慰自己的内心?影片也没有说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是否孤单哭泣。不过是否还有一种结果,是他最终受不了内心的控告,自己走向法庭?可惜别人比他的良心早了一步,他的良心没有机会。

他和盘托出,没有丝毫隐瞒。本来也应该,何况他是个“很好的基督徒”,我想他时常在上帝面前认罪吧。他自己其实也没有想到,原来自己竟然可以这样,满口谎言,各种谎言。

最高潮的一段是,整个小镇大半的人都为他辩护,认为他应该无罪释放。那也是,因为他杀的是个大家都深恶痛绝的尖端刻薄的女人,他们相信迟早有一天她是会死的,甚至被谋杀,只是没有想到杀手是这个讨全镇喜欢的胖伯尼,他对人那么友善慷慨。

然后就是法庭那一段了。

问题:如果你是陪审团一员,并且你了解了这位好人的为人,也知道他确实杀了人,面对大家释放的呼声,还有你自己内心的声音,你会怎么投票?

我也在问我自己这个问题。

如果他确实待我如同好友,也给过我很多馈赠,我会怎么办?

这时候我会从脑袋里面想出很多基督徒见证:使徒保罗未信主前迫害过很多耶稣门徒,后来他回转,还为主作了很多事。马致远牧师未信主之前偷窃无数,后来悔改到警察局自首,做好了坐牢的准备,几个回合之后,当局认为他无罪,现在他成了非常有恩膏的青年牧师,带领无数人信主。也听说过某些牧师传道犯了十诫里面的罪(不至于坐牢),几度良心不安之后,在众人面前认罪作见证,彻底悔改,最终也大大荣耀了主的名。


咦……等等等等,我要把伯尼和这些人等同了吗?不一样也,真的不一样。他是基督徒,他知道他犯罪,可是他没有自首没有悔改,还隐瞒了很久。没错,最后他掉下眼泪,供认不讳,也没有毁尸灭迹,可是,如果没有被发现,他要把这个事实隐藏多久?

然后我开始要批判他了,他跟保罗不一样!跟马致远不一样!跟某些牧师传道也不一样啊!

看看吧,这就是我前后的纠结。认为他可以无罪释放,但从属灵上讲,他犯罪了,并不悔改。法律上讲,更是刑事犯罪啊。如果认为他有罪吧,坐牢了,貌似我也不开心。但是呢,如果他真的释放了,我还会像以前那样去对他吗?会不会对他有所提防?我的孩子呢,如果我有孩子,我敢不敢让他们接近他,与他亲密?

看吧,人心的提防也出来了。那么,我作为陪审团一成员,究竟是为了什么去投票:得到过的恩惠而产生的怜悯希望他无罪,还是怕他双重人格再度害人而难受地叛他入狱?

但是如果他不坐牢,还是像以前那么好,久而久之,大家就会忘记他做过什么,忘记他的历史。那也很好啊。除了当事人,再过20年,谁记得这事?

于是这个问题会把人也搞出个双重人格来。

最终我们发现,真正的伯尼现在在监狱里安然度日,也传福音,开一赞美诗班。

竟然有点像保罗在狱中一样喜乐。虽然入狱的原因不一样,后者是受迫害。

那么,我们人还需要去评判什么吗?

其实只要是人就会纠结,有罪、无罪。。。。评论,比对。。。。原谅,不原谅。。。。反驳,被反驳。。。。

在上帝那里好像就不一样,看看吧,在监狱里,上帝还是使用他,他的歌声,在那里依旧可以响彻。虽是无期徒刑,在上帝那里,说不定就是件好事。主早就原谅他。他也因此得到喜乐。或许他深深懊悔,但是他最终得到了平安喜乐。

主仍与他同在。

而人的辩论,又有什么影响呢?

纠结的人类啊,原来你受造本不是为了论断人。

而是看造物主,不一样的做法。

 5 ) 《伯尼》

纪录片采访形式造成了某种错觉,也为影片的整体黑色喜剧增加了效果。整个故事讲述、人物塑造通过的是单方面偏见,这使得情感道德法律多层次的冲突显现。

对于理查德·林克莱特 Richard Linklater算是一种比较新鲜的尝试,对于杰克·布莱克 Jack Black能算他最好的表演之一。

 6 ) 其实一点也不客观

有许多人看后的第一感觉是客观,但其实这说不上客观,我想这种感觉直接来自于林克莱特用的纪录片手法——访谈。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伯尼杀了马佳丽,但伯尼是个好人而马佳丽是个坏脾气的high-nose(这在电影中不仅用访谈的形式通过其他人的观点刻画,还直接用了影像以证实其真实性)。导演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抛出了问题:杀人是错误的,但如果是一个好人在困境中杀了一个欺负自己的“坏人”(马佳丽在本片中的形象毫无疑问是坏的),那么他该不该受罚?这触及了法律和道德的构成和实现:法律和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和条款,也是关于人的,最终也归于人。我们看到,在迦太基镇,道德和法律的标准非常不稳定,人们一再地为伯尼的杀人行为找原因,而从不关心受害者。在小镇里,人情胜过了法律和道德,得出了有悖于法律道德的结论——伯尼无罪。

为什么说这部电影并不客观,其原因在于,导演并非忠实于客观地展现人物,他有意地回避了伯尼享受马佳丽太太的荣华富贵的时候,而着重刻画他用这些钱帮助小镇居民。对马佳丽,导演将她刻画得近乎邪恶,也未曾试图给出她如此“邪恶”的原因。 不,导演的目的在于展现法律和道德的本质。他通过访谈和影像两种方式,将好伯尼和坏马佳丽的形象极端化(不管是在其他人眼中,还是观众所见),将人情与道德法律对于有无罪的结论冲突加剧,使得“人情”方有非常充足的理由——伯尼一直都是个好人,好人受欺负,自卫/过失杀人/一时间失去理智等——去反对法律得出的结论,从而去激发观众对此的思考。也即,展现冲突才是导演最重要的目的,为了达到好效果,导演选择了不客观的展现以将碰撞的力道升至最大。

林克莱特很独特一部作品,等我都看完了再试着总结他的东西。

 7 ) 突出的是那个怪气的调调

这片子的前半段很好,尤其是开头阶段很抓人。对入殓工作的细致描写,让我想起日本电影《入殓师》的开头,很有喜剧效果。

但这种喜剧效果好像随着影片的持续进行就慢慢消失了,但又不像《入殓师》那样转入了感人肺腑的心灵洗涤。当然,这是两部题材不同的片子,不应这样比较。但仅就《伯尼》这部片子而言,它是从中段开始就停在了一个不悲不喜的地方,然后仅仅是一点点地把故事吐出来而已。

如果说这是个人物片,那么围绕这个人物的描写则好像在中段就停止了。剩余的部分,讲的只是检察官和小镇人民对于罪行的反应,不论他们是不是在讨论伯尼其人,从影片的角度来说,关于伯尼的人物形象叙述已经结束了。

如果是剧情片,那么这种讲故事的方法就很奇特了。不是说不好,只是古怪,也难怪会有人用quirky (adj. 诡诈的, 离奇的)这个词来形容这部片子。如果导演把罪行从影片正中间挪到结尾,在伯尼认罪时以闪回形式播放的话,这就会是个正儿八经的犯罪剧情片了。

所以总结看来,这真的是一部怪怪的电影,跳出了我们对于类型片印象里的条条框框。



(以下有关键情节透露)

是不是也有人会觉得这部片子有点分析人性的意思呢,甚至还尝试了一点对于美国司法体制的讨论?可我觉得从这两个角度看本片,只会得出四字结论——浅尝辄止。IMDB上亦有评论说,片子好像没有挖深。

我个人从这个故事里得出的最鲜明的结论是,要学会说不。善良不能没有底线。一个人所受的欺压,只会反应在他自己身上,欺压别人的人永远也不会反省自己。你看马乔丽那么大年纪还跳着脚说“我就知道你讨厌我,要离开我,跟所有人”的那个样子,她才不会反省的,她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她。

我觉得她歪着嘴把大门关上,堵住离去的伯尼那一刻,杰克布莱克的表演特别好,真心让人感受到他的无奈和疲惫。所以,杯具经常是会有那么一个转折点,而伯尼的转折点,就在这了。如果他决心要走,弃了车子,爬也爬出那个破门了。

伯尼不是圣人,他是个凡人,他有他不能忍受的事情(马乔丽用力咀嚼的动作)。一个凡人,是做不到极善的,因为这世上没有最坏,只有更坏,所以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话。

当然这些,也都是我个人的牵强附会,电影是没有把这些话直白告诉你,只除了殡仪馆经理的一句评论:“善良与邪恶原本是水火不容的,你就知道总有一天会发生什么,这种组合会断裂。大概就是她邪恶的程度胜于他善良的程度吧,他就爆发了。”


要说到阵容我可是突然醒觉,饰演马乔丽的雪莉·麦克莱恩原来就是50年代经典黑白片《桃色公寓》里的女主角啊!真是宝刀不老啊!你看她单薄的眼皮和纠结的薄唇,和那股神经质得有点讨厌的劲儿,都没变的。

杰克·布莱克演得很活,尽管我觉得他的眉眼咋看咋邪恶,可是整部片子看下来,我真的觉得他就是那个善良而懦弱的伯尼。马修·麦康纳修演南方律师轻车熟路了,不做评论。至于导演林克莱特嘛,他就是整部片子古怪的根源了,我个人觉得,他还是有点话痨。

 短评

又用采访,又用揣测。死胖子唱歌跳舞真不错。本来这么如此“好”的人。真实的故事加分。有亮点。86

4分钟前
  • hungry
  • 推荐

林克莱特用Mockumentary的形式讲述——也仅仅是讲述了这个故事,他不试图去进行更多的分析,但却做了巧妙的道德视角置换,是非曲折看似不予置评却尽在其中,这种怪异的黑色幽默太有感觉了。

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本片根据发生在德州的一起真实事件改编

11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觀影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當一個人被所有人討厭的時候,Ta是不是就死得活該,Ta是不是連生命都不值得擁有?Richard Linklater導演用偽紀實手法,從小鎮居民、檢察官、兇手角度思考,卻唯獨缺少了從被害者角度出發。Jack Black是一個好演員,但他那張鬧劇版的臉總讓人出戲。

13分钟前
  • 一條魚佔滿了河
  • 还行

这个结尾配不上故事展开的方式

17分钟前
  • Touma
  • 还行

有想法,用心,但不太好看。

19分钟前
  • 皮革业
  • 较差

演员真不赖,black演黑色幽默

23分钟前
  • 常乐
  • 还行

无功无过吧〜

26分钟前
  • 邈邈
  • 还行

只有真实事件才能这么的……让人说不出的感觉

27分钟前
  • Y
  • 推荐

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前的导演新作。故事张力简直不忍直视啊,伪纪录片的形式也不好看。但是贵在林肯律师马修麦康纳和杰克布莱克的表演真心精彩,一直当后者是喜剧明星,当得起【收放自如】四字。三星。

32分钟前
  • 狂接舆
  • 还行

anti sunset blvd docudrama

35分钟前
  • 汽车大师
  • 推荐

我觉得这部电影其实是讽刺美国右翼的~

38分钟前
  • 临时昵称
  • 还行

呵呵呵呵 so 讽刺

39分钟前
  • 米斯特 爱欧
  • 推荐

jack black转型咩。。开始以为是个伪纪录片,没想到是真实事件改编啊啊啊。。德州出人才啊。。。满奇妙的事儿,我喜欢啊啊啊!

43分钟前
  • 白暖暖
  • 推荐

理查德·林克莱特和杰克·布莱克再聚首,依旧有着神奇的化学反应,前者带来一部很自然的电影,后者带来了一次伟大的表演,你不能说这是喜剧,但黑杰克的表演赋予了电影一种滑稽、黑色的感觉。宗教信仰,人情世故,普通人眼里主观的善恶评判与法律制裁,不去制造戏剧性,只是展示戏剧性。★★★☆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该死的,比如这个老太太。

49分钟前
  • 张敦厚
  • 推荐

typical伪纪录片

50分钟前
  • 仨门儿
  • 推荐

看的时候会思考,当你处在伯尼、检察官或者小镇居民的位置,你会怎么想。

51分钟前
  • 船长
  • 推荐

原来是真实事件改编。这也解释了导演为什么始终通过外围讲述这一事件,却从不深入角色内心。那是因为我们的一切结论同样要来自外围信息的综合并推论。杰克·布莱克与马修·麦康纳都有很出色的表演,让本片有些怪怪的冷幽默。略带点伪记录的感觉,招来一群呆人,以采访的形式介绍整个故事。

5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影片采用了旁人叙述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起谋杀案,并试图深层次地讨论善恶观的相对性问题。杰克·布莱克此次的表演有种内敛的喜感,使得伯尼这个人物看上去很讨喜。影片前半段在树立角色性格时做得比较成功,但后半段出现戏剧转折后,片子就松懈了下来,有些遗憾。

57分钟前
  • 超cute侠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