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3月3日,
是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
今年的口号是:维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迄今为止,全球超半数的新发和突发传染病,
源头都来自于动物,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例外。
人类的活动打破了大自然原本的生态屏障,
人和野生动物应该如何相处,
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在北京,有这样一个90后团队,
他们从小处做起,花了近三年,
把镜头对准身边的野生动物,
拍了一部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
这是国内第一次有人系统地拍摄
“水泥森林里被折叠挤压的动物世界”,
豆瓣评分高达9.3。
有人说,这是《动物世界》的野性,
加上《舌尖上的中国》的人文,
“生命遇见生命,两个世界,同在北京。”
一条专访了纪录片的导演阎昭和监制杜兴,
他们坦承自己是因为拍片才开始关注这些动物,
“越是了解野生动物,
就越对大自然和生命抱有敬畏之心,
保护野生动物,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自述 阎昭 编辑 石鸣
这部纪录片顾名思义,拍的是我们身边的野生动物,拍摄范围主要是北京这个城市。
大家可能觉得北京这样的城市是没有野生动物的。但是我们策划和前期拍摄的时候,一共拍到了40多种动物,最后剪到正片里的有30多种。
我们拍到最多的是鸟类。北京处在一个很特殊的地理位置上,它是候鸟迁徙的一个通道。本地的野生鸟类就有将近500种,大概占了全中国鸟种数量的三分之一。
我们也拍到了昆虫和兽类。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还有一大部分叫“三有保护动物”,比如刺猬、喜鹊、大嘴乌鸦、小嘴乌鸦,还有最常见的麻雀。
这个纪录片一共4集,每集50分钟。我们把城市分为几个地理形态,每一集讲一种形态范围下的野生动物。第一集是闹市,第二集是公园,第三集是古城,第四集是郊外。
这样的纪录片,在国内可以说没有先例。
我们的片子,比较注重城市和动物的关系,讲了一个动物和人共生的主题。
我们其实不光是在拍动物本身,更多地是在拍动物如何介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怎么和动物发生关系。
拍这个片子是临时起意
想拍这个片子的起因很偶然。2016年,有一天,我们的制片人在开会的时候,办公室窗外突然飞过了一只红隼。
红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北京市最常见的一种猛禽。它喜欢很高的地方。我们的办公楼在国贸CBD旁边,是23层楼的顶层。可能它正好盘旋路过。
当时我们的团队刚刚从青藏高原拍片回来,鹰啊隼啊在那边见了很多,但是没想到回到北京,在都市最繁华的中心,也能看到这种野生动物。就一下子起了兴趣,要做这样一个片子。
我们没有多少前期筹备和调研的时间,原因是2017年春天,北京突然出现了一只丑鸭。
这个季节是丑鸭的繁殖季,它本来应该在很高的纬度、接近北极圈附近的地方活动,谁也搞不清楚它是怎么来的北京。我们为了抓画面,马上就开始了拍摄。一边拍,一边做功课。
我们列了北京大概会出现的几种动物:乌鸦、麻雀、松鼠……画了一个表格,标注好这个动物可能会在哪里出现,我们能找谁带我们去见这些动物,然后按图索骥。
大部分时候,我们的线索和资料来源都是网络和社交媒体平台。
果壳网、IFAW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博物》官微等等。然后一个专家帮我们推荐另一个专家,滚雪球。
意想不到的困难纷至沓来
我一开始着手这个项目的时候,想得很简单,不就是拍一拍乌鸦、拍一拍鸽子吗?没什么难的。
一查资料才傻了眼:城市里的野生动物,这个题材在中文世界里没有什么现成的知识和信息。几乎所有的素材,都需要你自己从零开始去寻找和发现。
科学界更加关注的是旗舰物种,比如大熊猫、朱鹮、雪豹,对我们身边的动物的观察和研究是很少的。
我问北京师范大学研究鸟类的专家老师,小嘴乌鸦的迁徙到底是怎么样的?他说是一个谜。
我特别纳闷,为什么明明每天都会见,我们却不了解它呢?他告诉我,恰恰是我们身边的动物,我们最不了解。
我们需要从头积攒这些动物的细节,了解它的习性、行为和整个生活史,从出生到成长、发情、繁殖,它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谈恋爱,怎么打架。
第一次目击红隼之前,我等了三四天,才看到了几秒钟,只来得及掏出手机拍下红隼一个模糊的黑影。
我算了一下,按这个投入产出比,如果要拍200分钟的纪录片,大概需要不吃不喝不睡拍十年,摄影师和剧组一天的开销最低2000多,那就要花掉几千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后来我们找到了找红隼的捷径:不是漫无目的地空等,而是跟随着它的叫声找。就这样,在CBD一栋楼的29楼找到了一个红隼窝,但是没想到,机位又受到了限制。
红隼喜欢高处,这只红隼的高度离人一百多米那个红隼窝安在了一个空调架上,唯一的机位就是对面另一栋楼窗户正对这个空调架的一家住户家里。
那个房间正好是人家的卧室,他们不同意我们拍摄,觉得太打扰他们的生活,于是这个机位没有实现,只好放弃。
这些野生动物大部分都活动在北京的公共空间里,然而市区拍摄,会受到很多管制。
每次进公园拍摄之前,我们先把设备拆掉,自己装行李箱或者书包里,拿进去之后,再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重新组装。
在颐和园拍松鼠的时候,我们这一招失败了。保安一直跟在我们后面,我们赶紧爬山,左绕右绕,想甩掉他,但是没能成功。
不过后来越拍认识的人越多,熟人多了,事儿就好办了。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干坏事,就是在拍野生动物的纪录片。
拍片过程零碎而漫长
这个片子从构思到最终制作完成,花了将近3年的时间。
我们从2017年2月份开始拍。国贸CBD的红隼半途而废之后,我们在通州找到了另一窝红隼。
2017年夏天,我们拍了刺猬、蝉、纵纹腹小鸮、黑翅长脚鹬、大杜鹃、鸳鸯,还拍了雨燕环志、胡同里的家燕搬家。
2017年秋天和冬天,我们拍了乌鸦、黑鹳、长耳鸮、瓢虫越冬、灰鹤越冬和后海的绿头鸭。
第一年就这么过去了。我们拍了能想到、能拍到的那么几种动物,收获了一些素材,但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离成片还很遥远。
2018年的春天,我们又一次拍了红隼,而且这一窝红隼就在我们办公室附近,交配、打斗都在我们眼皮底下进行。
去年在通州拍的红隼有不少巢内幼鸟生长、母鸟喂食、换羽、出飞的画面。我们把两个地点的素材嫁接到一起,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红隼求生、繁衍、成长的故事。
我们也继续拍刺猬等前一年拍过的那些动物的素材。松鼠已经记不清拍了多少只了,主要在香山和天坛拍的,也有颐和园。
丑鸭的故事,也是跨年完成的。第一年,丑鸭来到北京的时候,我们没拍到给丑鸭画科学插画的张瑜老师,第二年,我们拍了张瑜老师在元大都遗址公园的水边画丑鸭,但是水里其实已经没有丑鸭了。
第一年拍的鸳鸯巢箱在龙潭西湖公园。就在小鸳鸯马上出壳的前几天,母鸳鸯突然弃巢,大家等了几天,母鸳鸯还是没回来。
等我们把鸳鸯蛋拿回救护中心打开检查的时候,发现小鸳鸯已经发育成熟了,但是因为蛋好几天都没有保持温度,可能早就死了。
大家天天在监控里看着它们,等了几个月,却是这个结果,都很难过。不过这就是野生动物生存的常态。
2018年夏天,我们开始了剪辑,从夏天剪到冬天。
一边剪一边发现,我们缺乏的素材实在是太多了,于是又进行补拍。这个时候我们也认识了一些爱好拍摄野生动物的资深摄影师,他们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素材。
在野外拍摄,没有摄影棚或者室内那种控制得很好的光线。很多野生动物都是日出或者日落的时候才出没,画面经常有很大的噪点。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有一个拍摄机位,所以剪辑其实不是用不同机位的素材来剪,而是拿不同时间线的素材来组合。
同一种动物,可能上一个镜头是春天拍的,下一个镜头是冬天拍的,或者上午和下午、晴天和雨天拍的镜头,都要想办法剪在一块,看起来像同一场戏一样。做后期的时候,调色师简直快被逼疯了。
惊喜就是拍的东西多了,
总有机会凑成故事
第四集,乌雕和喜鹊在野鸭湖湿地保护区打架的素材,是我们拍其他湿地鸟类的时候偶遇的。
剪辑这段素材的时候,我们觉得,光展现打架没什么意思,要给喜鹊一个搏命的理由。正好,一年之前,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也是偶遇,我们拍到过一个成年大喜鹊给小喜鹊喂食的镜头。
我马上就想到,喜鹊要和乌雕打架,可能就是为了保护幼鸟。就这样,凑成了一个故事。
我一直对北京城里的乌鸦特别感兴趣。它们有上万只,每天去哪吃东西?从来没有见过它们在城里觅食。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万寿路的乌鸦每天定时往城西北的方向飞,那个方向上有垃圾场,我们推断,乌鸦可能每天都到垃圾场去吃垃圾。
为了拍摄乌鸦觅食的场景,我们向环卫部门提出申请,可是一直得不到批准。花了很大力气,公关也没成功。
结果有一天,我去十渡拍黑鹳。和另一个摄影师约好了时间,我已经快迟到了,突然闻到一股臭味,瞥见远处一个垃圾场。
我正在高速上开车,也不敢细看,感觉可能有乌鸦。犹豫了一下,就地停了车。
等到下车拿了望远镜一看,简直惊呆了,一览无余的巨大填埋场里,密密麻麻都是乌鸦。
我的车就在高架桥上停着,视野非常好。我们拍了足足两个小时,终于招来了交警,心满意足地被赶走了。
于是,成片里,我们有了乌鸦进城、出城吃垃圾的故事。
团队非常年轻,
预算非常低,大家花钱非常省
我们这个团队,3年来,始终维持在一个4、5个人的状态。我是1989年的,制片人是80后,其他几位同事是1990、1994、1995年的。
很久之前,因为项目经费不足和周期太长,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摄影师。所以我和同事们只能硬着头皮自己掌机。
我本人是学新闻的,另外有两个小伙伴是学编导的。我们这里没有学摄影的,也没有学生物或者学动物的。
我是导演,但实际上我们分工也没有那么明确。调研、摄影、外联、制片,大家基本上什么活儿都自己干。
请不起摄影师,我们就自己拍。没有租车的预算,我们就开自己的车,报销一点油钱。没有剪辑费,我们就自己剪辑。也没有专家顾问费,基本上靠刷脸。
我们的整个预算大概几百万吧。这在自然类纪录片里算是低的。像BBC拍那种自然纪录片,预算可以说是没有上限的。
这个项目,硬件上的支出就是花三万块钱买了一个三脚架,还买了一个稳定器,基本上器材方面的预算就花完了。
然后我们就淘换一些公司用剩下的二手设备,很旧很破了,可能都没法用了,我们拿去修理了一下,就又拿着这个机器拍了3年。
重新认识野生动物
在拍这个片子之前,我其实认识不了几种野生动物。拍完之后,我觉得身边到处都是野生动物。
比如麻雀和喜鹊,他们经常是一家子一家子地出现。
很多小区里有蜘蛛,还有壁虎。
泥土里面常常有鼠妇,俗名叫西瓜虫,其实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动物,几百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还有跳蛛,是非常常见的,我的车的后视镜上经常能看到。国外社交媒体上有一只网红蜘蛛,叫卢卡斯,就是这种跳蛛。
包括野生鸟类也是。后来我发现红隼哪都有,随便一抬头都能看见,根本不用那么费劲去找。
看多了之后,我发现还能做出一些个体的识别。比如红隼,雄性的头是灰蓝色的,不同年龄段雄性红隼的羽毛颜色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大,颜色越浅。不同的红隼,胖瘦、大小都不太一样,很难跟别人形容,但是一眼能分辨出来。
其实这个片子里的红隼,俯冲也好,悬停也好,有的镜头里的鸟是幼年的,有的是成年的,有的是公的,有的是母的,我们拼到了一起。可能一般观众看不出来,但我们自己是能看出来的。
我们这个片子,和BBC的自然类纪录片有一个特别大的区别,就是拍了很多“人”的戏份。
这个一方面是被动的。因为制作条件有限,如果全部拍动物,我们做不到这么长的时长。
另一方面也是我们的主动选择。这也是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发生的转变,我们发现,我们人和动物的关系,是共生的关系。双方都在互相影响。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程度是相当大的。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可能就构成了特别的挑战。
比如找松鼠的时候,有一些松鼠出没地点的线索,我们去到现场一看,发现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了,这棵树已经不在了,那么当然松鼠的巢也没有了。松鼠就需要重新寻找栖息地。
但是对于红隼来说,它喜欢高的地方,在野外,它也是在高高的树上或者悬崖上筑巢。那么,城市的高楼,高度可能比任何自然环境下长的树都要高,红隼在这样的环境里,可能就如鱼得水。
我们城市在进行绿地管理的时候,会投放很多鼠药。但是猛禽都要吃老鼠,如果吃了中毒的老鼠,猛禽也会中毒。
北京猛禽救护中心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食用中毒老鼠、二次中毒的猛禽的救护需求,很多猛禽就这样死去。
所以我们未来是不是可以考虑投放鼠药的用量和范围,尽量保护猛禽?这是一个可以探讨的话题。
还有北京雨燕。这算是北京最有名的野生动物了。它喜欢在古建筑里面筑巢。
鸟是要随吃随拉的,那么它筑了巢,它的活动就会腐蚀古建文物。这个矛盾一直存在。文物保护部门在古建筑上安装了防护网,动物保护者觉得这样对动物不好,表示反对。但是不安肯定也不行。
所以我们需要研究,雨燕的粪便,对北京古建筑有什么影响?将来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既能保护古建筑,又能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片子里面,每次出现一个新的野生动物物种,我都会特地附上地图,标注这种动物在北京城的位置。
我们其实是想让大家对这些野生动物的存在,首先有一个地理的概念。
你会发现,从城市CBD到几类代表性园林,从中轴线附近的老城区,到郊区的山林湿地,北京的生态原来这么丰富,我们和动物的关系原来这么紧密。
如果你经历过,那么你一定忘不了,第一次近距离看一个生活在野外的野生动物的感觉。
那是1:1的比例,似乎能看到红隼巨大的黑眼珠里反射的景物。那种感受和电视上看,或者动物园里相比,完全不同。
在平常的情况下,我们觉得城市很大,动物很小。但是你只有真的和野生动物对视的时候,你才猛然发现它也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物。
你发觉,动物很大,城市很小。人类和动物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平等地去相处,平等地去交流。
我不知道,在看完《我们的动物邻居》之后,观众会不会重新张开眼睛,关注自己生活中的自然?
我们都生活在城市里很久了,对大自然很疏离。
我们觉得非洲算大自然,南极算大自然,但其实,城市里面也有大自然。
堵在高架桥,坐在格子间,走在马路上,我们就能看到活的、真的、未被豢养、自由自在的野生动物。
它们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历经数百万年进化而幸存,是我们孤独的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同伴。
我想,这是宇宙中最浪漫动人的事情——遥远的相似性。
一颗行星和另一颗行星,一个文明和另一个文明,一只鸟和一个人,看起来没什么关联。但相似,最终战胜了遥远。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Sir电影)
央视爸爸又出手了。
但画风大变。
放下严肃端正的姿态,满屏“嘤嘤嘤”;
走出高大上的场景,街头巷尾到处钻。
唯一不变——
它依然努力讲述着关于“我们”的故事。
央视奇招——
拍动物,不去荒野,不找森林。
反而去人类最多的地方拍。
中国哪里人最多?
北京,必是候选之一。
钢筋水泥,吵杂喧嚣。
一座城,承载了多少人的追寻和迷惘。
从“蚁族”“蜗居”,到现在说的“北漂”,和它相关的词,都浸染着沉甸甸的苦楚。
但忙碌的城市人应该都忘了——
我们身边,还隐藏着一群“乐天派”。
跟我们并肩“奋斗”,但姿态却如此低调。
一段娓娓道来的开场白,成功将视线转移到那个神奇的小世界:
3000多年前,燕山脚下,一座偏远的小城,四周是无尽的荒野。动物,是这里最早的居民。今天,这片荒野变成了北京。但过往的一切并没有消失,那个遥远的野性北京,折叠进了城市的缝隙。人类和动物也在不断折叠之中,彼此平行,若即若离......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太难发现,也太“平平无奇”了。
豆瓣上,它没有评分。
b站上,它弹幕寥寥。
但一旦你从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看一眼。
它比我们的生活,有趣多了。
Sir在此必须郑重提示:
以下出场人物……
萌。
到。
犯。
规。
猛禽,红隼。
这是它北漂生涯中普通的一天。
但却看得Sir惊心动魄……
穿梭在高楼间,盘旋、观察。
突然,好像看到了什么东西,于是利用气流悬停,在半空凝固。
怎么了?
Sir还没反应过来时。
——咻。
瞬间改变姿态,头朝下,直扎向地面。
猎物还一脸懵逼,那“死亡之吻”已经迎面而来。
真·猛禽。
等到日落,满载而归。
但接下来,你将见证猛禽变“萌禽”的大型撒娇现场。
“下班”回到家,一见到老婆,秒变巨婴——
要亲亲,要抱抱,要举高高!
害。
Sir都替他脸红。
其实这俩人早过热恋期了。
此时的催情剂,来源于她肚子里面的孩子。
不过,温馨只是暂时的。
年轻的夫妇成家,总要面对生活的考验。
第一难,买房难。
城市人一定懂,别说北京,在任何一个一线城市找个落脚的地方都不容易。
更何况还带娃。
这不,两夫妇刚看上了一间“电梯豪宅”。
30层,大落地窗,朝向好,房型佳。
唯一缺点——
它已经有了主人。
战斗力十足的喜鹊君。
你要问。
红隼吃肉,喜鹊食草,两只猛禽一起上,还干不过他?
呵呵。
送你一句鸟语:生活面前,谁也不是吃素的。
一只弱小的喜鹊,能在这北京占一间豪宅,为什么?
当然靠背景。
你看,一有什么风吹草动——
手下的乌鸦群,立刻前来护驾。
别说什么种族隔离,在大城市混,靠的就是利益交换嘛。
这些混黑道的对手实在太难办鸟。
没办法,为了孩子安全,红隼夫妇只能怂。
服从规则,就是这里的生存之道。
房子是搞不定了。
马上又要面对第二难——
生子难。
孩子眼见就要出生了,该去哪儿呢?
一个高楼的空调外机放置处,成了它们新看中的产房。
柳暗花明。
鸟夫妇才意识到,这不仅是它们的产房,还是“他们”的新房——
人类,李翔和她的丈夫。
一家三口,从此变成一家“N口”。
家里瞬间变得热闹:
三颗褐色的蛋,三只叫声响亮的小红隼,还有日夜忙于捕猎喂食的大鸟……
为此,李翔还暂缓了装空调的计划,让小鸟们能在空调架上安稳度过生孩子的混乱时期。
但这不只是一次充满爱心的“收留”。
而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体谅。
因为两对夫妇同样,都是北漂。
这一窝临时安家的红隼,也让她想到了自己初到北京时,一个人找房到半夜,空无一人的路上无助的眼泪。
她太懂了。
落脚之难,融入之苦,孤独之无助。
一点点来自陌生的体谅,不仅是帮助,更是回味。
这正是《我们的动物邻居》的治愈之处——
镜头其实有两面。
一面,伸向我们身边看不到的世界。
一面,又折射出在我们心里被忽略的、忘记的,或自我屏蔽的角落。
雨燕,拉丁文译为无脚鸟。
何谓无脚?
它极弱小的爪子,使其一旦落地,就再也不能起飞。
吃饭、睡觉,都必须待在高处,这样才能借助俯冲再次飞起来。
作为在北京生活了700多年的老街坊,鼓楼、故宫角楼、高楼的木质空隙,都是它青睐之所。
老北京对它们太熟了,管它们叫“楼燕”。
退休的动物学者,高武,每年五月,都在颐和园的廓如亭等着雨燕的到来,二十几年了,每一次,就像在等远道而来的老友。
他和志愿者们给雨燕带上定位仪器,发现这些习以为常地出没于街头巷尾的小家伙,凭借30、40克的重量,竟然越洋去到了非洲?
那可是一万六千公里的路程啊。
但雨燕从不负期待,每年都如约而至。
高武十二年前记录过的那只,如今又回来了。
浪漫吧。
哪个异地恋剧本敢这么写?
要知道,雨燕的寿命,平均不过十三年。
但它就是定时在同一地点,真实发生着。
可惜,好景不会长了。
因为随它们而至的,还有鸟粪污染。
建筑都被装上了防护网,但只能暂时缓解。
长情的老街坊,一转眼,却成了建筑物保护者的大敌。
古建筑保护和雨燕的生存,真的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吗?
同样被视为破坏者的,还有鸳鸯。
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水面的冰化得比较快,它们就都聚集到城市来谈恋爱了。
在大型恋爱现场,由于撒狗粮导致的冲突,绝不少见。
但它们破坏的,不只是单身狗心中的平静。
被它们用作巢穴的古树树洞,对于古树来说,是致命威胁。
于是给鸳鸯做窝,就成了一些家庭的活动。
古树脱离危险,孩子也和自然有了亲密接触。
这些街坊邻居,还算老实的。
有一些已经悄摸摸地心怀不轨了。
北京远郊,北口古镇,养鸡户王申福。
最近鸡舍里总有鸡神秘失踪,只留下一部分尸体和羽毛。
生长在乡野,经验老到的他顺着脚印和被翻动过的泥土痕迹,找到了凶手——
猪獾。
它的洞穴就在鸡舍旁边,深邃又复杂,是由一代一代的猪獾共同打造的,最长可能有百年的历史。
可是距离搬过来,已经相处四五年了,都没有什么意外,生性胆小怕事的猪獾,为何突然暴走?
突发恶行,定是有难。
王申福判断,可能是怀孕。
江湖救急,有何不可,况且这猪獾面貌可爱,权当宠物。
于是一天两只鸡伺候,从此相安无事。
钢筋水泥筑成的城市,不光是人的世界,它属于所有生活在其中的生命。
我们都被它改变,同时也寻找着共存之道——平衡。
镜头回到开头那对红隼夫妇。
红隼崽们已经长大,准备出窝了。
熊孩子啊,难管。
早熟的就更难管了。
这不,最经不住诱惑的那只,着迷于天空,今天就在窗台上傻傻地幻想着。
忍不住了。
走你——
急冲冲、傻愣愣地一跃而出。
结果呢?
呃……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还没飞出半米,就垂直降落了。
熊孩子的下场绝不好看。
你看它受伤后,被人救起的样子。
着实被吓得不轻。
你爸妈不在,Sir就要替他们训你一句了——
这次是你走运,遇到了猛禽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 同
下次呢?
万一遇到“坏人”,谁来救你?
这可是大城市啊。
当然,还是有些动物足够“聪明”。 下次还敢吗!(沉默……) 下次还敢吗!(沉默……)
他们从不跟人类抢地盘,只在晚上行动。
比如,远东刺猬。
别看它这一坨怪萌的。
但可不能家养,也给不了你网红微笑。
——它可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摘自搜狗百科)。
但这称号,并没有改善它们的生活条件。
每天上蹿下钻,可愣是没找到几条虫子吃。
为什么?
因为城市里被细心保养的,喷洒过农药的精致草坪,根本没有多少昆虫了。
再加上各种杂物,对它们来说都是障碍。
太难了。
但城市也有城市的好。
偶尔走在路上,也能天降“馅饼”。
抬头一看,原来是围着路灯飞累了的昆虫掉到地上,它白白地捡了漏。
还有居民门口的杂物堆,不光可能有食物,还可以睡觉和养育孩子。
唯一危险……
第二天起来,可能就被清洁员端走了。
同样在黑夜活动的,还有乌鸦。
它们也是被迫上“晚班”的。
摸清楚了附近垃圾填埋的运作程序,每到凌晨,郊区的填埋场就是它们的大型进食现场。
而夜晚的城市,比远郊可温暖了不止一点点。
伴随着昏黄温暖的路灯,每个冬天,都可以快乐。
从前我们总以为动物,和人类对立。
但《我们的动物邻居》却提供了另一个角度——
它们和我们,就像我们的邻居、室友、同事,甚至街上的陌生人。
有摩擦,有分歧,有各自需求,也有互相需要。
正如片中出现的一位创业者。
2000年,他的公司赔得一塌糊涂,工人工资得借钱来发。
最低落的一天,他来到码头,看见两只绿头鸭在空中盘旋,擦过水面,噗通落水。
就这么个看似平凡的景象,却让他重燃希望。
为什么我记得那么清楚啊
对生活啊和对今后啊
未来都没有希望了
在那时候这对野鸭的飞翔
真的对我心灵是一种震撼
人没有翅膀
你飞不起来
但是呢,人的思想不能被禁锢
动物,救了一位即将轻生的人类;
这位创业者,后来也为这些被抛弃的绿头鸭,盖起了属于它们的家。
北京,已经不是以前的北京。
动物的栖息地,人类的城市,也必将交错。
要悲观吗?
或许,比悲观更有用的,是了解,是倾听。
不同于许多纪录片展现环境破坏的惨状,和动物生存之不易。
《我们的动物邻居》给我们看到,其实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在同一个世界中努力生活。
救助它们,何尝不也是一种自救。
并不是所有的救助都工程浩大,劳民伤财。
其实平衡共处,就在我们身边。
举手投足,就可以让它们更好,也让我们更好。
对于长久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来说,自然界的动物已越来越陌生,这似乎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共识,然而,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些让人们颇感意外的事实:原来即便在高楼林立的繁嚣市区,也依然有一些野生的动物生活在我们的周围。
比如北京,安家在CBD的红隼、老城楼上的雨燕、长安街上的乌鸦、朝阳公园的鸊鷉,后海的绿头鸭,以及短暂歇脚的长耳鸮……如果算上城外的郊野,野生动物比我们想象的更为遍布周遭,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市里匆忙生活的人们极少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一提到野生动物,我们已经习惯了首先联想到广袤的荒野,热带的雨林,或者深邃无边的海洋,反观,城市的环境则太过喧哗、生硬,对动物们来说实在并不友好。
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虽说已不是首开先河,但也算摆脱常规、另辟蹊径,将野生动物与我们潜意识里最意外的选项——现代都市联系起来,而且更成功地告诉人们,都市里竟也有那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内容。这种惊喜,正是本片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因之一。
另外,众所周知,在人群密布的城市,寻找野生动物本就并非易事,而长周期地追踪拍摄它们降生、繁衍、迁徙的一生,记录它们独特隐秘的生活习性更是极为困难的事情,仅此一点,本片的拍摄团队便值得致敬。
当然,这部片子带给我们的启发还不止如此。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动物?博物学的兴趣,科学的研究,对于自然生态及城市生存环境的深切关怀,的确,我们有许多充足的理由去了解它们,了解我们的动物邻居。当然,因为了解它们,我们也会更意识到自身的处境。
流落城市的动物,极易唤起人们的恻隐之心,而我们将同情施于它们的时候,却似乎忘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事实:我们人类也曾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永远带着自然的属性存在下去,但比起城市里的动物,也许更为族群庞大的我们才是现代城市里,离开故土更远更久的物种。
曾经的诗人告诉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有些时刻,我们把一种爱和亲切的敬意献给植物、动物、风景的自然,就像献给儿童、农民风俗和史前世界的人性自然那样,并不是因为它使我们的感官感到舒适,也不是因为它是我们的理解力或审美情趣得到满足,而仅仅因为它是自然。
而依然留守在城市的动物,及一切自然的存在,便唤起了我们对内在的自然的感受。每个不完全缺乏感受的文明人,面对一朵朴实的花,一块布满鲜苔的石头,鸟儿的啁啾,蜜蜂的嗡嗡等等,都会使他感到愉悦。这些不正说明,对自然的满意不是审美的,而是生命本能的冲动?
如今,地球上有一半的人生活在城市,而这一数字还有日益增长的势头。在未来,城市或许是这个星球上最易扩张的地貌,成为人类最为主要的栖息之地。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城市的特征,然而,自现代城市诞生以来,它带给人类的不安、紧张,也是一直伴随而来的问题。人类如何纾解这些矛盾?或许一切时尚的娱乐、高雅的文艺形式、及高效便捷的科技,都不如那股自然的野性更具力量,更能令人类的内心安顿下来。
极致的美与真实,往往带有一些野性。在城市里,当我们享受着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成就之时,更需要借着植物、动物、野性的自然,唤醒我们更为敏锐的感受,如此,人类的天真、诗意和生命才不致枯竭。这或许是那些陌生的动物邻居,在城市存在的另一种意义。
红隼想抢喜鹊的窝,本以为这种在人类眼中的吉祥之物应该也比较温顺,会乖乖被赶跑。没想到这也是个狠角色,而且还拉来自己的近亲:乌鸦同学一起围攻红隼。
结果,Game over,红隼out.
小刺猬🦔为了挤过前方的枯树枝,一扭一扭自己的小屁股,还隐约看到了两只小脚丫,终于成功挑战障碍赛。
在越冬后一整天都找不到吃的,肚子饿的咕噜咕噜的。哼,宝宝生气了,一下子就收回自己的小脑袋,钻到了被一万两千根刺包裹的身体里。第二天发现,咦,其实流浪猫粮也不是不可以考虑一下。
大杜鹃真是动物界登峰造极的心机婊。自己生了孩子后,把蛋丢到别人家。小杜鹃孵化后,还会狠心赶走自己的同类,一人独享养母的哺育。
如果地球上没有了蜜蜂,人类可能会在四年内就消失。原来人类也是如此的脆弱,但我们却往往自大的以为自己主宰了自然。看似伟大的使命,总是在我们身边悄悄发生。
看完动物世界的千姿百态,真的会感慨我们和动物其实没有什么不同。人类活在自己精心构造的水泥世界中,很容易便失去同自然的联系。好在我们还有这些邻居的陪伴,或者说,因为我们侵占了它们的领地。对动物尚且宽容,何况人呢?
城市是人类的城市,动物在水泥森林中挣扎求生。
公路上被碾压成薄薄一片的刺猬和蛇,不知道他们过马路时在想什么,是想寻觅一处可供栖息之地?昨年还是蛙声一片的小水塘今年已硬化成停车场——冬眠后的小青蛙是憋死在地下还是钻啊钻啊找到出口逃出生天了?撞死在玻璃幕墙上的飞鸟是不是以为自己奔向的是白云蓝天?黄鼠狼,别以为我没看到你钻进路边的绿化树丛,那么窄窄一片灌木,藏得住你的小小身躯吧?还有你,驻足在路灯上的喜鹊你东张西望在找什么?小燕子,你还是往乡下飞吧,飞到某处闲置的农房,抓紧时间衔泥筑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故事都发生在北京。
第一集 立足之地——闹市
1.红隼,体形和鸽子差不多,是最小的猛禽。在领地的争夺中,乌鸦由于数量多,身体强壮,红隼落下风,常常只能放弃。在一栋高楼一套住宅的空调机位,一对红隼孵化了三只小红隼,这家女主人体会到安家的不易,决定在小红隼长大飞走前不安装空调。幼鸟冒失落巢,落巢后常常受伤、饿死或被其他掠食者吃掉。
国际动物保护协会、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一年救助200只左右的猛禽。
2.北京雨燕在北京生活了700多年,爪子很无力,一旦落地就很难飞起,所以鸟巢都建在高处的缝隙。正阳门管理处开展雨燕和古建筑保护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退休教授领衔的团队在颐和园廓如亭为雨燕装上环志,环志显示30-40克的小鸟冬季飞到非洲南部,单程16000公里,通惠河高架桥下雨燕筑巢,喉囊能储存400只昆虫,夏天要捕捉25万只昆虫才够幼鸟吃。
3.建外Soho外的草地上,刺猬夜间出来活动,它冒险越过人行道,来到路灯下,路灯上有蜘蛛结网,刺猬在下面捡漏,它还会接近人居住的地方,吃点人类为流浪猫准备的猫粮。
4. 凤头piti:芦苇丛里筑巢。雌雄鸟用直立双脚踩水的舞蹈仪式确定伴侣关系。幼鸟孵出后第一周,父母会带着幼鸟,轮流把幼鸟藏在翅膀下面,随时喂食,一周后幼鸟就下水了。
红隼第一次飞翔的画面让人泪目.
第二集 进退之法——园林
1.颐和园。赤腹松鼠住在古树上,冬眠后先吃古树嫩芽补水,等到公园灌溉,它也下地喝水。雌松鼠怀孕后,要大量进食,但松果没有成熟,雌松鼠就在垃圾箱里翻拣食物吃。
岩松鼠喜欢住在石缝里,在地上活动,灰喜鹊胆大能找到吃的,岩松鼠就尾随灰喜鹊觅食。
欧亚红松鼠故乡在东北,在北京,春天他们会退掉冬天的毛,吃富含油脂的坚果。
2.中华大刀螳:几百只小螳螂里只有几只能活着长大。园林为了灭虫使用了很多杀虫剂,杀死的很多昆虫都是螳螂的食物,导致螳螂没有足够的食物,甚至饿死。在通州北京行政副中心的下沉式园林里,在封闭的北京游乐园,螳螂顽强生存。
3.长耳鸮:在天坛公园,过去白天就可以看到树上站着一排长耳鸮。猫头鹰会吐出食团,是它不消化的骨骼之类。这些食团是发现猫头鹰的线索。最近几年天坛公园看不见了。根据树下的食团和粪便,在南海子公园(原为辽金时的皇家猎场)发现了一只。
4.鸳鸯:紫竹院公园。鸳鸯春天飞到东北生小鸟,也有鸳鸯留在北京生育。鸳鸯一般选择水边树上的树洞作为鸟巢,但园丁会封堵树洞。树洞少了,鸟儿为此争斗。中学生李果自己做了鸳鸯的巢房,挂在树上。一只鸳鸯妈妈在他做的巢里产卵,到了夏天,小鸳鸯长大了。有一天,鸳鸯妈妈带头从树上的巢口跳入水中,八只小鸳鸯先后跳下。一大八小在水里游起来。
5.蚜虫和异色瓢虫:蚜虫排泄物蜜露,蚂蚁为了蜜露会保护蚂蚁;瓢虫的幼虫与成虫差异很大,幼虫有点像毛毛虫,瓢虫要吃蚜虫,有时要赶走蚂蚁。为了减少蚜虫,人们会投放瓢虫。冬天,瓢虫会在树桩等处聚集起来过冬。
当我们开始尝试了解彼此的难题,保持合适的距离,尊重自然的法则,自然,也会善待我们。
第三集 来去之间 古城
1.家猫:北京法源寺。家猫没有天敌,喜欢喝流动的水。中午,居士会让水龙头再开一下。志愿者不断为流浪猫做绝育,流浪猫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2.乌鸦:达乌里寒鸦黑白相间。
万寿路。冬天,小乌鸦晚上挤在城市中心万寿路树枝上,由于热岛效应市区比周边温度高五度,它们甚至会享受地铁口排出的温暖空气。凌晨,出发飞往郊区大型垃圾填埋场。天亮时万寿路地铁站附近一片乌鸦遗留的鸟粪。
3. 麋鹿:南海子麋鹿苑。三月,乌鸦还赖着不走。整个冬天,乌鸦跟着麋鹿蹭饭。(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麋鹿在中国灭绝。)1985年英国赠送中国22只麋鹿,在北京南海子喂养,逐渐壮大族群。
28只麋鹿从北京南海子运到鄱阳湖畔。一只小鹿出生后,要迅速站起来觅食。
4. 绿头鸭:家鸭的祖先。后海。曲喜圣2000年开始搭建人工浮岛,岛上建了鸭舍。
5. 家燕:西单。夏季结束飞到马来西亚过冬。胡同里施工,人们把一窝小燕子的巢挪到了对面屋檐下,大燕子每隔几分钟回来喂一次,通过小燕子的叫声发现了新家。
6. 丑鸭:元大都遗址公园旁的小月河。一只雌性迁徙中迷路,房山区十渡镇拒马河发源于太行山,黑鹳全国不过五千只。
7.苍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巢筑在高高的树上。
8.黑蚱蝉: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只有雄性会鸣。幼虫在地下需要十几年才能变成成虫。成虫需要从地面爬到树梢完成羽化。蝉鸣是情歌,只有两者时间找到伴侣教派产卵。幼虫重新潜入地下,再次陷入漫长等待。十年后如果能爬到树梢,就会看到这座城市未来的样子。
第四集 共存之道 郊野
1.黑鹳。全国不过一千只。房山区十渡镇。拒马河发源于太行山深处,在十渡镇冲出浅滩。黑鹳喜欢在悬崖上筑巢,在水深不超过四十厘米的浅滩觅食。十渡镇开发旅游后,浅水中的鱼被捕捞用作农家乐菜肴,黑鹳食物不足。北京动物园吴秀山等冬季夜晚投喂泥鳅和小鱼帮他们过冬,黑鹳清晨来河滩觅食。
2.普通猕猴。游走于村庄附近,村民储存的玉米和白菜成为他们越冬最好的伙食。
3.秃鹫:爪子小,很少袭击活物。很少鸣叫。村民淘汰的禽类,它们会吃。
4.延庆区的野鸭湖:苍鹭、普通翠鸟、大天鹅一闪而过。金雕翼展可达两米,能捕食中等体型的兽类。金雕有喜鹊五倍大,但喜鹊敢于正面驱逐金雕,因为她是要保护孩子的妈妈。
5.黑翅长脚鹬:官厅水库。一只雌鹬把巢建在开阔水面,容易观察四周情况。一个月后小鹬出生。
6.大杜鹃:又名布谷鸟。性格孤僻,生育时也不出双入对。趁东方大苇莺不在家,大杜鹃妈妈把蛋产在她家。小杜鹃出生后,把所有其他幼鸟全部挤出巢。在大自然面前,没有善恶,繁衍和竞争超越一切。
7.灰鹤:北京的三种鹤之一,在北京过冬。村庄的玉米地收割后有残留的玉米粒,灰鹤常常按家庭结成小群,在玉米地里觅食。夜晚结成大群飞往冰冻的水库深处,彼此紧贴着站在冰面,在零下三十度的寒风中度过夜晚。三个月后灰鹤飞走。
8.蜜蜂:门头沟区灵山。六七月,西瓜开花,蜜蜂授粉的西瓜好吃。如果蜜蜂不存在,植物不能授粉,动物和人类也很难生存。
9.纵纹腹小鸮:延庆区康西草原。草原上一座废弃的烽火台,一只猫头鹰妈妈带着四只小鸮。四只小鸮出巢那一天,先小心翼翼地走到烽火台顶,然后终身一跃飞入夜色。
10.猪獾:夜行穴居,胆小。密云区古北口镇一座农场,夜里鸡被猪獾偷吃。
活在自己精心建造的人工世界里,我们很难意识到,失去同自然的联系,是多么地容易。好在我们并不孤独,我们还有邻居,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不离不弃。不是出于感情,也许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他们(其他动物)的领地。
人和动物没有什么不同,我们都要面对谋生的压力、养育的责任,面对生老病死,面对一切不想面对又无法逃避的命运。只不过,他们的处境比我们更艰难。但动物更顽强,我们只是不知道而已。
曾经的原始森林,
如今的钢筋城市,
留给动物的生存空间能有多少?
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放慢生态化的脚步,
留给人们的生存空间能有多少?
人类愈发增多,
物种愈发稀少,
工业文明和自然文明的冲突与对抗。
希冀看到人与动物的和谐与共生。
而不是发展的结局,
是人类无休止的扼腕叹息。
这些美丽的动物们,
希望你们亲眼看见,
亲耳聆听,
亲身保护。
很好看,红隼那个太可爱啦,从来没想过北京还能有这么多小动物在水泥森林里求生存,那个长耳鸮太好看了吧~文本写的可真好,羽化是一场战斗,敌人是过去的自己,真棒。。。。
两年拍了四集纪录片,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牺牲了动物,人类凭什么觉得自己更高级?
凝视动物,就像凝视我们自己
小而美的纪录片
我们的动物邻居(X)首都北京动物园(√)
看到鸮和人在南海子再度重逢,我被感动哭了,那是一种难以抵挡的情绪,忠犬八公也可以是人
做的很棒的纪录片,人与动物怎么在城市相处,很值得思考,有几集蛮想哭的
没法跟BBC拼规模气势,转而去找小而美,反倒拍出了自己的味道。意料之外地好看。能看得出这些创作者是真的爱动物,否则不可能做到。
缺乏客观性 不尊重自然法则 拍一集鸟 主人公哭了他妈几次 全程放伤感音乐 研究员“你看这鸟多可爱呀嘻嘻嘻” 那是不是不好看就不值得研究观察?? 技术手法没得说 但学人表面不学内涵
选题咔咔的好
闹市的刺猬好可爱,看得我想养一只了,络新妇蜘蛛也很可爱,楼宇间的红隼也很可爱,朝阳公园的凤头䴙䴘也很可爱,广告牌上的喜鹊也很可爱,它们都在北京寸土寸金的空间里争夺自己的领地。(CCTV-9的插播广告配不上这么好的纪录片,尤其是吴京和章子怡的奶粉广告,还有净水器广告,烦死了。)【CCTV-9纪录频道·特别呈现(03:46 2021-283 )央视影音macOS客户端】
新颖的视角,取景地不是荒野而是人造的城市,探讨人和动物如何适应彼此,如何和谐共存。让我重新意识到了曾被我忽视的可爱邻居。这部纪录片也是对北京的旅游宣传片。
起初,以为生活在城市中是没有灵魂的,那是星辰原野之外的世界。直到有一天发现在发动机轰鸣、喇叭声四起、人潮嘈杂涌动的城市底噪之外,还有雨燕长鸣掠过,矫健的身影划破天空。这个世界不只有我们,还有和我们共同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神秘邻居。
那时候中国尊还没封顶。北京的天也总是灰蒙蒙的。
画面很棒,文案不错,主题很有意义,看得出拍摄团队的真诚与努力付出。我觉得无论年轻的拍摄团队还是镜头中那些关注城市中艰难求生的动物并为之付出的人都值得敬佩。这样的纪录片还是需要更多鼓励,虽然美与温情多于警示呼号,但要求这样的片子表现更多矛盾、严峻生态问题甚至对城市化与人类的谴责,恐怕太不现实了,设想真的再随拍一个这样的片子的话(其实现在的成品本身就很可能有被筛除的素材吧),这里面牵涉到多少大大小小甚至不得了的利益,别说殃-9台,什么台我看都上不了了。该鼓励还得鼓励,否则会凉了还有良心的人的心。
是真的邻居!有些还是室友
可敬可爱的邻居们 是邻居吗 还是我们生活在它们的领地?
很用心的纪录片!
希望有其他气候区大城市也出点类似资源
今天午饭的时候看了一集。感觉团队很年轻,做着我想做的事,羡慕。但是内容还差点,估计是因为解说词不够专业吧。跟BBC当然没法比,但这毕竟是我们国内动物纪录片的进步嘛。给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