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仍是朋友

战争片其它2015

主演:菲利普·舒巴里奇  丹尼斯·穆里奇  内博伊沙·格洛戈瓦茨  安妮卡·多布拉  米奥德拉格·克里沃卡帕奇  戈兰·拉达克维奇  昆·拉杰萨  梅托·约瓦诺夫斯基  米莱娜·杰克赛斯  拉什特科·扬科维奇  内纳德·杰斯迪奇  安娜·思迪布里克  拉多米尔·尼科利奇  

导演:戈兰·拉多万诺维奇

 剧照

再见仍是朋友 剧照 NO.1再见仍是朋友 剧照 NO.2再见仍是朋友 剧照 NO.3再见仍是朋友 剧照 NO.4再见仍是朋友 剧照 NO.5再见仍是朋友 剧照 NO.6再见仍是朋友 剧照 NO.13再见仍是朋友 剧照 NO.14再见仍是朋友 剧照 NO.15再见仍是朋友 剧照 NO.16再见仍是朋友 剧照 NO.17再见仍是朋友 剧照 NO.18再见仍是朋友 剧照 NO.19再见仍是朋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8 23:14

详细剧情

  在科索沃地区的一个小地方,只有十岁的Nenad和他的父亲、爷爷,还有东正教的牧师和30岁的教师几个人在这里生活,Nenad是学校里唯一的学生,每天都由维和部队的车辆把他从父亲的农场送到学校,Nenad渴望有同龄的孩子与他一起玩耍。一天,他从装机车的缝隙看到了两个与他同龄的阿尔巴尼亚男孩,其中十三岁的牧羊人Bashkim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因而他痛恨塞尔维亚人...

 长篇影评

 1 ) 再见仍是朋友

在科索沃地区的一个小地方,只有十岁的Nenad和他的父亲、爷爷,还有东正教的牧师和30岁的教师几个人在这里生活,Nenad是学校里唯一的学生,每天都由维和部队的车辆把他从父亲的农场送到学校,Nenad渴望有同龄的孩子与他一起玩耍。一天,他从装机车的缝隙看到了两个与他同龄的阿尔巴尼亚男孩,其中十三岁的牧羊人Bashkim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因而他痛恨塞尔维亚人...

 2 ) 只有人性的善良,才能化解世代的“敌我”偏见

科索沃地区位于巴尔干半岛。12世纪,这里属于塞尔维亚王国。但是到18世纪,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和塞族军队的败退,阿尔巴尼亚人大量的迁入。今天的科索沃,90%以上已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而信奉基督教的塞尔维亚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了。二次大战后,科索沃归属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支持塞族人驱逐科索沃的阿族人,而北约则轰炸塞尔维亚,支持阿族难民返回科索沃。在南斯拉夫解体后,阿族人宣布建立独立的科索沃共和国。

这些民族的世仇和宗教的裂隙,影响着纯真无邪的孩子们。其实是大人们在强化这些矛盾,并传递给本来无知的孩子。塞族的孩子只能靠坐着维和部队的装甲车去上学,周围都是仇视的阿族孩子,即使到了贝尔格莱德,他仍然是一个被边缘的孤独孩子,找不到认同感。

老师命题的作文是《我最好的朋友》。孩子想起的居然是用枪打过他,并把他扣在了大钟底下,最后又把他从大钟底下救出来的“敌人”。在那个看似邪恶的“敌人”心底,除了大人灌输给他的仇恨之外,毕竟还有一丝未泯的纯洁善良之心。也许只有人性的善良,才能化解那些世代的“敌我”偏见。

影片从装甲车中的小窗、砖墙上的孔洞、大钟下的缝隙来告诉我们:“狭缝中的窥视,谁也看不清谁,只会使相互之间的隔阂越来越严重。”

 3 ) 朋友

本片男主角是一个生活在科索沃小村庄的塞尔维亚小男孩Nenad,长得挺呆萌,没有小伙伴,得去坐维和部队的装甲车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的学校。面对老师出的作文题《我最好的朋友》,孤独的Nenad只能写“没有”。
与耿直boy Nenad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直充满怒气的阿尔巴尼亚小孩Bashkim,他偷偷拿着枪对着村里仅有的三个塞尔维亚人。战争就是这样无情,被卷入的民族无处可逃,仇恨的种子会在小孩子心里生长。
Nenad和Bashkim的友谊注定从一开始就是怪怪的,复仇的欲望让Bashkim一度失去了理智。
还好,孩子只是孩子。
Nenad被父亲送去了塞尔维亚首都的学校念书,老师出了个一样的作文题目《我最好的朋友》,Nenad还是和以前一样一样孤单,不过这次他可以不用写“没有”了。
电影非常的朴素简单,有种当年看《小鞋子》般的感动。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深火热,民族仇恨愈演愈烈,就连小孩子也不能置身事外。正如此,简单的友谊显得特别温暖,带给人希望。
只愿这世上少一点战争,少一点难民!

 4 ) 几个细节注意

1.塞尔维亚人房屋上有科索沃解放军(UCK)简写的涂鸦
2.阿尔巴尼亚儿童组中的老二和老三是团结人
3.阿尔巴尼亚儿童组中的老大,巴什金的死鬼老爸是元科索沃解放军“牺牲”的逗士
4.科索沃地方毒理之后,政府表面上提倡民主多元化,构建了多元化族群的警察局,然而民间舆论事实上,你懂的,偏向性很大
5.绿绿国家的绿绿结婚的时候,貌似都有放枪的习惯
6.科索沃地方最终的“独立”,两个金主是阿尔巴尼亚和德国,本片中有这个村子里面,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的屋子前挂有阿尔巴尼亚旗和米国旗,我个人认为是BUG,明明是德国旗才对啊,当然,你们可以说阿尔巴尼亚和德国都是米国的狗腿子
7.联合国维和士兵,那啥子性需求,有一个画面,TANK震
8.片子末尾有圣母化处理,塞尔维亚儿童内约德小朋友终于移民到塞尔维亚国了,由于他来自科索沃地方,在学校里被同族小朋友偏见歧视(这种逗比学生,小白痴,哪里都有的),说他是阿尔巴尼亚人,但我个人认为,这个只是不清晰情况下的融合早期的磨合,同族间的相处,再差也比异文明间的相处要顺利。当然,地域歧视,也确实存在。

 5 ) 祈祷

电影非常的朴素简单,有种当年看《小鞋子》般的感动。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深火热,民族仇恨愈演愈烈,就连小孩子也不能置身事外。正如此,简单的友谊显得特别温暖,带给人希望。电影非常的朴素简单,有种当年看《小鞋子》般的感动。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深火热,民族仇恨愈演愈烈,就连小孩子也不能置身事外。正如此,简单的友谊显得特别温暖,带给人希望。 只愿这世上少一点战争,少一点难民

 6 ) 国恨家仇里的冲突与和解

讲述科索沃战争期间,一个塞尔维亚家庭的一场葬礼,一个阿尔巴利亚家庭的一场婚礼以及两个男孩的冲突和友谊。影片开头的时候,内纳德说他没有朋友,而最后转学到贝尔格莱德的时候,黑板上写着“我最好的朋友”的时候,他想起了阿什金瘸脚拄着拐棍爬到大钟边,透过缝隙将巧克力塞进大钟里,最终让内纳德得救。巴什金最后的举动多少出乎意料,内纳德如果死在大钟里似乎更能凸显战争和种族仇恨的残酷。两个男孩再见仍是朋友,是否也是两个民族和解的希望。喜欢电影朴实无华的画面。

 短评

2018首艺联塞尔维亚影展开幕片。片名正解是“飞地”,翻成这样虽说比较扯但好在有些意思。写不完的科索沃战争创伤后遗症。小镇算是极为典型的环境。小细节比较有意思,剧作上婚礼加葬礼很有些库爷的意思。当然导演站塞族,导致片里阿族写得都比较简单粗暴。高潮戏那里故意甩了一块写成因果倒置,比较刻意也不算有趣。里面用了艾连妮·卡兰卓的好几首配乐(主要是[哭泣草原]),因为卡兰卓说新的写不出来旧的你们看上什么只管买了用……(2015年莫斯科主竞赛-观众奖)

4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装甲车和神父的马车错身而过,巴尔干半岛上的隔阂与仇恨依然不动声色。男孩伏于一方窗口望出去的荒芜,是作文里没有朋友的寂寥、贪玩被鞭打的抽痛、半躺在洪钟里发呆的落寞。弥漫日久的硝烟味熏染了孩童无暇的双眸,当阿什金怀揣巧克力一瘸一拐来到钟架的时候,男孩的作文里,朋友的称谓终于有了归属。

5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民族矛盾和人性的较量,持续了千年,终将无解

8分钟前
  • 懵懂
  • 推荐

电影一再拓宽了我的地理边界,科索沃应该是我毕生都不大可能到访的地方,我却看了一个发生在科索沃的故事。种族仇恨其实更多是成年人的执念,对于孩子来说,友谊还是可能的,反而是城市里,仇恨可能从一开始就被媒体或宣传塑造了。

9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独特的东欧意象,孩子视角下的战争创伤,平静中酝酿着深切的悲伤。孩子,你为何如此戾气深重?这是大人最该反思的问题。

12分钟前
  • 雪后林中有鹿
  • 推荐

卡兰德若大神的配乐 不管配在什么片子上 感觉都能瞬间涨一星

13分钟前
  • Rumpleteazer
  • 推荐

很樸實,很真摯

18分钟前
  • Daimao呆毛
  • 推荐

有点巴尔干阿巴斯的味道 孩子和成人之间的关系 一场塞族葬礼和一场阿尔巴尼亚婚礼 最耐人寻味的部分除了阿尔巴尼亚孩子拿枪威胁塞族孩子后又去救他的场景 和塞族父亲拒绝了警察局的邀请 最终来到了塞族人的首都贝尔格莱德

21分钟前
  • lyinker
  • 力荐

自科索沃战乱之后,西方媒体就一直不喜欢塞尔维亚人,这部新片就是关于这个被西方媒体因为偏见有意无视的群体,对此导演也表达了对西方媒体这种偏见的不满。也不是媒体的立场问题,这是政治问题,对于那些被遗憾的弱势群体里的普通人,导演用10岁基督教小孩的视角展示这个偏见问题的荒谬。★★★★

2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回到所谓故乡贝尔格莱德,才发现南斯拉夫已早于爷爷入了土。横跨两片土地,小内尔德都没找到归属感。在伤害过彼此的科索沃,除了切肤之痛的记忆,还寄托着新一代愈合的希望。然而,不绝于耳的枪响以及父亲毅然决然地眼神,又预示着婚娶与葬礼同时进行的现状仍将继续。整体节奏简明克制,只可惜前半场部分特写贴得太近,刻意营造出的逼仄反倒挤压掉了思索的空间。

28分钟前
  • 麻麻睇
  • 推荐

只說一個細節——丟空的塞族房屋的墻壁等地方上的塗鴉字樣「UÇK」是「科索沃解放軍」的意思。

33分钟前
  • 熊仔俠
  • 还行

记住回来!我最好的朋友,也许分别就是永别。站在同情塞族的立场的电影确实不讨西方喜欢,但也许更接近事实,政治的博弈总是以牺牲普通百姓为代价,把问题留到下一辈去处理,问题永远还是问题。

34分钟前
  • 荆棘鸟
  • 推荐

也没看出来两个小伙伴怎么就忽然情深意重了,结尾太刻意。

35分钟前
  • matchbox
  • 还行

孩子们眼中的家国仇恨

38分钟前
  • 明天就现充
  • 还行

仇恨易结不易解。两个本无私人仇怨的孩子之间尚且如此,往后世世代代的人民又将如何,世界上那么多互相冲突对立的民族之间又该如何,这是电影无法给出答案的。

39分钟前
  • 糖紫
  • 推荐

民族矛盾在友谊面前败下阵来。

44分钟前
  • Bejdlxl
  • 推荐

好久没见过这么真挚朴素的故事了,很容易打动人,但不否认剧本也有明显的加工过的起承转合。动荡地区的人的生活状态,争端一触即发,民族仇恨不可消除,这种情绪也影响了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相似的主题,比今年另一部申奥片《希布》好很多。[B]

47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7.8。两个民族间,狭缝中的窥视(装甲车、砖墙洞、辘轳、大钟下),谁也看不清谁,隔阂越来越严重。一族可以用枪支庆祝婚礼,另一族甚至连保护自己的权利都没有。信仰的失去。人性可以慢慢弥合伤口。感动

48分钟前
  • 半弦月
  • 还行

用孩子视角讲述真是感动地不行了。。。

50分钟前
  • Z先生
  • 推荐

飞地(Enklava)这个词放在科索沃的语境下立马就有了戏剧冲突,宗教和族裔的差异以及历史纷争让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生来就成为死敌,他们唯一的桥梁是欧盟的调解。单纯的儿童视角和富有强烈对称美的影像语言看上去都饶有趣味,但整体难免有简化矛盾的嫌疑,直到最后谈到归属感才逐渐明朗

51分钟前
  • 半个桃李林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