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杜丽第一季

欧美剧英国2008

主演:马修·麦克费登,克莱尔·芙伊,汤姆·康特奈,朱迪·帕瑞福特,埃迪·马森,艾玛·皮尔森,安迪·瑟金斯,拉塞尔·托维,乔治雅·金,阿莱克斯·温德汉姆

导演:Adam Smith,Dearbhla Walsh

 剧照

小杜丽第一季 剧照 NO.1小杜丽第一季 剧照 NO.2小杜丽第一季 剧照 NO.3小杜丽第一季 剧照 NO.4小杜丽第一季 剧照 NO.5小杜丽第一季 剧照 NO.6小杜丽第一季 剧照 NO.13小杜丽第一季 剧照 NO.14小杜丽第一季 剧照 NO.15小杜丽第一季 剧照 NO.16小杜丽第一季 剧照 NO.17小杜丽第一季 剧照 NO.18小杜丽第一季 剧照 NO.19小杜丽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8 22:11

详细剧情

  《小杜丽》(Little Dorrit)是由BBC电视台根据狄更斯同名小说改编的作品。  艾米·杜丽(克莱尔·芙伊 Claire Foy 饰)的父亲威廉·杜丽(汤姆·康特奈 Tom Courtenay 饰)经商失败,连累全家欠下巨额债务而被关进 了债务人监狱。在债务人监狱里出生、长大的艾米尽管出身卑微,生活困苦,但却有颗善良的心,从不吝惜为周围的人出力,也不为自己的贫困感到羞耻。21岁那年,她瞒着父亲到皮尔逊家当佣人,在那里她遇到了皮尔逊家的独子亚瑟(马修·麦克费登 Matthew Macfadyen 饰)。通过亚瑟的帮助杜丽一家因其姓氏得到意外的遗产离开监狱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周遭的一切也因此突然变得不一样起来。经过种种,艾米和亚瑟是否最终走到一起?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个英雄连轴转的国家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喜欢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传统。
 
起码,不会有为祖国和他人做出杰出贡献甚至伤残牺牲了的人物或其遗孤,违背人情地做
报告说都是组织培养得好都是同志们帮助得好;也不会有大批的'群众'在稍微出色或者
甚至是稍微与众不同的个别倒霉孩子背后议论纷纷指指点点造谣生事。与众不同是允许的
,个人魅力是鼓励的, american idol是能跳会唱的,当然,在欧洲人眼里,这个乱糟糟
的国家特有的cultural chaos是匪夷所思的。
 
一时间,就好像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世界分成了两个极端,一个是自由的为所欲为的美
国境界,一个是有秩序的规范的千人一面的非美国境界。我总觉得,美国人引以为傲的这
个自由之地的自称,除了指的是政治结构上的自由民主,更是这种混不吝的精神状态,这
种长得多丑也敢上台的精神状态,这种我就是牛X的精神状态。
 
所以,牛X的人在美国这样的精神世界,最容易被发现,被宽容,被景仰。各行各业的英
雄人物,从辍学开电脑公司的小geek,到破产数次还频频以大亨面目出现的地产二道贩子
,从稀里糊涂被营救出来的小女兵,到跟女实习生乱搞的白宫头头,这些还不够满足美国
精神的要求,于是,就有了更多人为创造出来的超级英雄的艺术人物。
 
蜘蛛侠和超人Borne, 满天疾飞,满世界暴走。似乎对于美国人来说,没有超级英
雄就像德国人没有啤酒,法国人没有红酒,中国人没有茶一样,超级英雄对于美国精神来
说,就是这样一种食粮。
 
因此,当一个新的艺术创造的英雄,在电视屏幕上暴走24周,在故事情节里单人show24小
时不吃不睡拯救全国乃至世界,这个电视节目,就直接窜上了电视收视榜的顶端。
 
为了这样一个英雄,美国人民,具体说,故事里的男主角Jack的同事们,也还是发扬了集
体主义精神的。比如,虽然Jack刚刚完成了某样极端危险极度艰难的任务,气没喘匀,身
上还有伤没包,Jack的领导一定已经把下一个更不可能的任务准备好要交给他了。Jack的
同事没也绝对不会争先恐后地要求顶替(如果是50-80年代中国片就完全不一样了,社会主
义优越性阿!) 或者提出顾虑,给Jack的个人英雄主义拉拉后腿什么的。整个反恐办公室
,大家都在神色焦虑地走来走去看来看去,真正干活的似乎就Jack一个人,从24周前就在
里里外外地冲阿杀阿跑阿打阿,从追踪导弹控制器到蒙面独闯中国大使馆,从劫持恐怖分
子他妈到直播总统同志手机,Jack在导演和编剧的撺的下,把能干的不能干的全干了一遍
,依然脸不红心不跳,红牛饮料没来一瓶,压缩饼干没吃一口,硬挺到最后一分钟。
 
这样的英雄,让咱们老山的战士们看了也要竖大拇指阿,让咱们观众看了,嗷嗷直叫阿。

当然,Jack是一个美国英雄,和没谈过恋爱得雷锋是不同风格的。美国英雄不光要在一个
dimension,也就是工作和拯救上亿人民生命的dimension上连轴转,而且,还要在个人生
活,尤其是浪漫的英雄主义的爱情这一dimension上连轴转。
 
因此,Jack先要爱上国防部部长的爱女,然后把这一切搅和到这24集的浴血奋战中去。
因为是美国片,国防部长爱女一定也是个职业女性。
已婚,要离,以表现其对不完美爱情的不妥协推至对崇高爱情理想的美国式追求。
但是没离完,其老公还要紧追不舍以表现此女魅力以及给英雄人物一个情敌,抽空对付对
付。
这个可怜的准前夫,一定还要怎么着半无辜半可疑地搀和进恐怖分子的事业里面,然后英
雄男主角为了大局还要对他逼供,使他意外受伤。然后男主角的心上人一定要对男主角发
生动摇,以表现她的善良和纯洁,虽然她自己就是国防部见过无数政治手腕。为把情节推
上高潮,英雄男主角还要最终为了人质的生命和人质有可能了解的机密,把情敌的生命给
牺牲了。然后男主角非常有人性地痛苦不已,女主角终于承受不住压力而崩溃。
 
可是,在大局面前,一个人的生命是多么微小阿! 我们的男主角,就像是英雄黄继光,就
像是英雄董存瑞,except他牺牲地是别人的命,but也是他自己的深沉的感情。
 
在这一切的奋战和挣扎之后,我们的美国和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终于得到了保障。
 
但是,我们的英雄永远不是站在领奖台上做报告的英雄--那样太大而化之,而且难以避免
英雄一不留神说出违背个人英雄主义的,类似感谢组织栽培同志们信任之类的话来。西方
的英雄普遍都有一个落花人独立的结局,美国的则一边轰轰烈烈一边落花人独立,这还真
是比较有难度地。
 
在24第四季的结尾,我们的英雄最终因为政治出卖而exile了,exile的地点正是清晨无人
的绵长的铁轨线上,这一充满寓意的地方。被出卖的悲壮和英雄对出卖无言的承受,构成
了一幅超级典型的震撼人心的图景。英雄来去,不留痕迹,只留下了一个免遭毁灭的世界

 
字幕推上,24周连轴转终于告终,FOX的节目预告却打破了这庄严的对英雄的缅怀:
如果JACK不回来,那丫还是JACK么?! 24下一季,2006年一月!!!
 
对,如果英雄不回来,他显然不会是一个美国英雄

 2 ) 24 CTU成为必修案例课程

Author : 冷峻散势 2004年9月4日06:23星期六

国内很少有生动深刻的竞争情报案例,近日决定将 24 CTU 列为企业间谍特训营必修案例课程, 同时要求学员在一星期内看完, 第三周组织小组讨论.

课程安排
①看碟 (时间- 1周)
24 共有三季,每季8张碟、每碟3集、每碟3小时、24张碟共72小时、D9版。

②速读各种材料 (时间-1周)

24 参考资料:
24 的官方网址

24 的论坛及其它

http://www.chevron26.com/neverdie/24topsites/index.php

http://forums.televisionwithoutpity.com/index.php?showforum=458

http://www.tvrules.net/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forum&f=100

http://groups.msn.com/24staringkieferSuthelandasJackBauer/daytwohour3.msnw

http://www.amazon.com/exec/obidos/tg/detail/-/0060535504/103-0350191-6511804?v=glance

http://24blog.modblog.com/?show=blogview&blog_id=138804

http://www.take24.co.uk/


③ 主题讨论

1. 讨论企业情报指挥官的指挥能力和领导风格[ Palmer 、Mike Novick、 Mason、 Tony、Chappelle、]

企业间谍特训营旨在培养竞争情报人员成为指挥官、企业高层管理者、决策者,而非停留在情报收集、分析、策划的角色。

切记: 世界20%人支配80%的人群。
美国CIA NSA等庞大的情报机关和特工仅服务于少数的决策者, 企业亦然。

2. CTU中的情报线索与企业KIT的关系

3. 企业竞争情报活动与道德自律

4. 学员心得

=======
个人角度

最欣赏的领导风格:总统Palmer
最欣赏的情报指挥官和参谋官: Mike Novick

最欣赏的女人——智慧 美貌 野性 并存
Michelle ( Reiko Aylesworth)

=======

俗话说得好 不要轻以成败论英雄, 尽管从剧情上讲,下面两人职业生涯已属失败,但他们的指挥风格
和决断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仍不愧为出色的情报指挥官。

Mike Novick
Ryan Chappelle

 3 ) 超人的老婆真是够悲催的

作为超人的女儿,KIM强烈继承了老爹开挂的战斗力;不过超人的老婆就比较惨,编剧为了在这部神剧里塑造一个正常人,于是有了这娘们的各种傻逼行为,比如说逃到山上丫还迷路了;跟女儿闯出去了车也不停好点,愣把小KIM差点炸死了;不会停车也就罢了,遇到点事丫晕菜了,还搞一前男友酱油了一集吃了个枪子儿就再没出现;最后吧最后,你去找什么情敌呀,抢你男人的女人能是好货么?老实呆着不行啊!非去那黑漆漆的角落让腹黑漂亮妞把你给KO了,她不杀你我都不能忍了!
要么说编剧偏心呢,看人女儿,身陷囹圄,自个一杯咖啡就把甘恩斯说的绝对不能的得罪的一票人给忽悠了,那一大帮子人愣不敢朝水里开个枪,恐怖分子都陪丫玩过家家呢?留着超人血的女娃子就是不一样啊!
再看这老婆,被绑个结实还任人鱼肉,连喊都没喊一声。一屋子人24个小时都跑来跑去没啥正经事,关键时刻看英雄归来也没人想着找找他老婆。哎,也是,她不死后头这么多季就看那老夫妻俩腻歪那是相当没意思。
剧中女子,首爱KIM;其次nina;再次第一夫人,这老婆才叫老婆,总统又咋地,老娘照样不听你的话!
怎么看着这名单有点三观不正啊……
最后啰嗦一句,CTU的办事效率也真够低啊,派出啥小分队都不够用,还不如超人一个顶事
后头继续看,不过剧情够狗血啊!不亚于芒果台那啥如意了

 4 ) [24]的核心冲突

我之所以从头到尾追看完全部六季(还会继续追下去)而且能始终保持那种强悍的感觉,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其中波澜壮阔的情节,事实上,对于情节本身,很多人都已经厌烦了。这部剧的核心冲突是吸引人的关键。

其实我们在数不胜数的影视作品里见过几亿次类似段落了:放下枪,否则我杀了他/她!是挽救“这一个”(通常关系和自己更加密切)生命,还是为了某个由“许多个”个体组成的团体严格遵循职责从而(这种情形是最常见的)挽救“更多个”个体的生命,这就成了没完没了的考验。别小看这个问题,这个简单问题导致的悖论及种种纠缠可是让无数的比如政治哲学家想破了头也没想明白。也正是这个问题大规模且深入的铺陈让【24】如此好看,张力始终紧绷,小强同志也是借此才在职责和个体生命的角力中成了个迄今为止电视工业最高制作水准下独一无二的悲情英雄。正如【电影手册】评论的,小强个体悲剧传达出的焦虑在新好莱坞时期之后的美国电影中已经很难看到了。

在“国家”和“人民”高于一切的的语境中自然不会产生如此激荡的冲突,但是在托克维尔阐明过的那种自由和民主语境中,这种冲突必将是致命的。(所以里面的恐怖分子普遍比小强坚定、坦率,更加的忠肝义胆义薄云天,也因此那个国度的决策者面临的两难境地多少具备了悲剧深度。)这种冲突可以直接让托克维尔的观点在后来的现实中成了明日黄花,你知道,托克维尔赞的和乔姆斯基骂的绝不会是同一个玩意儿。

所以【24】真是一部牛比得受不了的剧集!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就可以像恐怖分子一样(经据说是全球最自由民主的国家的总统授权)干掉自己的同事,而且还根本不知道恐怖分子会否兑现诺言?在小强因为自己义无返顾的职责失去自己的妻子时,他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在第六季中,小强又开枪打了柯蒂斯,因为柯蒂斯要报“私仇”想干掉曾作恶无数的阿萨德。想起卡尔维诺一个很精彩的超短篇,说一个人要干掉一个很坏的坏蛋,发现对方加入了军队,自己就加入了对立的军队。为了杀掉那个坏蛋,他不得不在战争中杀了许多人,结果成了英雄,但一直没碰见那个坏蛋。后来到了和平时期,他在街上终于碰到了,就了却了心愿,结果被抓到牢里去了,尽管在他心目中,那个人真的很坏,而他在战场上杀掉的人他根本就不认识。第六季最震撼我的是小强的哥哥(还是弟弟?)说:“我们都是为了国家,忠于职守,我们是一样的,你和我是完全一样的!”为了“国家”,可以随便放毒气炸核弹,为了“国家”,也可以为阻止前面那种人而随便牺牲和自己最亲密的人,这两种人真的有本质上的区别吗?小强是后一种人,他为此困惑痛苦。前国防部长海勒说小强是灾星,小强说,HOW DARE YOU!我所做的不正是你这样的人要求我去做的吗?

在S6后半段,反恐渐渐演变成了三国演义,小强老爹更是说未来在中国,他要带孙子离开美利坚这个“不知感恩的国家”,去见证可以全面实现“中国威胁论”的伟大时刻!【24】的幕后真是个混乱的编剧团队!【滚石】杂志的一篇评论中提到过,那个团队里啥政治观念的人都有,他们不作评判,让剧中人从自己基本的观念出发开始行动,尽管结局不能彻底失控,但足以支撑起一个和当今现实一样的大混乱了。

在9.11之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重新被热炒,而福山先生的“历史终结”似乎完全错了,人们根本就没有沉浸在技术层面的交流中而忘却精神的冲刺(从而战争和冲突就不会发生了)。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太大又太乱,冲突的,远不止是那几个“文明”。

 5 ) 24小时第五季

看24小时第五季到十来个小时的时候,感觉虽然手法纯熟,但是情节相对老套缺乏新意,而且怎么刚过半就有收尾的感觉呢?

然后剧情突变,让我目瞪口呆。

全季看完以后,我认为,第五季的bug之多可能仅次于最烂的第三季,然而这可能也是前五季中最好的一季。他的妙处在于革新了24小时的大格局。

连续剧和电影最大的不同是在于观看方式,你无法象电影一样把一个观众一直关在一个地方,你只能让他们每隔一周回来看一次。每次看的时候还不能让他们在广告时换台然后就再不回来了。

对于那些整季是一个单一故事的剧集来说,剧情设置就要求每集都要在关键点上停下来,这样观众下周才能想着回来看。每集之中,每隔7、8分钟就要设置一次高潮,然后插入广告,只要高潮设计得好,观众自然会在广告之后再回来的。

相对而言,对于电影很重要的整体结构、节奏等等问题,对于剧集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24小时系列在这种剧情的设计上达到了更高的水准,关键在于给自己设定了更大的难度。

他的两个特色在于,第一,要在整整24个小时内化解危机,不能早,也不能晚。第二,实时制,每集只能表现一个小时的内容,不能多,也不能少。

为了解决第一个难题,24小时得第2、3、4季中都采用了多重危机。解决了一个危机又出现一个新的危机。这样可以把24个小时在各个危机之间调整,编剧获得了更大的灵活度。相对来说,难于解决的是,如何让每个危机连续出现?就算每个危机之间都又连系,但是要保证每个危机都有时效性,也是很难的。第三季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差。

为了解决第二个难题,24小时采用多线程得剧情。没有任何一条线索可以保证每8分钟一次高潮,必然有缓和的时候。那么在一条线索缓和的时候,可以把另外一条线索提出来制造高潮。这个的前提条件是,线索之间的依赖关系很小,如果所有的线索都依赖于其中的一条,那么这条过重的线索无法松懈下来,有时候就不得不强行编造危机。还是以第三季为例,第三季中,引入了更广阔的地域,但是他错误地把所有的主要人员,Jack、Jack女婿、Jack对头全都弄到墨西哥去,更错误的是把主要人物用一架飞机运回LA。这样一来,这就成了唯一的一条线索。所以在飞机上,Nina的发难其实是因为当时找不到别的剧情来充时间了。仔细去想一想,Nina当时的行动非常不合逻辑,完全没有必要。

24小时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使得每一集都很紧张重要,但是他却忽略掉了总体结构,几乎没有结构节奏可言。所以想必所有的人都认可,24小时是非常精彩的剧集,但是如果改编成电影的话,那么就会变成很寻常的动作片了。

证据之一是,我每次看24小时,在前6个小时,最多前8个小时,就可以猜到故事的大致结构。之后故事的推进虽然还能吸引我,但是剧情的大方向上,已经不会出乎我的意外了。

而这一次的24小时第五季却不同。在最后8小时的时候,却甩了一个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大包袱出来,打乱了我习惯了的惯性。

这一季的24小时有了电影的节奏感,他可以变成一部精彩的电影了。

在总体节奏上的变化,这是这一季24小时引入的最大的改变。改得非常好。最后8小时我是一口气看下来得。

而另一个变化是角色的变化。过去Jack和CTU总是猎人,去追查别人。而这一次后8小时的变化,却把Jack变成了猎物,变成了逃跑者。这也是一个创新。

我很喜欢这个改变,可是编剧显然对这个变化没有太多的信心。所以在最后两小时,还要安排恐怖份子逃跑一次,安排Jack再做一次猎人。实际上,这段情节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现在非常期待第六季。前两天看了网上下载的第六季序曲。在第五天之后的七个月,Jack都还在中国被严刑拷打。这样看起来,就算在第六季的开始他能够脱身,但是被长期拷打的身体应该也不能支持他去拯救国家啊?难道是打算延续在第五季中实验过的猎物身份吗?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

 6 ) 能带动感情

主角自带百分百闪避,比较bug,考虑到本剧的定义是英雄主义,故不作为喷点。正是因为Jack的强大,所以家庭的脆弱、官僚体制的僵硬凸显的愈发明显。剧情整体跌宕起伏,使人有一口气看完的冲动。
除去主线剧情的波澜,第一季夹杂了较多的家庭生活情节,看的时候稍显冗长,追完之后才发现这使人物的塑造趋向丰满。Teri和Kim这对母子从未如此牵动我的神经,带动着我的情绪在暴走。不止怒骂为什么会有这么愚蠢的家庭成员,细想一下不得不承认他们演的好。
Teri绑架期间毅然代替女儿被强暴的情节令人同情和敬佩。她在得知Jack和nina交往实情的表现曾令我哂笑为不识大体、无病呻吟,现在细想,一个遭遇了绑架和强暴的女人,受的的委屈都不能和丈夫细讲,突然发现丈夫与朝夕相处的二把手有过情史,非有如此表现,就是魔鬼了(如shery,为了爬向权力巅峰,简直不成人了,使人害怕)。
kim年轻、叛逆,故冲动,傻里傻气,一度被我视为Jack的最大包袱。可能年轻人就是这个样子,寻求享乐、说话不过脑子、想事简单化,看的时候挺影响心情,看完之后觉得演的没毛病。她一堆缺点里的善良和勇敢尤其吸引人:劝Rick做好人,说出Rick女友没有吸大麻的真相,逃跑跳水。
nina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角色,kim自警局往CTU还能被绑架,那会我几乎破口大骂反派开挂,伺候随着nina反派的情节浮出水面一切才释然。杀Teri的时候她应当是犹豫的,看的出她对Jack有真感情。她之杀Teri,或者是出于女人的复杂感情,抑或是编剧的恶意(毕竟被强暴还怀孕是个比较难处理的后续点)。
Tony话不多,凝练,虽显刻板,关键时刻识得大体,重义气,可能是不太牵动感情的角色,不过也真的好。Nina被捕时两人双目对视,给我一种再回首是百年身的感觉,遗憾。
整部剧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的,没列举的还有参议员David一家(夫妻矛盾尤其出色),脏活Karl,反派盖恩斯,反派大儿子。
最后,说一下看剧的感受,全程一直觉得主角老被家庭和道德拖累(包括David保护家庭的举动)妇人之仁,感情被怒火一路带着走。Jack挟持老头与反派挟持典狱长对峙率先丢抢尤其悲情,也尤其令人恼火。这或许就是Jack,或者是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剧的特点吧,牵动观众真实感受,一个人必须在保全道义和家庭的情况下,克服不择手段的反派,对抗死板的上级,提防莫名其妙的卧底,可谓壮烈而悲情。

 短评

这一季最喜欢妮娜,最无好感的是夹克妻子特瑞和总统夫人,幸亏特瑞最终死了。正在看第二季,感觉这季最受不了的应该杰克女儿金姆。

7分钟前
  • 阿梨
  • 推荐

连作为破产山寨版的长安十二时辰都有8.6,原版居然只有8.7

9分钟前
  • 章圭
  • 力荐

【24重温计划】开了一个如此棒的头,尽管Palmer和他家人的支线略显杂乱,依旧不能掩盖整体的刺激;Nina的反叛看似震惊,但回顾起来每一步都有据可依;而那个结局,就已经奠定了鲍小强悲剧英雄宿命的基调。【丹尼斯·霍普老爷子的客串真有哽】

1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有时候对衡量事物的标准充满困惑:到底是以时间的长短还是以事件的多寡乃至内心的感受来衡量人生经历?不眠不休经历了家人、事业、信任危机的CTU探员Bauer真是强悍,让人难以相信这一切都发生在24小时之内。十年前的著名老剧果真名不虚传,虽然部分情节老套且不太必要。学到:正直太重要了。2011.9.10

15分钟前
  • m.
  • 推荐

一口气看完,那叫过瘾;稍一暂停,便觉无聊

17分钟前
  • cen
  • 还行

看了好久,终于考完了,陪伴了我多少地铁上的时光。开头太无聊了,到了后面越来越精彩,不过除了jack,其他人都很傻逼…好无语。最后nina内奸,虽然早已经被剧透,不过我无所谓哈哈2333333333,她装好人也太像了

22分钟前
  • 打架的蘑菇
  • 推荐

这个片儿里的女性角色怎么都那么烦人啊!

24分钟前
  • thelonggoodbye
  • 还行

继兰博、约翰·麦克莱恩和陈家驹,我又有幸认识了不死小强杰克·鲍尔。真不敢相信这一切竟然都发生在24小时之内,剧情节奏得当,格局有些小,不过据说第二季之后格局扩大了不少。结局不是大团圆确实出人意料。第24集估计是编剧写不下去了才把妮娜写成内奸。五星级剧集。

28分钟前
  • 国产凌凌期
  • 力荐

结尾妮娜的内奸身份很明显的弱爆了,为了拖季而拼凑出来的。不过还是很吸引人。

33分钟前
  • 空殼鉛筆
  • 力荐

该迷失的人早已迷失,该重逢的人必会重逢。

38分钟前
  • 韩咬咬
  • 力荐

不错,但我看完的只是第一季。后来的都没看是因为想等电视播完了再一起下载整一季的 —— 结果每次都忘了。

43分钟前
  • _
  • 推荐

江湖永远流传着哥的传说,强哥,欧洲见!

46分钟前
  • 小老鼠
  • 力荐

我看过的最好看的电视剧之一,分格展示的方式已经被后来的作品们用烂了,而中国的电视剧,抄都抄不会。

48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力荐

很遗憾当初因为头几集镜头全摸黑并且自己严重脸盲而放弃该剧。整体节奏还是很精彩的。但是总体上动作设计是硬伤

49分钟前
  • 海苔
  • 推荐

越狱之后剧荒替代品,不过还不错,让人有跟剧的欲望,虽然这季真的很多漏洞。。。

54分钟前
  • bobobolao
  • 力荐

【八季完结】被知乎剧透了最后一幕之后毅然开补。杰克鲍可以算是我想要成为的那种人。第一季第一集慢热了一下,但迅速进入了“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看完全剧最喜欢的是第二季前半部分(除去Kim的支线),紧张有力目不暇接。

59分钟前
  • mulder
  • 推荐

第一季的剧情比较单纯,没有后几季格局那么大,主角也没有被过度神化,就是一个单纯的关于暗杀和复仇的故事。不过23集结尾关于Nina的那处twist非常不合理,明显是编剧为了出人意料临时决定的。

1小时前
  • Columbo
  • 推荐

豆瓣猜我喜欢这个,它还真错了,我还真不喜欢。不喜欢jack,不喜欢她女儿,尤其不喜欢蛋泽尔华盛顿。

1小时前
  • 甲🎹
  • 还行

竟然没马克!高潮迭起停不下来,第一次24小时通宵看剧就贡献给了它!强叔跟他爹是长得真是像!重温时发现片头说people that i work with maybe invole both这句时切入的就是那谁的镜头,赤裸裸的暗示以前没发现。分格镜头不错。【酱油熟脸spn的misha,豆豆,grimm小狼,

1小时前
  • 推荐

行刺个总统真TM麻烦

1小时前
  • momo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