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父辈的旗帜 剧照 NO.1父辈的旗帜 剧照 NO.2父辈的旗帜 剧照 NO.3父辈的旗帜 剧照 NO.4父辈的旗帜 剧照 NO.5父辈的旗帜 剧照 NO.6父辈的旗帜 剧照 NO.13父辈的旗帜 剧照 NO.14父辈的旗帜 剧照 NO.15父辈的旗帜 剧照 NO.16父辈的旗帜 剧照 NO.17父辈的旗帜 剧照 NO.18父辈的旗帜 剧照 NO.19父辈的旗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0

详细剧情

  1945年2月,被喻为“太平洋的绞肉机”的硫磺岛战争结束。在战斗的第五天时,五名美军海军士兵、一名军医、一名随军记者一起“缔造”了一张英雄的照片,一张象征国家胜利的照片:他们将美国国旗插在了硫磺岛的制高点。  当照片登上美国各大报纸头条的时候,当时的六名英雄中的三人甚至还不及知道自己成为英雄而英勇牺牲了。幸存下来的其余三人战后却对那场战争只字不提,仿佛他们未曾参与那场战争。  因为他们不是为了成为英雄才走上战场,他们是为了国家而战,当他们看到身边的伙伴一个个倒下时,他们觉得生命的意义也在一点点流失……

 长篇影评

 1 ) 作秀的旗帜,人造的英雄

        这是一个关于一张著名照片的故事。

    1945年,太平洋战场的战事到了白热化阶段。经过近一个月的惨烈战斗,美军终于拿下了一个名叫硫磺岛的岛屿。期间传回的一张战地照片让整个美国沸腾起来,照片上,六名美军士兵奋勇地把星条旗插向高地,在滚滚硝烟中尽显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战争结束后,照片中的三位幸存者以英雄的姿态回到祖国。然而他们清楚,那张照片只是在战争开始仅8天时在有关人员的授意下摆拍的作品。但美国人不管那么多,在政府的安排下,他们不得不带着英雄的光环开始全国巡回演讲并出席各种活动,目的是说服人们购买军债……

    战争片最容易给人以震撼,因为它总是触及死亡,而人们总是在死亡中发现人性的光芒。这部耗时两个小时的影片没有丝毫冗长之感,并不是因为它包含了太多紧张而激烈的战争场面。与一般的战争片相比,它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可谓惜墨如金,伊斯特伍德更多从侧面表现战争残酷的一面,即使在为数不多的正面描写中,也多是点到即止。导演把更多笔墨花在对战争的反思上,使影片具有相当的深度。

    什么是战争?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在意识形态式的宣传中,战争总是被赋予一些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民族的、国家队、正义的、伟大的……而从本质上讲,战争只是人类的自相残杀而已,没有丝毫美感可言,而隐藏在其背后的阴谋与利益,更凸显了人性的阴暗。

    战争总是与牺牲分不开的,牺牲又总是与伤痛分不开的。这正是战争片赖以生存的主题。通过揭示战争带给人类的伤害来谴责其本质的罪恶,已经成为好莱坞战争电影惯用又屡试不爽的套路。战争对人的伤害不仅在肢体上,心灵的伤害更加深刻,甚至影响一生。越战电影《猎鹿人》曾深刻地表现了战争给士兵留下的心理创伤,而在《父辈的旗帜》中,这种伤害蔓延到他们的家庭。“英雄”始终无法摆脱战争的梦魇,而死者的亲人们则只能在谎言中得到微不足道的安慰。Bradley在弥留之际,总是想起和战友们在海边玩耍的情景,天真而快乐,“就像孩子一样”。这说明在现实世界中,他的心灵是残缺的,而失去的那部分,只能到天堂中去寻找。

    战争总是与政治分不开的,政治又是与利益分不开的。从宏观的角度试图揭开战争在政治与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是影片的一大突破,也充分体现了伊斯特伍德和斯皮尔伯格的功力。当硫磺岛战役的指挥官对着话筒愤怒地吐出F字头的脏话时,也许你已经明白,不光是那面旗子,整个战争都只是某些人的政治筹码而已,隐藏在战争背后的阴谋在这一细节中昭然若揭。这还不止,三位英雄回国后,在政府的安排下四处游说人民购买军债,即使不乐意也无可奈何。这样一来,战争又凸显出其经济工具的本质。而整个这一切,似乎都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纵,让人不得不相信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血腥的战争只是作为筹码,浴血奋战的军人只是作为工具而存在,这是一种如此非人道的价值存在,却也是某种程度的现实。在这场精心策划的打着正义旗号的阴谋中,受骗的是民众,受害的是军人,受益的则是某些政客与商人。

    战争总是与社会分不开的,社会又总是与个人分不开的。历史上,二战结束是美国经济腾飞的开始,而二战对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更加深远。对于远离二战战场的美国来说,当短暂的战争热情逐渐退却并变得乏味时,人们便又回复到平淡而现实的生活中。与此同时,“英雄”们不再能够享受崇高的礼遇,而在各种反战思潮的影响下,他们甚至被冠以“刽子手”的恶名。就像《第一滴血》中功勋卓著却又倍受冷遇的越战老兵兰博一样,硫磺岛的英雄Hayes仍然因其印第安人的身份而受到歧视,看似前途无量的Rene则最终只能谋得看大门的工作。人们的变脸如此之快,昨天你还被称为“英雄”,今天就只能像普通人一样努力谋生,并忍受不公平的对待。“人们需要英雄,所以就创造了他们。”而当人们不需要时,又无情地抛弃了他们。这样看来,战争带给美国人的,只是一场熊熊燃烧又迅速熄灭的战争迷狂和英雄理想,接着,又回复到可怕的空虚与淡漠中。

    说到底,这是关于一颗饱受战火涤荡的心灵如何面对复杂的现实的故事。在主人公模糊的个人命运和清晰的心路历程背后,是彼时美国社会的诸多侧面。在这些并不宏大的叙事镜头下,到处充满了对战争的反思,而兼具人性化和历史观的视角愈加凸显了话题的厚重。

    “我受不了被人称为英雄,我的战绩只是躲子弹而已。”Hayes始终无法接受自己是“英雄”的现实,生者的荣耀和死者的孤寂之间的反差让他的心倍受折磨,在人们的不解和嘲弄中,他最终在酗酒中死去。战争是一代人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后辈们永远无法体味个中杂陈。那么,从饱尝战火的父辈那里,我们究竟应该接过怎样的旗帜?显然不是剧照中那面带着英雄般浪漫主义的星条旗,也不是对战争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美好想象。在我看来,父辈的旗帜,应该是在虚伪的现实中那颗永远坦诚而正直的心。

 2 ) 父辈的旗帜

这种群像式电影对我这种智商比较低又不了解战争史的人来说的确有点吃力,更何况外国人基本都长的差不多,再都带上一样的大钢盔就更是认不得了,所以基本跳着看了2遍。主题是不错的,很严肃,反战和拷问群众英雄观的影片,揭露政客发国难财的丑陋嘴脸。“他们不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的是我们”。但是叙事结构过于凌乱了,战争时、战后、现代三组时空交错,一开始交代的不清楚,叙事者也很乱,一会以医生的儿子的口吻,一会又以那个采访对象的口吻旁白,一会又切换到那三个扛旗的第一人称,感觉导演有点故意卖弄他的剪切手段的样子,结果却耍的适得其反。还有很多疑问,比如伊基是怎么死掉的,难道是医生片头打死的?(因为片中打量运用黑白,而且敌我穿戴的都一样,很难分辨哪些是日本兵。。),他们在找伊基发现的那个洞是什么?里面有什么惨象?电影没有直接交代。还有那个叙事的老者是哪个战士,还是那个拍照的?当然也有为老克的另一部姊妹篇《硫磺岛家书》铺垫的伏笔,比如那个涵洞里的日本兵尸体。。

 3 ) 被牢记的和被遗忘的

     《父辈的旗帜》,高中看的次数最多的电影。而每一次把碟片放进托盘,窗外的天气似乎都是阴沉沉的,就像今天。

    全片叙述很琐碎,但故事却并不复杂。
    惨烈的硫磺岛战役的第五天,六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奋力将国旗插在了岛上的制高点,并拍得了一张至今赫赫有名的照片。由此,美国军方和政府要求幸存的三名插旗士兵立即返回国内,以“英雄”的形象为战争筹集捐款。

   “很多人都以为了解战争,尤其是那些没有参与其中的人们。”老兵对记者说。

    登录前,舰队司令吼着:“我不管什么十天的炮击...告诉孩子们到了岛上就得靠他们自己!”
    战斗一触即发,死亡在每一寸土地上叫嚣。年轻的士兵们很快接连死去,血浆和残破的身躯混杂在榴弹掀起的尘土中,弥漫在整个战场。子弹洞穿着进攻者的身躯,火焰灼烧着防守者的尸体。刺刀染上红色,或是泥土的黑色,没有仁慈。

    一个漫天飞舞着照明弹的夜晚,军医doc和一直跟随他的iggy躲在散兵坑中。黑暗处传来惨叫“corpsman(医务兵)!”doc告诉iggy呆在原地便出了散兵坑。那名伤兵已是肚破肠流,无生还的可能,doc给他注射了些吗啡便返回散兵坑。但iggy却失踪了,doc焦急地寻找中发现,他们的散兵坑竟在日本兵的地道口上方!doc向着黑洞洞的地道喊叫着,“iggy!iggy!”,没有回答。第二天,其他士兵在一个洞穴里找到了iggy,已经被残忍虐待致死的iggy。doc沉默的站在洞穴的门口,无法说出一个字。
    
    战争结束后,过着平静生活的doc常常被噩梦惊醒,梦里他听到“corpsman”的叫喊,他寻找着iggy,不停地呼喊着,焦急的,却无力的呼喊着。

    这就是“英雄”,照片中的英雄,油画里的英雄,雕塑中的英雄。他们为国家举枪射击,看着战友死去,他们年轻的岁月里已承受了太多可怕的阴影。他们知道这战役的重要,占领了这岛,B-29才能直飞日本列岛进行轰炸。而他们也同样感受到生命的重要和易逝,弹片横飞的战场,那将是带给他们永远挥之不去的惨痛伤痕。谁可以理解?只有他们的战友,那些在战场死去的,或是幸运的活下来的人们。这些,都是他们无法忘记的。

   除了doc,还有两名幸存的插旗士兵同样令人关注。始终反感四处宣传的印第安士兵Ira Hayes和处处拉拢势力的Rene Gagnon。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士兵,在面对如明星版光环笼罩的待遇时也是矛盾频发。对于ira而言,作为印第安人的他本来就处处遭讽刺和歧视,他酗酒癫狂,因为脑海里无时无刻不是那些战场的零碎记忆。那些记忆如电闪雷鸣般敲击着他的灵魂,让他痛苦不堪。于是,在自己的强烈要求下,ira重返战场并音讯全无。而rene在战争结束后,头顶的荣誉却顷刻烟消云散,空有一枚勋章的他也注定平凡的活着,在一家公司做门卫。许多年后,有人再看到ira,他已是贫穷潦倒,最终因酒精中毒躺在了牛棚里。

   始终是被遗忘的人吧。被战争的残酷割伤心灵,又被社会的现实碾碎心灵。这是一种怎样的无法言喻的悲怆?或是消沉在老头旧色调的镜头里,那走在德州农场荒凉道路上的萧瑟背影。

   片尾淡淡忧郁的钢琴声响起,插旗的士兵们到山峰后的海滩玩耍。iggy和其他士兵们叫喊着,doc,快来啊!海浪扑在年轻的人们身上,溅起雪白的水花。镜头摇向远方,密密麻麻的舰队上空,满是云朵和阳光。

   即使此片在上映时的评价并不高,而人们更乐于推崇它的姊妹片《硫磺岛家书》,我仍然一次一次的为那些台词和画面感动。老头的电影看得不多,但我知道这不是一部让你热血沸腾的电影,这是一部需要你静静的去欣赏和感受的电影。选择一个平静的天气,偶遇一个平静的心情,然后再去观看。那么我就没有浪费时间。

 4 ) 1945,永不沉没的硫磺岛

无论是mtime还是豆瓣,都不能引用超过一条的影片资料。这篇文章是对2006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两部电影《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家书》,以及詹姆斯·布拉德利、罗恩·鲍尔合著的《父辈的旗帜》(2000,Literary Group,中文版为2006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张永椿等译)的一个综合解读,试图呈现美国人对硫磺岛战役,以及整个太平洋战争,二战等话题的一个大众文化文本表述的状态。姑且算作对我个人偏爱的《父辈的旗帜》电影的一篇影评。
——题记

如果孤立地看待这一本书和两部电影,它们各自呈现的东西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将其联系起来解读,它们又呈现出一种奇妙而独特的互文关系。而在此之外的,有关电影的事实,则呈现出更多有趣的症候。我个人的阅读顺序是《父辈的旗帜》电影(以下简称《旗帜》),《硫磺岛家书》(以下简称《家书》),《父辈的旗帜》,以及《父辈的旗帜》电影第二遍。按道理还应当阅读的文本包括《硫磺岛家书》的原始文本之一,栗林的那本图画书信集《Picture Letters from Commander in Chief》,以及1949年约翰·韦恩主演的《硫磺岛之砂》(Sands of Iwo Jima,这部片子应当看一看,是因为詹姆斯·布拉德利在书中提到,Ira、Rene和John被“骗”去拍了这么一部应景之作,虽然在当时已然是一部百万美元大投资的超级巨片了)。不过仅就这三个文本而言,其间传达的微妙联系已经足够一篇影评来讨论了。

这三个文本涉及的事件均是太平洋战争中著名的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或者二战中美日作战的最重要一役,其决定性的意义在于日本终于“无险可守”,并且直接导致原子弹的投入使用和二战的终结。彼时,《兄弟连》里的伞兵E连刚刚走出人间地狱阿登森林,而海军陆战队的E连则来到了另外一个人间地狱。所不同的是,没有日内瓦公约约束的日本军队对待海军陆战队的方式显然不够客气,而另一方面,由于那张著名的照片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使得硫磺岛战役更加的不寻常。

首先说那本书,詹姆斯·布拉德利、罗恩·鲍尔合著的《父辈的旗帜》。詹姆斯·布拉德利是六位旗手之一,"Doc"约翰·布拉德利的儿子(资料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James_Bradley_%28author%29,个人网站http://www.jamesbradley.com),而罗恩·鲍尔(Ron Powers,资料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Ron_Powers)是美国著名记者和纪实文学作家(non-ficition writter),普利策奖获得者(看书后面的跋,大约是个布拉德利小朋友为了出书的而借来的著名挂名作者,他且忽略不计)。詹姆斯·布拉德利大约是个不太得志的记者,不过他做功课的方式却是个典型的训练有素的历史学家的样子,并且在出了三本书之后,已然成为美国著名的太平洋战争专家了。

非常有趣的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停地想起S. Ambrose,《兄弟连》的作者。这本书的遣词造句、收集和组织材料的方式,甚至叙事角度、篇章安排,乃至某些人物形象,与著名的《兄弟连》(出版于1992年)如出一辙(事实上Ambrose大大最著名的著作应当是《Citizen Soldiers》),所不同的是,毕竟故事的核心是自己的父亲,詹姆斯·布拉德利不时还要露一点可爱的小尾巴。于是整部书陷入了一种轻微精神分裂的状态,一方面试图模仿《兄弟连》的口述史和士兵视角的方式,而另一方面又陷入了对自己父亲的个人崇拜之中,读来真是令人忍俊不禁。当然,最为有趣的事情是,这六个人所在的连队,恰恰也是"Easy Company"。

对我而言,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提供了较为详尽的背景资料,比起《旗帜》里炫技式的剪辑带来的一头雾水,这本书倒是平实的多。大约伊斯特伍德·东木头大叔默认观众对硫磺岛战役的背景都比较了解,而不知我这等军事盲们并不知道硫磺岛的重要战略地位。另外一处吸引我的则是詹姆斯·布拉德利对那张照片及相关事件的解读。他详细重现了Ira、Rene和他父亲"Doc"John的心路历程,并且详细探讨了这个英雄形象的建构-升华的过程,以及这三个人的战争后遗症和他们面对荣誉的方式。这倒是颇为有趣的对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思——当然,言外之意是当下也适用,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伊拉克战争里的某女兵英雄,再往前则是911事件里的英雄。他把“英雄机制”这一话题放置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位置上进行讨论,但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的批判。

再说说《旗帜》和《家书》,两部片子应该是套拍的,然而与经典战争片文本都有所不同。《旗帜》讲的是照片事件,战争只是个背景;而《家书》则是更为有趣的一个文本,讲的是对手的价值观。东木头大叔自然不想老老实实地去拍俩战争片儿,走的都是险棋,走的也都是妙招。

相较之下我更喜欢《旗帜》,因为它展示的故事结构和剪辑方式更有趣。虽然这个故事更老生常谈,并有冒犯主流意识形态的危险(当然,那些明确的有碍视听的东西都被摘干净了),虽然这种我颇为欣赏的剪辑方式带来完完全全的理解障碍——以至于我不得不去读《父辈的旗帜》,并且读完了之后要再看一遍电影,才能把那些难于理解的东西放置在合适的意义体系之中。《旗帜》要拍的不是战争,所以当我第一遍抱着去看一部《兄弟连》的愿望观看的时候,当然是会摸不到头脑,除了《兄弟连》里Buck少尉的演员在《旗帜》里露了几面之外,对于战争过程完全形不成概念,在读了书之后才大致明白顺序。于是东木头大叔要表达的东西一望而知。他并非如《父辈的旗帜》之中詹姆斯·布拉德利所述那样执着于“真相”的讨论,而仅仅是一笔带过,转而更深入地去探讨“照片事件”的英雄叙事的价值判断;他也并非是要全景式地展现硫磺岛战役,否则他当然不会选择如此这般一个来回跳跃的叙事结构,也不会仅仅限于漫长的硫磺岛战役中的折钵山一役。他着力展现的是三位英雄成为英雄、作为英雄和继续作为英雄的过程,他要表达的是这些人的战争后遗症,他要表达的是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是英雄,那些留在硫磺岛上的人才是。”然而他却在另一个方面触及了一些较为深入东西,比如这三个人被命名为英雄,或者是出于美国的愿望——人民,媒体,他们需要一个英雄的形象来寄托对战争的想象和某些无名的战争伤痛(这一点书里比较详细),或者是出于利益的需要——媒体需要内容,政客和明星需要做派,政府需要卖战争公债,因为财政预算不够了(书里也非常详细),或者是出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需要——某种动员的方式,某种解决国家内部矛盾的方式,以及某种建构“想象的共同体”的需要。这些表述比较成功。对于我而言,至少在阅读《父辈的旗帜》之前,我已然意识到了后面这些东西。英雄们的工作就是高度重复性的演讲、推销,在我同情这三个可怜的小伙子之余,我至少看出来东木头大叔狠狠地嘲笑了美国政府,那些行为看起来很荒唐,比如在体育馆竖起国旗,真是一件颇有后现代风格的行为艺术作品,再比如那个令人发指的冰淇淋,解构两个字任谁都看的明白(这一点是书里没有的,发挥的很好)。然而这一切都有借口,东木头大叔还是留了些情面,至少他没有如书里所说那样,把罗斯福临死前最后的指令拍出来。那是——“不惜一切代价把照片上的人找出来,我们需要他们去推销战争债券”。

于是英雄叙事并未被完全的消解,相反,却巧妙地将一个反英雄的文本中建构性的成分放大,再一次回到《旗帜》的主题和照片的主题,东木头大叔的高明之处在于将《父辈的旗帜》中比较暧昧的部分明晰化,确凿地将塑造英雄群像这一主体推到台前。于是我们看到,三个小伙子对自己英雄身份的拒绝和躲避,是以“英雄是那些在影片战争段落中面目模糊无法分辨的同伴”为心理动因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这类中国观众难于分辨和记忆外国人的相貌,但我可以清晰地分辨《兄弟连》里的所有人,所以结论还是,东木头大叔整个放弃了在战争场面中塑造个人的方式,转而通过某些特定段落来交代某些特定的人物,比如那六人中牺牲的三个。《旗帜》不比《兄弟连》的鸿篇巨制,在《旗帜》的主体和结构下想要交代清除到《兄弟连》的程度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战争场面只能是少而精,只能是在各个闪回点出现。如我看过两遍也甚至不能在战斗场面中分辨清楚除了Ira和Doc之外的其他人(大约麦克同学比较有特点,还是较容易辨认,当然,Buck中尉一眼就知道——虽然我现在仍然记不住他在《旗帜》里演得是谁,B4一下自己的《兄弟连》后遗症……)。然而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和讲述。

《家书》在我看来十分有趣。曾经读到过一篇很有才的评论,作者写道,他的朋友圈里管这部片子叫做《鸡毛信》,取Iwo Jima的谐音“一窝鸡毛”。《鸡毛信》是一部绝望而又绝望的电影,这个必死之局里,日本文化特别怨念的那种凋零和盛放的美感被传达了出来。渡边谦饰演的栗林忠道中将以及二宫和也饰演的西乡是提供视点的两个人物,分别从官兵两个群体的视角来切入。对我而言,这部片子最迷人的地方便在于对这种绝望情绪的渲染。相反,其他的一些一望而知的东西,比如对“玉碎”的探讨,对人性异化的探讨,以及试图超越美日战争对立的探讨,都显得稍有点太过寻常,力道完全不及《父辈》的厚重老辣。栗林将军和那个马术冠军都是典型的跨文化符号,大约这也是编剧之一保罗·哈吉斯大人的拿手处理方式。一脸倒霉相的二宫和也倒是片中比较神奇的一个存在,消极厌战窝囊颓废如他,还承担了一大半的视角支点,使得原本极度能打的日军倒显得必败了。当然,事实上也是必败,然而30多天的硫磺岛战役却并不是片子里这么一种打法,正因如此,我才对这部片子颇有微词。然而美国的影评人们不这么想,这部片子在07奥斯卡拿了两个奖,更重要的是拿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提名(注意!不是最佳外语片!),这倒是我看来很有趣的一件事。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部影片的角度,虽然是日本的视角,然而两个视角的支点人物,无论是栗林将军还是西乡同学,奉行的都是典型的美国价值观,那位马术冠军“西男爵”同学,更是一副美国资产阶级做派,你说这是日本电影呢,还是美国电影?于是本来次要的一个话题变得清晰起来,用一个大词叫做“文明的冲突”,这三个“他者”开始与日本军队的价值观产生冲突,小到战术战略,大到价值观,于是这部影片找回了最好用的关于人性的叙述,变成了一个可以理解的文本。

翻了翻网上的影评,似乎一致观点都是认为《家书》好过《旗帜》,看来一部顺畅的没有阅读障碍的文本还是容易获得好评,可能的原因还有长期存在于中文网络中的对日民族主义情绪,以及这部片子将“日本鬼子”还原成“日本军人”的重要表达方式,在承认了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之后,下一步似乎要做的事情是承认日军了。这倒是一个颇有意味的症候。

于是讲述历史的方式变得重要。詹姆斯·布拉德利的背景显得意味深长,他曾长期在日本生活和学习,于是他能完成对日本军队“去非人化”的表述,到了东木头大叔那里,他叙事的野心则非常之大,不仅要试图超越战争的对立和文明的冲突,并且试图触及美国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运行方式,美国英雄的建构和表述。硫磺岛成了关键词,我说它永不沉没,是因为无论是美日双方的任何一方,硫磺岛都是一个难以磨灭的存在。在栗林和西乡那里,硫磺岛是死地,是绝望,是一场延长而又延长的死刑;在Ira、Rene和John那里,硫磺岛是他们功成名就的地方,是一个偶然,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身份,是一段被迫承担的历史,是一段永生难忘的噩梦;在日本,硫磺岛是将他们推向深渊的最后一块石头,弃,本土不保,守,守的如此惨烈,以至于登陆日本和空降东京成为美国不能承受之痛——预计1946年3月结束,损失100万军队——于是原子恶魔被从牢笼中放出,于是二战的创伤和恐惧被无限地放大;在美国,硫磺岛战役是一个神话,是一个完美的故事,人人各取所需——政府得到了金钱,媒体得到了英雄,民众得到了偶像,摄影师得到了永垂不朽的作品,出版商得到了加印加印再加印的要求和高额利润,历史教科书得到了完美的讲述方式,二战得到了标志性的符号,美国精神找到了最具感染力的象征。若干年之后詹姆斯·布拉德利得以叙述这段寻找英雄的历史,于是若干年之后,伊斯特伍德·东木头大导演拍了这样两部电影,于是从未沉没的硫磺岛就此变得永恒。

于是回忆起一些动人的细节。其中包括Ira的身份挣扎带入的印第安人族裔问题,Ira酗酒之后无望的眼神,Ira孤独的搭车之旅和凄凉的死去,包括Rene在“功名”面前的迷失,"Doc" John异乎寻常的低调——好像《兄弟连》里Winters的那种轻描淡写(此系Ambrose原话),比如栗林中将给儿子一封又一封的图画家书,包括“玉碎”后日本军人手里染着血的照片,硫磺岛海滩上西男爵的纵马奔驰,那首忽然出现在广播里近乎天籁的日语儿歌,还有硫磺岛上黑色的砂土,山顶猎猎飘扬的国旗,那张永恒的照片,当然还有最动人的那个著名场景,插完国旗之后,战士们终于稍稍松口气的游泳。那段的感觉好像《兄弟连》第10集里奥地利令人怀念和感动的阳光。于是硫磺岛的故事,在伊斯特伍德近乎黑白的有力影像里,在他亲手操刀的云淡风情的配乐中,终于挣脱了历史,而成为一个美好的故事。于是看客们可以各取所需,故事的主角则如他们自己的选择一般悄然转身退场。

http://www.mtime.com/my/yinxiang/blog/1117496/

 5 ) 父辈的旗帜

战争画面和巡回演讲回忆不断交替制造大反差,突出硫磺岛战役的残酷与血腥,反而作为英雄巡回演讲变得无力而可笑,以至于在和平年代,这些所谓的英雄已被遗忘,仅仅只能出现在一张照片里,最后风餐露宿而亡。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明白,战场上的人就像等待宰杀的牲口,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愿世界和平!

 6 ) 硫磺岛战役背后的故事

1945年2月,欧洲战场上的硝烟渐渐隐去,太平洋战场上的炮声却在不断升级。其中最关键也极血腥惨烈的一场当属硫磺岛(Iwo Jima)战役。从2月19日海滩登陆开始,美军在长达36天的时间里,阵亡6821人,伤21865人。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
此次交战,美日双方伤亡比例1.23 :1,是太平洋战争中登陆方伤亡超过抗登陆方的唯一战例,海军陆战队的伤亡之高也是在太平洋战争中绝无仅有的。硫磺岛,不仅使美军获得了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还打开了直接攻击日本本土的通道。不过,正是由于此战伤亡惨重,美军才没有进攻日本本土。
美军士兵在硫磺岛折钵山上树起国旗的照片曾在美国广为印行,成为绘画、雕塑和邮票的图案。

电影《父辈的旗帜》围绕折钵山上插旗故事的来龙去脉,讲述了硫磺岛战役背后的故事,主题思想落脚在关于英雄的反思上。
故事原著作者詹姆斯•布莱德利,其父约翰•布莱德利是当年硫磺岛幸存的插旗英雄之一,电影导演和监制分别是大名鼎鼎的伊斯特伍德和斯皮尔伯格,强强联手,耗资9000万美元。既有战争对峙场面的恢宏惨烈与真切,也有人物个性纷繁人性纷存之一览无余。电影音效真切,电影配乐也很美。第79届奥斯卡奖中获最佳音响效果与最佳音效剪辑两项提名。与《父辈的旗帜》同时拍摄的还有个姊妹篇《来自硫磺岛的信》,该电影也由伊斯特伍德披挂上阵,反转使用日语从日本人角度讲述的战争。
电影里有三条线场面交叉互放,一是原著作者采访当年战场老兵及其家父在家中的生前场景,一是硫磺岛的战况实景,还有就是三位幸存的插旗战士在全美各地巡游募捐的场景。主角自然是三位插旗的战士:John Bradley, Ira Hays和Rene Gagnanon。
一张照片的新闻轰动效应,比战争本身更有意义,甚至可以左右到战争的结果。那张战争胜利后获普利策新闻奖的插旗照片,后来成为邮票、海报、不可计数的杂志和新闻头条的材料。照片背后的故事却是很别样的普通寻常。
战场上,2月23日,登陆战第五天,进展极为缓慢艰难。全天,只右翼前进了约300米,左翼和中间毫无进展。唯一的战果是在折钵山山顶,升起了一面美国国旗。那一刻整个海滩舰船齐鸣、所有战士欢声雷动,电影场景壮观恢宏,美丽动人。后来,赶到硫磺岛视察的美军高级官员注意到折钵山山顶飘扬的国旗:“这面旗意味着海军陆战队从此之后五百年的荣誉!”军部领导人要收藏那面旗。电影里那个接到换旗命令的指挥官怒而愤言:“去死吧,这面旗属于全营的兵士。那个王八蛋以为我们在这拼命,就是为了把那面旗送给政客挂在墙上?真他妈的脑袋有毛病!”
四小时后,迈克的小分队更换掉第一面旗,插上另一面。那一刻天气晴好,美联社记者灵感一现,镜头拍摄下来的照片效果清晰。第一面插旗拍摄的胶片被海水溅湿了。
没人知道这是第二面旗,都只是看过照片就编造故事。英雄故事里的六个人,汉克甚至不在照片上。他升的是第一面,哈伦.布洛克才真在这张升旗照片里。
那真正带来欢愉与欢呼的旗帜是哪一面不重要,那头一次树起旗杆的六位英雄究其名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张照片刊登在两百多家日报首页后所带来的新闻效应。国家政客要的只是小小图片带来的新闻效应。这插旗英雄带来的新闻效应导致三位幸存的硫磺岛战士John Bradley, Ira Hays 和Rene Gagnanon被从战场上召回。
历来的战争,是要强大的军备资金支持的。电影故事里,在国家面临财政赤字、人们开始愤世嫉俗、厌恶战争的时候,插旗照片就是政客眼中最煽情最鼓舞人心的新闻噱头。
John Bradley, Ira Hays,Rene Gagnanon,从世界末日样枪林弹雨中逃出来的三位战士,接受全国人民的拥戴,接受杜鲁门总统的召见:“既然你们能在太平洋攻下敌山,相信你们也能攻下金山!”
战争的实际,像战场的炮灰,残酷得让人难以置信。三个普通战士,募捐巡游中在眼前不停回放的,是战场中一起插旗的战友,在枪炮浴血中一个一个地离去。在政客眼里,插旗英雄是谁才不重要,照片是一钱不值的东西。与插旗烈士的“金星”母亲见面聚餐会只是最好的募捐噱头。这次发起的140亿军债促销叫强势第七届,前三届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于是,经受过炮火洗礼的“英雄”,要在运动场的礼炮声中再来一次插旗道具表演,在人群的呐喊声与礼花齐鸣声中,Ira与Bradley(约翰.布莱德利)眼中不断回放起战场里的场景,痛苦难忍地与眼前的欢景一一反照。两个月的巡游,个性敏感甚有道德良知的Ira实在无法忍受,他授受不了一路的英雄颂扬而一路不停地酗酒、呕吐,终至提前返回战场,返回之前想去看一眼老母亲的要求都没能满足。Bradley是一个很理性也很有头脑的人,他负责走完整个巡游。在两个月内双倍完成二百八十亿的募捐任务。只不过,募捐之后,他避隐到一家殡仪馆靠静悄悄打理冷门生意渡过余生,儿子生前甚至都不知道他是二战英雄。Gene不一样,在战场上他是表现最差的战士,只落得被迈克留给首长做通信兵。没拉开过一次枪栓,可是在募捐途中却很享受英雄的荣誉。只是这荣誉也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巡游过后,作为一个过气的英雄,他只落得个守门人的职位了却后半生。
华盛顿广场,海军陆战队战争纪念碑落成仪式上,五名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正奋力插起一面美国国旗的巨型雕像揭幕,尽管汉克有份升起硫磺岛上空飘扬的第一面国旗,其父母却没受到典礼邀请。仪式之后不久,Ira死于暴晒。Bradley也开车到威斯康辛州另一头伊格母亲的住处。伊格妈妈获悉儿子阵亡后,曾不停地去了解他的死因,但没人告诉她。Bradley一生在梦中不停寻找的,也是硝烟战场中的伊格。那次激战中,Bradley要去救伤,留伊格在原地等他。可等他回来,怎么也找不着他了。电影里Bradley的梦中一再回放寻找伊格的场景。事实是,伊格在战场所呆的坑道下面,是一个日军的地洞井口。他们将伊格拖进地洞。在那里,伊格受到了非比寻常的非人道磨折后死去。Bradley后来在地洞找到他的尸身时,已无以辩别生前身份。伊格的死是Bradley心底最深的痛。他见到伊格的妈妈,自然不能告之真相。他只是要告慰解除年迈母亲百思不得求解的痛苦而已。当然,Ira从战场返回之后,也曾找到了弗兰克林的母亲,告诉她插旗照片中确实有她的儿子,那个背影是弗兰克林,不是汉克。因为新闻报道将图片中的弗兰克林误作汉克的事实,弗兰克林的妈妈不相信那个背影不是他儿子,从而也没能原谅其父亲将儿子送往战场的事实,夫妇离婚失和。Ira带去的真相,在其夫妇的关系上有很大程度的缓解。
电影里最动人也最有寓义的,是海军陆战兵医护人员Bradley在战场四处救助伤病的场景。影片开篇就是铁灰战场上四处喊叫“医护兵”救助的梦景。影片后半部分,一名医护兵倒下了,脖子上血如泉涌,Bradley已经尽全力救治。而那个医护兵仍旧望着他,他明明知道脖子中弹意味着什么,他知道自己快死了,但是,他仍然期盼医生能救他,可是Bradley办不到。影片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硝烟战场处处升起的Doc(医生)或Corpsman(医护兵)的唤叫。Bradley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海军陆战队医护兵。他在未能救活另一名医护兵的神志恍惚中,腿上中弹。痛苦万分里,又听到不远处corpsman的叫声,在战地的雨中,Bradley拖着伤腿移到伤兵的身边,后来,几因失血过多而死。那战场演员表现分外动人的一幕幕让观众不由沉沉反思战场救助的真切意义?
硫磺岛,很厚的火山灰,有硫磺的气味,很臭,外形像一块猪扒一样。不到八平方英里的范围内,双方伤亡人数近五万人。战争的残酷令人难以想像。电影里,最优秀最男子气指挥若定的陆军军官迈克,那么年轻那么勇敢机警,却死于自家的炮火。汉克,弗兰克林,伊格……他们还不到二十岁,那么年轻,被子弹打中时甚至都不相信:“医生,他们杀死了我!”
医护兵Bradley,电影中叫得最多的Doc从来没跟儿子说起过英雄或插旗的事,唯一一次聊起的,是他们插完旗后,就下到海边游泳的场景。
“那真是有趣的一幕,战争还在继续,我们却像孩子一样在水里嬉戏,我记得伊格的也就只有这件事了……”
画面上游泳的场景很美,影片快结束时,片尾升起特别优美的全排兵士游泳曲目音乐。
父亲是对的。也许根本就没什么英雄,都是些像父亲样的普通人。所谓的英雄,只是人们想像与自身需要的产物。为什么那些人愿意为我们做出如此大的牺牲?对父辈来说,他们曾经的冒险与受伤,只是为了身边的战友。也许他们是为祖国而战, 但他们的死是为了自己的同胞,为那些并肩作战的兄弟!我们如果真心想纪念他们,就应该明白这些,像父亲那样去怀念他们!

 短评

电影的切入点,加分!别忘看字幕后。

5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除了跳剪用的太多以至于打乱了全片的节奏,这片子还是不错的,也完全不是赤裸的主旋律:小光圈,低对比度调色,用极端的残酷来反衬一种普通人的平常,中间还穿插着讽刺与反思,东木头水准之作。

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老爷子再次给了我感动和力量,不是因为他拍的有多血腥多英雄,而是因为他拍出了人性的真实。画面黑暗,场面弘大,战争画面相当真实,尤其是后半段的那段吉他小调背景配乐,非常令人动容。PS:只要有必要,英雄是可以虚构的,比如在某地。8

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硫磺岛战役的一体两面,东木的《硫磺岛来信》显得多少有些水土不服、意识冲突,但在《父辈的旗帜》里显然找到了更适合他本土性的切入点。一张照片牵扯出战争本身的荒谬、对掌权者的讽刺、对美式价值观的怀疑。那些宏大的意义被个体生命的尊贵消解了,东木为的是一个个鲜活的、英勇的生命正言,历史虽会过去,但生命的意义长存。

10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伊斯特伍德这个老渣皮,越老越炉火纯青,本片和《硫磺岛来信》堪称双壁!

12分钟前
  • 八月槎
  • 力荐

又重新仔细看了一遍,才发现好像没第一次粗看时候那么烂,其实老头导得挺好的,问题出在故事上,这个剧好像没什么像样的冲突,哈吉斯一直在渲染的矛盾核心其实看上去并不是一个非常令人纠结的点。不过金牌编剧所架构的渲染性桥段还是挺给力的。

15分钟前
  • 小A
  • 推荐

【A】切入点实在是太好太好,最后半小时无懈可击,又一次被东木这种现实而残酷的调性给无情击穿。反英雄、反宣传、反主旋律,用沉重的战争创伤去戳破众生相的虚伪,然后又将这一切交给时间,在无尽的阴霾中缓缓步入荒诞而静寂的结局。东木一如既往地把质问抛向政府,用愤怒发难高层,把最珍贵的温情留给镜头下那些被聚焦的个体。

19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蠢片子,我还以为是中央电视台投资的

22分钟前
  • LipingTaBaBa
  • 较差

前:反动《大兵瑞恩》;后:碾压《比利林恩》综合(剧透):《硫磺岛的来信》套拍电影,共享部分场景和镜头,两片可拼接为一个完整文本。模仿《大兵瑞恩》开场推镜头转场,但时间线顺序相反。借《瑞恩》主题“我们不会抛下任何一个兄弟”来做反讽,展现真实战争的残酷性和荒诞性。大量交叉剪辑/闪回,多以台词和场景做相似性转场。作为本片核心事件的“插国旗照片”以及它所“制造”出的战争英雄本身就是荒诞的,记错插旗人又增添了一层荒诞,而这一切荒诞的来源则是精明的媒体资本家政客以及渴望得到英雄的狂热民众。被自己人打死的士兵,被媒体捧上神坛又被拉下神坛的英雄,在战争中,荒诞比残酷更真实。李安认为战争英雄被当做小丑是可悲的,东木则更进一步:根本就不存在所谓战争英雄。相比东木,李安对战争的认识还是嫩了些。可惜本片旁白太多。

24分钟前
  • 观天
  • 推荐

There is no such things as heroes, heroes are something we create, something we need.

25分钟前
  • 粉红色大象
  • 还行

关于硫磺岛战役的又一个故事。We create heroes, because we need heroes。战争场景表现手法跟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差不多,这好像都成了美国战争大片的固定模式,但是很有用。可惜再没战场给男儿扬名立万,也庆幸目前没有战场让男儿血肉横飞。

26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首先要知道這部片子來頭可是不小啊,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還有斯皮尔伯格的監製,其實剛開始還以為是一部戰爭片呢,看完之后覺得影片不是説戰爭了,而是所謂的英雄,以及英雄的後來的遭遇,戰爭雖然也是龐大的,殘忍的,或許以前看過太多的戰爭場面,這片子幷沒有給我留下戰爭場面的印象,倒是戰爭場面時候用的淡淡的彩色(差不多是黑白了)確實有種戰爭的真實感覺在裏面.覺得影片中間的講述三個"英雄"的城市巡迴演說著墨太多,沒有讓人看下去的欲望,到時后麵英雄們後面的遭遇比較讓人感覺傷感,或者是國家需要英雄的時候妳才是,不需要的時候

31分钟前
  • Wayne
  • 还行

那么多飞机战船不知道是不是都真的,导演真牛逼,两部电影一起拍,看过当年奥斯卡颁奖典礼,这两部影片的镜头被放了许多次。

35分钟前
  • Seamoon
  • 还行

角度选得极好,人物过多,结构有些乱,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似乎有些太多了,反而每一点都匆匆忙忙的,蜻蜓点水。演员表现一般,最为亮眼的当然是那个原著民。7.5 out of 10

37分钟前
  • 我呼吸的空气
  • 推荐

关于战争的反思我们已经看了很多,但是这部影片依旧算是精彩,由于过于的尊重事实,已经把重点放在三个士兵对英雄的认识上,这部战争片并不精彩激烈,但是内在的分析却弥足精彩,《硫磺岛的来信》因为虚构,所以好看而人性,但是战争并无人性。

42分钟前
  • 力荐

很有趣老爷子在06年献上了一对极其出彩,两部分别用日美两军角度呈现的色调超赞剧本交相呼应的二战伦理片。《家书》也许更符合普通观众对“另类”剧本的挑剔但这也不能说明《旗帜》就略逊一筹。《家书》叙事剪辑不如《旗帜》那么独特所以就给我了个“冗长乏味”的印象= =|||我哪天重看

45分钟前
  • 阿奇波尔德
  • 推荐

他们被当作英雄送返回国,却在狭小的列车过道痛哭失声,宁愿死在兄弟们的身边。" They may have fought for their country, but they died for their friends. "

47分钟前
  • 小黄豹
  • 还行

旗帜,英雄,都是根据需要制造出来的,真实的故事不精彩,但不该被埋没。老牛仔出口,得细品。

51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

伊斯特伍德就是个神!本片还包办了配乐。主人公按照原型样貌接近挑选的。闪回,三个人分别是理智、热情和感性。还有印第安民族的种族问题。美国政界和军方的虚伪。人们的麻木。真实的英雄。战争场面激烈,血腥,真实。没有更多刻画仇恨,说的只是战争本身,客观角度对人性的爱,战友亲人。舆论的投机性的讽刺。反战的主题。点面俱到,紧凑好看,内涵深刻。2006年的最佳影片之一。片尾是历史真实相片回顾,很珍贵。

53分钟前
  • 四月物语
  • 力荐

英雄巡回募款,受到政要接见。参议员问绰号酋长的大兵,“我听说你用印第安战斧砍日本人。是真的吗?”“不,先生。”“跟他们说是。故事更精彩!”……可见“撕鬼子大法”的确是作为一种反讽手法出现。但差别在:父亲旗帜中,我们感受到讽,因有“正”的对照。而中影将其上升到风格,几乎与胡拍无异。

58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