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多鹤

大陆剧大陆2009

主演:孙俪,姜武,闫学晶,萨日娜,杜源,冯雷,张佳宁,姚刚,白恩

导演:安建

播放地址

 剧照

小姨多鹤 剧照 NO.1小姨多鹤 剧照 NO.2小姨多鹤 剧照 NO.3小姨多鹤 剧照 NO.4小姨多鹤 剧照 NO.5小姨多鹤 剧照 NO.6小姨多鹤 剧照 NO.13小姨多鹤 剧照 NO.14小姨多鹤 剧照 NO.15小姨多鹤 剧照 NO.16小姨多鹤 剧照 NO.17小姨多鹤 剧照 NO.18小姨多鹤 剧照 NO.19小姨多鹤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2 00:31

详细剧情

  1945年,日本战败。延绵八年的战争令中日两国人民都遭受了巨大的创伤。在中国东北,一个聚集着日本人的村落,当得知战败的消息后,村民集体自杀,美丽的日本女孩多鹤(孙俪 饰)是这场劫难的唯一幸存者。几经辗转,九死一生的多鹤来到平安镇张石匠(杜源 饰)的家中。张家在抗战期间倍受挫折,大儿子被日本并杀害,二儿媳朱小环(闫学晶 饰)更因迫害失去生育能力。多鹤的到来在张家引发巨大的风波和矛盾。随着与张家的了解不断加深,多鹤感念他们对自己的照顾,也深深同情小环的遭遇,于是情愿为张石匠的次子张俭(姜武 饰)生养子女,一个特别的家庭,就在那特别的年代组成了……  本片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谁被关心过,谁就知道那心底的暖意足以温暖整个冬天。

孙俪早年的电视剧《小姨多鹤》中,看到一位阿姨给“多鹤”端来小米粥。一口口喂她吃,她哭得像个孩子。我的眼泪止不住了。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多鹤,会如此幸运吗? 多鹤是幸运的,日本战败投降以后,很多日本人被留在了中国无法回家。 多鹤一家被驱赶。她们被迫逃亡。走到哪里,哪里都有危险。因为日本人杀了我们太多中国老百姓。谁不恨呢? 多鹤被人当牲口一样按斤两卖掉。几毛钱一斤。当时很多底层老百姓没钱娶媳妇儿,有人愿意买。 结果多鹤由于饥寒交迫而晕死过去,卖她的人以为她死了。就找两个人打算把她埋了。 这两个人就是救她的叔叔阿姨。 一不小心发现她胸口是热的,肯定没死。就拉回家里。 给她喂水,给她抓药。抓药花几块大洋,本就不宽裕的话她们,还是咬牙忍了。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那晚上她们还睡得着觉?因为她们不允许自己那么残忍。 几天过去以后,多鹤睁开眼睛。看着自己身上的被子,自己是被人救了吗? 偷偷起来看着窗外,她很害怕。 那个阿姨端着小米粥进来了,满脸都是笑。多鹤还是很害怕。她是被整怕了,一路上被人拳打脚踢,被人当牲口卖掉,什么苦都吃过了。 她一个日本人,她的国家是一个可耻的强盗。 别人自然恨死她们了。 她还是一直躲避,从床上一下子跳到床后,两眼紧张兮兮的盯着阿姨。 阿姨还是叫她,你怕什么,这孩子,来,喝点小米粥吧。我不是坏人。脸上还是那样温暖慈祥的笑容。 吃第一口小米粥,她试着吃了一口,然后两口。阿姨的动作表情仿佛在哄自己的宝贝女儿那般温柔。 她一下子跳到床上,对着阿姨一个劲的磕头。 阿姨被震撼了,这孩子也太不容易了。 阿姨扶起她的时候,她哭得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哇哇大哭。 阿姨抱着她,像哄自己的女儿那样。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明白了什么是善良。 善良就是对别人最真挚的关心和帮助。在人家最需要一个住所,一碗稀饭的时候,可以给与她们。人与人之间,温暖彼此永远是最稀缺的。 我们都是有情众生。需要温暖,需要爱。 多鹤喝了那碗粥,知道阿姨不是一个坏人。她叫阿姨妈妈。因为她给她换衣服,煮好吃的,给她梳头。素不相识的人,确给了她莫大的温暖和爱。 不是妈妈的感觉,又是什么呢? 现实生活中,我相信有阿姨那种人,她们就是一普通老百姓。日子过得不宽裕,但心底温柔善良。 谁被关心过,谁就知道那心底的暖意足以温暖整个冬天。

 2 ) 小姨多鹤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我就看过《小姨多鹤》这部小说,是由严歌苓所写。但昨晚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仍然忍不住的哭了好几次,孙俪主演的小姨多鹤真的是太善良、太伟大了,换做是其他的女子,谁能忍受看着自己的孩子管别人叫妈,多鹤还要时时刻刻的受到小环的猜疑和挤兑,多鹤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个家,但是她在家中有地位吗?严格来说是没有的,但多鹤却不抱怨、不委屈,仍然拼命的挣钱养家,这份坚韧就是有些男人都是做不到的。虽然说电视剧和小说的剧情有些许的调整,但整体影响不大。电视剧依然表达出了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不管在多么动荡的年代,人们身上的善良、坚强、知恩图报这些美好的品质依旧是整个社会的顶梁柱,而且会代代不息的一直延续下去。

 3 ) 【《小姨多鹤》:两个女人的“连环套”】

熬了3夜,终于把《小姨多鹤》攻克,一个人对着黑夜泪流满面,又一个人对着黑夜笑得不由自主。惊奇地发现,09年的年头和年尾,我是被同一个人感动了,她是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为我开了年,《小姨多鹤》让我为09年告别,都是34集。而田苏菲和多鹤,告诉了我,一个女人天生的潜质和无限的可能。有一种等待,叫执着;有一种坚忍,叫无极!而在等待和坚韧的细缝里,流露出的是潺潺的温泉。

你叫什么?朱二环

命理里相信,好命也好,歹运也罢,都是命中注定。多鹤的命,只能用“苦”字概括,纵使这个词很空洞很乏味很抽样,亦只能这样。
多鹤是在逃难的过程中,被土匪掠去,放在麻袋里,在集市上卖,一毛钱一斤。后来土匪以为她死了,给了张家老头子一块大洋,让他们拖去埋了。可是,在路上,张家两口子发现多鹤没死,于是打算救她,又合计着让她跟二孩儿生孩子。而二孩儿已经有一个老婆朱小环,并且二人感情很好,于是三个人便开始了一段纠结的,温情的,错杂的感情人生……
张家对多鹤照顾的这段,颇有点《闯关东》的意思。跟朱家老太救龟田一郎的那段很类似,同样由萨日娜饰演,也都是山东老乡救日本人的段子,倍感亲切。

“你叫什么?”
“朱二环。”
“你和朱小环什么关系?”
“我是朱小环的妹妹。”
“朱小环是你谁?”
“姐姐。”
“对了!你叫朱二环,是朱小环的妹妹,我是你姐姐。”
所有的亲人都没了,收养自己的疼人的娘死了,自己生的孩子不能喊自己娘,孩子他爹是别人的男人又睡在一个屋檐下,装了十几年哑巴,敲矿石、送酒糟、拉煤车……还有小环时不时的数落。第一次想嫁给小石,结果晚了一步;第二次终于结婚了,以为摆脱了3个人生活的窘境,谁料新婚第一天小石被张俭意外地撞死了……女人疯了,大儿子背叛了,小儿子远在他乡,张俭改造去了,朱小环又瘫了,她又得扛起所有的责任……结局终于是完满了,突然生母蹦出来要求回国,又是别离地哀愁。
一个人的一生,苦得很busy。但是,多鹤的微笑总是那么淡定、宽容、善良。柔弱的身躯里埋藏着一个女人无限的能量,完美得让人致敬。我在想,这世上,真有这样的女人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受苦的不只是中国老百姓,日本的普通百姓也是跟着遭罪。所谓满洲开拓团,是日本政府拉来抢占中国土地的人口,同时给军队提供后备资源。日本战败,这些有罪或无辜的百姓可以选择的出路也只有死,或者逃亡。其中,有个桥段是,中国的军队挖了一个大坑,驻守在东北几个村落的日本难民在机关枪的扫射下片片倒下,这种以牙还牙的报复,或是现实,或是剧情需要,居然也没被总局卡掉。多鹤,苦难命运的开始,也只能归结于日本的战败。
从政治角度去理解,某种程度上,这是一部宣扬中日友好的宣传片,某些情结的改编与小说原著出入甚大。但是我不想去“愤青”,只想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去敬仰朱二环——竹内多鹤。

二环她姐,朱小环

朱小环,其实也是一个悲情女人,但是,他的“杯具”是无奈的。虽说只能归结于日本鬼子,但是发生的事情不能改变,也只能接受,即使无法接受。
如果朱小环嫁的不是张俭这样的男人,如果朱小环遇上的不是多鹤这样的女人,概是其他任何谁,她的人生都会很“餐具”。
身怀六甲,被日本兵追得跳了崖,并且失去了生育能力。没有小孩,这是张家殷实幸福之余的美中不足,并且是至关重要的缺陷。用张俭他爸的话说是“再折腾,再黏糊,那也是付不出蛋的母鸡!”况且,张家正张罗着娶二房的事情,这对小环的家庭地位是极其严重的威胁。“一个没有孩子的女人,就如房顶上的草,扎不了根。”在权衡了短期和长远利益之后,小环也只能同意丈夫和日本女人生孩子的事情。
但是,朱小环的一生都在担惊受怕。她让出了自己男人的身体,但是不能让出男人的心,但这又由不得自己控制。她害怕二孩儿和多鹤产生感情,于是经常多疑地抽搐神经,发起“驴脾气”;她害怕孩子们知道自己不是他们的亲妈,于是只要孩子对“小姨”好点,她就“吃醋”;她更害怕自己在这个家里是多余的,在她看来多鹤是闯入者,她才应该是多余的。
当朱小环发飙的时候,那些力挺多鹤的观众可能会很气愤。特别是强壮很多的东北娘们为了隔离孩子和多鹤的感情,自己不能喂奶还在家看孩子,让多鹤去敲矿石还要死命地跑来给孩子喂奶。太气愤太气愤了,但是,当她给多鹤泡猪油糖水的时候,即便她嘴上说是为了孩子奶水足,但是眼里流露的是真的心疼。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这话一点不假。当每回她的多疑被证实是误会之后,她又会对多鹤心疼。她总是在忍耐和抽搐的反复中折腾自己、折腾张俭、折腾多鹤,但对孩子,一如亲生。
刀子嘴豆腐心的朱小环,她的驴脾气很容易让很多观众忽视了她的善良。我也很喜欢她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豪爽。最后,她被多鹤的善良和真诚感动了。两人喝酒的那场戏,也感动了我。嫉妒,羡慕……一个女人是因为怎样的命运才能遇上另外的这个女人?又是有怎样强大的内心才能坐在那张桌子上喝着那样的烈酒?一如我的座右铭“交值得交的朋友,喝值得喝的烈酒”。男人,可以很轻易地这样,像《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里的陈重和李良。可女人,很难。女人拼了命地谈情,谈的大多是爱情;女人引吭高歌地讲义,结果也真的是故弄玄虚。纵使有一个男人般重情重义的女人,也很难遇上另一个这样的女人。虽然我也是女人,但是女人间的感情真的很经不起推敲。
所以,我嫉妒了。

《小姨多鹤》,不只是多鹤的一生,而应该是两个女人一生的连坏套。一个男人,三个孩子。

【PS】:《小姨多鹤》的演员阵容和表演水准也非常让人满意。姜武、阎学晶、孙俪三位主演无需多说,张家老两口很有《闯关东》里萨日娜和李幼斌的感觉。东北腔的调侃,让人极其带劲儿!姜武演的二孩儿实在是太可爱了!一个可爱的男人散发着抵挡不住的魅力。《别了,温哥华》里,也最喜欢姜武。总觉得姜文太严肃,甚至有点诈像,姜武则非常亲切憨实。

 4 ) 那些值得让人反思和学习的精神

     看完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朋友说,这个电视剧改编得不太好,很多地方都没有写到,原著好看多了。。。
     当然,我相信原著肯定比电视剧要丰富多了。更多的细节的体现,没办法都在有限集数的电视剧中体现。但是。当我看完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依然还是有被很多地方感动到,值得让人仔细回味。
     最开始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萨日娜出演的张检的母亲。不仅救了多鹤的命,而且对待她就如自己的亲生闺女一样。当张检最后故意将多鹤扔在外面找不到人的时候,她的焦虑、痛心都表露无疑。没有人能像她这样更爱护多鹤了。从他们家跟媒婆打架的那次起,她就知道,多鹤把她当成世上唯一的亲人。一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亲人——母亲。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她的母亲,维护母亲的安全是她最强烈的信念。
     张检的母亲同时也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看到多鹤把自己当妈妈,她都不忍心将托付生育的计划告诉多鹤。不管发生了什么,她都不愿意看到多鹤离开那个家。
     后来多鹤给张检生了3个孩子。跟着张检夫妇二人一起搬到了城市炼钢工厂里住。多鹤一边照料3个孩子给孩子哺乳,一边在工厂里打工,光敲石头一敲就是8年。8年里,不管张检的老婆怎么不待见多鹤,她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将那个时候的破民房收拾的干干净净,每个月的工资都交给张检的老婆,不卑不亢的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对待跟她耍横耍脾气的张检老婆一如既往的像自己亲姐姐一般。并且还忍受着自己的孩子们叫别人妈。
     每一集当中都有多鹤跪在地上擦地板的场景。但是,那个时候的地板,并不是地板,而是一些平切在一起的红砖头。平铺的砖头与砖头之间还是存在很多缝隙,就被她这样每天跪在地上擦。
     还有一个场景,就是张检每次回到家里,多鹤都会第一时间冲过去给张检刷身上的灰尘,脱鞋、换鞋,还将鞋子摆放好。这些细节统统都是日本人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习惯,这些跟普通的中国家庭相比,真的差别很大。
     

 5 ) 苦潭

熬了两个通宵终于和妈妈一起看完了《小姨多鹤》,每一集都处在流泪和准备流泪的两种状态之中,为了剧中的母爱、坚韧和苦痛而从第一集哽咽到最后一集,着实不易。通篇看完后有种沉甸甸的感觉。说实话,我看过的中国大陆制作的电视剧很少,平时都打着学英语的幌子狂迷美剧,但是接连两部电视剧《潜伏》、《小姨多鹤》都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让我有始有终的认真品味了每个细节,每句台词。恰逢前几日《阿凡达》热映,在新浪围脖上看到一句评论:“技术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十年,人性上中国电影落后五千年。”当时看到这句评论有点断章取义了,颇有微词,但是当时又一时想不出印象中哪部中国电影格外闪耀人性的光辉,不知这句话是否也适用于中国电视剧,如果是的话,我好想说,《小姨多鹤》这部电视剧,真的让我体味到了人性,深刻而普遍的人性。
看到豆瓣上好多人都呼吁一定要看《小姨多鹤》的原著,电视剧翻拍的有多篡改,其实有些庆幸先看的是电视剧,这样在看的时候才会完全的纯粹的投入剧情和表演之中,而不是分神鄙视编剧。所以,下面的评论完全是基于电视剧本身的,对于严歌苓的原著,我心存敬仰,真的是很厉害的女作家,将女人的美和悲刻画的那样淋漓尽致,无论是一个人的还是俩个人的,“史诗”一词真的不为过。
两个女人、一个男人、一对老夫妻,五个人就像被命运捉弄一样深深的卷入一潭苦水,越挣扎就陷的越深。每个人都有他可怜至极的地方,但是谁又比谁苦?谁又应该让着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恐怕没有定论。
“到底你是孩子的妈还是我是孩子的妈?!”——朱小环
每次听到她对着多鹤吼出这句话我的心都很疼,明明孩子是竹内多鹤十月怀胎生下的,吃尽了苦头,为什么在朱小环的嘴里就可以这么轻易的、大义凛然的蹦出这样一句质问的话?有时真的分不清这话是质问多鹤的还是质问她自己的,惟有一种原因可以解释,小环是极其单纯的女人,在孩子的事情上她是真的将自己烙印上妈妈的标签,所以才可以这样毫不犹豫的质问。小环可怜,在“无后大过天”的家庭里她偏偏不能生育,这样不可解决的矛盾为整剧铺下了悲怆的基调;小环是因为日本兵的骚扰而跳崖不能生育的,偏偏丈夫二孩儿要和一个日本女人生孩子;孩子生下来了虽然管她叫妈,可是亲妈和亲爹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二十几年,每天担惊受怕的日子可以想象得到。她在夹缝中生存,公婆逼她,道义逼她,使得她自己只能满心苦痛的蹒跚前进。她绝不是完人,只是一个善良、刀子嘴豆腐心、除了丈夫的事其他都好说、心胸没办法宽广的普通女人。每一个女人身上都有朱小环的影子。
“可以的。”——竹内多鹤
这是多鹤说的最多的一句话。那场款日持久的战争不光残害了许许多多的中国老百姓,还破坏了很多日本普通家庭的幸福。多鹤和婆婆间的母女情感是最为感动我的,我就受不了和妈妈有关的情感,绝对的敏感,都不太敢去看那部《妈妈再爱我一次》。始终认为母爱是最伟大的,最让人动容的。多鹤这个角色实在是太隐忍了,一个人的一生怎么会充满这么多苦痛,东北话说就是“憋屈”,太憋屈了。日本女孩被卷入这场战争,在16岁时就受尽了机关枪和炮弹的惊吓;被土匪装进麻袋一毛钱一斤的卖;遇到了她时常挂在嘴边的好心中国人家,还得与他们家的“傻儿子”生孩子;明明是付出自己的贞操,却要主动示好,洗澡水洗脚水一应打好,得来的还是二孩儿粗暴的拒绝;生下了孩子不能做妈妈,只能做小姨,每天受小环冷言冷语冷眼;砸石头、喂三个孩子、拉煤车,那些男人做起来都吃力的活偏偏要一个弱小的女人做;被坏人彭瑞祥时刻惦记着,遭尽各种冤枉受罪;本以为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却偏偏丧失在二孩儿手里;女儿疯了,二儿子跟着坏人正邪不分,三儿子下乡知青……生活的乱麻缠的越来越紧,让人透不过气。多鹤想到过放弃,但是小环一句“咱死不起”打断了她最后一条逃避的路,连死都不可以的人生,多么悲哀啊!这部剧充分描写了这个叫做多鹤的女人性格上的隐忍和坚毅,哭,她会找个没人的地方,笑,她会让所有人看到。不管身边的情况有多糟糕,即使新婚第一天死了丈夫,她还是会坚持着去扬沙灰,这真的让常人难以想象。她偏执的追求家里干净、整洁,绝对是个极其能干的女人。孙俪的演技在这部片子里有极棒的显现,前半部她基本没有台词,可是好喜欢她水汪汪的大眼睛,笑起来温柔甜美,含起泪来让人心痛不已,她经常简短的说“可以的”、“嗨”,很好听。前几天看李静对孙俪的专访,讲到怎样入戏时,她说自己会提前听音乐,用相似节奏的音乐将自己带入戏中。怪不得演绎的如此逼真、动情,堪称她的一部佳作。
沉默——二孩儿
张俭这个角色是变化着的,但是他始终是个好人。最开始他给我很傻的感觉,看待事情单一又固执,但是绝对的忠诚也绝对的孝顺,脱离开父母后的二孩开始起了变化,在经济独立后慢慢的开始注意起多鹤,懂得了如何去疼爱一个人,成熟了许多,到最后被彭瑞祥迫害而入狱改造,他骨子里那种固执逐渐转变为了男人的坚强和骨气,这是看着很过瘾的一点。看着剧中一男两女长达二十几年的纠缠,发现这其中很有现代感。男人都是会变的,女人也一样。年轻时小环可以用一哭二闹三上吊来获得二孩的疼爱,可是到了年老她还想使用这招就有点过时了,张俭没那么在乎了,也没那么当真了。所以说女人上了年纪就要知道何时改变自己,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丈夫。聪明的女人绝对知道随时转变观念,套用胡爷爷的话说就是与时俱进。张俭其实是这部剧里面很可怜的一个人,左右为难了一辈子。
都说养儿能防老——张家老两口
辛辛苦苦了一辈子,用尽了最后的气力让儿子能够传宗接代,最后老两口得到了什么呢?中国的父母真的是太辛苦了,不但是儿子女儿幼年要管,管到成人了还要管,就业、婚姻双管齐下,就连儿子能不能再生儿子也要管!可悲啊……可怜天下父母心!

总的说来,这部剧没有华丽的服装设计,从头到尾都是那么几套破棉袄、花头巾;没有宏伟的故事铺陈,单单一个东北农村家庭里的爱恨情仇;没有绚丽的布景、标准的普通话……可是就是这么几个演员一台戏,就让人又哭又笑的,是部难得的好片。这年头,把人逗笑不容易,像浙江中国蓝跨年晚会,想尽方法搞笑、逗乐,结果很不错,而想把人感动哭也没那么简单,不是演员掉眼泪观众就跟着哭的。

 6 ) 满怀希望而来,一头雾水而去。

小说早听说了,却没敢找来看。对严歌苓女士一直有好感,生怕草率亵渎了严女士这部怀着极大赤诚写就的作品。但事实证明,好东西,你不亵渎她自有人当仁不让,电视剧版《小姨多鹤》横空出世了。在抗拒了半个月之后还是没抵住诱惑,在PPS上点开了第一集,从此便开始了一段哭笑不得的观影经历。

一句话评价这部戏:一流的故事,二流的演员,三流的编剧。

首先,给了这部可以称得上烂戏的戏三星在于这个戏的故事很新鲜。流落中国民间的日本孤女,为了报恩与恩公恩婆家的儿子生下三个孩子,却做了三个孩子名不正言不顺的小姨。家国之思,异乡之感,有爱难爱之苦,有亲难认之怨,将这一切加在一个胸怀大爱的坚强女子身上,势必激发出一段荡气回肠的关于女人生存的史诗。故事是个好故事,想法是个好想法,严女士可以无愧了,接下来是电视剧给这个故事创造出的杯具。

杯具的演员。三位主角,除闫学晶的表演还有些可圈可点之处外,孙俪姜武全在自己曾经的风格上原地踏步。开始多鹤不会说中国话时的表演还让我有些眼前一亮,这楚楚可怜的日本姑娘大眼睛一忽闪还真让我有那么点心动,可后来随着多鹤姑娘中国话说得越来越溜,我就越来越多地从多鹤身上看到孙俪姑娘的影子。孙俪擅长演倔强坚强的女性,从安心开始,到叶青,到冯程程,再到多鹤姑娘,不是她演得不好,而是她的角色实在太孙俪了,她的台词,她的咬字,她的举手投足,无一不带着孙俪式的标签。而且这个人物实在很难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观众有点贱,对太过完美的男一女一反而消化不良,看着跟菩萨似的见着恨不能要你跪拜,这种角色既让人爱又让人看过之后立刻忘记。姜武的情况差不多,表演中规中矩,感觉不太用心,前20集要好过后14集。

杯具的编剧。如果说演员的杯具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那么编剧的杯具则让我不得不来吐个槽!林和平大叔多少也算冠得上著名编剧四个字,可这次的本子却砸得个七零八落,幸而剧本的拼凑过重,让我多少还可以安慰自己,这个本子十有八九不是出自林编剧自己之手。编剧犯了不可饶恕的五宗罪:

1、习惯性虎头蛇尾。编剧们似乎很乐意惹出很多事来,有的没的,殊不知骑虎容易下虎难,设计出个开头最后却不得善终比根本不写更加杯具。许多事件就是在这种儿戏似的虎头蛇尾中气势磅礴地开头,无声无息地收场。比如张俭的父母,对故事起到奠基作用的两个人物,毫无征兆地死掉了;比如彭瑞祥,这样一朵贱人中的奇葩,之前多少罪恶假它之名,以为会在后面起到什么样惊天地泣鬼神的作用,结果最后一集,朱小环突然说,因为他假冒郭主任签字,被抓了;比如朱小环瘫痪,以为又会惹出多少生活中的难题,结果老中医按了几次五块钱的摩之后,痊愈了。这样的虎头蛇尾简直让我不知道编剧设计这种情节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为人物设计困难然后千方百计地让人物陷入困境向着最后的结果不断推进情节,这才是戏剧张力之所在,如果困难这么艰难就被解决掉了,我们为嘛不自己做主角,看这劳什子电视剧作甚?

2、人物的无效设置。没见过一个电视剧里这么多群众演员的,当然三国除外。编剧设置人物跟买日用品其实是一个道理,总该让人物作用达到最大化,半年闲的东西有了比没有更糟心。这部剧里经过过很多张脸,一句台词的,露半个脸的,这倒也无可厚非,可许多情节却恰是由这样的人物在推动,他们的戏剧作用远远大过了他们实际应被重视的程度,于是剧情常常会让人觉得很扯。比如那个孙医生,大岛芳子阿姨,郭主任之类之类,如鬼魅般,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没有任何必要地铺陈,实在是让人费解。

3、角色转变的突兀。编剧同志们是打定主意要让我们受惊了,一集之内人物个性180度大转变这样的大事儿可以做到一个招呼也不打。比如说张俭。在老家时候的他跟到千钢市之后的他判若两人,可前后唯一让我们能看出的变化只是他家由乡下搬到城里。对多鹤,他原本是180个看不上,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几年之久,到了千钢市,突然就跟多鹤对上眼了,之后就是长达半生的苦恋,这种苦恋就像座没有根基的树,越是枝繁叶茂,就越是摇摆无定,让人无所适从,莫名其妙。

4、拿观众当小朋友。我们是三岁小孩儿吗?显然不是。但编剧以为我们是。逻辑上太多的漏洞等着观众自己去堵,拆东补西,直到堵到最后对这个剧失望透顶。比如说那张彭瑞祥被张俭逼着写下的认罪书,这是前面很重要的一个设置,在后面,这份认罪书理所应当要起一些作用,可多鹤就那么稀里糊涂地把张俭保存了十年的证据亲自送去给了彭瑞祥,就因为彭瑞祥说“你知道我要什么”。多鹤不是傻子,观众也不是,这么多年张俭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候让张家在彭瑞祥面前有个要挟的资本,但拥有这个资本的多鹤甚至连试一试都没有,直接把认罪书一交,这条线索从此按下不表!这是什么情况?反正看到这个情节我是直接无语了。

5、对话的繁冗。对话是说给观众听的,但在剧本中,对话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交流,“说给观众听”这个目的不能参杂到剧情当中,否则就会让人觉得刻意。比如朱小环自述身世,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段经历至少在不同人的嘴里说过三遍以上。当剧中人已经知道的事实被反复提起时,我只能认为这是编剧说给观众听的话,因为观众不知道。这种写法实在不够高明。

这部戏说到底还是有可取之处的。画面很好看(比如张俭和多鹤在芦苇荡),音乐很好听,有些情节的设置也不错(比如多鹤拉车时张俭,小石和张钢的援手),二十集之前多少有些可看性。正因为这是部有着好剧潜质的烂戏,才让我吐槽了这么多。我抱着极大希望看这部电视剧,结果被编剧们折磨得招架无能。是我的完美主义倾向支撑我看到最后一集,虎头蛇尾的最后一集,当片尾曲响起,我自虐地想,终于看完了。

我用的是“终于”这个词。

PS:喜欢多鹤和张俭在一起那段,连同母爱,这是整部剧难得感动我的地方。

 短评

宣扬的价值观感情观令人作呕。

7分钟前
  • 🌊🌈♐
  • 较差

勤劳、隐忍、漂亮、能吃苦的多鹤,好样的。

8分钟前
  • 拾壹
  • 还行

没有看原著,喜欢看小石和多鹤在一起的片段,可惜是悲剧!多鹤让我看到了孙俪是真美,片尾曲很好听。

12分钟前
  • 阿妖、
  • 推荐

喜欢原著,剧改编比较多,剧中人物更喜欢二孩爹和二孩妈。整部剧前半段更好些。

17分钟前
  • 一起吃地瓜
  • 推荐

孙俪真好看

20分钟前
  • 天亮天黑
  • 推荐

前半部分,二孩爹娘、二孩、小环四个人的戏简直太出彩了,绝对就是在飙戏,孙俪在里面就是个衬子而已。孙俪还是太年轻了,虽说后半部分算有进步,但是毕竟经验少了,没演出精神气来。而阎学晶有点抢戏的成分,演技没得说,如果能再压一下会更好。

24分钟前
  • 力荐

不是很懂打一星的人,电视剧根据原著改编,有变动不是很正常嘛?剧情不错,演员演的很好!

25分钟前
  • 雷彤
  • 推荐

所有演员都是老戏骨,剧本也扎实,名副其实的好剧。孙俪在其中稍显稚嫩,但是表演的很自然,没有用力过猛,我更喜欢她这时候的表演。

26分钟前
  • 世界尽头
  • 推荐

改的完全没有原著气质。。。多鹤的中国话说得也太溜了

31分钟前
  • 小安
  • 还行

主演的演技不错,剧情很揪心

32分钟前
  • momo
  • 推荐

阎学晶唱歌好惊艳 = =

34分钟前
  • ░▒▓██
  • 推荐

不要再问我问什么舍不得,我早已经习惯了荆棘做的窝。

35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推荐

3126

40分钟前
  • 我还是我
  • 推荐

演员把人物刻画得生动形象,情节也紧凑跌宕起伏,喜欢!

44分钟前
  • 沧海一小生
  • 推荐

那个时候的娘娘还不那么热衷于大女主,不热衷于升官发财死老公的角色。。。多鹤太好看了😭

49分钟前
  • 皮卡啾
  • 推荐

神烦原著党拿小说说事,这是电视剧好不好😊本来四星,加一星。

50分钟前
  • 懒懒懒
  • 力荐

演技派棒棒的,对主题曲印象最深

55分钟前
  • 暴富的女孩是我
  • 推荐

忘了原著这就是个不错的电视剧,我看的时候总想着原著,就很失望了,而且影像会过期,文字不会

58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推荐

比较满意孙俪的表演比之以前有很大进步,画面很干净舒服,表演流畅。演员表现符合电视剧情的安排,后期造型可以再老一点会完美些。看原著挑刺的人可以休息去了。

59分钟前
  • 兔子上书
  • 力荐

还是很喜欢闫学晶的电视的,很接地气,融入生活的精彩角色,孙俪那时的演技就很好,就是芈月传真的太过了,这部电视剧好看!

1小时前
  • 媛媛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