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双雄

海外剧新加坡1986

主演:李文海,林明哲,陈天文

导演:黎致明

 剧照

绝代双雄 剧照 NO.1绝代双雄 剧照 NO.2绝代双雄 剧照 NO.3绝代双雄 剧照 NO.4绝代双雄 剧照 NO.5绝代双雄 剧照 NO.6绝代双雄 剧照 NO.13绝代双雄 剧照 NO.14绝代双雄 剧照 NO.15绝代双雄 剧照 NO.16绝代双雄 剧照 NO.17绝代双雄 剧照 NO.18绝代双雄 剧照 NO.19绝代双雄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6 16:59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描述五代十国末期,南唐李后主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之间的恩怨故事,剧情已不大记得清了,剧中俊男美女不多,可是拍得有型有款,李煜的温文儒雅,赵匡义的狠绝,国灭家亡别离宗庙的凄凉惨痛,表现得都恰到好处。电视剧的几首歌曲都直接用了李煜的词,《山河泪》是“破阵子”,《独上西楼》是“相见欢” 。

 长篇影评

 1 ) the sword and the song

五代十国,朝代更替,乱世之中,是需要一位英雄去统一天下,使百姓从此安居乐业。因此赵匡胤横空出世,金戈铁马,平定中原。所以the sword当然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而在五代十国,又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尤以填词著称。既有江南繁华的浪漫,又有北地的悲怆现实,既有三千里地山河的气魄,又有垂泪对宫娥的细腻,所以the song 当然指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绝代双雄当然名副其实,文武双雄。

我还是喜欢李煜的支线,女性应该都喜欢浪漫情怀又品学兼优的男主,只是他不适合做帝王,或者说不适合做乱世中的帝王。他是个文人,虽然能体恤民情,仁爱治国,他也许能将国家治理出一番盛世景象,却不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因为乱世中需要一个领导者杀伐果断,具有革命精神。这就是李煜的悲哀。注定他是个失败的帝王。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实难力挽狂澜,但却能以文称雄。但是也是因为这些巨变,才会有李煜的一代词帝之所得。只是,李煜死的太早,多给他一些时光,便又多更多的文学作品。从李煜的词可以看到,他写词的功底在40岁左右已经变得更加炉火纯青。

在这里我要赞扮演李煜的李文海,也许不是很出名,因为没有出众的容貌,乍一看会失望,李煜是以丰神著称,这个演员好像相去太远,可是认真看完,便会觉得选角之合适,似乎这个人与李煜已经完美的结合。有些人很漂亮,一见倾心,却不长久,有的人一般,却能在你的心里很久,因为虽然外貌重要,但是内在如果能吸引到对方,那这种吸引力将不以时间空间为转移。李文海扮演的李煜便是如此。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这部剧里的李煜,我是其中一个,心心念念了很久,到如今重新看,还是觉得这样一个李煜实在很难不让女人爱上。

新加坡属于南洋,过去的华人大部分是华南地区,所以演员很多都有那边的面部特色,因此美女帅哥肯定是相对于中原要少很多,而李煜跟小周后的扮演者却是偏中原的长相,所以看起来就舒服很多。

这部剧是新加坡的,而且是86年拍的,服化很简单,大部分也是摄影棚里拍的,场景很简陋,跟后期的内地剧在硬件条件上不好比,可是,胜在构思,胜在剧本,胜在演员的演绎,胜在布局,大部分尊重史料记载,却又不失意境。有的历史片戏说太多,有的又太过严肃,这两者都无法引人入胜。而这部剧真是雅俗共赏,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能带动。这才是一部电视剧所以应该有的功能,娱乐性跟科学性的完美结合。

新加坡都能制作这么优秀的电视作品,我们中国拥有更多的资源跟硬件,实在是应该向这些华人学习学习的。

 2 ) 91年的我那时三岁

当时什么都不知道
就记住两点
1往事如烟似梦,的旋律
2一个人拿着斧头砍另一个人

前段时间看B站突然听到了这个20年前脑海里的旋律,哇塞,太奇妙了,重看了一遍

记得当时还有映象剧 叫
《昆仑奴》
《日月神剑》
《千王之王重出江湖》
(长亭外,古道边,那个巡捕(赌圣 沈胜天)口腔吹得)
都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深深的回忆
好喜欢
好幸运!

 3 ) 同类题材里最好的一部

    这个题材,这部好像是最早的。但至今为止,还没有看到能超过它的。
    后来的《情剑山河》《问君能有几多愁》,虽然服装道具精美许多,场景宏大许多,但都流于表面,没能拍出那种苍凉、深沉的家国情怀。
    很多年后再来看,发现居然还是这部新加坡的电视剧最能打动我。看到最后,一种悲凉、无奈的感觉沉沉压在心里,倒是想到了这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虽然同样是编造,同样是戏说,但能给人历史感的只有这部老剧。其他的几部,回想起来,记得的只是演员(不是角色),而这部,能让人记住的是情怀,故土家国的情怀,历史的情怀,英雄相惜、儿女情长的情怀。
    里面的音乐和歌曲也都不错,古典、大气。

    老片多数不像现在的片子这么浮躁。编剧、导演和演员,可以看出来都是很用心的,肯在故事、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上下功夫。并且,在他们心里,有一种对中华历史的敬意和认同,虽然人家是新加坡的。(而我们的片子里,好像恰恰缺少这种情感,也许和所受的教育有关吧。)
    钱穆先生说,对本国以往历史应怀有温情与敬意。可悲可叹,在本国作品里反而很难看到,倒是在别人的作品里看到了。
    还忽然想起来,记得以前听过一些音乐作品,结果发现,日本人甚至比我们更能理解和表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比如故宫比如宋家王朝。
    
    不乱跑题了,看此类老剧的前提是,你得忍受模糊的影像、简陋的道具场景、不够亮丽华美的外表,静下心来慢慢欣赏。

 4 ) 绝代双雄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南唐后主李煜

绝代双雄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南唐后主李煜。故事中几段著名的感情纠葛分别是:桃(陶)三春三打郑恩,李煜和大周后、小周后姐妹的爱情故事,赵光义(宋太宗)对小周后的单相思,赵匡胤(宋太祖)千里送京娘……

风雷动变化瞬息间

英雄泪如何说从头

前尘灰飞烟没

叹回首月明中

往事如烟似梦

转眼岁月匆匆

谁为谁等候谁为谁蹉跎

到此刻依然模糊在其中



人间悲欢缘分不同

你拥有你的来时去时路

我若同行命运如何

聚散离合

谁能预测

别追问今夕可有旧时梦

烟雨中心迷朦



桃三春三打郑恩:

    比《河东狮吼》牛多了的故事(陈季常只是个读书人,柳氏虽然凶悍却没打过陈季常,只是捶墙的声音很大罢了)。在大家都没发迹的时候,还是个卖油的小伙计的郑恩,因为嘴馋去偷西瓜(偷来的比较甜),结果被卖瓜女桃三春发现。于是郑恩掏出家伙拘捕(请注意,在郑恩掏出武器的时候,他的犯罪性质已经从盗窃变成了抢劫)。先后从事了卖油郎、窃贼、强盗等三个很有前途的职业的郑恩惊恐的发现:干一行爱一行的桃三春除了勇敢、智慧等诸多优点以外(反复核查过,确实没有美丽这项优点),最大的闪光点就是,非常能打~!当郑恩的义兄柴荣(周世宗--目前的职业是茶贩)、赵匡胤(宋太祖--目前的职业是赌徒)赶到西瓜田营救的时候,被绑在树上的郑恩已经被边挠脚心边塞西瓜的酷刑,折磨的不成人形……本着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柴荣、赵匡胤成功的把郑恩的惩罚--十年监禁,换成了终生监禁--跟桃三春成亲(郑恩当然不乐意了,强扭的瓜不甜)。

    事实证明,郑恩是很能打的,除了个子高、肌肉壮以外,武功也很好。这一点可以从郑恩年纪轻轻就纵横疆场,获得十大杰出青年武将等荣誉称号上看出来。

    事实也证明,桃三春确实比郑恩能打。当了将军的郑恩想要感受一下一家之主的威严,桃三春轻松打碎了这个幻想……

    事实还证明,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然有一个成功的女人……郑恩成功了,他做了王爷。桃三春也成功了,她先后击败了周、宋两朝的著名将领,高怀德、高怀亮等人(想帮郑恩立威,扮强盗袭击桃三春的),并且“又”一次打碎了郑恩一家之主的幻想(被老婆打的时候向兄弟们求救,却发现兄弟们都跑了)。最终获得了一品勇猛夫人的荣誉称号!

    之后还有段故事,在京剧里叫《斩龙袍》(京剧版《英雄》)。郑恩被二哥赵匡胤杀害,愤怒的桃三春兵围皇城。但终于为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世界和平……放弃了一己私怨,砍碎了赵匡胤的龙袍了事。





李煜和大周后、小周后姐妹的爱情故事: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跟李煜的《菩萨蛮》拥有相同的开头,不同的结尾。

    说他们相同是因为,一对姐妹爱上了才华横溢的才子,但出嫁的是姐姐。

    说他们不同是因为,苏轼是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之后”才娶了妹妹,而李煜的“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则是把病重的姐姐气死……





赵光义(宋太宗)对小周后的单相思:

    开头谁也不知道。这个版本中“还没成年”的赵光义,初到江南就对“还没成年”的小周后一见钟情。这时候的李煜是第一才子加皇太子,这时候的赵光义是个古惑仔。小周后心中的天平从来没有倾斜过,一直都是垂直的……这时候谁都没能预测到李煜的贬值和赵光义的升值。所以小周后选错优级股一点不奇怪~

    结局大家都知道。赵光义干掉大哥赵匡胤,自己当皇帝以后。用李煜的生命威胁小周后,强迫其从事三陪活动长达九个月以上,并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暴力、情色画(没有之一)《熙陵幸小周后图》(熙陵指宋太宗,因葬在永熙陵。画中小周后奋力反抗,但有五个侍女在帮赵光义,反抗很无力~)。原本就因亡国忧郁的李煜,新仇旧恨加在一起,终于写出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赵光义很欣赏李煜在这首《虞美人》所表达的,对故乡的无限思念,所以赐了一杯毒酒给李煜。

    寡妇门前是非多,皇帝天天来砸门。一直忍辱偷生、强颜欢笑的小周后,在守丧结束后,终于可以用死亡来解脱自己了……





赵匡胤(宋太祖)千里送京娘:

    比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还传奇。据说孤男寡女干柴烈火的走了一千里路,但什么事都没发生……这是一个中国版的白雪公主故事(白雪公主虽然跟七个小男人住在一起,但请相信他们是纯洁的) 。

    赵匡胤和京娘的故事,就如同歌词中一般:

    我们的故事该如何说起 ?前面的路我看不清,无奈的一声叹息。想要回头,却只能看见一轮满月,残缺的往事,在记忆中早已模糊不清。

    当我们两鬓斑白的时候,依然分不清楚,我等的是你?还是我自己?是你令我的心苍老吗?还是苍老的我舍不去对你的思念?

    我们拥有不同的过去、不同的未来。唯一相同的,是那曾经相伴的岁月,我们一同留下的足迹。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吧?当我们海誓山盟的时候,又怎么会相信今天的形同陌路。你也在梦中回忆吗?你也在深夜里悔恨吗?如果不是因为当初的固执,今天的我们会有幸福吗?如烟的细雨中,我仿佛又回到了江南,回到了那把小小的雨伞下。幸福,只因为有你……

    赵匡胤做了皇帝以后,回到了江南,见到了京娘。

    曾经的挚爱就在眼前,相对却是无言。

    因为我们一错再错,我们错过了太多;毫无防备的信任,傻呼呼的欢笑,简单的爱情,还有彼此。我们错过了什么?我们永远都数不清。我们没有错过的是,在人生最美丽的日子里,我们在一起。我们留下了最美丽的回忆……

    再相见,在梦中~

 5 ) 文武双雄(三部剧中最尊重历史的)

   《绝代双雄》虽然算不上历史正剧,但已经很接近了,先从人物形象说起。
       至今演过李煜的演员不少,但最经典的只有两个,一个就是《情剑山河》中秦风演的后主,气度不凡,很有古典诗人气质,一个是《绝代双雄》中李文海版李煜,文雅、单纯、善良、慈孝,他的词美得连德昭都喜欢,却又遭到光义的嫉妒。和大小周后的夫妻恩爱,都表现得有血有肉,它不但是一名诗人,是一名丈夫,他还是一名父亲,也是一名哥哥,对七弟从善处处包让,是一名儿子,为了父亲出家为僧,法号“明德”,总之就是形象很全面。
   再说赵匡胤,我可以说林明哲气质有些偏文人,但他塑造的匡胤形象很全面,演技真好,刚出场如孩童一般天真可爱,又调皮捣蛋,后逐渐成熟,他不但是一名帝王,他还是一名儿子、丈夫、父亲、哥哥,仁义又狠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他有优点也有缺点,是一名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情剑山河》中的匡胤也如此,问君中的似乎只只表现出他是一名帝王,而且缺点没了似乎被神话了。 《绝代双雄》是最早的,也是最接近正史的,那版里面赵匡胤少年时虽然和李煜有过交,但他和大小周后都没什么的,他一切为了统一天下而奋斗,并没有对谁有儿女私情。 《情剑山河》中匡胤虽然南下时对嘉敏一见钟情,从此对小周后痴情一生,但剧中嘉敏并不是匡胤的初恋,初恋是原配贺氏已去世,留一子德昭,而到了《问君》中非要给李煜戴一顶绿帽子,周娥皇成了赵匡胤的初恋情人,人家这时已经结婚生子了好不好。所以《绝代》和《情剑》对李煜和匡胤都是公平的,而《问君》对李煜有所不公,所以我给《绝代》和《情剑》五星,给《问君》四星。
      传说匡胤闯荡江湖那年遇到过一个对他很痴情的绝色女子赵京娘,但是当京娘想要把终生托付于匡胤时,因为他有统一天下的理想并且他当时已经有了妻室还有了长子德秀(不过这个孩子后来夭折了),拒绝了京娘,“京娘非他不嫁而自尽了。他在悔恨交加中参军去了(又说不是匡胤拒绝了京娘,而是受到兄嫂猜疑而自尽,也就是说是被她兄嫂逼死的,我更相信这种说法)。越剧《千里送京娘》的唱词:“英雄美人自古流云,唯有痴心天地留情,赵匡胤千里送京娘,风尘中又见那一双人影”,这戏词里的“英雄美人”指的就是和赵京娘。年少轻狂的赵匡胤,因触怒当朝,外出逃避,来到山西太原清油观,恰好遇上被强人掳至的苦命女子赵京娘,便将其从魔窟中救出。千里送京娘,一路上,京娘骑马,匡胤步行,匡胤时时护着京娘的安全,匡胤送京娘至其娘家村头后,二人互道珍重,依依惜别。这几句戏词就是谁京娘与她赵大哥的爱情悲剧。而这部剧改的出家结局,也许更好,匡胤负了结拜兄弟柴荣和郑恩,但他成就了天下。
      这部剧我还要说一个人,就是赵光义,后有了烛影斧声,千古之谜! 陈天文塑造的赵二虽然也干不少坏事,但是你看他总有一种既可恨又可怜、可悲的感觉,这个赵二也具备一些有情有义的因素。 但情剑、问君倪齐民、吴樾塑造的赵二被塑造成一个天生邪恶的人,除了欠扁,没有任何感觉。说到“烛影斧声”,《绝代双雄》对兄弟反目的诠释非常注重时势地位变化造成的历史人物的变化。由陈天文饰演的赵炅,非常经典。在这种诠释下,赵二也是在复杂血腥的政治斗争中逐渐产生了对兄长的畏惧、疏远、怨恨和篡夺的野心。特别是陶三春对赵二说“郑恩也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又怎么样呢?我不想让孩子再当官了”,赵匡胤又对赵二施以威压,这都促成了赵二的转变。换言之,野心也好,政变也好,是时势和地位变化推动的《绝代双雄》所展开的四对矛盾,到了《问君能有几多愁》,只剩下两对矛盾:(1)杯酒释兵权所反映的新军头内部矛盾,虽然释兵权那一场渲染较多,但由于主线为男女言情,造成对这一矛盾的表现缺乏连贯性,此前造势乏力,此后没了呼应,只是一味突出赵大的重情英明,这一矛盾无形中被淡化很多;(2)重情英明的赵大和色迷心窍、专干坏事的赵二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被简单处理为黑白分明的正邪之争,一切都是由于赵二的邪恶引起,诠释变得毫无深刻性可言。
      说一下《绝代双雄》的几个优点。1.赵匡胤赵光义的年龄差该剧最对(有些剧中把他们弄得像像同龄人似的)2.陈天文的赵光义有血有肉,兼有情有义因素。不像倪齐民、吴越的赵二彻底反派。3.人物关系处理地也很好,更别说黑谁和谁感情了,剧情严谨,戏说成分也不少但都不离谱。4.李文海的李煜虽然不漂亮(李煜可是美男子啊)但单纯善良孝顺,属于文雅型,很有气质。黄保仪长相一版但性格很好。李煜的儿子仲宣,小小的不但懂事诗也背得很流利,相貌也不错。这版大周后娥皇虽然长相不不如另外两版,但演技很好,能歌善舞,通晓史书,雍容华贵,尤其是抱着琵琶跳舞那段5.郭威、柴荣、仁肇、郑恩、陶三春、赵普、赵夫人等,形象都塑造得不错。郭威柴荣都是忧国忧民的明君,郑恩夫妇虽不能确定历史上有没有但流传很广,也算影视剧中少有但很优秀的角色6.出现了小时候的李煜和赵光义(前两集他们是小孩,第三集换人,赵大一直没换过人)7.对后周历史有明确的阐述。8.背景音乐都很动听。
      问君中的人物形象,主角只有黄文豪的赵匡胤成功,再就是钟太后、符皇后、王皇后、李从善,形象这几个配角都其他版本好,李煜和大周后小周后还有其他嫔妃形象都不太好(戏说、黑化),李煜的后宫还是情剑山河中最好,绝代双雄仅次,问君总感觉整体黑化南唐这边。
       国家不幸诗家兴,后主亡国了,他最痛苦的事又来了,他还是不服输,匡胤想杀他,却下不了手,舍不得杀死这个估值死不认输的才子,一边对后主精神上折磨,一边有保护他的安全,他就这样在对后主的宽容和折磨下,造就了一位伟大词人,年少的太子德昭喜欢后主,匡胤却怕后主把德昭也教的那么软弱,为了德昭的前程,阻止他们来往,他就这样在对后主的宽容和折磨下,造就了一位伟大词人,后主的成就,属于自己,也属于匡胤这也许是回报这两位苦命帝王最好的东西。而且两人有共同的信仰,就是佛,也将两人联系起来,是的这对文武双雄的人生分不开。
       另一部很像《绝代双雄》的电视剧《情剑山河》确实是一部良心之作,和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样戏说,但没像问君那样黑历史人物的感情,人物形象也基本都不错,没过分为黑而黑。情剑山河中的童星都是有演技的,不得不佩服这些小童星,那么小都能把角色演活。 当然《绝代双雄》更是是良心之作了。

 6 )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好喜歡李煜啊,聰明仁厚有才華,可惜他只適合做個詩人和藝術家,不適合做皇帝,生錯了地方。就像他所說:「富貴榮華,不過是夢一場,君不見,帝王之家,父子兄弟相爭,貴為九五之尊,尚且不能安枕,倒不如閒雲野鶴,不亦快哉。」這部電視劇最大的亮點還有好聽的片頭曲片尾曲和插曲,哪怕單曲循環了幾百遍,也不覺得膩,還是和第一遍聽時一樣的感受。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每次看到片頭那副字,就會不由感歎李煜的才華。這首《山河淚》改自李煜的《破陣子》,只動了兩個字,讓曲子更朗朗上口。

「多少次笑語星眸,瓊樓夜夜是笙歌。花飛花舞不復計西東,愁緒化入晚風中。」這首《回首塵緣》曲調哀婉動人,詞更是美,仿佛看見李後主在園中看舞姬們跳著舞。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似一番滋味在心頭。」這首《獨上西樓》歌詞用的是李煜的《無言獨上西樓》,哀而不傷,雖婉轉悲涼,卻又有年代變換的大氣豪邁。夜色降臨的時候,李後主獨自登上西邊的小樓,天上月如彎鉤,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同樣孤零零地立在院中,被清秋的淒涼籠罩。

可以說這幾首曲子為電視劇加分不少,曲曲動聽,並且從第一句開始曲調便開始驚艷十分抓耳。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新加坡和港台誕生了一大批充滿中華文化古典韻味的影視劇,在那個年代,電視人都是用心拍電視的,劇情不拖泥帶水,沒有廢話連篇讓人三倍速播放都覺得慢的廢話對白,沒有多餘的情情愛愛,沒有植入的現代商業廣告。講的是人生的哲理,是歷史的傳奇。今天的人再也不可能拍出那樣的影視作品了,也做不出那樣感人至深的歌曲和插曲。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是可惜,更可惜的是,當年盛極一時的新加坡、香港古裝劇今天也走向了末路。

 短评

用李煜的词作的主题歌是亮点。老剧了,突然翻出来真怀念。

3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力荐

童年的记忆。

4分钟前
  • 顽童猫
  • 力荐

我真是疯了,居然把我读小学时的剧又翻出来看了一遍。

8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终于想起名字来了!中午放学回家必看一集!

12分钟前
  • 名侦探季生
  • 推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17分钟前
  • 颜回乐
  • 推荐

因为诗词大会,想到了辣么多年前看的新加坡电视剧《绝代双雄》,就现在的眼光来看,武打戏份过多了点,但也不失为一部好看的历史剧,特别是有大量的诗词。记得当年有一篇影评《诗和剑影》,说小小的新加坡把古装剧拍得那么好,真的没想到。

20分钟前
  • 黄昏的清兵卫
  • 力荐

非常好看,作为影视作品合理的改编是为了叙事更加清晰,抒情更加自然,剧情情绪的起承转合更加和谐。李煜和赵太祖的少年情改编的太好了,双雄被推上皇帝宝座后的欲念和情绪变化也特别真实,真的是比现在的改编剧好看了几千年吧

21分钟前
  • 郁小cc
  • 力荐

小时候看的,还不太明白讲什么东西,主题歌到时记得挺清楚。原来是新加坡拍的

22分钟前
  • 小小白药不能停
  • 还行

喜欢主题曲,“我若同行命运如何”

24分钟前
  • llalalala
  • 推荐

1986年

26分钟前
  • 想飞的鱼儿
  • 推荐

心心念念里面的歌~李煜几首词都谱了曲,非常好听!

29分钟前
  • 一知半晓
  • 力荐

觉得这个应该是以李后主和赵匡胤这两位帝王为题材的三部电视剧中最好的一部。

32分钟前
  • Jackie HCA
  • 力荐

小时候就觉得,那个李煜也能跟赵匡胤并列双雄?

37分钟前
  • 还行

86年剧集在94年国内上映,那时以为是唐宋交替的乱世,殊不知是南唐。

38分钟前
  • 邻舍的老花猫
  • 推荐

“风雷动变化瞬息间,英雄泪如何说从头”,哇哈哈,还记得片头曲这两句

41分钟前
  • 王想想大人
  • 推荐

这部新加坡的电视剧,竟能拍出如此大气恢宏的中国历史,正是源于对于中华文化的尊崇和敬意,对于文化的传播其实也没有国籍地域之分,家国情仇,儿女情长,都在刀光剑影之间展现出来,每个人物都形象丰满,事件的动机也都有背景交代,也就导致了这建立在历史基础上的演义显得如此真实,家国不幸诗家幸也

45分钟前
  • 其燦如言
  • 推荐

小时候极喜欢,可惜不记得剧情了,这个内容要是再拍一定精彩,王侯将相才子佳人亡国开国兄弟阋墙虐恋情深,BLBG一网打尽,想想都带感

49分钟前
  • plumage
  • 推荐

主题曲很好。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54分钟前
  • 轻抛浮名
  • 推荐

主题曲我还会唱呢。后来在《开国大典》里蒋的孙子给他背了一首“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急忙被经国叫开,真是让人不胜唏嘘啊。

57分钟前
  • 推荐

#遗珠补拾#95年到97年,还在上小学,家里刚刚看上有线电视时,不再播一代女皇武则天,又还没入坑租盘看电影之前播过多遍的新加坡历史演义剧,片头曲和每集的历史背景旁白记忆很深。初识五代十国的纷乱时代,也是从这部剧认识了赵家两兄弟之外的一众英雄,知道了烛影斧声、初识了李煜的那些名篇,脑子里的赵光义就一直是陈天文的样子(虽然看他的《莲花争霸》中的南宫剑其实更早)。可是与其把李煜拱成所谓的“双雄”,倒是对郭威和柴荣印象更深,现在想来这个观感是对的,李煜不过和两百年后的赵佶一样,是文艺青年不幸当了皇帝的误会,而真正可惜的是柴荣这种英雄不长命。当然从戏说的角度来讲,李煜这样的乱世天子在时势之下的无力感会更有戏,以至于那一阕阕词也更适合影视表现,加上大小周后的八卦必然吸引人,用这类世俗文本来改变也可以理解

1小时前
  • 洛梦蝶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