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动画片日本2004

主演:吉冈秀隆,萩原圣人,南里侑香,石冢运升,井上和彦,水野理纱,木内秀信,岩崎征实,竹本英史,平野贵裕,前田刚,中川里江,中尾友里,齐藤真纪,鯨井康介,上世博及

导演:新海诚

 剧照

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2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3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4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5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6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3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4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5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6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7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8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19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54

详细剧情

战争之后,日本被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美军统治下的青森县,少年藤泽浩纪和白川拓也都喜欢同年级的同学泽度佐由理。他们的心中都有佐由理,还有那个东西——边境以北的津轻海峡,日本北海道联盟建立的高耸云端的“塔”。巨大而神秘的的塔,是三位少年少女的向往,他们约定,建造小型飞机,飞向 塔去一探究竟。   中学三年级佐由理转学到东京。两位少年放弃了制造飞机的打算。浩纪考进东京的高中,拓也继续留在青森的高中就学,彼此在各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但是,多年后,佐由理在医院中陷入沉睡!这突如其来的病症让三人再次聚在一起。沉睡的病症,与塔的力量有神秘的联系,而塔本身,似乎也成了日本南北开战的据点。   卷入战争与爱情的三人,到底是救佐由理,还是救世界!命运的解答,似乎就在云的那一端,他们曾经约定的地方。

 长篇影评

 1 ) 喜欢的台词。

在有3000多万人居住的城市里,
仔细想想,我想见想说话的人,却一个都没有。
在那些日子里,我有时候会梦见佐由理。
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地方,奋力寻找孤单一人的佐由理的梦。
结果每次都无法找到佐由理。
只有---在心中颤抖的佐由理的气息
到醒来的时候还依然留在身体里
想想看,来到东京已经是第三个冬天了
好像---在又深又冷的水中一直停止呼吸一样
那样的每一天,只有我。 --------浩纪


我终于知道要失去什么了。 --------佐由理


失去了约定之地的世界,即便如此,从此以后,我们要开始新的生活。 --------浩纪

 2 ) 深度寂寞症患者

因为曾经被这样一个人的25分钟而深深打动.所以,我这次无论如何也要看到大屏幕中他的作品.

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被影城一厅超级大屏幕布上的云,光线,天空,白色有翼的飞行器所深深感动,但同时,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被那个跨越多层次空间的爱情故事弄晕了头。这个故事太匪夷所思了,有点象张爱铃<倾城之恋>,故事里所有的力量聚集,并且让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仅只为两个高中生的初恋.---听上去是不是还有点幼稚。

也许,这所有的一个多小时,其实,无非是为了说明我们的导演,新海城先生是一个如何不可救药的深度寂寞症患者.

在整部电影里面,最能代表作者心声的可能是广树在三年后去东京读高中时的独白:
"在学校里我也有朋友,但是,在东京六千万的人群中,我找不到一个人愿意去诉说,愿意去倾听的".而女主角佐木里,则是他的另一个代表,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昏睡三年,在梦境中那个被废弃的城市中始终无法找到出口的女孩.典型的城市寂寞症的典型症状.

其他寂寞症的典型症状在影片中到处都是,可是算得上是俯手拈来:
想想你对影片中印象最深的声音是什么:--蝉的鸣叫声,对吗?
想一想吧,为什么呢?
再想想影片中那列车厢里的光线变化---要有怎么样的观察力才能把它们描绘得如此生动!
更不要说那些让我们目眩神移的云的姿态和色彩了.
为什么呢?
还记得古龙小说中阿飞告诉李寻欢他数得出门前桃花的花骨朵时,李寻欢的感想吧.不是吗?,只有寂寞,寂寞到骨子里的人才会有这么细致的观察吧!

可是,他的寂寞是有力量的.还记得故事里那个女孩醒来时所造成的地动山摇吧。而导演,新海城,他的寂寞也成就了这一个多小时的光影故事。

某种程度而言,可以说这是新海城一贯观点的延续。还记得上次那个25分钟的“星尘细语”吗?也是这样不同的空间,相隔七光年的交流。他始终认为在同一个空间里,人是无法找到可以相互交流的对象的。于是,所有的人都如同深海的鱼那样寂寞着,除非,除非,有爱,才能够打破这如梦魇一样的寂寞。

是的,这样的深的寂寞症只有这样东西可以治疗.彼此相知,即使在两个不同的空间也能够心意相通的爱情才能治疗这样深度的寂寞症.

这是新海城的答案.但是,亲爱的,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3 ) 年轻的尽头

前几天看了云之彼端,约定之地。很多人说剧情无聊,画面一流。
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是三个人中学的时候,现在猜想也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稚气未脱,还依旧保留着青涩且羞涩的微笑,空荡荡的车站,遥远的不可及的塔,成长的岁月,无尽的孤寂,无限的梦想,无休止的梦,还有那片蓝天下最初的约定。高中之后的三个人意外分离,并开始各自的生活。然而梦想和思念都在这些日子里没有停止过,就像心跳,就像喝水吃饭般自然。只是想起来的时候还是痛入骨髓,无法抑制。一直做的梦,一直的拉的小提琴,是我思念的全部。终于在某天我以为你的离开让这里变成空城的时候,意外听说了你的消息。
营救行动开始,vale sail飞翔在炮火声中的时候,我在你的梦里实现着彼时的约定。越过火焰和跌落的战机,来到塔的周围,梦里拼命追逐的脚步,恐慌和喜悦一齐像波浪冲来,泪水里的你还没来得及说:我喜欢你……终于醒来,脸上还挂着泪水,可是当出的承诺终于实现了。
而我感慨的不是动画片,只是诺言的实现。很多时候,我们都说了许多无法实现的诺言,当初许下的心愿或承诺多甜多真切,到头来,总是有什么事情阻挡了它的实现。不能兑现的承诺,更多的苦楚来自那个死守着不肯放的人。其实人变了,承诺自然就变了,也就不是当初的诺言了,看不开的只有痴心的人。

 4 ) 星光的颜色

<1>
月亮高高地升起
穿过层峦的群山
跃入浮蔽的云端
在云翳之中
高耸的铁塔划破了天际
也打破了两个少年平静的生活
 
高塔是敌人建来毁灭日本的发射塔
据说 几十年来 敌人一直在等待
等待什么?
没有人明白
它只是一直平静地迷一般地竖立在那里
变成生活中的一道风景
也化成少年久久不灭的梦与约定:
 
“终有一天,我会到达那里!
云的那一端,我们约定的地方……”

<2>
空旷的站台
没有列车通行的铁路
女孩背着小提琴
展开双臂
小心奕奕地走在扑满阳光的铁轨上
枯桠的枝头空空如也
浮云在她心中穿梭
冬日的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3>
女孩也有一个梦
是关于那个和她一起等车的少年
青春的云霭像淡淡的薄纱
缠绕着 缠绕着
淡淡的感觉总是讷讷地说不出口
 
只在登车分手的一瞬
少年告诉了她他们的梦想

<4>
神秘的天光变成了三个人的梦魇
有霞光的傍晚
高耸入云的铁塔就被笼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冕
像一道神秘的光束射入天空
映红了少年朗月般的脸庞
 
飘雪的冬夜
三个人蜷缩在仓库的一角
用执著细细地焐暖着自己的期待
 
炎夏冗长的午后
他们会并肩坐在栈桥上望着天边的塔
耳边穿过淡淡清风
海水在脚下延展开一片涩涩的湛蓝……

<5>
日子本该平静地继续
让他们在辛劳和平淡中用大把青春将蜃楼固定
只是突发的战争打破了一切
敌人一直在等待的
原来就是这个作为能量源的女孩
 
女孩的昏昏睡去抹掉了誓言的光泽
三个人的梦想像折了翅的风筝
摇摇欲坠……

<6>
时间仿佛停止了
一个人的离去让梦想失去意义
心中有道细痕在无限地延展
 
列车穿过清冷的稻田
终点变得无足轻重
到底是世界的混乱带走了她
还是她的离去带走了世界……

<7>
青春是多么让人容易满足的岁月
轻风拂过 流水无痕
着不了天际的蜃楼般的梦幻
捕不住的淡淡笑靥
花色也是青瓷似的淡釉兀然绽放
蓓蕾却零落一地

<8>
我有没有告诉过你
多少个雨丝缠绵的夜里
我在等待
跋涉过无尽幽暗的长路
天边的星隐入乌云
我还能依然固守
因为云的那一边 是我们约定的地方
我要等到星光摇曳落在你头上
让你的发丝染上星光的颜色
 
纵然白发苍苍
你也会依然站在那里守候着我的吧?

<9>
乌云漫卷的天空下
炮火的硝烟遮蔽了人们的视线
翠绿的草地上
母亲牵着稚嫩的小手迈出期待的步伐
绚烂的烟火中
情侣相拥作着永恒的承诺

后山相思木的树林里
坟头的青草在一寸一寸地抽长……

时光的流苏撒遍山岗……
 
仿佛时间就是为此凝滞
陪我一起等待着群星陨落的瞬间
陪我等待着星光摇曳在你发际之间
那是璀璨的银白
是爱的颜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1923d01000bcd.html

 5 ) 寂寞考

它是一首关于寂寞的诗,如果作为电影必须要用故事来标签的话,你也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关于约定的故事来看。夏日,是最适合浪漫青春故事滋长的温床季节,而日本南北分立萧杀的政治背景也同时带来了冬季的荒凉。

它没有绚丽壮美的场面,没有机智诙谐的台词,甚至没有俊男靓女。作为一部动画长片,情节缓慢而又略显乏味;作为一部幻想电影,科幻的部分又枯燥之极;作为青春片来看的话,却又太过于理性和现实。估计很少人能耐着性子看完,我也是看完最后一幕才恍然大悟——原本他要表达的就是一首诗而已。

新海诚的作品接触不多,但从最近所看的《秒速五厘米》和本片就可看出他的一些创作特点,对白简短,场景生活化,大量的空镜头用以雕琢内心,更多时候用画面中的物体代替该用台词来表达的含义,注重细节,音乐哀伤。

一阵穿过原野清风、一片旋转飘落的樱花、一个撩动头发的小动作、一枝没有射中红心却又不失方向的箭、含羞的欲言又止、眼神中暗含着的寂寞;明亮耀眼又嗡嗡作响的日光灯、白得过于惨淡的病床、粉红色温暖的毛衣、滴着雪水的黑发、轻微扬起的嘴角、不用言语表达的爱意;青色的烟柱从口中喷出凝重的心事、被困在残破塔中的无助少女、夕阳中冷漠色调的世界中唯一一抹暖暖的气息。画面极致精致的表达着诗意,而不是在讲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从三年前充满生机的夏季野景,到三年后繁华的钢筋水泥森林,色调的转换、人心的变化,三年前的约定仿佛也在现实的磨砺中渐渐褪色。

人,这种脆弱的感情动物,总是容易在这样或那样的追求中,迷失掉自己的初心。寄居在3000万人的都市里,说无所谓的话,做无所谓的事,事业和梦想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禁锢。没有人在乎明天你会怎么样,在欢颜笑语中麻木度日,日复一日,试图忘记自己,忘记过去,忘记成长的伤痕,但那心中空空如也的痛感却夜夜来袭。那矗立入云端高塔也像一个把天空分为两瓣的伤痕,在时时提醒着人们那些曾经的美好。但大多数人都已经对那塔熟视无睹,那塔对于他们已经不是什么符号,更不代表任何含义,就像是一道普通的风景而存在着,他们的眼中已然失去了年少时的清澈,已经忘记了曾经自己最为珍贵美德,竭尽全力的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中扮演自己的角色。

历史的天空总是由无数个寂寞的日夜构成的。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长都伴随着某种如身体被撕裂一般的痛,还有自我认知过程中那强烈的孤独感。

孤独,是身在人群中却找不到一个自己想见的,想与之说句话的;孤独,是怆然独坐瞧着时间从指缝中悄悄溜走;孤独,是一个吞噬意志消磨精神的无底洞。

三个性格迥异孤独寂寞的少男少女,三段不同的寂寞成长,共同约定了一个美丽的梦想。从这些青春的身上,我们总是能找到自己曾经的身影,无忧无虑、热血、爱幻想、爱冒险、憧憬未来、信守承诺。当我们一点点的长大,一点点发现无忧只存在梦中,热血变成洒狗血,幻想不能换饭吃,冒险只会到处碰壁,未来光明却找不到出路,而承诺多数只是一纸空文的时候,开始一点点抛弃原来的自己,成熟起来。
 
成熟之后的我们读不懂诗,就像长大后的彼得潘不再会飞翔。成熟后的人生路上充斥着物欲横流的尔虞我诈和虚情假意,那云的彼端遥远的约定就成为了唯一仅存在脑海中的真心。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没有佐由理入院后的那一封信,浩纪是不是还能去完成当时的约定?

在研究所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拓也质问浩纪:要救佐由理,还是拯救世界。对于浩纪来说,如何拯救一个道德崩坏的世界永远是一个逻辑混乱的伪命题,实现与佐由理的约定才是符合他内心的选择。虽然梦境中周围依然的空无一人,但浩纪和佐由理都不再觉的孤单。那永不沉落的夕阳中,佐由理像是站在世界的中心,于是一切问题都有了答案。

青春用孤单和寂寞在漫长的岁月年轮上雕刻出一首绝美的诗歌,诗歌的作者沉沉睡去,等待着那个纯洁如冰似水的人来叫醒他。

 6 ) 青春的尽头是苍穹

白云苍狗过眼如烟,云集景从悠游四野,LAPUTA云遮雾掩,海德薇穿云掠雨,波谲云诡中雪风时隐时现,伊谢尔伦太遥远,幸好还能看见哈尔的移动城遨游在云蒸霞蔚间。而天空,它一直不为所动完美无缺。


“距离今天已经很久远的那一天,在那片云的彼端,有和她约定的地方。”

我们的故事以悠扬的提琴开场,会拉提琴的佐由理是普通可爱的初三小姑娘。小姑娘佐由理的举止轻快得仿佛阳光,把温暖的影子撒在摇曳的裙摆上,长头发柔软顺滑,在读书时被不经意地掠到耳后,就像微风挽起窗前的薄纱;小姑娘佐由理的书包上挂着小熊布偶,有时会忍不住地对它说些悄悄话,小姑娘佐由理的梦里有青森的碧海蓝天之间一架白色飞机,驶向那不可知,但有一天一定会去的地方。

而在梦境之外,白色飞机确实存在,虽然一时间还飞不起来。“那时,我们憧憬着两件事,其中一件是同班的佐由理,而另外一件是在津轻海峡的另一端那座高耸入云的塔。”

做飞机的男孩子是浩纪和拓也。浩纪看起来很普通,有时在课堂上望着佐由理出神;拓也戴眼镜,一副优等生的样子。拓也对溜冰很在行能平静面对女孩子的告白信,浩纪会在自己掉进水里时毫不客气地把拓也也拉下来,等他假装生气了再去赔礼。他们在兵工厂打工,学习技术、攒钱并且搜集配件,找到废工厂做“秘密基地”,把捡来的废飞机重新改装并命名为Vale Saile,希冀着有一天能开着它飞向那座巨塔——在故事发生的架空背景中,战后的日本被分割统治,津轻海峡成了本州与北海道之间的天堑,海峡对岸北海道的土地上竖起神秘巨塔,用途不明——那么为了彼时彼地的单纯美好,就当它只是为了成为少年们的憧憬之地而存在的吧,不论怎么说,我们都是这样长大。

我们也都曾遭遇那些拘谨的试探、精心策划的邂逅、尴尬又愉悦的不约而同、倔强的绝不返顾以及忍不住的偷偷回望,新干线有节奏的摇摆荡漾着孩子们年轻的心,口中呵出的白气尚能勉强遮掩闪烁的思绪。这些笨拙的碰触终于积累出足够的力量推动佐由理的轨迹与男孩子们靠近然后交集,终于有一天两位年轻的骑士为公主敞开了自己的城堡,透过废工厂七零八落的屋顶投下的束束阳光仿佛致以年轻理想的最崇高敬意。

对浩纪和拓也苦心掩饰的飞往巨塔的荒诞梦想,佐由理并不惊异而是十分赞叹,并与他们约定,有一天要坐他们的Vale Saile,飞往北海道的巨塔。“在那时,有这一生就如此,在这个地点,这个时间中延续的念头。”年轻人们热切地述说着共同的白日梦,完全没注意到夕阳已式微,远处渐渐沉积的大片雨云,正由巨塔的方向迅速蚕食着天空。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因为有了人倾听,少年们的梦想加倍的完美,那座塔似乎近了许多;因为那个伟大的约定,他们又几乎获得了可以直面整个世界的锋锐底气,可白色的Vale Saile终究没能飞上天。佐由理突然离去,没有留下任何理由地,浩纪和拓也在巨大的挫败与虚脱感中停止了继续梦想与约定,国中毕业,然后分道扬镳。


“在距今已经久远的那一天,我们约好了重逢。”

三年后,战火再次燃起。拓也兼任研究所的年轻研究员与地下游击队队员,一边专事对那座巨塔的存在目的的研究,一边和同志们策划着,要对那座巨塔发布恐怖袭击——它的存在当然不是为了给少年们扎下道标,而是企图窥视由平行世界所传递的信息即所谓整个宇宙的梦,籍以预知未来,决定政治决定战争决定所有人的人生——如果可以。但整个宇宙的梦都压在佐由里单薄的灵魂上,自那个并非本意的不告而别起,她已经沉睡了三年,作为珍贵的实验对象被辗转于医院与研究所之间。一旦她醒来就会对塔产生作用,毁掉整个世界。

浩纪独自在东京念书,热闹的校园无序的街灯与安静的房间只是一再验证那个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论调“周遭人口密度与个人孤独度成正比”。有一天他收到佐由理三年前写给他和拓也的信,才知道原来自己和她三年来一直咫尺天涯。浩纪在佐由理曾经住过的病房碰触到了佐由里醒不来的梦,故乡的风也没变云也没变,但却似乎总有些不安隐匿其间,佐由理独自在这逃不开的寂寞得疼痛的孤独梦魇中徘徊了三年。为了唤醒她他决心要完成当初的约定,用Vale Saile带她去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那座几乎就象征着一切的塔。


为此回到青森故乡的浩纪与拓也重逢了,却因为各自的理念不同而拳脚相向,最后终于还是确定了彼此的心意,踉踉跄跄地和好。他们在当年的秘密基地里一起完成了Vale Saile,浩纪开着它载着拓也从研究室里偷带出来的佐由理穿过滚滚硝烟和围追堵截飞向约定的那座塔,在战火、风雪与阴云之上,瞬间错觉世界为他们画下了一个大大的圆,天空一如三年前那个夏天般高远明净,佐由里的梦醒了,约定的地方也就此永远失去……为了防止佐由理的醒来使巨塔吞噬世界,Vale Saile投下炸弹炸毁了它。巨塔的碎片在天际缓缓消散,云消雾霁的碧空之下飘过那架有着“X”字型雪白翅膀的Vale Saile,而新的梦想与生活,才正要展开。



而我竭尽全力想要描述的,其实只不过是那个夏天,青森的苍穹与云宇。坦白说这个故事的剧情确实经不起推敲,与其说是科幻片不如归类为风光片更好——我一直都没忘记新海诚为FLACOM公司的游戏所绘制的那些美景,《云彼》中的风物甚至会让我觉得终于弥补了无法自布拉涅特斯二世号眺望世界的遗憾——夕阳下的教室依然辉煌而安宁,像十年前的日记一样老旧的新干线还是满载似箭归心,向日葵照旧灿烂了整个世界,青森树海一如既往苍茫无尽。让呼吸不用费力让快乐比较容易,一天又一天浮想连翩,在提琴缓缓流淌的旋律中涵咏青春,他们本来也可以。但钢琴的顿挫与提琴的抑扬所编织旋律,勾勒出了别样的青春轮廓,之前所有蠢蠢欲动的蛰伏与期待,都因为第一缕夏风的启迪而弥漫成淹没山峦淹没原野并随即充溢了整个世界的晴朗。这些田园牧歌般随意又精致的画面想要讲述的,其实也依然不过是最直白的少年梦想,向往远方向往世界的尽头,向往能让一个女孩真心微笑。单纯得像天空一样。而那座塔,在少年已经历的短暂人生中仿佛永存的,贯穿了天地般望不到顶的,像地平线一样永远走不到的那座塔,对那时的我们来说它仿佛就是一切,哪怕它充满未知,可能危险,但也一样注定要被迷恋,并且被相信它存在的美好。当浩纪在他与拓也终于完成Vale Saile的时候拉起小提琴——这大概是他三年来思念佐由理的方式吧——琴声吹拂过一切回忆连雪光都为之在深夜的罅隙间闪耀,浩荡的时间席卷而来,大雪的冬夜刹那间变回夏日晴空,唤醒了最深邃的蔚蓝色梦想,在它面前所有迷雾都微不足道,轻易云散烟消。


我们所有人都是如此,在最初许下的心愿与誓约,难免有愁云惨雾浮云蔽日的时候,而所有的困境,迷茫,惘然,绝望,都并非参天荆棘不可穿越,终有一天会云淡风清。那时候如果你还记得,自己当初的梦想,一定抬头就能看见,天空它还是不为所动,完美无缺。

 短评

画面很棒,音乐很棒,就是故事太一般~

4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喜欢新海城的所有作品。

7分钟前
  • 糖吖了个旺旺的
  • 力荐

这个人是做屏保的,不是做动画的

9分钟前
  • 叶洲
  • 还行

是的我还是比较喜欢新海诚的风格的吧,但是只限于短片和中长度片:有两部片子很让我感到MV或者CG画展风格,其一是《秒速五厘米》,其二就是这部《云的彼端、约束之所》——其实这两部是连续剧型的,完完全全是一个调调.都不如NHK短片集中的那部猫的想象大战的嘛对吧

12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好看

15分钟前
  • travelin'thru
  • 力荐

为北海道的美景给4星!

17分钟前
  • momo
  • 推荐

云之彼端。就是为了这名。。偶果然是标题党阿

20分钟前
  • 王老虎
  • 推荐

风格一流,剧情那啥。。

22分钟前
  • süden
  • 推荐

人物的画风跟背景比起来简直是石器时代的……

24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3.5

28分钟前
  • 石中剑
  • 力荐

总感觉她触摸到了什么地方

33分钟前
  • Lucifer
  • 力荐

too pretty~~

35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一部关于友情与梦想的片子。非常高兴的看完了,又是一部对与美学把握极好的动画电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都可以被最挑剔的使用者作为PC的桌面使用。温和的色彩,温暖的有些过曝的光,舒缓的音乐和镜头的节奏,堆砌出了人在少年时期独有的梦境。

38分钟前
  • 推荐

汗,并不是特别认同这个每一帧都能截下来当桌面的论调,起码有人物的场面就很难。不论是什么原因,依然是在一起很难。不过片名真的好棒啊,只要说出来就觉得特有文化。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8.75 新海诚和天门的唯美系。每个桥段都是和主线故事紧密联系的,只是故事讲得不够清楚。不过每次看到新海诚电影的精良制作,我都觉得既然是自己想做的事,觉得有意义的事,就要认真对待,踏实面对。

42分钟前
  • 小A
  • 推荐

美得令人发指

43分钟前
  • 竹幕
  • 力荐

南北政权分立,恐怖主义,平行宇宙……然而主旋律却是校园言情剧,太浪费感情了吧……

46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看过最神奇的动画片了。以为讲的是爱情,结果是如此玄奥的科幻!诗一样的末世景象,让人完全分不清现实和未来。两个少年才真该在一起啊,相比之下女主就像个AV演员...

5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爱啊~爱啊~把日本的领土萌出一个大窟窿~新海诚史上最长篇~

54分钟前
  • Over5
  • 推荐

有时手指,指甲,发梢都觉得孤单

56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