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蜜1996

爱情片中国香港1996

主演:黎明,张曼玉,杨恭如,曾志伟,杜可风,张同祖,诸慧荷,丁羽

导演:陈可辛

播放地址

 剧照

甜蜜蜜1996 剧照 NO.1甜蜜蜜1996 剧照 NO.2甜蜜蜜1996 剧照 NO.3甜蜜蜜1996 剧照 NO.4甜蜜蜜1996 剧照 NO.5甜蜜蜜1996 剧照 NO.6甜蜜蜜1996 剧照 NO.13甜蜜蜜1996 剧照 NO.14甜蜜蜜1996 剧照 NO.15甜蜜蜜1996 剧照 NO.16甜蜜蜜1996 剧照 NO.17甜蜜蜜1996 剧照 NO.18甜蜜蜜1996 剧照 NO.19甜蜜蜜199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4 12:54

详细剧情

改革开放初期,黎小军(黎明 饰)告别女友小婷(杨恭如 饰)从天津(国语版中为无锡)来到香港讨生活,期望有天挣到大钱把小婷接来与之风风光光地成婚,没料想日子会比想象中的难熬许多。  黎小军在快餐店与同样从大陆到港讨生活但避讳谈自己身份的李翘(张曼玉 饰)结识后,因为共同喜爱邓丽君,两人人在异乡的孤独都有了某种程度的缓解,并在交往的过程中生出了真爱,可是世事难料,两人最终无奈分手,黎小军成了小婷的老公,李翘跟了在黑社会做事的豹哥(曾志伟 饰)。然而因为邓丽君,两人的缘分并没到此为止。

 长篇影评

 1 ) 一刻甜蜜,等十年苦楚;一个梦想,换一生挣扎

其实我现在才发现,《甜蜜蜜》根本不是一部爱情片。

译名所谓“Almost a love story”——讲爱情,远远近近的关系,今日离别明日再相逢,也都不过是个注脚。电影的主角不是爱情,是命运。

2015年深夜满座的电影院里,有人看到曾志伟(豹哥)背上的米老鼠时,仍然齐扎扎的发出了笑声。原来大部分人,都还没有看过。——看过的人,都知道这个米老鼠是个悲剧的注脚。幽默的出现,只为让后来的逃离与死亡,轻松一些。

张曼玉(李翘)从头到尾思考的问题,也根本不是和黎明(黎小军)好好的爱下去,还是我爱的是黎小军还是豹哥;而是,“我能不能活下去”。

最后一个在街头相逢的镜头,固然永恒。但回过头来看,好几个场景,让我禁不住在电影院最偏僻的角落里落泪一把。

一是,张曼玉在英文班的楼梯上打扫。——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就哭了。

二是,张曼玉大口大口的吃着东西。

“吃东西”这件事很复杂。

她是从卖麦当劳开始的。头先她不缺食物。黎明见到她的时候,她在嚼口香糖。黎明数了一堆硬币好不容易买个攒钱才能吃的汉堡,对张曼玉来说,根本不名一文。后面她还会说:“我送你半打”。

和黎明一起摆摊卖邓丽君的碟,碟卖得惨淡,一夜暴雨。黎明去买了两瓶热热的维他奶,说:“这个好卖,我们卖维他奶吧!”——张曼玉不作声,就用脸贴着奶的热度发呆。——其实这一点都不像她,她是什么都卖的人,麦当劳卖汉堡,英语班卖人头(日后甚至被一帮同学议论数落),卖花卖碟炒房炒股炒外汇,只要一切可以赚钱的生意,她都会去尝试。哪怕邓丽君的碟卖惨了,她也刷着玻璃给自己打气,“下次我一定看准机会!”

但是,维他奶这么好卖,她不卖。

她为什么不卖?因为对卖东西的人来说,如果这个东西是有情感价值的,就难以标出价钱。就不再是商品。

喝维他奶是“做香港人”的标志。

她不能卖这个。卖了,理想就不值钱了。



和黎明共度除夕时,两个人吃得很香。她大口大口的吃着饺子,第一次说,“我吃饱了”。——你感觉到她的心里是饱了,忽然没有那种求生的饥饿感。

黎明和她一起去炒房,好心好意买了巧克力,大热天黏在屁股后化掉,她玩了把幽默,嫌弃巧克力糊掉了。——心满意足的人,才不需要食物。

但是她的店铺开业的时候,黎明带着老婆杨恭如来参加开业典礼。她倚着门和黎明聊天,就不停地说,“我好饿”。——镜头里就是,她一直在吃,一直在吞咽,把整盘蛋糕香肠吃完了。

那一刻,真是好心碎。

(因为我吃东西也是这样的。)


黎明每次买给她吃的东西,她都会要挑剔一下。黎明说,你做按摩,鸡爪以形补形,多吃点。张曼玉介意按摩这个行当,根本不甩这盘鸡爪。

后来黎明的老板数点鸡爪,说杀了19只鸡,应该是多少只鸡爪。黎明糊弄他说31只,老板就糊里糊涂的走了。

观众看到这里会笑。我想起来就一阵苦涩。



黎明是一个“给予食物”的人。
从一开始在香港杀鸡送鸡,到后来去美国做厨子。渐渐的不缺食物,越来越丰盛。他带张曼玉去金店买手链,一下买了两条,让张震惊,他说,“我有钱,我真的有钱!”
结婚后,他和老婆说,我们攒点钱,可以买个房子。
虽然说自己没有理想,但他走得一步步稳扎稳打。


但张曼玉反而是越来越“缺乏食物”的人。
一开始无所谓汉堡,也不在意巧克力鸡爪,发达以后,就开始感到饥饿,大口大口的吃着蛋糕,到美国大口大口的啃着鸡肉。在香港从卡里最高三万多,到一夜惨败欠下高利贷,无奈走进按摩房。


他们是两种人生曲线的人——这两种人,在十年里是不可能相交的。



张曼玉一早就问黎明,你的理想是什么。

黎明说,我没有理想。

张很清楚,我要做个香港人。

黎被问了以后,才开始想,我可能是回无锡娶老婆。

张:那你来香港干嘛?我来香港,总不能嫁个大陆人吧。

黎明一阵失落。

但是他们都没有什么朋友。

这就是在那个时间点上,唯一的共同点。


张本来也不需要什么朋友。每天的想法就很简单,打很多份工,赚够钱就好。哪怕黎明陪在身边,她也只是关注卡里的数字变得越来越多。他们的关系,更像人情雇佣。张做不完的事,差黎去做,给他买黄碟,让他单车上多带份花,事后都是犒赏他。——她哪有空想什么爱情,这就是个帮忙的朋友罢了。


除夕之后,黎明纠结的问她:你对昨晚的事怎么看。

张:就两个好朋友一起过了团圆除夕啊!

黎明再度失落。大家的期望方向终究不太一样。

(哪怕到后来两人再相遇,也是黎明先回头说:不如我去和小婷说离婚。张曼玉还是没有这个胆气。对着豹哥的时候,拿着一条金项链,怔怔的说不出话。因为,她的生存问题,根本没有解决。)


炒股失败的一刻,张曼玉匆匆走在街头,道出了自己的终极困惑。
她说:“我和我妈说明天我就要发财了,可是我现在一分钱都没有,还欠了一屁股债……黎小军,你来香港不是为了我,我来香港也不是为了你!”

我一下泪涌。

(因为这也是我的现实。)


她压根儿就不会想什么爱情。有个朋友就已经不错了,万岁友谊更是奢侈。
活下去,才是正经事。



写出这句话,心碎一片。
其实电影里的每个镜头,我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



2014年的一天,有位朋友问我——

Z:你现在上班了?干嘛不全职做生意?

我:好问题,我也在每天问自己。

Z:因为梦想

我:……

Z:但是你又没有。

我:对,我没有梦想。


这个对话,和黎明被张曼玉问到时,一样的噎塞。

我的梦想是什么?其实我活了28年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因为我不担心生存。有份稳定的工作,有个稳定的家庭,每天读书看电影觉得人生就可以很饱满,内心很充足。我没有要锚定的目标,工资总会越来越多,只要每一天都有收获,收获了什么就是什么。

但是被问到的那一刻,我很痛苦。

你选择做黎明,还是做张曼玉?
黎明没有梦想,但是有一个稳定(也不要求她了解自己)的爱人,有一份工作(虽然学厨和最喜欢的打篮球完全是两码事)。但他每天写着信(正如我每天写着blog),就化解了这份焦虑。
没有梦想的人,一样可以活得很好,忽然有一天就会和老婆说:我们也可以攒钱买房子了。

都像是顺其自然的事。



但是2014年的有一天,我忽然就成了张曼玉。

每天拷问自己,我是谁,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不想明白这些问题,我就没有资格带领我的女儿活下去。我不想做个稀里糊涂的人过完这一生。
可是想明白以后,我就知道,要朝这个目标努力了。
但是这个目标太高了,我要不惜一切,用尽全力去追求。


她在英语班擦着黑板扫着地,我一样在家打包发快递。

她给英语班抽人头佣,我一样帮各种商品做推广。

她去街市卖邓丽君碟卖到惨淡,赌气说,“去年和表姐卖了4000张邓丽君”,根本不服这个气。当我卖不出东西的时候,我也心高气傲说,我能两个礼拜卖3000罐姜茶,为什么连这个都卖不出去。

我们都会说,我们都是天生有眼光的,下次一定要找准机会。


其实在家庭解散以前,我的生活就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每个月,卡里数字清零,就不得不强迫症的告诉自己,“每一天,我都要赚到200块才可以活下去。”(有工资是根本不够的。只能来一分钱,是一分钱。)

我忽然从一个每晚读书看电影几个小时就自然睡觉的人,变成了到夜里十二点一点都在赚钱的人。

因为我知道,多花这一点时间,钱就会多赚一点。我明天的生存焦虑就会少一些。


有段时间,我觉得给商务楼里送午餐时是个不错的商机。就每晚自己做几份饭,第二天背着一堆饭盒,给同事。收取饭费的几十块钱,正好可以补贴自己的停车费和一天吃用开销。

这和张曼玉给英语班做人头抽佣是一样的。同学日后背地里数落她,怎么赚同学的钱。但是也有同学说,我们不正是因为这样才走到一起吗。

她怎么不知道自己会接受这些议论。

但是如果我有钱读英语班,也就不会去按人头抽佣,站在玻璃外跟着学舌了。

——对当时的我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已经没有钱吃饭了。卖饭不过是糊口。



可能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不会有这样一天。

哪怕是我自己,活了28年都没有这样一天。

那些每天说自己工资怎么这么少但是还没有离职的人,实际上是没有真正的生存问题的。

真正的痛苦来临时,自己砍掉一只手都要活下去。

就是这种痛感,在大半年里折磨着我。



但大多数时候,我还是表现自己乐观的一面。
有一次带着我妈去做头,妈妈说做个头好贵,不去了。我说你女儿这么能赚,这点钱赚得动,就一把拉着她去做了几千块的头。

我是要赌一口气,也想让大家都开心一些,不要被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困扰。

但有一天,就前两个礼拜,我知道自己要面临每个月三万块的债务时,还是怔住了。第二早醒来,看着女儿睡在旁边,真的就,不停地流眼泪。

还有一天,老板给我开出一万块钱的工资时,我也怔住了。我说这份工我做不下去。没有别的,因为不够。
我宁愿自己用24小时打十几份工,每天看到有钱进账,才会有安全感……可是只要一算一个月只有一万块,我就顿时眼泪流了下来。

我并非不想和你们一起打拼事业,只是,我活下去真的有点难。

最难过的是,我说不出这种苦楚。

人有时候,还有那一口气,把赤辣辣的痛吞回心里。


可是,这样会造成误解。朋友间的、家人间的、同事间的、上司和下属间的。

就好像张曼玉不是不爱黎明,只是……真的没有资格没有条件,去想这个问题。

就算碰到再好的人又怎样?最后也都难抵这份苦楚,硬是劝自己回头,继续一意孤行的走下去。


而我发现,人有了梦想以后,内心确实会丰富;只是,会变得孤独。

孤独在他人的眼里看来,是偏执。

但我们自己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坚持。


只有电影里才会出现豹哥这样的人,对着自己的老婆说:“你现在去洗澡冲凉,睡个好觉;明早醒来,街上有大把好男人等着你。”

豹哥是挣扎过的人,知道挣扎的人怕的是什么,不在乎的是什么。

这一句话,让多少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心碎。

但能让千万人记得的箴言或经历,都是用血泪的代价获得的。




而最感慨的,还不是纹着米老鼠的豹哥,而是那位姑妈。

姑妈说,我现在不能去见他了,我年轻时那么漂亮,现在又老又丑。

别人以为她在发痴话,连觉得威廉这个人都是虚构的。

但是这就是她真实而痛楚的梦。她离这个梦,太远了。

姑妈就好像《百年孤独》里坐在大树下等了一辈子的人。世界都变了好几代,她还像个偏执狂等在那里。



……其实写到这里,我都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

本来我想说我以为,《甜蜜蜜》复映是个安慰,去看一下,也能感到“世上还有久别重逢”这样美好的事温暖人心。

但其实,看到剧终那份甜蜜,回望来时路,只会更苦涩、更酸楚。



张曼玉拖着箱子从火车出来到香港的那个表情,就和我每次到一个新地方时一模一样。

我们这样的人,奔赴一个梦想时不会感到痛苦。

只有在荧幕上看到那个和自己一样的人时,才会心塞。

原来,他人眼中的你,是这样的。


偏执的、势利的、没有爱的、为了赚钱就去按摩房的、跟了一个叫豹哥的黑社会老大用了他的钱开店还不承认是自己老公的、和一个天天帮助自己的朋友上了床第二天就不认情的、明明开了店有了钱还大口大口吃着整盘蛋糕的、明明有人为你都要离婚了还把他抛在码头自己就绝尘而去的……

黎明有一晚孤独的坐在沙发上,看到电视里说,“天无绝人之路”——碰到这样的女人确实太绝望了,自己想要的也不是这样——第二天他就和张曼玉说,再见。

电影不会描述,她一早就知道要再见;也不会描述,她对再见也会介怀。

但她没有时间,想这个问题。

正如电影不给她这个时间,表达收到“再见”的心情。

你看到的她,永远是在忙碌,卖花卖碟,声嘶力竭。所有的笑颜,只在银行卡数字跳出来的那一刻出现。


“友谊万岁”,不是很好吗。永远没有分别。

在你结婚的时候,我还能到场。我开张的时候,你也能到场。

你要的是温馨稳定的家庭,我要的是一头扎进去的事业。

即使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也能过着各自平行的生活。



张曼玉在曾志伟死的那一刻,笑了一下,再哭出来的长镜头,深深的触痛了我。

——她再也不用为生存问题背负恩义了。但这个梦,也消失了。


她被遣返回家的那一刻,在街上苦苦追着黎明,追不到。

真的打算回家的那一刻,她遇到了走到街口的黎明。

因为对她来说,获取一个身份地位的那个梦,消失了。

而那个骑着单车,从香港骑到纽约的年轻人。没有什么伟大的梦想,到哪里都是一样的黎明……千帆过尽,你看他,有什么不同?

两个人,原先拥有的,都失去了;想要的,也都达到了;曾经的障碍,亦都没有了……
只有这个时候,才能再相逢。

但这一个久别重逢,就要十年。

人生有几个十年?



姑妈是等不到的。好彩,张曼玉你在三十多岁等到了。

再往后,你也会成为姑妈,只是把这个梦,放进生锈的铁罐子里。

 2 ) 二人“情定”的那场戏

不知道这场戏是导演设计的还是编剧提供的,感觉这场戏设计得较为精妙,是情感、母题、视觉、记忆的集中投射。

1.首先这是二人“情定”的一场戏。借由穿衣服、告别的“机缘”,成功拉近了身体的距离,亲近,温存,投入,欲罢不能。 2.空间非常局促,要转身都嫌困难。这是明显的生存环境隐喻。 3.衣服本身具有象征意义。男性的服装穿在女性身上,本来就不合时宜,此其一。其二,这件蓝蚂蚁服饰从符号角度来说,是李翘始终渴望摆脱的有关大陆身份的历史记忆,而这段记忆对黎小军来说是坦然无需回避,这是二人差异之处。不过虽然衣服让李翘嫌弃,但她并未拒绝,毕竟渴望呵护。其三,黎小军穿的衣服为白色,在关键的一场情感大戏中,更加显示出他单纯、天真、认真的性格特质。简单总结,尴尬,不合时宜,志趣并不完全相投,却在历史错位中产生真挚情感,是为二人关系横跨数十载历史的重要特质。 4.先是穿衣服(告别),再是脱衣服(重聚),象征意味浓厚。翻转,错乱,黏合,预示二人未来关系兜兜转转聚散有时离合有时的不忍与不堪。更重要的是,脱衣服这场戏代表了情感交融的重要时刻,二人情感一旦水乳交融,具有身份、历史、政治能指意味的衣服可以被扔弃。 5.由这场戏的行动方式来看,李翘处于略为主动的一方,预示了之后二人关系中她占据主动的一面。张曼玉的演出与缠绕聚合的母题对应的极为精准强烈。她试探,她游移,她欲拒还迎,情感生发的过程有戏剧性的过程,但自然不浮夸。最终拥抱的举动,神色中并非简单的欲望投射,亦并非将要入港的情到深处,而是带有惶恐与不安,但又有如释重负的意味。这对演员来说是极高难度的表演要求。

 3 ) 我在台湾有很多老婆,真的。

我也不知从何说起,就像这世上很多有始无终的感情,就像回忆里的依稀的光。
模糊,光洁,纯净。

从开始到结束,我都没有觉得黎小军同志有什么让人深爱的地方。懦弱,温良,干净,纯朴。
可能在昏天黑地的都市里,在清冷的孤寂里,一个干净的人的一点温暖,也会让人时时怀念吧。
他最可爱的,是骑着单车,让孤白的身影游荡在街上时,无忧,快活。他说,那时每天都是新鲜的。那时的他,是街上最美的一道光。

张美人是个有胆子,有理想的女孩。她想赚钱,她想回去乡下炫耀,她想嫁个香港人,做个香港人。这些后来她都做到了,可也没见她如何快活。
她说,我来这里不是为了你,你来这里也不是为了我。柔弱中有决绝。
她为了赚钱可以做任何事,可以没日没夜的工作,可以耍小聪明骗人,可以在雨里卖邓丽君的词带高声叫喊,可以炒外汇股票炒到变成穷光蛋,可以去做按摩女。她是一个可以为了目标做任何事的人。
敬佩那样的勇气果敢。G.丽菲的一句话:我喜欢来日方长的男人和不堪回首的女人,是他们把生活搞得意味深长。
如果有一天,你很老了,你是会后悔年青时做太多傻事,还是会后悔没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如果做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那又该如何渡日呢。
师太说,真不值,没有真正疯狂过,没有真正庸俗过,没有躲过懒,没有偷过步,弹指间芳华暗渡。

我喜欢她开很多店,赚很多钱的样子,很潇洒。我觉得那样勤力的生活是一种美好的姿态。
然而她还是常常不甘,让我不懂。可能她只是寂寞吧。

曾志伟濱一个黑社会混混,他趴在按摩房的温热里,一副疲累厌倦的样子。他的眼里,是看惯世态炎凉的漠然。他身上有青的吓人的纹身。
他以为她是风尘女子,可是她知道他的黑道身份里还是勇敢的拒绝他。
那里面的坚决,冷静,聪明,是每一个懂得自尊的女人都应该学的。真漂亮。

他爱上她,她说最怕老鼠,他就在背后的纹身中间纹了一只可爱的米老鼠。
她心情不好,但按摩时也忍不住笑起来。
这里最动人。虽然他从不说,可是这个做尽坏事的混混,爱上她。

他为了不出卖朋友给警察,坐船逃离香港。她雨天里去找他,想说分开,他都知道。
他说,回去泡个热水澡,好好睡一觉,然后醒来你就看到满街都是男人。
她说不出口,因为他都为她想好了。
我觉得她好傻,她为什么不爱上一个真正懂得她的人,真正爱她的人,不管那个人做过什么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抱住她,很紧,但嘴上还含笑说着轻松的话。
他说,我有很多老婆在台湾,真的,高雄有,花莲有,台南有,连阿里山都有。
话里面是,你不是用跟着我。
他是坏人,不得善终,可是我还是觉得他是一个值得爱的人。

 4 ) 谁的爱情甜蜜蜜

即使看过数遍,当音乐响起,看见黎小军从火车上拖下重重的行李,踉跄地站上电梯,迷茫地踏在香港的土地上,还是忍不住安静下来,重新看一遍:甜蜜蜜。

这一次,我突然产生疑问:怎样才算上真正的爱情?
 
1。黎小军与李翘。在我心中,他们之间的爱最完美。他们质朴地共同经历患难岁月,共同品尝贫穷以及在香港这样大城市的艰苦与寂寞。一步步走到一起,任何一个细节都逃不脱对对方的珍惜。可喜的是他们都是乐观的青年人:一个对未来充满憧憬并一刻不停的为之努力,一个对于任何窘迫的现状保持孩子般的善良与新鲜,还能在互相扶持与奋斗的历程中,并无失去自我,各自仍顺着自己原本的目标前进。即使因此他们曾经离开过彼此,各自寻找自己的人生路,共同不灭的爱与上天的缘分让他们不分开。爱情也在痛苦过后异常甜蜜。
 
2。Jamie与泰国妓女。爱情真的可以存在任何人的心中,我很快乐可以看到杜可风饰演的英文教师Jamie和那个无比纯真可爱的泰国女孩发现彼此,并能维持这样长久的感情。当他们知道患上爱滋,勇敢面对,这对黎小军是震惊的,他们自己却异常平静。在最后的岁月,他们有彼此。
 
3。李翘与豹哥。曾志伟向来善演经历风雨依然善良的大哥。为了逗李翘开心,他在背上的刺青中加了一只可爱的米老鼠,这只米老鼠从此一直陪伴到他的死--就
像他对李翘的感情。他应该是一个悲剧人物,死在小混混的抢劫乱架下。人在江湖,可他给李翘的一直是兄长般的爱护,好像什么都不会发生。他看得透李翘的心
,可是他对她的爱一点不比黎小军少。
 
4。黎小军与亲爱的小婷。电影的前半部分,多半是以黎小军给亲爱的小婷的信为旁白交待的,我们这些观众也被默视成了这个小婷。我们作为同小婷一样的旁观者看着黎明,当然,当我们看着黎小军和李翘的感情一步步发展,看到现实生活中发生了一些小军信里没有写的情节,我们对这个“小婷”的感情也日渐复杂。我们难以接受让一个善良漂亮与世无争的女孩子因为某种不可支配的感情而受到伤害。然而当伤害难以避免发生的时候,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有希望这痛苦早点离开,希望她找到自己真正的爱情。
 
5。姑姑对william H.。这是一个让我们难以置信的爱情,甚至在一瞬间想,姑姑的回忆是否真的发生过。最终还是选择相信。因为真切地看到姑姑一辈子都沉浸在
对william甜蜜的爱中,她终生的精神伴侣。
 
我得到了答案:这些,都是真正的爱情。

 5 ) 再见 我的爱人

内地青年黎小军为了挣钱来到香港打拼,希望赚到大钱风风光光的娶未婚妻小婷过门,他在香港邂逅了同样从大陆来的李翘,在辛苦难熬的日子里互相帮助,萌生了爱情。 小婷来到香港,她的存在打破了二人的美梦,意识到责任和无缘的两人黯然分手。黎小军结婚,李翘跟了黑社会豹哥最后去了美国。豹哥意外死在美国街头,李翘继续漂泊。几经辗转,因为李翘喜欢的邓丽君那首《甜蜜蜜》,两人再次相遇,在对的时间里。 在爱情里面,不被爱的那个才是第三者。然而人的生命并不是只有爱情,人终究是区别于动物,因为有太多责任和伦理道德要背负,做到什么程度,不过是取决于当事人的觉悟。在黎小军和李翘的爱情里,情越深就越唏嘘了。忘不了那个片段,李翘坐在车里趴在方向盘上,眼看着黎小军慢慢走远,既难舍又无奈,黯然埋头却错按下喇叭,黎小军猛然回头,二人对视刹那间千言万语都揉在其中了。 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年代背景下香港正经历了新的时期,港人彷徨迷惘,大多数年轻人还是选择乐观面对。我最欣赏的就是李翘的拼搏奋斗精神。有次黎小军看到她的账户余额,问她:你怎么有那么多钱?李翘回答:你为什么没有钱? 是的,年轻人能做到李翘这样,怎么会没有钱?她无时无刻不在为赚钱而努力,在麦当劳打工,英文补习班做过兼职,花店卖花,卖邓丽君录音带,做过按摩女,做过房地产生意,婚纱店老板娘,在美国做导游,她总是很忙碌,她总是在拼搏,也许金钱是她最可靠的安全感,无论如何,敢于打拼一定是值得赞扬的。

又被邓丽君的歌打动了: Good-bye My love 我的爱人 再见 Good-bye My love 从此和你分离 我会永远永远爱你在心里 希望你不要把我忘记

 6 ) 甜蜜需要同谋

  很多年以前,一个人看了一部电影叫做《甜蜜蜜》。很多年了,看过太多甜蜜和不甜蜜的事情在自己身边经过,和很多人第一次看胶片版的《甜蜜蜜》,好像看见了自己也在电影里面做一个没有位置的龙套,原来这场电影竟然悄无声息地放了那么久。

  关于电影

  电影是什么,电影自然首先是一个个镜头,而那些镜头就是不同的眼睛。

  李翘
  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李翘在一次大发雷霆之后伫立街头:我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我不知道我接下来要去向哪里。而她载浮载沉的一辈子就在于忙这两件事:自己在什么地方,自己要去向哪里。
  广州大捷
  在李翘关于人生得意的记忆里,最辉煌的应该不是多年之后再回广州买房子,也不该是终于"轻松"拿到美国绿卡,而是在广州的一个新年里,卖出几千盒邓丽君的磁带。而正是这次大捷使得她初到香港差点赔到血本无归,也在她一直试图装饰的香港人形象悄然倒塌。听邓丽君并不是仅仅叫人柔软和甜蜜,更多时候变成了一个硬指标:在广州,你就变得不那么广州;在香港,你就暴露出你还不那么香港。当你需要一些标签的时候,标签便是造物弄人的最好帮凶。
  纽约大赦
  在纽约其实就是一个逐渐剥离的过程,豹哥、黎小军、香港都变成过客,自然广州是更早就被抛弃了,剩下的是那个依旧精明强干的大陆妹,当然此时已经拿到绿卡。当被警察拉去认尸,被移民官追逐,被团内的大陆来客不无炫耀和嘲讽地刺伤,李翘的生活变成了一连串的公事:生离死别不过是一个工作环节,背井离乡还是一个工作环节,少小离家依旧是一个工作环节,没有人去关心喜怒哀乐,没有人会等着细雨梦回,没有人会在乎之前和之后有什么区别。所以一个人的战争得到了大赦,因为再也没有人去分享胜败,去牵肠挂肚。
  香港大忙
  要用一个字给李翘做传,可以是"忙"。如果可以多花一些笔墨形容就是"忙与盲"(张艾嘉的一首旧歌)。简单历数一下我们可以看到她忙碌过的职业:拉人培训抽佣,擦窗,麦当劳服务生,替人排购楼位,炒外汇,炒股票,倒卖磁带,按摩小姐,黑市情妇兼"跑路"(做走私船逃避抓捕)伴游,婚纱店老板娘,花店老板娘,导游。她用所有的时间用来赚钱,用来给自己武装安全感,当这种安全感第一次崩溃的时候,她投入了黎小军的怀抱;当她感觉自己正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她遇见了豹哥;当所有的一切以为都过去了,她和黎小军重逢。她自诩二十年都没有哭过,可是每次她都在可以哭得时候哭到翻江倒海。她口口声声什么都可以折现,但让她念念不忘的不是黎小军递过来的存单而是他藏在裤子里化得不能吃的巧克力;不是豹哥的金表和金链子,而是他为她纹上的"米老鼠。她自然不是世上最坚强,她也不知道大海在什么方向,她也许只相信雨大风狂,友谊万岁,因为,值得万岁的就只有友谊了,这意味着也许不一定要上床。命运总是给她希望,提款机给出的存款余额,一条当内裤穿的游泳裤,让同时来到香港的大陆朋友眼红的身家,还有跑路途中万一不行就可以打开的箱子。这些希望使得她对生活积极进取,天天向上,可就像那只困在玻璃瓶里的苍蝇,前途再怎么光明的意义仅仅是在有人想看她用尽所有的力气扑腾,结果不言自明,结果从来都没有意外。除了爱情。

  黎小军
  在粤语版的字幕里黎小军并不是来自无锡,而是更靠近北京的天津。如果说李翘一直决心重新做人,黎小军的想法简单很多:到哪不是做人。只要拿得比家乡的干部多,只要可以娶"亲爱的小婷"做自己的新娘,只要在自己想对一个人好的时候有这个机会:无论是克扣下几个鸡翅,无论是买一条金链子,或者说有被别人占便宜的资格。他会真诚地觉得初到香港的住宿条件很好:光线充足,如厕方便。他会在送货归途上飞舞着自己的皮带高唱革命歌曲。他会美滋滋地在女人面前说自己有信心,哪怕仅仅是终于得到了邓丽君的签名。
  黎小军在得知李翘也是广州人的刹那有种"你还是忍不住自己招了"的窃喜,就像小孩子高兴大人终于承认手指可以挡住太阳,又好像老人高兴自己的晚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记忆并没有出错。百转千回,他最得意的大概就只有那个刹那了。他掩住了自己狂喜的嘴巴,因为他要戒骄戒躁。
  黎小军其实和李翘正好是硬币的两面,后者是大愚若智,前者自然是大智若愚。黎小军知道到新的地方要给任何人鞠躬陪笑,知道吃亏就是便宜,知道在不影响到自己梦想的前提下再开始一个梦想,知道在大陆不能做的事情香港更不可以,在不动心的前提下,他付出的汗水都得到了回报,直到他被直面"你会怎么样"的时候,他意识到其实这会叫他很不开心,于是他发了自以为可以回到往昔的机主留言:再见。可惜他动心了,他听到了那声不仅仅是用肉体压出的喇叭,他决心这次不再计算,不再等到更稳妥的时候,他结束了自己虚幻的梦想去追寻真正想要的:在每一个早晨都看见自己所爱的人。可惜,那个人所爱的人不是他。

  豹哥
  应该说很容易就能意识到《甜蜜蜜》并不是一部爱情电影,连"不仅仅是"都算不上。因为爱情在这里被迅速附着了太多的东西: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冲突,生存和尊严的冲突,记忆中真实和虚幻的冲突……爱情在其中颠簸,就如悬崖边樱桃的滋味,上有猛虎觊觎,下面是万丈深渊,维系自己的枯藤又正被老鼠的利齿啃嗫,而我们只好去品味触手可及的樱桃,滋味甜美和苦涩都变得不复重要,而最能体现这种宿命的便是豹哥。
  豹哥复姓欧阳,但这个姓氏除了给警察临检或者搜捕的时候才有意义,平常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人都要砍,大概只有和按摩小妹妹侃打不打飞机,赚不赚外快的时候才可以胜无可喜,败无可忧。他知道怎样给人带来快乐,也知道这种快乐多么的容易变成过眼云烟。他知道痛苦总是不请自来,也知道痛苦的归宿最好是自己品尝不要与人分享:小妹妹,早上起来每个男人都比豹哥强。他已经失去在香港的一切,又怎么会在乎自己曾经大费周章纹在背上的米老鼠。可是不容得不在乎。小妹妹在风雨中和他浪迹天涯,可惜人生无法直接给出happy ending,正当他倦鸟知返,昔日也算叱咤风云的黑社会老大不过就因为一支香烟一块金表到打到血肉模糊,客死他乡。当他被缓缓翻过身来,小妹妹为他眼泪横流,但哪怕此时的豹哥没有办法自嘲,我们也会知道"眼泪不止为了你而流,也为了别人而流。"(《十年·陈奕迅》)。当李翘和黎小军在《甜蜜蜜》的旋律中再次相逢,之前想起的《月亮代表我的心》里谁还会在乎这个"你"究竟是谁。


  其他人
  电影里还有其他人,就像生活从来不止是主角和配角那么单调。怀念威廉的姑妈,陪着患上艾滋病的妓女回家等死的鬼佬,还有"亲爱的小婷"。我们都在用自己的记忆试图在生活里铭刻各种痕迹,"把每一天都当作纪念日,把自己当作纪念品"(黄舒骏《恋爱症候群》),但纪念品会滞销,纪念日更会在重重叠叠下统统变成撕走的日历。我们可以像那个厨师那样号称自己的饭店位于"世界之巅",我们也可以面对自己也像那个长相平庸的姑娘在一大堆鸡翅和饮料后面保持尴尬的微笑,我们可以豪气地请来买东西的人吃免费的巧克力,我们更可以开心地看见一张张体面的脸疲惫的时候,没有表情的时候。我们一遍遍确认自己不在那辆背靠背的火车上,我们一次次告诉自己我们喜欢邓丽君只在可以被人知晓的时候才大声说出,我们安全地隔岸观火,高兴地知道这一切和自己无关,可惜看得久了,就会越来越无法确定什么叫做有关,什么叫做无关。

  关于电影放映

  在情人节的一个下午,在上海滩一家资格很老的内部电影放映厅,百分之一百的上座率烘托出痴男怨女的人头。很多是同性结伴而来,很多结伴而来的男女早生华发。大家肆意在可以大笑的时候笑着,然后在黑漆漆的电影院里开始哭泣。斑驳的胶片甚至出现了几个镜头的失焦和偏差,但观看的人似乎没有意识到曾经发生过,因为谁的胶片会从头到底顺畅地放映到完美无缺。大家只是不约而同地来看一个电影,那熟悉诡秘的配乐,那颠簸如海浪如时光的镜头,我们也许想抓住自己的记忆,但谁都知道靠一部电影做不到。

  一部叫做《甜蜜蜜》的电影,我们都觉得是甜蜜的。因为我们早已经知道甜蜜这个词的太多版本,有你有我,还有生命中那没有位置的龙套,我们都是缔造"甜蜜"的同谋。

 短评

其实是曾志伟的角色最令我动容。

4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还行

重逢只要一瞬间,等待却像是一辈子。

8分钟前
  • mu
  • 力荐

米老鼠。。。泪奔

9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除了片尾字幕出来时黎明唱的甜蜜蜜外什么都好。

14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你们看到了爱情,我看到了背叛。

19分钟前
  • Megan
  • 推荐

六年后终于看懂了。爱情不分对错,只有先后,剩下的都是选择。

20分钟前
  • 张熊熊
  • 力荐

落魄苍老的姑妈也曾约会巨星有过灿烂的青春,玩世不恭的外国人爱上了身染艾滋的泰国妓女想陪她度过最后的人生,曾叱咤风云的黑道大哥落魄后死在街头混混手里,数年异地深爱不移的女友转眼就不再是对的人。人生只有变化才是唯一的不变,但她大概永远忘不了豹哥,明明看穿了她的心不在焉欲言又止,却主动对她说,明天起床去街上瞧瞧,街上的男人个个都比豹哥好。其实没有,真的没有了。

24分钟前
  • 阿凡思蜜达
  • 力荐

相比此片,今天的《北京遇上西雅图》弱爆了,不过我觉得这片讲的不是爱情,而是一代人的颠沛流离,那时的张曼玉好美~

29分钟前
  • 韧勉
  • 力荐

我们终于失败了。——我听过最浪漫的情话

30分钟前
  • 琦殿
  • 力荐

“我今天带了个朋友来,听说你很怕他……”——如果是我,我也会选豹哥。在昏昏噩噩之中,我们错过了多少,又真正得到了什么……

31分钟前
  • 今天小熊不吃糖
  • 力荐

居然没标记过,这大概是唯一看过的一部被配角感情戏感动到哭的爱情片了吧。现在叫俩计程车,回家泡个热水澡。明天早上起来,满大街都是男人,个个都比豹哥好。

34分钟前
  • 女巫
  • 力荐

到最后我们会幸福吗?最让人感动的是突然出现在曾志伟身上的米奇纹身。我们永远不知道另外一个人在以怎样一种方式爱自己。

37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This is not so much a story about people falling in love,but rather of two young heart trying their best not to fa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4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黎小军连豹哥的一根头毛都比不上吧,嫁黎小军我一天能因为无聊自杀三百回,“无聊”这种东西如果能拟人的话,它的形象一定是黎明!!!

44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其实我是被米老鼠感动的

49分钟前
  • 小儿勾
  • 力荐

“我不是文艺片导演,这是部十足的商业片,结尾纯粹为讨好观众而设计。现实中,男女主人公不可能在一起。但观众想要他们在一起。其实呢,如果他们能在一起,早在一起了。”我们怎么办啊……

53分钟前
  • drunkdoggy
  • 力荐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罗嗦,以前都不是这样,傻女,听我说,现在立刻回家,洗个热水澡,明早起来,满街都有男人,个个都比豹哥好。不用担心,我很有办法的,在台湾有很多老婆,高雄有一个,台中有一个,花莲有一个,阿里山也有一个…… \\\\我这辈子最开心的那一天,就是威廉带我去半岛吃饭,我趁着他不留意,偷了我们用过的刀叉杯碟,现在偶尔拿出来看一下,仍然是很开心,可能威廉早就不记得我了,不过不要紧,我记得就行了,想一下,我现在这么老这么难看,他不来找我其实都是好的。\\\哈,那你要快点,芥兰有艾滋。

56分钟前
  • Ragdoll™
  • 力荐

因为一直不怎么喜欢黎明演的戏,所以隔了这么多年,刚刚才看了《甜蜜蜜》这部电影,真好看啊,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电影啊……在短短一部电影中竟能拍出百转千回的感觉,看得我眼泪都流干了……缘来如此艰难,缘来如此美妙……不可不信缘……唉,要回到现实中了,晚饭吃什么呢……

59分钟前
  • 丁小云
  • 力荐

每次看完这种片子,都觉得像过了一辈子那么长

1小时前
  • 王xx
  • 力荐

当1995年5月8日,他俩相遇的那一刻,我眼泪流了出来。是不是真的要经过十年,我们才能懂得爱情?二十岁的时候所谓的爱情,到底是不是爱情?在片头我就觉得那个和黎明碰头的是张,本来以为两人是青梅竹马一起来的呢。大约是第一次看黎明主演的电影,他的演技如何我无法评说,但至少,我看到了一种干净。

1小时前
  • 私享史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