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

台湾剧台湾2016

主演:杨丞琳,颜毓麟,路斯明,张复建,陈季霞,张耀仁,谢盈萱,刘冠廷,吴岳擎,林意箴,范宸菲

导演:王小棣,黄天仁

 剧照

荼蘼 剧照 NO.1荼蘼 剧照 NO.2荼蘼 剧照 NO.3荼蘼 剧照 NO.4荼蘼 剧照 NO.5荼蘼 剧照 NO.6荼蘼 剧照 NO.13荼蘼 剧照 NO.14荼蘼 剧照 NO.15荼蘼 剧照 NO.16荼蘼 剧照 NO.17荼蘼 剧照 NO.18荼蘼 剧照 NO.19荼蘼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8 23:15

详细剧情

  郑如薇(杨丞琳 饰)和男友汤有彦(颜毓麟 饰)相恋多年,彼此之间感情十分稳定。某一日,身为企业白领的郑如薇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升职机会,只是,得到这个机会的她要前往上海工作,这也就意味着,她和汤有彦必须开始一段充满了未知和痛苦的异地恋情。离开或留下,郑如薇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电视剧以平行时空的手法描述了郑如薇做出选择之后可能会面临的结局。选择了离开,郑如薇虽然在职场上经营得风生水起,但和汤有彦之间的距离却渐行渐远,并且最终面临着分道扬镳的结局。选择了留下,郑如薇怀孕生子,却渐渐湮没了光芒,成为了平凡而又劳碌的全职太太。

 长篇影评

 1 ) 一个老套的、现代版“妻道”的故事

前一阵刚看完《82年生的金智英》,初看《荼靡》时,会感叹留在台北的郑如薇好像是台湾版的金智英——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否所有亚洲女性婚后的经历都离不开照顾公婆、孩子、老公?注定是一个不停付出、牺牲的角色存在?

《荼靡》在大陆的版本只有12集,花了一个周末看完,越往后看越觉得无奈,也忍不住感慨,方案B中留在台北的郑如薇并不是台湾版的金智英。

和韩国这部令很多女人大呼“觉醒”、“感动”的电影不同,《荼靡》这部电视剧虽然同样讲述了女性在面临婚姻、事业、爱情抉择时的无助与困惑,层次与深度却完全不同。

很遗憾,这么好的故事框架,主旨本可以升华得更高级一些,最后的落点却还是仅仅歌颂女性的牺牲与值得。

汤妈妈对待儿媳的刻薄态度自不必说,全剧中最令我无语的是方案A中汤父对自身经历的一段讲述。

在医院疗养时,汤父告诉儿子,汤有彦的奶奶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而是他幼年时的邻居,因为膝下无子,当年对方随部队撤离大陆时,通过哄骗的方式把只有3岁的汤父拐骗到了台湾。

本是一段令人唏嘘的经历,汤父的结论却是“养育的恩情胜过血脉亲情,虽然她不是我的亲妈妈,但毕竟养育我长大,共同生活中积累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这种为了讲道理而硬拗道理的剧情令我深感“??????”

“养的恩情大于生的恩情”,所以就要对把自己从亲生父母身边偷走的养父母表示感恩?并且觉得对方的付出超越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这种立场与角度真的令人无语。

而汤有彦听了父亲的感慨后大受启发,决定去上海找PlanA中的郑如薇摊牌,竟然拜托当时有意接近自己的女生高小姐照顾自己的父亲两天一夜,理由是“父亲和高小姐很熟、很喜欢高小姐,找别人怕父亲不同意”……

就两天时间,就算汤母在生病,为啥就不能请个护工?

毕竟男女有别,让一个年轻女生来照顾自己行动不便的父亲,能提出这样的要求本身就不正常——不论是方案A或是方案B,汤有彦都是一样的幼稚,即使经历了家中变故,也没看出有什么成长。

在剧情中,不仅是汤有彦,连郑如薇都说自己去上海拼事业是“自私、任性”。

在故事的后半程,两位平行世界中的女主见面后互相指责,依然认为方案B女主的牺牲是正常的,而方案A是自私的。

可从头看到尾,真的想不明白一个女生选择发展事业而不替男友承担照顾病重父亲的重责是多么自私任性的行为——愿意为另一半牺牲自己的事业、前途甚至人生是伟大的,但并不代表不作出这样的选择就是自私任性。 不停越界、一味要求别人为自己无私付出,这才是真正的自私。

方案B中的郑如薇仅仅因为老公为庆祝结婚纪念日订了酒店豪华间就可以把这么多年的委屈、牺牲一笔勾销,继续踏踏实实伺候一家老小。

故事结尾,即使是卖了房投资老公开了设计公司,即使自己也在公司辅助老公工作、帮助公司运营,依然会在讨论过工作内容后被老公大呼小叫地指责:“郑如薇,你怎么还不去接仔仔?!”

然后我们的女主角马上一脸唯唯诺诺地出门去接孩子。

即使汤有彦声称非常爱郑如薇,但当他妈妈像使唤菲佣一样指使郑如薇干这干那的时候,并没有看他对自己母亲说过几句维护妻子的话。

而在方案A中,对女强人版郑如薇的设定同样令人失望,先不说经历有多狗血,多年后事业有成、经历准男友(抑或“准老公”?)车祸去世的变故后,痛定思痛的PlanA郑如薇告诉自己“要从哪跌倒就要从哪爬起来”——结果却是卖掉饭店回台湾找初恋男友……

我怀疑很多编辑都没上过班,都对职场女性或是女强人有些误解。

事业有成、眼界开阔的职场女性真的会愿意放弃一切只为找回多年前的初恋吗?

我不是女强人,只是个有些人生阅历的普通上班族,我都不会。

何况那时候方案A中的郑如薇才刚刚经历了准男友出车祸离世的打击。

而在与汤有彦复合失败后,郑如薇一收到总经理前任的暧昧短信,马上又二话不说去印度找她的这另一位前任复合……

只想说,编剧对方案A中郑如薇的描写太过于单薄苍白了,她虽是去上海奔赴事业,但观众看到的似乎还是萦绕在她心头的小情小爱,她并没有成长为强大的女人。

多年后事业有成,编剧却还让她不惜放弃一切回台湾挽回早已有妻有女的初恋男友。

而只要前任的两条信息,又能立刻收拾行装奔赴另一段感情。

这个强拗的剧情设定实在是让人觉得编剧对planA中的郑如薇太不公平。

虽然编剧在故事的结尾说两个方案的女主都有了好的结果,但其实暗示的还是方案B中家庭主妇版郑如薇的选择更正确、更幸福——当她看着床上睡成一团的儿子和老公,眼中全是满足。

尽管她的奉献对象们——公婆、老公、小姨子,对待她的态度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改变的只有郑如薇自己,因为经历过放弃与否的抉择后,她意识到了自己牺牲的值得与快乐(????)而完全不觉得婆婆对自己的刻薄是需要纠正的,老公是需要肩负更多家务负担与责任的。

在剧中,所谓的“一团和气”似乎比女人的自尊更重要。

只想说,《荼靡》用一种很新颖的形式讲了一个老故事——一个老套的、现代的台版“妻道”的故事。

这个早于《82年生的金智英》的电视剧本可以也有一个更高级的主旨与落点。

但它没有。

看到最后,为它看似圆满的结局与设定,忍不住感到唏嘘与失望。

 2 ) 不要用牺牲来绑架自己和别人。

牺牲往往不是一个好词。它意味着理想中的另一种可能被抛弃,它意味着从未得到的人生将会在不幸的现实中更加美好,更加被期待,更加被渴望。牺牲本身就包含了一种相对意义,为自己而牺牲,那叫做选择。

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名词叫做代偿,人类的本质往往是惧怕损失的,如果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在别的方面获取高于原本损失的收益。人生不外乎如此。更何况是退而求其次的plan B和 plan C.

如果有了为他人做出的牺牲,我们会在潜意识中对他人寄予一种要求获得补偿的心理。这时的牺牲,往往就意味着一种亏欠,一种责任,一种道德枷锁。回看如薇和有彦,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

如薇在plan A中意外怀孕,却在意气和理智下主动的选择打掉了孩子,她那时心里会埋怨总经理吗?也许会。但很明显,她是成年人,流产是自己的选择,而放任也是自己的选择。所以她在后来从没有想过如果当初没有流产会怎么样。人生如同一条充满石子的小路,可她的高跟鞋,越踩越稳,越走越快。她甚至不亏欠任何人,她只为自己而活,一个希望破灭了,还会有另一个希望升起。

在plan B 中,如薇最后要执意留下孩子的原因,也许是因为她此时除了爱情已经一无所有,也许是因为她已经牺牲过一次,再次牺牲太艰难了。汤有彦在中间和朋友喝酒苦笑说,她为我牺牲了很多,而他朋友羡慕这样的牺牲,并把带有牺牲的爱情称为真爱,汤有彦反问道:难道你们不觉得我很惨吗?

我想不只是那一刻,从如薇下定决心为了这个男人不去上海的那一刻,他们的感情就变质了。责任,回报,感恩,庆幸的砝码上升了,发自于内心的爱渐渐熄灭下去,连他到最后都不敢承认,其实他已经没有那么爱如薇了,否则他不会在他妹妹问及的时候,恍惚的想到另一个女人。

总经理说的对,人们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感觉到爱,没人能说的清爱情的成分到底是什么。或许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母爱观里,爱即是无私的奉献,所以爱是奉献和牺牲的命题一直流传至今。可人的精神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不是凭借内心的冲动和欲望来延续一件事情的发生,而仅仅是依靠意志和自控力,那么我们迟早有一天会陷落下去。

枯竭,衰败,其实是可以预料到的。

我们相爱,就意味着我们把自身的一部分依托给了他人。有时正确的感情会让我们自身更加完整,更加健全,而大部分的感情只会让原本属于我们自身的那一部分越来越匮乏,越来越黯淡。很不幸,黯淡的后果常常是亏欠与补偿的双方越来越心生不满,沉默不语,无话可说。

他们太累了。分开其实是一种必然。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庭主妇被抛弃这样的路径其实是有内生性的根源的,更何况还会掺杂生活中杂七杂八的婆媳妯娌关系。

说到底,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是相爱还是单身,一身足以能够让自己独自生活在世界上的本领还是必不可缺的。经济自由往往意味着一种权利,一种获得自我,同时可以支配他人的权利。当我们放弃了自我的一部分时,我们其实也给了别人可以支配我们的一种权利。

其实我到觉得被抛弃未免不是什么好事,至少他提供了一种回归自我完整自我的可能性。

“寂寞是无法解决的,被解决的只能是孤独。”如果害怕孤独,就找个人作伴多好,何必非得牵扯到婚姻。贫贱夫妻白日哀,没有经济基础和势均力敌的婚姻,注定不能够长久的美满。何况从进化角度来说,男人拈花惹草渴求更多更好的伴侣本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谁又能够保证plan A中的如薇和总经理结婚以后不会被出轨呢。更何况人生总是充满了变数,不管是plan A 还是 plan B都只不过是一个选项而已,而plan本身就是不确定的。

最后还是喜欢总经理这样的鸡汤导师,胸怀和格局就是野心,而我们唯一所拥有的东西,就只有它了。做什么选择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做选择的我们,都是谁。

目前只看到第四集,很值得反思的好剧。
……………………………………
13日更新,已补完结局。

红玫瑰和白玫瑰,永盛不谢的主题。

planA中的如薇回到了台湾。终于,她成为了传说中无处不在的前女友。

令男人挂念不已的前女友是什么样子呢?曾经失去,多年未见,却在某个街头匆匆一瞥,亦或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了,她过的,或者至少是看起来过的,非常非常好,好过那时自己还陪在身边的时候。

所有的深情挂念,遗憾惋惜,不过都是用来弥补此时此刻生活并不如意的海市蜃楼。

男人从来也不会挂念一个多年以后肥胖臃肿,皱纹色斑累积的前女友。破落的那一方目光躲闪,手足无措,语不成词,另一方好像胜利了一般,亦或是,美好终于破灭了。

感情这东西,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侧面。对自己的怜悯,对他人的同情,对他人的怜悯,对自己的同情。无外乎如此。

汤有彦如此,郑如薇如此。
她现在回来的时候已然金光灿灿,外表无坚不摧。她是够有资本的,可以去争抢,可以去实现自我,可以去挽留追回过往的时间。她不在乎汤有彦是否已婚,是否已经成为别人的丈夫。
她只在乎,我们是不是还可以重来。

只有你足够有资本,只有你足够好,才有资格去讨论你的欲望,去弥补你的遗憾,去完成你的自私本身。

胜者为王而已。

而在爱情里面,从来都只有选择,不论输赢。

plan B中的郑如薇是幸运的。因为汤有彦值得。这也许是导演的一种美好寄望,也许就是电视剧本身。毕竟,爱上一个值得的人,该有多难。毕竟,从开始到现在,保持初心,该有多难。

看到最后很难讲到底是哪个选择更好,但我们也应当明白,没有哪一个选择所谓更差。

幸福从来也不在选择本身,而在于自己。不后悔,不仅仅斤斤计较失去,不回头看来时的路,用力往前走,总有一些东西可以抓住的。

有失,有得,所谓人生。

 3 ) 难得让人思考的剧,特别想写总经理

好多年不看台剧,真的很难得能看到这样的一部剧,能让人思考,可以反复看的剧。编剧写的方式也很特别,两种不同的选择,告诉你一个事实,人生不管怎么选,都会是有幸福和失去的。因为剧中总经理让我很感动,所以特别想分析总经理这个角色

———————————————————

总经理

这个没记住名字的总经理(还是就没有名字我忘记了)一开始我是觉得很讨厌的,很怕他会伤害女主。

对总经理的认知演变过程是:花心渣男-工作强人-贴心的人-导师-只是摆脱寂寞的无爱之人-默默准备的爱人-正真有爱的男人

在剧的最后一幕,我是最感动的,感动的点就是源于总经理与如薇的爱。一开始对如薇特别凶,说的很难听,“以为你们台湾来的动作会特别快”。后面泡面危机,在仓库他给你的感觉是对如薇毫无感知,但是最后走的时候却对她之前做的事情都表示了感谢,这时你会感觉一惊,原来他都记得。编剧这个细节很好,让人物性格特别鲜明。之后如薇身体影响工作,总经理又说的很难听(真的不喜欢总经理工作的状态,说话好让人难受),知道怀孕后,陪她去堕胎了。我是没有想到他会去照顾她,所以当看到总经理的时候,让我感觉特别暖。明明只有一夜情,明明没有爱,却还是贴心照顾。后来两人达成协议:不相爱的,陪伴的过。总经理以他自己的人生经历,经验,告诉她社会上的生存法则,教她如何资金叠加。帮她成为下一个他,果然,她越来越像他,而且越来越不平凡了。如薇问他,你难道不会怕失去我,总经理说爱情是用来失去的,没有爱就不会失去。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自保。如薇搬家那天,总经理要出差,(其实是要逃)来看她,很有爱,当时真让我感觉总经理有点爱上她了。回想前一幕,总经理家,他让如薇把眼药水也一起带走的时候说:会让我想起你啊,当时还以为是不爱,仔细想来那可能是已经爱上却怕自己爱上。不想看到有关的东西,怕会思念会爱上。其实后来说总经理可能是董事长私生子,这么一个背景介绍,让我更加确定了总经理的性格。一个从小没有爱,需要自己强大,并把自己保护起来,用不去爱来保护自己不被失去伤害。所以他对爱是鄙视,无感,觉得并不需要存在的,也更不需要感情的。但最后他走的时候还是偷偷为如薇留了50万,从一开始就做了保护措施,不让她被外人知道,以此保护她。所以最后一幕,如薇收到短信的时候,让我觉得特别幸福。不单单是感情,还有这个时机,如薇在经历了分手,总经理的指导,小厨子的成长之后,人生已是起伏过几次,最后伤心之余回到台湾,想从失败的地方重新起来,不利后果的想追回男主,知道已经不可能也不适合之后,学会了释怀和淡然。此时此刻重新回到总经理身边,这是我觉得最好的时间,她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生,他也不再是那个冷酷,不懂爱是何种存在的总裁。此刻它们的精神世界是相当的,彼此都拥有一个丰富的阅历,学会了释怀的面对生活,拥抱生活,并且抓住手中的爱,勇敢去爱!

Plan A的生活,不仅仅是充满了自由,更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在剧的后半段,一直在想,她和总经理还有没有可能,好希望在一起,但是想想他根本不可能回国,也许真的没可能了。但是没想到最后真的在一起,真的很幸福。再一次强调,出现的时机,很让人幸福。

 4 ) 看到第三集

我想起纸牌屋第三季还是第四季最后一集Claire拉着箱子要离开,她最后对Francis说I'm leaving you——因为发现自己开始依附对方存在,总统不再是两个人的总统。
郑如薇的问题在于吃相太难看,当初是你要分开分开就分开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哄回来,然后失恋戏码喝大了半夜找上司然后堕胎。得亏好命,上司不懂“爱情”还留下一笔巨款当然我没看到有没有助她成功一臂之力。就是汤友彦说的只考虑自己要或不要,甚至看到现在这部剧也都在意淫另一个更好plan的存在,第一集我还是喜欢的有代入感。其实什么样的人生都不会更好到天上去,也不会有辣莫糟。如果这两条线不走的这么极端,就是原原本本地展现生活的部分无奈和哪怕再细小的幸福可能会更吸引我。就是最高的离婚里头两个人出去吃红薯,还有后来回忆两个人出去吃红薯,然后电车里偷偷地久违地亲一口。至于说寂寞跟孤单,能解决一个是一个不想解决就放着不管。不然没爹没妈去上海随便“上上课”一出手就买房的孤单人生是有多让人扼腕?

 5 ) 如果你提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人生,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一年只看一部台湾电视剧,但是每一部都是心头好。去年看了「一把青」,今年就是「荼靡」。

「你听过荼靡花吗?据说它盛开在花季的最后,所以当人们看到荼靡花开的时候,总是要怅然花季即将结束。但我现在懂了,花季会再来的。只要我们期待,我们勇敢往前。那么不管是Plan A还是Plan B,都会有属于我们的下一个花季。」

女主角郑如薇是一个梦想成为「穿Prada的女魔头」里女强人的人。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可以晋升的工作契机,但是必须要离开台北去上海工作。她在爱情和面包之间产生了摇摆。男友汤有彦是一个做事非常有计划性的人,做事之前总是习惯做Schedule和Plan。「如果是有彦的话,他会怎样做plan呢?」如薇心想。她想着,便发了一封短短的邮件给他。

所以,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开始了。Plan A和Plan B的人生互相交错着开始了。

这可能是大多数人最喜欢的也是最害怕的事——做选择。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总是会怀疑自己当初是否做错了选择。其实都一样,在那样的一个时刻,任何决定都有可能是对的、但也有可能是错的。

Plan A选面包,Plan B选爱情。

现实版的「红玫瑰与白玫瑰」。Plan A独自去了上海打拼事业,Plan B留在了台北开始了家常的柴米油盐。

汤有彦其实很幸福,同时拥有了红玫瑰与白玫瑰。 当Plan A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Plan B是床前明月光。 当Plan B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Plan A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但是我还是好喜欢Plan A的郑如薇,因为她得到了她想要的所有东西,却失去了汤有彦。当她发现她已经永远失去他的时候 她变得前所未有的孤独。她回到他们初识时候的便利店,她坐在他们经常坐着的位置上,那些笑声和回忆仿佛就在眼前,但是却离她越来越远。那一刻,一种挫败感涌上心头,她开始疯狂的怀念失去的东西。

孤独的人心中总有一片泥沼。孤独不可怕,陷入孤独才可怕。

亲爱的Plan B,恭喜,我们都对了。

很多人觉得Plan B过得一点都不好。说话刻薄的婆婆和看上去没长大的小姑子,但是这不就是家长里短的生活常态吗?那些总是唠叨你的家人,才是真正关心你的人。

最后Plan B的郑如薇在生活的琐碎事中发出了一连串感叹,透露着一丝丝的甜蜜疲惫:「生活还是一样的很忙、很吵、不够完美,有时像忘了放盐的汤,有时又一失手下中了调味。但那全都是滋味。现在的我,在这不够精彩的方案里,已经学会了怡咀嚼我的人生。」

很难去说到底是Plan A赢了还是Plan B赢了。赢了自己并不算什么,如果和命运斗争赢了,才算是真的赢了。

希望,我们没有输给自己,也没有输给命运。

最后,我们选择都是安全感,而不是浪漫

好喜欢片尾曲「年轮说」,时光流逝 凡是生命中那些经过的都有意义。

一是婴儿哭啼。二是学游戏。三是青春物语。四是碰巧遇见你。

十是寂寞夜里。百是怀了疑。千是挣扎梦醒。万是铁心离开你。

经历这个你,活成 这个我。

 6 ) 女孩子 无论选哪条路 都会很辛苦

看《东京女子图鉴》的绫,时不时会想起《荼蘼》的郑如薇。两者都是出身平凡,在大城市寻求机会想要努力变得不平凡的女生的故事。两者都是在这个女性地位提升、对女性的价值衡量尺度却有巨大分岔的变革时代里,写给女生看的故事。

上海、台北、东京,整个东亚社会还真是相像。

写这部剧的,是曾写出过《我可能不会爱你》的宝岛金牌编剧徐誉庭。故事的女主角叫郑如薇。

如薇是台北一间泡面公司的普通职员,工作勤恳向上,未来却依稀朦胧不可见。她的男友汤有彦,是一个追求稳定生活,任何事都要制定schedule的建筑设计师。即便是两人的相知相爱,也是因为汤有彦计划在这个时间点要遇到共度一生的人。

直到某天,如薇突然有了或许可以调去上海,升职加薪的机会。为了使自己的人生不平凡一点,她想要牢牢握住它。

还好Schedule先生是真的爱如薇,他虽然不乐意改变自己设定在台北的人生规划,但不想远距离恋爱变心,还是寄了作品集去上海的事务所。

行期将至,两个年轻人满眼冒着星星,描绘着即将展开在上海的幸福画卷。


然而,人生には、三つ坂があるんですって。上り坂、下り坂、まさか。(人生有三个坡道,上坡道、下坡道、没想到。)

汤伯伯突然出车祸,严重到只能躺病床,需要人时刻照顾,以汤妈妈的身体,一个人绝对不行。把家庭责任感放首位的汤有彦,绝对没办法置之不管自己走掉。

他和如薇因为去不去上海的问题而大吵。冷静下来,如薇含着泪问,那我怎么办?汤有彦镇定地说,谁也没办法替你做决定吧,我不想成为你的绊脚石。

男人就是这样,想要又不开口,只知道给自己留退路。如果你留下来,以后吵架,他就会说这是你自己的决定。如果你走了,他又会说你在这种时候离开我,根本不是真的爱我。

讲真作这件事不分男女,女人不过是高频小作,男人则是低频大作。🙂

去上海,实现事业上的飞跃,活成稍微不平凡的女人是如薇最理想的方案A。留在台湾,和有彦一起照顾汤伯伯,是妥协后的方案B。

到底是“成为你想成为的郑如薇”,还是在有彦最艰难的时候,陪在他身边。——这是剧里如薇的选择题。

大而化之,到底是要实现个人的价值,还是舍弃小我投身于家庭——这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选择题。

“如果可以,真的好想,在知道答案以后再做选择。然而那只是妄想。我们都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慌张地写下那唯一的选择。”

《荼蘼》最精彩之处就是,它在平行时空里,把方案A和方案B的答案都呈现了出来。

————————————————————————————————————
方案A的如薇带着自己的梦飞到了上海。

她认真工作,还很好运地在一次危机处理中,完美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实现了自身价值。在工作上的付出都有回报,顺利受到提拔和重用。


物质丰裕的人生轻而易举,心烦疲累的时候可以放纵地买买买,一个人优雅地吃法餐也可以很开心。


然而隔着屏幕的爱的抱抱,终究无法穿越千里。


在身边陪伴、拥抱就能解决的问题,隔着屏幕连说鼓励的话都显得轻飘飘。
Sometimes distance is everything.

两人最终还是分了手。如薇含着泪告诉自己,我的方案A选错了。


被甩的如薇在最彷徨后悔的时候被总经理乘虚而入。


总经理撩妹的技能点实在是太高:
第一步,先变成猫,让对方具象地描述一个抽象的事物。


狡猾地把对方描述的事物用自己的逻辑再强行解释一遍,把对方搞到头脑混乱,带入自己的坑。


最后趁对方还绕晕在你的逻辑里意志薄弱的时候,变成老虎,摆一个很帅的姿势壁咚,偷换概念地问对方是不是讨厌自己(谁会说讨厌啊喂)。


顺利攻略。


这段恋爱带领如薇进行了飞一般的成长,让如薇走出了情伤,学会了储蓄、投资、买房。最后总经理原来是王子复仇,卷了公司几千万,给如薇留下一笔钱就远走高飞了。(让我经历一次这种情伤好吗)


伤心的是总是接二连三,如薇还在诚惶诚恐犹豫到底要不要告诉张姐的时候听到了有彦即将结婚的消息。


记得在知乎看过一个小故事,PO主说自己撞倒了杯子,杯子刚要摔下去的时候自己神速把它接住了。简直是要高兴坏了,这个时候如果有个女朋友就好了,就可以告诉她自己有多厉害了。

如薇已经事业有成,投资得利,却没有人可以共享这种喜悦,很多个萧瑟的阴天雨天大风里,一定倍感落寞吧。


她把爱情上的失利作为人生更大的动力,不再满足替别人打工,成功经营了一家自己的餐厅。


只是,在爱情上运气还是不太好,和单纯炙热的少年刚产生了羁绊,故事都还没展开,就被腰斩在命运的作弄里。


这个世界有时候对女生很不友好,你拥有了一样,就必须失去另一样。
——————————————————————————————————————————

方案B的如薇,为了守护爱情留了下来。

她辞掉了工作,没有名分地替男友照顾汤爸爸。但是她并不委屈,因为在她心里,她和有彦是一起的,现在的牺牲只是共渡难关前的分工合作。她要更努力地战胜方案A。


此时的如薇除了爱情已经一无所有,她进入了一个毫无保留付出的佣人角色。为了有彦事业上有更大的发展,能安心创业,她甚至还准备出去工作来养家。


可是牺牲未必是一种成全,受惠的人并不会感激你。她以为自己已经是男友家的一份子了,但未来婆婆可不认,小姑子要从美国回来了,如薇被迫要和有彦住一个房间还要被暗讽没家教。


身体不舒服脸色难看,也会被未来婆婆说甩脸。


放这段的时候,全部弹幕都在说不想看B,希望剧情回到A。
果然平凡的人生连观众都没有。

然而,人生尽是没想到。如薇在最艰难的时候发现自己怀了孕,原本的计划又全部被推翻。
隔着屏幕都觉得世界末日了。


可是只有爱情的郑如薇,真的会舍弃这个孩子吗。当然有彦也舍不得。
他实在是压力太大了 ,所有人都是他责无旁贷的重担。
他知道如薇的牺牲有多大,也知道如薇的付出有多大,从前自信快乐的郑如薇,为了他变成了嘶吼、绝望、奔溃的怨妇。


他最后还是没有逃避,为了守护这个意外到来的孩子,他向如薇承诺幸福,带着如薇去登记。


如薇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意外之外的方案C。她认真规划,还是坚持原计划,大着肚子去上班养家,让有彦出来做自己的事务所。然而生活并不会因为她太惨就放过她,她整个孕吐到直不起身子走不动路,上班根本是奢望。选择了PlanB,你以为已经妥协了,但一旦让步就可能要步步让步。


生活就像一地鸡毛,不懂事的妹妹离婚回到家,全家的经济重担压在了有彦身上,生活重担压在了如薇身上。


最戏剧性的是,如薇要生的时候恰逢妹妹自杀,全家人都跑去救妹妹,如薇一个人在阵痛里绝望求生。


我想她一个人到产房,羊水流一地的时候,心也碎了一地吧。


过程中的方案A和方案B都挣扎在命运的漩涡里,找不到出口。


————————————————————————————————————
结局呢?

几年之后,方案B的如薇,开始享受平淡温馨的生活。婆婆不再为难,小姑子变得懂事,儿子超可爱,丈夫也会在纪念日订旅馆最贵的房间。两个人一起开了事务所,生活变得充满希望起来。
 


方案A的郑如薇,成为了想成为的女强人。买了房,开了餐厅,回到了台湾,坦然祝福有彦的家庭,并且最结尾收到了总经理的召唤短信。


两个人都没有得到完美结局,但都怡然咀嚼着自己所选的人生。

选择了的会后悔,放弃了的会遗憾,丢掉了的又想找回来。

女孩子无论走哪条路,都会走得很辛苦。
但一旦做了决定,就绝对不要后悔,向前冲,就一定可以等来幸福。


人生真实而残酷,我们也许都会被生活推上没有退路的交叉口。
但不管选择什么,坚定地走下去吧,无论此刻你是失望或是欣喜。

荼蘼勿感怀,花季仍可期。


欢迎关注公众号:慌张小酒馆

 短评

剧情很拖沓诶。不管planA还是planB,汤姓一家都是渣好吗。还有啊,为什么女人一定要用结婚和爱情来衡量幸不幸福啊。女主所有的不幸福其实都是因为汤有彦吧。所以她根本不需要ABplan,她只需要离开这个男人

6分钟前
  • 欢尼
  • 还行

去它的Plan ABC 人生更重要的是学会一个人好好吃饭

8分钟前
  • YvonneKeh
  • 推荐

编剧好厉害啊。看电视剧的时候看到好多自己的影子

10分钟前
  • 抠脚小学姐
  • 力荐

好看在哪里、、、剧情这么冗长无聊。。。┑( ̄Д  ̄)┍

15分钟前
  • alice
  • 较差

超写实,到底是不能跟你一起吃晚餐比较遗憾,还是不能实现个人价值比较遗憾,真的是终极难题

16分钟前
  • 七几
  • 力荐

编剧太爱男主角,用了两个结局粉饰太平,就是不肯承认,与方案A、B无关,不幸福的根本是男主角不好。

19分钟前
  • 张R
  • 还行

我真的好久没有看台剧了,就这部剧来说编剧和导演功不可没。还是要感叹一句,杨丞琳即便到了这个年纪仍像个少女。前面边看书边看剧,看的不太认真,可是当郑如薇绝望的说出“因为你委屈所以我就没有委屈的权利的时候”,我就知道我需要再看一遍。

24分钟前
  • Flamingo
  • 推荐

方案B 就是很恶心啊,事业、自我全部奉献给了丈夫的一整家子人,从早忙到晚,谁都可以对你呼来喝去,所有家务活都是你的分内之事。然后,这一整家子人,一年到头可能给你点小甜头,就营造出一幕苦尽甘来的伪温馨感,好像就为了这一点点甜头,放弃了那么多都是值得的。(恶心

26分钟前
  • 不知名热心网友
  • 推荐

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要戴好套。杨丞琳演技太棒,尤其是哭诉孩子那段,他应该是希望,而不是意外,他应该是欢欢喜喜迎接的小生命,而不是生活中突然降临的拖累。可好多年轻妈妈,为了那一条意外到来的小生命,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牺牲一生,从此乱七八糟,一步步逼着走到糟糕的境地。

31分钟前
  • 毕业在世界杯
  • 推荐

看到第四集,有点俗气,期待后面选择PlanA面对的是在大城市独自一人,最后感情被消磨殆尽,然后哭着后悔说为什么没有珍惜曾经拥有的;而现实中的PlanB也是把拥有的一点点耗光,想着当初为什么没有放下一切。如果着急追着幸福,那最后的幸福往往让人失望,反正都会失望的,就做当下最想选的那个吧。

35分钟前
  • 缺觉星人要充电
  • 还行

其实就是想说,无论选择了哪条路,都会有艰辛和收获,人生原本就是充满了酸甜苦辣咸的,本来想扣一星,念在给了PLAN A一个还算可以的结局,喜欢A的原因,可能就是生活中绝对不会出现这样长得帅还会教你各种东西并且留一箱子软妹币在你家的总经理的!

39分钟前
  • 遥望晚霞
  • 力荐

即使是作为粉丝也要感叹杨丞琳这些年的变化,不管是演技还是气质都提升了好几个层次,时间在她身上沉淀出一种倔强又清新的美。她用她的方式,默默的就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对于演戏,杨其实是有天赋的,但十年前的她绝对演不了郑如薇。而现在,剧里的表现真的不用我废话了吧。第三集演技盛宴。

40分钟前
  • All-Greek
  • 力荐

无论人生的选择是什么,都会对想象中那个没有被选择的自己心怀不甘和怜悯。

44分钟前
  • JulyChan
  • 还行

汤爸爸好人,教出来一双儿女自私 怯懦 ,真的很像汤妈妈

48分钟前
  • partir
  • 推荐

看了又看,本能的討厭方案B,也許是誘發自己討厭是如何的討厭「平凡」,誰都不想在機會面前膽小,你是甘於平凡的人嗎?

50分钟前
  • NON
  • 力荐

结局差评!为什么生命中一定得有男人才叫幸福啊!还有,那个牺牲自己不被感恩连生孩子都没人管的版本居然也好意思说幸福哦?而且的确精神出轨了啊!

53分钟前
  • 顾老肉
  • 推荐

无论是planA还是planB,编剧都有美化之嫌,现实中,去上海的郑如薇很难遇到那么倾囊相授的人生导师,不会那般容易的平步青云,衣锦还乡,留在台湾的郑如薇,如果遇上丈夫出轨,就是完败,现实中的男人,有没有像汤有彦那么“良心发现”就不好说了。

56分钟前
  • 满架蔷薇一院香
  • 推荐

不管结局怎么给你喂糖,你要知道最苦的况味才是生活真正的底色。两个衰人硬要在一起的负能是核爆级别的。一个有勇无谋,一个心智摇摆,外无能突围,内无力弥合。凭什么在一起。人靠惦记和搜刮过往的小感动来撑起重生活,是最欠扁的那一种。迟早被碾得魂飞魄散。有资格与生活和解的起点是拥有自知之明。

58分钟前
  • 昆汀的影子
  • 推荐

你好,我在方案A。【2016.11.12】

1小时前
  • 伊夏🪀
  • 推荐

总而言之,远离“孝子”就对了。

1小时前
  • 王大根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