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教室

剧情片其它2018

主演:乔纳斯·达斯勒,汤姆·格兰门兹,米夏埃尔·格维斯戴克,罗夫·凯尼斯,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莱娜·克棱克,弗洛里安·卢卡斯,伦纳德·施彻,戈茨·舒伯特,耶迪斯·特里贝尔,卡莉娜·N.维斯,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

导演:拉斯·克劳梅

 剧照

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2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3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4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5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6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3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4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5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6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7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8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19沉默的教室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54

详细剧情

  1956年,两位高中生提奥和库特在去西柏林看电影的路上见到了匈牙利十月起义的新闻报道。为了对起义的死者表示悼念,他们和同班同学们决定,一起在课堂上无视老师,突发沉默一分钟。然而这短短的一分钟彻底改变了班上同学的命运,许多人从此被东德安全局视为眼中钉,加以监视和迫害。在 班级被强行解散后,他们却决心在西德重新结集,不过是以作为逃亡者的新身份。

 长篇影评

 1 ) 关于一些阴阳怪气之影评哈哈

评论里的单线半脑子真多。

让我突然想到一个评论:

关于英国冷藏货车货车偷渡惨案的有趣评论

“广场政治”的条件下,一味的以宣扬种类不同的自由为噱头,真正的将辩证的主义含义剥离出时代的语境,使之彻底沦为宣传资本主义极端自由模式的背景板。且,正如我们望向孩童清澈的目光一般,当我们的情绪随着电影里单纯少年们跑动的姿态而共同上下起伏之时,我们也许已经忘了《浪潮》里机械一般的空洞控制力。

诚然,电影中的历史事件是可以分辨出对错的,我同样也为小苏的所作所为而扼腕呐。但一旦上升到主义的对立,我只能无奈的总结:这些B又开始了...

希望“自由世界”在嘲讽“落后制度”擦屁股没带纸的时候,别忘了自己的手上沾着屎。

也希望,评论里阴阳怪气的那些喜欢假装沉默和喜欢宏大叙事风格的懂王们诗人们能够暂时放下手中的奶茶&炸鸡,把嘴上的油擦干净,取下麦克风,穿上长款羽绒服,站在楼下的门房旁边,不要理会门卫大爷的关切和询问,低着头,认认真真的好好骂一骂这片恶土,或踏踏实实的用沉默反抗反抗。再有,建议此类人放心使用先进阵营的疫苗。据说用了不咳嗽,一口气上十八楼。

 2 ) 短评又没写下…

一种立场并不能说是好电影 很多地方只显得暴乱般的幼稚无聊,比方说爱情线太…。但影片如果看作,记录一种分裂的社会意识,在时代大潮中父辈和子辈的记忆割裂、逃离不开的历史重复,民族仇恨与对立,令人压抑的审查环境,种种都可以算一种、简单的故事脸谱化历史背后的纷杂。

一些小的过度观察:

一个有意思的是 借口是 少数服从多数,为此表达自由思想,但同时用“多数人or集体一致”的态度压制Erik,对他进行暴力的报复,却也是一种“纠察叛徒”的态度,其实也跟教育局委员没有差别很多。

一群声称自己有着独立思想的年轻人,不过也就是愤青/出轨者/不分事实/背叛者,青春的反动透露着自私、背叛,希望得到父辈认可的天真。影片有个好校长,校长作为过来人说的话:我不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要沉默示威,我只想做一个好的师者,看到你们在教育中成才,不再重蹈父辈的命运,不再经历战争的破碎,不再经历集体农场和工人的辛苦 / (对Theo这种没有家庭背景甚至父亲有“政治污点”的人说)完成一种自我修正的思路是,社会主义不完美,但对我们这种普通人是有益的,我只想跟我出身背景相似的人一起喝杯茶,而不是中产阶级的纨绔子弟 / 不完美的体制依然有一种未来的可能性。(跟导演的《包豪斯时代》对格罗皮乌斯的“非政治的包豪斯”的宣称很像,也寄托于年轻的力量,即便他们现在是冲动盲目的)区别于其他冷战反思电影,对于东德年轻人的绘图到很完善了(如果导演是有意塑造天真可笑的学生们而不是仅仅借此反衬官员的暴戾),因为他们确实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让自己被放逐,“你们这又为匈牙利做了些什么?”(对这种学生的action太有个人体会了…

60年代,一个纳粹和socialism共存,党卫军、集中营的叛徒、参与53叛乱被打倒的中年工人,和重新成功上位的永远的既得利益者,父辈的命运彰显了一种“权力庇佑”道理的颠破不灭;而年轻人们(太心疼男主角,那有政治污点记录的工人的孩子,无论如何也不会有委员会主席的儿子的 “错误永远可以被原谅” 的命运)无论片尾的集体逃离,还是与长辈告别时被家长默许了赞成,某种程度都表达了导演的一种美好愿望——年轻人的冲动象征着一种未来的、但目前一定尚未到来的美好愿望。

不过,片尾突然开始的煽情,比如集体自首,双男主的友情依旧,毫无悬念逃亡西德,似乎真的只是一种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当然也可能是那时候真的没有查的很严,但完全和之前的盖世太保般的调查不在一个调子上啊?)、寄托在电影中的愿望。并且透露着严格的意识形态,最后的主观镜头—在逃离的路上主角拉开了束缚在自己脖子上的领带/体制束缚,显得过于美好了

最感动的是几位父亲——曾经热血被“政治治理”的钢铁工人爱这片土地、努力养家;面对孩子帮忙掩盖生父叛徒身份的牧师养父;高层官员用权力帮助孩子叛逃(一种简单美好的亲情),在自己经历了战争和政治叛乱之后,掩藏了自己年轻时代的荒芜和分裂,对子辈极其宽容和体贴。子辈与父辈的历史逻辑在此重合,又因为亲情走向了不同的、崭新的、可能充满希望的路径。

感觉最自私的是女主角,dbq我要吐槽了。愤青且无主观简介,依赖男性指路,对男主说“对不起我觉得你不敢担当总是找借口,所以我才绿你”,总是起哄的第二三个,全班被开除后还老问男主“该怎么办”,没有责任感到有着大众认为的“男性的冲动”,无语了。自由女性并不是起哄就可以达成的啊姐。“政治正确”的立场也不能救人设。倒是其他几位母亲,一种歌德式的“伟大女性带我们升飞”,男二母亲指导他勇敢地叛逃西德,一种真正的伟大且温柔的力量。(我可能要被人喷性别问题的不正确了…但主要也是导演塑造的吧要说也得说他!对8起)

 3 ) 他们想要自由,却成了国家的敌人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阴影,二战永远是影视产业中一个经典的「标签」。

战后70多年来,世界各地的电影人争相扛起摄影机,控诉战争带给人类的摧残和迫害。

其中,以宏大场面见长的好莱坞自然无需多言,从《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到《血战钢锯岭》,强悍的视听语言总能使人瞬间浸入。

美国著名调查网站Ranker曾发起“最伟大的100部二战电影”评选活动,16万人投票,《拯救大兵瑞恩》、《巴顿将军》等名片上榜

而在大西洋彼岸,作为这场文明浩劫的策源地,德国人更是走在队伍前列,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今天要推荐的这部德国新片,内容无关暴行,而是将焦点对准了冷战初期那段暗流汹涌的历史。

没有漫天血光,却同样以跌宕曲折的情节,让人对战后的国际格局、社会制度生出思考。

更离奇的是,所有戏剧性的拐点,竟发生在一堂中学历史课上:

《沉默的教室》

Das schweigende Klassenzimmer

影片入围今年柏林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烂番茄86%,可谓口碑不俗。

豆瓣评分8.4,资源流出后标记人数已突破2000人,相信曝光度还会不断攀升。

海报上出现了28名学生,嘴巴被红线封住,不禁叫人好奇,他们为何集体沉默?又触碰到了怎样的禁区?

这就不得不追溯到片中的叙事背景,也就是1956年

二战战败后,德国被瓜分为西德和东德,分别由美苏两国接管。尽管此时距建造柏林墙还有5年,但冷战触发的紧张氛围已弥漫在空气中。

影片开头,两名东德的高中毕业班学生库尔特和泰奥去西德拜祭库尔特已故的外公,在火车上遇到了警队严苛的盘查。

这看似寻常的一幕,隐隐为其后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橱窗里限制级的海报,吸引着两个十来岁的少年

借着外出的机会,二人扫完墓后偷溜进一家影院,观看正在上映的西德电影《丛林女神莉亚娜》。

钻进观众席的他们,和天真快活的高中生没什么两样,敏感的政治气压似乎并未在其生活中卷起波澜。

直到电影放映前,一则报道“匈牙利十月起义”的新闻跳至眼前,匈牙利人民因不满苏联政权压迫,为争取自由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并演化为不幸的流血事件。

银幕上,街头闪过的暴乱画面让两位年轻人深感惶恐。回到东德后,他们和朋友聊起这次民众起义,才发现东德报纸上将此事描述为法西斯分子带领的“反革命暴乱”——俨然一个迥异的版本。

一台老式收音机,成为通向外部世界的天窗

为了进一步查明真相,他们带着班上其他人造访同学保罗的伯伯埃德加。埃德加是自由派人士,他家的收音机可以听到西德“RIAS广播台”的新闻报道。

在嘈杂的电波声中,他们得知了与报道出入极大的事实:匈牙利人已阵亡过百,著名的足球明星普斯卡什也在这场暴动中丧命。

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校园后,悲愤交加的年轻人们想要为牺牲者做些什么。在库尔特的带头倡议下,他们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在历史课上集体默哀两分钟。

殊不知,这两分钟的沉默犹如蝴蝶振翅,永远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被学生们静坐抗议触怒的老教师,将此事上报给校方,惊动了领导层和教育部门。

在意识到事端严重后,学生们聚集起来,商议统一更改口径,称默哀是为了悼念球星普斯卡什,以躲过当局以政治示威为由的降罪。

表面友善的上级官员,千方百计从学生们口中套话

翌日,教育部委派一名女官员入驻学校,逐个对班上的所有人进行盘问。

尽管学生们已想出对策,但事态的演变总是出人意料。女官员以东德报纸为据,证实普斯卡什并未“死亡”,整个班级收听敌台的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

一场始于课室内的风波,就这样发酵为颇具象征色彩的政治风暴。班上的每个人都被卷入其中,难以抽身。

如果你以为这等于小团体分崩离析的前奏,那就错了。

怒不可遏的校长将整个毕业班拉到寒风中罚站

面对官员一再审讯逼供,和校方的警告处分,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选择共同揽责,他们不断和当局周旋,捍卫自己独立的思想。

这让我想到前不久高校学生会在网上掀起的热议,当陈腐的官僚作风蔓延至校园,我们既痛心又无奈。而在20世纪60年代初,身处人人自危、信任滑坡的社会转型期,说真话更是要担上难以想象的风险。

但,这往往是人们仅有的,也是最强大的武器。

影片后半段,教育部长亲临班级,并对所有人发出通牒:

“一周之后不供出带头者是谁,班上所有人将被剥夺毕业考试的资格。”

看到这儿,你一定觉得相当匪夷所思。

更让人惊悸的是,教育部还彻查了每个人的家庭资料,以此对20多个年轻的孩子施压。

伴随狡黠的当权者和学生们同时入镜,影片也自此推向高潮。

最终,班上的社会主义分子、立场摇摆不定的埃里克因防线崩溃,供出了默哀事件的幕后主使。

原以为双方之间的拉锯就此画上句号,然而更为讽刺的一幕却发生了:

教育部的人私下拜访库尔特一家,并对其允诺,只要库尔特在班上当众将罪名推给行将入狱的埃里克,就能免于受罚,调查也会即刻终止。

而这份口头协议的诞生,皆因库尔特的父亲是城市委员会主席。

看到这儿,观众们才猛然意识到,电影所批判的对象并非横亘在两大阵营间的重重矛盾,而是冷冰冰的国家机器,及其支配普通人的各种手段——离间,胁迫,利益结盟……

个人的信念集合起来,哪怕再强大,也难以推翻体制。面对荒诞畸形的现实,学生们深知自己无能为力,于是他们相约在圣诞当天坐上驶往西德的火车,在另一片天空下再次聚首。

这场对抗强权的运动看似以失败告终,但只要信仰所经之处,革命的火光便不会熄灭。

作为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沉默的教室》在众多同类型影片中脱颖而出,靠的不单是题材上先发制人的震慑力,更是对那个动乱年代中,青年学子群像的细致捕捉。

片中的每个主人公,都代表了当时特定的社会阶层,抑或观念模式。

从冲在队伍最前列的库尔特和泰奥,痛恨纳粹的埃里克,和奶奶相依为命的莱娜,到那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姐妹……每个人都被刻画得格外鲜活而真实,不论是否基于原型创作,都会让人联想到冷战年间成长起来的一代。

而在这些人物中,内心最挣扎的无疑是埃里克。

他将因纳粹迫害而死的父亲视为偶像,是班上为数不多在库尔特提议默哀时,强烈反对的人之一。但与同窗好友的情谊让他依然选择了说谎,反复徘徊于两难的境地中。

让埃里克引以为傲的父亲,并非所谓“战争英雄”

直到女官员用漠然的口吻揭开埃里克父亲身故的真相,信仰垮掉的他突然失控暴走,开枪打伤了学校的纳粹教官,被判十年监禁。

这一刻,哪怕眼睁睁目睹他出卖了自己的同伴,观众们的心也会随之下沉。

编剧稳健的功力也显现于此。影片中除了学生与官员的对峙,并未执着于塑造「反抗者」「叛军」的传统二元形象,而是以大量精准真实的细节,从侧面表现这场风暴施加在每个人身上的重量。

片尾出现的人物原型合影

他们或许不完美,或许有些稚气,莽撞,却是血肉丰满、用不屈意志谱写自由的一群人。

和这群年轻人相对的,还有片中刻画出彩的父辈角色,同样颇值得玩味。

他们当中既有以库尔特的父亲为代表,在二战中出卖友军、将其推上行刑场的刽子手:

也有像泰奥的父亲这样,曾投身于“53示威游行”,如今却为了家庭回归平凡的前代革命斗士:

革命老炮儿终被命运驯服

父辈们被泥沙掩盖的足迹,与青年一代桀骜的身影相交织,构成了回荡于历史时空的双向指涉,无形间将影片的立意拔高一层。

在边境检查站,库尔特和为自己打掩护的父亲无声告别

更让人动容的是,哪怕起初意见不和,又或是妥协于命运的安排,他们最终仍默许、甚至帮助自己的孩子偷渡边境,亲情的深沉和伟大在此得到了最佳诠释。

当反抗的接力棒递到下一代手中,搏击俗世的精神被延续下来,足以牵动银幕外的每个人去思考那一经典的问题:何为自由?

德国人自省的勇气,从来叫人肃然起敬。不论荧幕还是宽屏,不管解剖罪行还是温故战后余波,都不乏揭开民族伤疤的杰作。

网上许多人评价称,这部电影让人想到另一部著名德国片——《浪潮》。

同样包含纳粹、独裁等敏感元素,后者以极富煽动性的剧作手法,记录了以实验为起步的正规课堂,如何在极权的诱惑力下,滑向不可控的狂热深渊。

相较之下,《沉默的教室》虽处理得冷静克制,却也不失突出的教化意义。它像是对某种病态、消极心理的矫正,向在迷雾中跌撞前行的人们诉出真理:

三位好友在湖边呐喊,发泄压力和不快

忘记身后聒噪,和远方虚幻的楼阁,紧随内心最诚实的那个声音,自会穿过黑夜,抵达破晓时分。

关于自由的电影,我们并不陌生。

不论《飞越疯人院》中看穿体制虚伪的麦克墨菲:

《死亡诗社》中的灵魂工程师Captain Keating:

《海盗电台》中以摇滚为武器的乌托邦:

还是《云图》关于自由在六重时空下的轮回演绎:

电影诞生百余年来,题材和类型不断扩充,技术频繁更迭。但同样的主旨,不论以何种形式包裹,都具有丰沛的情感穿透力。

只因“自由”是如此迷人的字眼,才让所有被塞进框架的规约和指令,在犹如春风化雨的台词和镜头前瞬间哑然。

片中的高潮,是当库尔特逃往西德后,官员要求学生们承认库尔特带头发起了默哀事件,泰奥和保罗因拒绝服从,被喝令逐出教室后,莱娜突然站起身:

“是我想出的主意。”

紧接着,教室里的人纷纷起立:

“还有我的。”

“也是我的主意。”

“还有我。”

年轻人的血总是滚热,而对于匈牙利十月起义的始末,即便我们并不了解,或难以定性,也能隔着一方屏幕,被这群学子的勇气和激情所打动。

这种自我觉醒的标识,足以劈开混沌,令尊严之光重新照入生命。

故事最后,学生们以流亡者的身份踏上离乡的列车,电影在此处戛然中止,又让人思绪起伏。就如泰奥看向窗外、若有所思的眼神,带给人一丝艰难的希望。

或许你还记得,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被推倒那天留下的一组老照片,高墙两头被拆散的人群欢呼着,涌向检查站另一端。

当我们将目光拉回当下,距离柏林墙坍塌数年后,世界各地仍在敌对分裂的道路上苦苦挣扎,数以亿计平凡人沦为政治角力的牺牲品。

面对持续加深的裂痕,我们又当如何补救?

或许答案,恰恰源自每一个人。

 4 ) 沉默之后便是爆发

我是从一个叫做《反派影评》的音频节目得知这部电影,据其他已经看过的朋友说,有些像《死亡诗社》,也有点像《浪潮》。这两部电影都是我非常喜欢的电影,因此这也更激发了我对《沉默的教室》的好奇与兴趣。而在看完之后,更是为之拍掌叫好。

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二战之后的德国,更确切来说是东德,也就是社会主义德国。有些历史常识的话都知道,那是一个敏感而躁动的时代,因为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战败所带来的影响,德国被分为东西两个阵营,每个阵营的人都对自己的主张充满信心。最后,公理自在人心,柏林墙最后还是被推倒,德国恢复统一。自然,东西德国也就成为了遥远的历史记忆。这部电影所聚焦的,也正是在那个年代里的一出小插曲,一群怀揣信念的热血青年与体制之间的冲突。

不得不说,德国人直面历史的勇气堪称世界之最。我们最熟悉的也许就是那著名的总理之跪。但在文艺界的反思更是坦率甚至激烈,有的是鸿篇巨制,也有的只是从一个小角度上徐徐切开历史的伤口。那么,在我看来,《沉默的教室》就是这样一出被切开的小伤口,它并非如以往电影那样凝重、惨烈地展现历史的沉重,而是结合了一代年轻人的成长,让这个伤口的产生与存在更显得如此荒谬而无奈。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即将面临毕业考试的高中生,怀揣重建社会主义的虔诚信念,血气方刚,同时也儿女情长,他们是被老师和家长们引以为荣的一代新人。然而,自从他们从一个孤寡老人埃德加的收音机里听到匈牙利反抗俄国的消息开始,他们的心如湖水被搅动起来。在库尔特的提议下,他们决定以静默两分钟表示对匈牙利起义者的缅怀。这种单纯而异常的举动激怒了老师和校长,甚至引起了教育部长的关注。于是,一场关于良知与勇气的战争在每个参与者的心中开始。领导们为了揪出主谋,不惜以败坏埃里克父亲的名誉为代价,迫使埃里克违背了承诺。就在那些领导以为学生们已经分崩离析的时候,所有人在那场荒谬的指控面前又一次以站立表达自己的抗议,得到的代价就是被取消毕业考的资格。好在西德的检查较松,他们能在西德重新取得毕业的机会。故事最终结束在去往西德火车上。

对于电影而言,我习惯于从叙事和艺术表现两个层面来看,叙事层面自然有情节的流畅清晰而合乎逻辑,人物的行为举止,以及其他要素的完美搭配,时间、地点等。叙事层面的完成度直接影响到对整部电影的主旨把握,而艺术表现层面则体现在对镜头语言的把控上,包括摄影、配乐、场景,甚至道具等。它直接影响的是对观影的感官体验上。电影的进步,实际上就是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就是观众的感官体验的提升。

从叙事层面而言,这部电影完成的相当流畅。如果以故事主角来定义的话,那么这是一部青春成长电影,展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历程,其中包含着友谊、爱情、亲情的交织与冲突,主人公在解决这些冲突之后真正地成长;如果从事件本身来定义的话,那么这是一部反思历史的电影,展现了个体与体制间的冲突,政治意识形态如何蔓延到底层个体,以至于个体不得不顺从,否则,就面临着被剥夺掉你的尊严和生活。但更荒谬的是,抗议和顺从是只能由体制里的领导者来定义,个体无权辩解。在电影中,学生们表达默哀,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抗议。而随着事件的发酵,收买、背叛、要挟等丑恶行为终于让那次默哀成为了“性质恶劣”的反革命行为,这也给了当权者们以“清除异己”的借口。整个故事看上去是一群孩子在始终引领故事的发展,实际上真正推动发展的是那只隐形的意识形态之手。它足以抹除甚至扭曲一代人的记忆,也足以改变一代人的命运,更甚者可以剥夺一个人的生存权利。这样两个看起来大相径庭的题材在这部电影中得以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相比于《死亡诗社》而言,它有体制与个人间斗智斗勇的兜兜转转;相比于《浪潮》,它有丰富的青春活力和少年心性。正是把反思历史的凝重与严肃和青春成长的热情与激昂完美的结合,才造就了这部独一无二的《沉默的教室》。

故事的主角是高中生们,其中以Kurt、Erik、Theo三人为核心,延展出两代人之间的纠葛。Kurt是主谋,他身为城市领导者的后代,却敢为天下先,最早提出默哀的倡议,也是最早遭受体制迫害的一个。他的家族正是这个城市的血脉所在,他的存在本应是这个体制延续下去的希望,但他在认识到体制对他的欺骗之后,他成为了体制最大的隐患乃至破坏者。这本身就构成了对体制的一种反讽,正是它的创立者孵化出了它的破坏者。而Erik与Theo同是“根正苗红”的劳动者后代,看起来完美无缺的出身,却也各有纰漏。Erik的父亲历经战争的洗礼和集中营的折磨,最终成为了通敌者,被Kurt的父亲所出卖,成为绞索下的冤魂。从历史意义来看,Kurt的父亲自然是正义的,但在Kurt看来,出卖本身就是一种无耻的行为,用无耻的行为去换取正义,这种正义的价值也随之褪色。Erik在得知自己父亲的“丑恶历史”之后,愤然举枪冲向他的母亲,最终躺在Kurt的怀里向他倾述自己的无奈之举。出卖者的后代最终为其父亲所出卖的人的后代所出卖,形成了一种代际轮回,也就是咱们所谓的善恶报应。而这更像是对那段历史的一种讽刺,没有人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的战果,所有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只要体制在那里,秩序在那里,荒谬就无处不在。而Theo,心地善良温厚,相比Kurt来说,更为谨慎理智。他提出的以球员之死为挡箭牌为全体同学争取了时间,但也同时让整个事件更加恶化起来。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父亲是炼钢厂工人,母亲是标准的家庭主妇,还有弟弟和妹妹。父亲希望他成为家庭的希望,然而他最终还是朝着那条国家公敌的道路越走越远。而他的父亲,其实也正是53年的起义者之一,最后选择了顺从体制的安排。他的热血已消退,而他的儿子的热血却熊熊燃烧起来。父子俩终于看穿了体制的真面目,于是达成一致,Theo离开东德,走向西德,延续他父亲的一腔热血。

而从艺术表现上来说,这部电影也相当出色。它一改历史反思片那种凝重、凄凉的氛围,以柔美的光线和丰富的镜头语言,展现出这些年轻人的青春面貌,但这种柔美又不至于冲淡它反思历史的严肃基调,相反,它反而更加展现出体制对年轻生命的伤害。最令我喜欢的是Erik端枪射向那射击教师,然后一路跑到教堂对着他的母亲的那一段,摄像机没有选择跟拍,而是与他平行移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他激动的表情和慌张的手脚,光束在他脸上一下又一下的掠过,直到走进教堂里,他喘着粗气质问他的母亲,其他人一拥而上阻止了他的疯狂举动,他眼含热泪的看着Kurt时,从Kurt的头顶投下一束一场耀眼的光,那光束过于张扬,甚至是浮夸,就明晃晃的照在Kurt俯视Erik的脸上,令人不禁想起圣经中耶稣的目光。在基督教的教义中,宽容是最美好的品德。而在这个场景下,Erik俨然化身为耶稣。他最终选择原谅了Erik。他们还只是孩子,他们并不该承受上一代人留下的恩怨,可历史如此无情,还是用这种诡异的方式让他们成为了敌对者。导演想表达Kurt的宽容,如果用台词来表达,那就太低级了,他只用那一束亮的有些夸张的光,足矣。这一出的设计可谓神来之笔,令人拍手叫绝。想到国内目前还是苦大仇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方式,实在令人汗颜。

整部电影的配乐也非常巧妙。配乐,或者表现人物的心境,或者暗示人物的命运。整部电影多是低沉徐缓的弦乐,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脆弱,间或有钢琴的弹奏,凸显出其浓厚的文艺气质。导演深谙配乐的使用之诀窍,在人物对话中不使用,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表达从而梳理故事的情节,或者了解人物的个性,而在人物行进中,配以适当节奏的音乐,似的整部电影既丰满又干净,没有过分的情绪渲染,也没有浮夸的情感煽动,恰到好处。

片尾同学们站起身来的镜头,会让人联想到《死亡诗社》或《辩护人》的类似镜头,只不过在时间安排上存在差异,后两者是把其用在最后的镜头上,有效的引起人们的情绪共鸣,而这部电影结束在去往西德的火车上,相比而言,力度就弱了很多。这或许也是导演的有意为之,他尽可能的调和青春片和历史片的色调,让它最终停留在年轻人前往远方的路上,留下希望,而非那种众志成城的情绪煽动。这一点自然见仁见智,我个人是很喜欢这种处理的。

我们总说,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而我们只有改变电影的国家。这是一种有些怨念的表达,但也的确反映出我们当前的症结。具体该由谁来解,怎么来解,什么时候来解,都是未知。我也很期待如《沉默的教室》这样既能引起人们反思历史又能得到极佳的感官体验的电影,但无论是思想还是技术上,都还太遥远,也只能“留与后人评说”而已了。

 5 ) 自由基石的隐蔽反思:荒谬共着深谋

这是一部有点奇怪的电影,很多人认为它工整地叙述了一部西方视角的反社反共求自由的坎坷历程,一如多少年来那样在传统电影语境中将西方视为彻彻底底希望的化身而把红色阵营的此时此刻比作当下炼狱,但同时奇怪的是,我们也不乏能从电影中多个主要人物口中听到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坚定和信赖,即使被出卖,被告知父辈的真相以至人生崩溃,被专权欺凌护佑不了自己的学生,这份信赖单薄到身处极端情境犹似自保的借口,却在整个电影的氛围里,与主题似乎略微相悖的观点最终都并没有给予相应传统上的讽刺效果,而在它与传统无异的结局里,导演把自己的小心思插在了斡旋之地——他确实对那个时代那些制度中一部份被忽略的美丽心存怀念。有很多人说这电影立场完全偏西方,这是不公的。从电台对足球队长的诈死煽动到库尔特的主席老爸一句一句详解匈牙利事变中其他残酷细节可知,主创方并没有按照经验——理论的完全偏袒。而事实上西德或西方形象的存在,只是作为一个代替表现希望的象征符号。本片真正临摹的恐怖,不是一种意识形态间的对立,而是一种全景式的权力控制技术,一种递进威胁的专政之能。法西斯这种类反派,一直长存在那个世代东西德乃至东西方对官方之敌的宣传里,所以以至于本片在不那么严苛的生活环境中无意渲染两大主义的优劣与否,而以东德为例点出了专制之恶。

是专制而不是主义。

感同身受的异国观众如我们,尽可以在相似的官方话语,雷同的境外反动分子外号,熟悉的调查分化手段,钢铁般的女探员和她私下的卑鄙上找到历史的影子,瑞泽尔说过,当年如果马克思有余力能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官僚体系做一设想和研究,他可能更青睐资本主义,毕竟社会科学的发展早已经证明,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变迁与官僚体系或者说治理组织的合理化是完全两个方面,穷极社资两姓百年间各类极权政府,由一两处卡里斯马统治上升到一整个科层结构的专政化,系统在自我演变,阵营和利弊权衡的价值体系也渐趋分崩离析。

能来这个页面的豆友,基本上也经历过去年辗转多次的的士司机之旅,在四五个打车页面寻觅光州之魂,大概率也看过1987,之后也可能会去维基南韩那份历史。

阵营与敌意的幻变是如此戏谑,从迅雷D盘俯瞰而下,光影明灭间历史经验用最戏剧化的桥段打磨着似有似无的自由基石,荒谬共着深谋,残忍拌着无畏

过去在东欧,资本主义是反动分子。在韩国台湾,在冷战时期的美国欧联,赤色分子是永久的梦魇。而学运,则从五四到法国五月风暴,到布拉格之春,本片的布达佩斯,历历长存,同志亦凡人问为什么同一种制度会在不同国家引起人性之恶(该条短评已被和谐),也就是问到底是制度引起的独裁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专政,其实关于这一点,看电影是没法厘清的,不那么艰涩地从学理上了解,大家可以去看托克维尔的那本书《美国的民主》,尤其下卷,那是你将会在未来每个夜晚都可能无法入眠的文字。他谈到过度平等引起的无可逃避的专制倾向使人深思。

让我真正感慨想到的是,导演在淡化意识形态之争的时候,既没有片面歌颂西方电台的客观真实,又没有一昧从各个方面全景展现东德的窒息环境,在压迫的间隙下,东德的大众坚持着自我关怀,仍有许多不断产生的新美好和坚守的旧人。

本片核心情节,则采选的是由一场似乎无关大碍的默哀而层层递进牵动的政治恐怖,自老师到校长,督导到教育部科员,最后到部长。看客们似乎觉得太过小题大做,可深知学生背景们的官员却依旧要锱铢必较,穷凶极恶地在找到责任人的同时还要瓦解学生彼此间的团结,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的思想叛国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基于一人的传染而团结更多人的威胁,一个精通权力技术的官僚系统,自然明白只有另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系统才能有对抗的资格,而消解这个资格的必要,不是基于所谓人性之恶,而是一个组织,一个以统治为目标的团体对维存自我的应当之举,这是没有意识形态区分的普遍现象,以电影的手法可以填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大家因而可以感受到相似的惊悚。19世纪以来工业化迅速发展带来的越发精妙的权力技术手段在不断深入到日常治理的同时也深入到了独裁的智慧里,这点大家可以看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科层制的演变可移步韦伯的支配社会学,来略作深入一点的理解

 6 ) 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对青少年的冲击及反思

影片介入同类题材相对涉及较少的校园领域,着力点落在对信仰与背叛的思考。

少年质朴的崇拜、信仰,纯洁的心灵之湖遭遇现实世界无情的侵略。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两条线不断的碾压下,少年们坚持,还是屈服?

这种时候是最显真本色的,上帝箴言和那句校训不时闪现,仿佛在提醒着童鞋们,这才是人生中的一次大考!最后不出所料,每人交出的答卷各不相同。

历史当然是避不开的,不过不是影片的重点。重点是父辈们被思考,被撼动后,也不得不交出自己的那份答卷,将两个世界,两份成绩单,摆在台面上来相对比,明了。阅卷交给了观者。

于是,孩子们成了自己理想的践行者。

友谊万岁!

 短评

发现当下很多人的心态其实和那位校长很像很像。正如他自己最后所说的那句“你们这样做,能帮到匈牙利人民什么呢?!”

5分钟前
  • blue三点
  • 推荐

意识形态套入的太过于仓促僵硬,使得人物的行为显得愚蠢而无意义。

8分钟前
  • 灰色幽默
  • 较差

有什么比年轻愤怒、有意识的学生一代更有力量的呢。最后看到竟是真事改编觉得更加迷人

13分钟前
  • matchappuccino
  • 推荐

我不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就一定激发人的恶,资本主义同样会如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不过是执政理念,最终能有多少人支持,看的是执政手段与管理方法。我承认苏联的管理方法非常失败,但不必为此矫枉过正,否则出现的仍然是悲剧。比如给强奸自己的难民道歉这种,绝对是矫正过头到变态。真正理性的做法也许是对学生不进行政治宣传。你把这则真实的故事中的执政者,改成美国麦卡锡主义,改成穆斯林沙利亚法执法人,这个故事的力度都一点不会减弱,但问题仍然是你让年轻人看到哪个?所以,不对学生进行政宣是不可能的,那是不是这个世界就注定在不同的主义与教条中战争不断?不是的,你要教给学生的是思辨,是不盲目迷信,这才是他们以后生存下去的东西。所以这部电影只能是一部精彩的资本主义宣传片,因为现在德国人的思维是无法真正反思的。

15分钟前
  • 阿文
  • 还行

我也想有一个坐上短途火车就能通往的自由之地。

19分钟前
  • 红毛丹
  • 力荐

集中营已经拆除,自由却远未到来;柏林墙尚未垒砌,观念已无法相通。21岁的士兵揪住18岁的少年,53年的事件影响着56年的沉默,父辈的攻讦转而子辈的出卖。壁垒面前谁是犹大,责难面前谁又是圣人。讲台上倡导自由的代表,轻易变成倡导的另一面。两分钟的沉默背后,又有多少声音消失于烟消云散的恐怖中。

2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1.一个人叫造反 一群人叫民意。后面看的真燃 2. 对比下最近微博热搜上各种大学里学生会的种种行为 啧啧 我们这代年轻人不行啊。

24分钟前
  • 留半清醒留半醉
  • 推荐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政权好,也不知道需要的什么样的政权。但是我希望我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可以充分的享受各种表达自己欲望的权利,看新闻消息不需要利用其它的工具,人们能全面的了解任何一件事情,而不是只能听到一面之词。

29分钟前
  • 嘿嘿嘿
  • 推荐

其实吧,干脆把条目删了更方便...

30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年轻人就是这样,热血而冲动,轻浮(简单的从已知片面角度判断问题和做出行动)、绝对(认为非黑即白)、无畏(不计后果,甚至生命)。人性又是这样,生死和利益面前,诚实、情感、道德、善良都变得脆弱。青年是有棱角的石头,生活为你打磨,大多成年人变得圆滑。影片只截取了他们人生中的一段,而未来他们又会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呢?是否为今天的坚持骄傲?或后悔?气氛非常好,令人感觉无形的恐怖。其实有些真实事件比较敏感,若不能真实还原就造成严重误解。

35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一个纳粹之孙,一个红色战士之子,血统决定论是多么荒诞啊。喜欢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主人公乘上开往西德的火车,松了松领带,仿佛扼住喉咙的无形之手也消失了。

39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最触动的是父亲在警察局看到准备逃跑去西德的儿子 那临别一握

41分钟前
  • 陆嘉辰
  • 推荐

#Berlin2018# 非常柏林的东西德故事;中国观众尤其会感同身受(各种官僚党棍拿来都不用改词儿的),DDR统治下的收听敌台与上纲上线;好处是从调查展开而写了两代人(虽说不免太男性中心主义和血统论),并且和匈牙利事件有个不错的互文关系,年轻演员有颜;问题是拍得有点太行活儿,尤其第一幕太慢

42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边看边忍不住想:这是个多么微不足道的故事啊,讲得倒是有声有色。而我们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好故事,可惜一个也讲不出。至少现在还不行。

46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一部电影,三易其评。没事,你删一次我就再发一次。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反正我不会当灭亡那个。

5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至少还能用脚投票。

54分钟前
  • zci
  • 力荐

“妈妈,真相有多重要?妈妈,为什么你什么都不说?”“离开这里,再也别回来”

57分钟前
  • 西决
  • 力荐

一场小小的反抗,却在特殊的高压政治时代背景下,演变成一场连作案。父辈的欺骗背叛,是青年一代信仰坍塌的最后稻草。一个国家,两种信仰,这种人为的分割终究是反人性的,和《再见列宁》、《浪潮》有异曲同工之妙。

58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东德某毕业班学生临时以课堂静默一分钟的方式悼念匈牙利革命的亡者,全体学员由此沦为政治刁难对象,其家庭与个人命运被彻底改变。以学生、家长、校方和当权者四重视角强调事件复杂全貌,更细致展现集体内部分歧,延续的德国二战史造成的代际冲突和政治迫力作暗线,个人与集权体制的矛盾关系制造张力。

1小时前
  • 小易甫
  • 推荐

豆瓣版“沉默的教室”:我的关于制度优劣的评价被河蟹了~~~~~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