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照进现实

爱情片中国大陆2006

主演:徐静蕾,韩童生,贺鹏,孙少华

导演:徐静蕾

播放地址

 剧照

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2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3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4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5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6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3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4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5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6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7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8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19梦想照进现实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13:55

详细剧情

某部正在拍摄中的电视剧的女主角(徐静蕾)深夜短信该剧导演(韩童生),称有事想面谈,见面寒暄完毕,她即提出罢演,原因是实在恶心剧本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演不下去,导演好言相劝,说该形象本是为她量身打造、要以大局为重等等,无奈女主角铁心罢工,导演作罢。   导演称当初接戏相当被动,女主角的辞演让他如释重负,得到女主角讥讽,导演暴跳如雷,两人开始争执,导演怪女主角歪曲事实,女主角嫌导演做人太假。最终,话题又回到剧本,围绕它,两人就做人的技巧、人生的困惑、现实对梦想的凌驾等方面展开辩论。

 长篇影评

 1 ) 每个人都在表演自己

这部电影的DVD碟在好几家音像店都是大摞的堆积,不用问店家,就知道它的命运同老徐的那本博客书一样,与其热闹的博客形成鲜明对比,问津的人鲜有。老徐在拍这片子时大概也想到了最后会死得很惨,但她没为赢得票房在媒体面前使劲糟蹋自己,从而再次成功与那些知名美女明星拉开不小的距离,离真正的艺术家又靠近了一步。同时,观众的不买账或多或少又一次证明了大家多么喜欢自欺欺人,明明是脑袋琢磨事的功能日渐退化,却还偏说老徐的电影太文艺,看不懂。
何况,无人问津不代表片子就糟,小众与否也更是要相对来看。如果从单调狭窄的电影空间,略略极端的拍摄手法,以及老徐和韩童生两个人聊的那些影射娱乐圈混乱的事上来说,这片子确实有些小众,让人提不起精神。但如果我们能稍微留点心,会发现电影所表达的东西其实和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有关。老徐说“我不拍别人看不懂的电影”并非为了把观众哄进电影院,影片的确不是那种应景的热闹之作,可是其中的力量要靠耐心才能寻到。
当老徐和韩童生跳出原来被宥的演员与导演身份,索性敞开来谈不准备再拍下去的电视剧的本子时,原本压抑的矛盾也跳上了桌面。导演发现原来自己的民主公正,在演员这头不过是表面装样的自大狂——这样直接的碰撞多少有点杨德昌电影的味道,人与人交往时都在装虽是彼此心知肚明的事,但如果真捅破那层窗户纸,全然接受在对方心中原来龌龊到了不堪的形象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搞不好就会崩溃。
如果说有不足之处,该是结尾女主角在所谓的强调重现生活原状的“理论”下让导演将那些丑恶的面孔全从剧本里删了去,只留下她自己,还反问一句“这不就是现实吗?你原来的梦想是什么?”这说明老徐还不够残忍(或者说老了的编剧王朔失去了在《动物凶猛》里的那股劲)。本来英文片名“Dreams may come”里的“may”特别有味道,它能很好的说明生活原本要比电视剧还要恶心,这样一搞,反给人装纯装B的嫌疑。

 2 ) 现实就是个洋葱

这部电影就象是一个洋葱, 一层又一层, 掩盖着太多的东西. 最外面那层是一个才女的第三部导演作品, 撕了这一层, 发现里面不过是个北京大妞对生活一厢情愿的撕扯. 再往里, 发现是王朔这个胡同串子在耍贫嘴. 紧贴着贫的是幽默, 紧贴着幽默的是讽刺, 讽刺再往里一层是矫情, 矫情的下面是落寞, 落寞下面是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下面是悲观, 是挥之不去的感伤, 是现实这个洋葱永远都会让你流眼泪, 而梦想永远无法照进来, 只能在最黑的地方见.

 3 ) 又一部极端的电影……

    昨晚在北大看~晕晕乎乎的……幸好徐导及时出现,整个会场立马由死气沉沉转入热火朝天……  
    片子的风格很喜欢~幽闭的房间 两人的对白~枯燥不失谐趣!导演功力不赖,不过也极大地挑战了观众审美疲劳的限度。 电影中这种纯对话形式其实并不新鲜,很自然地令人联想到喋喋不休至大师级别的法国导演侯麦和闲聊乱侃至准大师级别的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半梦半醒的人生》《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这两位都是对话的狂热爱好者,电影大都是男男女女一场接一场的神聊,而且都“漫不经心”地聊到了“形而上”的高度。
    “老徐电影,王朔语文。”有了王朔,台词变得甚是经典,可那是文学的东西,换作影像,只能落得矫揉造作的境地!
    导演自己喜欢的东西罢了!试想这部电影毕竟小众,其结局只能两种:喜欢的人极其喜欢,讨厌的人极其讨厌!(和《春田花花》差不多哦?) 
    片尾曲还可以~啦啦啦啦……

 4 ) 王朔小说就该这么拍

 我看了一次以后,又看了一次,然后陪着别人再看了一次。
     王朔的小说,就是靠语言推动情节,你无需去看人物的样子、服装……那都不是重点,只需要听他们侃就直接嗨了。本来就是口腔文化,情节都在话里。所以,大可以只开音频,闭上眼睛——听。
     以前看过王朔的小说改拍的电影,90年代拍了好多,被当时的电影风格所影响,都很不对味,包括一般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等。现在想来,真正叫排出点味道的掰着指头都能数出来——
     阳光灿烂的日子
     和青春有关的事(电视剧,最牛)
     甲方乙方
     过把瘾(电视剧,徐和佟的电影不能看,挺毁的)
     还有就是这个,这个算次之的吧。
     看完这个电影,我突然想起王朔的新书千岁寒里头有收录原本,还没来得及看呢,于是马上翻回去看。搞了半天这么长呢,搞了半天删除了这么多呢,要按他写的那个拍,估计得要4小时。
     我觉得以后王朔的片子都能这么拍,估计
     1、制作成本会大幅度下降
     2、演员演起来太累,还得北京话溜的,外地的不行
     3、票房会很差
     我还是很期盼的!

 5 ) 电影也可作噱头——小议《梦想照进现实》

2006年的夏天,两部电影的名字充斥着整个国内网络,无数虫子在热切议论它们——《疯狂的石头》《梦想照进现实》。我就个人观感对《梦》片小小发表一下意见。

电影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应该是用图象来讲述故事,当然还包括声效、语言和字幕等,但它最基本的特性,还是得用画面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梦想照进现实》单就这一点而言,已经不能将它归之为一部电影。相反地,我认为它更多地是用电影这个称呼来为这场双人相声当了一个精致的噱头。

《梦》片毫无故事情节可言,从头到尾就听老徐和韩导两位小愤青和老愤青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地发表他们的艺术观、人生观、世界观去了,种种观点看似精辟深奥,台词句句珠玑,噼里啪啦冒出来让人想逮一句以供日后生活中当经典对白调侃调侃都来不及。整个一出戏就这么说完了,细想起来却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看完片子最大的感觉好像是在自家墙上凿了个洞,偷听了一场邻居刘二和王四麻子的闲龙门阵。不时地还被里边的台词刺伤了幼小而脆弱的心灵,吃着咱观众的粮食还骂咱是傻B。真受伤。

老徐估计是把这片子当小白鼠作实验来了。但左看右看它确实是没有什么出彩画面及剪辑技巧可言。不讲故事的电影也多了,像反情节、反戏剧化的电影中,《黄土地》算是一部经典了,89分钟,你愣看不出个什么具体故事来。可是别人用油画一般厚重的画面语言,来表达人的某种潜意识,反映了我国黄土高原上,黄河岸边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3个成员的命运。

比画面比不得,就拿同类相声形式的电影来说吧,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就够令人拍案叫好的。《千禧夜我们说相声》《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等等,不但形式丰富多样,台词也让人忍俊不禁,看着看着,却有种笑到深处是悲凉的心酸和无奈。同样讲道理,别人从不喊口号,就让你在黑色幽默中去静静回味,细细反思。《梦想照进现实》你说明个啥问题了?不就是将王塑老师对待娱乐圈对待人生的个人观点,通过两个人的嘴,搬到大屏幕上试图引起我们的共鸣吗?要引起共鸣,看书就得了,犯不着坐那一个半多小时,到最后蜷在沙发上落了个莫名其妙和后悔不已的表情。

这个夏天,还是让疯狂的石头,砸得更猛烈些吧:)
  

 6 ) 这话是品出来的

 总体来说称不上一部好电影
  喜欢剧本,道具,音乐,一些光线的设计也不错~
  
  但是布景和演技都不敢恭维,给人假的感觉
  
  个人认为剧本讲述的贴近生活,曾几何时,大家不在梦想与现实中徘徊着,矛盾着,最后得出结论:不得不继续生活,微笑面对……
  
  王朔的这个本子反映了生活……需细品

说句题外话:刚刚从这部电影中发现,老徐的牙齿怎么那么不齐阿~呵呵~牙齿不好,也不知道去整整形~只是客观发表一下,毫无个人感情
老徐的众fans们表扁我,我也挺喜欢老徐的~^_<

 短评

新歡勝舊愛,媚行就酒愁——2006.7.5万達影城觀影“側”記(大太陽)

6分钟前
  • Connie
  • 推荐

好文艺哦,老徐最擅长搞文艺。

11分钟前
  • 苏比
  • 较差

两个话唠.我觉得如果中国真想拍好这种话唠电影,请多学学别个贾木许的<地球之夜>!

16分钟前
  • WAKEUPSTUPID
  • 较差

就胡扯吧你

20分钟前
  • 剁主
  • 还行

我觉得还不错!

24分钟前
  • 葡❤️萄
  • 推荐

叨叨逼 话痨片儿 朔爷编剧

26分钟前
  • 闲人
  • 还行

太絮叨了,看的稀里糊涂

30分钟前
  • 悯笈
  • 推荐

很喜欢这个剧本。

32分钟前
  • 胖跳跳
  • 推荐

太爱了这片子。王朔是语言毒贩。

34分钟前
  • 泪小鱼|念。
  • 力荐

聊着聊着两个人都累了,大家看着也累,挺自我的一部片子,但是论zhuangbility格度还不够,普通观众不爱看,文青看不上眼

37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聚光灯关了,生命无法承受之没东西扛!高处的姜文拍低处王朔的动物凶猛,低处的徐静蕾拍高处王朔的梦想照进现实。虽然高低两人都懂王朔,但姜文用老练的视听翻译技术和准确的选材放大细节,让观众也懂了王朔;而徐静蕾只能用风格化和讨巧的形式掩盖其有心无力,徐静蕾还是难以用电影去驾驭王朔的文字。

38分钟前
  • 狐狸修炼中
  • 还行

太罗嗦了

39分钟前
  • 甲马不是马
  • 还行

值得一看

44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有趣现实无奈可悲废话连篇烦躁都可以描述这样一部有想法却看着烦的电影。

47分钟前
  • 朵拉和朵拉
  • 推荐

对话当然算到王朔头上,但是导演和摄影都有看头。

48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推荐

你知道光和光怎么打招呼么?最黑的地方见。

52分钟前
  • 茶咩咩你不要慌
  • 推荐

觉得你老妈老婆或者老师唠叨就看看介个

56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还行

王朔也是个人物

57分钟前
  • 东呆
  • 推荐

呸!

60分钟前
  • 木卫二
  • 很差

充满了软肋但依然好看,因为一个女导演竟然只用蛋逼活活撑起了一部电影、

1小时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