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德米尔儿童

剧情片英国2020

主演:托马斯·克莱舒曼 萝玛拉·嘉瑞 伊恩·格雷 蒂姆·麦克纳尼

导演:迈克尔·塞缪尔斯

播放地址

 剧照

温德米尔儿童 剧照 NO.1温德米尔儿童 剧照 NO.2温德米尔儿童 剧照 NO.3温德米尔儿童 剧照 NO.4温德米尔儿童 剧照 NO.5温德米尔儿童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5-15 00:54

详细剧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被安置和重建的大屠杀儿童的悲惨故事,并最终使人得以肯定。它始于新大陆的不确定性和恐惧,但最终导致了所有人都珍惜的希望和善意以及终生的友谊和幸福。

 长篇影评

 1 ) 温德米尔儿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国被安置和重建的大屠杀儿童的悲惨故事,并最终使人得以肯定。它始于新大陆的不确定性和恐惧,但最终导致了所有人都珍惜的希望和善意以及终生的友谊和幸福。没有煽情,也没有轰动场景,而是聚焦在一群群孩子的视角。他们的无助,他们的怕,阿们抱团一起警惕着他人的善意与恶意,都令人揪心,影片影视聚焦了孩子们心灵重建的过程,伤疤永远存在,而未来,值得期待。和特效震撼血腥无情的战争场景相比,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却丝毫不显温吞,沉静中的力量才最为感人。

 2 ) 那些孩子没有长大的机会

活着并被看到的只是少数,那些依靠梦和想象邂逅的可爱笑脸,纯粹的难以碰触,也早就被现实狠狠击碎,剩下没有差别的日夜,黯淡着清澈的眼眸,惊恐中挣扎着喘息,呼唤着自由的世界,最后饥饿告诉孩子,接受这份绝望和不甘…… 我不觉得电影拍的很棒,只想了解那段历史,当意义大于形式,还有什么作品比头脑更好呢?

 3 ) 温德米尔儿童

《温德米尔儿童》(The Windermere Children)是BBC今年上映的一部新片。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描写的是1945年二战结束,纳粹集中营幸存的300名犹太少年儿童被送到英格兰温德米尔湖畔安置,由一个心理学志愿者团队帮助他们走出阴影重返社会,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了法西斯反人类的罪恶,并彰显了和平、正义与爱的力量。影片拍摄精美,配乐动人,表演出色,情绪基调从寒冷到温暖,由阴沉到明亮,带给观众深深的感动。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这部影片会让我们有更多和更深的向上的感受。

 4 ) 营地想象与孩童创伤

《温德米尔儿童》(The Windermere Children),由迈克尔·塞缪尔斯执导,讲述从集中营中被救出的数百名儿童如何在英国的温德米尔湖区展开新生的故事。电影所取材的真实故事类似于金德运输公司,后者从纳粹手中拯救了将近一万名犹太儿童。该片审视了后集中营时期从个体生命折射出的大历史;同时,它也是一部对当下欧洲移民现状的反思之作。在《辛德勒的名 单》中,红色在惨白的景象中被赋予希望的意涵。而《温德米尔儿童》则相反, 以红与黑的色块开场,这一隐喻克制地触发我们对战争与纳粹熟悉的联想。红色与创伤回忆的联结,在影片中以符号的形式反复出现。孩子笔下的集中营画、血块,以及燃烧的火焰,都指向在集中营暴行消逝后无处不在的创伤,而营地则同时代表着根深蒂固的伤痛与逐渐铺陈开去的生命线,是过去与未来的相遇。

一群自小在暴力中成长的孩子,终于在一个深夜抵达英国温德米尔的营区。 这里是他们救赎之路的起点,也是仍然被噩梦所萦绕的隔离区。影片一开始,湖区的营地与回忆里的集中营之间存在互文。即使这里被自然的山林所包围,但营地天然的规训性,即使是那些来自文明社会的准则,仍然体现出与集中营某种残忍的相似性。

受害儿童被要求在队伍中有序前进,专业人员对卫生与体检的要求,以及孩子惊弓之鸟的表现等,都在“重现”纳粹暴行的一面。当小男孩展示他的手臂条 纹码时,观众或者恍然觉得犹太人被赶入集中营的场景就在眼前。斑驳的墙体,铁丝网,半夜从黑漆的走廊里传来的噩梦呼喊,都仿佛是在复制集中营的环境,如我们看过的那些以集中营为主题的电影一样。只有当小男孩 Salek开始在林间奔跑,自由的影子才第一次有形地降落到这些孩子身上。电影明智地没有在一开始就将营地与“家庭”、“拯救”或“互助”进行捆绑。 它借助大自然来完成过渡,既包括从战争到和平的过渡,也包括从自我封闭到开放内心的转折。这种对空间想象的复杂化使得后半部分的转变十分可信。

怀着救赎的目的,老师与负责人试图帮助他们重建内心的秩序。然而正是在一次次“科学”的尝试中,毁灭性的时刻以极度真实的方式呈现,按营地负责人 Oscar的说法,“他们的恐惧被常态化了”。儿童心理学家安娜·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任何行为都具有意义,尤其是非语言交流。 而在影片中,这一点明显地表现在创伤后遗症与儿童心理的结合中。他们少言寡语,过度的应激反应(比如面对纳粹军礼的失禁)以及情感上的解离与畏惧(绘画课的有限想象)等等,都以一种孩童式的天真表现出来。运用孩子的形象来表达集中营的主题屡见不鲜,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和《美丽人生》,而《温德米尔儿童》则是以近乎纪录片的方式刻画了孩子被重创后所体现的本能,即动物性。他们自给自足,影片中一个小女孩成为一群小孩子的核心,他们围绕她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入睡时伙伴会全部挤到她的床底,不发一言。这种真实的荒谬,准确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在幸存者Hersh 的叙述中,“运气”这个词语经常出现。他们的绝望并非仅仅来自于战争暴力,也有劫后余生所带来的心理压迫。在他们的世界中,自我想象从熟悉的他者身上得到投射。孩子们之间的相互支持恰恰也来自于这种“幸存”之后对彼此的身份认同。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被自然山水所包围的营地无疑已经转变为救赎的象征。 孩子们骑着自行车从林间穿过,他们身上消毒粉的白色与背景糅合,构建了其幽灵般的形象,并进入城区,孩子自顾自的漫步就此与城镇上的居民并置。 居民的角色也部分代表了观众,这种在场的观看成为一种对历史的凝望。此外,不管是梦境里的松树与母亲,还是孩子跳入水中后的无声呐喊,以及湖面的倒影 所呈现的痛苦神情,这些疗愈的过程都发生于与真实世界隔开的安全区。这个地 方创造了连接孩子的纽带。

绿色与白色的碰撞是对抗、摆脱桎梏后的自由瞬间,当他们随后进入社区,众人投注的目光则成为一种对历史的直视,空间再次具有方向,充满了权力关系,施压方与忍受方。

有人认为,我们必须考虑“目前对战争和政治动荡之下的儿童难民的态度”,才能对这部电影进行进一步的解读。与当今的移民危机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温德米尔实际上也是一个关于难民和流亡的故事。片中插入的对外来者的歧视情节,以及难民融入当地的尝试,都使得这部电影的叙事更加完整。尤其,电影隐含着的对于移民问题的思考,事实上对营地空间(对社区与英国本土)的延伸提供了合理性。历经两代,当现实中的幸存者出现在结尾处时,我们能够从当下的角度思考过去遗留的问题。

 5 ) 纳粹集中营大屠杀后幸存儿童康复中心的故事

英国电影《温德米尔儿童》(2020),从艺术水平来看,并不算太好,但这部影选择了一个特别的题材。该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二战后在英国温德米尔湖建立的一座纳粹集中营大屠杀后幸存儿童康复中心的故事。该中心由英国犹太慈善家蒙特菲奥里建立,第一批送来了300名儿童,年龄从几岁到16岁,在短短的6个月的时间内,由心理学专家采用绘画、体育等多种方式对幸存儿 童们进行心理治疗。重塑这群儿童的生活信心,让他们在6个月之后能重新回归到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当然,对于许多儿童来说,这6个月实再太短,他们内心的创伤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得以逾合,可能是2—3年,也可能是一辈子。

影片中用了几个场景来表现这群幸存儿童的创伤。一是抢面包的场景,当他们第一天就餐时,大家规规矩矩地坐在桌子两边,当中心的犹太拉比刚祝祷结束,孩子们马上疯抢面包,然后急速跑回自己房间,把面包藏在被子里、柜了中、床底下,确保安全后,才偷偷拿出面包来吃。二是有6名7岁左右的儿童,第一天到达康复中心时,一名女心理老师希望让他们男女分开到不同的房间,结果被其中的一个男孩在她脸上打了一巴掌,这位心理老师心理很难过。但是当这群孩子的护送者带着这位心理老师再次回到房间时,发现这6个孩子全部并排拥挤着,睡在床底下,因为在这群子心里,只有一起躲在床下才是最安全的。后来,在一次森林中散步之时,当位英国女士牵的小狗向她们叫了两声后,这个场景再次发生——这群孩子被吓得跑入森林中,并排躲在一棵大树的支出的树根之下。三是每天深夜,康复中心的管理者和老师们会站在儿童的宿舍房之外,而此时,几乎每个房间都会传出孩子们在睡梦中发出的痛苦呓语之声。四是在绘画治疗过程中,孩子们一幅幅以黑色为主色调的画,向观众展示他们内心的痛苦。

影片对儿童们的心理创伤仅点到为止,没有更深入地进行挖掘。这也难怪有影评者说这影片更像是一部纪录片。我想,如果这影片在结构上能以其中2—3名儿童为主角,其他儿童为辅,对他们的心理创伤进行深入挖掘并一一展现出来,老师们对不同的心理创伤进行不同的心理治疗,我想这影片将会获得较高的声誉。

当然,影片给了观众一个光明的尾巴,用6名当年的幸存儿童现在还活在世上老人的真人镜头,用文字向观众讲述他们从温德米尔康复中心出来后是如何融入正常社会的。

 6 ) 如何修复破碎的灵魂

除了对纳粹大屠杀的强烈控诉,这部电影最触动人心的大概是对创伤心理的疗愈过程。能够治愈战后PTSD的,不仅是安稳的寓所、充足的食物、干净的衣服、患难与共的友情,以及温德米尔如画般的乡村风光,还有耐心而专业的心理指导、有效的艺术、语言和运动治疗——

在进入治疗中心后,你能看到在照护人员的倾听和陪伴中,创伤儿童的情感开始慢慢流动,这里面不仅仅有悲伤、惊怖的成分,希望和力量也慢慢浮现出来。而顾问们在整个过程中不评价,不判断,不强行破局重建规则,只是俯下身去去观察、去接纳、去共情,去支持,去尊重。去给予时间。

当然,为这些千疮百孔的灵魂重新赋能的,最终是孩子们自己。强烈的自我修复愿望让他们怀抱与家人重聚的一线希望、始终不抛弃原生的身份和名字,一遍一遍地和当下真实的时空相碰撞、核对,再举步维艰地重新接纳和拥抱自己,以及这个新世界。尽管,这需要一个持续、漫长而无比痛苦的过程。

尤其喜欢奥斯卡在孩子们即将离开时讲的那番话:“在你们失去一切之后,你们值得拥有更多。但是离开之后就不要再期待,更不要因为曾经的痛苦而随意向这个世界索取。”

庆幸劫后余生,小心护持曾经的创伤,不自暴自弃或自怜自艾,而是奋力在废墟上开出花朵——正是这样的正念,才让电影结尾那些真实发生在幸存者身上的故事,变得如此闪闪发光。

 短评

1945年8月,英国政府同意为1000名纳粹集中营的儿童幸存者提供补给,其中300人被带到温德米尔湖的卡尔加思庄园,一队顾问和志愿者聚集在一起,希望能帮助他们康复。→ 看过好些关于二战犹太人被屠杀的电影,聚焦幸存者生活的作品倒比较少见。→ 女士们先生们,尊敬的客人,在大家失去这么多之后,没有哪个孩子比你更值得拥有这个世界。但是当你离开这里的时候,不要期待什么,不要觉得你的痛苦给你带来了什么特权 去攫取世界上你想要的任何东西。就像你们在这里赢得友谊那般 去在世界上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在卡尔加思,你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建立了一个新的家庭,他们将和你共度余生,互相照顾,为自己感到骄傲,为你所克服的困难骄傲。即使你与最黑暗的思想斗争,也仍要对生活所能创造的奇迹保持开放的心态,尤其是奇迹发生之时。敬你们,我亲爱的孩子们。

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敬生命!

12分钟前
  • 春光
  • 力荐

数次哽咽,一次笑点——他们的幸存是多么地不易。

13分钟前
  • 唯吾知足293
  • 力荐

故事很好,但拍得一般。(牙齿的细节做得不错

18分钟前
  • 朴九月
  • 推荐

贵在平实记录、没有煽情台词、也没有人性剖析的演讲,一切都平淡展开,因此更显动人。Noble feeling,decent behavior,这些英国人推崇的情感都可以看到,更别说还有如诗如画的湖区风光。

20分钟前
  • P小Y
  • 推荐

人人。Don't grab whatever you want from the world, because you feel your suffering entitles you to it,

22分钟前
  • 悲辛無盡獨行夜
  • 还行

英国接受1000个集中营幸存下来的犹太儿童算不得什么大善举,也确实是一种善意的责任。特别战后的英国自己还在配给制当中,日子过得挺紧巴的。电影把经历过集中营恐怖的犹太少年的创后应激障碍,跟温德米尔的人怎么接纳他们,一种情感双向的交流,坚冰似的融化,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来。

26分钟前
  • 天外飞青
  • 推荐

没有煽情,也没有轰动场景,而是聚焦在一群群孩子的视角。他们的无助,他们的怕,阿们抱团一起警惕着他人的善意与恶意,都令人揪心,影片影视聚焦了孩子们心灵重建的过程,伤疤永远存在,而未来,值得期待。和特效震撼血腥无情的战争场景相比,孩子们的成长与蜕变,却丝毫不显温吞,沉静中的力量才最为感人。

28分钟前
  • 源源源源源er.
  • 推荐

哭成狗了。很怕这种以小见大的二战系列片。

33分钟前
  • Aria
  • 力荐

影2043:战后幸存儿童的心理修复。开篇15分钟黑暗后竟然是自由的奔跑而不是night terrors。处理的不好。

38分钟前
  • Timing
  • 还行

哭傻 太短了 太好看太感动是因为残忍的战争后给你绝对的希望和无尽的善良与关爱

39分钟前
  • 编号606
  • 力荐

上海电视节

41分钟前
  • Raison d'Être
  • 推荐

有的人摧残人,有的人解救人。像一部纪录片一样的电影。

43分钟前
  • 私~川流
  • 推荐

很好的切入点,但太短了,更像是纪录片

44分钟前
  • 侃侃而谈
  • 还行

3.5 不应遗忘的故事

45分钟前
  • vivi
  • 还行

故事题材和切入点都不错。但电影就拍的一般。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他们让这群从地狱逃生的孩子们有了一个“家”,虽然他们还不适应安逸的生活,但请相信爱是可以温暖包容一切的魔法,你不能因为这个世界亏欠了你,就无度贪婪的去索取,要记得以前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你日后要继续努力下去的动力。人要学会感恩,生命给了你第二次机会就要好好把握。

46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这么好的题材拍的如此平庸真是可惜了

47分钟前
  • 阿默沫
  • 还行

非常一般,情节太散,抓不住重点

50分钟前
  • 该Yann你去光禹
  • 还行

二战题材总是很多感动

51分钟前
  • 深水怪
  • 推荐

不知道会不会有豆瓣心理大神出来讲解电影中的那些关于治愈的细节。

55分钟前
  • Koechels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