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王1:护戒使者

喜剧片新西兰/美国2002

主演:伊利亚·伍德,西恩·奥斯汀,伊恩·麦克莱恩,维果·莫腾森,奥兰多·布鲁姆,多米尼克·莫纳汉,比利·博伊德,克里斯托弗·李,马尔顿·索克斯,梅根·爱德华兹,伊安·霍姆,凯特·布兰切特,阿兰·霍华德,马克·弗格森,肖恩·宾,萨拉·贝克,劳伦斯·马克奥雷,安迪·瑟金斯,彼得·麦肯齐,伊恩·穆内,克雷格·帕克,卡梅隆·罗德,约翰·瑞斯-戴维斯,丽芙·泰勒,大卫·韦瑟莱,雨果·维文,菲利普·格里夫,威廉·约翰逊,伊丽莎白·穆迪,布莱恩·瑟金特,杰德·布罗菲,诺曼·凯茨,兰德尔·威廉·库克,萨比恩·克洛森,西奥沙福瓦

导演:彼得·杰克逊

播放地址

 剧照

指环王1:护戒使者 剧照 NO.1指环王1:护戒使者 剧照 NO.2指环王1:护戒使者 剧照 NO.3指环王1:护戒使者 剧照 NO.4指环王1:护戒使者 剧照 NO.5指环王1:护戒使者 剧照 NO.6指环王1:护戒使者 剧照 NO.13指环王1:护戒使者 剧照 NO.14
更新时间:2024-05-03 00:54

详细剧情

比尔博·巴金斯是100多岁的霍比特人,住在故乡夏尔,生性喜欢冒险,在年轻时的一次探险经历中,他从怪物咕噜手中得到了至尊魔戒,这枚戒指是黑暗魔君索伦打造的至尊魔戒,拥有奴役世界的邪恶力量,能够统领其他几...

 长篇影评

 1 ) 影评:《TLOTR指环王》三部曲

选修电影大师研究的结课论文
很罗嗦。。


指环王。

它在大陆上映的时候我还小,家中有长辈去看过之后说可以算作恐怖片,我也还么有对电影狂热,也就么有哭着喊着要去看,于是我就这么错过了在大银幕前欣赏中土世界膜拜啤酒肚儿杰克逊的机会。
好在不久之后我家门口卖盘的大哥把这三部曲强势推荐给了我家母亲大人,我才有机会看到这经典之作。(在此鸣谢我们强大的盗版光碟产业)由于那时候的我英语就是能看懂初中课本的水平,(因为我是初中生嘛。。。)就只觉得哇这片子太棒了。

后来买了原著来看。中英文的都买了,当然也就只看得懂中文的,其实到现在也是看英文的很吃力。看了原著,包括三部曲,前传《霍比特人》,和《精灵宝钻》。觉得哇托尔金太伟大了,语言学家啊太伟大了,这哪是魔幻小说啊,这分明就是历史,呃,也许,好吧是史诗。
看了原著再回头看电影,觉得电影比我印象中的,甚至是想象中的好上不知道多少倍。这就跟对待哈波系列电影的感情完全不一样,作为哈波的书迷,我强烈支持罗琳所有演员都是必须是英国人的坚持,强烈膜拜哈波系列中所有英伦老戏骨的表演,同时强烈抗议系列电影基本上完全毁了系列原著。

呃有点儿跑题,回来继续说指环王。指环王电影的这三部曲,完全是对原著的结晶升华。相信有很多很多人跟我一样,是看了电影之后赞不绝口才提起兴趣去看原著,回来再看电影的时候更加的赞不绝口。

其实三部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是当时出版的时候是个洛阳纸贵的时代,出版商对成本销量的综合考虑才让一整部史诗分成了三部曲,还分别有了三个名字。托尔金本人对此事十分的不满,尤其是三部曲的名字,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剧透。不过这丝毫没有削弱中土世界本身的魅力,它依然影响了一辈又一辈的英国人,还影响到了彼得杰克逊,这才有了现在的这经典之作。

作为导演的彼得杰克逊应该是相当的纠结的,拍的是自己心目中不灭的神话,同时也是一部公认的史诗巨作。每个读者都熟悉整个故事,熟悉每个人物每个细节,每个书迷心中都有一幅完整的中土地图,甚至可能是每个种族的来源历史图解和语言发音规律表。所谓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想拍得同时让大多数人满意,让投资方有银子赚,最重要的是要还原自己心目中的中土世界,恐怕是非常不容易的。

但是,谢天谢地,彼得杰克逊基本上算是圆满的完成了这项使命。下面我就沿着自己的想法说说电影本身。

故事发生在中土纪元第三纪的末期,第一部影片开场的背景介绍就是第三纪中前期的大事记,用的是盖拉德利尔夫人的旁白,原因绝不是凯特布兰切特的声音好听、英音纯正什么的,而是,盖拉德利尔是唯一亲身经历了这一切,从魔戒的铸造到第三纪结束,的生物(Creatures),由她来讲最合适。开场的这五分钟相当的成功,基本脉络是原著扉页上的一首短诗,囊括了精灵语的初现,第三纪中土局势概况,魔戒的由来和几番辗转以及当前的下落,其中不乏吸引眼球的战争场面,而且仅用了短短的五分钟。于是完美的开篇就成了这部电影的第一个亮点。

之后由开篇引出的比尔博接过铺开背景的任务,从比尔博自己写的书的开始,整个夏尔慢慢铺展开来,祥和宁静到无以附加。甘道夫带着烟火出场,从这里就开始铺垫甘道夫拥有三大精灵戒指中的火之戒,可从而以任意支配火焰。甘道夫跟弗罗多的对话,带出许多前传霍比特人中的情节,这既是弗罗多的开场,也预示着比尔博的退场。之后甘道夫见到比尔博,老朋友叙旧,前传中两人吐烟圈的情节安放在生日宴会开始前的黄昏。生日宴上梅利和皮平性格鲜明的出场,两个干坏事的淘气小子,梅利出主意打掩护,皮平稍显笨拙的行动。这期间——直到比尔博在演讲中戴上戒指消失——其实魔戒一直没有真正的出现,但一直就在我们的视线当中:从开头比尔博发疯似的找的什么东西,到老朋友叙旧的时候比尔博的手不安地伸向口袋,于是我们知道,魔戒就在那里。

之后甘道夫说服比尔博留下戒指的时候,我们第一次见识了它诱惑心灵的本事,那么和蔼可亲、随时随地开合或者不合时宜玩笑的比尔博为了一枚戒指竟然出现那么一瞬间的那么的狰狞。

然后随着甘道夫查清戒指的来源,之前在旁白中提到的堕落了的人类诸君,也就是戒灵,在夏尔出现了。这让之前一个,在之后又原景再现的,昏暗的镜头,很多惨叫中的夏尔,巴金斯两个词,变得有意义了。弗罗多问出了第一个相当无奈的问题,我应该做点什么(What should I do?)。之后山姆的一段话暴露了他的口音,不同于甘道夫、比尔博、弗罗多、甚至是梅利和皮平的,山姆用的是美音。原因其实是我们就知道的,山姆的身份跟这一切人都不同,他不是霍比特人中兴旺的家族出身,或者说不是贵族出身,他与弗罗多的主仆身份就这么微妙的表现了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口音会不同的这一点并没有在原著中提及,看来导演深知托尔金语言学家背景,这点口音上的细微差异也算是对托尔金本人的致敬吧。

写到这里刚好唱机里面第一部的原声放完,我停下来换碟,顺便看了下时间和字数。我得说照这么写的话写到明天早上写满一万字都不见得能写完。所以下面我要简略一些和换个角度。

嗯上面描述的这一系列情节稍微可以,多多少少说明一些我想说明的问题了,就是电影强大的伏笔和细致入微的细节。伏笔可以抛开原著之后依然强大,细节可以细致到原著任何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不经意的一个单词词组,甚至字里行间。这之前和之后的,每个人物的初现,他的发型服饰配饰,说话的口音,每个新场景的出现,每个初现的事物的外形,名字,甚至是名字的读音,都是伏笔,都是背景交待。

这话里面没有一丁点儿的夸张成分。举个例子来说,第三部魔都大军攻打冈多的米纳斯提利斯城的时候,大门太结实撞不开,奥克斯们搬出来一个巨大的口中喷火的怪兽状铁锤来撞门,它的名字是grond(拼写大概如此),但是R不是按照英文的发音规律发[r]音,而是按照西班牙语系发小舌音,类似[h]的音,不要小看这一个音,这一个音的差别让前者感觉上是扁平的,后者则是高大的,而grond,是第一纪的时候堕落的莫高斯的铁锤,显然应该是高大的不是扁平的。

再看个简单例子,基本上是整个三部曲最后的那个场景,就是与第三纪的戒指相关的所有人都上船离开中土的时候,你有注意到么,甘道夫、盖拉德利尔和埃尔隆德的手上分别带着三枚戒指,就是第三纪初锻造的送给精灵三王的戒指。

由此可见整个三部曲,尤其第一部前半部分——因为人物及场景的集中初现——所包含的信息量之巨大,是你难以想像的。

看过情节,接着来看看人物。对于指环王的评论,大家的统一口径就是,小人物也能创造历史。是的,指环王就是一个小人物创造历史的故事。但是我想说的是,在创造历史之后,或者说在这一过程中,小人物始终是小人物,小人物自身并没有因为创造了历史就变得伟大。这才是精髓,小人物既能,情愿或者不情愿的,创造了历史,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被历史改变。

弗罗多始终是继承了巴金斯家族冒险血统的霍比特人,善良坚韧,热爱和平,怜悯心重,或许比其他霍比特人更能冒险,读书更多思维更敏捷,但始终是霍比特人。山姆始终是弗罗多忠实的朋友和仆人,同样的善良坚韧,对弗罗多的忠诚能够超越一切。

霍比特人并没有比别的种族更强的抵抗魔戒诱惑的能力,想想当比尔博面目狰狞,当山姆犹豫不绝地缩回伸向弗罗多的交回魔戒的手,当弗罗多一次又一次地强调自己才是魔戒的携带者,尤其在最后的时刻,弗罗多拒绝毁掉戒指,说出“不,这戒指是我的(No,the ring is mine.)”。

霍比特人可以相对平和地带着魔戒的原因,只是霍比特人太善良,太渺小,太卑微,太不打眼了。不只是善良,善良是各种族都有的,也许精灵尤甚,但是精灵有着精灵的能力,是神的遗赠,也正是因为有能力,深知自身能力的好处,才容易被更强大的能力所诱惑,像是盖拉德利尔夫人面对魔戒时透出的野心,像是堕落的精灵都变成了奥克斯。而被魔戒诱惑而堕落了的霍比特人就没有什么普遍影响,只是斯米戈变成了咕噜姆,一心守护他的宝贝,从未有别的想法。

弗罗多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得到魔戒之前搞不清楚自己喜欢夏尔和冒险哪个多一些,遭遇魔戒之后听从甘道夫指示将它带到了瑞文戴尔,又在大家争吵不休的时候善良到不忍看着魔戒就这样打垮整个中土而提出自己去毁掉它,一上路他就明白了自己还是喜欢夏尔喜欢安静多一些,一路上先是为避免其他人再受到诱惑而离开了队伍,后来抓到试图追杀他们的咕噜姆,宽恕了他,使斯米戈有充足的理由赶走了咕噜姆,为救斯米戈,被斯米戈和咕噜姆误解,使咕噜姆又回到斯米戈身上,错信咕噜姆,错怪山姆,在末日火山口试图将魔戒占为己有,最后平安还乡,写下自己的故事。彻头彻尾的小人物,并没有因为经历了这一趟的旅程改变了关于小人物的什么,依然是善良渺小卑微喜欢安静平和生活的典型的巴金斯家族的霍比特人。悲剧的小人物,一直希望魔戒不曾出现在他生活中,却纯因为魔戒,纯出于善良,也许稍微有一点正义使命感,带着没有返程路可走的悲壮,决然地站在了与自己的希望完全对立那一面,带着危险的魔戒奔向末日火山,扑向传说中,无论使命完得成完不成都会强势到来的,盛大的死亡。

说起悲剧的小人物,咕噜姆才是公认的人选,斯米戈才是大大的悲剧小小的人物。宁静祥和的生活被偶然,也是必然出现的魔戒彻底颠覆,亲手杀死了最好的朋友,遭亲人排斥,在魔戒的影响下不得不出走到大山最深的角落,忘记阳光忘记面包,忘记青草的柔软,忘记食物的味道,甚至忘记了自己,一生(注意是五百多年的一生,是霍比特人一般寿命的五倍的一生)被魔戒禁锢,为保护魔戒不惜任何代价。除了他的宝贝魔戒,他放弃了所有的所有,为了他的宝贝魔戒,他忘记了一切的一切。他的一生是太悲剧的一生,以至于他最终能够与魔戒一同融化在末日火山的熔岩中,都能算得上是一种幸运。他的一生也是典型的小人物的一生,有着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像是认定遭到弗罗多背叛时斯米戈的悲伤愤怒、咕噜姆的冷言冷语,有着小人物的生活乐趣——当然是以他自己的方式,像是捕到新鲜的鱼时欢快地哼着也许是五百年前河边那一支霍比特人的古老民谣。他也是改变历史的小人物,是的。如果说没有山姆弗罗多就走不到末日火山,那么很明显的没有咕噜姆魔戒就根本不可能被毁掉。

同样是悲剧的小人物,命运却如此不同。一个衣锦还乡乘船西去,一个坠入深渊万劫不复。只是因为弗罗多的幸运在于,魔戒是被他接受的馈赠,不是自己残忍抢夺的战利品。如若不然,弗罗多也会是一个咕噜姆。

相对于与世无争却被命运狠狠砸中的霍比特人,巫师们则是带是使命出现在中土的。影片中出现了四位巫师,是的是四位,虽然只有三个名字被提到,白袍萨茹曼、灰袍甘道夫和三寸舌格瑞玛。第四位就是十分低调的,早就看出萨茹曼不对劲儿的,善于飞翔的那一位,不翻下原著的话我自己也叫不出名字来的那一位,从奥桑克城堡顶上萨茹曼的手中救出了甘道夫的,把与炎魔搏斗之后死去又复活的甘道夫送回洛林森林的,最后魔都倾城而出对抗依西尔多的后裔阿拉贡(索隆叫出的是阿拉贡的精灵语名字)时派来老鹰相助的,最后把弗罗多和山姆从喷发的火山中救出的,都是他。

四位巫师其实各有各的使命,按我的理解,分别是,白袍的拯救世界,灰袍的云游四方为白袍的提供消息,黑袍的为白袍的掌控一个下一纪元兴旺种族大人族的国度,剩下的低调到基本不落面的自顾自探索自然界偶尔大家都忙的时候出来救个场。

(格瑞玛不是巫师,原著巫师是五位,黑灰褐蓝蓝。求原谅当年无知。2014年4月5日重读,注。)

当然这只是上帝最初的安排,后来事情的发展是这样的,萨茹曼当了索隆的帮凶,甘道夫击退了炎魔见到上帝时帝哥正好缺个派到中土去的白袍巫师,于是白袍甘道夫就出现了。电影在这个桥段的伏笔是通过化妆服装打下的。甘道夫出场就是和蔼幽默苍老,头发灰白有智慧的好爷爷,灰袍子灰帽子看着就舒服,之后换了白袍子显得年轻了许多,白袍白头发也白的干净温暖。萨茹曼就不一样了,消瘦高挑,微微耸肩不驼背,苦瓜脸一张,眉毛重到没皱的时候也跟皱着似的,白头发倒是飘逸,就是白里面透着肮脏的颜色,白袍子颜色发暗,像是穿上就没有洗过的样子,奥桑克塔楼里面也是光线昏暗。颜色的对比暗示我们,萨茹曼不是个好人,甘道夫一直是好人。后来情节的发展自然是证实了这一点,让大家觉的这才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当然也许这一切都是帝哥一开始就安排好的,他安排甘道夫云游四方时得到了小精灵三大魔戒中的火之戒,安排萨茹曼终日守在奥桑克塔楼里面读古老的书籍、看能连通中土的石头,以便培养恐惧情绪,最多也就是在范刚森林里转悠,琢磨着怎么砍树烧柴发展工业。

嗯写到这里差不多五千字了,我也差不多要出门上课去了。这篇影评写到现在已经历时一周了,之间有很多其他事情干预打断之后的重新开始和继续。即便是写到现在我依然觉得关于指环王能写的要写的还有很多,看来我还是需要精炼语言。
恩就这样吧。
                                                                                               收笔于2010年圣诞节正午

 2 ) 如果不是因为责任和荣光——Boromir之殇

似乎总是喜欢边缘人

当年在影院看过后,好像还曾经对Boromir这个想要抢魔戒的心理防线脆弱的家伙大加鞭挞,说其内心邪恶充满贪念云云
然而如今重看,只因为九个出发的人之中,他受了魔戒的蛊惑,他就是坏人?

只觉得悲伤,当看到他身中三箭慢慢走向死亡的时候,懊悔地哭泣,请求Aragorn的原谅。
是他的错吗?

回头看看护戒使者九人队:
哈比人,根据艾隆王的说法,已经证实是可以抗拒魔戒的诱惑(虽然第三部里Frodo老爷的终于质变让人对此论断打个小小问号)
矮人很直接,一根筋的那种,认定魔戒要销毁,于是八匹马都拉不回来的一条道走到黑,连抢它过来的心思都懒得去动(笑)
精灵王子,飘然于世外不带烟火气,对于这么超凡脱俗的人而言,魔戒也算不上诱惑吧(精灵们对魔戒的态度都是很淡漠的,艾隆王将之目为灾祸之源坚持不允许它留在自己的国家,光明女王殿下亦抵抗住了魔戒的诱惑并决意隐居西方,由此可见精灵一族对权力力量并没有多大的执着)
灰袍巫师很清楚魔戒会通过自己释放可怕的力量,所以碰都不碰它

九人队中的两个人类,作为对权力有最强烈贪欲和渴望的种族的代表,自然成了魔戒诱惑的最好目标

片中对此有直接刻画:
在密林之中,Frodo说如果他开口要求便将魔戒交给Aragorn,魔戒低低唤着Aragorn的名字反反复复,人皇后裔动摇着盯着它目不转睛。如果不是有个声音(似乎是光明女王?)念他精灵之中的名,也许整个故事都会改写吧。
(Frodo这厮简直就是四处历练别人意志力的,在Shire的时候拿着它非要塞给甘道夫,在黄金精灵之城里一脸无辜地引诱女王,加上这次可怜巴巴说要把戒子给阿拉贡同学……为什么Sam要帮他拿的时候他不顺水推舟送出去还要猜忌一番闹内部不合?!)
Boromir则至少有三次承受魔戒引诱的折磨:Rivendell的会议上第一次看到它,翻越雪山时Frodo不小心掉落被Boromir捡起,密林里终于一时失去理智抢夺它。

Aragorn抵受住了诱惑,而Boromir伸出爪子去抢,所以前者伟大后者可耻?
这对于Boromir实在是不公平。

Aragorn继承人皇血脉,由于其先祖的一时贪念导致邪恶力量得以苟延残喘并进而壮大反扑,而且导致了其生母被追杀而死,所以对于自己的身份他并不引以为豪,选择了自我放逐。他自己也曾说,他血管里流淌着一样的血,一样的软弱。潜意识里,他对魔戒的诱惑一直绷着警戒,绝不容许自己重蹈覆辙。
而他与精灵的来往多少也让他感染了精灵超然物外的洒脱。

他的自我放逐一方面是放弃皇位荣耀,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邪恶力量日渐抬头、危机四伏的大环境下,他亦逃掉了本该承担的责任,当然并不是说Aragorn没有责任感或是怎样,在对抗魔君的战役里他的王者气度和担当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但在整个魔戒的故事开始之时,在黑暗抬头的不安躁动之中,Aragorn是一个游侠,并没有国家命运在肩,他必须负责的是精灵公主艾尔文的期许和生命

刚铎的正主儿如上所言正在外出游历(其实是离家出走),而强敌随时可能来犯,刚铎又是中土数个种族抵御魔物侵袭的屏障,从Rivendell的会议上Boromir所说的来看,刚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来换得中土世界的和平安宁。
宰相承担起国家的安危,落实抵抗和征战的任务则落在宰相的两个儿子身上。
鉴于这个奇怪的老父对次子莫名其妙的厌恶苛责态度,可以推论:绝大部分的军事行动都是由长子Boromir领导完成。
眼看着父亲渐渐失去威望,白城的人们面对强大的敌人开始沦入绝望,其内心焦灼可想而知。

刚铎之子,多么荣耀的称号,随之而来的责任也足以把人压得喘不过气
Boromir罪在他太着急,他太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在面对严酷现实束手无策之际,忽然得知传说中的强大魔戒的存在,仿佛黑暗之中骤然看到一道曙光。
确实的重任在肩,注定Boromir不可能像Aragorn那样有时间和精力去防范魔戒的蛊惑,他一门心思扑在殚精竭虑地担心思考上,露出心里巨大的空隙让本就狡猾善于操纵人心的邪恶力量去钻。

几次受到蛊惑,Boromir提到的都是刚铎。
他说,我们用我们的鲜血保卫了你们的安宁,如今有这么大的力量,交给我们利用起来来对付魔君。
他说,我们担惊受怕,一直畏惧的,居然是这么一个小东西。
他说,把魔戒带到刚铎保护起来,让刚铎来使用它。
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刚铎,为了他所热爱的家乡。
他满含深情的向Aragorn描绘白城的美丽和家乡的号角,阿拉贡也受到他的感染,缅怀着当年曾看到的景象。
他痛心疾首,苦不堪言,恐惧着父亲的死亡和白城的覆灭,一直到死。
拼着最后一口气,也要为刚铎的王宣誓效忠,因为Aragorn承诺绝不会让白城陷落,刚铎的荣耀将得以重建。

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
他心心念念迫切地想要一个方法去保卫挽救自己重要的东西,这有什么错?
就因为他真实地拥有一个想要保护的东西,他太过焦急,被蛊惑了,所以就要被钉上十字架?
Frodo害怕他,讨厌他。
Aragorn在他拿着魔戒端详时手悄悄按上剑柄。
光明女王在他脑海里说着他所珍视的东西必将灭亡折磨他(总觉得女王陛下对他不公,心灵上的折磨是一个,最后众人告别的时候也没有给他礼物或是只言片语)

他真的是坏人吗?
如果真的是坏人,会在Frodo仓皇逃走后顿然醒悟,像个孩子一样痛苦责备自己,一直到死都祈求Aragorn原谅他一时贪念蒙心?
如果真的是坏人,挣扎过后将魔戒塞还给几乎是瞪着他的Frodo时,会尴尬自嘲地笑笑并很亲切地仿佛安抚一样揉揉对方的脑袋?
如果真的是坏人,会对家乡有那么深刻的眷恋?
如果真的是坏人,会对父亲和弟弟那么深切的关心?
如果真是坏人,和那几个哈比人闹成一团的时候会笑得像孩子一样天真爽朗?

只是一时没能抵挡住内心强烈的欲望,说到底,最后他也没有伤害任何人。
只是肩上承担太多的责任和期待,被内心的恐惧和担忧折磨得意志薄弱。
致命的诱惑在前,任何人和他立场对调,大概都是一样的选择吧。

Aragorn最后一句“刚铎之子”,算是给了Boromir一个公允的荣光。

Boromir是魔戒护卫队里唯一一个没能到达终点的人,没能看到心爱的城市重新沐浴阳光。
喜欢这个角色,因为他的真实丰满,他的心愿真实可以触摸,他的脆弱让人感同身受。
一切都不过是由于那太过迫切的守护愿望。


(Faramir所承受的父亲过分的责难和无休止的心理折磨也令人觉得分外悲凉
这对兄弟都是命途多舛的主儿
后来Faramir重伤之际没有被陷入癫狂的老父拉着一起葬身火海而且在最后和美丽的女英雄伊奥文喜结连理
至少给了这对苦命的兄弟中的一个幸福结局
感谢托尔金大神和PJ大神大发善心)

 3 ) 心灵的力量

人的内心都潜伏着一股力量,力量有大有小。这股力量就是人的情感,在平时的生活中这种力量在我们的心中隐藏,只有在绝境中才会爆发出无限的力量。
       一枚戒指统领众戒,尽归罗网;一枚戒指禁锢众戒,昏暗无光。魔多大地黑影重重。这句话是《指环王》这本书中第一的一句话,这也是贯穿整部电影的线索。电影内容:在传说的中土世界里,霍比特人弗罗多得到了他叔叔传给他的一枚戒指。可是他的一位巫师朋友甘道夫却发现这枚戒指是传说中的“至尊魔戒”。为了不再让历史重演,他决定让弗罗多和他的朋友山姆把魔戒送到末日山脉毁掉。为了拯救整个中土世界,于是他们踏上了毁掉魔戒的旅程„„
  我们都理解错了“TheLordoftheRings”中的“lord"应该是主人的意思,翻译过来应该是“魔戒的主人“的意思,体现的是魔戒对人的诱惑,只有能抑制诱惑,掌控欲望的人才能成为魔戒的主人而不是魔戒的奴隶。
   在《指环王三部曲》中,你一定会被那宏大的场面所吸引和震撼得无以复加,以至于电影结束之时可能还会产生一时的不适应感——刚刚经历了一场结果分明的正邪之战,脱离了那个自成一体的世界,我们自身所处的世界反而显得那么不真实。然而,场面在宏大、气势在磅礴,能够深入人们心中的还是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精神,和信念。
       人类的心灵是脆弱的,这使我们很容易收到引诱而堕落。戒指的能力一方面既是外在的,拥有统治世界的力量;另一方面,它也是内在的,就像人类内心世界的放大镜,每个看到这枚戒指的人,都产生拥有它欲望。虽然这个的故事是发生在虚幻的世界中,但权力指环的概念,早在文明产生时就开始出现。当人们拥有一点小权利并从中尝到一点小利益,那么紧接着他们就会产生获取更大权力的欲望,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白鸽是正义和和平的象征,那么魔戒就是邪恶和战争的象征,它还象征着贪婪,欲望和权力。弗罗多和他的同伴们在一起去往末日山脉的路上经历了许多困难。兄弟之间的感情,来自戒指的诱惑,信念的迷茫,道路的选择,但是弗罗多和山姆到最后没有放弃毁灭魔戒,而魔戒的力量也因为友谊而被打破。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命运是相连的,我们必须团结合作共同向目标前进!
   这部电影体现黑与白,美与丑,邪恶意图压制正义、而最重正义战胜邪恶,故事就是如此简单。不简单的是,如此简单的主题框架之下,我们看到了友谊、爱情、亲情、团结、勇敢、善良、忠诚、责任、承诺、牺牲……在彼得的笔墨之下,却缠绕成了片中最惊心动魄的情感力量,从头至尾撞击你的灵魂。
  人的内心只有拥有这些心灵的力量,才能在遇到任何危险时才能发挥出入无与伦比的力量。

 4 ) 托尔金笔下的宿命论与英雄主义:从为什么阿拉贡要放走弗拉多说起

阿拉贡与弗拉多的告别,与摄政王子波罗莫之死是这部影片的高潮,也是相对原著,我认为电影改动最成功的地方之一。

与原著不同, 阿拉贡不是放任弗拉多离去而停止追赶,而是确认了弗拉多从队员的威胁中独自守护魔戒的动机,并克服了魔戒的诱惑;而相应的,在电影版中,波罗莫在死前得知了阿拉贡成功抵抗了魔戒,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并在最后的时刻向对方宣誓效忠。此事件后,远征队分崩离析,分头行动,进入一下一阶段“双塔奇兵”。

但或许会有读者存在疑问:为什么阿拉贡等人(尤其是原著中未与对方沟通的情况下)会放任弗拉多一人逃走,没采取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措施保护?他为什么相信弗拉多一个人会比自己更不容易受到诱惑?为什么会说“持戒人的命运不再由我掌控”而放弃守护魔戒的任务,宁愿去追赶当时看来并无战略意义的梅里和皮平呢?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我们会知道弗拉多与山姆的确具备完成使命的能力,会知道梅里和皮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追踪梅皮二人的阿拉贡拯救了洛汗和刚铎,并成功登基为王。但从当事人的视角,魔戒决定中土世界命运的关键所在,失去魔戒就等于失去一切,一时杀死再多的敌人,守住再多的城池,救回再多的霍比特人也无法挽回这一损失。为什么他们要将这一重任扔给两个毫无战斗力的半身人呢?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背后,恰恰是原著作者托尔金价值观的体现:与崇尚拼搏与改变的现代理念不同,在托尔金的世界中,对命运的顺从与信仰才是真正的美德所在。

宿命与本分

托尔金所定义的美德一言以蔽之,就是忠于“本分”,接受你出生之时便注定的命运。守本分者都是正面人物。这体现在三个彼此嵌套的领域:血统、社会阶级与预言。换言之,你的出身血统会决定未来的社会地位,并跟据你对命运的态度实现预言。

例如阿拉贡是王室血脉的继承者,所以他有资格承担拯救白城于危难之中的救世主职责,成为了刚铎的正统继承人。在这里,被注定的命运通过血统转化为社会地位,从而印证了圣白树再度开花、圣剑得以重铸、王者回归刚铎的预言。

法拉墨同样拥有西方努曼努尔血统,而且体现得异常鲜明(原著中甘道夫语),但他是宰相的后裔,血统相对阿拉贡不那么高贵,最终成为了新国王的宰相与左右手;而他的哥哥波罗莫血统则没有那么鲜明,为此结局更差,人物形象也更糟一些(尤其在原著中);

而洛汗的伊欧墨与伊欧玟同样是善良正直的好人,但他们没有努曼诺尔血统,是所谓的中民(middle man),所以分别成为了一方诸侯与宰相的妻子,他们养殖的马匹同样也具备高贵的血统;

而全书中表现得人性最纯洁质朴、甚至可能是最能对抗魔戒之人的山姆,他的美德同样则是忠于本分:面对魔戒的诱惑,他始终记得自己是弗拉多老爷的仆从与友人,对不属于自己的财富权力坚决说不。

而与以上人物相反,那些不忠于本分,想改变出生以来注定命运与阶级的人则是反派。他们逃避命运的态度同样也会验证预言,走向悲惨的结局。

例如白衣萨鲁曼不满足于贤者的身份,想要成为中土的统治者,从而遭到了毁灭;

埃希铎、咕噜、波罗莫想获得不该属于自己的魔戒之力,最终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索隆与其主人米尔寇反抗西方诸神的意志,想独占中土大陆,最终被毁灭;

而前传精灵宝钻中的费阿诺东征与努曼诺尔的毁灭,也都是违背诸神意志、想超越自身命运的结果。

综上所述,托尔金作品中是非善恶的标准根本上为是否遵循命运,或者诸神的意志:那些遵守命运安排,严守本分的都是好人,那些想超越自身命运,挑战诸神的,则是贪婪的叛逆者。托尔金这套价值理念从何而来?我个人觉得可能有以上三个源泉。

宿命之源

一是民间传说中的“禁忌”主题。禁忌和追寻一样,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的传说主题,表现为某种强大的诱惑通过激发人类的原罪与恶念造成毁灭性的后果,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指环就代表某种禁忌的力量,一如其雏形《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给每一个主任带领了毁灭的厄运。与敬畏相对的原罪,则是好奇与贪婪。这一影响如今则体现在恐怖片中,了解这类影片的读者都知道:有多少恐怖事件是因为某个手贱的人触发禁忌机关造成的呢?

二是中世纪的封建价值观。在中世纪中,对王权与教权的服从是真正的美德,为此才出现了以罗兰为代表的骑士精神。指环王原著中,希优顿受朱红令箭的约束而对刚铎的效忠本质上也是中世纪分封附庸关系的体现:洛汗先祖伊欧以盟友的身份获得了刚铎赠与的北方国土,平时两国高度独立,互不干涉,但承诺在刚铎遇到危机时施以援手,依旧有主君与封臣分封关系的色彩。而推广到整个社会的统治秩序,每个阶层的人也应做与自己身份相符之事,国王当好国王,封臣当好封臣,贵族做好贵族,农民做好仆从之事。在始终保留王室与贵族体现的英国,这一思想的影响更加深远,直到现今,阶级的鸿沟依旧巨大。

三是基督教思想。索隆与其主人米尔寇宁愿中土而王,不愿西方为奴的思想就是撒旦形象的衍生。为新王加冕的甘道夫扮演了教皇的角色,也是实质上神的使者,众人的精神导师;贤者与精灵领袖组成的圣白议会则更像世俗王权外的教廷。一如教义权威不容撼动,诸神的意志也在事实上代表着绝对的正义。在神的威权下,服从与信仰胜过质疑与叛逆,比起个人的思考与欲望,虔诚与信仰坚定才是这一道德体系下的真正智慧。

三者合一,则形成了托尔金世界中的宿命观——对禁忌之诱惑的抵抗、对中世纪封建道义的遵守、与对西方诸神的意志的信仰,铸就了遵守本分者的道德高地,使得忠于命运的安排成为了一种“大智慧”。

这也是为什么托尔金小说中的好人都表现得随遇而安,因为他们坚信世界的有序性,冥冥中一切自由天定,为此桥到船头自然直。为此原著中爱隆在众人走时让他们相信命运的指引,可以毫无计划,随波逐流,甚至适时解散;甘道夫也预言咕噜也会扮演关键作用,这种信念的背后是对诸神所创造世界之秩序的坚信。而与之相反,坏人往往功利心强,不信天、不信神、不信命运,只信自己,靠着魔法、工业、指环等黑科技,做一些僭越自身身份地位之事,结果弄巧成拙,自取灭亡。

而用中国化的语境诠释,这一天命观颇接近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下的理想统治秩序,一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田园牧歌。如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之所以成为反派,就在于他窥伺神器,试图攫取他继承权中本不该拥有的皇位。由于曹操本身甚至连世家贵族身份都不具备,去掠夺本分之外之物,自然是封建道德下的政治不正确。而刘备之所以是正派,则在于汉室血统给予了他统治的合法性,一如阿拉贡的血统保障了他的继承权一样。某种程度上,这种强调命运之威权的观点不是东西之分,而是源于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催生的意识差异:在活动范围极为有限的农业社会,阶级更为固定,雄心壮志受到打压,乐天知命则是美德;但到了高节奏的工业社会,工商业资产阶级超越了故步自封的封建地主成为上层阶级,胆识、眼界、与辩才成为了成功人士的标配。但显然,托尔金更怀念那个田园牧歌世界的道德观。

命运的有限责任制

所以,什么是托尔金的命运观?

那就是命运由天注定,体现为你的阶级、血统与在预言中的角色。一个人不该反抗命运,或试图超越他出生之时被赋予的角色,否则会受到命运的诅咒。而忠于命运的安排,则会得到水到渠成的报酬。

那什么是托尔金眼中的英雄人物?

就是坚定遵守命运安排,自我克制、严守本分的人,这就是托尔金英雄观的本质。托尔金认为即使是小人物也能完成的英雄般的伟业,其实是在说小人物想要成为英雄必须始终是小人物。山姆之所以是英雄,因为他在魔戒的诱惑前遵守了命运的本分,始终是弗拉多的忠实仆从,如果他想改变命运,妄想超越原有阶级成为国王或领主,就可能屈从于魔戒的诱惑,变成萨鲁曼那样的反派。

为此我们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阿拉贡为什么放走弗拉多?

了解托尔金的命运观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因为那不是他的本分,不是他命运的一部分。

阿拉贡的命运就是回归米纳斯提力斯,登基为王。托尔金给他安排的命运里不包括守护魔戒。作为一个正派人人物,他也感悟到了这一点。用中国人的话讲,那就是:“此乃天意。”既然弗拉多已走,剩下的事他就管不了了。

所以这就是托尔金的宿命论,个人对命运的有限责任制——每个人只需完成命运给予你扮演的角色。就像小人物无法成为大人物一样,大人物也只能完成命中由大人物来做的事,所以阿拉贡能成为国王,拯救国家,但不能碰魔戒,而应该把这一任务交给小人物来完成。换言之,即使身为国王,阿拉贡却也不是命运真正的主人,只是已注定预言的执行者,一个只关注自己任务的细分项目经理,接受来自命运的有限责任,只做好自己的部分,而不会插手其它部门的命运任务,更不会妄图改变整个组织的战略走向。为此,阿拉贡的抽身而去自然合情合理:在托尔金的中土世界中,将未来交给命运定夺,绝不是懒惰与不负责,而是智慧与内心坚定的表现。

电影重构下的命运之路

所以托尔金的道德观歌颂的是对现行秩序的捍卫与对欲望的克制,批判的是野心与贪婪,宣扬乐天知命、顺其自然,反对人定胜天、征服命运。这与文艺复兴后不断发展的西方个人主义观点有所冲突:比起自我克制,现代社会更关心的品质是成功,“野心勃勃”,“不择手段”在逐步演变为褒义词,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也取代了血统论,改变命运成为励志的代名词。这一观念的典型代表就是美国梦: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有野心与实力,任何人都能在米利坚发迹。如果托尔金复活,他多半会排斥好莱坞的美国价值观,所幸这部电影尽可能地保留了原著的风貌。

但比起原著保守的宿命论,我认为指环王在命运设置上最大的问题是预言的无趣与单调。体现命运力量强大的方法不是让角色遵从命运的安排,而是让他们不断怀疑、反抗,乃至逃离命运,却依旧会让预言以别的方式实现。例如俄狄浦斯的父亲为了逃避其杀父娶母的预言试图杀死襁褓中的孩子,但这预言却以更诡异的方式实现;麦克白在预言下所向无敌,但预言中能打败他的荒谬意外却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一一化为真实。

而指环王的预言相比之下过于平铺直叙,缺乏艺术性,唯一的波澜只有甘道夫对咕噜的预言。而关于断剑重铸、圣白树开花的歌谣都极度直白,与其说是预言,更像是角色持有的游戏攻略说明,非但没能增强悬疑,反而以一种“钦定”的方式降低了紧张感。

而更大的问题则在于,如果你和托尔金没有一套共同的价值观,你会无法理解许多人物的动机与情节合理性。例如虔诚的基督徒、佛教徒或宿命论者,可能会在阿拉贡放走弗拉多一事上和托尔金达成共鸣:命中注定的事就不要在插手了。但如果不自行脑部一些宿命论的补丁与设定,这就不是一个合理自洽的桥段,因为单从文本中,你找不到足够坚实的证据解释阿拉贡此时的高度不作为,而更像是为了情节发展生搬硬凑的转折。同样,其它情节也是如此——按原著的逻辑,既然阿拉贡早就打算重回米纳斯提力斯继承王位,为何要一直等到七十多岁,城破在即时才现身?仿佛通过命运算到了登基的最大阻碍——摄政王迪耐瑟会在此时身死使他能够顺理成章地登基一样。至少在我看来,在一些较真而又现实的读者来看,托尔金的作品中人物动机斧凿感颇重,脱离了他所宣扬的,应在奇幻中建立的真实感。

所以电影版的阿拉贡送别弗拉多的改编,至少更易于现代观众理解,这个情节一箭双雕:一方面,弗拉多“你能否从自己手中保护我”的质问让阿拉贡了解了其一人出走的原因,使阿拉贡与护戒任务的脱离显得不那么生硬;另一方面,阿拉贡得以克服诱惑使他获得了波罗莫死前的效忠,不仅丰富了波罗莫的形象,也促成了阿拉贡的第一次成长转变:他第一次将刚铎称为“我们的人民”,并许下了米纳斯提力斯永不陷落的誓言,从自我流放中迈出了第一步。这其实是电影三部曲的共同特点:大量原著中的传奇人物被世俗化,并增加了其变化成长的过程,刻画了更纤细而个性化的心理转变(详见第二世界的再造伟业——论指环王电影三部曲对原著的重构与传承)。

但如果托尔金本人复生,我猜测他不会喜欢这些改变。托尔金似乎偏好静态的人物,恒久不变的命运,意志坚决、始终如一的形象,以及人物在广阔历史版图中的壮美与忧伤,并不热衷于微观视角下人物的自我改变与细腻的心理发展,尤其是试图挣命运的野心。可以说,托尔金崇尚的是适度的奋斗与努力,在被命运所安置的阶梯上做好本职工作,而厌恶对自己角色权限的僭越。也是出于这一原因,阿拉贡坦然遵从命运的指引前往洛汗与刚铎,而将守护戒指的使命交给了弗拉多,中土大陆最艰巨使命的真正负责人,而踏上迎接自身命运的路途。

首发于B站专栏:

//www.bilibili.com/read/cv5659886

 5 ) 《指环王》重映:这是部经典佳作,还是“又臭又长”?

近日,《指环王1:护戒使者》与《指环王2:双塔奇兵》陆续登陆国内院线重映。“指环王”系列堪称经典之作,曾斩获17项奥斯卡奖项。《指环王》三部曲的剧本也曾三次获得雨果文学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但这样一部经典之作,在重映之时却遭遇了很大的口碑争议,各大购票平台都出现了不少一星差评。

某购票网站上部分《指环王》差评。

与19年前相比,此次重映的差评多指向电影时间太长、人物太多、看不懂、想睡觉......2002年上映之时,虽也有差评,但大多指向改编的优劣、镜头的剪辑到观念的不同。这样的对比,让不少影迷对重映的差评感到出乎意料。在这20年间,是我们对长文本失去了耐受力吗?还是,我们对好作品的评价标准改变了?

审美是多元的,对于一部电影,评价当然会出现分化,口碑也无法实现统一。但假如批评的原因仅仅因为“不够爽”“看不懂”,这样的多元是否也要打一个问号?

本文作者是播客“托尔金的树叶”的主播,也是一名资深的“魔戒粉”。借着《指环王》时隔19年重映的契机,我们请她撰文谈了谈她眼中的中土世界。这样一部作品要传达的是怎样一种观念,这个虚构的宏大世界又为何能打动她?而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再回到自身的思考,不失为一种更合理的批评立场。

撰文丨文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2002年4月,《指环王:护戒使者》在中国大陆公映,可能是西方奇幻电影第一次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随着原著小说《魔戒》(电影和小说同名,均为The Lord of the Rings,但标题译法有所不同)、《霍比特人》在大陆同期出版,诞生了中国较早的一批奇幻小说读者。

今年,《指环王》电影三部曲被制作成4K版本在世界范围重新上映,对中国观众来说,是整整十九年。身边有不少年轻的朋友,2002年时还是无法独自去影院的小孩,后来通过影碟和在线观影的途径爱上了三部曲,这次纷纷去影院补了票,弥补从未在大银幕体验中土世界的遗憾。

虽然我深知一部影片无法讨得所有人的欢心,即使在多年以前,也有一些对《指环王》电影的批评之声。但这次重映,某些购票平台上的差评率高得有点离奇,截至4月28日,《护戒使者》在某购票平台的差评率(1-4分)是6.8%,而对等到豆瓣,该片的一星和二星率仅为0.8%。

在好奇的驱使下我点开差评,想看看大家觉得电影不好的原因,然而看到的基本如下:

“纯粹是瞎凑的情节!” “一点都不好看,结局什么玩意儿!” “电影剧情太拖拉,特效也很一般,根本不值得IMAX,还不如看国产片呢。” 多久没出的系列了,还没有什么新颖的题材,搞笑。” 太肤浅,又是旧片,打发时间可以。” “情拖沓,看着不爽。”

这些评论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为何作为奇幻电影里程碑的《指环王》,这三部从叙事到审美在当年让全世界为之惊艳的佳作,到了某些观众眼中,变得如此不堪?最大的原因其实是一种不理解,既不理解作品内涵,也不理解其艺术造诣,不理解三部曲电影对于电影工业的推动作用,更不理解三部曲小说在西方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和意义。

01

《魔戒》与它身后的奇幻文学序列

《指环王》电影三部曲改编自J.R.R.托尔金的同名小说《魔戒》,原著小说分三部,而电影三部曲就是各自对应了一部小说,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三部并非各自独立,后两部也不是续集。或许国内对片名的简化——“指环王123”——让部分观众误以为这是一个有两部续集的系列。当年彼得·杰克逊还是新西兰默默无闻的小导演,但他立下雄心壮志,要把自己热爱的小说改编成电影。

托尔金的原著叙事宏大、角色繁多、逻辑缜密、细节无数,长达1500页左右,改编的难度相当大,更不好随意压缩,杰克逊起初打算把三本书的内容拍成上下两集的电影,但他遇到了一位同样喜爱《魔戒》的投资人,支持他将电影拍成三部。《指环王》电影的拍摄也采用了不同寻常的方式,整个系列的拍摄都是同时进行的,这造就了电影在节奏和视觉上的统一。这次重映是三部曲一起宣传,虽然目前只上映了两部,但一个合格的电影观众在观影前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到底是去看什么,故事尚未结束,又何谈结局?

《魔戒》原著小说从1954年起陆续出版,另一本与之有关的作品是早在1937年就出版的《霍比特人》,连同在托尔金去世后由其子克里斯托弗·托尔金在1977年整理出版的《精灵宝钻》,构成了托尔金笔下中土世界的主体,他从年轻时就开始为这个世界创造语言和各种传说的片段,直到老年还在不断修改那些他认为不完美的章节。20世纪初,各种神话、传说、童话,都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走向衰亡,但托尔金的作品用一种古今交融的独特方式,带领现代读者走近古典的英雄传奇,让这种浪漫的神话传说式故事再次成为现代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后来西方奇幻文学领域诸多以“剑与魔法”为主题的作品,也深受《魔戒》的影响,却始终无法超越它。

《魔戒》,作者: [英] J·R·R·托尔金,译者: 邓嘉宛 / 石中歌 / 杜蕴慈,版本: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9月

中国观众也许更熟悉《权力的游戏》的血雨腥风,或是《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但要知道,这些作品的原作者正是成长于《魔戒》在欧美广泛流行的年代。《权力的游戏》原著作者乔治.R.R.马丁一直自诩为托尔金迷,他在12岁时第一次阅读《魔戒》就深受震撼,而后来在创作《冰与火之歌》系列时也从《魔戒》中得到很多启发。著有《美国众神》《好兆头》《蜘蛛男孩》等书的当代畅销奇幻小说作家尼尔·盖曼,在谈及自己最喜爱的作家时,提到自己十三岁时的梦想是成为一个能写出《魔戒》的作家。

《冰与火之歌》至今尚未完结,已出版的部分长达五部,其中有几部还分成上下,电视剧前几季每一季对应一部小说,一季总时长有10小时,《哈利·波特》每部电影也有两个半小时左右。相比之下,《指环王》电影的每部三小时(第三部更长一些)已经最大程度压缩了电影改编中非必要内容,没有多余的情节,甚至把原著中两个角色的情节融合到一个角色身上,即便如此,还是有观众大呼太长。也许观众习惯了在线看电影时累了可以随时退出、吃口零食、发条短信的当代生活,习惯了在电影院中不顾旁人感受摸出手机随时随地聊天,才令其无法在这三小时内完完全全沉浸到另一个世界里。又或是他们浏览了太多三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短视频,错将理解电影等同于了解剧情梗概。

《冰与火之歌》,作者: [美]乔治·R.R.马丁,译者: 谭光磊 / 屈畅 / 胡绍晏,版本: 重庆出版社 2013年10月

2004年的英国电影学院奖、奥斯卡和金球奖纷纷将最佳影片颁给了《指环王:王者无敌》,作为整个系列的最后一部,那一年颁奖季的大丰收其实也是对于整个系列作品的褒奖。在《指环王》以前,从未有过任何一部奇幻影片获此殊荣。其实《护戒使者》和《双塔奇兵》在之前两届奥斯卡和金球奖也都得到了最佳影片和导演的提名,更是斩获了各类视觉特效、化妆、服装和音乐类的奖项。见多识广的评委,也无法拒绝《指环王》带来的这种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和美学体验。倒是如今的观众,被迫接受太多缺乏角色塑造的纯商业动作片,反而期盼《指环王》电影也是这类作品,恨不得主角弗罗多直接被赐予一身魔法,单枪匹马劈荆斩棘走到魔多完成使命成为拯救苍生的英雄。不,这样的英雄主义并不是托尔金作品传递的精神,那《指环王》传递的到底是什么呢?

《魔戒》原著英文版书封

02

《指环王》传递的是什么?

在《护戒使者》电影中,洛丝罗瑞恩的精灵夫人加拉德丽尔在弗罗多最迷茫之时对他说:“即使最弱小的人也能改变世界的命运。”弗罗多和与他同行的三位霍比特人,并没有权势,更没有强大的力量,但这几个在故事中最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在毁灭魔戒一事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弗罗多深知自己势单力薄,旅程的尽头可能是死亡,但他不愿让魔戒给自己的伙伴带来危险,宁愿独自离开;山姆一路伴随弗罗多出生入死,从大蜘蛛口中和奥克的刀剑之下拯救他;梅里、皮平和恩特一族一起加入了攻打艾森加徳的战斗,挫败了巫师萨茹曼。

普通人的微弱之力也可以推动世界之轮——这正是这部作品所传递的精神之一。至于那些评价片中霍比特人“战斗力弱鸡”的观众,我想他们应该没能体会到作品的这一主旨。

《指环王:护戒使者》剧照。

在波洛米尔战死,护戒队分道扬镳后,矮人吉姆利惋惜道,“护戒队的任务失败了。”但阿拉贡却回答,“只要我们彼此忠诚就不会失败。”《指环王》也是关于友情和忠诚的。

《双塔奇兵》电影最后,弗罗多几近绝望,但山姆说:“世界在发生了这么多可怕的事后,怎么可能回得到从前?但阴影终将消逝,黑暗也会过去,崭新的一天会到来,太阳也会闪耀得更为明亮。这些才是令人无法忘却且意义非常的故事,纵使年轻的你还无法明白……这些故事中的人们,有很多中途放弃的机会却没有放弃,他们勇往直前,因为他们心怀信念……世界上仍存在着善良美好,值得我们为此战斗。”绝望中的希望,是贯穿托尔金整部作品的精髓。

《指环王》也并不像大部分奇幻故事那样有大圆满的结局,弗罗多并没有因为魔戒的毁灭成为一个完美的英雄,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他在毁灭魔戒的旅程中遭遇难以想象的磨难和伤痛,终究无法治愈,最后和坐船西去的精灵共同离开了中土。观众可以将此理解为他带着美好的祝福永远离开了凡世。因此,《指环王》也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它带着忧伤也带着希望。这样的故事,用“套路”和“肤浅”来攻击显得毫无说服力。

《指环王:护戒使者》剧照。

03

如何理解《指环王》在奇幻电影史的位置?

在故事和主题之外,电影也竭尽所能从视觉上呈现托尔金心中的世界。托尔金对中土地理和地貌的想象,很大一部分来自他生活的英格兰乡村和他在瑞士旅行时的见闻,而新西兰的神奇地貌既不乏和英格兰乡村类似的绿色乡野,又遍布巍峨群山、广袤森林和奔腾的河流瀑布。

电影的三位编剧明白改编这样的作品困难重重,除了剧情改写的难度外,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让中土世界显得真实。导演彼得·杰克逊在前期对设计团队提出了一个非常古怪的要求:“我们的任务是将《魔戒》拍成电影,但从现在起我要大家将《魔戒》想象成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我要大家想象自己很幸运,能前往发生过这些往事的历史遗迹去拍电影,那些人物是存在过的,他们的服装也存在过……霍比屯也存在过,只是已经成为一片荒废了三四百年、杂草丛生的废墟,我们要去恢复它原来的面貌。”

托尔金写下整部作品的初衷,是为英格兰创造一部神话,因此,如果依照托尔金的意愿,中土理论上并非一个架空世界,而是我们世界的前生。电影的场景、道具、服装设计等以此为前提和依据,从原著文本和人类各种历史和文化中寻找立足点,并加以改造和融合。

魔戒幽谷。

例如由艺术大师艾伦·李设计的幽谷、洛丝罗瑞恩的精灵建筑,主要采用了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风格,这一风格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在欧洲与美国影响范围甚广,主张将设计与自然形态融为一体,而托尔金笔下的精灵恰好既是能工巧匠又和自然非常亲近,于是精灵建筑就以新艺术运动风格为起点来设计,但又并非简单的复刻。幽谷建筑同样融入了北欧和凯尔特风格的花纹装饰,而建筑的各处细节则充满了中土世界的历史和母题,比如精灵雕像和动物雕饰,建筑本身在空间上也达成了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和精灵建筑一样,其他各族的建筑也都拥有独特的出发点,比如矮人建筑融合了艺术装饰风格(art deco),这一风格追求几何、对称和技术美感,非常符合生活在山里、热爱挖掘矿藏、加工珠宝的矮人。

精灵建筑。

霍比特人在托尔金作品中的形象、生活说话习惯,都更像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人,这也是一种让现代读者产生共情和代入感的手段,电影在呈现霍比特人形象时完全遵从了托尔金的意图,服装款式是维多利亚时期服饰的一种变体,小的长大衣和短外套,为了突出主角弗罗多的不同,服装设计师采用了天鹅绒制作他的服装,令弗罗多看起来更像一位年轻的绅士。整部影片的戏服数量惊人,设计师恩吉拉·迪克森和40位裁缝一共为电影制作了大约一万九千套服装,其中光一个霍比特人就需要40套服装,以适合主演、替身、比例替身、动作替身的不同需要。

霍比特人服饰。

21世纪最初的那几年间,涌现了一大批奇幻冒险电影,这类影片有大量虚构的场景,但当时的电影数码特效并非如今这般万能,为了逼真的效果和更方便控制镜头运动,《指环王》剧组制作了大量场景和建筑的微缩模型。大家在片中看到的艾森加徳、幽谷、墨瑞亚、洛丝罗瑞恩、阿刚那斯巨像,都是结合了大比例微缩模型和真实比例局部布景的效果,而背景中的自然风光,则是取材自新西兰的旖旎山水。以幽谷为例,他们制作了细节惊人的1:24模型用于拍摄,同时满足远景、近景的需要,演员站在蓝幕前真实比例的布景中拍摄前景,而作为远景的微缩模型,被打上模拟到位的灯光,沿着相应的运动轨迹进行拍摄,两组画面最终通过后期拼合到一起。如今的电影拍摄,已经不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制作实体微缩模型,但在20年前,这种方案既解决了数码特效在技术层面的不足,又节约了成本,更给电影带来了逼真的视觉体验。

为了呈现绿丘起伏的夏尔,彼得·杰克逊跑遍新西兰各地寻找合适的外景地,当在北岛怀卡托看到亚历山大农场,他坚信那就是可以重现霍比屯的地方,并花了很大力气说服农场主将农场借给他拍电影。他希望拍摄时霍比屯看起来是真实的,有生活的痕迹,所以团队提前一年多开始改造农场、搭建洞府、种植各种花草灌木,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和自然生长,霍比屯在开拍时看起来像一个起始终有人生活的悠然乡村。

《指环王:护戒使者》剧照。《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

如果你看过《霍比特人》,可能还记得咕噜的灵动双眼,他在《指环王:双塔奇兵》中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剧组早在1998年就开始筹划咕噜的形象和实现方式,最初打算使用关键帧动画来实现这个全数码角色。扮演咕噜的英国演员安迪·瑟金斯套上白色的紧身衣,用肢体和声音生动演绎了咕噜,而他的动作也被记录下来,作为关键帧动画的参考。而后,彼得却发现这样的方式不够有效率也会造成动作细节的丢失,决定改用动作捕捉技术,但这项技术在当时尚不成熟,也从未被使用于如此复杂的数码角色,且有其缺陷,例如无法捕捉手指和面部的动作。

最终,由动作捕捉来完成大部分的动态,由关键帧动画来丰富面部和细节动作,而无论是哪项技术,参考的都是安迪·瑟金斯的表演,如此便造就了电影史上第一位全数码的动作捕捉角色。

在其后的岁月里,《指环王》无疑推动了动作捕捉技术在奇幻、科幻电影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安迪·瑟金斯则成为了动作捕捉界的专家,主演了不少依赖这项技术的电影,比如《金刚》《丁丁历险记》和《猩球崛起》。

动作捕捉示意。

04

“太长、无聊”式的差评

是审美多元的体现吗?

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或许该感谢《指环王》这样的电影。

在数千人的共同协作下,历经1995年到2003年的漫长岁月,最终将托尔金世界的波澜壮阔搬上银幕。它的出现,将无数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它开创了一种奇幻史诗巨制的先河,不但继承了原著的文学和思想深度,也给予了能与之匹配的感官体验,而这种感官体验的塑造无法脱离故事本身的历史厚重感独立存在。

《指环王:护戒使者》剧照。

《指环王》的拍摄初衷,并非为了大众的娱乐消遣,它只是恰好在商业与艺术间找到了平衡。就如同托尔金创作《霍比特人》《魔戒》《精灵宝钻》的初衷也绝非为了取悦读者和任何荣誉。这些关于信仰、希望、忠诚、离别的故事本身,才是读者和观众与之共情的源头。

那么,当我们评价电影,用简单的“太长”和“无聊”来匹配它庞大的体量和信息,是否失之草率?如果你向来不爱奇幻电影和历史故事,那《指环王》几乎不会对你的口味,但这种审美趣味差异带来的个体感受,并非电影本身应得的评价。

评价一部电影,虽说是非常主观的事,但在理解和分析后给予的评价才是客观公正的。批评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从改编的缺点、镜头的剪辑到不同的观念……这些才是在电影评论中应该出现的思想碰撞。

审美的多元,不意味着要求所有电影都适合边看边吃爆米花。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文津;编辑:走走;校对:赵琳。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6 ) 记下一些喜欢的台词

当精灵,矮人,人类在会议中争吵时,hobbit人站出来成为魔戒的持有者。是因为hobbit人喜欢享受食物、啤酒、烟草、最爱的是和平,只有具备这样单纯的心的人才能够持有魔戒吗?这只令人抵挡不住诱惑魔戒。 但就是因为有了hobbit人,才使他们走在一起,才有了这个团契——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记下一些喜欢的台词 “人虽然渺小,能改变历史” “hobbit人真是神奇。当你和他们相处一个月后,你已经完全了解他们。但一百年以后,他们还是能够让你惊奇。” “我真希望魔戒没在我手中,真希望这一切都没发生。” “每个人遇到难关都会这么想,但是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决定的是在事情发生的这一刻,现在该如何完成你被赋与的使命” “世上除了邪恶还有别的力量” “当所有的光亮在黑暗中熄灭时,愿它成为你的光明。” “我抵挡住了诱惑” “有很多活人本来就该死,也有些死人本来命不该绝。你能做这种判断吗?佛罗多?千万别轻易断定别人的生死,就连智者都无法决定命运。” “矮人们太贪心,挖得太深,挖到了地底深处的恶魔。” “I will follow you, my brother, my captain, my King.”

 短评

只为~~奥兰多布鲁姆

3分钟前
  • 张天师
  • 力荐

Gandalf: Saruman believes it is only great power that can hold evil in check, but that is not what I have found. I found it is the small everyday deeds of ordinary folk that keep the darkness at bay. Small acts of kindness and love.

7分钟前
  • water
  • 力荐

人性与其他生灵都有自身的脆弱性,所以,即使是选择了善,也有可以脆弱导向其他的方向,就像森林女王。更可怕的是,用恶的手段达到善良的目的,本质上的以毒攻毒,以恶抗恶,就像人类国王贡多的儿子,都是人类信念不够坚定,内心的力量越来越弱时产生的。

12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力荐

有些电影太烂配不上观众,但也有些观众太烂配不上电影。指环王,yyds。迟到了五年的好评。不管怎么说,有生之年还能在大银幕上看到你,就是足够让我开心的一件事了。

14分钟前
  • 阅读理解零分
  • 力荐

一口气看完三部白金加长版,对于这样的片子,只有两个字形容:经典。相对于骇客帝国,这三部的连续性非常好,值得称赞。

19分钟前
  • 推荐

Frodo和Sam史诗般的真爱历险记。

24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指环王”三个字,就是“史诗”的代名词。

25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重映后,居然好多人说是烂片😅这到底是《指环王》烂了,还是这个时代越来越烂了

27分钟前
  • Layoo
  • 力荐

看过几十遍了,新西兰去过了,weta去过了,取景地去过了,正版碟买过了,周边买了一堆,原著买了三个版本,电影设计📖也买过了,20年后来补上电影票,真的好好看啊,20年也没有什么什么片子可以取代你

29分钟前
  • 芳菲弥章
  • 力荐

改编的地方比原以为的多,除了时间线的缩短外,故事线的改动也有好几处,最大的一点是——多了一整条故事线。倒不好说好坏,但就视觉还原来说,这曾经“不可能作影视改编”作品的影视改编,水准是一等一。

33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太长了。看得我昏昏欲睡。

38分钟前
  • 阿底
  • 还行

于我,魔戒永远是不可逾越的史诗。

39分钟前
  • sherry Q
  • 力荐

无限的生命并不能给精灵带来永恒的快乐 更残酷的是 让他们眼睁睁看着身边的美好一点点消逝 或许有限的生命才是命运之神对人类最大的眷顾我宁愿和你度过凡人短暂的一生 也不愿一个人看尽这世界的沧海桑田

44分钟前
  • 死鬼
  • 力荐

场景好美!!特效好棒!!但是剧情我真的不是很感冒,差点看睡着了。

46分钟前
  • 庄小龙也有尾巴
  • 推荐

波洛米尔牺牲的时候,就是人类找回高尚、荣誉和希望的时刻。

47分钟前
  • YLXC
  • 力荐

All time favorite!

52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在拒绝好莱坞N年后,一次意外的走入影院,我成为了LOTR的死忠,总有一个绿衣服的弓箭手在眼前晃悠,我冒着花痴般的笑容,历史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53分钟前
  • Nakedself
  • 力荐

每次看魔戒都会被奥兰度惊艳到~

54分钟前
  • 颜良辰
  • 力荐

甘道夫掉下桥的那一刻,真的落泪了…

5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在弗罗多说希望没有遇上这事,甘道夫告诉他,“所有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时刻,但这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我们所应决定的是在仅有的时间里该去做些什么。”二十年后再看,感觉我们每个人都和弗罗多一样,平淡的人生对于每个人,都是艰难与困苦,我们背负的虽然不是决定人类命运的责任,但是魔戒的欲望,与人类今日的欲望也无差,我们只有在与它的抗争中胜利,才能走好这段人生路。

59分钟前
  • 蛋的壳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