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速5厘米

动画片日本2007

主演:水桥研二,近藤好美,花村怜美,尾上绫华,水野理纱,寺崎裕香,中村祐子,岩崎征实,内藤玲,下崎纮史,平野贵裕,中川玲,井关佳子,井上优,加古临王,中村梨香,须加美纪,鲑延未可,新鹿由美子,斋藤由香子

导演:新海诚

 剧照

秒速5厘米 剧照 NO.1秒速5厘米 剧照 NO.2秒速5厘米 剧照 NO.3秒速5厘米 剧照 NO.4秒速5厘米 剧照 NO.5秒速5厘米 剧照 NO.6秒速5厘米 剧照 NO.13秒速5厘米 剧照 NO.14秒速5厘米 剧照 NO.15秒速5厘米 剧照 NO.16秒速5厘米 剧照 NO.17秒速5厘米 剧照 NO.18秒速5厘米 剧照 NO.19秒速5厘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6 00:54

详细剧情

  如果,樱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5厘米,那么两颗心需要多久才能靠近?  少年时,贵树(水橋研二配)和明理(近藤好美配)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很快,一道巨大的鸿沟便横亘在两人中间:明理转学,贵树也随着父母工作的调动搬到遥远的鹿儿岛。在搬家前,贵树乘坐新干线千里迢迢和明理相会,在漫长的等待后,茫茫大雪中,两人在枯萎的樱花树下深情相拥,并献出彼此的first kiss,约定着下一次再一起来看樱花。  时光荏苒,两人竟再没见过,虽然在人海中一直搜寻彼此的身影,但似乎总是徒然。再后来,他们分别有了各自的生活,只是还偶尔会梦到13岁时的这段青涩而美好的感情,才明白当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那个字就是爱。

 长篇影评

 1 ) 别让我在街上遇到你

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吧。走在路上,下意识地会去寻找某个人,或者总是觉得有路人和那人相似,虽然,明知道Ta不会在这里出现,却仍然会望过去,发下呆。然后会笑自己。

突然就很想念十年前那些写信的日子和落雪的阴天,突然就很想写信很想在雪地上走。漂上来的场景还有天黑时坐在摇晃的无轨车最后排,是陪我最久的101或者103。茫然看着窗外后退的房和树和人,因为熟悉,所以哪怕只是微弱的轮廓也很安心地知道那是哪里。

后来就不在熟悉的城市了,在这里很少坐公车,有时只是坐一两站都会紧张。不曾搭车去看望遥远的思念,会飞去,再飞来,短得好像从没发生过,没痕迹,然后就被忘掉了。

还是有痕迹的。每每想起来都很绝望,特别是那些美好的部分,说爱情是橙那样的九分酸加一分甜,没有那些酸又怎么能感受到甜。我倒过来了,我尝到那甜,后面都是酸。然而无论再尝多少酸,那甜也不回来了。

也会反省是什么让我变得乖张,不停索取然后很少想到感谢。我不知道,总之就这样了,但是以后不行。

我很落伍地最近才知道新海诚,并且一开始还以为是个team,因为他的画实在太细致精妙了。我只看了她和她的猫、笑颜、秒速5厘米。都很好看。除了人和动物,他会把所有物体都描绘得非常写实加漂亮,每个小细节都不落下。光影,配色,确实梦幻。人和动物,却只用简单的线条,可以是想代入的任何人,可以是每一只想入戏的猫。

秒速5cm,清淡的叙事仍然看得有点疼。到了55分43秒的时候,那个有点过时的嗓音配上一句句翻上来的歌词飘散在不停闪回的画面间,我就开始哭。我觉得这个结尾很好,我很满意。看完一遍,再退回到55分43秒,重看,重哭。再重看,还是会再重哭。

一个城市又怎样,遇到了又如何,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哀乐。有时,我会在心里发一些没写收件人名字的短信,然后又在心里一个字一个字地删掉。

何必打扰。




………………乖乖地分割一下…………

BTW,四年半以后我忍不住去打扰了一下,结果很美好呢,哈哈哈哈哈哈

 2 ) 御宅系纯爱物语

《秒速5cm》,御宅族新海诚的话题之作,自第一部《樱花抄》先行放送以来,已撩动无数人的心弦。一尘不染的画面,精心雕琢的细节,极具透明感的光线……无以复加的形式之美,教人怎样赞叹都不过分。这部作品里的青春气息亦令人心折。那一份温存在心底的纯情,对仍怀着浪漫情思的人而言是心为之沉醉的梦想;对已失去渴望的人而言,它是青春年华的倒影(原谅我酸一下)。
情节其实没什么情节,斫去枝蔓,若干片断就像记忆尘海里的几个尖顶。如果它们曾在你心里引起回响,那是因为你也曾在某一季,满怀夏天般的情热恋上一个人,或是在内心的冰原踽踽独行,思念一个人。
我喜欢《樱花抄》里的时间感,如贵树雪夜乘车的那一段,反复靠站、开门、关门、起动,外界的冷漠与己身的焦虑对比参差。独自等待,独自跋涉,宛转跌荡的过程里,亦有独份的悲欣待人细尝。
我也喜欢《宇航员》里夏天的风与海,还有小鹿一样的女孩。那些“差一点就……”的爱情,总是惹人一再回首。
最终话《秒速5cm》,少年长大成人,内心却并未成熟。一个人被囚禁在往事里,周围的世界并不理会,于是寂寞的更寂寞,漠然的依然无动于衷。

这是一个独语的故事。尽管世界那么美好,青春那么丰盛,故事里的主人公却只愿意和自己说话。“世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对于一直活在昨天的孩子而言,从他内心的房间走出来,就是最漫长的距离。
趁新鲜听了一晚上《秒速5cm》的原声,琴声如流水,那些剧中的情绪则如落花般缓缓漂来。说起来主题曲"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的歌词其实比影片本身沉重呢。

“……
无论何时 都在四处寻觅着你的身影
交错的路口 缥缈的梦境
虽然明知你不可能在那里
奇迹若能唤醒 我想立刻向你展现
崭新的清晨 从今以后的我
还有曾经说不出口的‘我喜欢你’
夏日的回忆在脑中盘旋
霎时消失的悸动
……”

【题外话】雅虎日本上有一个《秒速5cm》风景之旅的专题,可以看到网友所摄剧中场景的现实照片。对比之下,便知画中世界干净美好的太不像话。

http://bodhicat.blog17.fc2.com/blog-entry-183.html

 3 ) 这是一个有关他与她之间距离的故事

这是一篇异常强大的影评,因为豆瓣没有我就转了过来

本作品是由〈樱花抄〉〈COSMONAUT〉〈秒速5厘米〉3篇短编构成。
樱花抄(おうかしょう)(约26分钟)
  东京的小学生,远野贵树和篠原明里互相抱着特别的思念。毕业之后明里转校到栃木,虽然两人在那之后再也未见过面,但借着夏季某一天的书信而再次有了联络。那年冬天,决定转校到鹿儿岛的贵树,在某天下大雪的日子前往去和明里见面。
  这是一个有关他与她之间的距离的故事——
  春天,落樱缤纷,阳光明媚。她撑着一把樱花色的伞欢乐地奔跑,和他兴致勃勃地讨论是喜欢怪诞虫抑或欧巴宾海蝎。即使被同学们将两人的名字写到相思伞下,他们也坚信着他们两人会上同一个中学,在那之后也永远都会在一起。
  然而片中那只也叫巧比的猫已然形单影只,那只也叫咪咪的猫没有呆在它的身边。熟悉新海诚的观众们虽然猜到了这可能暗示着什么,却不大愿意往那方面去想。
  那一年,他们十岁。  
   青梅竹马的美好时光自然无法永远持续,两人想要继续在一起的约定在生活的变迁面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东京和栃木之间的距离对少年少女们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得让他们不安。不安到明里在分别了半年之后才写来了第一封信。  
  “呐,贵树。你,还记得我吗?”  
  时隔一年后的相会,让少年费尽心机地去筹划,兜兜转转地搭乘自己从未乘坐的线路,花了几个星期写的,想要亲手交给她的信,见面时要说什么……只是上天似乎也要捉弄他,已算是早春的三月下起了大雪,计划中的列车一部接一部地晚点,甚至是那封包含了他所要倾诉的心意的信,也失落在风雪之中。少年甚至怀疑,是不是时间也对他抱着恶意。对此,他也只能咬紧牙关让自己不至于放声哭泣。   眼泪始终没有忍住,不过,那是他走下晚点四个多小时的列车,看到候车室里依然等待在那里的明里的时候,两人的喜极而泣。
  站在樱花树下的两人,仿佛又回到了那青梅竹马的美好时光。   “你觉不觉得,这很像是飘落的樱花?”  
   对再会的两人来说,相触的双唇胜过千言万语。  
 “在这个瞬间。我似乎明白了‘永远’、‘心’和‘灵魂’的意义之所在,强烈的情感让我想将这十三年所经历的全部都与她分享。然后在下一个瞬间——却又悲伤得无法抑制。那是因为,我不知该如何珍藏明里的这份温暖,也不知该将她的灵魂带往何处去。我清楚地明白,我们无法保证将来能永远在一起。横亘在我们面前的是那沉重的人生与漫长的时间,让人不由得产生一种无力感。”  
  离开的列车上,贵树看着自己的右手,那是他刚才隔着车玻璃与明里的最后的告别  
 “但是,这束缚着我的不安,最终还是慢慢地消失。剩下的,只有明里那柔软的双唇传来的触感。”  
   那一年,他们十三岁。
宇航员COSMONAUT(约22分钟)
  种子岛的高中生,澄田花苗喜欢上了中学的时候从东京转校过来的同学远野贵树,却一直无法说出口。花苗知道了贵树要前往东京的大学后心里打算将心意诉说出来——  
   夏天,艳阳高照,热风扑面。
  没有明里的日子依然在持续着,而他搬到了离她更远的鹿儿岛。一切似乎都没什么改变,就连那个叫花苗的女孩子也没能在他的生活中泛起多少涟漪。
  只是,不知从何时开始,他就一直在做着同一个梦,写着同样没有收件人的手机短信。他所看到的不是身边的人,而是注视着遥远的她。那腾空而起的外太空探索飞行器,给他的第一印象,不是壮观,而是一种……亲切感。
 “那真的是让人无法想象的孤独旅程——在那幽深的黑暗之中,只朝着一个方向一直地前进。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氢原子都难得一见。怀着探寻世界之秘密的心,深信不疑地潜入那无尽的深渊——而我们,又将到达何方?又能去往何处呢?”
  宇航员,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见到所追求的东西,只是带着那一份追逐,望着前方一直走下去。   那一年,他十七岁。
秒速5厘米(约12分钟)
  虽然远野贵树想要以高处为目标迈进,但却不明白这是因为什么冲动驱使的。透过以成为大人的自己的自问自答,描绘了心灵的彷徨标题作——  
  冬天,寒风呼啸,白雪飘飘。
  贵树已经从鹿儿岛的高中考上了东京的大学,毕业后留在了这个熙熙攘攘的大都市。他的目标曾经很明确,然而渐渐变得模糊,又渐渐变得迷茫。
   如果说以前的他追寻的是一个比较遥远的目标,那现在的他追寻的就是一个似有若无的影子,明知道已然机会渺茫,却仍然不舍得放弃。只顾仰望着星空的人注定不会留意到自己下一步是否会跨入深渊。
  “我依旧还是喜欢着你。我们即使发了一千次的短信......但心与心之间 估计只能接近一厘米。”
  他终于发现,他比真正关心他的人,还不了解自己。
  “在这几年里,我光顾着低头前行,只想着得到那无法得到的东西,但是又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而这个不知从何而来的想法逐渐地变成一种压迫,让我只能靠不停工作来解脱。等我惊觉之时,逐渐僵硬的心只能感觉到痛苦。然后在一天早上,我发现曾经那刻骨铭心的感情——已然完全失却。”  
 “于是在那一天,我辞去了工作。”   又是一年的春天,依然是落樱缤纷,阳光明媚。
  年年岁岁花相似。  
   他与她在列车道口擦肩而过。蓦然回首,列车驶过后,对面空无一人。  
   岁岁年年人不同。
  于是他笑了,笑得很是轻松惬意。
  这一年,他们二十七岁。
  关于《秒速五厘米》最后两分钟  
   在秒速五厘米间,他们发现了彼此。也在秒速五厘米之间,他们错过了彼此。
  末时,他最后的一笑,不仅是如释重负,还是一种坦然:即使相见,时光不能倒流、过去亦不能再来。不如留下昔日的记忆、错过的瞬间,藏于心底,细细回味纯纯的爱。开始各人的新生活,这不更比一次颤痛的相见更来的唯美?
  我个人觉得,女主恐怕也是想等火车过完,但是她知道,即使相会,她左手无名指的戒指也会毫不留情地阐述:他们错过的已不仅仅是那秒速五厘米的距离。再说了,与其好心地安排一次重逢,不如就这样错过。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这句话也许就是两人之间等待无果的一句悲伤的缩影。
   新海诚所想表达的真正主题 ——解读<<秒速5厘米>> 最后两分钟一部作品会表达一个思想或者一种观念又或者一些情怀,而在作品中深刻表达这一点的地方,我们称其为点睛之笔。无疑,秒速5厘米这部动画的最后一个场景就是这样一个点睛之笔。
   新海诚用五十多分钟的时间做铺垫,终于在最后两分钟将自己想表达的感情用一个回头一个转身以及一个微笑释放了出来。
   或许还有人执着于明里无名指上的戒指,又或者五十八分零九秒时微暗房间中睡在床上的贵树及另外某人,但新海诚想告诉我们的难道是再深刻的感情也会有变质的一天这样一种观点和主题吗?显然不是!
  让我们再回到最后一个场景:
  明里与远野于铁轨处擦肩而过,互相认出了对方。当两人走到铁轨的两边时,不约而同的转过了头。这时,飞驰的火车将两人的视线阻隔在了两边。当火车驶过后,远野发现明里已经离开。然后,在以每秒5厘米的速度飘落的樱雨中,远野带着一丝微笑转身离开。
   在这短短的两分钟内,其实把前面五十多分钟的故事梗概包含在了里面:
  明里与远野在小时候相遇(在铁轨处相遇)但终究两人走到了不同的地方(走到了铁轨的两侧)虽然彼 此心中都有挂念(两人不约而同的转过了头)但种种困难横跨在两人之间(飞驰的火车将两人的视线阻隔在了两边)远野在回忆中迷茫,不接受任何新的幸福(远野面前飞驰的,不断变化却毫无改变的车厢),当繁华落尽,明里找到了幸福(明里已经离开)而远野也终于从迷茫中走了出来(远野带着一丝微笑转身离开)。
   新海诚想表达的是,曾经纯真的感情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逝。即便这种感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完成,但它必定会是心里美丽的一段回忆。而龟缩于以往的伤痕中,不敢接受新的幸福,只会使心越来越苍老,最后慢慢死去。回忆像酒,少许你便可觉得那其中的甘美,如果滥喝沉迷其中,只是一个神智不清的酒徒。
   在每秒5厘米的速度飘落的樱雨中,在幸福的往事中,远野迈开了前进的道路。两个渐行渐远的背影,包含了有爱无缘的伤感,更多的却是对幸福未来的憧憬。
   关于五厘米的解释
   每秒5厘米似乎这个速度并不是很快,甚至可以说是很慢。人的步行速度都比它快。
   可这个速度如果保持了13年呢。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来。
   5CM/S * 13年 * 365天 * 24小时 * 60分钟 *60秒=20498.4公里.
  20498.4公里。这个距离正好是绕行地球半圈的距离,也就是南极和北极的距离。
   当然也许这只是个巧合,经过百度秒速5厘米贴吧的一些专业达人的分析,贵树和明里最后一次见面到岔道口的相遇,正好是13年。   如果这一切都不是巧合的话,只能赞叹 新海诚的大纲写的是如此的精细。
   两个曾经相溶的心,经过了13年的时间,彼此达到了地球上最远的距离。

 4 ) 凋零与双向度(旧作)

   《秒速五厘米》也许是新海诚最具个人色彩的一部作品,这种个人色彩已经浓厚到有人臆测这是一部自传体作品。而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新海诚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现实系作品。尽管在《星之声》中,科幻的范畴已经被压缩到最低限度,但是,短信要用八年才能收到的设定毕竟不能被称作现实。至于《云之彼端、约定之所》,尽管设定不算严谨,甚至难以自圆其说,整个故事还是无可否认地建立在一种背离历史与常识的设定之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秒速五厘米》可以说是新海诚的一种新探索。尽管毁誉参半,却有其无可毁谤的价值。一般说来,观众对这部作品的不满,集中在过分仓促的第三部分。不过这种不满的根源却超出了故事本身。在我看来,对《秒速五厘米》的怀疑揭示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局限性。如此唯美的画风能否承载这样一个现实而残酷的故事,这大概是围绕着《秒速五厘米》的种种争议的真正缘由。这种争议同样也是笔者的困惑,即笔者苍白的行文能否承载评述一部绝美作品的重负,这大概也只能留给读者去评定了。
   在一部动画作品里,连接画风与情节的是它的叙述模式。而《秒速五厘米》的叙述模式依附于时间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部作品的唯美与残酷都应该归于时间的特质。将《秒速五厘米》定义成一部时间性的作品也许也会引起非议,毕竟它铺陈地叙述了十三岁的列车与十六岁的海浪,却以寥寥数笔就将男主角成人后的种种蜕变叙述于倏忽之中。考察一下三个部分的长度和它所承载的故事中的时间的长度,就会发现,这样的分配是极为不平衡的。然而,对于时间并非只有物理计量才是唯一尺度。更确切地说,生命中的时间并非如时间的科学计量般“同质”,而是每时每刻都毫无重复、不可等同。按照柏格森的说法,时间与生命,同属于一种无可度量的绵延。更何况记忆的筛选将时间的异质性无限扩大了。在回忆的相对论里,那些值得珍视的须臾因细节历历在目而显得漫长,并因一再重现而更加接近永恒;而那些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时间,纵然漫长,却很难在挑剔的记忆场所留驻。在新海诚的故事里,叙事模式遵循了这一回忆的原则。花瓣、逝鸟、霏霏鸿雪,种种细部特写,宛如一种普鲁斯特式的沉潜,在业已凋谢的韶华中竭力的挽回着某些生命的履迹。然而名曰时间的“亚努斯”并非只有一副面孔。在它供给着如梦的回忆的同时,也在为梦与回忆的破灭埋下业种。毕竟《秒速五厘米》情节的残酷性也是时间的产物。
    “在我们面前横亘着庞大的人生与漫长的时间。”这句台词之于《秒速五厘米》就像“To be or not to be”之于《哈姆莱特》,有着足以概括整部作品隐伏矛盾的尖锐与直白。仔细想想这是何等可怕的事情。自己人生反而变成阻碍人生之物,而时间本身把生活在时间中变得难以忍受。这是生命自身的异化。就像第三部分那段令人瞠目的蒙太奇所描述的那样,起初分隔男女主角的只是距离,然而真正疏远他们的确是时间。空信箱与从未发出的短信都是时间的罪证。伴随着《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近乎绝望的歌词,一系列孤寂的画面被连缀成孤寂的人生。除了那个青涩的吻,他们从未同时出现在画面里。他们在各自的只有一个人的场景中寻找对方,然而找到的只是破灭。这样的叙述方式就像两列疾驰的列车,它们在某处相遇,然后擦肩而过。这是一个比安德烈•莫洛亚的穹顶比喻更具现代性与现代节奏的类比。迫入窗棂的樱花瓣是绝无仅有的超然于时间的存在物,它把男女主角带向街道与回忆。他们几乎要在铁道路口重逢了。然而时隔多年的回眸一瞥却被飞逝的列车无情阻隔了。在这里,列车被寓言化了,是随意拾得的象征物和喻体,它的所指连接着被异化的人生与时间——当初男主角藉以去和女主角见面的列车,如今却阻隔着两个人。列车这一寓言符号因此如人生与时间般讽刺且残酷。而对此,我们除了接受并隐忍而笑,别无选择。
    以上只是笔者对《秒速五厘米》的管窥锥指而已。然而对于这部作品,也许管窥锥指就已经足够了。因为《秒速五厘米》本身,即是将个人视点的管椎置于浩瀚时间的产物,并由此昭示了人生的双向度。我们的人生,恰恰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与摧毁。生活在构建某些东西的同时,也必然在摧毁某些东西。这一生命过程如此盲目,以至于被摧毁之物竟然比被创造之物更珍贵。我愿意把这类悲剧成为凋零。也许繁英散尽才能结得果实,只是谁又情愿承受如此残酷的代价呢?只是谁又能拒绝时间把死亡加冕、让所有珍贵凋零呢?只是希望之花凋零后结成的果实,为什么却名曰“绝望”?

 5 ) 虚伪不勇敢的人没有前途

很多时候恋爱就是一锤子买卖,自己拼命的喜欢着一个人的时候,奇特的是那个人也许正在有着完全相同的心情。

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勇敢的接受任何的结局。问出一句,如果对方也是同样的心情,那就好好爱一场,不是的话那有怎么样,一切继续,可以颓废一小会儿,但是新生活马上铺面而来。

如果说立世为人,什么是最重要的美德的话,我会投一票坦诚,加一票勇敢,接下来的什么都不是麻烦。

若是谁要说13岁的小孩什么不懂,白白蹉跎多少时光而不能将自己的心情真实地说出口的话,我会扯一声狗屁,建议他去看看宫崎骏的任何一部电影,换作里面的任何一个主角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都能想象得到热情满满的要溢出来的幸福就在眼前。

也许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有些人就是不值得幸福,不值得开心,他们以痛苦作为灵魂的养料,离开了扭曲的心结他们不能生存。远野绝对属于此类中佼佼者。

音乐,画面都属上乘,可惜了这么许多无端的痛苦。

 6 ) 我只能爱你到天亮--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告别纪念

先来写写杭州的景色。 我有好几次发现杭州美得我不能接受。 有一次去秋游走到曲院风荷,我看见夕阳照在汉白玉上,白的底子上翻滚着红色,而且那是乡下人的红色,他们的红色是掺了毒的。立时就想着溅了血的帛。这对于我来说基本上是致命的感染,而且我的世界里恰恰是没有青霉素的。 还有一次去报名,快走到建国南路的时候接电话,下意识的走到一个花园里,后来挂了电话的时候,我立刻走不动了。我仿佛听见这个城市的动脉在跳动,仿佛摸到所有没有成型的干瘪花朵,我仿佛看见秋天那种特有的暗红的绿色翻江倒海的朝我扑过来,而我站在着巨大变故的中央。眼前青色的运河在阴天的气氛里显得沉闷而有力。就像是我的被逆境几乎掀翻在江水里的姨父,浑身上下都是铜色的腐朽的肌肉。他让我想起布尔什维克,让我看见斗争的姿态和世界是怎样的不合作。人是会变的。每一年他都温顺一些。我又快回家了,我要准备接受他老了这个事实。 回过神来的时候我已经走过了一条街了。杭州的阴天都这么好看。我看见仙蒂雷德的大玻璃幕墙里面透出那种人世间的光辉,趁着刷在天和地的灰白水泥色,就好像所有的褒义词全部镶在那栋大楼里一样:包括正义,和平,还有爱。我快步的走了过去,满肚子的嫉妒和怒火。 我有时候会希望迷失在杭州的一个陌生地方,找不到路,伸手能摸到的只有江南转折的景致。 就是报名那天回来,我又看了一遍[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 我觉得我已经真的不能再看了,不仅有审美疲劳,这部片子已经明显的开始让我怀疑人生的所有意义。包括八竿子打不着的正义,和平,还有爱。也许不管什么都是这样,你再喜欢的东西都经不起你的反复推敲。我就决定一定要写篇文章,结束了这个梦魇。 有人写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觉得很好,非常真实。 这个故事唯一的卖点,就在于对于距离的把握。贵树和明里的恋爱,就是折磨人心智,让人胸闷气短的赛跑。穷尽一生,也无法到达终点。 故事开始的时候很普通,游离在画面里外的樱花,淡淡的孩童的对话。“明年再一起看樱花吧!”我喜欢明里读她自己的信,那些画面穿插在贵树的初中的世界里。上课的时候,课本下面压着信纸;体育保健课开着水龙头气喘吁吁,毫不删节地想着明里和她的信;冬天的早晨赶地铁,氤氲的白气和明里的早安......新海诚所有的画面都那么光亮,夹在那些光线里的软绵绵的温柔事儿,比预想的还要有力。 后来他去买新干线的票,穿越关东平原要去见她。路程的中间夹杂了对他们过去的描述,小学相识,泡图书馆,一起回家,中途顺便去快餐店约会一下,沾着番茄汁的薯条拼出个寒武纪的小怪物。很流水,但是很真实,非常非常真实。 11点他下车,走进候车室,发现明里还在里面等他。 两个人踩在松软的雪地里。 “哎,还记得信里那棵樱花树么?” 其实两个人的一生,全部都生长在樱花树里面了。季节变化带来树的变化,抽芽,长叶,开花。而两个人的春天早在上一季的隆冬里,就已经全部绽放完了光彩。我还记得树下那一吻,“我不知道要把明里温热的灵魂带向何方,”“将13年的情感分享给对方,在这之后的下一瞬,是无比的悲伤。” “我明明知道,我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法时刻在彼此身边,我们中间相隔着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但是这些不安渐渐消失,剩下的,只有明里温热的双唇。” 也许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将是他一生中最隆重的一段感情,虽然我们都无法为它命名。它比爱情清澈,比友情深入,比亲情浓烈。从那一吻之后,仿佛整个世界都变了模样。以及后来的花掉他六年时间的鹿儿岛,再后来工作回到东京,不管用尽多少力气都是只是为了证明我们与遥遥无期时间和思念的斗争都只能是黔驴技穷和庸人自扰。 最后一话新海诚把感情推向了极致:迫于工作压力并察觉到感情麻木的贵树辞了职,跟前任女友也各分东西。用时间治疗自己。他没有想过,13岁时候那个跟生命一样重要的明里,也由于准备婚礼的原因回到了东京。两个人默默生活。最后,贵树再次走过影片开始时候放学走过开满樱花的的坡道,而长大后的明里就在下一个车站等车。两个人相遇,在铁道口擦肩而过的瞬间都已察觉。“我有种预感,这时候回过头去,对方也一定会回头来看。”就在即将看见彼此的时候,两列车一次穿过。这辆列车会车的时候我觉得他们会认出彼此然后结束。结果,飞驰的列车驶过,迎面砸来的只有樱花,和不见人影的街道。 当时我就流泪了。我知道这才是新海城的高明之处。 最美好的东西往往就是这样的,隔岸观火的时候,你会觉得对面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而当我们隔着现实的河流,如履薄冰的望向对岸,其实什么都没有。 这就是我给你们写了这么多想要表达的东西,我觉得这是我生下来看过的听过的最好的故事,我觉得它有那么多的颜色,铺开了都能染满我的电脑桌:白色的时候让我微笑,青色的时候让我沉迷,透明的时候又让我流泪。而且这也改变了我执著的怪脾气——我不再一叶障目了,过去一片盖在眼睛上的小树叶就能遮住我的整个夏天,那些小美好过去了就让它们过去。我们留在岁月永恒的河流里,任凭光阴把我们洗刷成温热的鹅卵石。但是我也必须说,这个故事看得我很伤心,有时候我们执着那么久的事情,却往往得不到好结果。只是就算这样,我们还是依然爱着这个世界,以及围绕着它日复一日旋转的残酷现实。

 短评

一个城市又怎样,遇到了又如何,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哀乐,何不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8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这就是新海诚带来的心灵之旅,带来的我们灵魂身处的某种感动。这个故事描述的是这样一种青涩而又真挚的感情,它甚至远远的比缠绵悱恻的爱情珍贵,那是人间最为纯真的爱,不需要任何基础和依靠的爱,不需要停泊和追逐永恒的爱,因为它本身就是永远。

12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我们的感情像一盘凉菜。

13分钟前
  • 明珠一颗孙小美
  • 推荐

画面这个美啊

16分钟前
  • mon babe
  • 推荐

少年时代的五秒心事,顶过成年的五个春秋。

19分钟前
  • 飞行官小北
  • 力荐

这么多年过去了,总有些事情你不愿再提。

24分钟前
  • Minjie
  • 力荐

额,这个确实可以帧帧截图当桌面。又是无法当面说爱你,新海诚童年一定在此类事件上受过打击。以至于反复重复这一话题。

2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日本人名就是难记。。我第一遍看还以为讲了三个故事。。。后来干脆从头又看一遍,,,

26分钟前
  • 阿猴HOSEA
  • 推荐

他还是适合短片。这画面已经好到及至了吧……

29分钟前
  • 17950
  • 推荐

(樱花树下接吻的)「那一瞬间,我仿佛知道了永远、心灵以及灵魂的所在,仿佛将十三年间的一切都分享给了对方。这之后的下一瞬,是无比的悲伤。因为明里的温暖,她的灵魂,我不知该如何珍藏,带向何方。」第一话无比喜爱,那一夜刻骨铭心的等待,现在不会有了。二三话减分。

31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画面是真的美不胜收,那种不知怎么就错过了的心情也真的是能够了解,抬头遥望天空时也会不由想起这部动画,只是,并不想过这样惘然若失的青春啊。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wMjg5NTY=.html

34分钟前
  • 果酱☮
  • 推荐

人生中那些无可救药的美丽哀愁与残酷现实

37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青春就是放弃和怀念

42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多年以后,回想起那一幕,你穿过铁道线,火车车厢一节节闪过。我知道你回了头,我也是。可时过境迁,一切都变了,一次回眸又怎样?我们的时代终究还是过去了。

43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推荐

听到一个13岁小男人温情脉脉又脆弱又煎熬的内心读白还真把我恶心到了……

47分钟前
  • littletwo
  • 较差

我被这骨子里无病呻吟的小清新故事雷了个外焦里嫩,不过回首当年,我也无病呻吟过,青春不就那么回事儿么

50分钟前
  • 陈二菜
  • 还行

让我最触动的是第二话的那位女生,至始至终都未说出自己的心迹,可以在冲浪上不断突破自己,在感情上却无能为力,小心翼翼地,徒增悲伤。

54分钟前
  • 顾俏乜
  • 推荐

总是看着身后比你更远的地方。不知不觉那就成了我们的距离。可即使我只看着你,你也变成那些距离我越来越远的事。

59分钟前
  • 小岩菽
  • 力荐

不明白新海诚的作品比那些华而不实的国漫高在哪儿。

1小时前
  • 朝暮雪
  • 还行

每一帧都细到能截下做桌面TAT

1小时前
  • 结崎枣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