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电影版

爱情片美国2016

主演:乔纳森·格罗夫,弗兰克·J·阿尔瓦雷斯,穆雷·巴特利特,劳伦·维德曼,拉塞尔·托维,劳尔·卡斯提洛,丹尼尔·弗兰泽兹,O·T·法格本,巴希尔·萨拉赫丁,克里斯·佩尔费蒂,迈克尔·罗森,德里克·菲利普斯,泰恩·黛莉,珍妮弗·福斯特,克里夫·琼斯,克里斯托弗·迈克尔·霍利,苏伊玛·罗德里格兹

导演:安德鲁·海格

 剧照

寻:电影版 剧照 NO.1寻:电影版 剧照 NO.2寻:电影版 剧照 NO.3寻:电影版 剧照 NO.4寻:电影版 剧照 NO.5寻:电影版 剧照 NO.6寻:电影版 剧照 NO.13寻:电影版 剧照 NO.14寻:电影版 剧照 NO.15寻:电影版 剧照 NO.16寻:电影版 剧照 NO.17寻:电影版 剧照 NO.18寻:电影版 剧照 NO.19寻:电影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4 13:51

详细剧情

  HBO在刚播完第二季后,取消了本季收视下滑的《寻》。不过HBO表示将以一个电视电影特别篇的方式讲清楚所有的故事。这也是之前HBO对之前有几部喜剧被取消采取的作法。  帕特里克(乔纳森·格罗夫 Jonathan Groff 饰)重新回到旧金山,他该如何面对昔日的朋友和前男友们,需要面对怎样的选择和决定......

 长篇影评

 1 ) 破坏者与建设者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看 looking 了。我也和很多人推荐过这部剧。我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话痨无聊,第二次看时觉得击中心灵,这次看觉得,乏善可陈。

不管是第一季、第二季还是电影结局,最让人揪心的还是 PK 恋。从第二季像找到真爱般,甚至共同建设彼此的生活到戛然而止、毁灭一切,到最后一季,回到熟悉的 SF,司机问 P 这次回来感受如何,P 说,你要过几天再来问我这个问题。

突然想到今年见到的几个老朋友。第一个是师兄。认识十年的基友还保持联系的其实并不多。大我 8 岁的他,关系是很好的了。就连我在美国的时候情绪崩溃,他当时在剑桥,我还是可以打电话跟他谈心的那种关系。今年 4 月在杭州,5 月在南京以及 7 月在北京分别见了一次。我有一个特别大的体会就是,每次见面时间都很长,聊很多,但是我们终于再也不用聊「爱情」了。这种感觉就像电影版里 P 对 Dom 说的那样,终于某种程度上变成 Adult 了。不再继续那些青春期式自恋自爱又自怨自艾的话题。注意力开始从狭小的自己彻底移开,开始关注世界。

还有一个朋友是和师兄一起玩的小圈子。这个师弟当年就是我们里面最任性的,毕业后我和师兄分别成了青椒,他则进入金融业大展身手。毕业时交了一个隔壁学校的男朋友,用他的话来说「见到的时候就觉得是这个人了,没有任何怀疑」,后来师兄偶尔回京查阅资料,他还带这个男友来。当然和很多俗气的爱情故事的结局一样,他们分手了。

在南京出差的时候,在前台 check in 的时候偶遇了师弟,然后才把师兄从杭州急急如律令招过来。我到达时候是周五的下午,为什么会在酒店遇到他呢?因为他解释了长三角的出差,不想回北京,就在南京留下来,等到周日晚上才回来。

我叫他做「不想回北京的人」。

为什么不想回北京呢?在那段关系之后,他似乎失去了所谓的 Mr. Right,但若真是 Mr. Right 又为何会失去呢?他男友事实上是结婚去了。师弟讲着各种故事来显得这件事有道理,可以原谅,但我们都知道,他就是说给他自己听,因为那些故事一点都没有逻辑,根本毫无道理可言。

我从美国回来,半年了,生活浮浮沉沉,我似乎又被确认成了一个确定位置的角色,无论多么想要挣脱,都还是会被定义。我们三个,相识十年,都在人生里选择了一条路往下走,但是终究是注定人生漂泊。

所以我想,P 是一个兜兜转转的破坏者。他永远活在自己懂的卡通剧情里,随时都要拿出来形容一番,他随时都会有所谓的自己的心情、想法,想当小三是他,忍不住爱是他,要搬进去的也是他,放弃的也是他。就算他自以为「成年」了,但仍旧是兜兜转转的起伏,在见到 K 之后又忍不住困惑,无法自言奇说为自己辩白;见到 R 又以为旧情复燃,他以为他爱了,他总在回头看过去的时光,但他永远不会认真的停下来,忍住,把自己想清楚,承担自己的角色,然后再去爱。

但他身边的人都长大了。Dom 有了自己的 Chicken Window, Doris 甚至已经要打算要孩子了,最不靠谱的 Augustin 都结婚了,K 含着泪告诉他 coz I love u。所有人都在生活里坚实的走下去了,只有他还在左顾右盼,感动自己然后哭的像个孩子,然后复又把自己搞砸,连带赔上别人的爱。

Patrick 这个人物太形象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但人生不能一直一直总在否定,总在破坏,当你决定长大的时候就要开始在破坏的同时去建设。从这点上我站 K,他可能也不是一个稳定的角色,at least 他一直活在谋划在建设。

最后觉得 R 太可怜了。到结尾了再次充当备胎,以我看过的人生故事来说,这绝对不会是一个好的爱情故事。备胎转正,也只能是过渡角色。

 2 ) 天下大同


看Looking的人群里,我大概算是一个外人,女的,直的,the frak I know? 但是我真的很爱这部作品。追剧的这几年,特别是看完这部电影版,突然间想起来,这就像是小时候第一次读泰戈尔的那个感受。以下当这是外人在角落里啰嗦吧。

这其实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特别是比起那些交代电视剧结局的“电影版”来说,它是我看过的作品里最好的一部:结构完整,故事完整,交代每个人的走向,也通过文学性一般的故事,提出这一代LGBT可能会面临的问题,这让电影更加深刻而富有意义。

我小时候像一些人迷星座那样迷塔罗牌,后来就像某些可笑的爱好一样,它也慢慢淡出了我的生活。但是,塔罗牌中一张叫做“恋人”的,我在看纯粹"感情剧场"时候,必然每每想到它。Looking特别是让我想起它。恋人牌的组成结构很有趣,它不是顾名思义的“两人相恋”,通常牌面画的是三个人。其中一人是中心人物,另外两个人同时爱这个人。假设这副牌的画师让这三个人都露出面容了,你仔细看,会发现有一个人的表情是哀伤的。他/她是在这份感情中,没有获得爱情的那个人。

回忆剧集内,和这个结构对号的是R,P,K三人结构,选择者是P,他的选择引导故事中主线的发展。到了电影版里,“恋人牌”起了微妙的变化:K出局,三人故事中爱情的选择权其实是交给了Richie。在这里,牌义如一,它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这是个爱情故事。电影交代了R、K各有自己的现任/前任相伴,这两段感情,将如此结束/进行下去。

电视剧中由Patrick牵连的这些感情经历的复杂与繁琐,个中滋味如同豆瓣讨论区大家的争论。到电影中,主创非常巧妙地转换了感情的选择者,他变成了Richie。这一步的变化,其实是简化了爱情的争论。出于时间限制,电影不再纠结于此,问题终有了答案。而Patrick,一个看不清自我糊涂蛋,当他不得不面对曾极力逃避的问题时,就在这个过程中,电影的话题被引向更具有深度的方向。

首先是Patrick与Kevin道别。

我一直觉得Kevin就是《欲望都市》里的Mr Big,那个无法成为一夫一妻制拥护者的却迷人的家伙;他也像《The L Word》的Marina,迷人程度不亚于Big,直接把保守矜持的女主Jenny掰弯。Jenny抛弃自己的未婚夫,放弃一切来与她同居,然而就在入住的当天发现她竟然还有一个不定期出现的女友。而Looking塑造出的类似形象,Kevin,堪称更加完整。因为这里交代了Kevin最终的态度:你是我第一个想要为之尝试单独配偶制的人。简直是完成了SATC和TLW我一大遗憾,Big和M在四处释放荷尔蒙的那个状态下,如果可以变得更加迷人,会是什么样?应该就是Kevin这样了。

然而Patrick选择逃跑。

这个选择带来的遗憾,观众心里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吧。但是Patrick直接带出一个没有浮出水面的问题:一个在成长过程中受过伤的人,是不是需要抛开自己的恐惧感,为幸福勇敢looking, searching? 这不一定是最初Looking制作时想要阐述的核心,但是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这也直接成功对剧集进行了收尾。Patrick的这个性格很可能源自他的家庭,多半是母亲造成的。我相信如果电视剧集能坚持进行的话,这会进行探讨的。但是在有限时间的电影中——正如我们生命也是有限的——与它的珍贵相比,它也有点像恐同者仇恨者一样,实在是微不足道。主创用人物对白,浅浅带过,进行收尾:Patrick提到了自己的母亲,已经有一些释然;Richie提到自己的父亲,依然很难过。主创的意思很明显:我们没有忘记阐述这个问题,但是和人,和爱情相比,恐惧和仇恨是不值得一提的。

生命也实在是太珍贵了。尤其是我们都知道同性婚姻在很近的过去(在他们国家)一直一直是不合法的,这期间,多少人相爱相守却不能获得异性恋合法婚姻内对等的权利。而电影又提出问题了:新时代来临,恐惧犹在,我们是不是会很快适应这种环境?

Patrick和20 Something的一夜勾搭、交谈,让他怀有新的疑问:我们终于等来一个较好时代,但是倘若从最初就不曾有恐惧来镇压我,我会不会从不隐藏自己的身份,在年轻时代就学习交往,从而获得经验,让自己懂得经营更成熟的伴侣关系?如果那样,我现在或者不是这样一个搞砸者?

另一边用行动默默作答的,是City Hall法官——婚戒只是道具,她一直是单身。Doris也坚信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哪怕时机看起来太成熟(她男友太可爱了),他们就是默契了绝不会结婚。这还是Augstin和Eddie婚礼间,Doris大声宣布的观念XD

而反观这对新人在City Hall的发作也实在是太紧张,却也可爱,也太真实了。这场发作像是一系列发问——“这是真的吗”、“这一切来得太快”、“这样对吗,我们这样选择对吗”、“对于这个,我们实在是新手啊”……但其实每个人都是新手,不是么?只是,对于来做同性婚姻登记的,它更新一些。

电影就在这一连串发问中,交代了每个人的结局,并且升华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但也像许多文学作品一样,这部作品的意义在于清晰化问题,本身并没有做出答案。

Doris讽刺得对吗?可能是对的。但是对于“新手”来说,这就像一个初恋阶段,它将浪漫而悠久。浪漫到,就像我在很小的时候第一次读泰戈尔的那种感受。这也是追Looking,特别是看这部电影我的感受。短时间内,它的地位是无法被撼动的。在如今的时代,人们毕竟很难感受到一次了。


有意思的是,这个感觉是来自于读泰戈尔之后,是不是该庆幸它不是读某个政治宣言之后产生的。然而,我在愤世嫉俗些什么呢?每一个有些历史的政治理想,归根结底,都是天下大同。

 3 ) 我总是看不透你的显而易见

让我们直接快进到80分钟影片的正中间,也是“显而易见”最重要的那场戏。

Patrick搭着扶梯缓缓入场。Kevin等在出口,第一句话是:“well this is a surprise”。他戾气有点重,明显是有一肚子“WTF”但不得不暂时闭嘴。Sounds totally like a hopeless cynic.

拥抱之后,Kevin说你没必要这样盛装打扮。Patrick有点尴尬,说是因为Augustin今天结婚。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这大概是编剧夹带私货的玩笑——这么重头的戏份,不盛装打扮都不符合P的风格。

之后还是Kevin选择主动打破尴尬,在并不明确知道P来意的情况下,建议两人挪去咖啡厅。路上,Kevin又开了个“不要爱上你的下属”的玩笑。这时候我们大概已经都很清楚Kevin的状态了。显而易见他认为来者不善,不过念在旧情,先陪他继续演下去,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我的表情和他们进咖啡厅之前最后一个镜头里的Patrick一样:WTF?

的确,之后换Patrick“WTF”了。因为Kevin基本上开始憋不住了,直接告诉他自己不仅和Jon复合,而且“感谢P搅乱了自己的生活”,并且没有直说地透露了他和Jon现在算是开放关系的事实。

你们注意看小乔听到最后的表情:Obviously! Why am I not surprised!

我们的奥斯卡影后当然不会乖乖就范,一通“你听起来都已经很像美国人了”之类的间接芬芳操作,以及美国人通用的“我希望你过得好”的标准祝福语结尾。几乎是教科书一般的答案。

可惜K不是吃素的。一句“Shall we sit?"加上那个挑眉。我立刻饭都喷了出来。有好戏看了。

之后K变身逻辑鬼才,不疾不徐地拆穿P编造出的一堆牵强附会的理由。显而易见,这个见面的借口有点弱。话题自然滑向了不可避免的方向。于是K也并没有再继续卖关子,直接灵魂发问:你特么到底爱过我么?

我没说谎,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听到K这么一问,我的表情和小乔一模一样:

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还用问吗?

对,2016年,这部季终电影刚出的时候,我立刻就看了。当时我的反应和小乔是一样的。显而易见,这个问题不用问。

将近四年过去了,我看了《燃烧女子的肖像》,不算特别喜欢。但是突然让我冲动又打开《Call Me By Your Name》看了一会儿。看得人恍恍惚惚的时候,硬盘里这部Looking季终电影静静躺在那出现在我面前。我就这么随意地点开了。

四年之后再看,我竟然哭了。

因为如果你现在问我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我的答案就不再是显而易见的不用问了。

这场戏之后的内容(包括之前的内容)相信看过的人都会记得很清楚。显而易见Kevin是看清事实的那一个,显而易见Kevin说得比较有道理,显而易见Patrick被问到几乎哑口无言,显而易见我就是那个coward。我的显而易见是我的挡箭牌,是我的遮羞布。我的显而易见是自己给自己下的一个诅咒。

之前第二季的影评里我说,我自己很能relate to Patrick。他不自信,他没有安全感,他患得患失。而我没有意识到的是,我和他同样喜欢用“显而易见”去评判别人,去脑补世界。我们不太敢去直接面对门外的那些好的坏的,所以只好将自己锁在自己的房间里,对着空气指手画脚。然后把一套推演得来的理论当成衣服穿出门。

我确实也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世界上的Patrick们也确实就是比较小心,缺乏自信,他们(我)也没办法啊。没错。而且不是Patrick的人还是真的挺难理解的。为什么?我今晚刚看完了Hulu新出的《Normal People》,起初以为只是一个爱情故事的我看到一半也被震撼了。同样,我又哭了。因为我立刻想起了Elio,我立刻想起了Patrick。

《Normal People》的剧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我觉得是很难真正看懂的。表面上,分分合合,来来去去,狗血反转。实际上,是两个都知道自己有一部分被困住的灵魂,在原地兜兜转转,踌躇不前,就是走不出那一步。看得人心急,更心疼。

以至于到了真正的结尾,第11集(第11集我觉得是故事意义上的结尾,最后的第12集算是个尾声)的最后一刻,他们两个人才在车里完成了彼此的成长、救赎和成全。

这个过程难吗?难。痛苦吗?非常。我们都会经历吗?其实未必。而且没有几个人有这个“幸运”能够经历。为什么?因为你看看,Elio必须要有Oliver,Patrick也得有Kevin,Marianne和Connell也只能有彼此。他们足够幸运,遇到了那个注定的人。他们遇到了真正的爱情。这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事情。

爱情当然不等于live happily ever after。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这其实也是真正的爱情的伟大之处。因为真正的爱情不是互相厮守(这个往往受现实条件限制太大),也不是互相和谐(能让两人和谐的未必是爱情),而是众所周知的互相成全。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希望TA更好,把TA放在我之前,无条件的为TA付出。那么成全TA(这里更准确的应该是“成就”TA),让TA能够成为最好的TA,不就是爱情的终极奥义吗。

我相信电影本身的剧情不用我再多说。都是“那些男孩教我的事”。Kevin教会了他如何爱自己,Richie则身体力行地告诉了他如何爱别人。这就够了,剧中的Patrick已经接近圆满了。至少他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希望他能越来越好。

谢谢这些电影和电视。希望我也能越来越好。

 4 ) 每一段全情投入的生命都是美好的

       片子才出来两天吧,豆瓣上竟然就有两千多个人看,而且大部分人的评分都是在五星,我疑心许多人只不过是因为题材讨喜,也加之自身的情感代入。也正常,我自己也是本来想周末去电影院看,后来还是就没忍住,从网上下了来看。

      第二季我都记不清楚了,但却是对第一季的印象很深刻。毫无疑问,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很成功的,尤其是小乔,那种犹犹豫豫,那种寻寻觅觅。那种兜圈子一般的,暧昧的,无法说清的寻寻觅觅,正是许多同志们的主要状态。
       电影版里小乔跟一个年轻的同志发生了一夜情,然后年轻小哥跟小乔说,他16岁就交男朋友了。小乔很吃惊,说16岁。记得第一季的时候,小乔虽然已经出柜,但明显感情和性的状态都还是探索状态,包括去露天渔场(第一幕)的探索,跟墨西哥小哥和英国小哥的角色探索,自己在工作上定位的探索,对家庭出身造成的价值取向的取舍探索。。。
       他这一吃惊,也让我感同身受。作为80后出生的gay,我周边的朋友大部分还是处于不明的寻寻觅觅的状态。许多人以为出柜了,就完成了身份的转换和认同,但其实并不是。我大约25岁跟身边和家里的人出柜,但这两年,反而更加的迷惑,我到底是谁,我到底以什么样的面貌示人。
       反观之,年纪更小的人,活的更加的混不吝。或许是本身90后的人就更有安全感吧。

       写这样的影评,不可能是客观的以疏离的态度,解剖所有的细节,必须是自我的代入,更多的情况下,是在为自己而写,为身边的朋友而写。说道,故事本身,简直泛善可陈,乏味到极点。全部是由一些毫无意义的桥段组成,比方说,婚前恐慌梗,好朋友之间上床梗(跟DOM那一段我简直崩溃),ex情愫梗,关于小乔本身的成长,变化,寻寻觅觅的新方向却避而不谈,或许编剧本身对这个主题也没有灵感了。感觉是在看一篇高中生刚刚开始学习散文时期的作品。
      当然,画面还是美的。比起电视剧来,有着更加宏大和开阔的背景。旧金山这座迷人的城市,展示的更加充分。


         下面讲一些感同身受的地方:电影开头部分,小乔和奥古斯丁说感觉向adulthood更加靠近了一步。我真是觉得,作为gay,有时候难以找到坐标,真不知道什么是成人。KEVIN说,小乔早就应该带团队工作了,同样,我依然觉得gay由于本身的情绪化和缺乏安全感,在工作上也晚熟很多,很多时候到了30以后才如梦初醒(当日也有很多反例,许多同志们进入职场的时候就拼命搏斗,就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在社交媒体上抛头露面的同志们都太过于光鲜华丽了,以至于大部分的我们就以为这就是同志的常态,就好像一段时间内我交往了一个按摩师,他的手法让我每天欲仙欲死,我却羞于展示给他人,也不不愿意定义关系。

       我还是挺喜欢HBO这个做法,所谓的让没有讲完的故事讲完。但如果不拍这一个,他们的生活状态也还是这样。其实不过是在粉丝中再圈点钱,不过认真看过第一季的人,便是有了感情,投入了也就美好了。

 5 ) 寻不到的周末时光

第一次未看先评。

当年一大遗憾就是《周末时光》没有续集。曾听着<I Wanna Go To Marz>翻来覆去多少个晚上,开遍脑洞也想不到一个完美的another happy ending。看到《寻》的时候且惊且喜,还是导演擅长的处处暗涌刀刀见血,个中滋味与《周末》一脉相承。然俗人如我,只把对故事的记忆定格在S2E8,到底不敢看完最后两集。但愿电影能让我捏着一颗心,看毕哽咽着说一句:我比较喜欢这样的收鞘。

 6 ) Andrew Haigh毫无诚意的一次

或许现在PK党正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替kevin心疼,
相信我,人设被毁于一旦的brady要可怜得多。

两位编剧似乎以为观众神通广大到知晓他们把电影过渡到电视剧中间那档子情节。
虽然电影一开始就努力刻画Richie对p公主一副隐忍含蓄余情未了的样子,但
在S02E08里有这么个情节:PK跳舞时R对P投射了一个意味复杂的眼神,将R看到曾经深爱的人和别人终成眷属的懊恼与不甘在有限篇幅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对比下来,处理手法高下立判。

电影里R对P含蓄暧昧的感情刻画生硬且刻意。

如果一开始就设定好P和R最后在一起,那么电视剧能再出几季的话,应该可以将人物塑造得更为丰满,整个故事也将顺理成章。
而现在电影有限的篇幅,就应该更改结局或者是对人物感情更严格地考量,可惜一样都没做到。

终于说到brady,说实话电影里他真不用出现,只需要在电影开始酒吧里P和R相遇,然后两人寒暄,p貌似漫不经心提到对方近来的感情状况。R略显尴尬又担心P察觉什么解释一句B发现自己对他远远达不到“love”的程度,潇洒退出。然而并没有这么设置,电影里p等于再次破坏了别人的感情(不得不承认P对R发出的暧昧信号在外人看来很是讨厌),这样他究竟成长了什么。。。
电影全程几乎是PR在一起brady就会凑过去疯疯癫癫插几句嘴。
B以前是个有态度见解独到的专栏作者,现在俨然成了小心眼整天提防老公出去偷情的裹脚妇女,
人设尽情崩塌,尤其是快结尾还来了段互扯头花的撕逼,一下让人置身八点档肥皂剧之中。
接下来还有R在这场争吵后与B分手立刻回到酒吧与P拥吻这种神速的展开,在电视剧里可是从未发生过。
对编剧再一次失望。

再说到Kevin,他这部分倒是没怎么崩坏,继承了电视剧的形象,合情合理的台词对话。让我不得不想是哪位编剧对这个角色心存残念,设计对白如此用心。Agustín和Dom的部份也延续了TV的一贯水准。

结尾镜头很棒和氛围营造很到位什么的只能说是导演Andrew Haigh所拿手的。但用心?我只觉得这是给观众一份交差的作品,大失水准。

至于R,除了第一季的约会和季终的含泪分手,实在看不出他对P的情感如何特别,或许他需要一整季剧情的铺垫而不是一个电影。
至于K,道德卫士们都在三观上批判着他和P的这段关系, 但十几年前的sex and the city都能顶着所谓三观让carrie和浪子Mr.Big在一起,何况在感情里Kevin比Big投入得多也勇敢多了。
预告片释出时还以为P谁都没有选,继续looking这个主题寻找着真爱,满怀期待。

等待了一年半作为粉丝的我看到这样仓促的结局,实在高兴不起来

 短评

对Looking一向又爱又恨,对里面的人物的厌恶喜好,曾经很大张旗鼓的站队,终于随着云淡风轻的剧终集烟消云散,也统统放下了。想起了路嘉怡小姐曾经在康熙被wuli小祯嫌弃到死的那句鸡汤--【张开双臂热情欢迎我们每一个曾经付出的前男友】。最后祝各位卡司越走越好#Farewell

3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狼乔遗梦

8分钟前
  • 乐天
  • 推荐

我靠kevin那个最后摸耳垂。。。

10分钟前
  • 不平行
  • 还行

等待时间一年整,对于这个结局曾有无数个猜想,可是看到了最后却明白了导演的良苦用心,前两部是在我在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中摇摆,而这一部却是用每一个宠溺的眼神构筑相爱的堡垒。绝望的Andrew Haige难得发了一把糖,真是苦了我们这群习惯吃苦的观众。剧中的你们,我们后会无期@SVAtheater

12分钟前
  • 鴍諌🌈
  • 推荐

我的泪水全部给了Kevin,车站一遍心痛死了

13分钟前
  • jusealm
  • 力荐

I do see this ending coming,跟站哪个队没关系,就作品整体而言,这个结尾非常make sense。这个电影版真是Andrew Haigh风格的全体现,大面积的对话和他的那种镜头语言。话虽如此,真让我emotional的还是Kevin和Patrick的道别,K对P的种种描述也真的是准确。

17分钟前
  • Karo
  • 力荐

一场婚礼+三个派对+七段对话=完美落幕。就像玩了一通宵走在凌晨的马路上却感觉不到倦意,那种神清气爽的感觉,是新一天的开始。looking的结局是ing而不应该是ed,因为我们都还在looking

2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中餐,酒吧,夜店,爬山,床伴,尝试,耳垂,婚姻,挣扎,孤独,嫉妒,关心,妥协,旧金山。

25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看完想接吻。

30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我在一个很微妙的阶段看完了 躺在床上起不来 朋友问 怎么样 很难过吗 答 一般难过 然后我花了十五分钟起床未果 最终选择把自己翻滚下了床 继续躺在了地上

32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力荐

我靠,Kevin摸完耳垂,整个世界都倒转了,人生突然有了意义,似乎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爱。

33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K出来和P说,当年的你至少应该尝试和我,结果你连尝试都没有尝试,这就是你错。P承认了错误,然后决定在R身上改正错误……所以,我们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所以,逃跑的人都是懦弱的,而懦弱是害人害己的。#早就发现导演爱话唠,导演还爱胡子男,鉴定完毕。#

38分钟前
  • 惘然
  • 推荐

Patrick 选择做什么,取决于当天他听到了什么话;他没有坚固的价值体系,甚至没有隔夜的鸡汤。 整部片里,都是最不希望自己成为的角色类型。

42分钟前
  • shu
  • 还行

Patrick命好,遇到的都是小忠狗。

43分钟前
  • 空降小裊
  • 推荐

心疼Patrick,人生的那些错过真的很值得嚎啕大哭一蹶不振,可还是要装作云淡风轻的样子,告诉自己We gotta move on。不要Move on了,真的很累,如果没有和过去真正告别,重启一万次也不过是在原地打转。相爱的人往往不会在一起,要接受错过,承认遗憾。

44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Emotional rollercoaster

4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我们以为会有一个契机回到过去,回到老地方故地重游,再次见到朋友、敌人、EX、EEX,重新在一起聊天、寒暄、喝酒、拥抱、跳舞、亲吻、上床、争吵、哭泣、告别。但真相其实是,这只是影像美化之后善意的慰藉。我们的人生,并不会跟他们重逢。如同很多关系,没有结局,就是最后的结局。

47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第一季破掉的镜子,第二季破掉的茶杯,<Looking>最后一部电影把所有人物打碎的命运和世界给修补完好。这是个kinda cliché的故事,但它给予了人物坚持和勇气,而最后一个长镜头在同性恋者的世界首都“Castro”的灯牌下完结,它赋予我们的更是不曾磨灭的光明和希望

49分钟前
  • D I D A
  • 力荐

Patrick最后对Rechie说的话简直就是一派胡言!他可以说服R克服一切与自己在一起,为什么不能说服自己去接受Kevin的真爱?Bullshit!这让他彻头彻尾的成为了一个懦夫和贱人。另外,这让他看起来非常丑陋。Mentally and Physically。我痛恨这样的结局

52分钟前
  • 苹果和核
  • 较差

怎么看都是个硬凑PR的结局,Patrick突然变得勇敢又有担当,决定要跟R共度余生,K突然从渣前任变成了永远的遗憾心头的朱砂痣白月光,但是特码的,这个finale的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都太有说服力了,Agustin和Eddie在市政厅里发神经是我见过最emotional的婚礼场景,而小乔最后几滴眼泪滴穿了我的心口。

53分钟前
  • SaturnianAir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